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比较流行怀旧电影,其实源头却在遥远的美帝那里。
变形金刚。
它开启了7080们童年的时空门,而华语电影,自从老男孩以后,那些年,到顶峰,似乎这是一种趋势。
古代到建国,接着是70以后,中间那段掐了别播,这是中国电影的现状。
前几日,看了岁月如声。
也是关于一段青春的记忆,以beyond为载体的一部电影。
开场是以北京地下rock界比较有名的punk乐队,反光镜,中年老马走进三里屯酒吧,寻找着他的女儿,他好像我们家麒麒一样,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用好奇和惊讶的眼光,四处张望着,寻觅着。。。
开始既是结束。
随着流行的punk节奏,映入beyond的再见理想。
接着80年代末期的场景,展开了整个故事,其实故事很简单,80年代,小城市里,小马有两个发小,从北京转学而来的朵朵,用她的一步红裙打破了那个年代的河蟹,朵朵给了小马音乐启蒙,朵朵和小马暧昧了,男老师和朵朵相爱了,然后在流氓罪面前,健硕的男老师,终于暴露出了那颗黑色的心。
朵朵堕落了,小马为女神报仇,接着,入狱出狱,在北京,找了个同样有故事的女人,红霞。
领养了一个孩子,随着红霞的死去,岁月的流逝,发小们三观的改变,父女间的碰撞。
生活在怀旧中继续。
那个年代。
对于80初的我来说,就跟听着电影里没有字幕的陕北话一样模糊。
只有一些经典的老歌和一些碎镜头,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一首千百惠的走过咖啡屋,一辆二八的自行车,然后一个单声道的卡带机,就能勾搭上以如花似玉拧出水的姑娘,diao丝们,眼红吧?
而欢迎领导这档子事,相信童年的你我都干过,车里的领导不知道谁在欢迎他,我们也不知道在欢迎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用两个字来概括,河蟹。
朵朵第一次出场的时候,那个远处虚化的,被班主任责骂的学生,是你吗?
还是看不清了?
是不是有一个女孩跟朵朵一样,穿着她的红色长裙走进清一色的黑白蓝教室,告诉我,她不属于这里,而马卫国的被摔倒,是暗示拜倒在石榴裙下吗?
剧情肯定是这样了。
相信这些都跟勾起我们一些学生时代的回忆。
再来说说爱情。
不算三角的三角关系,马卫国对朵朵是单纯爱恋,朵朵对马卫国更多的是自己魅力与自信的体现and浅浅的暧昧,朵朵对于高大帅气的体育老师的是崇拜和倾慕,体育老师对于朵朵来说,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diao丝,白富美,高富帅。
当然,一个明恋的diao丝背后必有千万个暗恋的同胞,四化算是一个,一板砖,ko,成功逆袭。
朵朵和卫国的所有情愫,都和歌曲有关,一次是Venus,一次是再见理想,一次是黑豹,最后一次是撕开的演唱会门票。
维纳斯那段非常唯美,放学后,女同学家,暧昧的夕阳从床上的粉色沙曼中慢慢溢出,镜头前,女神一袭长发,歌声响起,香肩跟着节奏抖动,腰肢随着旋律旋转,红裙翩翩起舞,男主角瞬间被秒。
而第二次,女神听完小马爱的宣言后,却要中断再见理想的旋律。
第三次,卫国画完beyond门票,递给女神的时候,女神说,还听beyond?
现在有个乐队叫黑豹。。。
随之,女神轻瞟教室窗外,和体育老师的目光觥筹交错。
最后一次,也是最煽情的,卫国在囚车里,随着血疑的旋律在空间蔓延,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相当打眼,还是一袭红裙,女神奔跑着,这一刻,她是雅典娜,卫国就是为雅典娜牺牲的那个人,但是车田正美告诉我们,雅典娜和星矢不可能在一起。
其实小马跟朵朵之间不算是爱情,反而体育老师和朵朵还真是的,只是在派出所流氓罪的面前匆匆的风花雪月,抵不过前途与世俗,这不是懦弱,这是自我保护。
体育老师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次的大白兔奶糖传递,一次是傍晚的古塔里,朵朵低声浅吟着大约在冬季,体育老师给了朵朵两颗,一次是卫国出狱和铁头在篮球场遇到,卫国给被拍傻了的体育老师两颗,这是什么?
这是二次曝光。
而小马和红霞的爱情,生理和心理有创伤的两个人诠释了生活本身,小马明显是有找影子的意思,高个红裙长发,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有钢尺妹,钢尺男也很多。
而红霞在发现半张演唱会门票后,吃饭时的眼泪,也基本告诉了我她的故事,只是后面的故事却是凄惨了些,女儿越来越乖巧,日子刚刚在小马的努力下要得到好转,红霞却要离开了,在卫生间涂口红那一段,很让人心碎,与其说是对美丽的向往,还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渴望。
家庭。
小马的家庭结构和很多70初的家庭结构一样,有个姐姐,而整个家庭的故事和社会背景紧紧联系在一起,未婚人流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和人们来说,是丧失个人的前途,贞操和家庭尊严,卫国的姐姐未婚先孕被发现,父母所关注的不是女儿的身体和将来的路,而更在乎家庭的尊严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想现在,电视上随便一个广告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而严父慈母的形象,很少用台词来表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画面,当父亲给你递来一根烟抽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老了,你要承担的更多了。
兄弟情。
发小,相信男人都有,和女人的闺蜜不同,发小之间必定有一些荒谬的故事作为纽带,这种情谊,甚至高出一些亲兄弟表兄弟关系,而不管是亲情还是有年头的友情,都需要经得起岁月和环境的洗礼,卫国坐牢九年,出狱后,三兄弟再聚首,坐在土堆上,只有四化在掸裤子,也只有他变了。
铁头带着卫国去见了体育老师,篮球场上,卫国接过体育老师的皱瘪的篮球,想拼命把他吹圆了,可是再也吹不圆了,就像结尾的演唱会一样,beyond没了家驹,唐朝走了张炬,黑豹缺了窦唯。
过去不再来。
患难关头,四化还是做了他作为发小应该做的,而人到中年,这种友情,更是弥足珍贵。
整部电影最让人称道的地方是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但是演员在对每个年龄段心态和表情的表达,还是基本浮与表面,更多的是依靠化妆师的帮助来体现岁月的痕迹,而一些社会形态的变化,也没有完整的交代,时光荏苒,当年的流行变成了殿堂级,不只是要年轻人承认经典,互相欣赏与包容更为重要。
当非主流说,我们是主流的时候,时代是该更替了,他们也会被他们的下一代说,你们过时了,哈哈哈,说回来,反光镜的歌其实不错。
看了没多久,不是很喜欢这个电影,马卫国在车里听电台广播黄家驹就感觉在模仿《老男孩》,偶像的影响贯通整个故事。
还有四化也同样喜欢杨朵朵,多年之后四化变得有些物质也都有些类似。
我是不喜欢杨朵朵这一人物的,个性太鲜明,不像那个时期的孩子,说话做事过于成熟,分明就是现在的城市少年。
受她熏陶马卫国了解了摇滚,我想当然的以为她也会喜欢马卫国,然后四化和他争,再然后有了分歧形同陌路,她嫁给了四化,结果出来个体育老师,马卫国为了替杨朵朵报仇去坐了牢。
没想到除了结尾杨朵朵再没出现,那些都成了少年时的回忆。
红霞就那样出现了,领养了孩子,开始两人的幸福生活,却得了癌症。
临死之前穿着红裙怀念坐在马卫国自行车后面的场景蛮感人的,她也是幸运的,有个男人真心的对她好。
结局就是多多陪着老爸去看梦想的BEYOND演唱会,成为孩子妈的杨朵朵坐在电视机旁看着演唱会,手里拿着马卫国给她的手绘门票,泪流满面。
马思纯挺好看的,范植伟就演的一般了,再加上不喜欢他本人,全是冲着怀念青春的去的,却没了《老男孩》的那样感动。
虽然有几处戳中泪点的地方,却没那么有新意。
这部电影等了一年多,预告片都看过十遍了,今天终于看到正片了!
为了家驹,为了beyond,一定要顶起!
从刚开头的被混混痞子围追堵截开始,我就想这应该是一部介绍关于友情的故事。
后来女主一身红裙的出现,让这个友情似乎变了点点味道,哥们儿之间的情谊没有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只是让小四眼躲在墙背后,听了听男主女主互相告别的声音。
小四眼的情感纠结在后来男主出狱后得以爆发,但是却被胖子的一掀桌子给憋了回去。
这让整部剧的情感脉络有了一个主线,就是友谊。
男主的老爸老妈拿到他的一纸通知书,老妈喜悦的表情让我想起了当年高考时候老妈亢奋的心情。
但是这高兴劲儿刚刚起来,却又乐极生悲的事情。
整个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同样,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人生。
为叛逆青春付出代价的青春。
当然老师的死也是这个代价的牺牲品。
他为他的冲动付出了生命,也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所以任何一种行为,或早或晚都会让你自己去买单。
在男主入狱的时候,朵朵的一吉他背后刻下的字,又让我想起当年风靡全校的校服涂鸦,虽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还是让人勾起了回忆。
居然还有一句“命犯狐星”。。。
这种对于未知事物的笼统概括,似乎也给了他们在青春年少时候犯下的错事一个看似合理却有些低俗的理由。
这看似狼狈的爱情,在逝去的岁月里被不断的变旧,让人想忘却,却又已经深深的刻在了那个被烟头烫下的印记里。
它提醒,青春是痛的。
男主出狱后,给老父亲点了一根烟,那个场面貌似木有台词,唯一温暖的颜色,就是火柴划出的火花。
一口烟雾,抹去了多年的遗憾。
《北京北京》音乐一响起来,那种站在天桥上看着滚滚的车流和灯火辉煌的城市的心酸,或许能引起一堆奔波在外的年轻人们的共鸣。
换眼泪的剧情也在这里算是开始。
一场梦一样的婚礼。
我都觉得这个婚礼来的有些唐突,没有任何伏笔,只是遇到一个陌生的想跳舞的姑娘。
或许也在提醒现在还在单身、苦苦寻爱不到还对爱情深信不疑的人们,或许,下一个回首就是爱情。
同时也提醒,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只是能让整个人生完整的一部分。
或者说一个男人生命中真的应该出现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个用来初恋,一个用来共度余生。
对亲情的刻画没有对友情刻画的那么脉络清晰,淡淡的推出儿女叛逆,父母管教等等。
又以老友相聚叙旧来结尾。
贯穿整个影片的脉络此时才做了终结。
当Beyond的歌又响起的时候,一老一小的背影道出当所有感情都化为泪水被岁月洗刷的时候,唯有亲情、友情一直相伴。
这部电影看完非常有感触,因为不是在那个年代出生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了那时的青葱岁月,主角马卫国的一生看似平凡但却经历了太多。
那时的友情很纯粹,没有什么现实的东西 ,爱情表达的也很干净。
希望没看这部电影的人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真的很值得一看,里面的配乐很有年代感,很是怀念。
起这个与电影相同名字的标题,好吧我承认我的文笔与电影相差甚远,我也承认此电影也未必拍的很好,但是我确实找不到对这篇文字相衬的标题,姑且如此吧。
近期媳妇带着娃娃回娘家了,我也滚回了单身的日子,自由轻松了许多,也有了心里的挂念。
背景写完了就开始写主题,此电影描述的人物比我的年纪年长10-15岁,唯一觉得能引起共鸣的即是Beyond,所以我才能有兴趣看完这部片子。
电影写的大多算是缅怀自己所丢失的梦想,滑去的时光,与之相对比的应该算是《老男孩》了,当然《老男孩》要比这电影出的早,影响也必然比之要突出。
此片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生活给主角刻下的印痕,一个懵懂调皮的少年在情窦初开的时候遇上心仪的女孩,貌似是一出喜剧(中间夹杂着姐姐年轻的悲剧)打群架,公然反抗老师,偷着学抽烟,为心仪姑娘敢于走到大家面前表演Beyond(当然未遂),甚至不计后果的报复“悲催男”——沙威,入狱,而后遇上妻子,领养孩子,妻子离世,孩子叛逆.............青春叛逆与逃离,爱情与友情背叛,世俗妥协与抗争,这确确实实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是平凡而琐碎的生活,这确实是无奈而有不可逃避的生活。
岁月无声,当杨朵朵带着大城市的气息来到小城镇的时候,当她把Beyond带给马卫国的时候,她也许已经晓得了这个男孩会爱上她;当她勇敢的接受沙威的时候,她也许料到过她的爱情也许会无疾而终;当她叛逆的自暴自弃的时候,她也许也想着有人走过来拯救她;当她在电视上看晚了许多年的Beyond演唱会的时候,她怀着的孩子已经睡着,她手中还拿着马卫国的半张票..............我们不知道这么多年生活在她身上刻下了什么印痕,但是她自己应该是知道的吧岁月带走的不只是容颜,更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以及其他的某些难以名状的东西,此片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最后时候当四化把两千块钱轻轻地放在桌上,面无表情的让三个年轻人把钱拿走的时刻,他也明白他的青春已经让新的年轻人拿走了。
很多的东西在90几分钟之内很难表述明白,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我很喜欢这个片子,也喜欢这个片子中的Beyond的《情人》、《再见理想》,里面还有汪峰的歌,电台里面还放了点唐朝的《再回唐朝》,等等等等。
曾经的摇滚,我们或许也曾喜欢,也曾叛逆,我们无一例外的被平淡的生活刻上烙痕,我们依然踩在生活的轨道上。
如果人生有坐标点,那隐藏在背后的属性定然会诠释我们自己的人生吧,谁知道呢。
朋友,岁月无声,朋友,岁月如水,朋友,慢慢的走下去
说实话 我是实在不知道该看什么才选择的这部影片 评分不错口碑不错 的确 我觉得真是不错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情节一是片头 卫国开着车听着黄家驹的歌老泪纵横 这眼泪里蕴含的东西太多了 当年未开始的爱恋被恶狠狠的封杀的遗憾 自己从监狱里出来后打拼的艰辛 社会的歧视 当年替好朋友受过如今却受到他讽刺的心酸 妻子的离去 女儿的不懂事 ...听上去难免会有些压抑对吧 但是这就是现实 我们要遇到的不测太多了 但是卫国作为一个男人要必须面对和承受 我喜欢他对生活的态度 也喜欢这样丰富的人生 不知道我以后会不会经历这么多 但如果有 我会想起这部影片这些情节当作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之一二是卫国画了两张演唱会的票 给了杨朵朵一张并说以后带她去香港看演唱会 而这两张票几乎也是贯穿全片 到了片尾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两张票 而是一份信仰 这信仰使卫国度过了监狱里最难熬的日子 这信仰也让卫国和杨朵朵一直都记着彼此 这信仰也深深刻刻的记录着青春岁月不是无声的 而是用最青涩的感情交织出一曲最让人落泪的光辉岁月 温九朵 Nov.4th.2012
起初看到范植伟主演 以为是台湾文艺片 实在没想到竟然扮演了一位我们陕西的老爷们 虽然是配音 但是陕西方言和元素贯穿整片 道具很强大 每个时期的道具也非常符合从八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 甚至有老包装的汉斯啤酒 很亲切 也很写实 这是一部反映七零后成长的影片 他们也曾年轻叛逆过 最终走向成熟 蒙亭宜扮演的红霞很到位 是一位残疾的女人 也是最后患有绝症的女人 她最终没有经得过死神的考验 早早离去 苦命的人 而反映在范植伟扮演的马卫国身上 他经历了替人定罪 推销 娶残疾女人最后丧偶的悲剧 这一个七零后的典型故事 告诉我们 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 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岁月悄无声息的一点一点在过去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留着以后慢慢去回忆 虽然这部影片是一位新晋导演 但是能感觉到他想描写什么 这是新一代导演有想法的表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转自:http://kxt.fm/?p=209396 作者:夕藏禅心看完《岁月无声》走出影院的时候,眼角的泪还兀自挂着。
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一片,小雨滴滴答答地飘在天地间。
忽觉岁月是蒙了头纱的老人,看不清模样,亦不知她的表情,在她颤颤巍巍的脚步中,世间事早已度过多少春秋。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爱情,信仰,友情,背叛,疼痛,叛逆,摇滚的怀旧与纪念,导演挖掘出这些埋藏在人们心中细小而尖锐闪亮的珍贵记忆,通过一部电影的融合,试图阐释岁月无声这个庞大的概念。
看完以后,虽然觉得影片对这些元素的融合没有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从某些方面讲,似乎还欠缺点什么,但我依然给这部电影以好评。
在我心里,一部电影,哪怕只有一个细小的点,触碰到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都会激活观看者内心深处对于某个人,某件事,或某段时光的回忆或思索,这就是有意义的,而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成功的。
故事的背景是1988年,西北的一个小镇。
三个少年,马卫国,铁头和四化,是一起打群架,一起砸别人家玻璃,穿一条裤子的发小。
老大马卫国是三人中唯一有文艺范儿的青年,弹吉他,写诗歌,有着这个年龄所有孩子都有的叛逆和义气。
胖子铁头,性格直率,常常对关键时刻犯怂,有点自私小心眼的四化大加指责。
本来日子一直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打架,乱晃,唱歌,也许考上大学,然后继续以后的学业。
但某一天,杨朵朵出现了,从此他们的命运,确切的说,是马卫国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一袭红色的连衣裙,在照亮了马卫国眼睛的同时,也照亮了他原本毫无波澜的生活。
在这个精神贫瘠的年代,杨朵朵的到来不仅带来一丝清新自由风,也把摇滚带到了这个小镇。
而马卫国,就在这个时候,爱上beyond,爱上了杨朵朵。
当马卫国听着beyond那首《再见理想》时,杨朵朵问他,“你有理想吗?
”“有啊。
”“什么?
”“娶你。
”日子悄悄溜走,高考也临近。
发小铁头和四化被困在家里复习功课。
马卫国每天一个人在房顶弹着吉他练beyond的歌,有时会长久地俯瞰这个他生活的地方,开出花的繁茂的树,灰色的天空。
同时,杨朵朵和学校的体育老师发生了恋情。
而某一刻,马卫国从杨朵朵的眼神里读出了这个信息。
联欢会上,马卫国摔了吉他。
杨朵朵和老师在图书馆亲热被逮住,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不轻的罪名,何况是老师和学生发生恋情。
在领导的审问威胁下,这个曾经自称爱杨朵朵的男人背叛了杨朵朵,说,是这个婊子勾引的我!
他的前途和名声保住了,坐牢也避免了。
然而,杨朵朵失踪了。
高考过后的某一天,哥仨儿又坐在房顶上。
四化和铁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收到,而马卫国的,没有。
铁头把自己的通知书揉成一团摔在,地上,说:“老大,我陪你再读一年!
”四化则说:“我得回去问问爹妈。
”铁头大骂:“你个怂包!
”杨朵朵出现了,马卫国也知道了她失踪颓废的真相。
于是某个晚上马卫国,铁头,还有也喜欢杨朵朵的四化三人在路上堵住了那个男老师。
本来只是想教训一下,然而四化却拿起砖头直接拍向男老师的头,这下,三个人都愣了。
跑回家,马卫国看看母亲手里拿着的大学通知书,又看看自己胸前的名字已不知何时扯掉了,此时,警车来了。
马卫国承担了所有的罪名。
被警车带走的那一刻,杨朵朵在后面追着,什么也没抓住,却只抓住了马卫国递出来的半张手画的那张beyond的演唱会门票。
马卫国曾说,到时候我带你去看beyond的演唱会,去香港。
监狱里,电视报道beyond的主唱黄家驹在日本去世的消息,那一刻,马卫国觉得心里有某种东西崩塌了。
恰巧这时狱友发生冲突,马卫国失手打伤一人,后来被判决加刑。
9年后,马卫国出狱。
9年,这时一个怎样的概念?
9年的时光,改变了多少人多少事!
已是大老板的四化,还有铁头来接马卫国出狱。
看到这一幕,总觉得心底被触动,时光在这里,弹指一挥间,看似很快,其实这9年里的每日每夜每分每秒又是怎样的难熬啊!
如今已是大老板的四化早已忘了当年的恩情,饭桌上吹嘘自己如何成功,如何有钱。
铁头踹翻桌子,冲四化大骂:“这一切都是老大给你的!
你现在装什么!
”时间,金钱以及地位,有时候会改变一些人,向世俗妥协。
马卫国让我欣赏的地方是,他的心永远停留在最初的地方,他义气,有担当,而对朋友,就算他们负他,他也不会负他们。
后来马卫国认识了后来的太太。
“你有理想吗?
”她问。
“有啊。
”“什么?
”“……”沉默。
当岁月流逝,妻子病逝,马卫国的人生又增添了一抹悲凉沧桑的色彩。
他的心,永远停留在那个年代里。
他听的音乐也还是当年的唐朝,beyond,黑豹,shocking blue,他所经历的,没有人会知道,他所怀念的,亦没有人会懂。
白发已爬上了两鬓,三个发小又坐在一起,感悟回忆着所有的点点滴滴。
他去了beyond的演唱会,由女儿陪着。
这个多年的梦想,到底实现了。
而已为人母的杨朵朵,看着电视里直播的beyond的演唱会,手里握着那半张手画的门票,泪涌出来。
在命运既无常又宿命的变幻里,曾经的曾经,我们因什么而遗憾,又因什么而犯下无法挽回的错。
时间不会再给我们机会,而我们,也只有在时间细细的打磨里流出酸涩的汁液。
当岁月无声的惩罚过后,生活依旧要继续,你在何方我已不欲知晓,我半世的坎坷终换来平和的苍老。
这部电影里面的插曲,都是经典的怀旧金曲,赋予了这部电影灵魂。
看完影片,你常常说不出话来,只是静静地回想这电影里每一个灿烂又忧伤的细节,又或许回想起自己青春里某个发光的片段。
岁月静好,悄然无声,他们就是他们,他们也像极了从那时走到如今的每一人。
我之所以力荐的原因很简单。
不是关于演技,不是关于拍摄质量。
除去演技,除去拍摄质量,除去植入广告。。。
这些来说,这个电影很成功。
我想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间的叛逆期,我们疯狂,我们追逐我们所谓的主流。
但是当我们真正长大了,或许我们回头看看,当初我们做过的傻事,真的是太傻。
或许我们都会做点什么去弥补,就像范植伟给傻子把篮球吹起来,这是徒劳的,但是他只是真的想为他做点什么。
从小我没喜欢过摇滚乐,没有什么追逐的偶像,(或许这就是我现在生活的漫无目的的原因吧。
)所以我不知道一个偶像在一个人心中的地位,今天我知道了,当自己的偶像去世的时候,心中的一个无形支柱破灭了,所以他可以继续选择牢狱之苦。
不管自己的女儿做的多么的过分,他可以容忍,他可以在自己女儿面前大声的哭泣,因为自己也曾经年轻过,但是女儿侮辱自己的偶像的时候却打了她。
刚看到有人写这整个是一个回忆片(好像是),但是我也看到了两个很现实的问题,第一个是,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叛逆了。
第二个是,医院真的很没人性,如果范植伟年轻的时候,他应该会拿着那20万直接砸到护士的脸上。
岁月悄无声息的匆匆而过,当我们成为人父,已经两鬓斑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了青春的躁动,我们不在玩世不恭,我们不在膨胀高调,我们面对小一辈的叛逆也是一笑而过,看着他们犯我们同样的错误,走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毕竟他们还是年轻,毕竟他们还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毕竟他们还不懂的岁月的无声!!!
题外话,不存在任何攻击意思,只是自己的想法,请各位不要喷。
看电影的时候请不要在研究演员的演技,不要看他的拍摄质量。
如果追求这些,请不要看国产电影,还是去看美国大片!
一个电影的好坏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明星大腕,不是他拍摄的多么精美,而是看这个电影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告诉我们一些道理,让我们回忆起一些东西。
一个电影的成功个人认为是他让人明白了一些东西,看清了一些东西,回忆起一些东西。
(第一次写影评,请各位多多指点!
)
故意打这么高。
文艺腔太重了,动不动就得抒一段情。搞得情节都是碎片式的,如流水账一样,而且还非常俗套狗血。填充大量的回忆元素,靠回忆与老歌唬人的东西。
如果可以beyond一以贯之,少点所谓的80年代歌曲,还是很不错的。有个盆友讲的不错,范植伟化身陕西屌丝毫无违和
马思纯好美
有些细节的做的还是不错的。歌曲都是很有时代感的,然而过于喧宾夺主,太多套路化的东西堆砌,想要煽情却感动不了人。
那个男人,一句我娶你,就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
音乐很对
太琐碎,很多桥段都太老套,后半段背景音乐与剧情画面剪接简直就是在拍MV。看本片主要是想看范植伟的演出的,中规中矩吧。
呼~没想到这部电影还不错~值得推荐。
看之前只瞄到了这伊莎贝拉范的海报和香港制片 然后就犯下了冲动的错误 这就是传说中肤浅蹩脚的堆砌吧 可是这片黑了一把反光茎我要给它加一星
耳熟能详的旋律中让我看见了一丝过去...
还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得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会发现曾经有很多事情都是无可奈何得避免不了。真的值得看一看。毕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到结束,一代人得芳华绽放与凋零。
我好像看到我
陕西话听得我甭亲切!男主角,一台湾人演的陕西人生观够真实,不奏作
马思纯都救不了这部电影。太多颓废的剧情了。
剧情很烂很赶很粗糙,范植伟一去不复返
认识你之前 我没想过结婚这事儿 认识你之后 结婚这事儿我没想过别人 好美的告白~~我是来看马思纯的 为什么她戏份这么少!!!!!Time flies soundlessly
还行吧,演员剧本都一般,摄像还行,有点山寨老男孩的意思。
范植伟的演技一星,配乐一星,罗大佑再加一星。
再见青春,再见疼痛,再见忧伤,岁月静好但也岁月无声,但愿时光匆匆匆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最初的梦想,做属于自己家的属于。这部电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