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

Dark Matter,流星

主演:刘烨,梅丽尔·斯特里普,艾丹·奎因,钱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暗物质》剧照

暗物质 剧照 NO.1暗物质 剧照 NO.2暗物质 剧照 NO.3暗物质 剧照 NO.4暗物质 剧照 NO.5暗物质 剧照 NO.6暗物质 剧照 NO.13暗物质 剧照 NO.14暗物质 剧照 NO.15暗物质 剧照 NO.16暗物质 剧照 NO.17暗物质 剧照 NO.18暗物质 剧照 NO.19暗物质 剧照 NO.20

《暗物质》剧情介绍

暗物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物理专业研究生刘星(刘烨 饰)远赴美国某州立大学深造,在校期间,他师从著名教授雅各布•瑞瑟(Aidan Quinn 饰)。他的勤奋和出众才华很快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并深得瑞瑟教授的信任和赏识。在众多课题中,刘星独对暗物质倾心着迷,他将自己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却未料到他所得出的理论与导师经典的瑞瑟模式相冲突。 刘星关于暗物质的论文博得一片好评,然而醉心研究的他忽略了校园政治的存在,他的答辩未获通过。极度抑郁和愤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本片根据卢刚事件改编,并荣获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阿尔弗莱德•斯隆奖和2007年亚美电影节最佳故事影片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合伙人之路绽放的许开心爱你入胃搭便车寻亲乐园管道请爱我的女朋友狐仙丽莎煞煞煞@账号已删除危险的维纳斯无名天使3D青春如期2:青春梦想邻里一家人我们的浩瀚宇宙监控录像美丽在望七杀的夏日红色通缉令幽灵大师偶像星愿第二季红狐丧尸之吻天在上午夜微博贝肯熊2:金牌特工爱情守望店大火将至新世界第8号当铺

《暗物质》长篇影评

 1 ) 他人即地狱

《暗物质》是刘烨与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一部影片,系根据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震惊世界的真实枪击案改编而成。

一个在美国念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因未能得到博士学位,开枪打死导师与同学后自杀。

刘烨在片中饰演赴美留学生刘星,一名才华横溢,胸怀大志,性格内向的青年,在国内念北大亦是第二名的成绩。

估计这人从小就是只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主儿,初到美国时简直单纯得令人发指。

他不知道坐免费班车到超市挑便宜甚至是不要钱的东西,他不知道遇到宴会时要拼命地吃以节约下一顿饭钱,他更不知道室友偷接电视信号后电视里播放的两具肉体翻绞时那个女人一直尖叫的“I’m coming”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惊人的天赋获得了导师雷塞教授的青睐,其腼腆的性格与对科学的执着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尤其是照顾中国留学生的乔安娜女士(梅丽尔斯特里普饰)。

看上去他慢慢融入美国文化之中,玩西部牛仔游戏,参加各种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和酒宴,还喜欢上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

宇宙中的暗物质是他痴迷的研究对象。

在能够望见浩渺星空的礼堂中,他用不太熟练却激情洋溢的英语对乔安娜说,宇宙中能见物质不足1%,其余99%的都是不可见的暗物质,但我们知道它们在,它们时刻在发生作用,而我能看见它们,通过数学!

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他给父母写信说,我一定会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雷塞教授在影片中被描述为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他确实欣赏刘星的才华,却丝毫容不得学生超过他,当他看见因为刘星出色的表现引起另一位教授的关注时,眼神已经起了变化,渐渐地,他开始将自己的宠爱转移到另一个乖巧懂事的中国留学生冯刚身上。

冯刚不是香蕉胜似香蕉,他给自己取英文名字劳伦斯,与刘星等中国留学生说话时也操着流利的英语。

当刘星纠正他研究中的谬误时,他笑着用英文说谢谢,你说得很对;当刘星对他说我们应当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时,他仍然是那般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说,没错,但是我们现在是在这里。

刘星很失落,但他仍然期望通过自己在研究上的成绩来重获教授的信任和喜爱。

他一遍又一遍地做研究做课题,当他终于通过熬粥时的顿悟完善了自己的宇宙理论,兴冲冲拿着手稿找到雷塞时,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拒绝。

他终于还是自行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理论,获得一片赞美之声,然而这与雷塞教授提出的物理模型休戚相关却没有得到他首肯的东西终于点燃了雷塞的怒火与妒火。

博士论文答辩时,雷塞明目张胆地给刘星使了绊儿,答辩小组的另两位成员明知却没有反对。

影帝刘烨,此时用眼神表达着一个年轻学者对这样一种欺骗,一种背叛,一种报复混沌无知茫然无措震惊无比的心态,是的,他太单纯了,在当工人的父母塑造的穷苦却和谐的家庭中,在北京大学自由开放宽容(姑且按影片理解)的人文中,这小孩单纯得像一个愣头青。

于是,当室友们在陋室中准备为刘星拿到博士学位开party时,伴随强烈的打击乐,只看见偌大的教室里,刘星发疯一般地撕扯乔安娜特地为他这次答辩准备的昂贵衬衣,他脸上,已经呈现狰狞。

先是安静的流泪,一个人蜷在黑屋里。

接着,以为可以在爱情中找到些慰藉,可是在茶叶店打工的美国女孩说,我挺欣赏你这个人,可我们是不可能的,对不起。

然后,面对同学们的毕业,面对才干远远不及他的劳伦斯冯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一个人躲在角落。

最初,对乔安娜送的天文望远镜,他还能用腼腆的笑容说谢谢,慢慢的,他就真的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了,除了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大学都争着要我,我要把你们接到美国当刘星教授的父母。

骑单车在街上晃悠时遇见陌生的同学,对他说;嘿,你是刘星吧,我看了你的论文,写得真棒!

他置若罔闻,是真正的置若罔闻,如同没有看见那个人一般,连“哦”都没有一声,只是埋着头,推车走掉,径直走到乔安娜的住处,开始推销化妆品。

一边狼狈而羞涩地对乔安娜说,我只是闲着打打工,一边用拙劣的手法为她试用这些看上去就很廉价的护肤品。

影片特写了这个镜头,刘星认真却呆滞的表情,乔安娜尴尬而心疼的眼神。

当刘星的手在乔安娜脸颊上轻揉时,梅丽尔在这部戏中的表演到达了最高峰,几乎没用一句台词便把对面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痛惜与欲哭无泪表现得淋漓尽致,有释放更多的却是压抑。

刘烨能与她配戏确实可以说得上非常幸运。

回忆到这里,刘星的生命轨迹基本到头,从最初舒心的笑容到苦笑,到最后雪地中被雪覆盖的人。

他开始收拾自己的私人物品,给父母汇去几年积攒的1万(或者10万?

)美元,静静地向学校走去。

音乐节奏舒缓下来,情感悲凉起来,很有渲染力。

慢镜头中首先出现刘星的母亲,她推着自行车过铁轨停下,忽然慌张地掉头;接着是刘星喜欢的美国女孩,在打工的地方忽然停顿了动作,以迷惘而惊惶的眼神望着虚无;然后是乔安娜,在七彩的暮霭中练太极,忽然停了,跟着疯了一般开车向学校驱驰。

刘星的母亲推着自行车在奔跑着,乔安娜的汽车在平直的大道上飞驰着,刘星在一言不发中开枪击中了正做演讲的卢刚、观看演讲的雷塞以及另外两名学位会成员,最后坐在雷塞的办公桌前,学着后者的样子将双腿放在桌上,对着自己扣下了扳机。

这是他人生唯一一次如此的放肆。

刘星的母亲回到家,接到了乔安娜的电话。

故事戛然而止。

整部电影情感铺陈很不错,节奏一般,演员比较到位,音乐很赞。

至少是我能理解,一个18岁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一心要拿诺贝尔奖的年轻人,最后拿不到博士学位需要靠兜售廉价小物品维持生计的巨大心理落差。

片中卢刚的妻子在家庭聚会中用英语唱了一段《蝴蝶君》(似乎是,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颇搞,我在想或许导演是用这样的方式再次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说明彼此的不理解之间是多么可怕可悲的事情。

“暗物质”作为影片名,很契合,尽管它令我最初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片。

暗物质是男主角的痴迷对象,也是导致他失去导师宠爱的祸根。

这个看上去与我们生活全然无关的名词,贯穿影片始终。

这个片名也同样直指人心中的暗物质——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它一直在作用。

最初我以为他只是指男主角,看的过程中反应过来导演应该包含其他人,雷塞教授,卢刚,等等。

每个人心里的一点点,随时随地相互作用,最终以几何数字增长,成为酿成悲剧的绝对因素。

刘星是个心高气傲,或许从某种角度上说不能被社会被他人理解的人,那一点点心中的暗物质,虽然是悲剧的最终缔结者,却也未必不能说是他灵感与天赋的动力之源。

当他为女孩制造银河,将牛奶倒进咖啡,惊叹于那其中万宗变化,女孩却一脸不解——准确地说是对他狂热和痴迷的表情不解——之时,想起了一篇科幻小说《递归之人》里描述的那个人,同样的科学天才,同样的幼稚纯粹,同样的不被理解。

说说片尾三位女性的表现。

在导演看来,女性是最纯粹的属性,这似乎也是很多纯粹的男人惯有的情结。

至少这部影片中,女性没有被表现出内心有暗物质,并且在影片最后,被硬生生赋予了一种拯救的力量,尽管它来得太晚,却同时具备了隐隐的共同感应。

这是相当唯心的,套用韩寒同学的一句话:那都是电影里表现的情节,真实往往是在你想他的时候他不定在做着你最不想他做的事情。

思念是不可被感知的,我的观点。

最后,始终想起一个很快就会出国的朋友,太年轻的年龄,不知道其是否具备照顾自己的身体及精神能力。

只能在此给予遥远的、单方的、不被感知的、停滞在这一刻的祝福。

感谢“他人即地狱”,这让我们有了互相自私的基础。

在我们因为自私与贪欲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幸而有自私来以忘却而平复。

阿门。

 2 ) 纪念我无辜的校友山林华

节选自 http://www.sznews.com/education/content/2007-04/17/content_1048925.htm2.山林华“一个人要是没有在生活的韶光中看见过天使,在生活的灾难中看见过恶魔,他的心就永远不会开窍,也永远不会有情感。

”听爱荷华大学的同学谈卢刚以及被卢刚杀死的山林华,就像听人谈论白天与黑夜的差异一样。

一位美国记者说,他们的叙述给人的感觉是:山林华似乎是上帝刻意制造出来,故意要向世人显示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光明与黑暗的强烈的对比。

山林华在爱荷华大学知名度颇高,是前任中国学生联谊会会长。

而卢刚则由于性情孤僻,连中国学生联谊会也没有加入。

山林华今年27岁,浙江省嘉兴人,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四年前通过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大陆主持的考试,进入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

由于他成绩极为优异,在博士资格考试时与卢刚并列第一名。

他人缘很好,系里教授对他大为赞扬。

卢刚的父亲是工人,山林华的父亲是农民,他来自浙江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他的弟弟山雪良在得到这个噩耗时在电话中失声痛哭:“我哥哥是苦孩子出身,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我们全家以他为骄傲,那个人为什么要杀他这样好的一个人!”山雪良说他在农村种地务农的父母身体不好,家中还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视山林华如同命根子。

他至今也不敢告知家人他哥哥的死讯。

为到美国料理后事,他只好撒谎,说哥哥在美国生病需要人照料,才得以让家人放心,赶赴美国。

山雪良说山林华自幼就刻苦耐劳。

由于家里穷,身为长子,吃了很多苦,但他一直自强上进。

1981年,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87年赴美留学后,为了接济大陆农村亲人,他长期省吃俭用,每次攒下一二百美元即往家乡寄。

两个月前,家中父老还收到他一张200美元的汇票。

他每次写信,都是“报喜不报忧”,以免让老奶奶及父母挂心。

经常劝父母用他寄回的钱吃好些,补养身体。

在他们那个村子里,山林华是个出名的好孩子,没想到会突遭惨祸。

山林华的岳父是安徽合肥的一位学者。

在山林华被杀害前48小时刚刚抵达爱荷华市作访问,却不幸看见女婿身亡,女儿年纪轻轻成孤孀。

曾经同山林华、卢刚住一个公寓的赤旭明说,小山出身农民家庭,家里很穷,全凭个人努力奋斗登上大陆一流学府中国科技大学的殿堂,并以优异成绩赴美深造,非常不容易。

当他听说小山遇害的消息时,他难过得哭了好几场,因为他在与小山共住一室的日子里,发现了他身上许多美德。

他举例说:小山为了帮助仍在安徽老家的弟弟筹措结婚费用,省吃俭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天天喝牛奶,吃面包果腹。

因为这两样东西在美国都很便宜。

爱荷华大学电脑博土研究生华欣说,山林华为人非常好,聪明能干,勤奋好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获最佳论文奖学金是实至名归的,卢刚不应因妒生恨将他杀害。

作为山林华的朋友,他非常难过,很多同学听到这个消息,都难过得失声痛哭,对凶手暴行十分气愤。

受访的学生在谈到山林华时,没有人不是充满了感情与怀念的。

几乎大家都不太能接受他就这样与中国同学们天人永隔的事实。

在大伙心目中,与卢刚尖锐的个性相对的是山林华的宽宏。

经常挂着微笑的山林华总是替别人着想,愿意对人伸出援手。

与山林华一同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雪山在谈到他时几度哽咽不止。

她说,只要同学开口,即使山林华自己已经买好了菜,他还是高高兴兴地开车送没车的同学去超级市场。

许多到爱荷华大学念书的新同学,都是山林华到20多公里外的Cedar Rapds机场接来的。

作为中国学生联谊会主席,他热情地帮新的同学找房子,买便宜生活必需晶。

哪个同学要搬家换房子借他的车,他也总是一句话:“没问题!”质朴诚恳的个性,使他在爱荷华大学的340多名中国大陆留学生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大家都习惯亲切地叫他“小山”。

物理系的冯炜说:中西部大学与大城市学校不同,因为没有地方可以走动,中国留学生之间的来往十分密切,学生联谊会办的活动大家都踊跃参加。

小山于1988年至1989年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把联谊会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李新说,博士生课业都很忙,山林华自己做学问极为认真,但没有什么恃才傲物、高人一等的态度,没有学究气。

凭着他的纯朴与义气吸引了一群“哥儿们”,大家同心协力为联谊会做事,举办各种活动,深得人心。

物理系几位比较熟悉山林华及卢刚研究工作的人都表尔,山林华在事业上比卢刚得心应手,并不只是运气较好的缘故。

一般人只能从山林华与卢刚截然不同的个性与作风去了解他们:山林华人缘好,常微笑,伸援手;卢刚则独来独往,作风怪异,脸上永远是阴霾笼罩。

物理系的同学则进一步从个人专业去探讨两人之间的分野。

他们说山林华的研究工作不仅在系里,即使在整个太空科学领域中都是十分出色。

山林华的论文至少已有三四篇刊登在他们那一行最权威的、由戈尔咨教授所主编的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GR)刊物中。

山林华的毕业论文是他与戈尔咨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

他们率先从理论上解释土星的光环结构,并进而分析光环的年龄。

这篇论文经系主任及其他教授们的推荐,获得了全校最佳论文奖Spriesterback Dissertation Prize(DCS荣誉奖),奖金2500美元,享有很高的荣誉。

系里的同学说卢刚对山林华得奖很不是滋味,几度向系里和校方提出抗议及申诉,但毫无结果,没有人认为他有道理。

李新同学表示:其实这个奖是由教授直接选拔推荐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申请。

天文物理系的同学们说,山林华在得奖之后还不断“出活儿”。

又与戈尔咨教授及史密斯教授共同在JC只上发表论文,对能够阻碍通讯的“地球磁暴”现象提出解释和预测。

冯炜认为:这个题目比土星光环更重要、更受学术界的重视。

以学业成绩相比,卢刚和山林华的水平不相上下。

在博士资格考试时,两位来自大陆的“天才生”并列第一名,可是,以研究能力而论,山林华做出的成果显然更受学术界肯定。

“独行侠客”卢刚不肯下苦功做研究,与教授隔阂很深,却偏偏死心眼要和山林华争最佳论文奖,结果越搞越往牛角尖里钻,终于滋生杀机,选择一条玉石俱焚的毁灭道路。

11月7日在山林华的追悼会上,杰逊成牧师用哀痛语气说:“山林华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运动是他仅次于物理的第二所爱,他尤其喜爱看美式足球橄榄球。

而且他恐怕是唯一真正懂得规则的中国学生。

他不但懂而且乐于向人讲解,不会让人弄糊涂。

”这句话让参加追悼会的人难得地笑出声来,好像小山就在眼前一样。

爱荷华市立公园旁的Park Lawn学生宿舍里,小山家的灯光只能映出山林华的妻子杨宜玲哀伤的面容。

从11月1日以来她眼泪已经哭干,精神状态也有些恍惚。

山林华连一声叫喊都来不及发出,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这样骤然而逝。

伤逝啊!伤逝!那个喜欢朋友,喜欢在周末打篮球、踢足球、打桥牌,喜欢在电视机前向朋友们大声解释美国橄榄球规则和赛情的小山,那个喜欢与朋友说宇宙苍穹和地球经纬奥秘的小山;孤寂地躺在阳光永远也照不到的角落,等候着浙江老家的弟弟前来见上无言的最后一面。

他的父母,他的年逾古稀的老奶奶,还在浙江农村的田地里盼望着他的来信,他们对着遥远的望不见的美国,呼唤着:“小山啊……小山!”

 3 ) 卢刚事件的影视悲情

为卢刚与那个时代的中国悲情留学生惋惜,你们在经历了70年代的文革,80年代的启蒙与镇压,90年代逃离与摒弃,语言、文化塑造出的你们本身就是悲剧的产物,这时的你们却选择了最为纯洁的科学人生,执着着自己的信念,可哪里没有江湖,哪里都是人生的角斗场。

本剧从画面上来说还是很棒的,各个场景的锤炼与选择,以及“金木水火土”的情感波浮,尤其是最后“火”与“雪”的相互对立与重叠,更是将电影推上高潮。

不过80多分钟的电影,在如此纠葛的人生悲剧面前太过短小,导演在处理人事关系,学术场上的纷纷扰扰上还是欠火候,没有锻炼出简短而有力道的剧情描述张力。

以至于为什么刘星会选择枪杀这一极度冰冷的结局,交代的缺乏思考余地。

因为现实中的卢刚要比电影中的刘星更加黑暗与负面,所以这儿的刘星不应该选择如此。

看完了《美丽心灵》还不觉过瘾的,可以推荐这部电影,不过最好是在了解了卢刚事件前因后果之后。

 4 ) 习得性无助能有多无助

这好像是一个比刚从壁球馆折腾回来的腿更加沉重的话题,校园暴力——用上这个词我并不情愿,因为这本来中立的语词似乎暗含了某种对于施暴与受暴者双方明显的价值倾向,施暴者永远是受害者,而受暴者则注定受到诅咒。

看晚主演之后又去搜索了相关的记录和报道,来更全面地了解20年前的这一桩真实的校园惨剧。

也许来源于时代的差异,以及出于对受害者及其国家的人道主义关怀,我所看到的当时发出的声音是几乎众口一词地指责卢刚如何自私狭隘、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脆弱、中国的教育体制如何不济、 中国留学生间利益冲突折损美国科技精英,云云。

看罢让人扼腕。

仅有一则来自同为当时留学生所表达的观点:他申诉无望,孤独、抑郁,终酿悲剧,我为他感到悲 痛。

——我亦是同感,悲痛、同情,而不会斥责于他。

Dr. 卢有天才一般的灵感和所有中国留学生一贯的勤勉,可他的科研结论却正正好推翻了他崇拜的导师曾提出的模型,于是毕业答辩都过不了了,遑论他梦想中期望的夺 魁诺贝尔奖。

导师百般阻挠他发表科研成果、错过工作机会、剥夺荣誉资格,甚至谎报毕业程序和评审条件。

作为一个把科学视为生命的科学工作者,Dr. 卢并没有一味忍让,而是尝试过用多种途径向校方申诉,在申诉不得之后方才固执地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不知道事件放在当下,世人又会作何评说,可在当时,少有人看到为求公正公义而做出的努力,而只看了最后的悲剧结局。

我想,如果没有那么持久的努力-未果-努力-未果的死循环,何来鱼死网破之后的创巨痛 深?

有的鱼死网破只是盲目、粗暴、简单,但我相信Dr. 卢不是。

他的无助是习得的,逐渐养成的,而这个恶性的反射弧一旦建立,其最无奈的指向竟然只能是毁灭。

一次的失望构不成绝望,反复的绝望才是真的绝望。

我 想,习得性无助的背后暗含了无数他对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的绝望。

我很欣赏罗尔斯(Rawls)对于正义的解读,各取所需,区别对待。

如果校方的不作为是基于担心对施Dr. 卢以仁德将剥夺更广大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所得,那么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为不作为将永不能实现社会正义。

为什么当时来自家乡大后方的声音亦是经久不衰的“青年脆弱论”?

而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套路。

作为一个有相似求学经历的人,我想说,诚然,就整 体特性而言,如果要和革命年代的同龄人相比,我们可能确实缺乏一些所谓成才的要素,比如忍耐和坚强,但除却个体因素,我们并不能忽视客观环境的改变。

在 Dr. 卢的案例中,一个遥远的国度,没有咫尺可感的家庭温情,也少有志同道合的朋辈友侪,我们似乎看不到他周围有一层安全网,足以抵挡来势汹汹且一再来袭的无助 之感。

如果和家人、朋友能有更多情感上的沟通,哪怕是放弃学位换一个科研环境,结果又将会如何呢?

如果美国已不再是你梦想中“能实现一切想法”的圣地,如果它已经让你那么伤心绝望,为什么不可以昂首离开呢?

你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站在物理学最高的讲坛上向他们骄傲地宣告你的成功……影片把事故 的导火索归结于导师权威的不可一世性(这在起初导师和主人公貌似开诚布公的交谈中还被一举否认,真是讽刺),其实只是一个微缩,真实的一面还包括小至院系 大至学校各级机构的鲜有作为,被一些评论者归纳为“校园政治”。

除了学术理想和现实原因,相信很多选择在学术机构供职的人或多或少也都会考虑这里相对单纯的人文环境。

耳闻目睹这出事故,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或许当下国内的科研尚且少见这般的事出之由(片中主人公室友的话“我现在做的就是我导师十年前研究中的 一个分子”似乎道破天机),但并不值得我们庆幸——那些用师道尊严来为个人声誉文过饰非的行为究竟有何可取?

上世纪60年起就被科学界广泛推崇和认可的“科学范式”(paradigm),号称能容忍百花齐放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怎么就不能容忍对一个小小的模型(model)或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有着巨大科学价值的证伪过程?

整整20年过去了,重提此事仍有必要。

在我的心目中,Dr. 卢是一个有着布鲁诺一般勇气和智慧的人,可惜选取了一种极端的做法来为科学和社会正义而献身。

20年之祭,惟愿安息。

 5 ) 中国最初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一直挺抵触 因为不爱看科幻片,特别想想是神经质的刘烨演的就更怵,后来没办法 还是看了一开始以为是一喜剧片 幻想是个虚幻片 后来是校园片 后来是故事片 再后来 变成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那种悲凉片 可是就是不是科幻片感觉上和小纳什 美丽心灵一样的故事,知道是真实的 我也可以理解 但是抑制不住心底的悲凉 我很羡慕当时留学生的生活状态 自由 友善的人群 我知道我也是如那个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人一样,一个献媚圆滑者,我甚至希望自己能做到跟他一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有妻子有儿子 一步一步得到能得到的好东西 虽然我的心底也一直鄙视着这种人 然而我发现 如刘烨扮演的那个可爱 善良 土土英文的从不停止给家里写信的那个留学生一样的人有多可贵又有多可悲,我成为不了那样的人,也许他可以有那一份勇气和毅力成为小纳什,尽管那非常的来之不易,但更多的是无助的自我结束。

出国了的人 很多都很苦 他们抱着出国了 就要混出人样的热诚在那里打拼 然而 融入一个社会比什么都要重要 而一旦融入了 你原先的社会背景也会随之而去 只是遥远的过去式 然而这就是人生 你选择了 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始终记得室友给刘烨剪头发时,刘烨留下的泪水,在遥远的他乡,亲人多么令人渴望,尽管有人帮助你,欣赏你,朋友对你不离不弃,可是你还是只能靠自己。

我欣赏刘烨的那份骨气和勇气,也深深为出国打拼的孩子们感动,出国已经不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了,那是一种负担。

对自己对家人的一种态度。

出国,意味着你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一切一切,甚至是更加沉重的代价,才能换得幸福,然而这种幸福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不想去思考,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6 ) 随笔

《暗物质》短评 一次幸运的机会,在马原课上张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部名为《暗物质》的电影,或许是因为我不是留学生的缘故,在电影前半部分没有产生多少共鸣,反而觉得这部电影的剪辑节奏上给我留下很多疑惑。

但随着剧情发展,电影对观影者传达的剧本路线越来越清晰,感同身受的程度也逐渐越来越强,电影的高潮如同在深夜里绽放后殆尽的絢丽烟火,直到结束后,我还徘徊在结局的走廊里意犹未尽。

如果你看过19年一度被捧上神坛的《小丑》,又或者是同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虫》,你很容易发现它们与这部07年《暗物质》的结局有极强的共通性——极具戏剧化色彩。

《小丑》中亚瑟在脱口秀录制现场从鲜红色的西装外套里掏出手枪对着主持人莫瑞的脑门眼开一枪;《寄生虫》中金基泽在暖阳沐浴下的生日派对上拿起小刀往朴社长的胸口狠狠刺去;《暗物质》中刘星在同学心潮澎湃演讲的学术会上用手枪亲手葬送了朋友与教授的生命。

这种突兀式杀人的戏剧化结局往往会让观影者觉得非常反社会与毫无逻辑性,但却正是因为这种没有逻辑性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感,才让我觉得特别现实。

前两部电影以贫富差距作为背景,《暗物质》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作为铺垫,将主人公的情绪从电影开头一直压抑到高潮爆发,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回到电影《暗物质》本身,刘星正如他名字一样,他想在留学生涯中有所作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但自身“美国梦”的热忱被狠狠地敲碎在现实问题上。

最热切的研究被给予否定,周遭的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憧憬的生活离自己渐行渐远等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刘星心里堆积,也就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期待感与责任感,既然没有了责任感,那么对着陌生人的脑门开枪也可以无动于衷了。

正如电影台词所说“宇宙不是无端爆炸的,它需要一个引体。

”,电影的悲剧亦是如此。

如果说论文被否定、不能给予毕业等是惨剧发生的导火索,那么惨剧发生的根本内核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弊端。

刘星是父母口中说的“只会学习的孩子”,但学习能力也仅仅只是在社会立足中的一个小方面乃至不是刚需,然中国教育模式像一把笨拙的放大镜放大了学习能力的比重,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至关重要。

“望子成龙”是普遍家长的愿望,从而也导致了刘星报喜不报忧的做法,正所谓“可与言者无二三”,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在扛,心理无可避免也会变得扭曲。

张爱玲曾经说过:“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是的,不存在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刘星,都会遇到在成长路上的瓶颈;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刘星,因为我们轻言放弃,以极端暴力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前程。

既然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那么我们就要怀着热忱的心坚定走下去。

 7 ) 还可以

清淡简单但深刻的故事。

还可以。

金木水火土没明白是干啥,有点牵强附会硬拉的感觉,不需要这么花里胡哨,就多平实的刻画人物讲述故事就很好,本身改编自真实故事就很有力量了。

看一堆评论吐槽刘星的英语,甚至刘烨的英语,就是要那样才真实啊,那个定居的卢英语说的好啊,但那个年代的英语,大部分生硬才符合现实情况。

要是说的倍儿地道,我才觉得假呢。

 8 ) 結局震撼 劇本不錯 劉燁十分出色

今天剛看過劉燁及Meryl Streep飾演的"Dark Matter", 很喜歡, 尾段亦頗震撼. 由於今天是首映, 電影開始前劉燁也有上台說了些話, 更說大家可能喜歡這齣電影, 也可能不喜歡. 看畢後, 有點明白他的意思. 畢竟, 電影是叫人傷感的.故事背景是1991的美國, 從中國老遠跑來做研究生的劉星(劉燁飾)戰戰兢兢又極其興奮地為著名的宇宙論(Cosmology)教授作研究的工作, 成績超卓, 得教授垂青, 但自尊心重的教授卻對太進取及急進的劉星不太滿意, 最後更不通過他的畢業論文, 除非劉肯改過當中的計算方法.電影從一個中國藉的導演立場出發, 講述九十年代初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涯, 我也差不多是那數年到美國讀書的(比劉遲兩年), 所以也看得有共鳴, 不過電影說的是內地的留學生, 和香港去的也有點分別. 電影中刻意對內地留學生的一點挖苦, 幸而是從中國來的導演, 不然便會有可能被喻為歧視中國留學生了.那些挖苦其實都頗到肉, 如留學生到教會一心希望得到一些利益, 聽著牧師介紹教會, 一說到有食物供應, 大家都紛紛起來跑到放食物的桌旁, 把牧師忘得一乾二淨. 又當劉星去咖啡店買咖啡時, 語言不通, 想喝茶, 卻以為"to go"是茶的名稱, 叫了"Togo". 又當教授們舉行研討會後的派對, 一眾中國來的學生都搶著吃東西, 還說要吃飽一點, 當晚餐. 這些其實都頗搞笑, 亦反映中國人貪小便宜及攪小圈子的心態.電影對留學生於海外面對的文化衝擊描寫得恰到好處, 語言的障礙, 外國人的性開放, 在美國人眼中中國來的學生永遠都是最勤力的等等. 導演擅於用較幽默及輕鬆的手法來刻劃, 給人舒服的感覺, 令觀眾更投入於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很喜歡電影一些framing, 好些都有深刻印象. 如第一幕當劉星到大學坐在長椅上, 等候見教授時那個鏡頭, 遠遠的見到劉獨自在等候的神態. 還有他們玩足球棋時, 鏡頭從那些足球人的下方拍攝, 很有美感.音樂可說是中西合壁, 但以中國色彩居多, 效果不錯.劉燁演得很好, 他演的劉星令我聯想起他在"藍宇'中的角色, 不知道導演陳士爭是否也因為"藍宇"而揀了劉燁飾這個男主角. 女主角Meryl Streep當然也演得很好, 不過戲份比預期少, 相信有機會和她合作, 劉燁這生也不會忘記.電影有不少笑位, 令前大半段都給人輕鬆投入的氣氛. 留學生Lawrence的太太的高歌確實令人捧腹大笑; 同學模仿洋妞的呻吟聲也帶來不少笑聲.電影中劉星父母在國內的片段也很不錯, 工人階級的父母, 間歇的剪影, 給人深刻印象.劉星在月曆上揀了六月廿一日, 是夏至, 不知道和他研究的宇宙及暗物質有什麼關連及特別意思.電影最後的結局確實震撼, 不在此揭露詳情. 本以為劉只會自己了結來面對失敗, 那一幕我實在有點嚇一跳.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畢竟是一個很好的劇本, 但結局確實有點傷感.

 9 ) 故事一般,但演员们演得真心不错

故事和价值观不做评判。

但梅姨和刘烨的表演真心好。

前后刘星人物性格的反差特别立体。

开枪前一系列铺垫情节,如向美国女孩示爱遭拒绝,如找梅姨那场,俩人的那种复杂情绪,演得太好了,不得不说两个好演员搭配得简直天衣无缝:梅姨对这样一个原本前途大好青年的心痛、喜爱和处境的同情,但又无法直接表达非常顾及刘星的感受,而刘星那小小的自尊,脆弱敏感又绝望无助。

再如剪头发那场也很生动。

他擅长这种复杂的角色:一入天堂一入地狱,堕落得有理,堕落得值得心痛,当然堕落得最后人们还是要把他必须舍弃,极致反转类人物。

主要看剧本和导演能不能给这种角色充分塑造的余地。

 10 ) 《暗物质》——五行之外

电影《暗物质》,不怎么好看,没什么意思但对我来说,却有着另类启发主演是刘烨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几年前电影还在拍摄阶段的时候,我记得这个组合是新闻中的噱头因为很中西合璧,很有新鲜感,也就是所谓的卖点但其实,一点也不新鲜不是吗有谁知道《绿芥刑警》这部电影吗?

是让雷诺和广末凉子法国影帝featuring和风纯情少女,就像是法式长条棍儿面包抹上芥末而中国影帝刘烨+好莱坞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那不就是美国汉堡里面加了大葱的味道吗微不足道的调剂而已记得还有一个噱头是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说起梅丽尔斯特里普,我脑海中的记忆轨道是:廊桥遗梦,小提琴之恋,时时刻刻,穿普拉达的恶魔,到最近上映的妈妈咪呀。

梅丽尔自己在访谈里面说,她依旧老当益壮,乐于尝试新的不同的角色看着妈妈咪呀的海报上,她的腾空一字马我真的发自内心的钦佩她老人家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我想起了那句广告词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看这电影之前,我少不了又是一番预热式的想象有些竟然不谋而合,有些竟然大相径庭电影大意是,讲述中国留学生刘星,在美国留学期间,精神世界分崩离析最终导致毁灭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完全是一次对学术研究、中国留学生以及美国学院派的集体诋毁和嘲笑,内容相当讽刺以及丑陋。

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导演用了中国的五行之说,这也是对我的启发之处没想到金木水火土不仅是五行,更是人性的映照。

第一部分是【土】电影的开头,刘烨告别父母双亲,来到自由的美国他穿着据说现在在国内很红的“梅花”牌双白条蓝色拉链衫让我觉得很腻味,想起了《颐和园》,怎么中国留学生都被祖国发了制服了?

刘烨标志性的笑容——尖尖的嘴角+二排整齐雪白的牙齿你知道,特别有内种傻楞傻楞的单纯小伙儿的效果然后就出现了“土”这个字,真的是够土但后来我才明白土,是人性中那些轻浅的、表面的早期单纯,每个人都有,或有过第二部分是【金】这个时候的刘烨,就像大放异彩的贵金属,整个人充满着自信自信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尽管都超越了老板的研究深度自信的在国际会议上展现自己,尽管英文口语还处在蹩脚的阶段自信的和咖啡店的美国女孩搭讪,尽管他看上去明显就是一个书呆子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早就已经出现她所饰演的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大兴趣、对这群中国留学生关爱有加的一个慈爱的女性角色她算是一个文化桥梁吧她对刘烨有着格外的关照,别误会,没有暧昧的情愫只因为刘烨是一个自信而又才华横溢的中国学子自信的人散发着一种光和热,谁也不会拒绝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刘烨欢欣得享受着这种自信,甚至更加大胆的、毫无保留的展示着自己很快,就到达了挑战老板权威的地步可以说,他比他的老板更有学术能力,这是对中国留学生智慧的肯定也可以说,他很不明白讨好和卖乖的伎俩,这是一种绝对的侮辱这一段故事让我明白金,是人性中那些虚荣的、追名逐利的双面向往,让人上进,也让人膨胀第三部分是【水】在水的时期,他彻底失去方向感,没法定位自己我确定,这是无比可怕和无望的阶段他傻,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哪得罪老板了老板很坏的,教授们当然都不愿意被自己的学生蹬鼻子上脸他作为一个本该指正不足、照亮前路的导师,阴险地误导刘烨于是刘烨就逐渐、慢慢、不知情地变成了一个茶饭不思的学疯一下子发现了什么,一下子百思不得其解一下子被导师认可,一下子被当头棒喝大悲大喜着,最后被导师毫不客气地彻底否定论文命题其实我没做过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但那种大功即将告成却被突然扼杀的滋味儿或许远甚于,已经写了3个小时的博客,正要发表,一瞬间全没了我已经可以意识到水,是人性中那些可塑的、随波逐流的无意识部分,听人劝,或是牛角尖第四部分是【木】这我已经猜到了导师给不了刘烨方向,于是他自定了方针,坚持走自己的路答辩之前,他的精神已经很不济了善良的梅丽尔买了一件宝蓝色的衬衫给他,为他的答辩加油她叮嘱他要自信因为这个时候的刘烨,早已经没有初来乍到时的光彩照人于是毫无意外的他的论文答辩没被通过,他也拿不到他的博士学位在电影里,拿到博士学位对刘烨而言,意义已经太过复杂,包括肯定自己、成为大学教授、光宗耀祖、接爸妈来美国、为祖国争光等等可是,他全失败了在这部分,出现过三个契机同屋的留学生说,回国吧,我能给你在社科院安排个职位,单位给你分套房子,你找个老婆在家给你做饭,你专心做你的研究。

另一个很识时务的同学说,你换个课题吧,别跟老板较劲,当初我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我导师十年前研究过的一个分子善良的梅丽尔也对他说,我丈夫在中国做进出口,这虽然和你的研究领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你有需要,我很乐于提供帮助刘烨都没理会,这太不真实了,太不符合关系建立世界的现实了后来的故事越发凄惨和辛酸他形色慌张、语无伦次地上梅丽尔家推销护肤品梅丽尔还在努力的说着宽心的话,但却泪流满面因为她知道可以有大好前程的刘烨,成了一根废柴我觉得木,是人性中那种稳定的、宠辱不惊的麻木心态又是一种惯性的、苍老的妥协态度总之,最终大部分人都心甘情愿、平凡庸碌最后一部分是【火】已经是丧心病狂的时期他杀了那些对他不好的人,然后坐在教授的位置上,自杀。

火,显然是人性中暴戾的、凶神恶煞的猛虎思想,一边愤怒,一边压抑电影里,学术的部分我一点也没明白,似乎是天文学因此,暗物质,看似是宇宙、银河、星云方面的事情而我却固执的认为,暗物质另有所指,在人性的金木水火土之外不是那些心寒、绝望、难过、孤独之类的负面情绪而是……自杀的人,自杀之前脑海中最后充斥的东西,那便是“暗物质”如果有一些名字,当你想起它们的时候,心中觉得温暖、感到牵绊和不舍哪怕是某位神灵那是唯一可以摧毁暗物质的光量我想,张国荣飞身一跃之前,显然脑海中没有这样一个名字了

《暗物质》短评

一个很美的空洞。

10分钟前
  • Rej
  • 还行

刘烨还是那么愣头青。人物内心转变刻画较弱。

12分钟前
  • microdancer
  • 还行

看完虽然让我很压抑。。。但是不觉得属于耐人寻味类型的

14分钟前
  • 我算哪块小饼干
  • 还行

看了很心酸

16分钟前
  • Summerisabel
  • 还行

又是一个自己给自己设套的人

21分钟前
  • 戳虾子的
  • 还行

我还能说什么呢:刘烨,好好干吧。No more comment.

22分钟前
  • C.
  • 较差

他人即地狱他人即地狱!

24分钟前
  • 某四
  • 还行

诶呀这英语说的呀。

28分钟前
  • 蜉蝣
  • 较差

要不是因为有刘烨我实在看不下去

33分钟前
  • olala🌈
  • 还行

看得很累,很压抑,很想哭

37分钟前
  • 流云阳光
  • 还行

原本真实事件的细节那么多,电影却蜻蜓点水选择了面上的点,丢弃了很多更有意思的细节,加上流水账的叙事,让电影变得无趣。6.8/0.69万 【IMDb6.0/0.33万,美票房0.3万美元,全球票房6.93万美元】

39分钟前
  • 安心
  • 较差

外国科学界同样黑暗哪

41分钟前
  • shirleylee2046
  • 还行

去年看过之后为什么没有添加啊?奇怪。剧情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其实我挺喜欢刘烨这孩子的,起码血色浪漫演得不错。

43分钟前
  • Mellr
  • 还行

准备出国留学的以及学生经历一路优秀即将考入大学的孩子,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47分钟前
  • Tiger
  • 还行

刘烨演的不够拧巴~

50分钟前
  • 木木Ocean
  • 还行

中科大的留学生的确多,他们的成就令人羡慕,但不令人钦佩!

52分钟前
  • 苍榕
  • 力荐

电影已经表达出一点意思了,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299340/

55分钟前
  • 宅家囤积瓶盖
  • 推荐

很压抑

60分钟前
  • 缺点
  • 较差

这个悲剧不是卢刚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海外学子的通病,而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卢刚自身人格缺陷,整个中国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还行

应该说,最大的亮点是配乐

1小时前
  • Esperanç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