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沙发的人

睡沙发的人,Couch Boy

主演:刘霖,邱玲,袁忠远,董云飞,万文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睡沙发的人》剧照

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2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3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4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5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6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3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4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5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6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7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8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19睡沙发的人 剧照 NO.20

《睡沙发的人》长篇影评

 1 ) 生活避无可避,只能面对

我觉得很棒,不讨论小众或大众,我也不懂拍摄手法或演员演技,我只觉得整部影片的情感真实且丰富。

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导演注入了很多自己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中国新一代导演能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拍出这样的影片我很开心。

几位演员更是为这个故事注入了灵魂,普通的故事就要用普通演员来演绎, 这样的故事才更有生命力,更具魅力。

在此说明一下,我不认为“普通”是个贬义词,在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快,追求普遍高的社会语境下,"普通"一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遗忘,普通人,普通的一生都在诠释着一种品格——真实,足够真实才足够快乐,而快乐,很珍贵。

此外,影片也让我产生了共情,我同样也是片中的那位少年,同样的年纪,同样的迷茫,不同的是我到现在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的高考很顺利,读的是最具工科特征的专业——机械,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想拿枪反抗,却无奈连靶子都找不到。

去年看别人考研我也考,选专业的时候考虑过跨专业读文学,我很喜欢文字,更喜欢书籍,文字带给我很多力量,书籍作为文字的载体,则是最美的艺术品。

但坦白讲我也不讨厌本专业,实体工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撑,我仍然可以有很好的发展,我想在这个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在面临各国的“卡脖子”威胁时,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真的不是为了显得自己多高尚,这确实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前几天刚收到一志愿的拟录取通知,没有当初预想的那样高兴,反而不知何去何从。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胆小,谨慎,保守。

如果勇敢点去读文学,那以后能做什么呢?

当作家?

收入会稳定吗?

作为农村走出来的独生子女的我,能否实现在养活自己家庭的同时侍奉父母呢?

继续读本专业呢?

仅凭着为国家作贡献或者收入稳定的想法,又总觉得缺乏热爱。

当初读研是为了逃避生活,现在才发现,生活避无可避。

抉择的时刻终究要来临。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写东西,我深知自己的文字很烂,表达也没有逻辑感,不敢用影评二字,一是因为不喜欢评论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事物,二是没资格。

只是想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牢骚和小情绪,并周期性地对自己抛出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来思考。

 2 ) 我就是粟一柯,但是是高考前的

我本是遇到舅公后的“粟一柯”,到如今不知为何成为了高考失利的粟一柯。

希望我能像粟一柯那样幸运!

这种小众的电影真的是细节把握真的太好了,成本虽低但是能把现在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将年轻人的浮躁、不羁、放纵、懒惰、虚荣展现的太过真实。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能让我自己深刻的去思考一下如今我到底在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3 ) 一部电影好在哪不是捧出来的,是拍出来的,不一定多深奥,简单一样好看

这部电影我是在爱奇艺看的,我一般很少看没有知名度的电影,不过有知名度的好的就那些,早就看完了,跑步的时候,喜欢看电视,就随便找了个评分可以的。

结果没想到这一看,还惊艳了我,结果点进去之后就一直在跑,忘记了自己在跑步,一直跑到电影结束,好在电影并不长。。

剧情其实非常简单,一个不学无术的青年,辍学在家。

母亲为了他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后来,家里来个亲戚是搞文学的,孩子和长辈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也没什么交集,却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同路人,孩子在长辈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那个领域,找到了自己该做的正事,对于学习不再迷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重新参加考试回到了学校。

这样的励志片屡见不鲜,不过拍的确是很好,没有那么重的下笔,却也恰到好处。

里面的演员除了那个舅公,之前见过应该是个老戏骨,其他的都是第一次见。

大家演技没有那么惊艳,那种生涩感却很真实。

剧情没有什么高大加持,一直都是平平淡淡,循序渐进。

但是也能渐入佳境。

看完之后你会无比确定,这很正常,可能千千万万个家庭里面会有发生这种故事的人。

而且故事的本身,非常励志,又很良性,让你看了之后充满正能量。

挺好。

 4 ) 有意思的地方

1.白雪的笔,很不错哟,同款笔芯❤

2.安利的书棋王、象棋的故事、契诃夫小说选、月亮和六便士、罗亭、包法利夫人、白痴、罪与罚……

3.我以为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过上自由的生活。

其实本质是一个办事拖拉、胆小怯弱、还喜欢胡思乱想的人。

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人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痛苦和麻烦。

很多人不是想着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

逃避最简单那些成天只知道抱怨,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其实是最没用的。

 5 ) 阅读的启示—《睡沙发的人》

01 引言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五遍,一遍一遍地重复,是因为电影画面有一种几乎就发生在隔壁家的邻近感。

里面的人物角色设置,就像你某个教室的同学,或是家里的表哥表弟,又或者是隔壁邻居家的小孩。

因此这部电影毫无距离感,反而有一种极其现实的接地气,看起来就像是你家楼下一推门就会见到的人、一下楼梯就能听到的声音。

02 生活原本的样子高考落败的栗一柯,跟小混混朋友一起去朋友前任家“偷”东西。

被妈妈接出来以后,在家里继续混日子。

栗一柯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单亲家庭,长相平凡,看起来也不太是有什么天赋异禀的样子。

他读书成绩垫底,校长能记到他的“标签”是【考试成绩最低】的同学。

他的妈妈也是世界上普罗大众的那种爱唠叨、刀子嘴型的那种妈妈,对儿子也是粗暴教育,甚至拿钱或者搬出家门这类语言“威吓”儿子。

为了让儿子安心复习,她拔掉网线、收起了电脑。

嘴上骂骂咧咧,但背后还是替儿子张罗起了复读的事宜。

03 遇见一个人,改变这一生后来,舅公出现了。

舅公这个角色设置也是极其令人头痛的,他不随和,行事又较为古板,没有普通老年人身上的那种和蔼,反而多了一份读书人的清洌,从不言笑,讲话也是直得像是万年钢铁男。

但却是这个古板的老头,用文学的力量启迪了小男主栗一柯。

这一对老少配,老头与男孩的角色搭配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张力,他俩的相处方式也给电影剧情增加了令人不禁莞尔的喜剧元素。

我曾在这部电影里数次读到了令人感动的细节,首先是舅公第一次出现时那不小心打翻的一箱旧书。

我第一眼看到了《罪与罚》和《荆棘鸟》,那已经有点被翻脱了皮的书封看起来颇起来有些年代了。

为了给舅公腾出房,栗一柯睡上了沙发,此处点题,是为睡沙发的人。

04 阅读的启示舅公每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栗一柯刚依然是背着妈妈在家看电视,把手机藏在书本里假装看书,做选择题靠在茶杯里掷色子拼概率。

背英语单词,永远是第一个英语单词“abandon,abandon”那样机械而又无意识地在那里挣扎。

他们的第一次【打交道】是舅公因眼睛老花,而让栗一柯帮忙阅读。

栗一柯只读了两句话,就错了好几个字。

某个睡完懒觉醒来的早上,栗一柯看到了舅公放在他沙发旁的一本《棋王》,考虑到他读书起来错字连篇,舅公随书附了一本新华词典。

这里当然是编剧俏皮设下的一个幽默点。

而栗一柯真的开始阅读起来了。

生命也因此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按下了按钮。

05 阅读的意义他给舅公读《棋王》的时候,两个人坐在窗边,老人穿着棉麻的白衬衣,老花镜用绳子挂在胸前,依然不苟言笑,但那一刻,他在栗一柯心中植下了光明的力量。

后来,《象棋的故事》、《月亮与六便士》、《罗亭》、《包法利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络绎不绝。

栗一柯像被点亮了阿拉丁神灯。

他进入了阅读的世界,也开始写随笔,他和舅公两人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做“文学交流”。

他开始在说话中引经据典,他说,如果你跟我一样也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就会明白《象棋的故事》里面B博士的痛苦。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也是阅读的意义。

他在文学的意向中,想象自己离家出走,摆脱了妈妈的桎梏,感受了自由的高尚。

他不停地写,写作给他创造了一个巨大无垠、广袤无边的世界,那是独属于他的、真正属于他个人的精神空间。

再遇到朋友时,朋友还是那副混世愤慨的样子,但一柯却蹦出一句金句回应说“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是傻瓜,就不再是傻瓜。

”这话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

朋友却说【什么司机、脱衣服什么司机】,哈哈,鸡同鸭讲。

这就是阅读给人带来的改变,它改变你的语言方式,它丰富你的思维方式。

你开始会变得有厚度,或者说有深度。

06 阅读点亮生命后来,小姨全家来了。

这个剧情设置,其实就挺现实的,像极了我们春节过年回家会遇到的情形。

小姨借关心栗一柯的近况和未来打算,言辞中毫不掩饰自己儿子即将去英国的【优越感】。

心理上发现,一个人越是自卑,越是追求优越感。

舅公终是看不下去了。

他若无其事、云淡风轻地给栗一柯拿来一本杂志,还附赠上了稿费。

此举,无疑是拯救了餐桌上的栗一柯。

但是不得不说,这在栗一柯生命的洪流中,成为一盏照亮他思维的灯塔。

那是有生命启示意义的。

那是对他的肯定,那是一种发自灵魂的精神认可。

半夜,无心入睡的栗一柯推开舅公的门,舅公依然在阅读,那短短不到四五秒的一幕画面,在我后来反复重看的过程中,数次感动了我。

后来舅公搬走了,去了老人院。

但是他带给栗一柯的意义却或许是长此一生的。

舅公应该是我最喜欢的电影角色,没有之一。

整部电影下来,表演浑然天成,没有玛丽苏,没有主角光环,一切就像日本小津安安二郎电影里的那样,日子平淡如水,却在细水长流中耐人寻味。

如果不是舅公的出现,栗一柯的生命轨迹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不得而知。

07 结尾这让我想起了八九岁时的一个夏天,我在外公家一个有点掉漆的红色木箱子里翻到了舅舅的藏书,那里面整齐地排列了几十本经典名著。

当时还是学生的舅舅极其珍爱这些书,从不舍得外借。

但鉴于我当时表现出的对阅读的渴望,或许是碍于妈妈开口,他借了我一本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以及著名的《简爱》。

在那个空气中飘着西瓜甜香的下午,我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开始我的【阅读生涯】。

如果没有遇见舅舅给我的那本名著,如果不是阅读那些滚烫的句子,如果不是在后来的生活中保持系统持久的阅读。

今天的我,又将是一种怎么的生活态度呢?

 6 ) 简约的画风 不简单的道理

刚看到电影名字的时候,本以为是喜剧电影。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觉着没什么意思。

但是坚,看到后面越来越好看。

想一直看下去,电影的结尾给人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使用了开放式的结尾。

以上其余想说的。

都在图里了电影是我喜欢的类型 ,安静却引人深思。

很容易的人就把人给带入的影片中。

比较适合安安静静的看。

 7 ) 周末了,看部温情电影吧(这部电影里还暗藏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书单)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是《睡沙发的人》,可以说是一部没什么名气的小众电影。

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鲜肉网红,没有大的制作投入,甚至连导演也名不见经传。

但就是几个普普通通的演员,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又诙谐有趣、朴实无华又发人深思的小故事。

同时,这部电影里还暗藏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书单哦。

《睡沙发的人》不学无术的高考落榜生粟一柯,与母亲一起生活,他有着他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共有的缺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叛逆任性,高考失利后既不想复读,也找不到事做,是一个典型的学渣少年。

一出场,就因为帮哥们儿撬锁被妈妈从公安局领了回来。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粟一柯的舅公,因为性格古怪固执,与邻居相处不好,儿子又在国外,只能搬到粟一柯的家里由粟一柯的妈妈暂时照顾。

舅公生活规律,每天锻炼、读书、看报,规律地像一只瑞士钟表,是标准的老年学霸。

随着相处的深入,这一老一小之间,逐渐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粟一柯的妈妈对叛逆的粟一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舅公,请他点拨一下粟一柯。

但舅公非旦不帮忙,还把粟一柯妈妈教育了一顿,又把粟一柯也指责了一顿。

说粟一柯妈妈管得太多,从未问过粟一柯的想法。

而粟一柯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总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舅公指出的,不正是当下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吗?

但是接下来,舅公却用他潜移默化的方法影响了粟一柯。

他用自己的方法,逐渐把粟一柯引领到阅读的世界中去。

一次,粟一柯看到舅公在写东西,就问舅公,“你是要发表吗?

”舅公说不是,他又问,“那你写给谁看啊?

”舅公回答,“表达需要”。

这之后,粟一柯也逐渐尝试写作和表达,而舅公则默契地为他修改文稿。

就这样,少年学渣和老年学霸通过书籍逐渐建立起了心灵的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粟一柯在舅公那里读了非常多经典之作,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到《契诃夫小说选》,到《月亮和六便士》,这些书指引着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有很多温情的时刻:故事的最后,舅公选择独自去养老院生活,趁粟一柯去高考报名,不告而别,却把自己满满一箱珍藏的旧书留给了粟一柯,看到这里简直忍不住泪目。

电影中也有很多幽默有趣的片段:邻居的小男孩又忘记带钥匙,来找“开锁高手”粟一柯帮忙开门,“从良”的粟一柯拒绝帮他开门,却不得不请他进屋辅导起他的作文。

没想到,他“自吹自擂”的作文却使小男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小男孩再次找粟一柯辅导作文,粟一柯拒绝,于是小男孩以金钱相诱。

没想到,粟一柯的辅导竟然出了名,最后甚至来了一群小朋友,每个都举着钞票来拜师......

电影中也有“马冬梅”式的搞笑情节。

更有青年人对人生的终极一问。

用简单、朴实、诙谐又不乏温情的方式,讲出一个平凡普通又引人回味的故事。

这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的电影。

真诚地,推荐给你。

❤【最后,梳理一下电影中的书单】白痴【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9.0[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06 / 上海译文出版社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岳麟

罪与罚8.8[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03 / 人民文学出版社死屋手记【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娄自良

死屋手记9.2[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2011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四郎【日】夏目漱石、章蓓蕾

三四郎8.3[日]夏目漱石 / 2010 / 上海译文出版社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冯亦代、傅惟慈、陆谷孙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9.1[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2012 / 译林出版社月亮与六便士【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徐淳刚

月亮与六便士8.7[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2017 / 浙江文艺出版社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

包法利夫人8.2福楼拜 / 2003 / 人民文学出版社罗亭(外研社双语读库)【俄】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陈博

罗亭8.5屠格涅夫 / 1957 / 人民文学出版社荆棘鸟【澳大利亚】考琳·麦卡洛、曾胡

荆棘鸟8.6[澳] 考琳·麦卡洛 / 1998 / 译林出版社日瓦戈医生【苏】帕斯捷尔纳克、力冈、冀刚

日瓦戈医生8.5〔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 2006 /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 阅读重构人生,善良温暖人心

睡沙发的人,整部电影剧情给人一种朴实简单的感觉,整体情节推动,叙事节奏很平稳,其中的几个情节设计花了心思,把主人公粟一柯如何从一个没有人生目标,非常迷茫的高考落榜学渣,到最后重新燃起斗志,成为一个怀揣文学梦的复读者的转变演绎的很精准,看的过程中也很有代入感。

整部电影的观感带给人一种宁静踏实的感觉。

  电影也有缺点,演员的表演,特别是非主演的表演太生硬的,很让人出戏,剧情有些强捧主角,让主角带上了“光环”,但是瑕不掩瑜。

  电影的开头,粟一柯就一种颓废堕落的形象登场了,和发小溜门撬锁,最后进了公安局。

高考失败,复读学校不收,自己也没有想复读的想法,整日在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想找个工作,没有学历,没有技能,高不成低不就,总之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让人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等待他的就只是一片灰暗了。

  舅公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有文化,性格固执的老头儿,得罪了整栋楼的住户邻居,被房东“请”了出来,住进了粟一柯的家。

于是粟一柯就成了那个“睡沙发的人”。

粟一柯的妈妈知道自己的这个舅舅有文化,有见识,想让他辅导自己的儿子学习。

于是粟一柯整个的人生轨迹发生的转变。

  粟一柯骨子里还是对文学感兴趣的,在与母亲的沟通中也提到了自己曾经想学习文科的想法,可惜母亲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认知 -- 学习理科将来好就业,有出路,强迫规定了他的人生,可惜最后的结局是一地鸡毛,两败俱伤。

  从电影中几个桥段来看,粟一柯还是有点语言天赋的,有自己的思考,也有着漫无边际的幻想。

舅公那一箱经典书籍改变了粟一柯,或者说重新点燃了粟一柯内心深处那一束文学梦的小火苗,让粟一柯有了信念和目标。

大量的经典文学的阅读,让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了文字表达的欲望,那薄薄的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打开了粟一柯人生的大门。

  粟一柯的小说发表了,让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也回击了姨妈一家人的嘲讽,他知道了自己要走的路,路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在等着他,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心里对这条路的坚持。

  《睡沙发的人》整部电影情节和人物都很简单,但是构思设计很精致,没有大起大落,激烈的冲突,几个很有心思的小细节设计,就把粟一柯,母亲,舅公这三个主要人物的鲜明性格特色烘托了出来。

  粟一柯常年在母亲的严厉管束下,性格有些懦弱,很丧,但是很讲义气,身上还是有股子热血青年的冲动。

母亲作为一个单身母亲,性格非常要强,对孩子很强势,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两人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

舅公有文化,固执,讲原则,有种公众道德卫道士的感觉。

三个人挤在一套小小的公寓里面,各种冲突随之而来。

  电影看完之后的感受市非常温暖和宁静,还有感动,不是让人落泪的那种感动,仔细体会下,感觉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平静。

细心的搜寻下这种宁静踏实的感觉来源,我觉得这是电影中这三个主要人物那本心的善良,带来的满满的正能量。

  粟一柯丧,滑头,懒散,但是对朋友义气,对母亲恭顺(没有用年少轻狂这个借口肆意妄为,而是很克制),面对突然闯入自己生活的,把自己挤到沙发上的舅公,也没有埋怨,面对怪老头的埋怨指使,也尽力的满足他,当知道舅公要去养老院,首先是对舅公能否适应的担忧,为别人着想;母亲脾气急,对粟一柯甚至舅公都口气不善,但是在表弟和姐姐都不愿意接纳舅舅的时候,条件最差的她却担下了这个责任,不忍老人无人照管。

舅公脾气固执古怪,得罪人的功夫一流,他不善言辞,但是用行动默默影响和帮助了粟一柯。

小说的发表,让粟一柯有了自信,让粟一柯妈妈在姐姐一家面前有了底气,电影最后那个小小的“回击”,彷佛看到了一个老人俏皮的背影。

甚至是那个那个和粟一柯鬼混的发小,当发现自己和粟一柯在思想上有了距离之后,没有嘲笑,没有嫉妒,只有祝福,很暖心。

  其实最开始这部电影吸引我的点,是粟一柯沉醉于经典文学的熏陶下,整个人由内而外的一种变化(和发小的那次聊天的桥段,看的出来他对自己和未来有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思考)。

我平时也喜欢看书,很有以前还有个文学梦,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享受阅读经典的经历了。

这个情节或许也是触动了我,让我有了认认真真看完这部电影的想法。

  电影最后粟一柯重启自己的高考和文学路,竟然也给我了一点小激励,打开了word,写下了这篇文字,作为开启我写字道路的一个起点。

 9 ) 环境悄无声息影响生活

看完电影,“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句话一直浮现在脑海。

影片中所展现的家庭是现在生活中大部分家庭中的日常,粟一柯的妈妈与大多数妈妈一样,满心希望孩子好,但却从未询问过孩子需要的人是什么。

在与妈妈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舅公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

舅公性格古板执拗,常遭到邻居的投诉与房东的驱赶。

粟一柯与舅公最开始一直是互不打扰的状态,但渐渐的在妈妈的请求下两人开始熟络,粟一柯在舅公巧妙的指导下开始爱上学习,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粟一柯正如家里沙发前的三幅画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状态。

 10 ) 失败的理想

用语言塑造的人物性格好扎实,主角急忙将电视盖好,母亲进门:“又在打飞机”发现了不止一次,同时习惯有一定嫌弃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后面的“只是一个意外”说到笑点上了。

一棵树教小孩子写作文“我不撬锁很久了”哇联动了“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三人会谈时,主角说:“我谈吉他你说我不务正业,我想去登山,你说我浪费时间,我想去学文科你说理科好找工作”我看书你说无用,我玩滑板你说浪费钱....这就是对广大家长所说的话....请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多和孩子谈谈心多支持支持孩子,而不是一昧的打压所谓“激将法”。

一棵树对文学无知时毁了舅公的文学名著,舅公在走后把“梦露”变成了“痛苦是创作的土壤”。

剧情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一棵树是理想,舅公是知道文学有意义但无力量一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中,不想放弃文学但又不得不接触现实,中途来的一家人是现实一派与舅公为代表的理想派对峙,在理想派与现实派的斗争中,一棵树趋于下风,幸好舅公及时使出现实的支撑“稿费”结束了场面掰回一局。

为了逃避现实而沉浸与理想中的胜利是失败的。

《睡沙发的人》短评

一个网络电影能拍成这样真的不容易,我离成功差一个老舅了。

7分钟前
  • 敏感怪
  • 推荐

切入点小,有趣地讲了一个小故事,忍俊不禁。

11分钟前
  • 芳华正茂
  • 还行

高考落榜男孩心事,有节奏上的缺陷毛病。如果能更彻底地聚焦在两代人的沟通联动上,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年成风的颓丧主题下,我选择相信它的青春与善意。毕竟,读书阅读是不会骗人的。

1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虽然整体情节虚构得有点牵强,但一部倡导读书的励志电影总是好的。

15分钟前
  • 天兵
  • 还行

严肃幽默比例恰当好处,喜欢。老古板和年轻不学无术的交流碰撞,之间的戏剧冲突太可爱了。

20分钟前
  • 衡Isabella
  • 推荐

不能说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作品——毕竟这个分数摆在这,说明大家没低估。//从一个场景和台词可窥影片一斑,男主(高考落榜后)在家看电视,听到敲门声,赶紧关电视,拿冷水毛巾擦电视机壳降温,开门,男主他妈:怎么这么慢啊,又在打飞机吧。——瞧瞧,几部国产电影会有这种台词?

2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细节好,导得丑。

26分钟前
  • 李来力
  • 较差

剧情很像电视剧。

29分钟前
  • 楚小葵
  • 还行

人生可能遇不到几个舅公这样的人,但不妨碍我未来成为舅公这样的人

32分钟前
  • 若你遇见她
  • 还行

小品喜剧,文科生的苦楚。

37分钟前
  • dlmujiaqi
  • 还行

和老公。

40分钟前
  • 维·王。
  • 较差

废柴儿子,社恐老头,朋克老妈,是个很俗套但也很有故事性的设定。即便能说出一箩筐的问题,电视质感、尴尬演技、刻意营造出的生活张力、糟糕的声音和混乱的摄影风格等等,但还是不忍给差评。甚至看到了故事里一闪而过的脱力灵气,而且落在了一个很巧妙的点子上。并不反感这种小聪明,男主角超可爱。

42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布景喜欢、演技喜欢、故事喜欢、镜头喜欢,舅公去了养老院之后留给粟一柯一箱书差点让我哭出来。虽然片末小姨母子的出场有些刻意和面具化,但终于明显地将祖孙二代纳入同一条战线。最后我希望,华语电影能继续出一些这样温馨美好恬淡正常好看的片子吗?滚蛋吧顶着名导明星光环的破片子!灵气才情和臻心兼具的电影人请加油!

44分钟前
  • yanni
  • 力荐

痛苦是创作的土壤,哈哈哈~

48分钟前
  • 將 離
  • 还行

这部电影有在努力了..

52分钟前
  • 较差

久违能让人会心一笑的作品。省却刻意造作和编派,朴素而平淡叙事中由细节感同身受引人不由得与角色共情:生活刻画与情节推进流露因创作者不够自信造成的生涩感,意犹未尽的趣味反而别具一格——文学“名场面”影像化创意更令人欣喜。新人新作在选题和创作上的诚意足够盖过表现手法上的瑕疵,敢不迎合流俗而忠于自我切身感受的表达更是一股清流。直面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却举重若轻、点到即止,不落窠臼绕过奇情滚滚与愤懑滔滔于是更加真实而洒脱;粟一柯教作文对“真实”的探讨毋宁是自我解嘲、而老舅爷的湖畔谈话简直是鞭辟入里——不同于一众短评对最终“回归主旋律”的不满,回归恰恰卒章显志点明“知耻后勇”:须知,这不是与世沉浮、也不是自我奴役,而是正视问题后自发、自觉的自我和解。自诩不媚流俗的懦夫们请反复聆听老舅爷的湖畔谈话,谢谢。

55分钟前
  • Adnois
  • 推荐

一般般

59分钟前
  • z
  • 较差

挺有意思的,属于标准靠才华出道的处女作,没钱做美术就粉刷墙面颜色,没钱拍外景就拍好室内小品,导演在视听方面比较普通,但抖包袱的能力真不赖,编剧的台词也很精彩,就是偶尔开车开的有点勉为其难,可以说出道就是冲着伍迪艾伦路子去的,也难怪会有《走走停停》了。剧本浸透了宅家文青与Gap青年受到的横眉冷眼、讥讽热嘲,真就“痛苦是创作的土壤”,是编导给自己打气,也恰好呼应到当下,这对编导组合还能继续打。从《走走停停》回看,本片更像一次“热身”,比较欣赏编导在生活流的趣味与逼仄的人际关系间作戏的张力。逃离母亲的同时,寻找文学的精神父亲,全片到底也没离开“家庭”,最有心的点是,所有的书籍道具,都是过去几毛几分的绝版书,但这个点没什么延深。电影拍的既没什么野心,又处处可见想做一部华语电影清流的发愿。

1小时前
  • 贵久
  • 还行

网大里的出色之作。剧本很好

1小时前
  • 陈四百
  • 推荐

《睡沙发的人》的主人翁是高考落榜的粟一柯。他一直游手好闲,母亲命令他在家复读。他无心向学,但找工作时又挑三拣四。他的舅公因为性格古怪而被房东赶了出来,无处落脚,母亲无奈将其收留。如此一来,粟一柯便成了“睡沙发的人”。这是一个小成本电影,一开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生活中无数的平凡片段,无业游民+失学青年的生活可谓是“丧”无天日。当脾气古怪的舅舅跟几箱书一起搬进粟一柯的家,他的生活乃至人生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学霸和小学渣的互动相当好看,一本本名著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

1小时前
  • 虫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