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乐章
Sterben,Dying,告别交响曲(港),我去死一下(台)
导演:马蒂亚斯·格拉斯纳
主演:拉斯·艾丁格,科琳娜·哈弗奇,莉莉丝·斯坦根博格,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罗伯特·格维斯戴克,汉斯-尤韦·鲍尔,Anna Bederk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Nico Holonics,C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24
简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届中年的指挥家汤姆,在两端之间进退维谷。即将举行的演奏会诸事不顺,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老父失智症恶化,老母癌病缠身,恐不久于人世。前度女友临盆,他亲自迎接新生命到临,更充当代理父亲。妹妹爱上同样酗酒的有妇之夫,生活一塌胡涂,更把他的音乐会弄垮。长期抑郁的作曲家决意寻死,他不得不为好友善后。一次..详细 >
看的要自闭了 太痛了
在欧洲人的故事里,他们铭记一生的灾难性一天,对于中国小孩来说,大概只是无数个平凡日子中不怎么起眼的一天。
那支烟
非常喜欢,今年最佳。多说点实话吧,生活就是挺糟的,是吧?
3.5星,实在有点太冗长,太繁琐了,前半部分还好,后面实在是抓马,
精神德国人🇩🇪
几个篇章间的连贯性其实蛮弱的,更像是为了完成对导演家庭的书写而配置齐备的角色关系。但关系内部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差异性都非常有限,几乎囊括了一个创作者倾其所有能想到关于各成员能有的议题,哪怕做了特异性设定,但整体着实温吞过时,看得非常疲乏。
母子对话戏我的眼泪不值钱 音乐审美好好 结果导演自己也是音乐家 6h的迷你剧剪辑成3h的电影 学会爱也是一种人生课题 逐渐走向死亡的是亲密关系 男主令人心疼
我是一切的反面。我是反面的反面。/太痛了….
前半部分还是有惊喜的,照着《张口结舌》或《爱》的路子去拍完全没毛病,但一小时半后的部分就很难评了,生活与乐章的互文应该有更好的组织关系,并且我疯狂投诉妹妹这对狗男女没有职业精神,居然没有被病人投诉进警局也是神奇。
屌德国人拍的电影太harsh了。看似平淡的生活水面下全tm是尸体。男主角有几句台词就像我的德国平替,不,我是他的中国平替。作为反刻奇者写一部关于死亡的作品然后在首演前去死难道不是疯狂地刻奇吗。
漫长、麻木、矛盾又真实的痛苦,分了三次才看完…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母子谈话,因为我和母亲也有过一段非常相似的谈话,只是最后我知道母亲是爱我的,她只是不知道该如何爱罢了。
上影节见面会。映后挺重要,解答了很多疑惑:妹妹的家庭关系线简略因为这是删减版,原版6小时;导演也是电视导演,所以这片其实是个迷你剧,之后会放出电视版,也呼应了男主看《芬妮与亚历山大》的4小时电视版;导演在片中乐队扮演个小角色,音乐也是他做的;妈妈和儿子好友现实里才是母子。导演映后来晚了,一开始以为是正在忙着评主竞赛,后来说是吃火锅来晚了2333(母子对话那里确实如观众提问所说“炸裂”,反正我看哭了。你知道你妈不爱你是一回事,一辈子到头来听你妈亲口说不爱你是另一回事。
破碎、痛苦、残酷、死亡、澎湃、孤独...高等动物超乎想象的艰难,就像烫嘴的难念的经。
生离死别铸就了生命乐章的起承转合,三小时的娓娓道来,诉诸于无形的爱与痛,一点也不漫长。
#SIFF#“那件事也许对你很重要,但对我并不重要”。参桌前的母子对话振聋发聩,居然还是导演亲身经历的总结。牙科诊所里多次越过患者的亲密举动极具趣味性。
又名“乱成一锅粥,大家趁热吃吧”,终于看上了,为了拉斯艾丁格在第一排边缘鏖战3个钟,别太爱了我说
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一般般
#26 SIFF 三星 (2024.6.21 上海影城3号厅 空调坏了 导演吃火锅来迟了)
烦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