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最后的5分钟和最后出场的什么仙女,这影片我会给5颗星美丽的画面 异域风情 如果可以 把结局改成阿苏和阿斯玛谁也别娶公主就好了
仙子声名在外,有貌又有才,自然眼界也高。
这么多年,不是没有人来到宫殿,但看不中也无奈,宁愿继续被禁锢在诅咒中。
最后终于来了心仪的,不过要么不来,一来就俩。
还好有自己表妹,远渡重洋,解了燃眉之急。
画面很漂亮,好多好多的花。
里面的精灵也很可爱。
最喜欢那个公主,超级可爱伶俐美丽小萝莉一个。
不过不知道长大后,找老公是不是比仙子还难啊?
音乐也很好听。
喜欢奶妈唱的歌。
宫崎骏的动画,哪怕再单纯,再童真,照样能打动观众。
《悬崖上的金鱼姬》如此低龄的童话电影,同样是老少咸宜;而像迪斯尼动画里的那些爱情模式,重拍无数遍都百看不厌,中外通吃。
这种成功模式,再一次证明了一条‘普世真理’:真爱不分国界,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假如把这条真理的背景稍作置换,答案依然不变。
主角不再是亚洲的金鱼姬,也不是西方的白雪公主,而是另一块大陆上的古老民族。
浪漫与奇遇无处不在,东方和西方传说同样灿烂,《阿祖尔与阿斯玛》里的王子骁勇侠义,公主温柔美丽,结局幸福美满。
这最原始的和谐再次出现在银幕上,受到观众最由衷的喜爱,只因人们相信世间尚存真诚与友爱。
电影中绚烂的人情事物,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笔下的寓言世界-充满童真的彼岸大陆。
追寻神秘的大陆既然是童话,就要用童话的口吻来倾诉,也要用童话般的心灵去想象。
当每一个儿童钻在被窝里听睡前故事里,他的小脑袋瓜充满了魔法,仙女,怪兽和王子。
长着一双天使般蓝眼睛的阿祖尔也不例外,也可以说,他就是导演米歇尔•奥赛罗的化身。
奥赛罗出身在法国蓝色海岸(法语中的海蓝色既是AZUR-‘阿祖尔’),从小在美洲和非洲长大,经历与勒克莱齐奥,德里达,布迪厄等人类似。
作为曾经的殖民者后代,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接触的文化,都与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童话传说有关。
在这样的熏陶下,庞杂的亚非拉传说体系在幼小的奥赛罗心中象热带植物一样疯长,与他血液中的浪漫倾向嫁接混合,绽放出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的童话。
在法国动画领域,奥赛罗以他充分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屡获奖项,从八十年代的电视短片起家,1998年开始制作银幕长片,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异域魅力和人文情怀,在简单的造型中蕴藏着诗意。
其早期的作品《驼子传说》用一种怪异的悲鸣感,拿下了1982年的凯撒最佳动画片奖,2001年的剪影动画《王子与公主》又让人们见识了奥赛罗把握造型的深厚功力。
在制作《阿祖尔和阿斯玛》之前,奥赛罗成功的制作了二维动画长片《叽里咕与女巫》(1998)和《叽里咕与野兽》(2005),在法国上映后取得巨大的成功。
通过这两部影片,奥赛罗第一次用动画的方式将瑰丽的非洲神话搬上了欧洲的大银幕。
对于未曾接触过非洲文化的观众来说,观看《叽里咕》系列是一次神奇的经历。
朴素的故事趣味盎然,绚烂明亮的色彩,黑非洲风味的人文背景,罕见的异域情调,在奥赛罗的笔下,迥异于美国的迪斯尼动画,也不同于传统的欧洲动画。
影片不但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带来了久违的纯正童话,也以两百万人次的票房创造了当年的法国动画奇迹。
更为难得的是,成年人和严肃影评界也对奥赛罗的作品的一致好评,‘所有大人和孩子的节日’《影视观察》。
《叽里咕》的大获成功,让奥赛罗能够有资金和时间,打造更大的动画野心。
他和他的八人团队在巴黎租下一间公寓,花了六年时间来准备一部三维动画制作的古代传说。
《阿祖尔和阿斯玛》有着与《王子与公主》类似的童话人物框架,其灵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影片中贵族少年阿祖尔远涉重洋,寻找儿时乳母的初衷,源于奥赛罗偶尔从BBC中听到的一则新闻:一个英国人与乳母在贝鲁特重逢的感人故事。
历经多年儿已成人,他们虽语言不通,相貌也都大变,可乳母依然象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样款待他。
这个故事让成长于外邦的奥赛罗深受感动,决定将其改编成动画,讲述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阿祖尔与阿斯玛》。
于是,就有了这部反映两种不同文化碰撞,民族沟通,和解宽容的‘幸福传说’。
曾经的仆人奶妈,如今的富婆珍娜,对落魄的养子阿祖尔视如己出。
西方贵族阿祖尔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赢得阿拉伯仙子的爱情。
他与自己的黑眼睛兄弟阿斯玛相敬互爱,生死与共,两种曾经互相误解的文明,在正直和善良面前得以交融。
人性是相通的,博爱是不分国界的。
眼睛是文化的窗口影片中除了善良奶妈和两兄弟,还有个骗子卡布,起初则是个令人生厌的小丑。
然而他却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心中充满偏见和嫉妒的人群,奶妈有句对他鄙夷的评价:“这个国家好心收留他,可他却一直说我们的坏话”。
卡布对沿途的风土人情都不屑一顾,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怯懦的不礼貌,其实他心中存在的是对故土的怀念。
即便在现代的新移民中,也常常会看到这种情绪,无论身处的社会环境是先进还是落后,卡布这样的人总要把自己隔离成批评者,并且在隔离中自甘边缘化。
影片中的‘蓝眼睛’就是这种隔阂的标志,对于缺乏了解的阿拉伯人来说,迷信里的蓝眼睛像黑猫一样会带来噩运,只有掌握交流,懂得适应文化差异的珍娜才能跨越这种迷信,勇敢的运用沟通成为富有者。
与她相反,卡布的眼睛是躲在厚厚的镜片之后的,‘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这句古老的西方谚语用在他身上在合适不过。
他一直戴着眼镜,保守这份‘文化误解’,也不可能找到精灵仙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样也是文化的窗口。
卡布的蓝色眼睛看到的是个灰色的世界,他得出的结论自然会与现实发生扭曲。
像很多生活在异邦的人一样,卡布的内心充满了自卑,他无法,也拒绝融入社会,可以找来‘保护自己’的借口,但内心依然渴望平等和尊重。
当然,这种平等和尊重需要付出更加昂贵的代价,每一个在发达国家打拼的外来者都能深有体会,才会有加缪《局外人》的感慨。
阿祖尔的勇敢,骨子里来也自于出身贵族的自尊心,当然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奶妈的鼓励和资助,让他有资格和本领与阿斯玛,以及其他阿拉伯人公平竞争。
在萨义德的著作《东方学》中,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出西方文化对东方(阿拉伯)文化和亚非拉第三世界的侵害,挑衅,以至于完全取代。
在《阿祖尔与阿斯玛》里,导演奥赛罗就把这些政治化的偏见隐藏在童话之后。
关于不同种族间的隔膜和歧视,反复出现在影片中,曾经的歧视者,高高在上的阶层,换一个场景就变成了被歧视的‘贱民’。
‘主奴关系’在动画片里两次被倒置,身份的错位,来自于脚下领土的归属感。
在阿祖尔的父亲看来,乳母珍娜是外来低贱的奴仆,连带她的语言和童话都是低贱的;而在奶妈之外的阿拉伯人看来,巴布又是带来灾祸的乞丐,只能学着当地的语言乞讨度日。
影片中的东方童话‘精灵仙子’虽是个爱情命题,但也相当于一种真理,在没有被曲解之前同样吸引着西方的精英-‘王子’们。
而到了近代,这种景况就不再出现,东方世界的文化传承面临西方的侵袭,逐渐衰落。
即便是阿拉伯的王子,也要跋涉大洋彼岸,寻找‘蓝眼睛’的精灵仙子,现实当然没有神话中那么‘公平’和‘友爱’。
简单既是美从文明冲突的角度去解读《阿祖尔与阿斯玛》,或许太严肃了些,但我想,这是奥赛罗创作影片的二十一世纪背景,设立奶妈珍娜,阿祖尔,阿斯玛和卡布四类代表人物的有其深意。
对于一个细心读解的成年人来说,影片民族融合的大结局是一种现实愿望,仅仅是世界大同的理想。
黑眼睛、黄皮肤的阿斯玛娶了白色的仙子,而真正东方神话里的精灵仙子依然嫁给了蓝眼睛的阿祖尔,这样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儿童化的,用最简单的方式看待复杂的矛盾。
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这本就是个童话故事。
简单与繁复,在影片中达到了难得的统一,让这部3D制作的法国动画片,完全区别于好莱坞和日本大制作。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外景的森林城镇,还是内饰的雕梁画柱,背景画面都极尽繁复之能事。
奥赛罗曾透露这种取材风格是在模仿伊朗细密画,尽量给人一种中东印象。
细密画主要是作为书籍插图而发展起来的绘画技巧,作为中东绘画艺术的一个标志卓然于西方艺术之外。
导演在长达四年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大量这方面的素材,以至于他把草稿放到合作伙伴面前时,动画师们不禁怀疑,如此大的工作量能否按时完工?
最终,观众眼前是惊人的色彩和造型,他们做到了。
《阿祖尔和阿斯玛》有种形式上的美感,在不断的重复中强化主题,塑造神话中的完美主义。
奥赛罗此次运用3D绘制的画面,在很多方面仍承袭了《叽里咕》的风格,鲜明艳丽,洁净淳朴。
资金的充裕和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让主创们滥用特效,追求好莱坞那种逼真感。
在迪斯尼或日本动漫里,人物的造型、动作,场景的建模和渲染,一丝一毫都要与现实类似。
景深,材质,阴影和反光等细节的仿真,都要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人的观影经验。
奥瑟罗则不然,他反其道行之,在这些方面做起了减法。
虽然是三维建模,可渲染之后却给人以平面的错觉,画面中的人物多以正面和侧面出现,几无镜头视角运动。
服装和表情尽量简约,降低高光和投影,甚至任由棱角出现,马匹,凤凰,火狮等等,都不刻意追求圆润的肤质。
阿祖尔和香苏公主夜观星辰的那幕场景,完全就是类似于皮影戏的剪影效果,这样人物造型,也是承袭了导演的前作《公主与王子》的风格。
而与人物简略相对照的,是繁复深邃的背景装饰。
皇宫,神殿,珍娜的房间和花园,都铺上了精细的花纹,不设留白,巨大的造型和色彩信息,填满了大银幕下的观众眼球。
导演奥赛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是他梦中的童话,徐缓温纯,优雅精致,“我不想学别人的技术,这是我的王子传说”。
在对待文化的细节描述上,影片主创也力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童话的背景常常设在中世纪骑士时代,文明的冲突又伴以‘十字军东征’那样残酷的战争。
《阿祖尔与阿斯玛》里有繁华的阿拉伯市镇,温和但闭塞的百姓,狡诈凶残的强盗,壮丽神秘的山谷地宫…为此导演奥赛罗阅读了大量关于中东风土民俗的著作,细致到连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拖鞋都不马虎。
他曾用了一种漂亮的颜色来渲染背景,可后来其染料是地理大发现之后,才从美洲经北非传来的,绝不会出现在中世纪的东方集市上。
为了真实起见,严谨的动画师只得再费功夫将其去掉。
一位创作者从摩洛哥家乡带来了关于阿拉伯饮食的书籍,他们据此来绘制奶妈请阿祖尔吃饭的场面。
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阿拉伯人饭前净手时,只洗食中二指,而不了解习俗的西方人如阿祖尔才会伸出整只手去清洗。
这些细节都悄悄的反映了文化差异,影片的用心也在于此。
用温馨的宽容来消除偏见,尊重彼此的传统。
在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阿祖尔与阿斯玛》受到了全场起立的热烈掌声,公映票房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生动,严谨且不失精美的佳作,奥赛罗保持了他一个电影人的创作热情”,包括《电影手册》在内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影片褒奖有加。
在萨义德看来,西方所谓先进的科技文明,也会成为驱使文化歧视的利器。
年轻时就读于巴黎装饰和加州艺术学院的奥赛罗,当然了解最新动画技术的威力,但他拒绝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那会让影像之后的人文诉求‘变味’。
譬如在影片中,阿斯玛一直拒绝说法语,成年后一度不愿与兄弟阿祖尔交流,导演甚至刻意不为所有的阿拉伯语配字幕,就是要让观众体味一下民族间正常交流的重要性。
影片的最后,是王子娶上了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生活,典型的大团圆结局。
奥赛罗的梦想里,是种族融合的伟大,法语同阿拉伯语合唱道:“你们是兄弟,我的两个孩子,你们要齐心合力…”再看看今日的世界,地球村里依然剑拔弩张,充满了歧视和偏见,一部看似纯真的古代童话,动画片《阿祖尔与阿斯玛》,无疑也个醒世的现代寓言。
Luc,2009年3月于法国兰斯发表于《看电影·午夜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丽的画面配上悠扬的音乐,加上东西阿拉伯文化与基督文化的融合。
当然,故事的主题其实只是一个温馨的王子救公主的童话故事。
但是,主角并非只是“阿拉丁”——还有他海的那边的兄弟,金发、白皮肤、蓝眼睛的Azur。
Azur和Asmar之间的故事就是典型兄弟互助走向成功(真是俗气的说法)。
不过在我看来,故事不仅仅想表达人的善良,从稍微“深”一点的层面来看,动画是通过主角二人的“妈妈”、珍娜的”超前“思想而展开的。
珍娜虽然在欧罗巴时只是一仆人,但是她拥有一颗绝对善良并且聪慧的心。
她将Azur视为己出,对两人并不偏袒任何一方,重点是她在Azur年幼的时候教会了他应该有礼貌,应该善待别人。
然而最精彩的还是Azur在找到珍娜奶妈的时候珍娜对心中五味陈杂的Azur的回答:”你听到那些关于你蓝眼睛的迷信了?
听着我的孩子——我了解两个国家、两种语言、两种宗教,所以我比别人知道的多两倍多。
当别人在蓝眼睛和黑猫面前退缩的时候,我就向前挤,然后我就赢了!
所以不要再提蓝眼睛会带来厄运的无稽之谈!
“有着如此超前思想的奶妈之所以会成为人人羡妒的”皇后“,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前半段对Azur渡海寻找奶妈和Asmar的过程描写的很细腻,对Azur这样一个白人贵族少爷来说,要跨越大洋前往一个只是在童年有着印象实际上自己完全未知的领域那着实也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还有顶住别人不理解的、畏惧的目光的勇气。
在遇见奶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Azur去见了智者。
智者是个犹太人,自然也是在欧洲土地上长大的,但是由于他的信仰,使得他离开了故乡,来到阿拉伯人的城市……其实,自古种族、宗教上的排斥与歧视造就的冲突是非常非常多,就是在文明如现在的新世纪也到处都是,那就更不用说几百年、甚至千年前了。
就现在而言,我想在宗教上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无解的,比如(咳)……不过这种对于蓝眼睛的迷信也早就破除了,其实我们人生下来是什么人种、民族、国籍,甚至长相都不是我们能选择的,所以对长相而害怕到迷信确实是不应该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点是最好解决的吧。
扯远了,其实作为一部奇幻冒险又励志的动画来说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动画。
华丽雄伟的画面一一展现出来,从欧式的宫殿到阿拉伯城市都突显出了它们独特而华美的建筑特色,特别是阿拉伯的豪宅,靓丽的色彩和美丽的花纹以及阿拉伯建筑特有的”弧度“,真的就是视觉享受。
再者,动画中这些建筑的表现手法非常精彩,表现出阿拉伯风情中的神秘与壮丽。
配乐,不多说,阿拉伯风情真的是非常吸引人,特别是从片头到结束几次都有放过的主题曲是非常好听,悠扬而婉转的女声慢慢地吟唱出古老的民谣,从一开始就吸引着我、”我“,准备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只怪我这么久以来都没发现这部片子,竟然是从偶然翻看原来的视频中的片尾广告发现的,还在网上搜了半天才从吉卜力美术馆中的日文官网搜到,还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原著名称(其实就在首页下面一排staff表里)……真蠢。
大力推荐!
让人耳目一新的伊斯兰细密画风格,每一幅场景都是美丽清新又精致华丽的绝美版画,还有那低低吟唱的阿拉伯民歌,生动又富含哲理的对话,两个少年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对立斗争又相互牵挂的矛盾友谊,都让人感受到不同于日美动画的另类魅力……
或许我的心真的老了,这样唯美的童话对我来说,已经快要变成一种折磨,提醒我已经逝去的童年。
很多美好的东西,或许正因为它有一天会失去,所以才更显得弥足珍贵,只可惜,深处其中的我们,总是要在离开以后才知晓。
很羡慕在阿祖尔和阿斯玛生活的地方还有那么多人相信一个童话,并且愿意为了这个童话而拼搏。
不过,如果总在耿耿于怀,我们人类可能早就没有今天了。
因为为错过了美丽的夕阳而嗟叹,就会继续错过夜晚的繁星。
所以,我们还懂得希望,还知道梦想,还可以看到明天灿烂的日出。
影片讲最有学识的人设定为一位年幼的公主,这一设定真的内涵深刻,儿童,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哲学家,只是太多太多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用世俗的眼光将公主囚禁在宫殿之中,直到她变得和世俗一样。
推而广之,究竟有多少奇迹是我们自己毁灭的?
现实很残酷,纵然我们知道,公主和王子并不会永远幸福快乐地在一起,但是,何不暂时抛却一切,就在童话里梦一场,哪怕醒来,也可以微笑的说:“童年,还是那么美丽。
”提醒自己,其实,现在批判着的不真实的美好,你也曾经拥有。
放在硬盘里好久,完全不知道这部片是什么类型。
用了大概半小时确认细节这不是烂片。
看完来豆瓣卧槽8.1.有点虚高吧。
前半部分片段结束一闪淡出实在是压抑,那种感觉,反正欢快不起来。
之后各种布景都感觉在玩一款2000年左右的2D-3D游戏,复杂重复透视,尤其公主宫殿进门黑白布置,特别像插卡游戏机短路时候电视画面。
就连最后一群尖鼻子蓝精灵飞都想到雷电的感觉。
当然故事最出彩是重现童话节奏,诡计之雾狮子舌头鹦鹉毛四十脑残大盗什么的。
后期认可了节奏就放松很多,萌点笑点也多了。
还是感觉是两个马里奥救公主的故事。
4星么,看完这种片,什么复杂情绪都没有了。
心里挺干净。
我只想说说动画里的3D处理仔细看可以发现不是所有地方都做了3D处理的珠宝首饰等是做得闪闪发光的人物其次,背景基本上就是2D的据欧斯洛本人说这是由于资金的关系可以看出他和好莱坞影片对于3D特效理解的不同好莱坞的3D特效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给人的感觉故事情节反而处于次要的地方而欧斯洛则遵循一切以故事为主,情节至上的原则相比于好莱坞采用的为追求真实感而采用的大量特效欧斯洛在细节上极尽繁复的追求同样需要大量资金但给人的感觉这完全为了故事本身需要观众不会被特效所吸引而忽略情节好来坞的3D动画也不乏精彩之作关键是不要让技术成为影片的主角,现在大量的3D影片都已经沦落到为3D而3D了
"电影的角色设定、服装配饰及动画场景走精致华丽风,让人耳目一新,完美的融合北非风情及波斯景色,藉由2D及3D的美术设计,成功地建构起中东建筑,有独树一格的马赛克花园、充满对称风格的空间场景及镶嵌式的建筑风格等,精细程度着实让人惊艳,就像是活生生将色彩丰富的绘本,整个搬上大营幕。
"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并不如所说的精致华丽.剧情果真如一千零一夜般简单天真.如果想挖掘什么深层含义的话应该会劳而无功.个人认为是小孩子的启蒙电影.看的是台湾配音版.柔软得可以的男声一如名侦探柯南.可能潜意识里头扣分了.其实个人比较好奇的是.纵观各种童话.从格林安徒生到伊索一千零一夜.多少个故事是寻找某某仙子然后结为连理.为什么小小孩子会对这样的情节产生极大的兴趣呢.肛欲期和口欲期过后莫非第一性征来得如此之早?有哪位强人能够邪恶地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分析一下呢.
虽然剧情很老套,但被影片制作的华丽风格与音乐吸引住.片中主要是以法语及阿拉伯语贯穿(OMG,对于阿语,不知道在讲嘛啊!!!
于是说,阿语也没字幕翻译,引用句导演的话,就是让你面对陌生环境的无力感(个P!
)这部片子,除了教会小朋友积极的生活方式并讲述一些童话故事外,对我来说,却也是法国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某些隐射。
事实上,在法国,生活着有你想象不到的拥有庞大数量的阿拉伯人与黑人。
追根溯源,矛盾自然也不少。。。
其细节点出了屡受争议的种族歧视,偏见,以及这个时代严重变质的倾听,沟通,忠诚 、 礼让等优良品行 , 是一部华而实在并发人省思的动画片 。
阿风音乐很不错的样子,找了很久很久的OST,只找到了视频OTL。。。
最后温馨提示:来法国旅游的群众,不要张口闭口就"阿拉伯",这发音他们都听的懂,对此会很敏感,这样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然后说,我们都唤之"小阿"! 窘....
Azur很温文尔雅,Asmar很冷峻内敛。
阿苏好帅好帅吖。色彩神马的都好喜欢的。
對歐洲和中東的和睦充滿了童話般的美好期願。中東繁富多彩又極具對稱的裝飾美不勝收。殘破的教堂露出聖索菲亞的基督聖容,下方的歐洲男孩看著中東男孩放飛象徵和平的白鴿,很觸動人心的場景。
画面很PL。阿拉伯简洁的街道和我熟悉的大航海游戏里一模一样。结尾很囧,分老婆跟分果果似的,一人一个谁也不亏。虽然阿苏的白袍很美,但我更喜欢黑皮肤的阿斯玛。
我可以接受很多画风 这种不能
颜色好漂亮的片子。。。taste很关键(为什么美国动画的配色老那么俗)Asmar好有型阿~Azur和Asmar的声音都好好听~法语就是性感。
这片儿太二了……………………看的时候智商直接没有了……
画面太漂亮了
唯一的亮点是小公主 二维不像二维三围不像三围 浓浓的屌丝味
老爷子慈眉善目,很能说。故事结尾也太大团圆了。『电影资料馆』
虽然是动画 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太真人化了
画面非常精美,简单美好的童话故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迎合移民和女性主义的教育意味,来个真人版的吧:)
五颗的原因是颜色和图案太美了@___________@,,,,,
剧情就是纯童话,没啥吸引力,但是画面太赏心悦目了~结局略意外,小公主非常可爱,成年阿斯马尔的配音声音点赞!阿祖尔的发型一百个差评!
影片以18世纪为背景,故事讲述一位法国青年与一位阿拉伯青年寻找公主的冒险故事。主角分别为代表白色人种的阿苏及具有中东色彩的阿斯玛,阿苏出生于贵族;阿斯玛则是奶妈珍娜的亲生儿子,情同手足的两人最爱听奶妈所说的仙女故事;然而迈入青少年时期前,阿苏的贵族父亲将他带走,奶妈及阿斯玛只好被迫离开。多年后,成年的阿苏怀抱梦想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旅途中发生意外,却也让他与奶妈及阿斯玛重逢。阿苏与阿斯玛下定决心要去寻找仙女,路途中原是竞争对手的两人,遇到困难后却展现出相互扶持的情谊……
画面怪惊艳的
结尾被晕了
法式唠叨型讲述+老套故事+惊艳画风+超级无敌大Happy ending~
这人物造型竟然是3D,而且是烂到无比的3D,毁掉了整个影片。为什么竟然还能得8分?
一流的画面 三流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