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有一半我听不懂,另一半我下辈子都听不懂。
那些挑战命运之事的人,总是会以失败告终。
命运总会为自己的进程做主。
你真不该告诉别人你中了彩票……因为他们会利用你。
离开手机,我两天都活不了。
“什么是341?
”“那是机密,先生。
”“如果是机密的话,那万一我看到341状况怎么办?
”他们没把你父亲弄丢,丢的是他的尸体。
我认为我们中的某些人,注定要一世孤单。
我连自己都不信,又怎能相信你?
如果你喝的是壶里最后一杯咖啡,那你就应该把滤袋拿出来,然后扔了它。
你和我……徒步穿越丛林……就为了去做一些我们不明白的事……多美好的时光。
顺便感谢你七年来一直给我带来霉运。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架天秤,天秤的一端是善,另一端是恶。
她几小时前就这么走进去,奇奇怪怪的,不过还是很性感。
我真被你和蔼的外表忽悠了。
你能告诉我实情的,什么事都可以。
你是我见过最会忽悠人的骗子。
“感谢上帝。
”“相信我,上帝可没管这事。
”死去的人并没有真正离开,还有美好的回忆支撑着我们,直到跟他们重聚。
只有一个逃离地狱的方法,你必须杀死魔鬼。
把这瓶酒当作你口中所说的地狱。
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阴险”、“邪恶”、“黑暗”……全都在这个瓶子里打转,却不得逃脱。
一旦它们被释放,邪恶就会扩散。
而瓶塞,就是这个岛。
这是唯一一个阻挡黑暗势力的方法。
我来这是为了找我丈夫,然后带他回家,而不是为了拯救这个该死的世界!
每个为Paik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条最基本的规矩——不准打老板女儿的主意。
不是我想引爆核弹,而是我觉得我已经引爆了。
20分钟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在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事实我们可以一致认同——那就是大家都爱Hugo!
无所事事和等待是有区别的。
看来她和小岛两不相欠了。
死人比活人更可靠。
光是对一个女孩打招呼,我就吓坏了。
这个岛跟我们所有人都有仇。
我们都变了。
我认为只有我们死了,他才能离开小岛。
“死”是什么?
我不知道是因为你不告诉我。
生命、死亡、轮回,是这个岛的根源和心脏。
这是别人告诉我能召唤怪物的地方,后来我才知道是怪物在召唤我。
谢谢你省去了纳税人为了缉捕你的钱。
你只有一只手了,看起来就像拿破仑。
我把你们所有人带来,是因为我犯了个错误。
我选择你们,是因为你们像我,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你们都在寻觅着什么,在那个世界却无法找到。
我觉得那家伙有点救世主情结。
很高兴不认识你。
“要是你随时都能变成黑烟,那干嘛还费劲走路?
”“我喜欢脚走在地面上那种感觉,这样我觉得自己还是人类。
”在我的人生中,这是唯一没被我毁掉的东西。
这骗局真他妈复杂啊!
你得自己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虽然我信的东西不多,但我坚信防水胶带。
我们是怎么认识来着?
总要等到最后一秒。
你知道吗?
你才是最好的二号。
5年前开始追的LOST,中间断断续续,5年的时间,很多的情节已然淡忘了,但始终不曾忘却的是能治愈残疾的小岛,是热带的北极熊,是神秘的达摩组织,是见首不见尾的黑烟,窃以为这些悬疑元素才是LOST区别于其他美剧的核心所在,即所谓编剧前面挖下的无数个“坑”,而今LOST戛然而止, 不禁有些怅然若失,剧中人物随风逝去,从此LOST无所寄托。
也许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吧, 6年的时光(如果从开始就追看的话),恐怕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想象成剧中人物,有时仿佛自己就是815航班上的一员,而今一切灰飞烟灭,难免会心有戚戚焉,即有些人所谓的“感动”,我想这所谓的感动肯定和北极熊,和达摩组织,和前面哗众取宠的无数个坑即“剧情”是丝毫没点关系的,这只是时间的力量。
应该肯定作为大投入美剧,演员是没有问题的,制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剧情却是畸形的,因为直到最后一季最后2集还是故弄玄虚,不着边际,还在打马虎眼!
诚然,从开始看LOST就已经不指望编剧将所有的坑都填上,可能最后编剧自己都忘了前面自作聪明的搞过多少悬念了,但至少关键的东西要给出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说法,这样前面的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支撑,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编剧不负责任的扯淡。
当然也有很多开放式结局的作品被奉为经典,有点编剧搭台,观众唱戏的味道,基本的框架给你,观众可以自己去发挥,去想象。
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世界观都提也不提,那就是想让观众搭台,观众唱戏么?
连我们在讨论的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岂止感动,就连愤怒也无从着力啊。
悬疑剧有很多的经典,我们可以参考,比如结局式电影:灵异第六感,影片最后,点出主角从开始就已经死了,令观众豁然开朗,且大呼过瘾,前面设置的那么多悬念情节也一一顺理成章;比如开放式式结局:K-PAX,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明确告诉你主角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然而观众不但被剧中人的经历所感动,而且无论是与不是,都可以得到前面情节的佐证,都是可以认可的。
而LOST呢?
直到最后一季还在不停挖坑!
我认为编剧不是不想填坑,而是不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破罐破摔了,这简直是对观众的侮辱和挑衅,更令 LOST难成真正经典,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是编剧一手创造又一手扼杀了LOST。
好吧,无论如何,追了多年的LOST就这样了,尘归尘,土归土,不舍归不舍,烂尾归烂尾。
从剧情和逻辑上讲,就是烂了,这没什么可讨论的。
《迷失》这部科幻剧集被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电视剧,这个标签后面没有写之一。
但是它的重点却并不是科幻的内核。
没错,整部剧剧中充斥着科幻的元素,充满磁力的小岛,时空闪回,空间转移,甚至于最后两季的平行时空。
但是这些科幻的元素编剧在最后都没有解释给你原因看,他们仅仅把角色们的故事讲完了。
很多人看完后最后一集感动流泪,说真好看啊,不过怎么好像没看懂。
其实《迷失》的剧情一点也不复杂,大洋航班815坠落到神秘小岛上,飞机上形形色色的人不得已被聚集在同一个时空下。
每一集都有一个主角,两条故事线,一条故事线是从飞机坠落开始一直按照时间顺序往下叙述的,另一条就是这个角色之前的故事,当然编剧们不能一次说完,有时候话还只说到一半,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一点点被揭开,故事越发的好看。
Jack、Kate、Sayer、John、Hurly、Jin、Sun、Charlie、Clair、Sayid、Bonne、Shannon、Michael……然后到后来出场Desmond、Ben、Anna、Mr.Ako、Juliet再到最后的Miles等人,这部电视剧的主体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成长、爱情、战争、背叛、仇恨、逃离、寻找、不甘、反抗……在这部每个角色都是主角的电视剧中,你甚至能看到世界的缩影,所以生活中常见的或者世界上让人唏嘘的一切元素,你都能看到。
于是这里完全可以跳出来,不只是说科幻,其实真正更好的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主题的方式,不是说让自己的故事和人物来服务于科幻,言情、武侠这些类型,而是用这些科幻的、武侠的、奇幻的、悬疑的手段,来服务于你的故事。
《迷失》中Jin和Sun是一对韩国夫妇,他们的故事完全就是韩剧的剧情,当然被好莱坞的编剧们修饰得更好看一些。
伊拉克人Sayid的故事是战争中的爱情,Bonne和Shannon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哥哥爱妹妹,妹妹却不爱哥哥,后来妹妹Shannon和Sayid坠入了爱河。
Clair为了和单亲妈妈作对和年轻男友一起有了身孕,这是男朋友梦醒了,这不是儿戏,他跑了。
第一主角Jack总是逃不出同时骨科医师的父亲的阴影,而他的父亲也是Clair的亲生父亲。
黑种人Michael去另一个国度接自己素未谋面的儿子。
摇滚明星Charlie染上了吸毒的恶习,同时观众只注意到他长得帅却不会创作的哥哥,他们在同一个摇滚乐队。
Kate杀死了虐待自己母亲的继父而被警方通缉。
Sayer本名叫James,小时候看到母亲一个化名叫Sayer的人骗走了钱而使得父母先后自杀,长大后他化名叫Sayer做起了和真正的Sayer同样的勾当。
从小是孤儿的John,父亲有一天突然找到了他,结果骗走了他一颗肾后还把他从几十层高的楼上推了下去,幸运的是他没死,不幸的是他残废了。
而John的亲生父亲就是骗走Sayer母亲钱的Sayer。
可以看出,主体的故事跟科幻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要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编剧就想到了这个科幻的电子。
我想,这部电视剧是在大体的故事框架已经被设计好之后,才被确定好是一部科幻剧的吧。
而这种以故事和角色为主,弱化科幻内核的创作,正是眼下国内科幻作者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010/10/8)
6年的Lost,从第二季结束之后开始跟进,跟了4年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两天还久久沉浸在Lost的情节之中,翻来覆去看了很多总结和感想,于是不吐不快,也来说说自己对于结局的看法。
首先要是给结局打分的话,我会打7.5分。
结尾很不错,很煽情,看到最后几分钟时几近哽咽。
从大家的观点来看,对于Lost的结局基本分成了科幻派和情感派。
理性派认为大量的谜团没有解释结果搞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结局让人很难接受,感性派认为结局对于人物的刻画很丰满,大家的故事都有了交代。
其实从第六季的后半段开始,我就对结尾的解密不饱太大希望了。
就我所知道的一些美剧来看,基本没有在最后一季呈颓势的情况下,大结局突然逆转乾坤成功的打了翻身仗,这是美剧自身的制作特点造成的,不像电影事先有着完整的剧本可以靠最后一分钟的twist ending让全片的质量陡升。
乐观派的同学在大结局前保持信心,因为前几季的结局都没有让人失望。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之前每次season finale的惊人之处,都是把剧情的世界观更扩大了一层,从前两季的815到达摩和TO,第三季结束出现了Charles Widmore的船队,第四季小岛的消失,第五季俩大神的出现。
换而言之都是埋了更大的坑而非填上之前的坑,Lost一直擅长的就是埋坑而不是填坑,他并不像记忆碎片或者穆赫兰道这种有着严谨逻辑的片子。
对于这个结局,我还是表示认可的,它的确在人物这条线上走的还是很漂亮,而且又一次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它本来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Lost之所以被大家称为神剧,就是在科幻,悬疑,情感上三线并进,倘若失去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让它黯然失色不少。
而大结局显然只抓住了人物情感这条线而选择忽视了这部剧最大的卖点——悬疑,留下了大量悬而未决的疑问,使得整部剧的最后跑偏了,所以很多科幻派的剧迷大呼不满也是情理之中(当然这显然也是因为人物情感这条线的处理是容易的多了)。
有人说留下疑问让大家猜测才更好,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如果编剧把小岛和达摩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留下一些细节疑点让大家推测,那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遗憾的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毕竟挖坑人人都会,但是挖坑以后能不能自圆其说的填上,是不是有一个完整逻辑的故事体系,才是真正分出一流剧集和普通剧集档次的地方。
在剧集中解密和在百科全书中解密,对于观众的乐趣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第五季大结局Jacob和MIB的故事体系出现甚至是第四季开始时间穿越的时候,我对于Lost的热爱程度是有所下降了,宗教/神话的东西一下子从一个点缀的地位变成了剧集的核心。
本来在一个框架的限制内,来解释各种神秘事件是真正能体现出编剧的才能的地方,就好比你用一套优衣库,搭配出了一身明星范儿,那是你搭配能力的体现,而如果你件件都是Chanel, Dior,那更多的是衣服本身的功劳,而且未必就搭配的好看。
神话系的故事体系结果就是,故事没有了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因为没有在神话里没有任何的rule来限制,人的长生不老不需要理由,超能力不需要解释,黑烟不需要依据,因为它是神话,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没问题也不需要原因。
这对于我这样的科幻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管编剧之前有没有说过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宣言,前几季并不是给大家留下一个神话剧的感觉。
而且能用一个科学或者Fringe这样的伪科学体系来解释全剧显然比一个神话故事来解释要意思的所不是吗,用小岛进入时间机器的循环来解释Richard的不老(以及婴儿的夭折)显然比喝下长生不老酒要有意思的多。
因此我最痴迷的时候是第四第五季大家用各种科学理论来解释Lost的剧情,疯狂钻石的几篇分析看的非常过瘾,反而到了第六季的神话体系确定以后我倒是没有多少兴趣去看分析了,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瞎扯,都不需要解释了。
说了那么多,不禁是要感叹,即使是Lost这样的神剧,也逃脱不了因为商业需求虎头蛇尾的命运,当然这仍然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剧集,比起只是他原本可以更出色的。
最后赞一下Desmond,同意不少人的观点,Desmond作为主角的剧集都是神作,从S3的预知未来,到S4的寻找常量,再到S6在FS中的觉醒,他才是Lost的constant。
对《LOST》剧情解析文章的说明(本文多年前写于《LOST》全局完结之后,严重剧透,没看完剧集的朋友慎入!
)转眼间,LOST全剧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来我忙着跟毕业有关的各种杂事,如今已经暂别校园,真是像Desmond那句口头禅一样,一下子切换进了一个another life。
什么叫“谜底”?
LOST的大结局想必引来严重两极化的评价,有些人被感动,说这不愧是第一神剧的结局,更多人被激怒,说到头来很多悬念都不了了之,LOST是天下第一忽悠剧。
且不说LOST的悬念是否真的大都没有解开,我觉得就算结局不尽如人意,那也无法抹杀过程的精彩带给我们的那些惊心动魄和感动。
至于谜底。
什么叫“谜底”?
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是,剧中每个设定,每个人物的行为,都必须得有符合逻辑、有因有果的动机才行。
动机合理,剧情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合理。
而那些“是什么”、“来自哪里”的问题,完全可以隐作背景(比如啥都不解释的流氓神剧《EVA》),或者只需诠释到能解释人物动机的程度就可以了。
LOST编剧很冒险的选择是,他们留了太多“是什么”没有解答,而只是在匆匆回答大致的“为什么”之后,就升华到终极关怀的层面上结尾了。
这一定会引起很大的不满。
以下我就试试能否用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和比较清晰的线索,说完LOST整个故事,如果我能办到,那么LOST就说不上是烂尾,它只是没有在大家希望的层面上结尾而已。
既然编戏的人吞吞吐吐,那就且听我这个看戏的人喧宾夺主大话一番吧。
以下是我所理解的LOST这个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
有些观点难免跟以前的帖子重复,见谅。
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演绎,但大多也都能从剧情中捕风捉影、推测而知,不过大家还是只当故事看就好了。
最初的岛主故事发生在岛上。
聊故事起源,首先要弄清的就是,岛上最初的主人是谁?
我之前做过很多分析、预测,好像很有逻辑的样子,但大部分都杯具了。
我怎么预测,编剧就偏不怎么编。
不过很让我意外的是,《奥义书》里提出的亚特兰蒂斯说,居然好像仍然成立(也是幸亏编剧没回答这个问题⊙﹏⊙)。
虽然直到结束,编剧也没说岛是从哪儿来的,不过事实上在《奥义书》完成之后,有更多的剧情印证了亚特兰蒂斯说。
比如,不老眼线男Richard爷爷生活的地方——特里内费岛,传说中就是亚特兰蒂斯仅存的一部分,曾经是亚特兰蒂斯的最高山峰。
而Richard坐黑岩号不久就进入了岛的范围,因为那时岛的位置还没移动过,仍然处在原始位置,也就是大西洋某处——也正符合亚特兰蒂斯的位置。
又如,我在《奥义书》中曾预测神殿会是金字塔形,结果最终季里神殿露出真面目后果真就是金字塔型,而且是北美金字塔型。
在这个全是埃及文化符号的地方,怎么最核心的建筑却是北美原始文明的风格呢?
——这正好符合我之前说过的那个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段子:北美原始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是起源自亚特兰蒂斯。
看来编剧的确是采用了这些亚特兰蒂斯传说来设计岛上的原始文明形态。
所以我现在还是相信,编剧编出这个岛的故事,很大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就是坊间那些真假难辨的亚特兰蒂斯传说。
好了,我们暂且就假定,岛原来其实并不是岛,而是大西洋上的一块大陆,上面有一个超级古老的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这个文明就是后来埃及文明和北美古文明的前身。
所以岛最早的主人,就是这群亚特兰蒂斯人。
岛的心脏:生命之源根据那些乱七八糟的亚特兰蒂斯传说,亚特兰蒂斯文明是基于一种非常神秘的能量源泉发展起来的,这个能量源泉,在那些传说里被称为“磁欧石”或“神水晶”,这个东西,不但是亚特兰蒂斯人力量、智慧的来源,甚至根本可能就是一切生命和智慧之源。
亚特兰蒂斯人可以通过这个东西来通灵、延长生命、治疗、控制天气甚至储存知识(详见《奥义书》)。
这个东西,在LOST里,就是那个发着光的“岛的心脏”下面藏着的某个东西。
LOST里没有特别指明这个核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它能实现的功能跟亚特兰蒂斯传说里描述的神水晶作用几乎完全一样。
LOST里Jacob和小黑的疯妈说过,岛的心脏下面发出的光是世界上最美的光,那里是“生命、死亡、重生”,“那是源泉,这个岛的心脏”。
这句话乍听有点蹊跷。
一个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跟“死亡”也联系上呢?
其实这是因为编剧们受东方传统文化和神秘文化的影响很大(片子里有很多非基督教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宗教、神话里的意象),在这些文化传统里,生、死、重生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把这个岛的心脏下面的东西发出的光笼统地看成“生命之源”。
按照LOST的剧情,这里也是世界上所有生命的源泉。
或者更进一步,这里其实是“制定生命规则”的地方。
拥有这个“生命之源”力量的人,不但可以操纵生命的诞生(估计岛就是在天鹅舱的事故发生,引起岛上“生命之源”力量紊乱之后,岛上怀孕的妇女才会死)、生命的终结(Jacob赋予Richard永生的能力),甚至能操纵生命的历程(Jacob影响命运的能力和Desmond被磁暴后能看透Charlie命运的能力)。
水和光生命之源其实还需要另一样东西的驱动才能发光——这就是水。
我们在大结局里看到,其实岛的心脏必须有水注入才能稳定地发光,其磁场也只有在有水存在时才起作用。
黑衣人在古代试图建造转轮时,也说过他是要造一个引导“水和光”的装置。
可见黑衣人也是知道的,要让生命之源的力量发挥,必须有水才行。
编剧之所以这么设置,是因为水和光,是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从这个设定,我们也可以反推出岛的心脏是“生命之源”(当然,它的作用貌似远不止这点)。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是谁弄出来的,上帝?
外星人?
女娲?
随便怎么想都可以。
“是什么”是一个无止境的问题,并非所有“是什么”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
既然它是“生命之源”,那么疯妈说的“所有活着的人都带有一部分这样的光”就合情合理了。
疯妈还说“大家都会想要更多”,这也合情合理了,谁不想多活几天或者多洞悉一点生命的奥义呢?
疯妈还说,“这里的光灭了,别的地方的光都会灭”。
这也合情合理了。
虽然编剧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光源如果永久灭掉的话,世界会怎么样,但可以想象地到,生命的秩序会紊乱(比如全世界都像岛上一样无法再诞生新生命),或者生命直接消亡殆尽,等等。
光很容易跟生命联结在一起,光明同样也很容易与灵魂中的“灵”(spirit)或“善”联结在一起。
生命、光明、善这些概念本就是同源一体的。
所以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解释光是什么——光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灵”或“善”的源泉。
光不但是生命的源泉,而且由这个光源产生的生命,也许是善的或者说是有灵的生命。
每个人心中的光越多,他的灵就越多,也就越接近至善。
生命之源,也是善之源。
亚特兰蒂斯诸神说回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人经过与生命之源的世代相处,掌握了越来越多关于生命的知识,其中有一部分祭师可能还掌握了借用生命之源力量的能力,延长生命,与亡灵交流,甚至操纵命运,他们就是Jacob等后来的守护者的前身。
这个生命之源的所在地,无疑是亚特兰蒂斯的圣地。
亚特兰蒂斯人围绕着生命之源创造了很多人格化的神话、传说和宗教。
他们创造出了生育女神Taweret,代表了生命之源创造生命的力量,这就是Taweret神像的来历。
Taweret 神像造于远远早于疯妈的时代之前的原始时代,这样推断的原因是Sawyer等人在时间跳跃时发生过这么一个情况:他们来到后来的兰花站所在地,那时此地还是一口井,这口井显然就是黑衣人造的井之一,或者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黑衣人被疯妈打晕的那口井。
Sawyer等人把Locke用绳子放下井去,结果忽然时间再次跳跃,跳跃到了一个还没有井也没有井的废墟的时代,这时他们转身看到了Taweret神像。
这说明在黑衣人挖井之前,Taweret神像就已经存在了。
(不过这个说法还有疑点,后面再解释。
)他们还造出了亡者之神阿努比斯神(Anubis),代表了生命之源终结生命和掌管死后世界的力量。
他们还在生命之源附近建造了神殿(神殿除了祭祀另有他用,后面再解释)。
黑烟不知道是某一天亚特兰蒂斯人忽然想到“生人活祭”这招,还是有哪个倒霉蛋不小心失足,总之有一天,一个亚特兰蒂斯人落进了生命之源里。
生命之源除了发光,还有致命的磁场来作自我保护(从这点看总觉得这个东西是外星人造的)。
就在大家都以为此人死定了的时候,这家伙居然变成一股黑烟飞了出来!
这个倒霉蛋就是第一代黑烟。
之所以推测后来的黑衣人不是第一代黑烟,是因为在黑衣人变成黑烟之前,疯妈就知道人掉进生命之源之后的后果,可见疯妈是知道黑烟这回事的,要不就是疯妈的前任告诉过她,要不就是疯妈自己可能就曾经跟黑烟共处过。
说回从前。
那一代倒霉蛋黑烟不像后来的黑衣人,第一黑烟是好人(原因后面说)。
原来,这个家伙被磁场打到灵肉分离,身体被抛到了别处,而灵魂却跟生命之源的某些力量相融合了。
我们知道,黑烟动起来时是有很明显的电磁声的,这点跟岛的心脏里磁场起作用时的声音几乎一样;黑烟也能发光(拍照),效果跟Desmond拔拴后生命之源的光熄灭前的反应也很像。
这其实就是因为黑烟的能力本来就是生命之源能力的一部分。
前面说过,我们可以把生命之源理解为赋予“灵”的源泉。
而黑烟从生命之源那里“借来”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阅读“灵”。
它能通过读取一个人的灵,来完成对人“善”“恶”的判断。
于是,亚特兰蒂斯人把黑烟与他们原先创造的关于死后由阿努比斯神判断灵魂“善”“恶”的宗教神话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神殿地下层看到亡者之神阿努比斯召唤黑烟的原因。
在亚特兰蒂斯人看来,阿努比斯神就是用黑烟的力量来对死后的人进行审判的。
如果黑烟一开始就是大坏蛋,那岛上的原始人是不会把它跟神一起刻在墙上的。
黑烟一开始一定是为亚特兰蒂斯人所用的,或者至少是和平共处的。
从那时起,黑烟也成了亚特兰蒂斯进行裁决的工具,亚特兰蒂斯人将神殿的一隅辟为敬拜黑烟的圣地(也就是上面这幅图所在地,也就是Ben后来接受审判的地方),一些被认定有罪的人,就被带到黑烟面前,接受黑烟的审判。
就像后来Mr. Eko和Ben被审判(至于他俩被审判的具体原因,后面再说)。
也许,后来黑烟不但成了半神而被亚特兰蒂斯人崇拜,也可能成了亚特兰蒂斯的“固定编制”。
一旦某代黑烟因为各种原因“下岗”,就再扔一个人进生命之源,产生下一代黑烟。
黑烟的工作就是亚特兰蒂斯总审判长兼总警卫长。
恶的诞生据那些乱七八糟的亚特兰蒂斯传说,亚特兰蒂斯人原来很纯洁,与这个“生命之源”相处得十分和谐。
世上并没有多少恶,那是一个黄金时代。
后来亚特兰蒂斯人里出现了一群败家子,也就是我在《奥义书》里提到的son of evil,这帮贪婪过度的人希望开发“生命之源”的更多力量。
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了解的是,世上既然有至善至光明的存在,就必然有至恶至黑暗的存在,善恶本相伴而生。
实际上,至善的存在往往正是为了压制至恶。
这个“生命之源”既是赋予生命的源泉也是一道封印,压制着世上那些至恶至黑暗的存在。
善之源下面其实封印着恶之源(别问我这“首善”和“首恶”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得问哲学家)。
亚特兰蒂斯的败家子们无意中破坏了“生命之源”的封印,光被熄灭。
恶之火蔓延,被封存的恶大肆散播到人间,从此人类不再纯洁,他们从没吃过禁果的亚当夏娃变成了灵魂中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人”。
本来,黑烟和祭师们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控制大局,无奈他们的力量本就来自生命之源,一旦生命之源熄灭,他们也失去力量。
第一代黑烟也许还光荣牺牲了(这么推测,是要引出后来的“恶”的黑烟)。
生命之源的这次严重破坏也同时引发了亚特兰蒂斯的大地震(天知道生命之源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怪的能力),亚特兰蒂斯的大部分陆地都沉入海底,大量亚特兰蒂斯人在陆地沉没之前乘船逃离,一部分逃去非洲大陆,创造了古埃及文明,一部分逃去美洲大陆,创造了玛雅等美洲文明。
而围绕在生命之源周围的那些祭师们此时正在奋力试图挽回局面,也许里面有一个像后来的黑衣人那样通晓生命之源运作机理的天才(可能他就是第一代Jacob),创造了一个重建封印的装置,在恶彻底吞噬人世间的善之前将恶之源重新封存,生命之光重启。
这个装置,后来经过装饰,就是我们看到的岛的心脏下面那个石栓、石槽和引水渠。
(石栓上刻有埃及象形文字,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装置跟Taweret神像以及神殿一样都是当初的亚特兰蒂斯人造的。
)
这时,大部分的亚特兰蒂斯大陆都已经沉入海底,生命之源周围剩下来的陆地,只剩下小小的两块,这就是后来的主岛和Hydra岛。
为了防止那些败家子们的再次威胁,通晓生命之源力量的第一代Jacob为生命之源设置了一道保护机制:利用生命之源的力量将整个岛封闭,成为时空上的一个孤岛,使得外界那些失散在其他大陆的败家子即使日后有能力杀回来,也再也不找不到岛的位置。
虽然恶之源重新被封印,可是人世间再也回不到原先的黄金时代了,太多的恶已经侵蚀人类的灵魂。
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人类进入了我们熟悉的这个善恶并存甚至是恶远远多于善的纪元。
不被允许离岛的黑烟岛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第一代Jacob想,是确定个新黑烟当助手的时候了。
于是,他在留在岛上的人里挑选了一个扔到生命之源里。
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如今的生命之源不比从前,经过破坏之后,一旦生命之源受到干扰,它的封印能力就减弱,被封印的恶倾泻而出。
于是这一任的倒霉蛋不但吸收了生命之源的力量,还吸收了恶之源释放的力量,等它变成黑烟时,他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审判长和警卫长了,它已经是后来真田小队长所说的“恶之化身”了。
等第一任Jacob发现这点,为时已晚。
黑烟也是拥有生命之源力量的人,想要消灭黑烟非常困难。
于是为了保护生命之源,第一任Jacob只好在生命之源周围的空间再设置一道保护机制:将生命之源隐藏,只有自己可以进入这个空间。
第一任Jacob想到,万一黑烟离开岛,就等于是继续了恶之源被释放的过程,他身上的恶会在人世间传播,直到把人间的善全部吞噬,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这就是历代黑烟不能离开岛的原因。
比如后来剧中的黑衣人,是坏蛋没错,但又不是心理变态,他如果出岛,难道会对全人类展开大屠杀不成?
片中丝毫没有这种暗示。
所以我想,他之所以不能出岛,原因不在于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在于他是一个“传染源”。
一旦他出岛,全世界的人都变成Sayid和Claire这样的Zombie。
片中有很多线索可以推测出这一点,例如对于黑衣人离开岛的后果,片中一直都用比较奇怪的表达,而并不是简单地说如果黑衣人出岛,大家就要死(这是后来比较急了之后才有的说法),比如Widmore对Jin就说,如果黑烟离开,那么你所有爱的人都会“不再是他们”(cease to be)——这句话听上去很像是形容Sayid和Claire的状态。
也许在岛上,由于有生命之源压场,黑烟的传染性不怎么高,只能感染某些濒死者(Sayid是被憋死之后而没有死透而被感染的,Claire是被雇佣军的火箭炮轰成半死时被感染的),被感染者虽然“复活”,但"灵"中的善逐渐被恶吞噬,最终变成zombie。
而一旦离开生命之源的震慑范围,黑烟的传染能力就大大增强,活生生把人间搞成land of zombie。
我之所以推测黑烟出岛不是他自己要对人类如何,而是他是一个不能自控的传染源,还有别的一些原因。
例如Jacob把岛比作一个软木塞,作用是不让恶“扩散”。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第五季结尾那集,Jacob和黑衣人首次登场时,Jacob和黑衣人的对话。
Jacob招黑岩号上岛后,黑衣人说, “they come, they fight, they destroy, they corrupt”,“always ends the same”。
但Jacob反驳说“你错了”,他会证明黑衣人是错的。
后来Jacob也对刚上岛的Richard说,黑衣人相信人类都是恶的,而我要证明他是错的。
Jacob后来的确一次次地招人上岛,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挑选候选人之外,只是为了证明黑衣人是错的?
证明了“人类有善”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难道仅仅是两个神仙之间的相互赌气?
其实不是。
“赌气”的真正用意,在于Jacob认为,人性里有善良的东西,所以不能让这种病毒扩散出去危害人类,将这一点“善”消灭。
而黑衣人认为,人类本来就是恶的,他们感不感染病毒都是一回事。
所以他觉得他出去没有问题,人类本来就恶,人类本来就是程度不一的被感染者。
这就是Jacob和黑衣人分歧所在。
这也是Jacob要以一次次带人上岛证明人性本善的真正原因。
他想让黑衣人看到人类有善,放弃出岛的打算。
黑衣人也许并不是不知道出岛之后的后果,他只是觉得后果根本微不足道。
Jacob带着酒瓶去见他那次,黑衣人对Jacob说“你就让我离开得了”。
看他当时说出这句话的表情和语气,其实可以看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我离开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以说LOST后来整个故事,几乎都是建立在黑烟不能离开岛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所以黑烟为什么不能离开岛,这里就多码点儿字分析一下。
黑衣人没有变成黑烟之前,疯妈完全是因为某种自私而畸形的爱而不让黑衣人离开。
而疯妈死后,其实黑衣人就失去了不能离开岛的充分理由。
但后来Jacob硬是不让变成黑烟了的黑衣人离岛,这背后就一定有某种非做不可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所推测的“非做不可”的原因。
只有这个原因成立,LOST的故事才成立。
封印的传承言归正传,说回从前。
第一任Jacob意识到黑烟离岛的危害,于是用生命之源的力量在岛上设下了一道结界,这道结界可以将黑烟困在岛上。
结界的“封印”就是他自己的生命。
只有他自己死亡,结界的力量才会消失,黑烟才可以离开岛。
从此以后,岛就变成了一只封住恶之化身外逃的软木塞。
这是光明与黑暗的第一次交锋。
第一任Jacob想到,自己虽然可以用生命之源的力量延长生命,但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
要保障岛的防护,必须能把自己的力量传承下去。
所以他创造了候选人制度,卸任之前将这份守护者的工作传给从中选定的接班人。
第一任Jacob还想到,万一以后守护者的工作出了问题,那么还有一个最后的保险措施,他想到了上一任黑烟的死亡。
一旦光熄灭,黑烟的力量就暂时消失,这时是击败黑烟的最好时机,但是由于光熄灭的其他可怕后果,这是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使用的最后手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恢复生命之源力量的补救装置当初被做成了不可逆的。
要关掉它,就必须进入磁场,而进入磁场的话,要么死,要么就变成新的黑烟。
于是,每一任Jacob除了寻找候选人之外,也同时在搜寻一些能抵抗磁场的奇人异士,以作为终极武器之用(这就是Desmond后来也会被命运牵引来到岛上的原因)。
于是,守护者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推测到了某一代的时候,岛上也许发生了跟后来大结局类似的事情,第一代邪恶黑烟被干掉了。
岛进入了只有守护者而没有黑烟的时代。
不过黑烟作为一个禁忌,一直被历代守护者堤防。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疯妈告诉Jacob说,千万不要下到生命之源里,如果下去,比死还惨。
可见疯妈是知道黑烟的事情的。
甚至搞不好上一代黑烟就是在她手里终结的。
疯妈与Bad Twin生命之源的守护者后来终于传到了疯妈这一代,到了她这一代,岛上已经是一个人烟凋敝的状况。
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守护着生命之源。
疯妈之前应该不是岛上出生的人,而是像后来的815er他们一样被“带”到岛上来的。
因为他跟Jacob生母Claudia说过,自己也是出了“事故”上岛的,这不像是说谎,她其实也是被上一代Jacob看中,作为候选人被带到岛上来的。
疯妈很早就开始选择候选人,方法也是“带”很多她看中的人来岛。
不过结果让她非常失望,这些来到岛上的人“they come, they fight, they destroy, they corrupt”。
疯妈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候选人。
于是疯妈决定采用另外的办法——既然成人都是恶的,那就不如革命从娃娃抓起,从零开始自己培养接班人。
于是她决定召唤一个孕妇上岛,让孕妇所生的婴儿成为将来的接班人。
可怜的Claudia就是这样中招的。
这一年是公元前23年,时值罗马帝国盛世,连曾不可一世的埃及也沦为罗马帝国行省。
Claudia乘坐的罗马船只被疯妈召唤,搁浅在岛上。
Claudia与疯妈“邂逅”。
疯妈的“天眼”只看到Claudia怀了孩子,却料不到Claudia怀的是双胞胎。
这从Claudia生完Jacob说“还有一个”时疯妈的惊讶表情可以得知。
于是小黑从他出身那一刻起,就是一个计划之外的意外因素,一个“bad twin”。
Bad twin喜得双子后,疯妈按计划将Claudia杀害。
黑衣少年两个小婴儿很快长成白衣少年和黑衣少年。
疯妈和两个儿子组成的这个古怪家庭,即使身在世外桃源,也如宿命般不可避免地陷入人类最寻常人家千百年来不可避免的一种家庭矛盾,那就是偏爱幼子。
爱幼子本就是人的天性,何况这幼子还出落成个明眸皓齿、聪明伶俐的标志美少男,相比之下长子除了一身蛮力外,资质长相皆平庸无奇,这就更无怪乎幼子能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了。
于是,小黑简直成了上天赐给疯妈的礼物。
疯妈的如意算盘是,等时机成熟后,让Jacob继承大统,自己卸下大任后就陪着幼子逍遥快活。
当然,疯妈的精神状况是很有问题的。
可能是独居太久加上一次次招人上岛后看尽那些外界人类的艰险狡诈,疯妈对外部世界持有严重的偏见甚至恐惧。
疯妈是一个严重的广场恐惧症患者,而她的广场就是整个外部世界。
于是,疯妈既然想把小黑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就想方设法阻止小黑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
可是就像《楚门世界》的楚门那样,越是被欺骗,最后真相大白时的反弹也就越强烈。
可是疯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真相开始暴露。
小黑和小白遭遇到当年跟Claudia同船而来并已经在岛上生活了十几年的族人。
疯妈为掩饰真相和转移注意力,提前带小黑、小白去了岛的心脏,带他们见识了生命之源,交代了他们日后的命运。
为了小白和小黑日后不像那些外人一样相互残杀,疯妈还利用守护者的神力下了一道封印,让小黑和小白不能互杀,这也是后来小黑、小白必须拐弯抹角地争斗的原因。
真相总归是瞒不住的,小黑是一个跟后来的Hugo那样拥有某种灵力天赋的人,他终于跟自己亲娘Claudia的灵魂见面了。
Claudia带他去看他们的族人,并把外部世界的真相告诉了他。
得知真相的小黑异常愤怒。
小黑后来想尽办法要去外面的世界,这和楚门想尽办法要去心目中的圣地斐济的心理原因完全相同。
并不是外面的世界有多好,他们其实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只是要出去,单纯地要出去。
这种观念后来积累了几千年,成了可怕的执念。
出去之后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出去。
白衣少年小黑离家出走,跟自己的族人混去了。
留在疯妈身边的反而是一直失宠的小白Jacob。
Jacob从小活在弟弟的阴影下,论才智、样貌、天赋都不及弟弟,最重要的是母亲也一直偏爱弟弟,照理说他应该恨母亲才对,为什么最后他才是忠于母亲的那一个呢?
其实这正好才是合理的,越是被宠坏的孩子越逆反,而越是缺乏母爱和缺乏认可的孩子,反而越重视母爱,越渴望得到认可。
这就是Jacob最后才是真命天子的原因。
Jacob后来继承大统时,疯妈对Jacob说,“其实一直都是你”。
我觉得疯妈并没有撒谎。
其实注定成为继承人的,一直都是Jacob。
传位几十年过去了,由于岛在时空上的孤立,小黑一直找不到出岛的方法。
他想到了小时候母亲带她去过的生命之源。
虽然由于封印的存在,小黑不能凭自己找到生命之源,但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天赋,开始在岛上其他区域找到一些与生命之源联通的磁穴(pocket),这些磁穴所在地,同样也能产生部分跟生命之源相同的力量。
他们开始在这些磁穴上挖井,并开始试验一种转盘驱动的机关。
小黑居然研究出操纵生命之源控制时空的方法。
机关建成后,转动转盘,他就可以被传送出岛。
就在实验即将完成时,疯妈拜访,将一处建设中的磁穴捣毁,将小黑的族人杀尽。
疯妈料知黑衣人会回来复仇,知道自己大限已至,出于某种赎罪心理,她决定坦然接受命运。
于是她传位给Jacob。
Jacob成为生命之源新任守护者。
这里不得不批评一下,LOST里关于守护者交接的描绘采用了一种非常非常偷懒的方法。
LOST里的设定是,守护者的交接只需要通过仪式完成“身份”的传递,而“知识”的传递,是完全不需要的。
根据亚特兰蒂斯磁欧石的那些传说,生命之源如果就是磁欧石的话,那它是还可以储存知识的。
就是说,新任守护者即便一头雾水地上任,最终也可以不辱使命,因为知识可以以后慢慢从生命之源里提取。
TMD,这样虽然也说得通,但也设定得太偷懒了!
于是,啥也不知道的Jacob两眼一抹黑就这样继任了。
弑母第二天,疯妈有意支开Jacob,等着小黑前来复仇。
小黑果然下了手。
疯妈临死前,小黑问她,“为什么不让我走”?
疯妈说:“因为我爱你”。
看到这一幕时,我很崩溃。
疯妈是长生不老的,到此时外表上跟黑衣人已经是差不多年纪,再联想到他们本无血缘关系以及后来他们亚当和夏娃的身份,这句“我爱你”怎么听怎么别扭。
LOST整部剧都在仇父,原来故事的一开始,是“恋母”(子恋母/母恋子一体两面)。
古老神话中常见的母题——杀父娶母,齐活了。
LOST还真是完满。
可能是我太邪恶了才会这么联想。
不过,后来Jacob安葬黑衣人的肉体(其实还没死,魂儿变成黑烟了)和疯妈的尸体时,镜头完全就是按照一对殉情的恋人来处理的嘛:
另外,就算把他们理解成母子之情,那也真是够偏执的。
疯妈的爱是一种建立在自身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和恐惧以及对儿子占有的私欲上的爱。
总归,LOST的起源,其实就是这么一出人伦杯具。
再次言归正传。
Jacob见到弟弟杀了妈妈后,怒不可遏,发挥出了唯一一项优于小黑的能力——流氓打架,用一顿王八拳揍得小黑满地找牙,还将可怜的小黑扔进了生命之源。
于是小黑的魂儿跟生命之源的力量以及生命之源镇压的恶之源力量融合,变身成新一代黑烟,成了恶之化身。
小黑受制于黑烟不能离岛的封印,除非Jacob死,否则它是无法离开岛了。
更糟的是,受制于疯妈设下的兄弟不得相残的封印(封印真多⊙﹏⊙),黑烟也不能直接杀害Jacob。
于是一场延续两千年的黑白大战拉开帷幕。
文:魏知超 一点私货,我2020年出版的新书:
进击的心智:优化思维和明智行动的心理学新知7.8魏知超 王晓微 / 20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4300847/(此文是《LOST》大结局之后的回顾,剧透慎入!
)浮生非梦,异世涅槃:《LOST》最后的旅程说来诡异。
两个星期以前,宿舍客厅堆砌杂物的一角偶尔传来恶臭,起初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天气多雨潮湿,那里堆积的纸箱有些发霉而已,有一天过去,赫然看见角落里一团毛茸茸的绿色物体,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死了多日的鹦鹉,已经长蛆。
惊吓之下立刻抛尸,然后在洒下洁厕灵、洗手液、杀虫剂等等一切能找到的化学药剂来消毒。
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角落明明远离门窗,这只鹦鹉怎么会死在这里,就算它临死前扑腾着飞了进来,宿舍几乎时时有人在,怎么会没有人听到一点它临死挣扎的动静,难道它就瞄准了这里一头扎进来然后立刻死掉?
魂定之后才发觉,自己那几天正在回顾LOST第一季,看着发怒的Walt把小鸟招来自杀。
我想,我大概是有了Walt的能力。
(一些羽毛和蛆的尸体还在)另一件事是,大结局播出前的那一天,我忽然看见书架上有一张没有摆齐的DVD格外显眼,它那么碍眼地杵在那里应该已经很久(现在还杵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天才突然注意到它。
好像有什么人要刻意提醒我什么,让我在大结局之前的这天忽然凝视起它,如同闪边中的主角们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这张DVD,是赖声川的《如影随行》。
如果你正巧看过《如影随行》又看了LOST大结局,你看到我写到这里应该会寒毛竖起。
以前只听说过演戏的人入戏太深不疯魔不成活,没想到看戏入了迷也会中邪的。
这五年多来,我中LOST的邪太深了。
随着Jack阖眼,LOST的编剧们功德圆满、涅槃解脱了,可我们这些粉丝还没有,仿佛身前诸事已尽,却又堕入闪边异世的迷雾中,不得解脱,最后能否涅槃,就看我们自己了。
LOST的大结局,彻底击溃了我。
我完全没有想到,在之前几集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之下,它会以如此完美的方式收场!
感慨万千!
我设想中的LOST结局是怎样?
自圆其说地把谜底解开?
外加一个赚人泪水的生离死别?
——如果LOST真是如此结尾,我真的会满意吗?
可没有想到,事实上LOST结局会上升到这样一个终极关怀的层面。
原来这个一开始听起来近乎戏谑的大结局标题“THE END”就真真正正是你、我,所有在生、往生和未生的世界上每一个人殊途同归的终点。
终有一日,所有人都会走到这个终点!
我大概是世界上最怕死的人。
看过我博客里一些帖子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终极问题的执着。
“我”是谁?
生的意义何在?
死了之后去哪里?
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足吃饱了撑着的问题。
不过我吃饱了撑着之后总是不由自主地琢磨它们。
不是我去找这些问题,是这些问题找上我,挥之不去。
经常夜半惊醒,想到我所经验的一切最终都将烟消云散,陷入无法言喻的恐惧。
不愿失去的东西太多,执于外物,执于自我,无法自拔。
我想过LOST的结局会解谜、会煽情,我早已准备好寒毛和眼泪迎接她,但万万没有想到它恰恰就在那个一直以来如梦魇般缠绕我的问题上终结。
而它给出的答案竟然如此美丽玄妙。
一定有很多LOST粉丝对这个结局相当愤怒,到了最后,很多关键的谜底都没有揭晓,转而讲鬼故事去了。
那些谜底是否真的没有揭晓,下次再讲。
先说这个鬼故事般的结局。
浮生非梦第11集Desmond被Widmore用磁场打晕之后,魂儿飞到闪边世界,目睹了自己的异世浮生,却不明白这个异世的真相,醒来之后以为自己还有另一个人生可活,于是此世无论结局是喜是悲都不再重要。
在大结局里,他告诉Jack,这里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我见过另一个人生,每个人都很幸福,而且,Jack,你也在那里,我会去那里,我会想办法把你也带去那里。
此世仿佛一场窒噎百年的梦魇,总有一天一朝醒来,便海阔天空。
常常听到人们说“浮生若梦”,哪一天我们从噩梦中惊醒,一转身便用一个美梦补偿。
一切悲欢离合都不用在意,美梦总会降临。
第14集里,Sun和Jin的双手刚刚分开,镜头一转,闪边中的Jin就带着鲜花去探望住院的Sun了。
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一切又还有什么意义?
米兰昆德拉说: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一切就失去了重量。
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生命的重量,就在于它只发生那么一次,覆水难收,what happened,happened!
并没有一个异世浮生让我们重新来一次。
Christian对Jack说:“人终有一死”。
生命的历程只有那真实的一次。
Jack曾经希望用那个核弹把自己的生命历程一笔勾想,如果我不曾遇见你,我就无需失去你。
可是如果真的所有人都忘记岛上发生的这一切,让岛上那些本该刻骨铭心的相逢与离别都烟消云散,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忘记比死亡更可悲。
多年以前看金庸《神雕侠侣》,里面有一段描写让我印象深刻:小龙女痴痴的望了一会,忽问:“你说人死之后,真要去阴世,真是有个阎罗王么?
”杨过道:“但愿如此。
阴世便有刀山油锅诸般苦刑,也还是有阴世的好。
否则,渺渺茫茫,咱俩可永不能相见聚会了。
”小龙女道:“是啊,但愿得真有个阴世才好。
听说黄泉路上有个孟婆,她让你喝一碗汤,阳世种种你便尽都忘了。
这碗汤啊,我可不喝。
过儿,我要永永远远记着你的恩情。
”我一直觉得世上最值得哀叹的并不是生离死别,而是那些生命中曾经最重要的人和事与你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
凡是不被记忆的往事,就算当初再轰轰烈烈,也顷刻间失去所有意义。
生命历程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它唯有一次,唯有记得,才是真实!
它真实地发生过,我们还要记得它曾经发生过!
我早就知道闪边世界一定会跟原世界互动,这就是我之前一直苦苦思索,想为闪边世界和原世界构筑联系的原因。
闪边世界再美好又怎样,如果原世界的一切不被记忆,那才是最可悲的结局!
Christian跟Jack说:你是真的,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的。
Jack对Desmond说,没有捷径,无法回避,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有意义。
人们常说“浮生若梦”,但其实浮生非梦。
所以不管此生经历过什么,都不要忘记!
异世涅槃记住之后呢?
LOST的主角们,往生之后不约而同地忘掉了生前的很多事。
因为此生有太多遗憾,与其忆苦,不如思甜。
于是陷入一个共同编制的迷梦之中。
闪边世界是什么?
是人们往生后的继续轮回。
死后的轮回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千年,这里既是过去,也是现在,还有未来,实际上,这里并没有“时间”,这是往生后的人们通往涅槃的最后一段旅程。
人们心中未解的执念和和他们生前的“缘”共同构筑了这个轮回。
轮回中的所有人心中都还有堪不破的执念。
这个死后的轮回是每个人心中执念的投影。
平时常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里也一样,生前所思所虑便化为身后的迷梦。
闪边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存乎轮回者心中一念。
就像《异世浮生》中那个Jacob,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有人在闪边中逃脱生前梦魇,有人在闪边中重做抉择,更多人在闪边中试图弥补生前遗憾。
每个人都带着他们的执念轮回,直到有一天真正堪破它。
只要心中还有没破除的执念,轮回就还会继续。
“忘记”其实是一种“执”。
不知道这场迷梦持续了多久,经历了多少次轮回。
我们只知道这绝不是第一次轮回。
Desmond转动天鹅舱钥匙时,魂飞天外,神游入闪边世界的某一次轮回之中,遇上不知已经在这里轮回了多少次的Eloise。
Eloise堪不破的“执”是生前对儿子的愧疚。
执念如此之顽强,以至于Eloise明明知道这是一场往生之后的迷梦,也宁愿耽于梦中不肯醒来。
以至于Desmond每次作出破坏这个迷梦的危险举动,她都竭力阻挠,她最害怕的就是Desmond完全醒悟,然后唤醒迷梦中的Dan,弃她而去。
Eloise还不愿跳出轮回,宁愿在这个明知道不真实的迷梦里永远陪伴着儿子。
如同《珍爱泉源》里,科学家因无法放下让亡妻复活的执念而陷于永恒孤寂之中,不得解脱。
Ben也是如此,尽管已经“记得”,心中却仍然放不下对女儿的爱,宁愿在迷梦中多沉睡片刻。
所以“记住”也还不是终点。
记住之后,要放下。
“记住”也还是一种“执”。
忘记只是逃避。
但是“记住”也仍是身处迷障之中。
真正要破除执念,是记住,然后放下。
佛偈有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惧,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惧”。
不是教你无情,而是去爱,然后放下。
难的不是忘记和远离,而是放下你的所记所爱。
终点不喜欢大结局的观众里,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会说,你看,这又是一次西方借通俗文化作品传播基督教文化。
搞到最后,居然是大家都见上帝去了。
要说LOST里的宗教意识,其实佛教还有其他东方玄学比基督教更加明显。
我一直很希望梳理LOST的精神源泉,也就是主创是从哪些地方吸取营养,获得灵感,最后创作出LOST。
可惜能力不济,只有一些碎片式的证据和结论。
不过有一点很肯定的是,LOST的几个编剧深受美国60年代嬉皮士运动中各种思潮的影响。
LOST里有太多太多60年代的痕迹。
赫胥黎的岛,斯金纳的笼子,神秘的东方玄学,复活的Richard Alpert,还有脱胎自斯金纳和赫胥黎乌托邦小社会的达摩组织。
LOST让那些嬉皮士们的梦与梦魇变成了屏幕上的现实。
某种意义上,当年的嬉皮士们就像是我这个吃饱了撑着的闲人,整天思量生命的涵义、灵魂的归宿,想尽一切手段寻找答案。
于是一面向内追寻,磕着LSD听着摇滚乐神游仙境,一面向外追寻,幻想着那些遥远神秘的异文化能帮他们解答困惑,于是禅修道场、藏传佛教纷纷在西方生根发芽,后来开花结果。
现实中的Richard Alpert就是这个时代的完美注脚,先是参与发明LSD,而后流浪西藏印度寻访世外高人,归来后竟摇身一变成了“精神导师”。
硬生生从man of science变成了man of faith。
你怎么就觉得,那道金色的光芒就一定是上帝的圣光?
佛光也是金色的呢。
我并不是说LOST背后的指导思想是佛教,而是说,如果只把基督教看成是LOST的精神源泉,那就太狭隘了。
LOST庞杂的文化背景背后,有种万法归一的情怀。
说因果,就一定是佛教?
基督教也讲因果,只是没说这个词而已。
说救赎,就一定是基督教?
佛教也讲救赎,只是它也没说这个词而已。
我很喜欢《黑客帝国》里一段情节,有一个不想被删除的程序对Neo说他很爱自己的女儿,Neo说,你只是一个程序(你怎么知道什么是爱)。
程序回答说:love is just a word。
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只是大家用的字眼不同罢了。
LOST大结局中出现的教堂,别以为它只是个天主教教堂。
天主教徒看到这个教堂里异教满天飞的摆设会被气晕的:(墙上挂的是唐卡。
)这个教堂反映的就是那种万法归一的情怀。
真正到了最终极的问题上,大家用的字眼也许不同,但真正的所指也许是殊途同归的。
赖声川舞台剧《如影随行》的最后,真真回忆起一切,然后跟所有所爱之人告别,放下一切,前往那个“渺渺茫茫”的所在。
那一幕,跟Christian步入圣光的画面何其相似:他们最后到了哪里?
人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有人说是“无”,有人说是“涅槃”。
Christian说,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没有人能真正告诉你答案。
但在通往涅槃的旅程里,“记住”并非终点,涅槃之前,请“放下”。
Jacob说:“It only ends once. Anything that happens before that is just progress.”木心爷爷说:“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大限之前,一切皆过程。
这过程中的每一刹那,好好珍惜,然后放下。
愿世间苍生终能证得解脱。
疯狂钻石http://www.mtime.com/my/wzcjojo/P.S.: 李超狼同学在第六季进行到一半时就分析出闪边是主角们死后的世界! I wish I believed him.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这些年来为LOST写过的文字:全剧剧情解析:从起源到终点:《LOST》剧情全解析写于全剧大结局之后:浮生非梦,异世涅槃:《LOST》最后的旅程重看心得:《LOST》重看心得(更新至S02E08)写于第6季第15集结束之后:疯狂钻石LOST奥义书 续三:并非起源的起源写于第6季第10集结束之后:疯狂钻石LOST奥义书 续二:雅各棋局写于第6季第05集结束之后:LOST闪边(flash sideway)新猜想:以“双岛奇谋”破解“祖父悖论”写于第6季第05集结束之后:《LOST》S06E05观后:三组对抗与剧情猜想写于第6季第03集结束之后:LOST S06E03观后:黑烟的新秘密写于第6季第1集开头片度泄露之后:从《LOST》第六季开场片段猜测explosion的结果写于第6季开播之前:[蛋疼贴]《LOST》美女秀写于第5季结束之后:最后的审判——LOST第五季回顾与展望 Part 3写于第5季结束之后:最后的审判——LOST第五季回顾与展望 Part 2写于第5季结束之后:最后的审判——LOST第五季回顾与展望 Part 1写于第5季第08集结束之后:疯狂钻石LOST奥义书 续一:有关塑像和Jack他爹的秘密写于第4季结束之后:疯狂钻石《LOST》奥义书【合辑】写于第4季结束之后:《LOST》猛男秀写于第4季开播之前:《LOST》一至三季简要回顾:写给没有看过该剧的朋友写于第3季结束之后:神予之地,永生国度——《LOST》第三季回顾写于第3季第06集结束后的停播期:“黑烟”的秘密:《LOST》 “2.5”季+第3季1-6集小结写于第2季结束之后:LOST——黯然销魂杂烩饭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4300847/
以Jack开始,以Jack结束。
Lost的结局,虽然有点狗血,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首尾呼应的结构,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LOST的哲学牵扯到很多宗教思想。
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最后大家在的那个教堂是在很帅;Christian身后的花玻璃上有六个宗教的标志。
我能看懂的的最容易辨别的思想,是二元对立,善恶,黑白,偶然与必然。
故事情节之所以有趣,是因为这些对立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还经常被颠覆。
人们所迷失的,不只是地理上的意义,还有整个世界观价值观的颠覆和重组。
二元论是西方宗教的中心思想。
故事中表现出的这种颠覆和不确定,却有悖其绝对论哲学;倒是东方哲学中讲究的万物归一,阴阳相通等思想和其相符。
纵观整个剧集,主线是Jack和Lock, 象征着正与邪。
因为如此,smoking monster选择lock的身体是必然的;Jack作为Jacob的延续,也是如此。
这种宿命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剧集中:只要数一数台词中“we are here for a reason"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Jack和Lock角色的发展,是一个很有趣的看点。
从最开始Jack一心一意想要离开怪岛,Lock想方设法把大家留下,到最后"Lock" 一心一意想要逃离,Jack却接过Jacob的担子决心留在岛上;从最开始Jack不相信宿命,Lock坚信自己在岛上是有原因的,到后来Jack不断地"I am here for a reason", 被怪物附身的Lock却一再诋毁所谓的宿命和因缘之说。
两位主角华丽丽的完成了身份的转换。
之所以会这样,我想大概是编剧们的小邪恶。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人们在成长和寻找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十万八千里远,到达真理的另一个终点。
大结局之后,我还是很疑惑。
再三思量之后,我认为这样解释比较合理。
上岛的人最后都死了。
死后重生,又把自己活了一遍。
两世为人(平行宇宙?
)有相似的经历,也有完全不同的经历。
当然第二世明显比第一世要好。
但是,发生过的事情在自身的时间轴里已经发生过了(抽象理解,时间是不确定的。
正如Jack老爹所说,there's no where, no now),所以主角们会有deja vu的顿悟。
在上岛的一世里,经历过了,死掉了;在美满的一世里,记得了,继续活下去. 当然如果想要把最后的教堂理解为天国入口,大家move on是承认自己死亡的事实,抛弃凡尘顿悟飞升也是可以的。
Jack老爹开启的门后的光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
这也是编剧们一再小邪恶的表现。
也许会有人问,那么在飞机上飞走的那些人呢?
Hurley和Ben还留在岛上呢,他们没有死啊?
记得Jack说,我也死过了。
父亲说,大家都是。
有些人在你之前,有些人在你之后。
故事是以Jack的视角开始,Jack的视角结束。
但其他活下来的人的故事还在继续,直到他们死去为止。
想要对人物名字做一点小评论。
我们都知道红楼人物名字谐音最多,给读书人增加许多乐趣。
英文原来也可以谐音象征,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wickham,看名字就知道他是个wicked person。
LOST中最明显的是Jack的姓:Shepherd.牧羊人。
在基督教中有引领着的意思,"lord is my shepherd"。
他带领着大家走向死亡,走向新生。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是Desmond。
虽然这是一个很地道的苏格兰土著名字,意为“从munster南部来的人”,我们不妨换一种解释方法。
Des-在法语中和de同义,加在人名中,表示“从(地方)来”,和英文of用法差不多。
mond,和monde同音,意思是世界。
两部分都从拉丁语起源。
所以,他的名字也可以解释为"of the world"。
于是我们也不用奇怪为什么他是一切的开始(造成飞机坠落),也必须由他来将一切结束(关掉光的源头)当然,不满意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那一串六合彩数字到底象征什么?
Richard何去何从,飞行员?
岛的起源,岛上的庙,还有那个巨大的神像,都没有说明白。
最后聚集在教堂里的,为什么不是整个飞机上的人?
黑烟怪物会出现的根本是什么?
下到洞里时那一副白骨是谁的?
剧集结束了,剩下的只能猜想了。
然而,剧集结束了,故事却在继续。
我要去不,你不能去我凭什么相信你你不用相信我你相信你自己就行了不,我连我自己都不相信但是这件事我必须去做为什么你会知道的什么时候当合适的时候但是我现在才知道根本没有合适的时候相信我一定有那个时候我凭什么相信你因为我相信你啊好,那你去吧到哪里我想你知道我不知道!你说你要去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么?没有那你为什么问我什么时候问了难道是我么当然所有这一切你都应该自己负责什么?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相信你相信我什么你会明白的啥时候?啥地点?是不是一定要说对啊这就是我想要的真的是么?为什么不是?为什么是?也许你是对的?我是对的,那么谁错了不,根本没有人错了你知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你真的想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么?如果把我们的话记下来你觉的我们两个自己能看懂么?为什么说是我们两个?难道不是么难道是么?怎么是呢?是什么呢?我操我晕了?我操我也晕了?你知道谁没有晕么?谁啊?那些自称看懂了结局的大傻逼们?谁?啊,你问我?不什么结局?剧啊!什么剧?我不知道啊那你在这说什么呢?我说什么了?我觉得我有点迷失了我擦嘞!
终于看完了《迷失》。
这个云遮雾罩的大结局,或许是因为此前被传得太烂,临了反而别有惊喜。
对第六季最终回,主流解读是飞机上的所有人都已在坠机一刻死去,此后发生的一切只是那些灵魂不甘各自惨淡的人生如此结尾而共同创造的幻景。
Jack在教堂里遇到他的父亲,父亲说:“我们都死了。
”于是,《迷失》就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鬼片,整整六季都是人生的浮光掠影——说实话,这个解读有点让人不服气。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在最后还要安排Kate与深爱的Jack分离,带着Claire逃离小岛?
为什么还要让Jack把岛复原,让Hugo接过守护者的重任?
这些琐碎的交待岂不成了真正的多此一举?
回到教堂,Jack的父亲还说了另一句:“一切都是真实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解读,我们不妨猜测主角们经历过的种种都是真实的发生——岛存在,来到这个岛上求生的人们存在,而与这岛关联的每一个人的喜乐伤悲便不再只是徒劳的对篡改现实的渴望,是真实的抗争,真实的生存与死亡,真实的爱与牺牲。
他们来到这个岛上,迎接各自生命中迟来的洗礼,唤醒自身隐藏的种种美好,赋予原本乱七八糟的人生以积极的意义——如果这一切都只能留到死后由幻想来完成,人生未免太过无奈和悲凉。
至于第六季的支线世界到底从何而来?
第五季终回Juliet引爆氢弹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剧中一直没有说。
让我们大胆地引入“时空维度”这个科幻小说里的概念——支线世界代表的正是那颗氢弹引爆后被修正的“现实”。
氢弹起了作用,只是带来的改变却并不完全符合Daniel的设想,它不能在现实的世界里抹去发生过的事实,只能凭空创造一个独立于时间的空间(Jack父亲说了:“There‘s no now, Here”),让主角们经历一次不同的生活,体验自己所曾不能拥有的人生。
说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平行世界”并不准确,因为它是一个低维度的存在,整个空间由于时间的缺失而不具有因果逻辑性,就像是一个游离于时间线之外的点宇宙(想象一下同一平面上的一根线段和线段外的一个点,如果你站在这个点上,你能同时看到这根线段的全貌,但如果你站在这根线段上,你只能看见自己所在之处之前和之后的那两点,时间就是这条线段)。
即使另一个完整的时空里所有人的一生都已走到终点,但对于这一个时间凝聚成点的空间来说,一切还未发生,一切才刚刚发生,一切又已经完成。
于是这场“黄粱一梦”也成了一个不稳定的“伪宇宙”,一旦其封闭性被打破(Desmond的觉醒便是打破这个封闭空间的钥匙),真实的时空维度入侵,这个世界的存在便将被“证伪”从而发生坍缩,梦中的人一个个“醒来”,回忆起那段被遗忘被篡改的人生,继而明白这个世界的自己原来都是幻影,真实的他们已经在岛上爱过、活过。
至于岛与“迷失”的人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或许可以用一个朋友曾告诉我的关于上帝的话来总结——不是上帝需要人们的崇拜,而是人们需要上帝,需要得到净化和救赎,需要找回安宁和信仰,需要一个奇迹让自己重新去爱、去感受,去学会生活。
神迹之岛上,来的都是为神所怜悯的迷途的羔羊。
看完了。
感觉兜了个圈又回来了,似乎说了很多什么东西,但又似乎什么也没说!
但还是觉得好看!
邪乎其邪!
Let it go and move on~
终于看完了,其实我把最后三集留了很久,一直没舍得看。《迷失》总是在教我们两个基本的道理,一个是Let it go.一个是 Move on. 虽然有太多的问题没有解答。但是who cares。Jack在他醒来的竹林看到飞机飞过上空,闭上眼。结束在最开始的地方是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结局。
Vincent躺在Jack那一幕很有爱,这个结局对于LOST来说是最适合的了。最后所有观众也迷失在大结局里。
Season 1风格大规模回归 unprecedented, unbelievable
S6 screw u fuckers, and u pretentious happily explanation seeking trash digging condescending imbeciles! Screw u guys, I am going home.
boring的剧果然看到最后都还是boring,不过到最后居然有点小感动。那种死里逃生,百转千回什么的油然而生。另外,还有一种,大便终于拉完了的感觉哦!
终于看完了。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想就这么结束了?但是细细回味。这就足够了。完美。神作!
有点狗尾续貂的感觉
“这个骗局真是太复杂了。”
扯吧...编剧把自己写脑残了就走煽情路线了,大结局里什么都没有看在追了这么多年的份上给个及格
4年-----好歹善终了
play me!
神马也不用说了 致我目前看过的唯一一部完结的美剧
烂尾就是烂尾,不要自我心理安慰,为了这种电视剧浪费我的时间这么多也真的是够了!
胡鬧不堪,第一至六季,這一季最差。
虽然最后变成信仰剧……但是LOST还是我此生最爱。
烂尾了
我可以忍受女主婊了六季还没死,男主精分的性格和一大群用来拖剧情的人物,然而最后给我扔了这么一个结局......
lost...
虽然我不喜欢这样的疗伤结局~~不喜欢命运被游戏和他人操纵的解释~~不喜欢所谓守护和牺牲的束缚使命~~但是能结束~·还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