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北斋之女

眩~北斎の娘~,Kurara: Hokusai no Musume

主演:宫崎葵,松田龙平,长塚京三,三宅弘城,余贵美子,野田秀树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眩:北斋之女》剧照

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2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3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4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5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6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3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4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5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6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7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8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19眩:北斋之女 剧照 NO.20

《眩:北斋之女》长篇影评

 1 ) 眩

到了一个阶段就很难有耐心把一部作品看很多遍了。

北斋之女是例外。

它和大多数日本影视作品一样,都用一种琐碎的的方式,从细微的独特的角度,平缓地展开葛饰北斋之女应为的生活,一个个看似无心的细节却总能在之后的某个节点被勾引出来,连成一条线。

它在涉及艺术的场面用色浓烈,情感激烈。

——《地狱图》中的大火燃烧在江户的民宅里,燃烧在葛饰应为兴奋的眼眸里。

新吉原歌舞升平光影繁华的夜景。

年逾九十的北斋说:如果上天再给我十年,哪怕五年,我就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画匠。

心爱之人善次郎死去都不曾动容的应为看着父亲添在画纸上的一条龙,泪流满面。

而除此之外,却一直是淡淡的。

淡淡的美,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却动人心魄。

应为笑着看向善次郎,伸手触摸他的脸,一滴泪从眼角落下来。

善握住她的手腕,捏住她的肩头,然后同样触碰她的脸,唇,唇角的眼泪。

拥抱。

没有对白,只有江风和潮声。

应为洒脱而执着,善次郎不羁而温柔,他们都像鹞鹰乌鸦之类的飞鸟,不会被牵绊,又会有眷恋。

在令人眩晕的艺术光辉之下,人世凡尘的情爱别离都如转瞬即逝的萤火般微不足道,却温暖而无可转圜地存在着、被需要着。

在这个世间有她的光,也有人视她为光,了解她的灵魂和肉体胜过自己手心的掌纹,遥远地陪伴着她,就是圆满了。

 2 ) 艺术家都是自私鬼

开头这场戏特别猛,特别亮,未抽的丝未剥的茧,粗粝的本来面目。

呼应结尾弟媳那句埋怨:“这世上再没有比你姐姐更随心所欲的人了”。

无所谓母亲的唠叨,无所谓婚姻。

衣服随意扎着,头发只要梳上去就行,兜里全是石头,甩下围布用来擦脚,又用擦脚的围布拿酒瓶,抽烟,画春宫图。

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性别本身的欲求,更不在乎所选事业的名利。

只要可以画下去就可以了。

是北野武笔下的自私鬼了,艺术家都是自私鬼。

父亲中风,她着急的是:“已经第十天了,父亲也差不多该开始练习握笔了。

”痛失母亲,后知后觉:“我心中只有画,竟从未考虑过她。

”善在大火中失踪,她紧张片刻后便流露出对火势颜色的赞叹,那是不同于朝霞与晚霞的色彩啊。

和善发生关系是因为他的温柔让她有一瞬的眩晕,她便沉溺进去。

事后也只是淡淡吐槽自己:“也许我和所有男的都行吧。

”善总是来找她,她唯一一次主动去找是父亲告诉她善要出殡了。

她毫无所知,很悲伤地跑过去,看到他被抬出来又止住了悲伤的神色定定然道:“永别了,善”。

很难说她对善是什么情感,她无所谓交朋友,无所谓婚姻,他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个可以说的上话的人。

善真是太温柔了,他一开始就爱她,保持着她能够适应的距离,帮她完成自己。

唯一的一次欢爱后,她仍保持着自己的姿态,不沉溺于缠绵,也不看他,恹恹地抽着烟。

看到他静止地被抬出来的那一刻,她是感受到了吧,被爱,一直被善爱着,但她仍不确定是否爱他。

所有的,她生命中重要的人离世,她的情绪都非常克制。

但是当看到父亲画出惊人的“富士越龙图”时,她浑身颤抖着噙着泪珠,额头起了青筋,毫不克制,无法克制。

那是爱了,她唯一的爱。

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自私鬼,北野武这样说,他们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死活。

可她这样的坦诚,这样的专注,散发着完全超脱了性别的潇洒和旷达。

你又不得不被这种魅力所折服。

 3 ) 瑰宝

她叫葛饰应为。

上次去看浮世绘5D大展,在长百米的《神奈川冲浪里》中,惊心动魄的想哭。

鲸鱼和蛸,趁人不备,突然露出头来,甚至还有些俏皮。

以前特别喜欢莫奈和德加,不知道莫奈为什么会画《穿和服的女子》,原来追本溯源还是回到了浮世绘,回到葛饰应为的光与影里。

眩是因为光影叫人目眩神迷,热爱绘画的人生也叫人目眩神迷。

浮世绘有让人迷醉的妖气,除了有众生百态和风俗人间,还有画家执笔浮生绘梦。

不知道应为是不是真的烟不离手酒不离口,但是夜樱美人图,应为醉女画,都像是应为在寂静的深夜里,一盏孤灯下,她手执画笔的孤影,喝的小小微醺,欲与我们诉说一个故事。

在一群男画家中的应为真酷啊,真是好酷的女性。

在如光的父亲葛饰北斋的身边,她是追随的影,在《富士越龙》中找不出她绘了哪些笔,不知道她喜不喜欢“北斋之女”这个名字,但在海浪🌊、蛸、富士山🗻和美人的光影中,我们目眩神迷,一次又一次想在浮世绘中长醉不醒。

电影的画面非常细腻,演员演的细腻,服装细腻,细腻的空气中渗透着匠人的精魂和味道。

日本电影真的是神奇,总是看似枯燥,但静静地静静地总能让人泪流满面,尤嫌不够,到结局还要让人泣不成声。

这世界不仅仅是圆圈和线构成,还有光和影。

从第一次看到浮世绘,浮世绘就像漩涡一样把我吸进去,他有自己的庞大体系,虚浮尘世,众生百态仿佛在和你对话,也仿佛都是你的幻梦。

艺术原来总是互相影响,不管来自东方、西方、吸收了哪个国家的滋养后成长,都是人类的精髓和瑰宝。

葛饰应为这样的女性、匠人,也是瑰宝。

 4 ) 写给江户画家的浮世赞歌

电影海报中的宫崎葵,粗服乱发,肩搭棉袄,在灯下执笔,画那副著名的灯下美人图(夜樱美人图)。

历史中的北斋之女绝不会这么好看,传说中这个被休回家的女子,有着地包天的下巴,绝非宫崎葵的小脸可比拟;但宫崎葵面庞中的好奇、灵透、坚定与疲惫,让人无端相信,她就是北斋那个画技惊人,号称江户伦勃朗的女儿——葛饰应为。

我强烈怀疑导演是个浮世绘艺术爱好者,整部电影仿佛就是对浮世绘和江户市民生活的赞歌。

长桥、走卒、武士、美人、吉原灯火、道边樱花,都在镜头中活过来,再被画进镜头中的浮世绘里。

一定程度上,真正的主角是那几幅画,是父亲葛饰北斋的富士三十六景、神奈川冲浪里和富士越龙,是女儿葛饰应为的夜樱美人图、三曲合奏图和吉原格子先之图。

全片的人物与情节只是线索,这些画才是真正的光芒所在。

每幅画完成时,导演生怕还原的不够好,或是观众看不清,还要全幕展示,停顿几秒。

想象一下日本上映时,巨大幕布上的古老浮世绘,此中敬慕,铺面而来。

浮世绘是江户时代市民文化的代表,主要描绘的是市民眼中的浮世,此间有美人、春宫、和风景。

市民的现世品味无疑是直接而庸俗的,文人画和印象派都是没有市场的。

在狭窄的选题和有限的风格选择中,很多画师可能终其一生也只是画匠,甚至葛饰北斋在片中也哀叹,如果老天再给他五年,他一定会变成画家。

这群戴着镣铐跳舞的天才们是不自信的,他们在江户的杂乱小屋内,埋头做画。

拜师、写生、出师、卖画,迎合着市民品味、赚着市民的钱,可能午夜梦回时,也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卖画为生的小市民。

最终艺术史还是厚待着他们,他们的作品成为了梵高、优衣库、包装和电影的灵感来源。

这些当时的糙女、老头、青楼老板成为了艺术史添砖者,他们是盖棺定论的艺术家。

导演是理解他们的,甚至导演跟他们也是一样的。

艺术家们只不过是一些心怀一个念头,或者一个所向的平凡人。

他们也要吃饭喝水、也要睡觉做爱,也有可能中风且贫穷。

生活中没有什么绚丽多姿的日常,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节,可能看一看大火都是难得的体验了。

时时刻刻都不满足,终日工作也觉得自己是个庸才,略有小成又恐只是灵光乍现。

但除了他们生活中的江户城,他们心中另有一个江户城,那是他们的一心一念,他们的心之所向,那里的龙可以飞跃富士山,艺妓与太夫能一同合奏,光与影,浓与淡,绘毕搁笔,或拍完杀青,而此生无憾。

精神生活固然是丰富的,但现世安稳也如罂粟般迷人。

平凡的艺术家们需要家庭,要还账单,要结婚生子。

曾是武士、善绘情色的溪齐英泉说葛饰应为是他的光,还不如说北斋之女那全部都在做画的生活是他的光,那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向往,而且他做不到,他还有妹妹要照顾,生意要打理。

精神生活与物质需求的矛盾困境不仅仅存在于搞艺术的人,也存在于每一个人,我们被欲望俘虏,被淘宝构陷,被花呗囚禁,心中隐约觉得不妙,时光太快又水过无痕。

一切脚踏实地的折腾,可能是为了现世安稳,也可能是对于岁月静好之下暗流的恐惧。

曾经的梦想早已暗淡,它们因为不确定或胆怯而被过早放弃;口中的诗与远方也成为机票上的旅行目的地,走马观花间还得帮同事亲戚代购。

大部分的我们都是北斋之女的善哥,略有小成却及时收手,从此沉迷于老婆孩子还房贷,只需要盛夏中的一场流感,或是18岁填志愿时的一个手抖,就可以要了善哥的命,或者我们的理想,轻飘飘,又理所应当。

我们都不必做葛饰应为,但我们都可以喜欢她,因为她身上的光无法拒绝,纵然她不美丽,也不梳头。

东亚有不少描写女画家的电影,比如中国潘玉良的画魂,韩国申润福的美人图,还有这部葛饰应为的眩。

这部应该是成本最少的,也是我最欣赏的。

前两部电影都注重主角的女性身份,展示她们在男权社会下的挣扎痛苦后成就,尤其是那部美人图,竟然还安排上老师发现得意门生是女郎之后大展淫威的桥段,令人咋舌。

这部日式日常女画家电影,是最具有平权精神的一部,没有强奸,不用赎身,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似是而非的,就是画画,各种画画,画到痴嗔,画到喜乐,画到老。

电影的高潮处,不是流泪分手,也不是爱人惨死,是江户伦勃朗/北斋之女发现光与影的奥义,是她与老父亲合力完成终极传世之作富士越龙,是宫崎葵窥得大道、见到圆满时的面上的光和眼里的泪。

大家都是人,不必用性别圈定印象或划定鸿沟,女画家的主要属性是画家。

希望在未来,所有的女画家都会被介绍为画家,不用强调一个女字。

 5 ) 昡:人物的闪光时刻

不只北斋父女两个逐光者是耀眼的,本片几个重要人物都呈现了一生中耀眼的、生命燃烧的时刻。

江户的大火与疾病像命运一样骤不及防,那未曾说出口的,就永远没有机会再说。

母亲,她一开始抱怨的是阿荣的奇异行为,但当阿荣把画笔递到中风的北斋手上时,她抱怨的是阿荣的不近人情的残酷,这残酷正是身为画家的决意的证明,这孩子跟她父亲是同一种人。

即使并不赞同,她对阿荣的理解也是不断加深的,此时她定已意识到,作画是阿荣一生的志业,绝非一时兴起的奇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试图与女儿和解,把北斋托付给她,留下神秘的微笑与背影。

老对头马琴在北斋病榻前大喊,我可不要像你这样死去,我还什么都没有写,还没有写出能让我满意的戏剧。

葛饰北斋!

你已经满足了吗,你想画的、想挑战的,不是还堆积如山吗!?

善次郎(溪斋英泉),相对于沉默寡言一心向道的阿荣,他是轻快洒脱如随风飘荡的佳人,让她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成了别人仰望的存在,鼓励她一直画下去。

他过世时北斋对阿荣说,如果不好好为他送行,你永远都会被他牵连着的。

北斋乱头粗服感觉再拿根竹棒提个葫芦就能当丐帮帮主,北斋的画室散落凌乱画稿,作画时吃南蛮点心。

本片借他之口说出,画家无论怎样磨练技艺,也会有下笔无法捕捉灵感的苦闷,与不得不将低完成度的画作展示给世人的懊恼;后人眼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宗师生平,在当事人身上都是前路未卜的挣扎前行。

被画魔缠身的人好像不会老去,北斋父女都是如此,北斋年过七十仍是一头灰发;但在北斋看到阿荣自成一格的夜樱美人图之后,仿佛生命的一个阶段结束了,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得到了传承,让北斋不可避免地衰老下去,再次出场已是白发萧然。

大限将至的北斋将最后的生命力挥洒为富士山顶的跃龙,他干枯的手爪像老树的秃枝,又像是飞腾而上的龙的躯干。

直到去世,北斋的手中仍紧握画笔。

穿过吉原花街的阿荣的面容也逐渐显出风霜的蚀刻,但仍不知疲倦地描绘着心中的光影,她终于像北斋一样,成为了一个令人生畏的怪物。

 6 ) 人生就如浮世绘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葛饰北斋,是他的「神奈川冲浪里」,如此超凡脱俗的浮世绘作品。

记得在美国时,住在肖恩家前后一个月,说起他对日本艺术的沉迷,第一话题就是这幅图。

电影的中心人物是葛饰北斋的女儿荣。

荣作为女画师,名字是葛饰应为,一派豪气。

她的「吉原格子先之图」,则是浮世绘的一抹异色。

宫崎葵的演技让人惊喜和赞叹。

松田龙平就不说了,从他的「编舟记」开始,真心实意喜欢他。

他的善次郎啊,清清浅浅,温柔体贴,却绝尘而去。

特别精彩的一场戏:荣的母亲离世后,善次郎和荣在河边。

几乎没有台词。

镜头里,人物特写,肢体语言。

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电影里,记录三场死亡:荣的母亲;善次郎;葛饰北斋。

所以,看电影,你要去看有漏皆苦,去观人生无常。

你要懂得:盛极必衰。

在轮回里,没有究竟的快乐,一切都如阳焰,都是海市蜃楼。

人生就是浮世绘。

每个人画自己的浮世绘。

那就是梦幻,就是告诉你,一切如梦幻泡影。

“如果可以变成鹞鹰或乌鸦,好想飞到你的身边。

”电影开头,善次郎唱给荣听。

善次郎死后,孤独苍老的荣,唱给善次郎听。

电影的画面,唯美。

 7 ) 我愿跋山涉水,只为那些流泪的时刻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一分一秒,一丝一毫都不想错过。

这是浸润着绵延百年的艺术之心的影片,我想制作者们和演员们都是怀揣着为葛饰北斋和阿荣深深震撼的心情来雕琢打造它的。

万物神情,山川风月,光影色彩......画家是观察者、记录者、创造者、表达者。

艺术总是没有尽头的,纯熟的画技已需要长年累月的点滴积累,而在此过程中煎熬自己的心,享受这痛苦,沉醉又抽离,反反复复,不断追求着更好。

作品是他们灵魂燃烧的光,跨越时空长久闪耀的光。

曾经偶尔画画、写故事的时候,我会有类似的、没有剧中人们那样强烈的“走火入魔”的投入感。

在那样的状态里,时空的概念会消失,生理上的感官逐渐麻木,只剩下不断收缩的心脏跳动之感,还有神经的紧绷感。

伤神、累、超越一切的幸福。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有没有这样的毅力和天赋,但是有那样一个美好的目标在,好像人生才有意义。

第一次看见《富士越龙图》的时候,看那白雪皑皑的富士山上旋起一条龙,感受到了全身的颤抖和流泪,说不清为什么,根本没有具体的理由;在我的思维还没来得及解读画面的时候,我的视觉刚刚把色彩传递到我的大脑里的时候,我已经被它征服了。

像是一种奇妙的共振。

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不同的美术馆艺术馆看到更多的好作品,为此我愿意不断读书学习,跋山涉水,只为那些流泪的时刻。

 8 ) 看完感觉买一送三

原奔着葛饰北斋的大名去看的,但看完有buy 1 get 3 之感。

NHK小成本高分之作,画面唯美,表演细腻,时长称心。

搭配BBC2017年纪录片《葛饰北斋:为画痴狂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一同服用效果更佳。

对事业和感情自认臻于不惑、且最好是经常画两笔的中年少女 看此片最适龄,对影片中的平常笔触、克制的表达,能充分心领神会。

倘若艺术细菌欠奉,但有故事的善感星人也存在被女主的演技 和 松田龙平 闪瞎的可能性。

何为买一送三?

1是葛饰北斋及其浮世绘般的时代风情画卷,2是女主和松田龙平对那段 一点灵犀半生缘 的演绎,3是以下有感无论浮世绘是否中意的流派,只要艺行不息(无论水平多业余),心意就和片中那几位对造诣的追慕、和在文艺道路上对知音的毕生寻觅(或追忆)是完全相通的。

文艺之事,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精神独往来,倘若偶尔免于此状况,那就是生命之光降临的时刻,绝无仅有。

 9 ) 看到这幅《夜樱美人图》,你会不会也心生感动

看到艺伎时,阿荣眼里闪着光,“是光与影,光与影构成了颜色和形状”,光与影也构成了她一生的艺术追求。

短短72分钟的电影,用细腻的笔触,精致的构图,扣人心弦跟随情绪的配乐,展现了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三女儿葛饰应为(阿荣)的一生。

阿荣小的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了绘画,眼里也只有绘画,因为嫌弃丈夫画功烂而离婚回家,成了整天待在画室“啃老”的姑娘;别处失火的时候她会兴奋地跑出去看,为了目睹那不同于朝晖与晚霞的美丽颜色;可她却一直只是在画室帮忙做调色,后来受到情人善太郎的鼓励与启发,开始了自己艺术追求的道路,终于在夜樱美人图里奠定了自己的风格。

跟着电影的画面与音乐,观者隔着屏幕也会为阿荣的灵感、进步而感动。

之后情人与父亲先后离去,阿荣一个人继续在孤独追求的道路上走下去,晚年也还是会为了看歌舞伎而一个人跑出去。

她恣意、潇洒的人生,电影里评价说“再没人比姐姐更肆意妄为了”。

可能在多数人看来这并不是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日本人就是能在这种讲述匠人追求的故事里透出沉静的力量,比如之前同样是宫崎葵和松田龙平合作的《编舟记》,同样有着平缓的叙事和内在涌动的情感,看完以后能让人久久停留在电影的氛围里。

电影的节奏也并不缓慢拖沓,画面与配乐都非常有魅力,即使不是艺术专业的人,也能够被吸引着看下去。

在我个人看来电影高潮的部分一是阿荣画出《夜樱美人图》的时候,二是父亲画出绝笔《富士山跃龙图》时。

我是冲着龙平去看的这部电影,他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很抓人,又演了一贯的深情寡言的角色,不同的是善太郎这个角色多了一点风流的味道。

他俩感情戏不多,但是电影最后老年的阿荣在木桥上唱着善太郎唱过的歌曲时,终究心里还是有点意难平的感觉。

 10 ) 光与影:你们带给我的世界

三星半的SP,影评也写不出的什么意思,大家别看了。

阿荣年纪不大也不小,“休夫”或者“被休妻”后变回到大名鼎鼎作为浮世绘大师的父亲身边,帮衬着父亲作画。

历史上的阿荣被称作葛饰北斋三个女儿中最有天赋、画风与父亲最为相近的一位。

她在历史上留下的画作并不是很多,而剧情中则选择了《夜樱美人图》、《三曲合奏图》、《吉原格子先之图》三幅巧妙地融合了光、影、女性三元素的画作作为了叙事线索。

阿荣是位非典型性江户女子,她回到家中埋头于作画,却总被父亲说自己的画毫无灵魂。

我也想画好,我也不是对绘画毫无追求,阿荣会把各种各样的石头与植物带回家中研磨颜料,也会看到对岸熊熊大火思考如何画出如此绚烂的景色。

火焰中有炫目的光,也有暗淡的灰。

善次郎带着阿荣去了吉原,阿荣在夜晚艺伎的世界中看到了光与影的浮动,阿荣会透过红色的窗格捕捉着女人脸上因光影闪烁而不断变换的色彩。

对于阿荣而言,作为日本一流画家的父亲是自己的光,这束光已经闪耀到足以遮掩住阿荣与父亲间的亲缘感情,所以阿荣会懊恼自己为什么父亲倒下的时候自己想到的是作为一个画家的父亲。

其实,父亲的话阿荣都听得很明白,父亲说过,三流的职业画家比一流的业余画家要优秀很多,因为作为“职业”而言,你则是要承受更多的批评与责骂。

父亲在完成最后一幅画的时候,也说过,如果再给我十年,不,五年,我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画家。

正是因为父亲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阿荣明白自己无法超越父亲,但是,尽管作为葛饰北斋的女儿活一辈子也好,作为葛饰北斋的帮手不署名画一辈子的画也好,阿荣也是想去画画的。

因此,在父亲光芒的映照下,阿荣的影变藏在了画作之中。

善次郎对阿荣说,你是我的光。

阿荣也说过,善次郎的温柔就是毒药,但她依然沉沦其中。

在故事中,阿荣画的第一幅画是《夜樱美人图》。

《夜樱美人图》这是根据善次郎带自己去吉原的时候看到的美人所作,而那位美人,就是现在和善次郎住在一起的阿泷。

在善次郎去世后,阿荣画了《三曲合奏图》。

《三曲合奏图》画面中的三个美人,也是善次郎带自己去吉原时看到的美人,是他的三个妹妹,是他的血缘至亲。

此时阿荣对父亲说,有我的风格吧。

看,这就是他告诉我世界的样子。

阿荣的成长伴随着亲人与爱人的离世,母亲的去世来的猝不及防,恋人的去世让她明确了自己的风格,而在去世的父亲面前,她却始终在说自己还想画的更好一点,更好一点。

如果说是父亲带给了阿荣绘画的技艺与机会,那么恋人便带给了阿荣画作的灵魂与内容。

在故事结尾,苍老的阿荣依然会去透过红色的窗格望着屋内在光影交错之间显得熠熠生辉的美人,等她回到自己寄居的屋内,听完了弟妹的抱怨,便开始了《吉原格子先之图》的创作。

《吉原格子先之图》我只是想画的再好一些,我只是想当一名真正的画家。

谁是我的光,我是谁的光?

我是谁的影子,谁又是我的影子?

不重要,这都不重要。

因为这个世界是光与影交错的。

父亲是自己的光,自己又是善次郎的光, 我只要还能拿笔,只要还能看得到光与影,只要还能分得清颜色深浅,这样就够了。

Ps .故事整体过于寡淡,几处画面背景过于虚假,虽然吉原夜景与艺伎们在画面中显得光彩炫目,但也仅仅是对于不足一个半小时sp的制作标准而言。

龙平小哥在剧中的仪态万方呀,你们可以自己看看小哥走路的姿态~感谢龙平小哥不是月代头!

《眩:北斋之女》短评

很很很无聊。。。

4分钟前
  • Yukarun
  • 很差

可能因为从葛饰北斋的女儿角度切进去的,编,导,演没那么大压力,而正因为放开了,影片反而以小博到了大,大道无形。

8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片名叫北斋之女,但基本上都是在讲北斋的高光时刻……葛饰应为女士不羁潇洒,画也是具有开创性的,哪怕署名的作品不算多也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拍的吧!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13分钟前
  • 等身躯变作石头
  • 较差

龙平君和小葵撒得一手好狗粮,当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为炮友。

15分钟前
  • 倒带
  • 还行

人物传记,刻意的修饰了阿荣的品行,想从执着追求艺术的方向塑造人物形象,但是也恰巧让人物失去灵魂,还不如实打实的符合人物本性来场动作戏,阿荣下身穿的紧身牛仔裤?也很出戏

18分钟前
  • 未尝不可
  • 较差

光影还行 但没有打动我 一般

23分钟前
  • 树叶
  • 还行

90岁的北斋画完富士跃龙图放下笔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老天再给我5年寿命,也许我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了……

27分钟前
  • zearq
  • 力荐

小葵太美了。每一根扬起的发丝和皱纹都是对的。

30分钟前
  • 辟邪镇灾石敢当
  • 还行

3.5 就个人对浮世绘浅显认知,这片在具体绘画创作上,存在为方便影像化而一定程度上的牵强附会,作画过程倒算相对考究。此外,作为传记片却不那么紧贴人物现实,而更沉迷于塑造“电视电影”式纸片人设也是一个缺点。但!制作还是花了手笔,情感也还是好俗套好打动啊😭

3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画尽世间万物展现世间色彩8591制作有限,但宫崎葵还可以更洒脱一点一些。日本浪人感还嫌不足。

34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拍的真美,演的真好

39分钟前
  • Katsura
  • 推荐

牛。女主也很带劲。

41分钟前
  • 神哥
  • 推荐

内容不多,篇幅不长,姿态很美;为什么女主的后期扮相不太有明显的时光痕迹,全凭字幕标注

46分钟前
  • 两个猫
  • 还行

在母亲小兔去世之后,阿荣对善次郎说,她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围绕着父亲,都以父亲为主,没有考虑过母亲,对此感到十分愧疚,她只是害怕失去父亲,而最重要的就是父亲的画,她要用父亲的画来立足。终其一生追求描绘光影的女画家,在过去还是免不了位于女性身份的影子之下,拼命追逐属于她的光。所以,此片尽管将一位追求艺术的女性置于故事的核心,但已经打上了声名卓著的画家女儿标签,就受其束缚发挥不出更多的诠释。宫崎葵饰演的葛饰应为注定是一位有魅力的叙述者,却不是绝对的主角,就如开头宫崎葵本人前去大英博物馆,看着那幅葛饰北斋名画神奈川冲浪里,她只是带领我们进入北斋、跟北斋有关的身边人世界里,在演出中一扫而过。

49分钟前
  • MilkC★WOO
  • 还行

美啊,帅美帅美的。

52分钟前
  • llxx8023
  • 推荐

不知道重点是什么。相比百日红,这部就很奇怪。

53分钟前
  • 林文
  • 还行

果然是电视电影,难怪了。篇幅有限,成本也有限,缺乏电影质感,宫崎葵演的倒不错,其他人表现不佳。

5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久违的温柔。

57分钟前
  • 七重
  • 推荐

画画这件事

59分钟前
  • 海岸
  • 还行

《三曲合奏图》《夜樱美人图》《富士越龙图》《吉原格子先之图》都太美了。然后还想说,这个世界对宫崎葵的力量和松田龙平的气质的误解都太大了......。

1小时前
  • SaturnianAi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