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很美,尤其是两个人光头穿着白T恤黑裤子在一个意大利偏远的教堂那段。
欧洲影片有它自己的韵味及叙事结构,这部片子就不注重故事的合理性,而是通过剧情串连隐喻。
而爱情作为主线,真是欧洲人的人文最关注点。
看到小哥第一反应是瑞恩里牺牲的医务兵,一直对他的人中印象深刻。
但是又惊叹他的意大利语说的如此之好,看到演员名字瞬间了然了,原来是呆梨裔O(∩_∩)O。
影片本身来说,虽然结局跟期待的剧情发展落差较大,但依然不能抵消镜头的美感,真的太美了!
另外一直在观察是在意大利的哪个城市,最后知道是在都灵也在心里加了点好感,毕竟是我文的所在地啊。
许久没给电影打过四星了,今天给《疾走天堂》。
虽然不明白警察男主会何会对罪犯女主一见钟情,却能理解他之后所有的行为。
大爱电影的后半小时。
画面太美,两人太配。
光头并坐,
白衣同行,
奔于山野,合于树下。
女主凯特·布兰切特太美了,尤其是那双带泪的双眼。
能扛住光头的都是大美女!
她演过《本杰明·巴顿奇事》、《指环王》。
不知为何,男主吉奥瓦尼·瑞比西让我想到与他毫无关系的《沉静如海》,也许是这个词配得上他的机智、冷静、坚定和爱吧?
我完全不记得在《迷失东京》里他演了谁?
编剧是导演过《蓝白红三部曲》的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
难怪这么好看。
虽然剧情有点理想化。
夜里看完《天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在蓝白红三部曲之后计划的新三部曲《天堂》《地狱》《炼狱》的首篇。
基氏的宗教情怀自不用多言,我凝望着《天堂》里这对亡命天涯的男女最后一个镜头随直升机升入无穷的天空里,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故事,而是神和人的故事。
凯特扮演的女教师是人类代表,相信一己之力,相信自己在做“对”的事,当知道自己安置在毒枭办公室的炸弹意外炸死清洁工四人的时候,她颤抖的嘴唇,大颗大颗跌落的眼泪,观之心碎。
这是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的瞬间。
而年轻警官菲利普是神,只要相信他,他便可以带领你走出红海。
是神先爱上了人。
我很喜欢看两个人一起逃回女教师家乡的片段。
两个人剃了一样的光头,穿白色体恤,牛仔裤,坐在教堂门口的喷泉台阶上吃冰淇淋,看一场陌生人的婚宴。
他们越来越相像,气息相通。
因着人原本就是按照神的形象而造的,神终于等到了人接纳他的爱,真正信入他。
旷野上的大树在夕阳下好美,一如最初的那棵善恶知识树。
(先记下一些想法,以后补完)
青涩的男孩似乎总会迷恋上成熟,富有女性气息的美丽的女人,她们有一种特有的气质。
似乎一切都是应该,也有几件事情出乎意料,比如最后他们驾驶着直升机直线攀升,最后消失于天际。
纯粹的开放式结局,没人知道他们会去哪里,他们的故事又会否出现转机。
结尾的音乐是最好的收场。
其次电影配乐并不丰富,似乎只出现了几个音阶。
回味之中,又会想起电影开场,主角在学习模拟驾驶直升机。
不要太高,最后他们是否会坠机呢?
这个问题浮出脑海。
自然而然,又可以逃避。
爱情该有无穷模样。
这样的共同经历,一起冒过险,酿过祸只是铺陈,这份爱的核心是什么?
说不清,但每个观众都清楚,那很深厚,诚挚,温柔。
1.演员太出彩。
凯特知道自己杀死四个无辜的人时的抽搐与崩溃(震惊绝不是面瘫脸)
“菲比弟弟”菲力在办公桌的暗箱里摸索磁带的急切、拿到磁带时长久的停顿
看电影的过程如同暗流在内心涌动,静默中自有其深沉。
演员的一呼一吸都扯动着人的神经。
2.没有配乐,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好的配乐。
旷野间的做爱,直升机越来越远,情感到了极致的高潮,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情绪感强的电影,如果没有把握让配乐牵动观众的神经,和人物故事融为一体,配乐便不如沉默。
个人认为导演在这里很聪明。
3.必须单独夸凯特。
凯特年轻时和现在的气质完全不同,现在带着一丝温柔的电眼曾经却是掩饰不住的叛逆与坚毅。
疾走天堂也可以看出一些蓝色茉莉的影子,崩溃时的脆弱和略微神经质,除了祖师爷赏饭吃不知道说些啥。
最难能可贵的是凯特能够为了角色剃头(虽然这对于高中就剃头的大魔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居然!
剃了头!!
还是好看!!!
4.结尾不太能接受。
前面凯特跑出来已经表面自己愿意为了无辜害死四人受到惩罚,后面又不停地一次又一次逃脱。
最后我都以为两个人要跳出来自首了结果跳上了直升机溜了???
凯特你开飞机的技术是在飞行家里面学的吗?
男主沉稳细腻的爱,女主的睿智、坦荡和身材简直爱了爱了……但总体给我的感觉是爱的太过于沉重,在那种生死相搏的情境中,爱的太过于纯粹,不care任何东西,爱了就是爱了,不管你是不是寡妇,曾经对丈夫不忠,但我仍然愿意为你抛下一切。
逃狱、间接帮你杀人……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只要是你想做的,爱到深处的无私,简直无可比拟。
影片开头坐着直升机🚁镜头在down,影片结尾随着直升机🚁up声入云霄,the ending我以为他们会伏法,🉑️当爱降临时,你真的想以后的生活🀄️有对方,风雨无阻,任何困难和挑战你都敢去面对。
蛮喜欢女主的,尤其是当男主父亲问她:我知道,他爱你,那你呢?
✅设想自己,我竟做不到,勇敢说爱对我来说本身就是很难。
我总觉得时机不对,我不够好不够优秀,我一直在等,等足够优秀准备好了,再去爱对方。
🉑️爱不需要你去想,去等。
总会有人奋不顾身的去爱你,可你为何不能仅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为何要较真,为何总是质疑,你爱了便去接受去努力,不爱,爱谁谁,管对方爱你是一时兴起还是另有所图,都随他去。
给自己勇气和自信,爱情面前,你我皆平等,什么过去、身价……凡此种种,请不要被不必要的枷锁束缚自己的❤️
在<丑闻笔记>中惊艳的发现凯特的迷人之处,就一直想加深这种惊艳.如同一人说的,在<天堂>中,一个警察迅速爱上一个杀人犯,因为是凯特,也显得不那么荒唐了.还在我惊讶于这个年轻人的果断 勇敢 机敏 的时候,我发现爱情早已降临,渗透整片,但导演对此的轻描淡写,又叫人感动.
时隔多年,再回头来看着这部电影。
第一次看这电影时,还是个傻气的大学生,电影镜头里所有美的景致,男女主角义无反顾剃光头发,在机枪扫射中飞奔的坚决,在心里回响很久。
当时还会安慰自己,这是电影,绝美的景色有,绝美的逃离有,但不在现实,这电影不够残酷,结局如果是两个主角都被弹孔穿透才符合绝望美。
可是,多年后再回过来看,才知道,原来一直以来,它还是那个心底,爱情的模样,生活的模样。
(2007-06-19 左加菲)博客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6c31d010009b6.html 天堂是这样的。
相爱没有禁忌——警察与犯人在监狱相识。
警察开始做周密计划帮助心上人。
信任——和你爱的人之间互相信任。
弟弟信任并帮助警察哥哥,哥哥信任弟弟说的女犯人是个好人,之前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正义的恨可以执行——女老师最终枪杀了毒品交易的幕后老板。
伟大的亲情——警察的父亲从前也是警察,他赶去给儿子送钱,对于儿子为爱所做的一切毫不干涉,只无言地帮助他,让他自己去追寻生命。
真正的朋友——没有斥责,只有无条件的信任支持。
女犯人的朋友收留他们躲藏。
这些人都是正面的,他们不被外部秩序左右,他们为爱生死。
这是一个抽象的电影,年轻的警官爱上年长他的女犯,越狱成功后在异国小镇行走,最后在朋友家被警察围困时竟然一起奔向刚刚停下无人看守的直升飞机驾机升向高空。
彻底的爱和纯粹的自由……这是不存在的天堂,但确实令人深深向往。
现实秩序被描绘成荒谬的、彻底被黑暗控制的一团假象。
杀掉掌控现实社会的坏蛋,逃离,与亲爱的人一起飞向天际……这对有点似是而非的超现实情人在异国小镇双双剃光头,穿着白T恤蓝黑牛仔裤的造型,很Cool。
布兰切特为拍摄剃头也像当年王姬拍《红粉》似的爽了一把。
另:对电影幕后背景一无所知时直接看片是幸福的,当知道《天堂》跟著名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有关种种后,竟然觉得索然无味。
没有期待是最佳的看片心态。
天堂Heaven(2002)导演:汤姆·提克威 Tom Tykwer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克日什托夫·皮尔斯维奇 Krzysztof Piesiewicz
故事讲了英国教师菲莉芭为复仇将定时炸弹放在了毒贩的办公室的垃圾桶,然而清洁女工清理垃圾换走了炸弹,导致炸弹在电梯爆炸,一位父亲和两个女儿以及清洁女工死亡。
在警察局审讯时,为她翻译的警察菲利普对她一见钟情,之后二人一起开始了逃亡。
在最后的农场二人乘坐搜捕警察的直升飞机消失。
布兰切特的个人魅力真的无穷大。
这张好飒啊
当知道炸弹没有炸死毒贩,而是导致4个无辜的人死亡时,这段情绪的演绎很真实
出逃时一起吃冰淇淋
这张绝美!
之后看评价说,这个时类似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的感觉想了下,确实没有明白电影的更深层的寓意,名字叫做heaven,一直在想为什么叫heaven呢?
从影片开头菲利普在模拟飞行时,一直尝试不断升高直升机。
再到二人计划出逃时藏匿的地点是顶上的阁楼。
以及最后不断上升的直升机。
我觉得在影片中高度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故事表面上是一个两人一见钟情后相依为命的故事。
我更愿意将他理解为:一个善良的人无心犯下罪孽后的最后救赎。
(救赎这个词有点重,换个词可能好一点)对比之前在监狱时的冷色调,在出逃后,基本都是暖色调,且在逃亡中并没有十分紧张激烈的逃亡气氛。
而是在缓慢中奔向了天堂,甚至最后开始直升飞机,我觉得都有点梦幻的感觉。
還是有點可惜,基氏最後的劇本,開頭一段再度是窮極命運的“宿命性”,後面卻變成了湯姆提克威的個人運鏡風格,把電影拍成了浪漫的港式愛情片,如果是他自己來拍,在法律,正義以及道德的上的裁決和個人救贖上面肯定可以挖掘得更深入。
拍得着实云淡风轻,男主这张娃娃脸怎么看都像布兰切特的儿子而非恋人,短发好看。
感谢资料馆,让我再次体验了三排的字幕。。。
@2024-06-01 21:29:49
太美了,全片宛如油画一般。被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所惊艳,她得知自己害死了四个无辜的人时那个神态的变化,演绎的恰到好处。瑞比西的气质实在是太符合这个角色的形象,既有成年人的稳重可靠,又有男孩的童真和孩子气的倔强。我对结局的理解是:直升机不可以一直上升,但人性的光辉可以直入天堂。照应开头,他们应该是没能活下来,但也是进入了天堂吧。
开始不错的现实题材绕到最后莫名的爱情戏码。
真没觉得好看 炸死一堆人 又害了一个人 又逃跑又特么恋爱的 后半段主角一直占上风没有危机感昏昏欲睡
半部审讯戏,半部亡命徒。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剧本放在提克威手中,让他玩花样的地方不太多,除了玩了个大全景剪影煽一煽,其他地方都比较中规中矩。后半部逃命戏有点太乏力了,结尾来一个直升机升天这样直白浅显的意象真的有点呆。
随着女神布兰切特眼角滑落的那滴泪水,一部彻底而存粹的爱情电影就此诞生。爱与罪与罚浑然一体是基耶斯洛斯基这部遗作里最重要的哲学核心,那真真正正是一幅《天堂》里才有的景色。然而可惜尚处在炫技阶段的提克威明显还没完全领会到这层境界。因此他将感人至深的爱情无限放大,大到我们只能看到一对渺小而又美丽的剪影。
汤姆·提克威动了基耶斯的镜头,真不知道左右上下摇个什么鸟劲。
Fuck this ending.
前半部正常的普通故事片,后半部亡命鸳鸯不知道怎么拍了,没有故事了,烂尾了。
被海报耽误的电影,明明其中画面美而大气。女主刚得知炸错人后的反应演的真好。怀着美好祝福希望相信女主说的她爱他。20200410
是我没看懂吗,女主本来不是说将毒贩杀死后要留下来承担误杀四个无辜的人的责任,怎么杀完人就和男主开启了浪迹天涯之路了……构图、色彩、风景那些确实很美,最后直升机螺旋升天,也不知道他们是去往了天堂,还是地狱呢?tips:光头的凯特魔王,不能hold住光头的不能算美女(狗头保命)
这剧情设置真的离谱,太离谱了。他为什么帮她,动机不够充分。两人逃跑的过程也非常牵强,乔装打扮还不够呢,您居然剃了个光头,生怕别人不认识你。但这两人对视的时候那种感情又特别打动人,三星给那种莫名其妙特别打动人的情感气氛吧。
很美有质感的电影。男主角长得也太像文章了吧,布兰切特剃光头好惊艳。
看凯特来的,那个时候还年轻些,演技应很好了,至于情节,呵呵
这是什么魔幻剧情,太过理想的爱情,终将无疾而终啊。犯罪片的开头,文艺片的走向,真的拍得好失败。
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也是继红白蓝三部曲后,新三部曲的首篇。俯拍镜头美上了天。一贯的宗教元素随处可见,复仇、救赎、赎罪、逃亡、背叛、升天。。。。。。白色情侣T恤,两个光头,大树下的结合,嗯,如果这都不算爱。别人说我们是逃亡,可我告诉你,我们是飞去天堂。
DVD时代错失的電影佳作:几个没有想到,凯特-布兰切特颠覆形象的电影,文艺片女主角很少演绎这样的干练的角色,電影后半程的文艺风格又契合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应该是大师晚年的想当然的作品,只是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了,電影一气呵成看完,前后呼应,直升飞机扣题,疾走天堂也好天堂奔驰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