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漫改电影,一开始你以为是一部百合片,因为整部剧的主线,是通过两个女主接吻进行的。
(我才不是被这个吸引来看的)但,看到最后才明白,它原来是个披着百合剧外皮的暗黑故事。
深红累之渊
电影的两个女主角,一个是面部有疤痕的“丑小鸭”累(芳根京子饰)
一个是有着天生的好皮囊的演员妮娜(土屋太凤饰)
累的妈妈是很出名的“传奇演员”渊透世,受妈妈的影响她从小就热爱舞台,但是与热爱舞台相伴的是,她丑陋的脸。
因为丑,她在学校被同班同学欺负,遭受校园霸凌。
因为丑,即使来参加自己妈妈葬礼的人,也毫不避讳的不想接近她。
“有人说,看到我的脸,连酒都变得难喝了。
”
最杀人诛心的是因为丑,她永远没有办法站上自己喜爱的舞台。
她自卑、懦弱、自闭、从不笑,甚至有点阴暗。
而妮娜和她完全不同。
她美丽、高傲、开朗,即使身为演员的她演技平平,也依然能获得大家的注目。
但妮娜患了一种“塔莉亚病”。
这样的病一旦发作,就会在几周的时间内沉睡。
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她没有办法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经济人羽田先生提出了方案:让累来代替妮娜演戏。
妮娜当然不能接受,这个丑小鸭怎么可能代替自己。
甚至直接对着累开启了更激烈的攻击模式——
但羽田找到累,不是没有理由的。
累的妈妈曾经留给了她一只口红,这只口红的作用是,可以帮累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
于是被激怒的累对妮娜使用了口红。
通过口红和妮娜互换了脸。
本来是报复性的行为,却撮合为一个万劫不复的“换脸契约”。
一开始,妮娜觉得,反正只是换个脸而已,累用自己的脸去演戏,得到的名声都是自己的,自己只用坐享其成就行。
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名声,她开始主动和累换脸。
第一次尝到通过累的演技,帮自己拿下了喜欢角色的甜头的时候,她甚至开始规划起来,为了帮她实现“最棒的妮娜”,要怎么改变累。
生活里也是一副自己掌控全局,累对她言听计从的姿态。
而丑女累,通过妮娜的脸,除了站上自己想要的舞台,还得到了从前丑陋外表的自己没有得到过的善意——走在路上别人投来的不带着厌恶的眼光。
被人接纳和融入的感觉。
自信。
还有爱情。
这都是累从来不奢望得到的东西。
但这份爱情,也是妮娜想要的感情,所以天平开始逐渐失衡。
妮娜发现,即使累用着自己的脸,她却变成了被动的哪一方。
累用她的脸和她喜欢的人产生了感情,她却没有办法阻止。
妮娜这个名字的确如她所愿的红了,但除了这张脸,别的都是累的。
甚至自己突然犯病时,连换脸这件事,都不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原本为了名声而进行的换脸,开始让她感到恐慌。
累呢,也逐渐体会到这张脸带给自己的一切。
一开始的换脸她是低姿态的,但是慢慢享受到这张脸带给自己的一切,她第一次对妮娜说出“请把脸还给我”。
妮娜试图找回主动权。
累第一次有了想法,成为真的妮娜。
她开始认同羽田所说的,因为这张脸,自己失去了太多,但如果拥有自己的内心和妮娜的脸,她就是最好的妮娜。
在妮娜第二次病发作,沉睡了5个月的期间,她开始经营起妮娜的人生。
甚至,不再打算把妮娜的人生归还给她。
累用妮娜的脸接了一部舞台剧,叫做《莎乐美》。
在剧里,莎乐美爱上了约翰,但在约翰的认知里她是被诅咒的存在,所以拒绝了她的爱意。
为了得到约翰,莎乐美在最自己的杀父仇人罪恶之王面前献舞,得到对方的爱慕,并请求国王将约翰的头颅作为自己的赏赐。
累和妮娜的关系,正像莎乐美和约翰。
疯狂的莎乐美,就是疯狂的累。
一开始的累其实是内心善良的。
和妮娜换脸到占有她的生活,她经历了无数挣扎。
但她被压抑得太久了。
和妮娜的换脸让她品尝了生活的甜,再回到的一无所有的生活,落差大到让人恐慌。
所以,她选择了不择手段留住这口甜。
一开始的妮娜以为能主导一切,把软弱的累当做一颗可以改变生活的棋子,一条获得认可的捷径。
可天上不会掉馅饼。
因为对名声的追求,她失去了原本拥有的自信,家人,甚至自己的生命。
虽然,这部电影的原著漫画本身就是人气很高的作品,据介绍,在日本的销量达到了180万册之高。
但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这部有点“超现实”的漫改。
因为通过一支口红互换人生的故事,在漫画里很容易实现,在现实的电影拍摄里,对演员的要求就非常高。
两个人需要扮演对方,同时扮演自己的多重性格。
尽管这部剧还是能挑出瑕疵,但作为一部漫改剧,已经极大程度的还原了原作(虽然电影里删掉了漫画里比较经典的桥段——累一个人无休止的和别人进行换脸)关于人性的善与恶,丑与美的阐释都已经做的很好。
而全剧最大的bug,大概就是芳根京子即使脸上画着一道可怖的疤,也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她的丑女设定了吧。
前言:电影和漫画的设定是完全一致的。
情节大体是一致的,有改动和浓缩,不过都是符合原著精神的。
1.累长得非常丑,即使没有嘴上那道疤也是。
不过电影无论是成年演员还是儿童时期演员都和"丑"字没啥联系,很容易让人误解称累被人歧视是因为脸上的疤.......本剧最大遗憾。
童年时期的累长相。
2.对累的童年部分进行了删减处理。
和市花的换脸完全是原作情节。
后来累和一名叫五十岚几的同学进行过换脸,因为五十岚几第二次登场时漫画非常后期了,所以这个情节在电影中省略了也很好理解。
累的第二次换脸。
3电影开头情节是漫画第7话的内容,不过羽生田大叔很直接说明了口红的秘密,电影则是先卖了个关子。
4第一次见面,丹泽对累的态度其实没有那么糟糕,电影中的丹泽脾气更加尖酸刻薄,电影的处理算是双主角,有意突出了两人矛盾。
5在漫画19话的时候,丹泽妮娜是在绝望中主动跳楼自杀,和电影的结局两人争吵之际摔下楼有明显不同。
后来,丹泽妮娜摔成了植物人,累靠着丹泽的脸又表演了好一阵子,主演莎乐美也是这时才发生的。
6结局最后丹泽试图用假口红算计累的桥段是漫画72话嫁接过来的。
对应漫画的情节是累同父异母的妹妹野菊隐藏身份偷偷接近累,主动给累提供换脸机会试图报复(因为她的母亲是真正的渊透世,被累母亲换脸的那位),想利用假口红。
在演出时让累原形毕现而出丑,不料累提早掉包了口红。
电影中把这段情节给丹泽了,但是强行还加上了往后调5分钟的迷之设定,如果累有真口红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因为丹泽完全可能不来现场看表演,这样的话无法在5分钟内换脸直接GG。
显然这是为了强行上天台撕逼一波收尾,算是电影第二个的败笔。
7电影中累还特地把丹泽的母亲找过来,烘托自己的演技.......在漫画里,丹泽的母亲要来探望丹泽,但此时的丹泽已经摔成植物人了,可把累吓得不轻。
即使累得演技再高超,最后还是被丹泽的母亲看出了端倪,为了能不被戳穿,在羽生田的设计下,累通过离间其父母,让丹泽父亲彻底对母亲丧失信任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件事最终还是暴露了,也导致了累的最终结局。
电影中描绘的确实轻描淡写了一些,不过电影显然是为了直接打击一下丹泽。
8漫画里累并没有和年轻导演上床,不过电影似乎是暗示了。
9.电影中的乌合感觉是把漫画里的乌合和后面出场的男演员雨野合二为一了,漫画里的乌合并不是一个动不动发脾气,板着死妈脸的人。
雨野
乌合(待续)
莎乐美,即欲望的化身。
而这欲望几近疯狂。
看完之后,觉得经纪人才是最可怕的。
我敢大胆猜测,他对累的母亲一定有着很深的感情,才会致使他在深夜中一遍一遍的看累的母亲所饰演的莎乐美;正是因为这感情,知道了她母亲的秘密,却为她隐瞒;正是因为这感情,在知道自己的艺人身怀长睡之症后,把根本没有机会站上舞台但内心神秘的累介绍给妮娜,从而开启了长长的计谋。
如果说经纪人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名誉,那么我觉得一定不是:那样的话那些刻画经纪人观看戏剧影像的镜头就没有意义。
其实我和累很有共鸣。
有人可能会说外貌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显然这是理想的说法。
大家还是会更喜欢相貌姣好的人。
她的欲望是自卑土壤上开出的花朵,美丽危险却又难以抗拒。
她为了自己的欲望一步步越陷越深,最终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
可是她早已不是她,她最终也可能会变成和妮娜一样,骄傲、自视清高、跋扈。
对于妮娜,她骨子里是自傲的,知道自己拥有美貌,养成了由内而外的自信,甚至在与累换脸之后的镜头中,她依旧能够很自信的走在人群中。
所以她是耀眼的,她说她不在意容貌可能也是真的。
她与乌合本来还有可能,前提是她要做自己呀。
只不过是,乌合不喜欢那样的她罢了,他喜欢的是累的内核。
两个人都不是全善全恶的,“莎乐美”总是会支配人们去做一些事情,哪怕疯狂。
累是为了被关注、被爱;妮娜是为了金钱、名誉和乌合的爱。
很好的电影,一些疑点也有解释,就是有一点我很疑惑:怎么妮娜刚看到累的时候,对她的脸大肆侮辱,像是超雄一样。
难道是为了凸显人物傲慢的性格特点?
还是人们本就讨厌丑陋?
但是也没必要恶语相向吧。
可能只是为了凸显妮娜跋扈的特点吧,为了她后续看到累用她的脸和乌合那么要好之后的醋意疯狂做铺垫吧。
细细一想也合理,只是当时影片一开始,感觉有点莫名其妙的。
全剧看完,眼泪打转,三十多的男人按说不该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了,可忍不住还是要一吐胸中块垒。
多年前半夜写材料,煎熬痛苦中看了原作漫画,惊叹于作者的犀利和深刻,此后历经坎坷,心态本已麻木,不成想看到原作改编成电影,勾起多年前的回忆。
剧情完美无缺,演员发挥出色,最让人心痛的还是小累坎坷的命运,说句偏激的话,一个有才华又努力的女孩,怎么就不能站在舞台中央?
怎么就不能光芒万丈?
怎么就非得顶着别人的脸才能获得尊重和仰慕,是世俗的偏见,社会的不公夺走了小累的一切,怎么就不能靠努力把失去的一切夺回来?
要知道,是小累赋予了丹泽妮娜这张脸意义,根本不是这张脸成就了她,妮娜自己演海鸥能怎样,结果还不是被轰了出去。
天台对峙一段,看的我一个男人都激动得浑身发抖,小累简直帅爆了,管你耍什么阴谋诡计,管你拿什么刀子,就算从天台摔下去又怎样?
该把脸拿过来还得给我拿过来,谁也不能阻止她夺回一切,最后重回舞台的一刹那,简直比爷们都爷们!
我们受够了这社会无休止的傲慢和偏见,看厌了别人拿家境,相貌,出身这些跟自己无关的标签说事时的嘴脸,时代需要小累这样的勇士,哪怕是赝品也要有超过真品的瞬间,这是意志的胜利,无关心灵的美丑,我绝不认可结尾小累堕入深渊的说法,她只是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好了,大龄偏执男的偏激言语,不认同的略过吧。
我真的爱惨了病娇很神奇,最后一幕莎乐美给我的感觉很像《黑天鹅》的舞台,电影的主题曲也叫Black Bird,不知道是不是有这层意蕴。
结尾莎乐美的高潮表演部分,渊累和丹泽妮娜交织出现,既可以理解为渊累自我意识的展现,也可以理解为现实中丹泽妮娜正在被抢救,处于生与死的边缘。
因为“如果我们之间是爱意该多好”的剪辑过来看的,比想象中要震撼。
刚开始十几分钟有些许脸盲,以为是只换疤痕,于是重新看了一遍第一次换脸,才发现是只换脸。
亡去的妈妈一直在累的身边出现,一开始我以为是累的良知一直被侵蚀,实际上那是累的偏执,最后一幕她绕过母亲登台,是因为她已经成为了母亲一样的人,她不再需要母亲这一形象作为引领来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她已经完完全全贯彻落实了她自己的梦想,和母亲一样的梦想。
羽生田先生的追求是什么呢?
他曾经是渊透世的演出经纪人?
他对累的引导到底是出于对莎乐美戏剧的执着,还是对金钱权利的欲望?
亦或是他对渊透世的隐藏情愫?
电影没有展现出来,或者是我愚笨无法参透,不得而知。
观影过程中,有很多想法在我脑海里交织。
为了名利放弃自己人生主动权的妮娜,最后恍然大悟自己的志向原来只是一个故弄玄虚的导演。
因为长相一直遭受周围人冷眼的累,为了摆脱极度的自卑感,让自己的演技在世人面前得以展现,只能永远活在别人的脸皮之下,她会不会有一刻为丑陋皮囊的自己感到心疼?
两位演员都很美,累的长相更对我的口味(其实是更喜欢病娇),让我更加喜欢这个角色了……导致累心理扭曲的原因,不就是她没有办法顶着自己的脸展现她的演技么?
她不过是在索取她应得的待遇,有何不可?
(我真的是病娇吧救救……)当然以伤害另一个人为代价的前提非常不可取,可以这么说吧,我只是能够理解累的心理……后续想到再补充想到一个bug,如果是只换了脸的话,凭声音不就人出来了吗?
哈哈哈哈羽生田应该就是一个戏痴,为了绝妙莎乐美重现舞台而一次次地引诱累坠入深渊。
豆瓣写影评还要看‘软广告’,真垃圾。
以下是我改写的本子:俩美女吻着吻着,竟爱上了对方,开始互相舔舐嫩舌,触摸酮体,感受对方爱抚了,隔壁的羽田先生从门缝里偷窥着这一切,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编态,梦想就是双飞一对百合。
被羽田先生的隐藏录像的要挟下,俩美女决定为对方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满足羽田的一切要求,直到有一天,当羽田先生累倒下的时候,她俩抓住机会联手把羽田给窒息弄死了。
然后俩人一起逃离了他寓所地下的囚笼,去京都一起下海拍片,以百合的姿态出现在荧幕上。
前两天#在韩国不化妆素颜出门#的话题在热搜上爆了,有人把不化妆出门比作韩国女生的一场“越狱”。
这用词,相当惊人。
但玛妮觉得韩国“外貌至上主义”最极致的表现还不是“不化妆不出门”,而是整容: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换掉自己的脸,安上一副更美丽的面孔吗?
如果不是一次,是十次、百次,甚至是一辈子呢?
▲多少人曾疯狂羡慕《初恋这件小事》中变美后的小水迪丽热巴的眼睛,娜扎的鼻子,倪妮的唇…如果有机会拥有这些,你会不会心动?
现在社会的“外貌至上主义”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背上了形象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愿意换上一张更“美丽”的脸吗?
甚至是用这张脸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霓虹最近出了一部有关换脸的漫改电影,因为展现出人性的真实与邪恶而收获超高好评——《深红累之渊》(以下简称《累》)。
颜值即一切丑人只能活在阴影下?
话剧女演员妮娜(土屋太凤饰)拥有一张令所有人过目不忘的漂亮脸蛋,精致、完美。
但是作为演员,她缺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演技。
像所有现在被观众诟病的流量小花一样,妮娜的表演简单、空洞,开心就是大叫,难过就是流泪。
▲土屋太凤饰演的丹泽妮娜,妹子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好看了为了争取到新晋导演乌合零太(横山裕饰)新排剧目《海鸥》的女主角,妮娜的经纪人(浅野忠信饰),想到了一个比“数字小姐”还绝的方法——换脸演出。
他带来了一名叫做渊累(芳根京子饰)的女孩,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渊累的脸上竟然有一道巨大的疤痕!
面貌丑陋的渊累,其实是著名女演员渊透世的女儿,她继承了母亲高超的演技,但却因为长相却一直饱受欺凌,也未曾站上过自己心爱的舞台。
▲这个眼神让玛妮有些发毛…除了表演的天赋,渊累还从小还同母亲那里得到了一只神秘的金色口红。
只要抹上它,渊累就可以通过接吻的方式,与任何人交换面孔。
▲妈妈告诉小累,只要涂上口红,就能得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高傲的妮娜不情愿地答应了这个计划,二人开始了每天接吻换脸的生活,然而危险也在逐渐靠近....
《累》改编自同名畅销漫画,由日本漫画家松浦达磨创作,从2013年开始连载,漫画人气之高,曾在娱乐杂志《ENTERMIX》的“NEXT爆红人气漫画排行榜 BEST 50”中,获得第三位。
作为一部区别于日本传统少年热血漫画系的作品,《累》的成功在于用漫画的形式讲了一部给成人看的作品:漫画中塑造了一个“颜值至上”的看脸世界,真实又有节制地对此进行讨论,却又远远不止停留在表面这么肤浅。
对于渊累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让读者清晰地get到丑陋对于一个女孩子而言,几乎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恶意。
▲漫画中童年时期的累为了烘托主题,漫画中对于累面容丑陋的刻画,可谓是不遗余力,丝丝入扣。
怪异的大眼睛,参差不齐的牙齿,阴鸷的神情,以及那一条由嘴角延伸出去的超长伤疤,累与那些偶像剧中故意不爱打扮,甚至扮丑的女孩不同,她是被官方盖章的“丑陋”(玛妮没有恶意啊啊)。
这种丑陋甚至消解了读者对主角的一种天然的亲近与喜爱感,从而更好地让大家从一个丑女孩的视角出发,理解她所感知到的世界:被全班同学围堵在课桌前,嘲笑作为女演员的女儿却长得这么丑;在母亲去世的纪念日,无端被亲戚责骂“看见你的脸,我连酒都喝不下去”;在书店翻看杂志,被旁边的男孩恶作剧偷拍…… 累的遭遇真实得让人感到恐惧,因为它血淋淋地展现了一种真相:我们的社会仿佛只能包容美,丑成为了一种错误,而丑的人,活该活在阴影与欺凌下。
欲望的口红让每个抹上她的人都丑陋不堪开弓没有回头箭,换脸一旦开始,妮娜和渊累的命运就被紧紧捆绑在一起。
二人的欲望彼此纠缠,成为了无法分割,却又彼此憎恨的“连体婴”。
▲有的网友还说累和妮娜是黑化版“七月与安生”二人的交换始于利用对方满足自己的欲望,涂上口红,两个人亲吻交换面容时,就把自己的欲望交给了对方实现,也埋下了邪恶的种子。
▲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统计,戏中两位演员一共接吻了12次,姬情满满累的欲望简单、直接:她需要一个可以被注视的舞台,一个让她施展演技和自尊被满足的地方。
累对这个目标有着很强的执念,甚至可以牺牲爱情,来为自己的表演生涯铺路。
在这里玛妮不得不先吹一波土屋太凤的演技,她贡献出了表演高光时刻,一下子就让这个奇异又荒谬的故事落地,玛妮丝毫不觉得她饰演的累原来是一个夸张的漫画人物。
作为日剧“傻白甜”女主的代表,土屋妹子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温柔、可爱甚至有些迷糊的小女孩。
之前演的日剧虽然少女心爆棚,但是也被不少人吐槽演技欠佳,走不出小清新女主的模式。
这次,土屋需要饰演骄傲的妮娜本人,平时怯娜的累和舞台上表演的累,这三种状态的区别,妹子把握的十分精准,在固执蛮横、胆小自卑和癫狂邪恶之间切换自如,盖章实力女演员!
▲希望土屋以后多接大女主的戏!
傻白甜简直浪费了你的演技!
逐渐清醒过来的妮娜想要停止这一切,但累已经尝到漂亮脸蛋带来的甜头,怎么能容忍将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拱手让人?
因为这张脸,累受到了导演的青睐,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受到了摄影机的注视,而这,一直都是她所渴望的。
欲望不断膨胀,越发癫狂的累,与她所扮演的莎美乐逐渐地融为一体。
最后甚至不惜牺牲妮娜的肉身,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影片的华彩,也是两人矛盾的高潮部分,便是《莎美乐》的公映。
妮娜陷害渊累在舞台上露出真面目未果,反到被累反扑。
带着一切决绝与野心重归舞台的累,迎来了最后一场重头戏。
在妖冶的一袭红衣下,累已经化身邪恶的莎美乐,她的舞蹈美丽又诡异,眼神中燃烧着欲望之火。
▲吹爆土屋的演技!!
这种癫狂的邪魅看的玛妮倒吸一口凉气!
在捧着心爱的约翰的人头道具时,这种癫狂被发挥到了极致。
在累的内心,约翰的头幻化成为了她每天都要亲吻的妮娜的脸庞。
她紧紧抱着这颗幻想中的头,爱抚、亲吻。
如果说莎美乐是为了她那畸形却真挚的爱情,那累对妮娜,或许只是爱那张能满足她欲望的脸吧!
谢幕的时候,看着累的背影,玛妮不禁想到了另外一部电影《黑天鹅》的结尾。
同样走火入魔的舞蹈演员Nina,在欲望的牵引下,由单纯的白天鹅滑向了罪恶黑天鹅的深渊。
在舞蹈演出的结尾,她受伤倒下,仍在喃喃自语“我很完美”。
这种对所谓“完美自我”的执迷不悟,也是妮娜和累坠入的深渊。
不论真实的外表如何,她们在电影中的形象最终都归于面目可憎、丑陋,甚至可怕起来。
尤其是累,当人们以为她的内心虽然自卑却简单纯洁时,却发现这一切早已慢慢变了质,她的心灵与她的面庞一样存在缺陷。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无止尽的欲望。
换脸真的能改变一切?
累的名字叫做Kasane,在日语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重复、重合”。
这个字作为累的人生注脚再合适不过——累的妈妈就是夺走了他人美貌而成的明星,她又把这份秘密传给了累。
母女二人分别有着两张面容,反复追求名望,在悲剧的人生中循环往复。
▲小累多次看到幻觉中的妈妈,或许这对母女间的秘密也是她挥之不去的梦魇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女孩像累一样,受到家庭的耳濡目染和社会的压力,被迫改变自己的容貌。
据《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17年中国选择通过医美改善容貌的人比2016年同比增多42%,远高于7%的全球增速。
同时,“低龄化”趋势也日渐严重。
根据2018年夏季的整形数据来看,其中高中生与大学生占30%-50%的比例,暑期期间,大学生整形更是占整容群体的近40%,男生整容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甚至已经出现了整容套餐,网红式的审美显然是时下最流行的模版。
图源:新华网玛妮当然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不认为靠整容获取美貌的行为是错的。
但是在如今这个提倡白、瘦、幼审美和“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是被洗脑,是迫于压力而去调整自己容貌的呢?
颜值高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
在影片中,顶着妮娜脸庞的累迎来了职业的巅峰,但是谁又能断言她的辉煌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或许不久之后就会有更美丽、更有表演天赋的女演员来取代她的位置。
再次走下这个舞台,当初以命相博争取而来的美丽容颜,对累来说意义又在哪里?
电影没有告诉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戛然而止的片尾留下了重伤的妮娜和已经癫狂的累,玛妮觉得这应该并不是两个人最初想要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借后天调整来的容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玛妮每每看到很多整容失败,甚至命丧手术台的社会新闻时,都会对这些被反噬的生命感到可惜与不值得。
颜值确实可以在某些场合为人铺设捷径,但它不可能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比脸的美丑更重要的,是心灵。
▲韩国美妆博主裴丽娜发布了一则《我不漂亮》视频,卸掉全部妆容,对镜头露出自信微笑累终究还是没能逃出深埋在内心中的不安与自卑,因此才会对妮娜美丽的脸抱有如此强的执念,误以为那是拯救她人生的唯一方法,恐惧有一天这脸的主人会将它收走。
但如果能破除这道心灵的枷锁,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或许累应该换的,是内心那张真正的脸。
微博&微信公众号:玛妮的自我修养
其实总体,始终觉得,渊累在给妮娜下药后的那五个月,享尽美貌带来的一切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很开朗,很甜,很少会有之前的自卑感。
其实看到这,我以为电影会开始着重讲述当她们各自得到自己原本的脸后的心理变化。
对于渊累的变化,如同我刚才提到的,是实质上的一些积极的心理变化,因为在妮娜几次搞砸排练的对比下,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她其实只要克服脸上的疤痕,会是一个多棒的演员。
其实讲得现实一些,她完全可以通过化妆来解决自己在舞台上的尴尬。
而由于自己在舞台上祭奠下来的自信,相对于之前,她可以更好地面对自己内心里自卑。
而对于妮娜,一个只是空有外表的女演员,我想在她明白过来,渊累比她更会演戏的时候,我觉得她才是那个更加自卑的,电影里也有给一些镜头去描述她的内心变化,只是我觉得对比还是不够明显。
所以就总让我觉得,这片子对我的震撼并没有评价中的那么大。
以上只是我对这部片子的另一个遐想。
有一个场景是当渊累正式上场表演到一半的时候,她和妮娜两个人在屋顶对峙的那里,渊累想要挟妮娜如果不接吻,就要划破那张脸。
妮娜却说她宁愿这样,也不想这样活得不像自己。
这一刻都差点让我以为妮娜真的明白了徒有其表并不代表什么的道理。
我差点以为,她明白了。。
美貌是妮娜的武器,而想要成为别人(好像是这个吧)的念想,是渊累成功的武器。
被《莎乐美》跳舞片段惊艳了!
这一段表演真的好厉害,舞蹈,眼神,台词,情感,无一不好。
其实整部电影,两位演员都表现的很棒,某种程度上两位都是一人饰演两个角色。
累的自卑和对表演的喜爱野心,对能够以姣好的面容登上舞台的欲望。
妮娜初时的傲慢自信,内里为累时的自卑以及甩脱了自卑来源后逐渐变强的自信感。
总之两位的表演很棒,遗憾的是没有看过漫画,有机会得去看看。
还有就是累的演员其实好漂亮的,即使特效化妆的伤疤横在脸上,也好好看嘤嘤嘤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深红累之渊》
今天聊聊电影《深红累之渊》。
片名累-かさね- / Kasane (2018)。
本片根据日本漫画家松浦达磨的漫画《累》改编。
影片用充满奇幻的方式讨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外貌对于一个人的生存究竟有多重要。
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了美貌可以将自己的行为底线降到什么程度。
《深红累之渊》的核心道具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口红。
别看口红有一个浮夸的造型,功能却更加令人咋舌。
使用者只要涂抹口红后,就可以通过接吻的方式和对方交换容貌。
交换容貌的有效时间是12小时,过了12小时双方就会自动换回原貌。
或者在12小时之内,两人再次接吻就能换回容貌。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渊累的妹子。
她右脸蛋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半张脸就像小丑一样。
因为容貌的缘故,她本人时常感到自卑,极度缺乏自信,经常被人欺负,总感觉在别人眼前抬不起头。
而同时渊累又是著名美女话剧演员渊透世的女儿,渊累继承了母亲的优秀演技,渴望能够登上舞台表演,收获大家的关注和掌声。
渊透世死前将一只神秘口红交给女儿,并将口红的秘密传给了女儿。
并告诉她,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成为任何人。
渊累起初并没有改变自己唯唯诺诺的性格,经过几次并不甚成功的使用口红经历后,更加不希望利用口红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就这样渊累顶着一脸刀疤苦兮兮的生活着。
渊累长大成人后,当初母亲的经纪人羽生田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登上话剧舞台的机会,让渊累可以一圆话剧舞台梦。
羽生田还介绍了手下一个面容姣好、演技稀烂的女演员丹泽妮娜给渊累。
口红的秘密成了三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渊累利用丹泽妮娜的美貌和自己的演技,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彻彻底底圆了舞台梦。
她接连和各大导演合作,成功登上各种报纸杂志,丹泽妮娜的名字渐渐变得家喻户晓。
而丹泽妮娜则献出自己的美貌,借助渊累的演技,在幕后接受各种虚名带来的快感。
羽生田也从中获利颇丰,带着对渊透世的思念,算是给自己和故人一个交代。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人都会说美是由内而外的,心灵美最重要,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都难逃外貌协会的限制。
容貌成了每个人最为重要的点,面对长得好看的人,大家总会不自觉的产生亲近感,认为长得好看的人也好。
可实际上呢,容貌和秉性并没有关联。
尽管这些道理说起来都懂,可是没有办法,大家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
《深红累之渊》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当今现实社会,人类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变过。
甚至对美貌的一些偏见都成了俗语,比如大家只会关注长得好看的人,不管长得丑的死活,才有了“红颜薄命”。
当拥有了口红的能力后,一个人可以为了美貌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
渊透世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为了美貌不惜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
而在尝试过美貌带来的各种好处后,渊累食髓知味,也开始步母亲的后尘。
《深红累之渊》中有两部戏中戏,影片通过片中话剧的形式,比较直白的迎合演员们的心路历程。
第一部话剧是《海鸥》。
话剧《海鸥》的作者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著名剧作家。
《海鸥》创作于1896年,剧中主人公大都从事文学艺术活动。
青年作家特里勃列夫痛感“现代戏剧全是俗套和偏见”,写了个形式新颖的剧本,由他的一心想当演员的恋人妮娜来主演,但这次演出因遭特里勃列夫的母亲、名演员阿尔卡基娜的挑剔而中断。
妮娜受不住荣誉的诱惑,投入了名作家特里果林的怀抱。
很快妮娜被这位名作家遗弃,不久孩子又夭折。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把妮娜压垮,经过艰苦奋斗她终于成为一个好演员。
两年之后,面对事业成功的妮娜,一事无成的特里勃列夫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海鸥》是渊累刚出道的作品,剧中妮娜的遭遇和渊累的起步经历颇为相似。
第二部话剧是《莎乐美》。
《莎乐美》是英国才情横溢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莎乐美》是全片高潮,话剧中因爱生恨的过程,与渊累和丹泽妮娜相互利用又产生隔阂,最终鱼死网破的经历十分吻合。
《深红累之渊》就像是日本版的《黑天鹅》,妮娜·赛耶斯在压力和诱惑下不断黑化,渊累同样在诱惑下不断践踏做人底线。
渊累用错误的方式迎合错误的世俗,在歪风邪气的指引下,一个个邪恶事物被催生出来。
错误的价值导向只能结出畸形恶果,渊累在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也成了牺牲品。
为了表现出两位女主角容貌的差别,《深红累之渊》在妆容上做文章。
她俩美与丑的区别仅仅是脸蛋上的一道刀疤。
可说是在的,两位女主角都是青春可人的美女,除了妆容的区别,还真是看不出这俩人有何美丑之分。
两位都是颇有回头率的美女,刻意扮丑的结果也是丝毫不丑。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美貌的代价不能承受之重。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为什么都在吹土屋太凤啊,芳根京子比她出彩多了好吗,五官也精致多了
中二。
超好看!土屋太凤一点也不土,太美了。两个妹子的演技都超棒的,故事剧情也很棒(结局有点丧),总之推荐。
乱七八糟的逻辑,演技捉急,明明说丑的那个漂亮多了,唉,中二的要命,不要轻易与一个女孩子亲吻。
我哭了。。。我觉得累披着乱糟糟的头发仰着有伤痕的脸都比妮娜光滑的脸好看一百遍。。。。妮娜的脸和演技都不行啊。。。换了之后好出戏。。。
演技大赏
其实一开始会觉得土屋太凤和芳根京子长得很像 然而在不停地换脸之后还是能轻易分辨出谁是尼娜谁是累 表明两个女主的表演可圈可点。特别是土屋 那种癫狂那种霸占欲那种不可一世的嘴脸尤其出彩 我不知道漫画是怎样的也不懂她们的舞台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但从剧情推进上 从一开始的合作到争执到最后已成定局 可能是角色问题 感觉芳根京子一直被压着 然而就是土屋这迄今为止最棒的表演成全了这电影。皮囊和实力哪一项重要 那不过是看你怎么利用 哈导演厉害。
嫌疑在哪?不就他人之颜吗?动机在哪?最后在戏痴中癫狂?脸大果然得靠长发来遮...
没有海报精彩
两个女演员的相互成就。人戏合一,反差与对立,从《海鸥》到《莎乐美》,终于让渊累彻底吞噬了丹泽妮娜,成为难以被复制的“魔鬼”。
你就让我亲一口吧
毫无兴趣,惊悚悬疑恐怖都不沾,cultB级也不像,看都犯困,人也不美
3.5。人设不断反转,两位演员的表演值得赞赏。
选角导演一定对美和丑有什么误解,害我完全进入不了本剧的逻辑。
氛围太自我陶醉了,其实设定和故事都很有看头,但在一种情绪下往返没能再出位些,后面就多少有些失望。
裂口女的舞台梦与两个女孩换脸的故事,通过接吻口红浸入完成变身,很有百合相的片子,剧本虽然有些老套,但明显对主角土屋太凤有利,基本上就是她的日常秀、舞台剧秀,不过作为配角的芳根京子也完全不输,眼神邪魅有力,浑然天成一种神秘感,赝品与真品的战争中,两个女孩差不多势均力敌,芳根京子实力渐长,未来可期。
这么做作的东西怎么会有七点几分?简直是骗子,看了不到一半实在不想折磨自己了。
大道理文艺片,土屋神烦
如果连这一部都还有人黑tao妹的话可真是呵呵了
阿莫6分版。这个漫画改来的故事,用真人表演时总是感觉有些部分会很尴尬,这部也不例外。就是最后大魔王站在最后,这个设定比较符合我心意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