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墘新路
海墘新路,You Mean The World To Me,Hai Ki Xin Lor,Hái-Kînn Sin-Lōo
导演:苏忠兴
主演:杨雁雁,Neo Swee Lin,李铭忠,Gregg Koay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福建话年份:2017
简介:《海墘新路》是2017年马来西亚电影,由苏忠兴自编自导,是一部关于其家庭的半传记电影。电影以1970年代的槟城(马来西亚北部华裔人口为多的繁华岛屿)为背景,是马来西亚首部电影全片只使用槟城福建话。片名《海墘新路》是槟城当地人對乔治市(槟城市中心)Victoria Street的称呼,福建话为Hai Kin Xin..详细 >
“最难被爱的人才是最需要爱的”。
因为想要多了解点大马华人。有天和L聊天的时候就想到了、影视剧不发达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但是整个电影还是看得我十分压抑和难受 。随时会爆炸的氛围、无法停止的危险和冲突并伴随着太多无奈。看到妈妈平静地自杀那里我真的是暴哭😭
#2018# 30th: 故事和配乐有点奇怪,但是叙事结构的虚实结合今往结合挺有亮点。喜欢结尾,就是觉得结合的可以再精妙一点
电影是导演个人心路的认信和救赎,以马来西亚海漧新路为生活背景,涉及到华侨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前辈人还在妈祖传统的生活形式中绵延挣扎,后一代以天主教形成了新的精神生命和话语。生存之境的苦难压身,信仰让叙事力量增强。回忆/电影与现下的生活,妈祖与天主,母与子最终得到沟通和交织 因为爱。再说主題曲,闽语歌大多主题和编曲都充满乡愁和寻求归属的冲动,也是侨民文化的气稟所在吧,哀愁也迷人。
还是泡论坛的年代,碰到一个槟城的男生,聊过一阵,了解到那里全是华人.午夜特急中也出现一个槟城的船员和大泽赌钱.看讲新加坡富人那个片子及介绍,了解到海外华人与我们一样又不一样.半自传体片子拍的很有生活,很真实.让我想起日本的火宅之人,但明显功力差太多.彪哥哥给母亲都给办了,母亲71岁去世后弟弟给送到疯人院结果哥哥自杀,弟弟伤心跑吉隆坡,姐姐在家守着.大姑牵挂妹妹没跟美军去澳大利亚.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作为在北京讲闽南话的闽东人,抱着来听乡音的初衷在北影节上看了。之前了解到马来华人在政治地位边缘化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地保持华文教育和华人传统,看完这部片子发现果然如此,马来华人骨子里一样的内敛、隐忍以及为亲情牺牲(片中的母亲大姑姐姐皆如此)希望以后能去槟城,感受一样又不一样的华人世界
戏中戏的设置,除了勉强凸显主角成魔怔的心结之外,多此一举。记忆中《告别的年代》也有类似的问题,现代主义的技巧有时只弄巧成拙。带着孩子拜神求保庇,妈妈拿起藤条,和父亲为“没路用”、被至亲欺骗而羞愧难当的桥段,特别的闽南人。
表达形式很好,导演说戏中戏是因为串联起和母亲回忆的连接。
导演太想在这部半自传的电影里纪念自己的过去,反而因此被限制,影片过于私人,旁人看了并无感觉,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剧本功力不够。片尾曲好听。
非常感性的一部影片,嵌套的情节非常棒
讲述方法的奇技淫巧确实不错,但是其他方面问题有点重了吧
电语略主流
「伊是我兮囝,若是我無sayang伊,佫有誰解sayang伊?」平心而論,這齣電火戲成熟度不夠高,情節穿插安排尚可。
算不上有特色
2019亚洲影展·广州
这个傻仔做的事真是我没想到的
《海墘qián新路》海边新路—— 又是一封导演写给电影的情书,年末年初我们看过太多这样的导演电影了,都在不约而同的把自己对電影的一片炽热的愛拍成了“自传”電影导演分成两段式结构,让童年与成年后的自己在家里对接让自己对家庭的一直误解影响自己的前半生对哥哥的误解对姐姐的误解尤其对妈妈的误解导演借着人生拍的一部電影向家人表示了自己独特的“愛”当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父母,哥哥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寄托了复杂感情的地方,老屋还在,亲人已经身各一方了……
一般,味道怪怪的。
最后一场Sunny以导演身份与戏中戏里的母亲对戏镜头让人感怀,母亲的爱是无私和伟大的,无论孩子是精神病还是正常,都是她爱的孩子。镜头拉远,真正的导演以部分背影出现在镜头前喊cut,这是近年来我看过最好的电影结局之一。
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位导演儿时的自传,看到后半段才大概明白那个家里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