真的好气啊!
敬茶这一场本来很虐心的戏被女主无限拉跨,这演的是啥玩意啊,男主给的戏根本接不住!
大概这场戏讲的是:以为已经战死的爱人回来了,可惜阴差阳错覆水难收,他遍体鳞伤身心都是重创的来看女主出嫁,女主进退两难,对男主的深情无奈愧疚种种情绪交织。
结果演的这啥呀?
感觉就是个单箭头爱而不得的悲剧。
女主忽然听说男主来了,一点惊慌也没有,立刻一脸悲。
真的你稍微用点心体会一下人物情绪好不好?
昨天你还担心的要不管不顾哪怕死一起也要去看一眼的爱人呢!
忽然他出现了,首先的情绪一定是担心,因为你知道他伤的很重,其次是惊慌,因为物是人非如何面对?
再然后才是无奈悲伤极致绝望,加一点总算你活着回来了的欣慰。
这么复杂的情绪你表情稍微变化一下呀,结果妈蛋全程忧伤脸,痴呆的看着男主就完了,肢体动作欠奉,节奏感更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如同一支只有一个调子的曲子一样平淡无味。
看一下男女主情绪对比,男主整个身体动作很僵硬,表情也很呆滞,进门起都不怎么敢看女主,观众能感觉到他是强撑着来的,不知怎样面对,很绝望。
但是旁边的女主,你应有的担心表现在那里?
女主给罪魁祸首汉王敬茶,说好的下定决心报仇呢?
恨是看不出来了,反正我只管伤心就好了
女主给男主燕王敬茶,我知道演员意思是我端不稳茶了,但是…啊!
要命!
我们一般害怕端不稳东西的时候一定所有指头捏住,用力端啊,你伸两指尖什么鬼?
怕茶碗不够摇晃?
演的妙啊!
燕王吐血了,围观群众一水的站起来跑过来,女主的表现是微探了一下身子叫了几声承煦。
这事儿吧我真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看片子,第十集30分钟左右吧。
真的表现太差了!
要么你人物情景是木已成舟多说无益,咱两绷住了别让皇上看出来我俩在给他带绿帽子!
女主就得更冷静别泪流满面,哀怨到死,是个人都看出这两人有奸情;要么你都已经这样了,干脆肢体动作多给一点,让观众跟你情绪,感受到你对男主澎湃又压抑的爱结果演出来这样,你怎么对得起男主给的戏啊?
这种眼泪憋在眼眶里,有苦难言,又伤心又气又疼又爱的情绪真的很戳了。
女主确完全接不住,和男主各演各的,让观众那里找cp感呢?
她学过表演没有啊?
真的是心疼我自己啊!
现在编剧的审美就这样了吗?
就算现在不流行《孝庄秘史》这种不爽的剧了,原作的人物各有性格各有内心世界,他们的安排难道不好吗?
这翻拍,哎。
首先声明我不是剧中任何演员的粉丝,对他们全部无感,此评论也不针对任何一位演员。
纯粹因为《孝庄秘史》几乎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剧,才点开这部翻拍版(我知道买了版权,而且连片头曲的版权都买了)看了几集加几个片段,之前看过八分钟长片花。
由于整个框架没变,主要剧情甚至台词都是照搬,所以我认为,基于我目前所看,已经可以评论了。
有说得不对的,欢迎指正。
看这剧有一大好处,就是由于完全照搬,甚至台词都一样,到底差在哪儿,一目了然。
1.首先是剧情密度。
原版38集,第一集结尾就开启了多尔衮“失去皇位、失去额娘、失去玉儿”的悲剧。
之后所有剧情都围绕着失去这几样东西,没有任何废话,全程高能。
新版五六十集,我看了好几集,男主的父亲都还没死,中间加进去的剧情极其普通,随便一部古装剧里比比皆是。
看得出新版编剧加了一些剧情,想突出男主角有谋略、女主角聪明泼辣,但效果并不好。
首先是女主,明明长相是“温婉端庄”,男主却硬要说“你一看就不是温婉端庄的那个”,我以为他在反讽。
再是男主。
原版里多尔衮出场的时候年轻、没有军功、没有人拥护,因此可以说,皇太极虽然夺走了他的汗位,但皇太极继位是众望所归,从评价皇位继承人的角度看,皇太极也并不是反面人物;而新版提前给男主角加戏,搞了点事情就让父皇刮目相看,皇位仿佛是公司里的一个项目,剧中人物的格局太小气。
2. 剧情的气氛起伏以及人物特点一个是大福晋被逼殉葬的那场戏。
新版“雪姨”和一众演员,包括饰演皇太极的韩栋,可以说演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这场戏非常平淡。
原版此处鲜明地展现了皇太极的性格,尤其是与代善的对比。
原版大福晋先是对代善说:“我知道你不会(害我的儿子)”,然后转向皇太极,说“我要他发誓”,情绪马上上了一个台阶,气氛一下就被推起来了;而且皇太极一开始不愿立誓,因为他不愿被逼迫,这是很能展现皇太极性格的一点。
而新版雪姨对代善说话的时候,语气已经悲愤了,然后一直到皇太极立誓,中间气氛没有任何变化或推进,也没有皇太极拒绝立誓的情节,全程一个调子。
相似情节还有多尔衮在屋外听到母亲殉葬、大玉儿得知多尔衮死讯等剧情,都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新版的气氛非常平。
嘶吼就一直重复嘶吼,哭泣就全程双眼含泪恍惚;不管你吼得走不走心、哭得美不美,如果全程都一样,就不可能抓住观众,只会让人想:怎么还没演完?
3.镜头和肢体多尔衮出征前和大玉儿互诉衷肠,也基本是二人最后的甜蜜段落了。
新版镜头来回切换,每次只能看到其中一人的脸,看不到两人的互动,当然演得也是不行,几乎是站桩式表演,如同切换两张静态图片。
旧版也就是自然出演,没有搞什么飙演技的,但因为镜头不怎么切,看到的是二人同框,就很舒服。
而且新版大白天还数月亮,太迷惑了吧?
夜戏都不能安排一下吗?
同理新版镜头非常迷惑的还有大玉儿得知多尔衮死讯。
镜头无意义地乱切,打断了演员的表演(当然本来演得也不太好),看得极其难受。
大婚当晚,新版大玉儿说一定要去找多尔衮,可是她的肢体动作一点也没表现出着急,步子还很端庄。
******最新补充一个新婚敬茶名场面,真给我看无语了。
1.首先,新版女主刚一进场,就开始放bgm,明明什么都还没发生,就强行渲染气氛,生怕观众不知道即将发生名场面;2.男主出现的时机非常迷,他来了之后,女主又敬了好几个人茶,才敬男主,还没敬到男主,我已经不想看了;3.演员的表现也让我看不懂。
女主敬第一个茶的时候就一脸忧郁;看到男主进来,一点也不惊讶,只是一个泪眼迷蒙;男主也只有呆滞;两人仅仅表现了失恋的悲伤;反倒是哲哲,好像很惊恐,害怕给皇太极知道什么;而皇太极也一脸狐疑;原版这里,多尔衮出现之前,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很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玉儿的表现也很自如,因为她是个识大体的女孩,既然做了决定,尤其当着众人,不会因为失恋就把忧郁写在脸上。
多尔衮突然出现,玉儿是很惊讶的,而且又有些心虚和不安,或者说有点惊恐,因为她无法面对他;而多尔衮除了生无可恋,眼里更多的是对玉儿的质问。
而哲哲是一个宽厚的人,她其实是完全信任多尔衮和玉儿的,所以她说的话,只是出于对多尔衮的关心。
皇太极也并没有看出任何不妥,沉浸在新娶了美丽侧福晋的喜悦中,以为玉儿只是被吓着了。
新版编剧、导演、演员都不动脑子,走走形式,不挖掘人物,什么都没演出来,处理方式是最低级的一种。
综上所述,这部《长安诺》完美诠释了照搬是怎么搬坏的。
评论区说不要带着偏见去看翻拍。
前提是你拍得要好看。
哪怕你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越不了前作,你但凡有一些自己的优点(别告诉我是画质),也不至于让我只能感叹国产剧在全方位退步(不要拿少数精品正剧说事儿,精品正剧一直有,《孝庄》当年也就是个历史言情剧)。
虐到人肝疼的《琉璃》终于结局了。
9月10日,霸屏了半个暑假的《琉璃》开启超前点播,直通大结局。
播出当晚,热度直接冲至榜首,直至9月11日,还稳居第二。
喜大普奔的是,我们嗑了1个多月的CP终于完美收场,司凤璇玑的大婚之夜简直甜到掉牙。
不过初遇夫妇完结撒花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咱们见不到新晋的8月男友成毅了?
没有的事,这边《琉璃》前脚才收官,那边成毅的新剧就已经安排上了。
《长安诺》
《长安诺》是由尹涛执导,成毅、赵樱子、韩栋、梁婧娴、韩承羽主演,杨超越特别出演的古装大剧。
这部剧其实不是新拍的剧了,从拍摄到播出,等待了近2年,而且还是在开播前2天才紧急定档。
按理说,《琉璃》才刚播完,成毅也凭借这部剧的播出人气大涨,这档无缝接开播的新剧热度应该不低。
但以《长安诺》首播日的数据来看,不容乐观。
首播当日,热度榜上查无此人。
播出第二天,《长安诺》才出现在了热度榜上的第11名,新剧开播,且不说拼不过榜单上的大卡司阵容的剧集,就连纯网剧规模制作的《三嫁惹君心》都在它之前。
看来“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除此之外,成毅的这部新剧口碑也不太行,豆瓣上对这部剧的评价,筛选掉粉丝向的评论,基本都是1、2星为主,观众评论最多的就是“一言难尽”。
《长安诺》讲述了在雍临领主孙女贺兰茗玉少年与大晟国九皇子萧承煦之间爱而不得的故事。
两人意外相识,就此一见钟情,情愫渐生,却不曾想萧承煦被误传“战死”,为保承煦弟弟承轩,茗玉被迫与承煦三哥萧承睿成亲。
后来萧承煦安全回归,却痛失所爱,于是屡立战功帮助萧承睿称帝,建立大晟国。
没曾想却因功高盖主遭到其猜忌,结合此前种种,萧承煦决意篡权复仇。
不过还未得手,萧承睿旧疾复发,茗玉之子萧启元继位。
为了心爱的女人,萧承煦决定扶持她的儿子萧启元。
然而启元长大后,却不满萧承煦的控制,还在旁人挑拨下得知母亲与萧承煦私情,对其二人心生怨恨。
最终承煦心灰意冷,战死沙场,而启元痴情种一个,也随宠妃董若萱病逝而去。
茗玉为了大晟的将来,再一次坚强陪伴在登基的小皇帝身边。
尽管官方没有明确的指出,但众所周知,《长安诺》是翻拍自2002年的《孝庄秘史》。
就目前更新的10集来看,除了把故事背景从清初放到了架空时代,剧情走向和人物几乎一模一样。
而尤小刚执导,宁静、马景涛、刘德凯、邬倩倩主演的《孝庄秘史》对于90后一代人来说,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至今豆瓣评分都还有8.4。
剧里的每一个角色、每一段情节、主题曲都像刻在脑子里,十几年也忘不了,甚至只要“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的音乐一响起,就能瞬间泪目。
其实对于经典翻拍,我是中立态度的。
毕竟经典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就应该能够经得起不同时代的审视,而随着时代的不同,经典也需要推陈出新,或许也可能创造出新的经典。
比如隔壁他泰,每隔那么十来年就一定会翻拍自己的经典电视剧一次,有不少还获得了超越原版的分数和认可。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翻拍都不行,只是不幸的是,我们的翻拍还真的都不太行。
我们自己的翻拍剧,喜欢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但实际操作下来,总是会沦为给“热度”让步。
在原版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当下人喜欢的桥段,有时候还为为了能够让角色和故事更加,融入了很多各种烂俗梗。
如此一来,把原版的故事弄得乱七八糟不说,还失去了味道,彻底的变成“不土不洋,不古不今”的四不像。
《长安诺》就是典型的“四不像”例子之一,这部成毅版的《孝庄秘史》完全让人难以直视。
第一,剧情疯狂注水,且桥段全是烂俗梗;现如今的翻拍剧,少不了要在集数上做文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剧开始走越长约有料的路线,尤其是古装剧,少则4、50集,多则7、80集。
这次也是一样。
原版《孝庄秘史》总共38集,单集时长47分钟。
《长安诺》全剧61集,单集时长45分钟。
这多出来的23集给了编剧新的发挥空间,没想到却变成了烂俗梗大集合。
首先第一集,基本上就都是原创剧情,先是给了男女主单独的故事线,来展现两位主角的聪明和与众不同。
一边是男主为了救出被敌军困住的父王,来了一招夜闯军营和围魏救赵。
一边是女主为了救不愿意和大梁和亲的姐姐,用冒名顶替的方式想要对方主动退婚。
而且还多了一段男女主在草原上相见之前的偶遇事件,因为男主父王中了西齐的毒,于是两人在去往大梁的路上相遇了。
而女主一个郡主,一个陌生人闯进房间用刀架在你脖子上,一点不害怕紧张,还用一种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对方,还突如其来的让男主装野猫叫。
果然命中注定之人,只看眼睛就够了。
在西齐也是,男主四处乱跑被发现,结果,又跑到女主房间,然后用了假装沐浴的手法来躲过搜查。
噢,老套。
然后就是两人一起勇斗坏人,一人为另一人受伤,一人贴心呵护,感情迅速升温。
第二,节奏奇快,可叙事却并不连贯,强行推动剧情发展;《长安诺》虽然集数长,但竟然意外的不拖沓,光是前几集的节奏都可以用“飞快”来形容。
才开始一集,男女主就完成了各自人物角色高光时刻+初见+定情,不到3集,就已经同出一个屋檐下了。
但是看着节奏虽然快,可是剧情非常不连贯,它一边为了有更多发挥疯狂加剧情,一边又在追着原版赶剧情。
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故事东一块、西一块,剧情根本就衔接不上。
像是强行让男女主单独再次相见且制造相处机会,让茗玉的姐姐绾音再次嫁去西齐,可之前为了退婚,去往西齐的是茗玉,两次的郡主不一致,难道西齐都眼瞎看不出来?
还有就是在经历了西齐国抢解药的情节后,两人分开后,再次见面就为了和原版一致,直接来了个马上抢红球。
以及西齐国太医失踪,世子失踪这等事,都没有后续,也是奇怪。
此外,剧中的台词也非常不严谨,感觉就是为了推动剧情而说的,丝毫不考虑前因后果。
就拿王劲松饰演的父王想要传位给成毅饰演的萧承煦这件事来说,王劲松对宠妃王琳说,他早就属意九皇子了,因为他知礼节,懂规矩。
在他说出“知礼节、懂规矩”这6个字的时候,我就确认编剧在写台词的时候根本没过脑。
回忆一下第一集开篇,九皇子萧承煦是怎么兵行险着,为了凸显个人超强的能力,一个人孤身闯进敌军军营,企图刺杀敌军将领。
还有他为了给父王解毒,不听三皇子的劝告,一个人穿越了一个国家雍临,去到了另一个国家绑架了人家的国医。
这些操作怎么看都和“懂规矩”沾不上边的,所以这台词说的,就很可笑。
说到这里,关于几个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和规模也很奇怪,尤其是萧承煦抢解药的部分,完全看不出行动路线。
而这些就是该剧是架空剧带来的弊病,因为没有历史信息作为背景资料,对于几个国家之间的争斗很难一下有代入感。
同时前几集为了突出男女主感情的进展,又几乎摒弃了对这个新的世界观的构建做出解释,于是这部剧就给人一种没看过《孝庄秘史》就不能好好理解的感觉。
门槛儿有点高了吧。
第三,配音严重不贴脸,演技水准忽高忽低;《长安诺》是一部几乎全员配音的剧,至少主角都是配音。
而好巧不巧,女主的配音就是我们非常耳熟的乔诗语,没看屏幕总觉得是“嬛嬛”在说话,很出戏。
而且就算我们不刻意对比,但是《长安诺》里很多台词和《孝庄秘史》一模一样,想不对比都难。
比如女主在得知男主可能战死沙场这段,宁静饰演的大玉儿通过表情、动作和台词功力,把一个悲痛难当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到位。
反观赵樱子饰演的茗玉,除了靠配音的台词渲染情绪之外,哭戏演的就像一个盲人。
相比之下,成毅的演技就到位很多,尤其是深情戏和哭戏,绝了,和《琉璃》里一样迷人。
还有韩栋的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稳。
但没想到接档《琉璃》得来的也并不全是好的,因为两部剧都是欢瑞制作,导致演员高度重合,比如几位皇子基本都是《琉璃》。
于是就看到成毅饰演的司凤这边还在和袁冰妍饰演的璇玑甜蜜,转头就和东方夫人眉目传情起来。
这情感转变之快,别说是CP粉吃不消,就算是普通观众,也没法一下适应。
不过有一说一,如果不细究架空朝代的问题的话,剧中的服装倒是挺良心的。
女装飘逸,男装端正,质感看着还是有的。
而且在场景上制作的也算用心,虽然有些画面看起来还是塑料感很严重,但总的来说,制作可以称得上良心。
但是电视剧电视剧,剧本才是关键,且不说对比原版这部剧成了“四不像”,就算是不参考原版,剧情也确实不值得追下去。
当然,如果只是想看成毅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琉璃完了来看这个,画面构图服化道真心挺好的,(欢瑞你倒闭之后就开服装厂吧),就是吧,和孝庄秘史真的差太多了。
孝庄秘史我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看的,剧情真的很好,主题曲《你》一响就想哭,而且主演都是影帝视帝级别的,珠玉在前,而长安诺这个剧情竟然有快60集,难以想象编剧要怎么注水,唉。
看见有人说:能不能不和孝庄秘史对比,长安诺是长安诺,是一个全新的剧,孝庄秘史都多少年的剧了。
别怪我比较,毕竟是翻拍,连台词都和孝庄秘史一样,很难不对比,而且我疫情在家的时候刚把孝庄秘史看了一遍,再看这个剧情简直脑壳疼。
其实这剧如果不是翻拍孝庄秘史,可能分会更高,输就输在是翻拍的孝庄秘史,大家有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了。
孝庄秘史的配置:——1.导演(尤小刚,刘德凯)2.编剧(刘薇等人,梳理了清史稿,野史写剧本,剧情都和历史时间事件对应,稿子堆起来有两米高)3.演员(刘德凯,宁静,马景涛,斯琴高娃,何赛飞,舒畅),4.配乐,主题曲 (屠洪刚,张宏光),全都是顶配。
人家一个言情剧拍出来正剧感不是吹的,宁静和马景涛会因为对一场戏的理解不同表演不统一而吵翻天,导演只能延后拍摄。
孝庄秘史剧情大部分都能和历史事件对应上,我自己是历史学专业的,重温这个剧简直有一种在看历史书的错觉,编剧是真的很用心和厉害。
还有感情戏,多尔衮和大玉儿的爱而不得,所爱隔山海特别感动。
大玉儿在马背上回头两个人依依不舍,不需要台词,只靠眼神和肢体动作就是个催泪弹。
多尔衮说短折而死时候的难以置信心酸难过,两个人走到针锋相对的地步,马景涛一开口我眼泪简直止不住,那句短折而死的气音转换,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哭腔,真的很绝 。
这部剧让宁静家喻户晓,拿到最佳女主角的奖,还有最佳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配,最佳录音。
所以啊,不看这个剧不是黑粉,也不是什么琉璃剧粉cpf搞事情,真的好看会吸引不来观众吗?
你自己去看看孝庄秘史就知道了,除了00后多少人都看过孝庄秘史,当年可是大部分地方台和上星联播,说是家喻户晓也不为过。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经过时间和观众的检验的,很难超越,而现在的市场,不会再有这么细心打磨的编、演员 、导演团队了。
服化道真的可以了,也能看出来导演构图挺美的,尽力拍了,但是剧本真的不行。
还有三大主演,成毅和马景涛还是有距离的(金钟奖视帝),赵樱子和宁静更不能比(金鸡百花金马三大视后),说吊打都不为过,韩栋和刘德凯(金钟飞天视帝、编剧、导演),实在是原版太好。
仅就目前放出来的片花看,这版的演技真的被老版吊打。
赵韩樱子整个片花都给人一种硬拗“我是女主我威武霸气”的感觉。
有两个经典片段,玉儿婚后敬茶给王爷,王爷吐血,以及玉儿为了儿子让王爷发誓“短折而死”,这段《演员的诞生》周一围和舒畅也演了。
但是恕我直言,演技还是被宁静和马景涛吊打。
建议没看过的《孝庄秘史》的朋友可以找这段cut看一下,即使你没看过整部剧这个片段也能杀到你。
原版的委屈、克制、隐忍、不甘、愤怒又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通过演员的表演简直要溢出屏幕,把观众的心拧着搅在一起。
这版王爷的扮演者那个流泪的瞬间确实有点杀到我,但是原谅我看过片花也记不住这个男演员的长相……非常的没有辨识度……而赵韩樱子一副想哭又哭不出来的表情真的很尴尬,感觉她整个片花除了前面的少女戏份,后面都是一个表情。
她好像不管演啥戏都是一个表情,《海上牧云记》的复仇公主是这样演,《大明》的某妃子也是这样演……对比之下老演员的演技即使短短几段也能看出不同,王劲松和王琳的部分还是挺期待的,韩栋的皇帝感觉也可。
但是这部剧的灵魂是玉儿啊……玉儿不行基本白搭了……片段里还出现了一个郡主,对应的应该是原版的海兰珠。
想想何赛飞老师经典的三场哭戏……算了还是不用报太大期待……原剧30多集这部剧拍了这么多集,不知道又要加多少注水剧情……官微要不是杨超越粉丝撑场子真的是惨不忍睹……杨超越扮演的角色对应原版的董鄂妃,在这部剧里其实只是女n号,但是官微总是拉着她做宣传😂不知道作为女主的赵韩樱子如何感想……董鄂妃这个角色其实非常不好演,从少女到母亲,再到经历丧子之痛……不知道杨超越完成的如何,仅就片花她的这几段暂时挑不出什么毛病,她这个形象也蛮合适。
另外,原版全部都是现!
场!
收!
音!
演员的台词功底真是没的说。
这版嘛,大女主现在都得靠配音加持😂播出的时候我应该会看,毕竟有我喜欢的王劲松老师,如果后面很尴尬可能会弃,等播到董鄂妃的部分再看看……
换位历史时空的剧情,对出品公司角度就是一次借弯超车的讨巧工作,推新人的同时,再借助争议流量加入,妥妥的抓人眼神大法,你喜不喜欢爱不爱都要点开看一看,怀旧的去对比,爱新人的去簇拥。
偏那么巧这部两年前的剧,在男主另一部爆剧后赶着热乎劲儿一点未散时上,不过是资本,平台之间的较量罢了。
千万别上升演员,演员不过认认真工作,打造不同作品。
剧情从我现在看,就是套了孝庄的虐恋壳子,细节展开了50多集,我只想说导演很尽力了,毕竟孝庄只有不到四十集,把能扣出的cp细节都往细里扣了。
呵呵,资本的运作越来越要整崩溃这些导演,编剧。
演员们则是尽职尽责的老带新,新奶金,唉!
中肯的说,挺敬佩这些导演编剧,还能在折中中发挥创作,我从这前后两部剧里看到了导演热爱的打光,特写,小细节拍摄手法,很善于挖掘演员的细腻表演,剧情的煽情推进。
无奈剧情缺失了历史真实神秘的基础,缺少了地域风情血肉。
当然,这不是正剧不用那么严苛,但血肉这种东西,和一部剧的灵魂一样重要。
演员方面,虽然心里知道这部在前,可因为先入为主的问题,全员大挪移好顿适应,还是分开说,男主:上次的剧评中刚说过想看看他在别的剧中发挥,就我现在看的几集来讲,演技是很在线的,那种小王爷,小世子感觉很饱满。
后面还没看到,看起来片花中的情绪性格转化还是不错的。
女主:一开始不太有眼缘,很漂亮,特别是应该在男人眼中特别漂亮那种。
就是眉眼和嘴有种外放感,这样长相偏成熟,第一眼觉得有点…岛主夫人的性感shuixing感官太重和宁静的大气自然荷尔蒙吸引不同。
和男主那种纯净气质太不同了。
但是导演给拍的很娇嗔,也是挺尽力的。
女主在某些地方的娇嗔就挺好,没有成熟感,就是一笑嘴角和眼角还是过,我尽力形容了。
这剧有点那个于老板过去的路子,捡个热度现成的,推几个新鲜面孔但欢瑞的男演员确实都不错,这部想主推的应该是男女主,没想到男主别的剧先爆出来了,一下子女主就尴了个尬,难免不被比较各种跳戏不般配…谁让先上的戏她是男主长辈……这剧按说走虐恋应该挺上头的就是注水的旁支和缺少骨肉的历史背景。
多看了几集增加一些看法男主演技还是很在线的,弟弟的演员也是不错的。
两个兄弟的孤独难开的局面还是挺好的。
但是王妃殉葬后得知线索那里,单看都不错,但集中在一起就特别…莫名赶,女主演技本来我想夸夸来着,莫名被弹幕里众口一词的夸赞弄得我尴尬死了,水平是真没到那个夸的地步,只能说有些地方没有想象那么差,只是女主一到紧张担忧的剧情就绷眼神,她的眼神绷起来,嘴角就会跟着吊起来。
看着就演的痕迹太重整个人都跟着演。
然后,平常比较自然的时候还是很可以的。
就是,不知道为啥,她一出现在姐夫面前时候,那种小女儿娇嗔特别像主动勾引,这就和宁静那种自然大方展现美的自然一样自然,对不起,我没办法,真的这样感觉特别明显,这应该和她的长相有点关系😬。
男主哭戏没毛病,有时候的精明狠劲也有,但还是在日常状态下平淡感太重,需要时刻用眼神弥补。
伤心能代入,也没有我预想的那么惊艳。
关键还在于我之前说的剧本剧情翻拍原因代入需要太多共鸣共情才行。
首先给3分是给每每到了要击穿老版的情节链到达正儿八经的言情偶像剧,又给硬生生拽回老版的剧情表示一下尊敬!
我尽量从人物塑造结合剧情这方面来谈谈新旧两版。
目前新版看完了1-12.其实老版的孝庄秘史也是属于古偶 或许童年是被屠洪刚的你和那些太过真实的求而不得的剧情给唬住了,一度以为是历史正剧,其实老版也只能算的上是野史+戏说,并不是历史正剧,但是看完这部剧会认识到人物并非非黑即白,有太多客观因素让结局那么无奈,小时候我会因为多玉恋的求而不得感到意难平,长大后重新看,里面每一个人物都那么鲜活而又立体,本质上讲了孝庄文皇后的一生,对她产生非常大影响的人,她曾经的爱人、她的丈夫、她的姊妹、甚至于她的儿子,她不断的解决他们留下来的烂摊子,再保证政权的稳定下,一再忍让、付出、展现的是真的一代大女主在艰苦困境的成长,不是现代那些表面大女主,遇事就靠男人解决伪大女主。
花一段篇幅讲述了我对于老版的一个大致剧情,因为长安诺是翻拍孝庄秘史,如果只是搬用了剧情,或许并不会和老版对标,可惜新作品里面引用了大量原作里的台词,使得那些看过老版观众没办法不去拿去对标,我这两天一口气看了12集,开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作为架空剧并没有讲一些王位传承,这些导致观众无法用类比到一个朝代,皇帝立长还是立贤,立幼还是立长、因为所有的开端都有由老版剧情里面的老皇帝之死引出来的问题,当然之后的剧情也会牵扯到这个问题,当然这个只是个小问题,重点在于新版的编剧改了人物性格但是却依旧沿用了老版的剧情,导致使得人物逻辑变得很奇怪,成长性的看点被削弱,首先讲女主,原版里的女主是满蒙第一美人大玉儿,性格在草原初遇多尔衮的是火辣的,但是到后面跟随姑姑进宫和多尔滚和多铎是青梅竹马,虽然青春烂漫,但是在宫里学习姑姑的做人,低调内敛,并不算是非常活跃只在多尔衮这些青梅竹马面前稍微略显活泼,看上去显得比较稳重,之后经过月下定情、情人出征传来死讯、到嫁皇太极为报仇和保全多铎,这一系列决定做的并不像她后期那么稳重,带着少年人的意气冲动,当然这里面也有客观的政治因素逼迫她嫁给皇太极,后期成长能在男人的政治场上和往日情人角力是非常有看点的,虽然虐心,但是非常具有大女主的传奇性,长安诺里女主开场也像草原女子一样火辣,给了一段替姐出嫁然后设计退婚的剧情,本来我以为是对人物的补全,补全女主的性格,然后就出现了我的第一个想吐槽的点,不知道是为了蹭男主的热剧完结的热度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把两人的见面拉扯到一个原创的言情桥段里面去,对就是那种明明大家都是互相利用,男主利用女主乔装身边的人伺机夺取解药,女主依照男主的计谋设计让自己得传染病,一方面想显得男女主很机智聪明,首先他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不可能说做到我完全信任你,男女主这次的目的一旦败露,可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必然不会完全信任,如果你能在这里加男女主互相欣赏但是因为身份和各自目的而要忌惮,剧情就不会那么言情了,开启言情模式女主开始悄咪咪看男主好感度up,本身你所在的小国就是靠着和亲互相交好才得以保存,我就不讨论你为姐姐替嫁之后被暴露这些事情会带来的后果,就硬要体现男女主智商高超,为后续做铺垫,把女主很有看点的智慧成长给磨掉,换来的只是前后矛盾的言情段子和男主相遇,其实把这一段删了直接上姐姐含泪出嫁,草原省亲相遇定情,你会发现一样顺畅,特意给男女主感情注水充实,其实草原定情,月下许诺一样很刻骨铭心啊,不用刻意加些后面还很难圆回去的剧情。
其实老版的演员普遍年龄偏大又不带滤镜,显得比较老,但是青年壮年时期的演绎是非常的精彩,马哥确实显老,不过草原定情的那一段,还是能让人感觉到草原少年少女的意气,有种少年英雄当配美人。
男主原型对标的是多尔衮,说其实是有几分像的,少年时期勇字当头,智谋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新版特意来了两段剧情,大概是想说男主智谋不及他三哥那么思虑周全?
反而暴露的是男主的缺点,看着剧情的我们应该知道三哥这个人物是对标的皇太极,有谋略有担当,说是智勇双全也不为过,至少在原版形象就是这样,明明应该是三哥思虑更深远更稳重些,但是老皇帝缺硬要对小儿子另眼相看,然后给出了选择小儿子的理由是因为害怕3儿子改革,其实老皇帝的原型就是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当年凭借着13副铠甲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一旦把老版的原型套过来,就发现是非常矛盾的,老版纯粹是喜爱小儿子是宠爱的妃子的儿子,且手里的亲军都交给了最小的儿子,刨去这些新版的理由很牵强,略微工具人了,3儿子拥有的威望,军功这些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否则3哥凭什么让其他的人信服他当新王?
小儿子一无军功二无人望,老皇帝的目标和努尔哈赤很相似一个是想要入关,另外一个是想雄踞天下,难道3儿子就比小儿子差?
从旁人的眼光来看想来也是老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吧,你要赌一个少年的未来是否能成为一代创业之主,却要无视身边明明就有个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3儿子,难道不是欺负人家没主角光环么,如果你要是硬写成父亲溺爱我是能够接受的。
其实在老版里面多尔衮也下线的挺早的,后面的主要剧情讲的是福临和董鄂妃的虐恋,之所以大家一直印象深刻是因为,他的个人影响力不逊于皇太极,多尔衮倒台后开始进行清算,都是由他引出来的,所以说女主一生都在为她丈夫她曾经的情人她儿子收拾烂摊子,说句不好听的,真的倒了八辈子的霉。
不过多尔衮在福临小的时候也像他的三哥一样想把福临当成亲儿子一样教养,奈何处在权力中心,个人野心的膨胀和皇帝日益长大亲权不得不和处于保护皇帝和政治稳定的心爱的人在政治舞台上角力,英雄、枭雄哪一个词都配他,所以说这个人物中壮年的转变是非常难把握的。
而且剧中多尔衮和皇太极的感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他恨他杀母、夺妻、豪取了他的权力位置,但是他又敬爱他,他的骑射打仗学识都是由他而来,皇太极当他成儿子养,所以他对皇太极的感情是非常矛盾的,父子之情、兄弟之义,他对皇太极的敬爱无法抵消对他的恨,所以导致了他后期始终处于这种矛盾中无法缓解患病,我想单独说一说三哥这个人物,三哥这个人物对标的是老版的皇太极,很有意思,虽然照搬了原版的剧情和一些人物特点,但是人物过于扁平化了,老版里的人物刻画非常的立体,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帝王,有谋略有野心,且有胆识和攻略,自信又自负,他是老版最早下线的主创之一,但是他一直影响着大玉儿和多尔衮,女主的谋略和政治胸襟手段不可谓不师承于他的影响,还有多尔衮从小受教他骑射打仗,皇太极的正宫哲哲死前对多尔衮的话更是直接说穿了,说毕竟你们是哥俩,行事作风越来越像了,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他和多尔衮的情感变化也是一大看点,他因为自负自己的人望,军功、政绩他自信又自负相信父亲是会把权力的宝座给自己的,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的母亲跟他说愿意让他当皇帝并且隐瞒真实的遗言他会那么气愤,他是多么自信又自负的人啊,这些话无疑是在羞辱他皇太极,他需要她的施舍才能坐上权力的宝座,但是新版里面并没有太多体现他自信自负的内心点,就显得很虚浮是别人给他的标签,但是你又看不到在哪里,老版皇太极太自信又自负了,他敢断定多尔衮不敢挑起内乱,他能稳稳拿住多尔衮,确实他在早中期的时候确实把多尔衮拿的死死的,皇太极敢用多尔衮也不怕叛,一代帝王的气质真的淋漓尽致,就像老版里面后期多尔衮说,他会老,我们会成长,在皇太极最心爱的妃子海兰珠死后,发现了一个自称孤家寡人的帝王的落寞,皇太极从开始用多尔衮到后面的压制再到后面的不得不去讨好多尔衮,这是一个帝王的悲哀,那一段皇太极的自述真的很有意思,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角色,福临的登基其实也是在他影响之下的政治妥协。
还有很多有魅力的角色比如老版的海兰珠、哲哲、小玉儿、苏茉儿、福临、宛如每一个都是能单拎出来成一段完成的故事线,如果这部剧不去多去插播一些男女主的cp情深,暧昧不清,别把其他人当工具人说不定会有不错的口碑,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会去心疼老版的大玉儿,因为她命途多舛?
因为她太可怜了?
但凡她要是和多尔衮有逾越的地方,观众都不会去心疼她,她很少流泪,但是她流的每一滴泪都让人心疼,新版的眼泪哗哗的流却让人觉得太过贫乏,其实大玉儿她和多尔衮都有着一样的政治目的,统一整个中原,但是选用的政治手段和方法缺不尽相同,剥掉青梅竹马的情深,只能站在不同的阶层上互相猜忌利用。
这样的人物非常有魅力和张力,新版总喜欢加些言情桥段,本来可以有戏剧冲突的地方淡化掉,到目前为止男主还在转变的路上最终呈现的效果不好说,女主的剧情和演技和宁静相比确实有点怎么说,她表演的像个需要他人怜惜帮助的美人,从她听信姐姐的话决定嫁给帝王的时候就开始了转变,结果到了新妇敬茶,及后续逾矩冒雨玩自杀这套言情桥段,要知道老版是眼睛死命瞪着隐忍泪水,宁愿他死也不愿意由她害死他,因为她清楚,一旦被人知晓,对于多尔衮那就是没有将来了,最后是在哲哲的劝说下才过去,甚至于后期劝降朝臣被传风言风语,多尔衮也只是高处看着落寞的她,因为他成长到清楚知道他绝对不能逾矩靠近她,安慰她,那样只会让她处于更不堪的地步,这几段剧情足够说明男女主各自的成长和聪慧,但是现在新版女主转变期还是那么言情,我是真的怕了,看这部剧真的一下被拽到言情去了然后又给你拉回来的剧情真的,很难让我对男女主的感情有共情感,就是割裂感很强烈,其实删除这些原创的言情,对于剧情没啥影响,也能达到老版的6成吧,毕竟剧本确实不错,后续应该还会想看下去,求不要太毁老版人物,老版苏茉儿已经毁的渣都不剩了,我不觉得还能套的上苏茉儿老版的高光,一心一意为着女主,和多尔衮喝酒的那一晚的对话真的高光,在奴婢心里早就嫁过人了,恍然大悟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只留了多尔衮一句真心话,你是个好女人。
但是她最后选择陪着女主在深宫里走下去,瞬间这个人物从开始只觉得她一直护着女主是男女主的cp粉头,一下子人物形象就立住了,再加上为女主接生的时候的立誓,都丰富了这个人物,然而新版,老版的缺点倒是全继承了,但是没必要和另外一个人发展cp线吧。。
虽然有点看出来她对男主的感情,但是感觉不出来她和女主有多主仆情深....我还是看看后续发展吧...如果真的按照老版剧情发展,人物崩坏的怕不是一个两个,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不知道王上对着茗玉这张扑克face念着《有时候》这首现代派小情诗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有没有一种:算了,就我一个人努力塑造人物好辛苦,还有四十几集呢!
要不随便演演吧。
反正我觉的韩栋这一段其实已经有点笑场了,是无能为力的那种笑。
心疼三秒…。
其实就拿这一段来说作为剧中人物该有多少心理活动啊!
先是以为不在人世的爱人活着归来的失而复得之喜,然后是不能再相爱的哀怨与无奈,还有认命扛起责任的悲壮……对王上再不喜欢无论如何总有些忌惮和惶恐感的吧,而且是她的夫君,大婚之夜,不紧张吗?
而这位女士永远是一个不爽表情,端着架子。
感觉到了王上这一段很难拿捏的情绪,王的恩威并施,但又要有些寻常男女之间的情愫,互相爱慕和情欲感。
又要有架子,又要放下架子那种,跟一个完全互动不起来的木头演对手戏,真是难为了。
不过这位女士她连准备跳崖殉情时的表情跟平时都是差不多的。
而且估计可能为了配合女主,这剧目前演技在线的角色寥寥,男主现在戏份不多没看出来后面会有什么表现,目前只有韩栋在认真塑造角色。
这个剧估计救不回来了。
像我这种向来看剧不细腻,追求情节,对演员演技只能有个大概感受的人,居然也这样头头是道的分析起演技来了,看来真是被女主刺激到了。
估计不少人也是这种感受吧。
看女主的演技和表现总感觉不是那么爱承旭,倒是跟王上配一脸。
所以这部剧的正确打开姿势是这样的:由于一系列阴差阳错,腹黑女主嫁给王上,进入了后宫宫斗模式。
经历相爱相杀,斗智斗勇,最终两心相许。
在王上离开后,她力挽狂澜,利用一切手段制衡前朝势力,甚至包括曾经的恋人,她周旋于前朝后宫之间,成功帮孙儿巩固皇权成为一代英主,成为一代名太后,母仪天下,掌权数十载。
看了前面的几集大概知道后面的演技和内容了。
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我很粉琉璃,但是我很理智,因为哪怕褚璇玑和禹司凤在现实生活中结婚了,他们也是要和其他的男男女女继续拍戏的。
当然我个人很粉成毅所以我为了成毅看了看这个剧。
但不得不说,我真的有点失望。
不谈翻拍不谈版权就说这个剧。
一部剧的好坏,服化道、演员演戏、导演导戏、编剧编戏都很重要。
因为现在还没放很多后面不知道,所以我们先不说导演和编剧。
从服化道来看,衣服看起来都很精美不错但是首饰什么的就差一点感觉,感觉那个样子就是路边十元店买的。
其次男女主的cp感太弱了,有朋友不知道这个剧在旁边看见我刷微博男女主的剧照说着姐弟拍的还挺好看的。。。
真的感觉女主的少年感太欠缺了,从第一集就很端庄,慈祥。
后面女主的演技,在草原上笑的时候张不开嘴,完全没有少女的明媚。
在听见未婚夫没了的时候很快就不难受了,我看的时候一点点悲伤的感觉都没有,我甚至觉得就连旁边的丫鬟都比她难受。
再说说成毅,我觉得总得来说演技还是在线的,但是前期演的有点太开心了,甚至是进女主房间那里都没有紧迫感,就感觉料定女主不会说的一样,很奇怪。
而且配音我感觉不太搭,但是可以看看后面怎么样,总之希望每个演员都能越来越好吧!
弃剧
成毅果然是剧抛脸,长安诺演出了少年人的活泼灵动和机敏狡黠,完全没有前作的影子,一双眼睛简直会说话,侧脸也好杀,这部戏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配乐蛮贴合的,关键还很好听,服化道一直在线,欢瑞服装厂果然名不虚传
演技啥的都在线 剧情不喜欢 男女主太没有cp感了
就这样吧,反正剧情都知道,我从18跳到38也没影响。感觉好像加了一条萧启翰和凌蓁儿的线,虽然肯定是be但是比较感兴趣,结果啥都么得
这部剧好像也积压很久了,都是熟脸演员,制作挺大的,但故事还是缺乏新意的,赵樱子的演技也有点假,还保留当年偶像剧的套路。
看到17集 ,成毅第一集就惊喜到我了 ,16岁的萧承煦 ,真的很阳光少年, 第三集开始 ,父王, 母后 ,死了。最爱的人嫁给了三哥,反正虐死男主的节奏。还可以 ,我等后面权谋斗争的戏。
服化道不错,先追
据说买了版权,不知道片头曲也买了吗?片头音乐太像了。
冲着成毅,努力过了,真不好看。女主这半永久慈母笑,哪有活泼、泼辣的感觉,不是所有人都能演出成长和变化的。至于成毅,讲真他运气不错,琉璃后拍但先播,成就了他。不然就长安诺这狗血的剧情,老套的人设,毫无cp感的男女主,又是部连评论都不会有的剧。———得!云歌会过后司凤滤镜也没有了,拜拜了您涅
为了成毅来看的,小九前期少年感十足,后期越来越稳重,哭戏很有感染力,就是剧情太虐了,不太喜欢这个剧情
影帝成毅值得
空洞,女主连大玉儿一分都没用,有种两个孩子的妈非要扮可爱的感觉,男主跟他弟弟对戏怀疑他三哥那场,不知道还以为他让他弟去买醋不小心没买到,朝他弟吹胡子瞪眼的,差点笑出了声,最可惜的是三嫂,以前看孝庄就喜欢这个角色,被演的好像个哪里来的嬷嬷,顺便奉劝某些人的粉丝,他演烂剧,就打烂剧分,不然他一辈子也就只能接接这个水平的剧
这么快就出分啦?还以为还要等几周呢😄
服化道还行,剧本就是孝庄秘史啊。。。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这样子改架空朝代有啥意义?
杨超越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成毅演技5星,剧情老套-0.5🌟,服化道一般-0.5🌟,男二和女主很登对,像男主爹妈,-0.5🌟,女主和男主难友CP感,还像前一部剧的长一倍和下一辈,-0.5🌟,因此,总体我给3🌟
看了三集半,剧情明快不拖沓,服化道到位,演员演技也到位,有正剧的风范。但终究是翻拍,剧情早已被熟知,因此会缺少一些惊喜。
我没看过孝庄秘史,不过这剧挺好的。画质挺好,男主演技很好。女主好漂亮。其他演员也很好。没想到还有王劲松老师和王琳老师很惊喜。
客观说两句吧…不是谁的粉,就是最近没东西看点开了长安诺。说实话服化道真的还挺良心,成毅的演技也能接住,就是女主真的演不出活泼开朗刁蛮任性的感觉……表情太僵 肢体动作也放不开,让人觉得有点端着。感觉女主比较适合演皇帝贵妃之类的角色。不知道后期女主会不会真香…就目前的戏份来说男女主感觉不在一个频道里🤦🏻♀️
女主显老,演技也劝退....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