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葵一致觉得房祖名的出场惊艳到让人惊讶。
后来觉得那可能是假发。
管它。
这孩子长得还真快。
不过对于小开的演绎那应该算是本色出演吧。
随他爸,拍戏还是很认真的,功课应该也做了不少。
是个好苗子。
其他人,李心洁演戏还是那么使劲。
梁家辉是勤奋的好大叔。
diao样子还是演的很棒的。
比当年大D还有超越。
我看好大叔。
同样是大叔的还有张耀扬。
沉沉曾跟我说他喜欢他。
我才开始喜欢他的。
乌鸦。
哈哈。
这片里他很man啊。
尤其是在台湾上课那段。
可爱死了。
因为期待值比较低所以看完之后觉得也还好。
剧本不像话,视听也一般。
鼓反正是没有打动我。
但不能否认几个演员还是不错滴。
电影的情节可以省略,黑帮的仇杀又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就离开,但鼓声让我留了下来。
不打鼓的打鼓,一句禅语让我回味至今。
不好评价,可能个中滋味只可意会吧。
阿照(张耀扬饰):男,年龄不详,资深黑社会成员,阿关(梁家辉)助手,有多年用枪打猎经验,因想当老大,出卖了阿关,并找人在狱中杀了他。
sid(房祖名):男,年龄20出头,黑社会大哥阿关之子,典型的摇滚青年,乐队鼓手,因泡错妞被人追杀逃到台湾,偶然机会下加入了禅鼓队终成正果。
最后,sid为报父仇,两人大战于树林。
结果:新手干掉了老手。
(并没有当场打死)。
电影《战.鼓》观后有感-鼓.禅.人战.鼓这个香港片子比较有深意,主题思想就是提倡人要回归自然,修身养性,要达到人生的一定层次,需要进行自我的修行才行。
对于一直以大开杀戒的暴力片子为荣的香港电影市场,好像是徐徐的一道清新的风吹散阴郁的乌云般,带来清新的光明,一种积极人生的光明,影片探讨物质化的社会为何人越来越没有归宿感和目标感,失落了人生的意义,疲惫而痛苦,返朴归真的自然的击鼓队在台湾大山之中的修炼和学习,却能带给人各自的平静与心安,通过男主角的学习击鼓的过程,揭示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要想击好鼓,人自身的修养、心性、力气、为人处事都要锻炼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将鼓击打好,这就是其中相同的道,道法自然。
战.鼓的主演是梁家辉(香港金像奖影帝)、房子明(成龙唯一的儿子)、李心洁(香港金像奖影帝),梁家辉饰演黑社会的老大阿关,老子天下第一、无法无天、脾气暴躁、果断、无情、专制;房子明饰演梁家辉的儿子sid,年轻不懂事、聪明活波、作风胆大、多情、风流任性,竟然泡上了另一个黑社会上的风云人物stephen(曾江饰)的年轻老婆,当场被抓,stephen就救过阿关(梁家辉)的命,要sid的双手,并且要关爷(梁家辉)自行家法。
关爷(梁家辉)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送到台湾的偏僻小镇上去躲藏,由并阿照(张耀扬饰)一起照顾,然后随便拿只手给stephen,stephen明知有假,但是暂且给了关爷(梁家辉)的面子。
房子明到山上遇到优人神鼓击鼓队,而加入优人神鼓击鼓队,击鼓队在山上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房子明刚开始的任性,浮躁无法适应艰苦的禅的修炼生活,虽然聪明,但是没有耐性,击鼓队的队长为了训练房子明的耐性和耐力,刚开始根本不要他击鼓,而是跑步,挑水等,房子明只想学习练习击鼓,不合作,最后闹情绪,因为喜欢击鼓队中的李心洁,而李心洁根本不喜欢他,最后中途下山,后面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友爱的重要性,还主动买了一套新鼓送给击鼓队。
房子明慢慢明白,击鼓也是非常不简单的一件事情,第一个层次是要击鼓的时候腰部力量充足,马步稳健,还要注意和其他鼓手的配合;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击鼓修炼身心,只有身心的层次提高了,帮助其他人,与人为善,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相辅相成的。
后来阿照(张耀扬饰)为了取得老大阿关的位子,出卖了阿关,派人在狱中暗杀已经入狱的关爷,最后sid回香港演出,同是为报父仇,两人大战于树林,结果:新手彻底击败了老手,并没有当场打死。
后面sid最终还是回到台湾的优人神鼓击鼓队,没有实现他自己在上课的时候说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威风有势力的黑社会老大"。
記不記得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什麽?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你沒辦法記得起來。
因爲在聽到那個聲音的時候 我們還沒有出生。
在我們母親的肚子裏 我們最大的依靠……就是她的心跳聲。
戰·鼓。
葉子說戰鼓是個好片 我相信她的品味 電驢上拖下來 佔據了我筆記本的最後一點空間 看了兩遍 邊看邊寫 因爲想多體會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 每一個細節都不想錯過 事實上 對於我來説 它沒有到力薦的地步 但是我們應該鼓勵勇於並堅持用鏡頭說故事的導演 因爲這樣的片子能讓人看到希望 我對於香港商業片 直到最近才開始不太失望 畢竟還是有商業片拍多了脫胎換骨的導演 也終于有了有思想的人 只不過好像文字寫多了就會脫離自己的控制一樣 電影拍出來也不一定就仍然是導演想說的全部 八個字 意猶未盡 慾說還休。
這就是一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龍少爺是怎麽從一個膚淺幼稚無法無天的二世祖煉成一個有了禪心懂得原諒的成年人 畢囯智這個名字很熟悉 回頭豆瓣一搜才發現原來是《去年煙花特別多》的配樂和《海南雞飯》的導演 雖然沒看過 這兩個片子得了不少獎還是知道的 卡司陣容很強大 更有很多熟面孔 最後的演職員表也輕微shock了我 焦雄屏的監製 葉錦添的服裝 還有那蝦米碗糕安德烈老外的配樂 大提琴的聲音深沉而悠揚 音效是個叫杜篤之的 據説也很有來頭 一部要用鼓聲去作爲全部語言的影片 這個人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楊受成 看見某篇評論稱呼他為禽獸成 哈哈……我不說也罷。
開場把龍少爺拍得很莎士比亞 我沒想到他也可以優雅地演舞臺劇 一開腔就聼得出是本人的聲音 那幾句話奇妙地安定了我之前抱有的懷疑態度 打鼓的時候龍少爺變帥了 有那麽一瞬間很有點兒李俊基的邪氣 可是泡到浴缸裏就又打囘了原形 成龍傢可怕的顯性基因啊 這張臉太誠懇老實了 寫滿了認真和努力 要這樣一個乖孩子來演反骨仔 怎麽看都差那麽點兒兇狠 之前的《千機變》就不說了 根本是用來給他打名氣的老爸護航商業片 從《早熟》 到《男兒本色》 再到這部《戰·鼓》 以及我還沒看過的《太陽照常升起》 他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拼命地吸收學習 不驕不躁的態度 一部比一部廣受好評 值得竪起大拇指 父親打鬥了一輩子 多少次從鬼門關前來囘 《男兒本色》看得我實在揪心 除了謝霆鋒最痛就是他 成龍若是看見了也一定心痛 沒有必要父承子業 繼續拍這種片子吧 不做成龍可以做梁傢煇啊 如果照這樣一直努力下去的話 演職員表裏他那個樂隊的名字叫做hardpack 不知道是新秀還是香港我不了解的搖滾圈兒 少爺拿的手機還以爲跟我一樣 後來看清是5300升級版 我以爲已經過時了 難道在香港還賣得挺火?
手機的鈴聲和後來試圖偷跑時候聼的歌編曲都挺不錯 暫停辨認了一下叫做whatever you like 演職員表里沒有這個名字 但是卻看到了臺灣著名的潑猴樂隊的身影 一首叫《生命》 一首叫《失敗者》 就不知道是這兩個裏面哪一首 在香港繁華街頭開著跑車的鏡頭我喜歡 路邊身材姣好的流鶯 晃動的燈紅酒綠 行進的鏡頭 靜止的人 所以我喜歡看頭文字D 喜歡看極速傳説 喜歡看蜘蛛俠 最後他終于知道了殺父親的兇手 他有機會報仇 然而最後卻選擇了饒恕 禪鼓山人們平靜微笑著列隊離去 他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畫外音伴著豎琴的聲音響起來 聽見他說 一生中 有無數的一刻 在當下的一刻 我看見我 那一刻 我是我爸爸的兒子 那一刻就是我 我 就是那一刻。
張耀揚恰好是我喜歡的人在演技上最大的偶像 沉穩内斂的演技 愈見魁偉的身軀 沒到以退爲進要sid來儅幫會老大那場戯我真沒發現原來元兇就是他 回頭再看才發現蛛絲馬跡 在跟著梁朝偉打野豬的時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姿態 在每一個眼神流轉裏透露出隱忍的野心和平和的矛盾 他出賣了関哥 將其送入監獄 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一種救贖 對於這樣一個角色 阿sid恨不起來 我也恨不起來 喝酒與兄弟們慶祝合作成功與禪鼓演出的這一段平行蒙太奇中 他的每一個動作 眉毛挑動 手指輕彈 碰杯微笑 握手客套 送別家人 開車離開 都奇妙地契合了鼓點的節奏 最後的狩獵中 仍然是一前一后 仍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不同的是黃雀不再是他 而變成了sid 生活中的張耀揚與他詮釋過的角色不同 偏偏是最恬淡而平凡 出演這樣一部有關禪悟的電影 年齡的積累 生活的領悟 看得最通透 最理解導演的人 倒可能是他 話説最近這麽流行這一類的片名 《色·戒》《放·逐》《戰·鼓》 倒顯得怪有品味的 我還記得去年上半年某一個夜裏看過了《放·逐》 一部片子裏集結了我愛的三個香港演技派男人 黃秋生 吳鎮宇 和他給我的驚艷和震撼。
梁傢煇又是演黑社會老大 但這次是個愛家人卻不知道怎麽表達的父親 他脾氣粗暴 對子女動輒大吼大叫甚至打人 但其實很愛他們 據説原版有他切掉自己的手來代替兒子的手的情節 我注意看了一下細節 在他去見老馬求情的時候鏡頭兩次放在了他的手上一次是在聽到老馬說“我要他兩只手”之前有預兆一樣手指輕微地痙攣了一下 一次是聽到這個要求之後用力地抓住老馬的肩膀 雙眼通紅 在寵物醫院裏那場如果不是何超儀沖上去 他其實不是真的想打女兒的 只是想發洩一下怨氣 在趕阿照出去的時候他的額角滴落了一滴汗水 打落了何超儀一顆門牙之後會給醫生打電話說他的女兒還要嫁人叫他給她補好一點 把兒子送去臺灣跑路雖然嘴裏罵得兇卻一直目送他上船 聽見女兒懷孕了之後縱容地認可了那個他認爲配不上她的男人 答應了兒子會幫助carmen於是即使知道是騙局也要去見她 值得一提的是何超儀那個驚恐防備的眼神 非常逼真 最後雖然未得善終 但是在兒子的鼓聲中 在朗朗的乾坤下 他在臨死之前已經得到了超度 最後兒子在收拾他的遺物的時候 打開冰箱 發現的只是很多盒他最愛吃的冰淇淋 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 死去之後對兒女來說其實只是那個當年喜歡吃冰淇淋的老父親 那幾個父子同時剪發同時擊鼓的鏡頭 看得我非常舒服 父親的鼓聲停止了 兒子的還要繼續下去 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通過這樣的形式 懺悔了自己的舊過去 領悟了人生的新意義 近年來梁朝偉這種黑社會老大的角色我看得太多 他是個影帝 卻把自己糟蹋在一部又一部商業片裏 這讓我有點心寒 他應該是末代皇帝 應該是杜拉斯完美的中國情人 而不應該是跳樑小醜 影帝也是需要錢的這我知道 香港電影市場不值得期望這我也知道 然而既有梁朝偉 聰明地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劇本和角色 靠王傢衛張藝謀馬偉豪劉偉強這樣的大牌維持並提高自己的地位 每次合作必定有讚無毀 代言廣告不是意大利皮具就是法國紅酒 同為tony leung卻更爲年長的梁傢煇爲什麽要在一部部商業爛片裏浪費精湛的演技 不是優雅迷人而是目露凶光的角色 穿著廉價的内衣或粗濫的西服拍無趣的廣告 在鬼片裏對著嘩衆取寵的白靈袒露曾經最完美的肢體?
不過聼說他凴這部片子得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男配 也算對得起這一番努力 可能這就是影帝 即使是這樣的角色 也能夠詮釋到渾然天成。
歲月是如此恩寵著李心潔 年齡在她臉上看不出痕跡 站在二十幾嵗的龍少爺面前 在山林的青翠純樸之中 她看上去像岩井俊二鏡頭裏的鈴木杏和蒼井優一樣清新動人 中國電影界難得有這種乾淨氣質的姑娘了 可是李心潔畢竟也三十二了 再過幾年她會變成劉若英 再過十幾年她會變成張艾嘉 一部《20,30,40》讓我看見了她以後的道路 《戰·鼓》裏她的戯份並沒有達到女主角的重量 也就是說 這還是一部男權的片子 看第二遍我才看明白 原來紅豆喜歡的是師傅 可是正如阿sid所說“這不是你要的愛情” 得不到的就不能強求 這也使我心裏有了點小活動 然而只是朝夕相處著就能喜歡上男主角了嗎?
或者其實有感情戲但是被刪了?
花痴段落獻給我永遠的曾江爸爸 老頭的風采猶勝當年 從鄭希怡驚恐地跳出浴缸的那個遠鏡我就認出了那個我愛了十年的身影 那個氣質是那麽遠的距離那麽模糊的視線也能感覺到的 那個數十年不變走路的姿勢無論是儒雅的手工西服還是黃藥師的長袍飄飄都蓋不住的 從小時候看《大時代》印象最深就是他 兇狠的 孤獨的 不擅表達親情的 曾經叱咤風雲的那個老父親 長大了也念念不忘 送葬淋雨那場戯我要生氣了 我說爸爸 您都72嵗了 能不能別這麽拼命 現在的港臺老影星 您都是碩果僅存了 那麽大的風雨!
千萬保重身子啊!
要是您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我且得跟失戀一樣悲痛一段兒呢 呸 好的不靈坏的靈 焦姣婆婆跟他真相配 倆人還在《流星花園》裏邊客串了一對兒老歡喜冤家 婆婆 您老公一笑起來那個溫柔啊 一坏起來那個迷人啊 那個幾十年如一日的那個不動不搖談笑閒風雲變色的氣質 即使是72嵗讓我嫁給他我都干 太干了 往死了點頭啊……最後要說說這片子核心的部分 這個鼓果真震撼人心舞臺演出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摸我筆記本的兩個喇叭 想更震撼 更震撼 想要藉由碰觸而感受那鼓的震動 再次鄙視大陸廣電總局的和諧 剪掉的部分如此生硬 幾乎連接不上劇情 至於導演想要闡述的禪的觀念 我的人生閲歷還淺 一知半解 也就不說出來招人笑話了 有幾個細節值得一提 這麽清靜祥和的山閒 紅豆的睡房裏居然挂著殺死比爾2的海報 嵐姐的房間裏挂了一幅字 路逢劍客需呈劍 不是詩人莫獻詩 大概是個獻字 抑或是配 我辨認了很久也拿不準 sid一開始撿的40塊有棱有角的石頭 到了最後他過生日的時候已經被經歷與鍛煉磨圓 這是他自己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他又把這石頭送給了他的姐姐 嵐姐說 我們要做到……不打鼓的打鼓 還說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別人 帥師傅說 跟打鼓一樣 鼓棒落下之前 先提起來 還說我們練拳 不是爲了打敗別人 而是爲了打敗自己 我們的散亂 不專心 煩惱 憤怒 仇恨 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千變萬化 不離當下一棒 沒有擊鼓 也沒有擊鼓的人 就是大神鼓。
100分鐘的片子 我囉嗦了這麽多 唉 縂沒有寫影評的天分 卻老忍不住要寫觀後感。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知道毕国智是什么人;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想中国影坛上也许又将会出现一个用影画来思考人生的导演吧!
这是一部简单的影片。
讲述了一群简单的人,用一件简单的事情——打鼓,成就了不简单的人生。
房祖名饰演的sid在遇到这群人之前,是一个黑社会大佬的儿子,他用打鼓来宣泄着某种压抑。
生活在喧嚣的红尘十丈,谁又没有压力呢?
sid的父亲关爷作为一个黑社会老大,虽然一直用嚣张的气焰来面对孩子和外人,那又何尝不是面对压力的一种反抗方式呢?
在遇到那群简单的人之后,sid终于彻底放松了。
那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叫做禅鼓的生活方式,比他以前接触的架子鼓有太多的不同。
因为架子鼓是一种乐器,而禅鼓却是一种人生。
一种简单的人生,用鼓来参悟,用平静来面对自己的心灵。
“我们练拳,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仇恨、烦乱、愤怒、不专心……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禅鼓艺人的信条,让不打鼓的打鼓才是他们的目的。
片名是战和鼓,看完上面两个句子,就知道战是为了战胜自己,而鼓则是用鼓来平静心灵。
我故意不想提到那些和黑社会有关的日子,尽管后来房祖名在监狱之外用鼓声来呼唤自己的父亲,但是那已经晚了。
有些人生一旦有了开始,就不会那么容易回头。
禅鼓敲醒的是心灵,但是能改变人生么?
这其实是一部关于人生态度的电影,与黑社会无关,与父子亲情无关,与爱情 和背叛都无关。
我只看到一群穿着白衣的人在深山里,用自己的生活态度面对着一面面充满情感的鼓。
用各种姿势敲响它们,声传万里,久久不散。
写到这里,得知就在昨天,梁家辉凭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该算是当之无愧。
因为他的戏份已经超过了房祖名和李心洁,而对黑社会大佬的演绎已经是驾轻就熟。
风不由古,往迹起新尘今天看了电影《战*鼓》,故事情节跟主题似乎不太搭界,但是里面的学鼓的一些对白却让人感触良多。
从房祖名扮演的角色被请到禅房问话开始,剧中的大姐问他是做什么的?
他说是做生意的。
后来说到打鼓,房说他很有天份。
正像我们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谎言和自以为是一样,我们在谎言中隐去真的东西,在自以为是中将自己沉沦。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么?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自己?
自己有什么好了解的?
当房终于将对于做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的愤恨发泄出来的时候,剧中的大姐说到,如果你不将做杂七杂八的事情当作是在做苦工,而是当作一种了解自己的方法呢?
房又再度老调重提到他已经很了解自己了。
作为一个局外人,类似的情节我们也可以从少林寺之类的武术学习中看到,但是那里的解释可能是更直白的一种作为武功基础的另类训练,实则忘却了少林是先有禅后有了武僧行职。
回到剧中,本是学鼓,却要捡石头、挑水、切菜如此等等,而这却被灌输为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从中到底要了解什么?
了解哪方面的自己?
请结合前面我提到的自己有什么好了解的。
“练拳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打败自己。
我们的散乱、不专心、烦恼、愤怒、仇恨,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当金钱、性、享乐充斥了整个社会的行进的时候,散乱和不专心也经常成为很多人工作的一种心态。
实则静心想想,思考一下,对自己说不的往往是那个想象中的自己。
记得那些励志书上总教导我们说,如果柠檬是苦的,那么你就碾碎它榨汁喝。
不破不立也应该是这个意思。
每个人都应该秉承自己一定可以的信念,坚信只要始终保持向上的正向信念,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有时候,我会自我调侃,共产党教导我们社会主义是伟大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千变万化,不离当下一棒。
没有击鼓,也没有击鼓的人,就是。。。。。
大神鼓。
”要击鼓,先要提棒,要了解自己,却先要卸掉自己过去自以为是的一切。
山川流水本就在,有人妄称自主宰。
风起处,山水依然,只是故人往事已非。
何处觅得人迹踪?
何处探得自己身?
答曰:无鼓、亦无击鼓人。
惟有那咚咚声次次捧起新颜。
何是自己?
为何而起念?
寻找何种自己?
戰.鼓The Drummer 國別:香港 台灣導演:畢國智《海南雞飯》編劇:畢國智《海南雞飯》演員:房祖名《太陽照樣升起》 李心潔《鬼域》 梁家輝《蘋果》 何超儀《戲王之王》 張耀揚《放逐》曾江《東京審判》 鄭希怡《美女食神》 優人神鼓官方網站:http://thedrummer.emp.hk/官方blog: http://www.kenbiroli.com/blogc前提 這次有機會參加Blogger Ads的活動(就在部落格右邊,點下去就知道是什麼了= =),於是提前觀看了這部電影《戰.鼓》,這部電影預計在10月12日上映,如果還沒有決定要看那部電影的網友們可以考慮看看這部電影。
導演與卡斯 導演畢國智是知名老牌名星金漢與凌波的兒子,這部電影是他執導的第三部長篇電影,曾在泰迪羅賓執導的《香江花月夜》擔任演員與剪接,也曾幫黃浩義的《雷雨》及陳輝的《無問旅程》擔任策劃,香港知名寫實派導演陳果的「香港三部曲」(或者是「97三部曲」、「回歸三部曲」)中的《去年煙花特別多》也請畢國智擔當電影配樂,2000年推出個人長片電影《小奇蹟》拿下芝加哥數位電影節最佳外語片,02年與新銳導演林華全合作以《走火槍》入圍金馬獎影片、編劇、導演,而第二部作品《海南雞飯》不但請出影后張艾嘉主演,也順利拿下06年香港金像獎最佳新進導演,畢國智可以算是全才導演,在每種領域都有不錯的表現,而這部電影是他第三部長片電影《戰.鼓》,電影在各地試映都有不錯的評價,此片相信會有不錯的表現。
演員部份大多是香港耳熟能詳的演員,主角是由成龍的兒子房祖名領銜主演,搭配影帝梁家輝、影后李心潔、何超儀、張耀揚、曾江等知名演員參予演出,可以說是卡司非常堅強的演出團隊,而這部片特別的是台灣知名藝術團體「優人神鼓」也參予這部電影的演出,而這部電影叫做《戰.鼓》,「鼓」當然就是貫穿這部電影的靈魂的樂器,而「優人神鼓」在片中化身「禪鼓山人」在片中具有比重很高的戲份演出。
關於「優人神鼓」 2000年導演畢國智與太太(這部電影的監製李嘉繪),在香港文化中心觀賞了優人神鼓的演出,對這樣的表演藝術深深的感動,一個禮拜後,導演畢國智就去拜訪這位居台北郊區的山上劇場拜訪優人神鼓,也向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劉若瑀女士提出拍攝劇情電影的提案,而對於導演畢國智的誠意下,優人神鼓也答應這部電影的演出。
86年成立的優人神鼓,劇團於台北郊區(老泉山)設立山上劇場,距離台北市郊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優人神鼓追求著「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藝」(藝術技能的學習)合一」,做為他們對於創作與生活的目標。
至於優人神鼓是什麼意思呢?
「優」在中國傳統戲曲的意思是「表演者」。
「優人」即表演的人。
「優」在中國傳統劇場的解釋正是『表演者』的意思。
「神」是人在高度專注下,所進入的一種寧靜、無我狀態。
那是存在於每一個身上最大的能量。
「神鼓」就是人的鼓 「優人神鼓」就是在自己寧靜所擊出的鼓聲。
亦即「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
文字與圖片來源:優人神鼓官方網站觀影心得(文章觸及內容,閱讀前斟酌) 電影名稱叫做《戰鼓》,當初看到這片名我還在想是什麼樣的一部片,梁家輝在戲中飾演黑社會老大關爺,又黑社會又戰鼓的,我還以為是黑社會的警匪槍戰片,或著又是一部像現代武俠電影,但是直到看了簡介以後才發現電影跟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記不記得第一次聽到的是什麼聲音?」 電影故事大概是這樣,主角Sid(房祖名飾)是黑社會老大關爺的兒子,因為父親暴躁個性的影響,造成Sid桀驁不馴的個性,也因此招惹了黑白兩道勢力大的富商Stephen Ma(曾江飾)的女人Carmen(鄭希怡飾),而遭到Stephen Ma的追殺,在情急之下,關爺將Sid送到台灣避難,而在台灣百無賴聊的Sid偶然遇見了隱居山林的「禪鼓山人」(優人神鼓飾)藝術表演團體,為了追求鼓團中的團員紅豆(李心潔飾)順便打發時間,Sid加入了禪鼓山人的行列,而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在看這部電影前其實很迷惘,說實在的畢國智導演的電影我從沒完整的看完一部,演員的部份除了梁家輝、李心潔等老牌演員,房祖名的電影我基本上可以說是從來也沒看過,尤其是香港第二代(老牌名星的兒子)的演員傑出的沒幾個,所以我對他的印象一直都很模糊,最多也只知道他是成龍的兒子,而且有個很特別的性,除了老牌演員等,對於優人神鼓我也僅是略知一二,更惶恐這部電影是由房祖名領銜主演,要是在電影院自己挑片買票,我可能就錯過了這部電影了。
「你沒辦法記得起來」 打鼓很難成為一部單純為音樂的電影,而以往跟「鼓」有關的電影其實都只是一個媒介,曾經有部電影,是改編「威豹合唱團」的故事《Hysteria:The Def Leppard Story威豹合唱團:歇斯底里》,談的是一隻手的鼓手如何在努力站起來重新登上巔峰,還有前陣子的《鑼鼓喧天》,故事在說藉由打鼓讓主角了解做人處事的道理,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而《戰.鼓》,也是一部藉由鼓來砥礪人心的電影。
「因為在聽到那聲音的時候」 片中一開始就點名男主角對在樂團擔任鼓手,而本身對於鼓也有一種情懷,當初媽媽因為被父親誤以為與樂團鼓手有一腿,而被迫敢離他們家中,對於打鼓,不但是抒發情緒的方式,也是輾懷母親以及當年完整家庭的一種寄託,而在台灣他巧遇「禪鼓山人」,讓他了解打鼓不只是打鼓,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我門還沒出生」 電影傳達很多正面的訊息,藉由禪鼓山人(劉若瑀飾)對Sid以及師傅(黃誌群飾)的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原本充滿暴利,個性反叛的Sid了解人生很多的意義,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優人神鼓」的理念相同,讓Sid了解真正的表演、真正的藝術,應該是要做到「道藝合一」,經過嵐姐的諄諄善導下Sid慢慢可以了解真正的生活方式跟態度,藉此改變自己,間接改變別人。
「在母親的肚子裡.. 電影厲害的就是把「優人神鼓」的理念,用劇情片的方式更簡單的傳達到觀眾心理,當你在舞台上看到恰似炫目或是震撼的表演,也許只是一時間的感動,但是藉由以劇情片的方式,更讓觀眾可以體會一個表演我們看到的只是表現,而在這之中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我們最大的依靠」 嵐姐最後給了Sid的一個新的稱號「阿道」,雖然當下我覺得很像法號,因為剃頭加上他們專有的儀式,但是後面發現其實這個字如同鼓,就是貫穿這整部電影的關鍵,整部電影就是以「道」為本,正確的如同通道亦或是道理,行為的通道、行為的道理、思想的通道、思想的道理,藉此讓我們了解正確的方向以及正確的生活方式。
「就是他的心跳聲~」 雖然說這部電影很正面在闡述一種精神,但是絕不是沉悶的電影,畢竟是劇情片,故事還是有起承轉合,配合著劇情還是有高有低,而且片中有很多橋段其實很有趣,而片中腳色之間的和關係及互動也有很多很感人的橋段,尤其是男主角與父親之間那種不同一般家庭的互動,是片中最令人動容的地方,最後 電影後段,在故事的鋪陳下,「優人神鼓」在房祖名的加入下有一場舞台演出的戲,搭配故事的內容你更能了解,「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意義,而「鼓」本身就有振奮人心的功能,藉這節奏的波動,畫面劇情的變化,短短的幾分鐘表演僅有單音的鼓聲,卻在潔拍快慢、聲音大小下,詮釋了片中腳色的心境,以及藉由藝術轉化為生活的一種衝擊,最後在電影的最後一幕,男主角總算省悟了,至於結果如何導演也留給觀眾自己省思。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pocato&article_id=12830887
貌似导演说拍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看了一个叫「优人神鼓」的艺术团的打鼓表演。
「优人」是表演者的意思,「优人神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表演者已经把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既然导演看了一个出神入化的表演,他能否拍一部出神入化的电影呢?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上谁怕谁。
在「战鼓」中,房祖名演的是一个黑老大的儿子,初生牛犊不怕虎,酷爱打鼓的太子爷给另一个大佬带了绿帽子,太子爷他爸只得安排他儿子到深山老林里去避风头。
太子爷就在山里认真参悟起打鼓这门艺术。
很多人打鼓单纯只是为了发泄,其实,打鼓最讲究节奏,而拍电影也很讲究节奏。
鼓声是很吵的,但电影里说打鼓可以让人心情平静。
打鼓是门以静制动的学问,太深奥、太有禅意。
房祖名这个喝洋墨水长大的龙太子,在电影里玩起了中国老祖宗的形而上学,这种混搭给人的感觉很怪。
用鼓来组词,可能很多人会组「鼓吹」。
鼓吹原意是指大鼓和吹奏乐器,比如箫这样的乐器的合奏。
后来,鼓吹这个词衍伸出其他意思,其中一重意思就是卖力说教。
无论是在戏里戏外,成龙大哥都喜欢鼓吹一些大道理,在电影「战鼓」中,房祖名同学继承了他爸爸的光荣传统,也开始说教了。
这片子令我觉得。
房祖名没多难看。
而且。
我甚至觉得他刚开始和郑希怡在浴缸里的样子还挺帅。
他很适合演好人。
因为确实很呆呆的样子。
不过挺可爱。
还有。
我觉得这片子。
他演的不错。。
何超仪演的很棒。
长的很美。
梁家辉演的很好。
恩。
真的是很好。
发现现在的港片多数都在讨论人性。
心灵。
总是在一种喧闹后讨论精神层面的需要。
“我已经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观了”哈哈。
可爱的张耀扬。。。
剧情索然仍有漏洞。
但已经很完整了。
其实电影只要传递给我们一些讯息。
表达了一些我们需要的精神品质。
就足够了。
所以我喜欢“小情调”的小电影。
所以我一直钟情早前的香港电影。
当然这部片子。
我觉得还不错。
至少看完了。
可惜了優人神鼓
故弄玄虚的伪艺术片,房祖名出道就已经肉眼可见的没天赋,和谢霆锋刚好相反
明明是个不错的题材,愣是把披萨拍成了馅饼
关于鼓..可是片子节奏有问题- -
房祖名爱你爱不完哪
“打鼓有什么用,听完了就完了。”“不,它还留在你心中。”
不错的电影,剧本可以,除了某星二代外,演员也可以
梁家辉真是老戏骨。把一个无恶不作却又在内心深处充溢着亲情的黑老大演绎到极致。
人是需要修行的,禅,不止是一种特殊文化,应该普及。修身养性,亲近自然,才能认识自己,放下仇恨。电影鼓乐经典至极,风景优美,陶醉其中。我好想去山里静坐,整天呆在钢筋水泥里苟活,身体都变僵硬了,鼓手在山间那轻柔的一跃,触动我心。导演功力十足,将黑帮电影和鼓乐文化结合,以柔克刚,庆幸无意间撞见这部佳片。
态度必须积极向上。
梁家辉为影片加分太多。
立意不错,国产片里算好了。除了梁家辉其他演员跟剪辑弱了点。真可惜气没提起来。
坑爹儿子放弃为父报仇
像黑社会片,又像少林寺想给人醍醐灌顶之片,有点乱。这是在学校看过的第一部高清片。
还好啊咋这么低分。不过这片好像有点太长了。
房祖名就是个垃圾
喜欢里面的优人神鼓,听过些他们的鼓,很神奇,极富感染力
好像很有禅意的样子。我真是太喜欢张耀扬了。总是一副绝对的左膀右臂淡定的样子,沉默,低调,却不可忽略。当那个老师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踟蹰地说不知道,那样子真是太可爱了。梁家辉演的老爸很给力,让我感觉很崇拜。
父亲大人推荐!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