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金秀珍
主演:李先彬,金玟锡,全益玲,刘庆秀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4
简介:电影讲述了两姐妹艰难入住的公寓后,妹妹消失得无影无踪后的事件。姐姐“珠英”(李先彬饰演)和妹妹的男朋友“奇勋”(金玟锡饰演)一起,为了寻找噪音的真实身份和妹妹,在公寓里寻找过程中发生难以置信恐怖的故事。 李先彬饰演寻找妹妹的姐姐“珠英”一角; 金玟锡饰演妹妹“珠熙”的男朋友“奇勋”一角; 全益玲饰演敌对居民中唯一..详细 >
可能是第一次提前离场的电影节电影(权衡了一下,还是想把下一场《无声挚爱》看全)。为什么这两天的电影都要执着于把一只小猫咪给害死?!
非常喜欢胶片拍摄的质感,节奏上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说同一空镜在不同叙事之后的留白很有意思,以及部分令人感到提心吊胆的时刻又总能有令人轻松的桥段,看得很舒服。只是school play的部分虽然演出效果很惊艳质感很好,穿插在中间也略显不明所以,也可能是我愚昧
玻璃夹层里飞不出去的甲虫或蜂最终惨死在窗台前,被规则大网规训的个体要么陷入沉默的螺旋,要么被压倒,成为众矢之的。和《终点的少女》相比,某些设定相似但立意深刻太多。是小闷片。演员七嘴八舌的日常感对话是怎么调度出来的呢?
siff 2025 第四部杀死那棵树
从开学典礼校长发言引用诗句形容天气开始,点点滴滴许多客观和主观的代入和共鸣。成长是那么痛,而人生并不会因为成长而变得容易。比如有些荒谬的起因不过是“想一个人呆着”。(让小朋友爱恨交加的诗人原来是裴多菲
即使胶片拍出来的画面很美但还是看着难受。老师在办公室先是爆发扔东西接着默默被孤立的那一段特别共情。从校长到办公室里的老师到门卫,整个体制包括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都糟透了。
很喜欢女主
SIFF 27|完结
拍得太拖沓了,遭罪的两个小时。拍的太琐碎,太拖沓了。有些东西,比如修窗户,比如帕科和新老师与这个环境的格格不入,比如跑步,比如爬树,但是完全没必要拍了两个小时,以及最后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真的不是电影节片子都要去看的,我以为会比纪录片好看一点,还是失误了
#SIFF2025#“帕尔科,你为什么就不能听话?”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学校的制度,不要做同学们中不合群的那个人。别喜欢小猫,因为小猫会被毒死,也不要爬树,因为大树会被大卸八块,把所有能带来快乐、自由、轻松的东西都剥夺掉,现在可以听话了吗?听话的结果又是什么,学习对考试有用的东西从而通过考试、完成升学,意义又在哪里?听话的小孩长大,才发现社会并不尊重听话的大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又要学会不听话的呢?Btw胶片感的调色和镜头的晃动,好美,其实我也想像朱茜老师一样,躺在办公楼的地上。
#siff 看的过程中有段字幕掉了,刚好是老师念诗那一段,没有字幕的情况下透过屏幕好像更加共情了男孩女孩们的微小心情
#siff27th 为了不睡着在电影院里掐自己是对它最大的敬意了,有巧思,但串联得比较松散。校园空镜+bgm开头是摇滚,结尾是市政热线等候间隔的轻音乐,开头把冲突焦躁摆在台上,结尾像嘲讽、像放弃,像随他去吧…
2025上海国际电影节第23场。题材确实有点老套,很多国家都拍过类似的,倒也不是说拍的不好,而是我个人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看“校园”、“教育”类题材,因为其实关于“制度”的话题其实根本没办法改变的,学校教育的矛盾性是必然存在的,某种程度上比法律改变更绝望,因为教育永远是宣传机器下的一环,孩子无力改变,而且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认为除了东亚的痛苦是真的,其余都是在无病呻吟。
映后见面会导演说放弃了政府的funding得以自由表达,这就很拉分
东亚小孩表示:就这
-
#2025TFF 有幾個長鏡頭挺有趣的 導演比起拍電影你做劇場那一場調度更有趣 要不去做兒童戲劇得了 做電影的時候你線頭過多,無法聚焦,而且對於部分角色刻畫的視點也單一了。課外教學家長討論那一場拍的很不錯,其他就歐洲青年導演的一些通病集合了
体制果然待不了
导演做的都对了,就是作为这里的人感觉这简直是无病呻吟啊,有这些老师我已经可以偷着乐了好吧,但这不是电影的问题,3.5星
siff272025.6.15 百丽宫长宁来福士以首作来说算不错结尾砍树多少也预示少年和老师的未来最终的修窗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变通,算一点欣慰?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可能是第一次提前离场的电影节电影(权衡了一下,还是想把下一场《无声挚爱》看全)。为什么这两天的电影都要执着于把一只小猫咪给害死?!
非常喜欢胶片拍摄的质感,节奏上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说同一空镜在不同叙事之后的留白很有意思,以及部分令人感到提心吊胆的时刻又总能有令人轻松的桥段,看得很舒服。只是school play的部分虽然演出效果很惊艳质感很好,穿插在中间也略显不明所以,也可能是我愚昧
玻璃夹层里飞不出去的甲虫或蜂最终惨死在窗台前,被规则大网规训的个体要么陷入沉默的螺旋,要么被压倒,成为众矢之的。和《终点的少女》相比,某些设定相似但立意深刻太多。是小闷片。演员七嘴八舌的日常感对话是怎么调度出来的呢?
siff 2025 第四部杀死那棵树
从开学典礼校长发言引用诗句形容天气开始,点点滴滴许多客观和主观的代入和共鸣。成长是那么痛,而人生并不会因为成长而变得容易。比如有些荒谬的起因不过是“想一个人呆着”。(让小朋友爱恨交加的诗人原来是裴多菲
即使胶片拍出来的画面很美但还是看着难受。老师在办公室先是爆发扔东西接着默默被孤立的那一段特别共情。从校长到办公室里的老师到门卫,整个体制包括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都糟透了。
很喜欢女主
SIFF 27|完结
拍得太拖沓了,遭罪的两个小时。拍的太琐碎,太拖沓了。有些东西,比如修窗户,比如帕科和新老师与这个环境的格格不入,比如跑步,比如爬树,但是完全没必要拍了两个小时,以及最后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真的不是电影节片子都要去看的,我以为会比纪录片好看一点,还是失误了
#SIFF2025#“帕尔科,你为什么就不能听话?”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学校的制度,不要做同学们中不合群的那个人。别喜欢小猫,因为小猫会被毒死,也不要爬树,因为大树会被大卸八块,把所有能带来快乐、自由、轻松的东西都剥夺掉,现在可以听话了吗?听话的结果又是什么,学习对考试有用的东西从而通过考试、完成升学,意义又在哪里?听话的小孩长大,才发现社会并不尊重听话的大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又要学会不听话的呢?Btw胶片感的调色和镜头的晃动,好美,其实我也想像朱茜老师一样,躺在办公楼的地上。
#siff 看的过程中有段字幕掉了,刚好是老师念诗那一段,没有字幕的情况下透过屏幕好像更加共情了男孩女孩们的微小心情
#siff27th 为了不睡着在电影院里掐自己是对它最大的敬意了,有巧思,但串联得比较松散。校园空镜+bgm开头是摇滚,结尾是市政热线等候间隔的轻音乐,开头把冲突焦躁摆在台上,结尾像嘲讽、像放弃,像随他去吧…
2025上海国际电影节第23场。题材确实有点老套,很多国家都拍过类似的,倒也不是说拍的不好,而是我个人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喜欢看“校园”、“教育”类题材,因为其实关于“制度”的话题其实根本没办法改变的,学校教育的矛盾性是必然存在的,某种程度上比法律改变更绝望,因为教育永远是宣传机器下的一环,孩子无力改变,而且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认为除了东亚的痛苦是真的,其余都是在无病呻吟。
映后见面会导演说放弃了政府的funding得以自由表达,这就很拉分
东亚小孩表示:就这
-
#2025TFF 有幾個長鏡頭挺有趣的 導演比起拍電影你做劇場那一場調度更有趣 要不去做兒童戲劇得了 做電影的時候你線頭過多,無法聚焦,而且對於部分角色刻畫的視點也單一了。課外教學家長討論那一場拍的很不錯,其他就歐洲青年導演的一些通病集合了
体制果然待不了
导演做的都对了,就是作为这里的人感觉这简直是无病呻吟啊,有这些老师我已经可以偷着乐了好吧,但这不是电影的问题,3.5星
siff272025.6.15 百丽宫长宁来福士以首作来说算不错结尾砍树多少也预示少年和老师的未来最终的修窗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变通,算一点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