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BBC再次让你震撼!
这部
不得不说的是BBC团队能拍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接近被拍摄者,并和被拍摄者成为朋友,建立信任,这样才能更真实,更自然地再现他们的生存环境。
正如片尾最后总是提到“信任”一样,我们自叹或者自嘲都有些玷污这个词。
不仅让你丰富了解这个世界,可以说我们是在享受一场超级视觉盛宴,这些摄影师都是大神,我只有崇拜,除了崇拜还是崇拜,他们的精神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去赞扬的,也不是写上长篇大论就去能歌颂的,太强了,如果我来世能做摄影师,也会为一部好片子倾其所有,不愧余力的。
好多摄影师具备几十年的拍摄经验,与自然为友,太佩服他们这种职业精神,说职业精神或许有些贬低他们。
如果你喜欢摄影,如果你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那这部片子不看简直就是一大损失。
让我们向整个BBC制作团队致敬吧!
对待纪录片的这种态度,也许一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能继承吧。
叹息
用三十年的时间和几棵无花果树,长成一座五百年的桥;在六年一遇的沙漠之雨中,马里孩子的笑容;无需任何装备,在二十米的海底呆足五分钟;一舟一桨一索套,便能生擒鲨鱼…把人类重新放进食物链中,再去思考极端地理环境下的生存困境,文明延续上万年,人类最迫切需要面对的依然是温饱。
与他们生存所需的惊人忍耐和胆识相比,我们的生活何等轻松和奢侈。
正如沙漠那一集最后的旁白所说,Against the odds, they have turned a life of thirst into a thirst for life.
纪念完整看完第一部BBC纪录片😛 Eventually!!!
终于终于看完了这部豆瓣广受好评的纪录片,同时也是我看过的第一部BBC纪录片,整整看了差不多十天才看完,只能用那句老掉牙的话形容此刻的感觉--“BBC出品,必是精品”。
这是一部你不知不觉就会沉下心来仔细看的一部纪录片,摄影组通过海洋,沙漠,北极,热带雨林,草原,河流,山脉,城市八个主题展示了在日常电视荧幕上难以见到的人类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状态。
极限条件下,为了生存人类展现惊人的求生意志,极端环境造就的是人类惊人的生存技能。
无法想象最简陋的设备下潜至海底40m,横跨撒哈拉寻找一口水井,在北极时刻担心着流动的冰块,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爬上几十米高的树上掏蜂窝,在十几只饥饿的狮子口中“偷食物”,湍急的湄公河上仅用绳索过河(真的十分惊险,好担心会掉下去,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各地的风俗也很有趣。
Kiviak这种食物在我看来很恶心,但却是当地人眼中的美食😐😐西非尼日尔的沃达贝人参加格瑞沃尔舞蹈节,胜者可以赢得一位情人一夜风流,即使来参加盛事的都是夫妻,简直!
还有很多从未见过从未听说过的风俗,或许在常人眼中惊世骇俗难以理解,但在有些地区,就是那么自然。
看到了很多,也学到很多。
也许这就是纪录片的意义,通过记录传播人们不知道的事物,扩大视野的同时更能引人深思。
值得N刷的一部纪录片,看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说这部纪录片很多是摆拍,有造假的嫌疑。
抛却这点,这真的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片,怎么说呢,优秀得忍不住做起了笔记hhhh
片头的引子很好!
每集开头对正片内容的简辑都很吸引人;片尾的镜头背后的故事这个部分设置的可以,不过我觉得内容有待商榷,应该更多地把镜头投向那些在各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比较起来,摄制组面临的问题实在是不值一提。
在壮丽的自然面前,人类当然是渺小的,但同时人类也是伟大的,因为就是这么渺小的人类却敢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顽强的和自然抗争,甚至征服自然。
第一集:(海洋)渔夫在浪头上采集鹅藤壶【印象深刻】兰伯塔岛居民凭借简陋的工具捕食鲸鱼,震撼,真佩服那些拿着竹竿从船头跳下去插鲸鱼的人的勇气巴西那瓜的海豚和渔夫合作捕鱼【印象深刻】夏威夷冲浪鲨鱼召唤者凭借简陋的工具捉住鲨鱼后放生帕阿林居民凭借压缩机、塑胶管深海捕鱼,下海人极易得潜水病,轻则剧痛缠身,重可瘫痪甚至丧命巴乔神秘男菲宾可以深潜20米以上,在水下停留5分钟第二集:(沙漠)小男孩驱牛和大象抢水多贡人沙漠捕鱼节图步女人撒哈拉沙漠内长途跋涉,寻找仅有的一口水井蒙古骆驼饮雪沙漠,狼口产崽阿塔卡玛居民效法仙人掌上的青苔,搭网采水巴阿马人石上掘井,井井相连沙漠中的繁华都市——拉斯维加斯因水源枯竭而消亡约旦古城——佩特拉马里,孩子们欢呼雀跃在一年一度的沙漠之雨中沃达贝的男子选美大赛第三集:(北极)因纽特父子携家凿冰钓格陵兰鲨鱼(好奇鲨鱼怎么上钩的)康奇朱斯瓦克居民趁退潮冰层下采集贻贝,路上建雪屋避寒因纽特三兄弟驾小船捕独角鲸,这是他们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西奥拉帕卢人网兜捕海雀,500海雀塞进海豹皮,排气密封发酵成kiviak美食(看上去不怎么好吃)亚挪岛妹子驱驯鹿群横渡亚挪海峡丘吉尔市北极熊肆虐,警察紧密巡逻第四集:(丛林)巴西马蒂人利用毒液刺激自身意识,凭吹管高空猎猴(马蒂人鼻子上会钻洞戴个角,耳朵上更是插了根粗管(难道是为了增强听力,发现树上的猎物))【印象深刻】委内瑞拉皮亚拉奥部落三个小伙伴捉狼蛛烤着吃阿毋瓜嘉人将各种丛林动物养作宠物,尤其钟爱为他们提供一半食物的猴,有时甚至会用母乳哺育小猴。
他们从来不吃自己喂养的宠物,只吃猎来的野生动物巴布亚新几内亚海根山区的晒晒大会——世界上最大的丛林主题的盛装派对,来自几百个部落的男人身穿五彩羽衣争奇斗艳【印象深刻】巴牙卡部落,丛林激发人们创作音乐的灵感;男子勇攀巨树为妻儿采集蜂蜜印度和缅甸交界的雨林内,人们利用亚洲象搬运巨木巴西雨林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西巴布亚【印象深刻】科罗威人衣不蔽体,树顶建屋第五集:(山区)哈萨克人训练金雕作捕猎助手埃塞俄比亚瑟门山区,盖比男孩和狮尾狒狒展开斗智斗勇的粮食争夺战【印象深刻】印度尼西亚的矿工冒着减寿的风险在毒气弥漫的火山口搬运硫磺新几内亚的央格鲁博肯族猎手搭网夜捕狐蝠阿尔卑斯山区的格林德瓦,巡察员空投炸药引发人工雪崩保护居民尼泊尔的多兰巴山区,透过稀薄的高山空气射下来的高强度紫外线极易灼村民的眼睛,致人失明,巴劳村失明老妇在医生的免费手术后重见光明【印象深刻】处身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多特拉地区,人们不得已借助食腐飞鸟为死者举行天葬第六集:(草原)【印象深刻】肯尼亚大草原的南部,三个聪明的多罗博猎人凭借自己的勇敢成功从饥饿狮群中夺走牛羚尸体的大腿在克拉哈利沙漠边缘干燥的草原上,永豪羲族布须曼老猎手带着他的徒弟,在泉眼四周清出一片空地,搭棚埋伏,准备用沾满毒虫汁的小箭伏击前来饮水的条纹羚,中途惊险避过猎豹,最终射中羚羊,追踪十小时,终于抱得猎物归在柬埔寨洞里萨湖周围的草原泽国里,渔民捕蛇维生,孩子们玩蛇取乐东非草原上,向蜜鸟和马赛男孩通过口哨和叫声互通讯息,向蜜鸟带男孩们找到蜂窝,男孩们则以蜂蜜和蜜蜂幼虫回报向蜜鸟坦桑尼亚成千上万的“蝗鸟”奎利亚雀群偷食人们的粮食,人们则趁雀鸟们结巢繁殖时报以大火蒙古大草原,游牧民以套马索抓捕也是母马,挤马奶做酒【印象深刻】埃塞俄比亚南部草原,苏里族牛仔们举行“当家”比赛,以长棍肉搏证明自己的英勇顽强澳大利亚草原,领航员驾飞机驱赶牛群前往卖场第七集:(河流)【印象深刻】渔夫攀索桥横渡湄公河的湍流到水中的孤岛捕鱼藏族父亲送孩子穿越詹斯卡尔峡谷的冰河“大披巾”去上学加拿大渥太华,工人们用炸药炸开丽都河上人行天桥后的冰坝,清理冰块,消除隐患恒河冲刷沿岸的土地,夺走人们的家园巴西尼格罗河上的居民在旱季孵化幼龟放生,供汛季捕食非洲赞比西河流域,人们为避开鳄鱼和河马,在维多利亚瀑布顶端捕鱼肯尼亚背部旱情严重,米尔吉斯河干涸消失,桑布鲁骆驼牧人们深入沙漠,追随大象的足迹找到水源,掘井取水,为了回报大象的恩惠,他们会在井外留下盛满水的水槽供过路的动物解渴杰内古城的人们倾巢而出,用发酵的河泥为清真寺穿雨衣梅加拉亚邦,人们以树根搭建生命之桥,抵抗山洪第八集:(城市)迪拜,酒店雇人用猎鹰赶走鸽子,防止鸽子的排泄物污染建筑科罗拉多州,警官驾赛格威电动滑板车驱逐进城的野生麋鹿斋浦尔,恒河猴们借着猴神哈奴曼的庇护四处偷食,小贩们无可奈何纽约鼠患、伦敦臭虫、摩洛哥小城非斯居民利用鸽粪来软化皮革、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人们利用无尾蝙蝠捕食昆虫和吸引观光客、印度环保之神比什诺伊的信徒救助甚至哺乳小瞪羚肯尼亚的蒙巴萨,人们拾荒维生阿布扎比沙漠的绿色之城-马斯达,一次伟大的环保尝试纽约的养蜂业
竟然有人靠在海岸线的悬崖上踩鹅藤壶为生。
——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亚竟然有人可以用简陋的木船和手工的捕鱼器用八个小时捕杀抹香鲸。
——印度尼西亚的小岛兰帕塔竟然有人与海豚合作让海豚驱赶鱼群捕鱼。
——巴西的瓜拉纳竟然有人乘着独木舟像套圈一样捕捉鲨鱼。
——巴布新几内亚的群岛竟然有人靠着漏气的空气管子在深海围鱼。
——帕阿林竟然有人一直生活在海面上,不靠任何用具潜到20米以下捕猎。
——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之间的珊瑚岛竟然有人要和象群比赛时间赶牛去湖边喝水。
——马里竟然有民族会有近千人冲进湖里捕鱼的节日。
——邦贾加拉峭壁竟然有人需要驱赶着骆驼穿越撒哈拉去寻找一平米见方的水井。
——图步竟然有人在沙漠里靠一张大网取水。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竟然有人用一生的时间在沙漠里开凿水道。
——阿尔及利亚中部,巴阿马竟然有人可以在冰面下钓起格陵兰鲨鱼。
——格陵兰岛,萨图特竟然有人利用退潮时海冰之间的空隙在里面捡拾贝壳。
——加拿大,康其朱斯瓦克竟然有人在快要融化的海冰上等待独角鲸,并乘着独木舟捕猎它们。
——北格陵兰岛竟然有人用长杆网海雀,用海豹皮包住发酵几个月直接作为食物。
——格陵兰岛,西奥拉帕鲁克竟然有人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赶驯鹿群去另一个地方,中间要穿过一条两公里的河。
——挪威,亚诺岛竟然有城市需要驱赶冬天游荡进来的北极熊,有时还要用直升机把它送走。
——加拿大,丘吉尔港竟然有人在丛林里用几米长的吹管发射毒针捕猎猴子。
——巴西,马蒂竟然有小孩子在丛林里抓餐盘一样大的蜘蛛作晚餐。
——委内瑞拉,奥兰多竟然有村庄将猴子作为主食,却又把猴子当做宠物,甚至用母乳喂养。
——亚马逊东部竟然有人可以把河水当做乐器。
可以徒手爬到40米高的树上为妻子采取蜂蜜。
——刚果盆地竟然有人用大象来拉走树林中采伐的木材,效率环保。
——印度和缅甸交界竟然有部落一直在雨林中生存甚至没有被文明社会发现。
——巴西雨林竟然有部落可以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在几十米高的树上建房子,还能养宠物。
——巴西,科洛威部落竟然有人在悬崖上面抓小鹰,将它们训练成为捕猎狐狸的猎手。
——蒙古,阿尔泰山竟然有人在悬崖边的小块空地种植农作物,还要时刻防备着狮尾狒狒的抢夺。
——东非大裂谷,盖比村竟然有人在毒性最强的火山口采集硫磺。
——印度尼西亚竟然有人在树林里步一张大网捕猎蝙蝠。
——南太平洋,新几内亚岛竟然有人用炸药制造雪崩来控制雪崩。
——瑞士,阿尔卑斯山竟然有民族实行天葬是要让人把人切成块喂给秃鹫。
——多特拉村竟然有民族可以在狮子捕猎之后从它们眼皮底下将猎物拿走。
——肯尼亚南部大草原竟然有人会将水源边上的植物都烧掉,潜伏几天等待猎物出现。
——克拉哈里沙漠竟然有人是用网捕蛇,小孩子甚至把蛇夹在脚趾头里面玩。
——柬埔寨,洞里萨湖竟然有人可以和向蜜鸟合作,寻找树上的蜂蜜。
——东非,马赛竟然有人需要和像蝗虫一样多的鸟做斗争,甚至要用炸药夜里摧毁它们的窝。
——非洲平原,坦桑尼亚竟然有人会为了自己的牛群战斗到死。
——埃塞俄比亚草原竟然有人开着吉普车和两架直升机将几千头牛赶到另外一个地方。
——澳大利亚内陆竟然有人用旧电缆和绳索做了一条绳索桥,用来穿过湍急的河水到河中心的孤岛。
——东南亚。
湄公河,孔恩瀑布竟然有人上学需要在快要解冻的河流上行走六天。
——西藏喜马拉雅,詹斯卡尔峡谷竟然有城市需要把河面的冰全部炸开好保证桥梁的安全。
——加拿大渥太华竟然有几千万人在恒河冲击河岸时随时要搬走。
——孟加拉竟然有人在旱季捡海龟蛋孵出来放养进河里,雨季的时候捕猎吃掉。
——亚马逊盆地竟然有人在维多利亚瀑布的顶端捕鱼谋生。
——非洲赞比西河竟然有人可以依靠大象找到隐藏在地下的暗河。
——肯尼亚北部竟然有民族需要每年雨季之前全员出动给城市里的清真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泥质建筑)涂上一层新泥。
——马里竟然有民族用几代人的时间将无花果树的树根搭成了一座不断生长的桥。
——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竟然有人训练猎鹰站在最高的建筑上驱赶鸽子。
——迪拜竟然有城市需要靠警察来驱赶进入城市热衷绿地的麋鹿。
——美国,科罗拉多州竟然有人卖菜不仅会遇到小偷强盗,还会被狡诈的猴子打劫一空。
——印度,斋普尔竟然有人收集鸽子粪作为制作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
——摩洛哥,费斯竟然有人可以将城市里大量出来捕猎的蝙蝠作为一个景点。
——特克萨斯州,奥斯丁市竟然有人在纽约城的建筑顶上养蜜蜂,盛产有机蜂蜜。
——美国,纽约
人类星球用镜头讲了世界各地人们讨生活的故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性命在讨生活,我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种是与外界并无太大的关联,他们并没有财富的概念一心一意讨生活的;另一种是与外界有联系,有金钱的概念,需要货币购买生活用品,有社会生活的人们。
尽管区别似乎并不大,但细想来,那些本来就与外界社会无联系,自己过着自己部落生活的人,他们每一次狩猎都是为了下一顿的食物或者是为了筹备过冬或者是为了度过某个食物短缺的时期,他们沿袭的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尽管危险,他们却自得其乐,没有贫富的概念,也不会有不公平想法,他们也不会觉得人类多么的不平等。
另外一些用性命讨生活的人们,他们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他们需要劳作,需要货币,需要交易以维持生活,有金钱概念,有贫富的意识,它们冒着生命危险来换取微薄的报酬,艰难地维持生活,让人心酸,也会让人想到这个世界多么地不公平……人类星球在四个地方提到了钱,也就是用性命去讨生活的人的回报Javier和Angle冒着生命危险在海边的悬崖上采集一种叫做鹅藤壶的生物,它的价值是200欧元一千克,这个是整个人类星球中提到最高酬的回报。
菲律宾的渔民需要潜水40米,用最简陋的水管呼吸,冒着随时得潜水病死去的危险,一周挣25美元。
并且确实经常有同伴得病死去,其中一个看起来未成年的渔民Joesph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份安全的、不会伤害身体的工作。
印尼的Hartomo和Sulaiman在离火山口不到200米地方,超过安全限额四十倍的硫磺毒气中背硫磺为生,因为没有办法,这是最高的薪酬了,要养活妻儿不得如此,背一次可以拿到5美元。
柬埔寨的Vaana在雨季的时候在洞里萨湖捕蛇为生,冒着生命危险捕的蛇卖的是5000瑞尔一公斤(折合人民币8块每公斤),最后收蛇的贩子砍价到4000瑞尔,也即是六块多人民币。
Vaana与蛇斗争一周最后换来了60便士的收入,即6块钱人民币。
肯定会有人想到各地的生活标准不一样,也许这些已经够了,但是如果他们可以选择,如果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他们会不会还做这些。
其他当然还有各种用性命讨生活的,但是大多属于第一种,他们过得危险,却大多没有怨言,甚至享受自己的生活,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可怜他们,因为他们很幸福。
人类星球第四集,摄影师Gavin在那一集的末尾说,科罗威人那样的生活死亡率会很高,但是他们更为自由,他更愿意像他们一样活得虽然不长,但却更充实。
人类星球比以往的自然纪录片更让人感动的就是他的主题,人类星球,不像之前各种纪录片在大量的自然镜头之后插一个环保主题就完事。
人类星球以人为视角,讲述人在自然的存在,而且态度中肯,没有刻意丑化人类的活动,让观众看到的是人类热爱生活,大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真的有诚意的作品,用心去体会人类之美。
当我们在高楼大厦里不想上网不想看电视不想吃东西空虚得发慌的时候,地球另一角落的小孩正在森林里抓巨型蜘蛛果腹;当我们肆无惮忌地使用电水汽油等资源时,沙漠一年里唯一一次降雨的那20分钟里小孩在雨中疯狂奔跑接受雨的洗礼的那一刻我感动得几乎落泪;当我们抱怨一个月工资不够买房买车时,菲律宾的渔民仅用简陋的空气压缩机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水下40米深仅为捕一些鱼糊口;当我们高呼墓地价格直逼房价时,高原地区的人们背着尸体爬至山顶,将尸体割成块抛出喂鹰;当我们用起重机水泥车建造楼宇时,原始部落的人们还在使用木质锤子凿木,靠自己的双手双脚攀爬.......当我们了解到自己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时,了解到我们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时,我们就不会狂妄自大或者顾影自怜,而是更加安分守己心平气和地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丛林里的小孩能够养活自己。
挖开潮湿的土壤,用长长的线引出狼蛛,待它爬出洞穴,迅速用小树枝按住这种跟餐盘一样大的带着毒牙的生物,之后用手把蜘蛛的腿别到一旁,包进树叶里捆起来,最后生着火烤着吃。
在我隔着屏幕面对这种恐怖生物不寒而栗的时候,他们却正欢笑着享用着这辛苦劳作换来的美味。
特特和家人生活在丛林里,他说他妻子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蜂蜜了。
此时他正站在一课笔直的树下,充满渴望地望着头顶上方40米处的一个蜂窝。
很快,他开始爬树:手里拿一把斧头在树干上用力凿出一些供手脚攀爬踩踏的小坑,同时利用一根圈状绳子和树皮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一点一点往上蹭。
尽管这一路伴随着恐惧,他终究爬上了40米的高度。
伴随着被蛰的刺痛感,他幸福地将手伸进蜂窝,取出了金黄甜美的蜂蜜。
这一刻,在树下一直注视着他的妻子松开了紧锁的眉头,只幸运自己嫁给了一位所向披靡的勇士。
印度尼西亚夷真火山口散发着40倍超标的硫化物毒气。
然而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每天都要去剧毒的火山口采集硫磺,以维持家庭收入。
长年累月,来回奔走,硫磺的重量已经使他们的肩膀变形,巨大的浓烟和刺激的气味不断侵蚀着他们的眼睛,喉咙,肺部,还有他们的寿命。
然而,为了每趟5美元的高收入,他们仍然在毒烟浓雾里流泪咳嗽,在窄窄的山路上艰难地迈着步伐,然而此刻他们疼痛的肩膀上,一定也正感受着满载而归喜悦的重量。
在湄公河汹涌的水面上,有上下两条钢缆绳索。
绳索跨河直通一个小岛,那里是这位名叫山酿的渔民才知道的捕鱼好去处。
这位柬埔寨渔民赤脚走在下面这条的铁索上,双手抓住上面的铁索,小心地移动着身体,他有着湄公河水一般的黄色皮肤。
然而季风时节暴涨的河水卷席着黄色的泥土汹涌而至,这位黄皮肤渔民却不得不稳重谨慎地在钢丝绳上踩好每一脚,稍失偏颇,他就会葬身于身下澎湃无情的河水中。
一次次迈出脚步,一次次移动双手,他双目始终平静地注视着前方小岛。
眼看快到了,他双脚终于踏上了小岛坚实的土地上,他暂时可以大胆地走几步了。
他用力撒下了渔网,此地鱼量丰富,很快就能有收获。
在回程途中,腰间比来时多挂了战利品,他继续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钢索上。
细长的钢索之下,黄色大河仍然奔腾不止;河谷之中,这位正缓缓移动的渔民显得那般渺小,然而在他瘦小精悍的身体里,一股巨大的力量正支持着他胜利地走到河的对岸,走到家的方向。
冬天,西藏边缘的詹斯卡尔峡谷成了一个冰雪世界,进出之路都被冰封隔绝。
斯坦金要送家里两个孩子去上学,最近的学校也在一百多公里开外。
他们唯一的路是一条结冰的河,大概需要花上六天时间才能到走到学校。
带好装备后,他们出发了。
三个单薄渺小的身影,就这样开始行走在地球最高山脉中的白色冰雪世界里。
父亲走在前面,用一根棍子试探着冰层的厚度,孩子们紧跟在后面,他们相信父亲的勇气和技艺,也相信自己,相信好运。
然而跨出一步都必须十分小心,因为如果不小心踩进薄冰层里,也许会引起整个河面冰层的塌陷,掉进河里最多只能活八分钟。
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两边高山上可能的雪崩,几天前正有人因为这一灾难而死去。
历经千辛万苦,六个日夜的奔走,他们终于到了学校。
留下孩子后,父亲一人踏上了回程的归途。
此刻,冰河之上的他,仍用脚步丈量着下一个胜利的目的地,宁静独行,孤单伟大。
精彩的故事不一而足,每一则故事背后,我都看到竭尽全力生活在恶劣自然中的人们,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时事变迁,如今自然环境正在悄悄发生改变,但他们将永远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人。
我还看到他们那简单而知足的快乐——那是拉基塔冒着生命危险从狮子的猎物中割下一只牛腿的幸运,是特特带着刺痛感的右手接触到粘稠蜜糖的触感,是斯坦金和两个孩子望着不远处学校房顶在白色冰川中的颜色,是本杰明手持长矛纵身一跃刺中鲸鱼时那惊起的骇浪。
这些,或许是人类最原始的快乐。
如今,尽管城市成了地球的主体,但生活在自然里人们的这种技艺和精神永远不应被遗忘,反而,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存在,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去体会这个真实的世界,才会在遭遇一点现代社会的挫折时,提醒自己世界上另一个角落里,正上演着生活更残酷的本真。
昨天有感于罗马教皇于圣诞之际说的一段话”Dans une société souvent éprise de consommation et de plaisir, d’abondance et de luxe, d’apparence et de narcissism, Dieu nous appellee à un comportement sobre, c’est-à-dire simple, équilibré, coherent, capable de saisir et de vivre l’essentiel.” 拙译为“在这个常常充斥着消费、娱乐、丰富、奢华、表面和自我沉醉的社会中,神号召我们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也就是说,简单的,平衡的,有凝聚力的生活,应当感受生活的本质,体验生活的精髓。
”任社会浮华变化,我们仅需要谨记生活的初心和生活的根本。
值此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希望我们都用更广大的胸怀去面对世界。
告诉自己,即使环境艰苦,保持内心清芬,且行切记,勿失勿忘。
纪录片《人类星球》通过记录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对抗与共生的史诗级的画卷。
其中河流一集展示了傍河而生的人们面对河水涨潮,大旱,冰封时的生活状貌与应对措施,颂扬了自然的险峻神秘,宏伟壮丽,赞美了智慧的人类敬畏自然又能合理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空间叙事连点成线该纪录片介绍了不同家庭面对不同季节状貌的河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措施。
影片连点成线,从湄公河到西藏峡谷,从加拿大河流到非洲马里再到印度东北。
从不同的时期、角度来叙述河流,更有代表性的表现了河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瑰丽奇观,与当地人们的生存智慧。
二.镜头运用展现奇伟宏观影片的摄影技术非常震撼,通过大量的航拍,仰拍俯拍,升降格镜头展现了自然的宏阔浩瀚。
在展现山酿横渡湄公河的场景中,镜头在河流与山酿身上来回切换,展现走绳索渡河的艰险,并且用声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湄公河河水来反衬出傍河为生的山酿的镇定。
在磅礴湄公河之上的黝黑瘦削的身躯此时并不突兀,反而以小见大,为自然增色,而河水与山酿就像天地之间共生体,交织融合,相得益彰。
最后的航拍镜头不断向后拉,一个大远景尽显自然的宏大,而人类面对自然险恶的时候必定能与之抗争,再通过智慧不断利用和创造自然的价值。
三.人文之上尽显大爱本影片在全球不同的地区设点拍摄,以河流为主题,但又展现了不同的人文色彩。
在喜马拉雅,斯坦金跨冰川送孩子上学,这条求学之路因为冰川所以险峻,但也同样是因为冰川,为稚嫩的向往远方的孩子搭起了光明的未来之路。
而送完孩子上学独自归家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走上了由冰河搭起的酸涩孤独的独行之路。
在非洲的人们由于缺水所以向往河流,河流于他们又是精神的源泉,是继续向前走向神秘帕斯利深处的支柱。
不同河流带给人类不同的心灵世界,是灾险,是光明,是生死一线,是无穷的未来。
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将人类与自然置于一种对立的境地,但是在这对立之中实则是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妥协相互依赖,人类在面对不同环境时的所表现的意志与智慧也在叙事中表现出来。
其实人类从远古时起,与自然神灵的矛盾磨合共融的问题就是一直存在的,从古至今,两者就是相互驯化。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都从未停止。
关注人类命运的同时也请关注我们身处的星球,那些埋藏在人与自然表面的汹涌与喧嚣,是纪录片导演和制作最想拿出来和观众探讨的永恒话题。
我知道世界上有千万种生活,这部11年前的纪录片终于让我得以窥见其中小小的一角。
人类像小小的米粒,被一把抓住洒出,掉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然后扎下了根。
在沙漠、河流、极地、高山、草原、丛林、海洋、城市,人们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开创出独一无二、令人惊叹的生存之道。
人们虔诚且纯粹,那些沙漠中的居民在一场久等而来的大雨里欢欣地奔跑,全城的人戮力用泥土铸起一座清真寺,冒着生命危险掘地三尺疏通地下河灌溉自己心爱的绿洲;生活在极地的人们在漫长的极夜结束后聚集在一起唱着歌迎接新年的阳光。
人们辛劳而勇敢,在丛林里生活的人们用无花果树的根须搭起世代传承活着的桥,仅用一根藤条徒手爬上三四十米高的巨木采集蜂蜜用以为家人果腹,邻里协作在树上建造起房屋;在草原上径直走向正在进食的狮子,从它们口下割取食物。
人们艰苦但困顿,火山口上的挑夫们捂着布做的口罩穿过带毒的浓烟去凿采硫磺;在海里靠着极度简陋的压缩机潜入深水捕鱼,命悬一线,收入才够果腹。
故事还有太多,好美、好苦、好纯净、好残忍、好不可思议、好令人惊叹。
在这千千万万种生活方式里,那些要逝去的可能不可避免地终将要逝去,而会有人记得它们曾经存在过。
bbcbbcbbcbbcbbc
风景太美了
无以言表的壮观。。
万物和谐中,人除外。无论人愿不愿意,都已经是凌驾万物之上的物种,自然进化出高等生物,不是为了反过来适应自然而是创造自然。BBC一贯矫情…………
看看我们伟大的人类,强烈推荐的神作
造假,来刷个一星~
没看完
bbc出品,必属极品!这部拍的真好
各种匪夷所思,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无与伦比的好看。
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总是能创造出许多神奇的方法生存下去。人与自然总是相互适应的。
我们在这里
造假新闻一出,很多媚外的脸都打肿了……
如果不是造假完全称得上神作10分,但是仍然感恩自然,为这个巨大星球而震动
我好像对自然纪录片没啥感觉,另外好多虫子。
告诉你什么叫做human being。片子记录了一个又一个人类的生存奇迹 这个系列片本身也是个奇迹。
被爆造假改一星
的确是有史以来最强的纪录片
VERY STUCKED!
神作
前七集都是为了生存,最后一集比较贴近我熟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