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夫人
Lady Macbeth,马克白夫人的诱惑(港),恶女马克白(台)
导演:威廉·奥尔德罗伊德
主演:弗洛伦丝·皮尤,柯斯莫·贾维斯,保罗·希尔顿,娜奥米·阿基,克里斯托弗·法里班克,果尔达·罗斯乌威尔,比尔·费洛斯,伊恩·克宁汉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凯瑟琳(佛罗伦斯·珀 Florence Pugh 饰)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之中,她凭借着美丽的外表被卖给了富有的农庄庄主亚历山大(保罗·希尔顿 Paul Hilton 饰)为妻,然而,亚历山大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人,对于凯瑟琳没有半分怜爱。凯瑟琳只落得一个庄园女主人的空名头,生活里处处..详细 >
观后感之一,有些人生来性恶,以至于一些艰难经历可以轻易将其人性泯灭。观后感之二,哪里来这么多爱情,肉欲而已。
一般般。
农奴翻身做主人,杀光他全家。
女主是又冷静又狠,先下手为强。
挺好的故事挺好的摄影,就是感觉导演功力不足,许多情愫没有用镜头说明清楚。
这姑娘如果提名影后我不奇怪。
我以为她真的爱那个马夫,没想到她其实只爱她自己。
是自己喜欢的风格。Catherine很喜欢Teddy啊,反是Sebastian觉得受到了威胁,他俩在桌上吃饭那段对比有了延展,Catherine自认自己已是主人,Sebastian却无安全感。
全剧除里最后结束那一下,毫无音乐,但慎得慌。Anna和男仆真是太惨了,庄园主公公和儿子也是惨。从《小妇人》过来的,皮尤很能把握这类角色,够狠够冷静。某些角度有点像斯嘉丽,单看她是美的,在《小妇人》里四姐妹站一起,嫌胖而且头身比占其中就悲剧了。影评里都在说女性意识,短评里在说阶级。后者稍有,在于人们相信高阶层人的话,而非下人的,所以女主栽赃成功。我也没看出来男仆沾花惹草anna了,以为是心里兜不住了想找善良的anna找安心。我看的是人和人性,冷漠杀人总是不对的。我也没想过时代背景,现代人可以这么说,在anna的处境下呐?以及如果剧里角色男女颠倒,是不是杀人就没那么让人感觉“最毒妇人心”了?好像有点。摄影和画面真的很棒,尤其是anna看着死去的小孩,光线从晚上到白天,她慢慢流出的那行泪。
这片儿既得了Microwave的钱又和我正在制作的电影预算相似,看的时候完全失去了观众的乐趣,我甚至跟着剧情发展脑子飞速在抽象成剧本。本片实力展现了“输钱不输场面”的精髓,懂一点电影都能看出预算紧,全然不影响细节的精致。从莎士比亚到列斯科夫再到本片编剧,一个故事两种文化间转三道挺有意思的
评论没有 但是非常恶心这个女人无疑了
俄语同名小说改编,也可以看作是莎士比亚《麦克白》的性别互换版本。麦克白夫人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是不是值得可怜都成疑问的加害者,祖孙三代都死在她手上也够狠的。
本来想看女主大杀四方,结果女主其实还是个恋爱脑,老公没了,想着依靠情人,最后就算狠了一把,但是害了安娜啊!女仆做错了啥啊,背锅侠
在被物化被欺压的困境中一杀到底的爽感,笑到最后的女主因何空虚?
到底谁才是麦克白夫人?那个怂恿着丈夫去杀人的女人,在这里不是那个马夫吗? 那个怂恿了丈夫杀人后又无法入眠的女人,在这里不也是那个马夫吗?感觉Katherine是女版的麦克白...
這個故事想表達啥??但是攝影極簡值得學習
一切都太过突然,不给观众任何思考合理性的时间,反正就是这样发生了。说到底是悲剧,但最多赢得一声叹息,很难让人给予支持
7分吧
无聊
看过原著后补评:小说以新欢旧爱的撕扯落海为结尾,电影直接把这个段落砍掉并大改风向,没有男女齐齐认罪,为了达到目的,凯瑟琳选择了推罪和沉默,把自己摘了个干净,丈夫、公公、情人、外甥、女仆都是她的棋子,所谓的「爱」只是寂寞时需要排解的情欲,在权力和金钱面前不值一提。这个处理更能体现麦克白夫人的冷酷、冷血、不择手段。开头时柔顺的蓝裙,和末尾时沉闷的黑裙,同样的机位,不同的心境,少女成毒妇,百合淬出血。好喜欢皮尤!出演的时候才十几岁,真是天生吃演员这碗饭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