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个家伙》是由郑根燮执导,金相庆、严正花等主演的韩国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15年前发生的诱拐案件在公诉时效过后,以同样的手法再度发案,多名受害者家人和警察共同追查案件真凶的故事。
影片于2013年5月16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最高明地方是对“绑架者”和“受害者”进行了一次大胆换位,并将血浓于水的亲情摆在了最关键,揭出了罪孽的根源——为了孩子。
由于过程已经很跌宕起伏,结尾还让大家目瞪口呆,外加严正花、金相庆、宋英昌娴熟的表演,让该片成为同类题材中的精品。
片子结构紧凑,剧情推动合理,并且在时间线上做了手脚。
因为时间线经过了处理,使片子前后呼应,有小学作文一样的工整感,颇显导演功力。
总而言之,是一部非常好的犯罪电影,非常聪明的导演。
2013韩国犯罪悬疑片《蒙太奇》,又名《抓住那个家伙》,豆瓣评分8.1。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暴制暴,以毒攻毒。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非常惊艳的一部犯罪悬疑片,看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剧情扑朔迷离,悬念丛生,跌宕起伏,不断反转再反转,全程无尿点,直到最后才揭示出不可思议的真相,所有的疑点在最后谜底揭晓后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本片是那种一句话剧透的类型,不到结尾猜不到谜底,是我很喜欢的悬疑片类型,建议在看本片之前不要看任何形式的剧透,否则将完全失去观影乐趣。
很佩服韩国编剧的脑洞,剧本构思精巧,前后呼应,没有冗余的情节。
本片利用了韩国司法体系15年诉讼期这个素材,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相同素材的犯罪悬疑片《我是杀人犯》,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女主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构思很绝,罪犯虽然逃脱了15年诉讼期,女主无法将其治罪,但女主却为了复仇而精心设计了圈套,请君入瓮,瓮中捉鳖,最终将罪犯以新的罪名绳之以法,报了15年前的冤仇。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本片则是“母亲报仇,15年不晚”。
绝,实在是绝。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片中饰演警察的男主金相庆曾在《杀人回忆》《消失的夜晚》中饰演警察,几乎成了警察专业户了。
本片在2019年中国大陆翻拍成《你是凶手》,由于口碑实在扑街(豆瓣评分仅5.7),一贯乐于将原版影片与翻拍影片做对比的我,没有勇气在《你是凶手》上浪费时间了。
作为两部部同一个演员参与饰演的电影,本片必然会被拿来与杀人回忆做对比。
本片不像杀人回忆一样是悬案,而是最后罪犯得到了审判,看起来皆大欢喜,但是留下的剧情漏洞极其严重。
首先是老头这个凶手是怎么确定的,线索是雨伞和车,但是那辆车是套牌的我记得,雨伞人数可不少,这个女人是怎么在短时间内确定的嫌疑人存疑。
其次就是老头的烟蒂指纹什么的是怎么取得的。
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小女孩是活着的,谁带走了他她她是能说的,只要他说出了是一个女人,那警方前期调查都会被推翻,而严正花实验的受害者母亲也会被牵扯进来,可是最后就这么草草结案了,被劫持者的母亲可是犯罪人的女儿啊,自己爸爸莫名其妙绑架孙女都不过问吗?
所以这种草草收场的结果令人无法满意,或者说剧集后半段剧情已经失控了
电影的名字叫抓住那个家伙,相比之下, 更喜欢另一个名字,蒙太奇。
对于该片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拍摄手法,更是一种犯罪手法,十五年之后的案件,和十五年之前重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蒙太奇,运用十五年前的录音,让销案的罪犯最终落入自己的声线铁证中,也是一种蒙太奇。
开头很碎,是一场梦境,碎到让人抓不住头尾,理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唯独能感觉到的是两个主人公当下所感受的那种绝望,却又不明白他们到底在绝望着什么。
诉讼案的十五年期效,忘了之前看过一部什么片子,日本的,也有关于诉讼期的说法,当时觉得这种制度真操蛋,因为对于受害者家人来说,这种放弃远比找不到罪犯更让人失望。
这似乎就意味着,哪怕此刻罪犯站在你面前,期限一到,你都无法将他绳之于法,他当初加在你身上的诸多苦痛也随着时间得到了原谅,他正常生活欢声笑语,而你除了在痛苦中苦苦挣扎一无所有,十五年的坚持与努力都化为泡影,又怎能甘心。
这一切,也是女主后来模拟犯罪的原因。
女主是善良的,所以她在查到真凶之后举起了刀又放下,女主也是腹黑的,所以她要罪犯加倍偿还十五年前的罪孽。
要让他感受同样的苦痛与绝望,要让他如自己一样在心急如焚后失望透顶,感受警察的无能带来的无力感。
但是女主更绝的一招是,在感受了之前的诸般种种之后,还为罪犯加了另一种艰难,就是被冤枉的苦,而且还是弑亲的冤屈,这种艰难,足以让罪犯为之奋不顾身的女儿恨其一生永不原谅。
所以说,一山更比一山高,研究了犯罪手法十五年,绝对一击必中而且难查破绽,尤其是用了十五年前的录音,更是坑罪犯坑到了一种极致。
说说警察吧,看这种类型的片子,最让人气愤的就是二逼警察了,尤其是警察头头,永远都会为了自己的私人小利而忘记了正义,忘记了案件的本身,忘记了警察的职责,忘记了该追寻的是真相。
所以才有十五年前的警长荒唐的追回假币,失去了再次追捕犯人的机会。
也才有了十五年后的警察抢功,为了结案忽略了案子的疑点,对罪犯盖棺定论打上标签,而女主也正是经历过警察们的荒唐,才成功嫁祸当年的罪犯。
而十五年后案件重演后小春的爷爷坚持不报警说过的话也证明了警察是有多不招人民待见,他不相信警察不仅因为警察平时给人民的印象,更是因为他就是亲身感受过警察们的二逼脑残的罪犯,这也是一道伏笔,也才有了他后来会私自行动被女主当了炮灰。
当然一般一群狗屎警察背后一定有一个正义坚持的男主做对比,所以男主具备一切优秀警察的素质,聪明睿智刑侦能力强大善于发现蛛丝马迹,而且特别认真坚持啊,在诉讼期结束的最后几个小时也不放弃,在案子的疑点未完之前也不放弃,哪怕录音对比铁证如山。
而且这种警察还不是死脑筋,为了录音对比会用艳照威胁老警察,会为了让当年的罪犯绳之以法而动了小手段。
这样的警察简直就是万般好了,标准的男主,找不出多余瑕疵。
当然对于本片的不能排除一种私心,当这位警察十五年前埋在车下看着绝望的母亲,看着猖狂的罪犯光明正大拿走钱袋的那种绝望,早已给他深埋了一种莫名的仇恨,恨己之无力,恨其之猖狂。
所以我觉得他后来的做法,是为了给十五年前一个交代,亦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男二就是本片的一大炮灰,但让人看得非常之爽,在他身上验证了因果,你此刻得到的果,是你之前种的因。
而生活是公平的,你之前所犯的罪孽今朝必将加倍偿还。
于是他一步步踩进了女主下的套,因为他曾是罪犯,所以他一定会独自行动,因为他曾是罪犯,所以他一定会坚决服从罪犯指挥,因为他曾是罪犯,所以对于犯罪手法他了如指掌,才能成功在车站逃跑,跑的还很有技巧。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女主为了让他被抓住而下的套。
而结局真是大快人心,他依旧没有忏悔,那就让他坠入万劫地狱吧,确实如男主所说,此案非他犯,却是因他推动。
而且这个罪犯确实藏的够深,我一直以为是一个变态退伍军人,没想到是个年过半百的干瘪老头。
而他的余生将在监狱渡过了,他的女儿不会原谅他,他豁出了老命救了女儿一命,最后也许连骨灰都不会有人帮他拿。
他是可怜的吧,可怜到最后都没有办法彻底的恨下去,可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牺牲别人心爱的人,这样的做法太过残忍,任何人都没有审判他人生命的权利,不要说你是被现实所逼。
而他到了最后被男主道破真相,一束花并不是对死去女孩的忏悔,而是自己给自己的救赎,他从未后悔过,他甚至庆祝这是一种新生。
尤其是在女主潜入他家中之后,女主在内举刀内心翻滚,他在外一脸轻松一脸如释重负,像极一种人性的讽刺。
最后说说该片最大的漏洞,小春的爷爷捡到手机后,当下召唤警察无果就擅自行动了,但是监控里是有他的录像的,而警察们发现他消失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看监控,只是随便到现场找了找就放弃了,按照常识,在孙女被绑架的情况下,爷爷却消失不见,是个人都该觉得此中有问题啊, 警察却没有进一步探寻,再二逼的警察也不会这么傻吧。
总之,该片看的我还是非常爽的,近几年的韩国片确实让人惊喜连连。
奉诸各位,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你昨日犯下的罪孽今日将会加倍偿还,所以,在世为人,不求你舍己为人,但愿你莫损人利己。
PS:千万不要小看母亲的复仇心。
一个母亲一旦走上复仇路,她的坚韧与聪明是十万万个优秀警察也比不上的。
我题目所说的加倍偿还不是说肉体上的刑罚,肉体上的刑罚不存在加倍,但是在十五年后的这场案件,他是属于被冤枉的,自有一种被冤的委屈,而且绑架了自己的亲孙女,定得不到女儿的原谅,这对于爱女如命敢为女儿犯罪的父亲来说,这种心理上的惩罚比肉体刑罚重的多。
不管后来他的孙女是否说出来一些模糊的真相,为他赢得一点点原谅。
但是对于社会舆论对于家人来说,绑架外人和绑架亲人显然是不一样的。
很确定之前是看过的,但剧情怎么也想不起,所以,在我的片单上一直挂着想看,这次终于下定决心重新看一次,看过后,发现有个决定着剧情走向的很大的逻辑bug,那就是:为何,在15年到期后,爷爷又在大白天开着偷来的车在市场里晃悠?
而且他有那么大的力气一下推倒两个现役警察跑掉吗?
而且这肯定不能解释为是15年前发生的事,因为餐馆打斗后,女主才通过雨伞找到了嫌疑人线索,而且是在男主觉得破案无望烧资料的时候打电话转接的语音信箱。
所以,15年后,老头去放个礼花送个花都能理解,但一切都干完了还开着假牌子的车大白天晃悠就很牵强。
还有个时间bug,按说女主是在15年到期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老头是真凶,因为线索和挨家查都需要时间,然后才经过一系列操作才实现了如此精妙的犯罪。
但剧里表现的是,15年的追诉期一过,立马就出来犯案,而且和15年前要求交付赎金的日期都一样,这就是说,剧里的时间线是这样的:15年追诉期到了—妈妈发现线索—找到真凶—模仿手法再次绑架。。。
如果真是这样,那给到妈妈准备的时间太仓促了吧?
还有一个事,也是决定性的剧情中出现的大bug,女主到了真凶家,过了15年了,还留着当初的日历?
一切陈设都还是15年前的?
好,就算是犯案之后一直不敢回去,那总不能拿到钱之后就直接不回家了吧?
拿到了钱,给女儿治好了病,这得有个过程吧?
说不回就不回了?
那真凶是15年来首次回家?
家里还挺干净?
犯了案不该抽个时间回去把所有都清理干净吗?
所以,这部电影,观感上,乍看完有种“哇哦,原来是”的感觉,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仔细想想就知道剧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7.5分。
这部电影评分这么高,但是看的时候,各种细节上逻辑问题真的很气人。
而且节奏拖拉,剪辑情绪不足,这些都让人觉得很普通。
虽然一部悬疑犯罪或者反转电影总有逻辑不足的地方,但是通常引人入胜到不去注意,那也不错。
问题是我个人看《蒙太奇》总是不太投入。
还有女主的选角,看起来并不太符合能把人带进去的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眼妆好出戏,脸上有点浮肿。
让人吐槽的逻辑在于太多点编剧都是依靠“巧合”,而非合理逻辑推进的。
还有诸多可以更好的处理却逻辑不严谨的地方:1、15年前的罪犯这么小心藏车绕路,还天天穿雨衣戴手套,竟然连案发地点有没有监控都没考察明白就去放花,还偏偏在追诉期没完全结束时做这么危险的事,结果差点在饭店被逮住。
2、有些画面剪辑顺序有些凌乱,比如男主看监控看到车标的画面放在他们做了那么多努力后面,让人有种“搞了这么多你才看到监控里这么明显的标志?
”的感觉。
3、放花地点刚好有监控,是逻辑牵强的巧合,然后一直找不到人,偏偏追溯期还有几小时时,那辆车跑过来停在男主面前,如果是杀人犯炫耀,有必要吗差点在饭店被逮住,所以这辆车不是靠逻辑找到的,还是靠的巧合。
加上强调追诉时间倒数,为的就是向观众展现,哎呀好紧张,哎呀明明可以抓住又溜了好可惜。
只是这种基于巧合上的营造,显得很刻意。
4、后来都明显饭店被重新打扫整理过了,那么大一个黑伞躺在原地没人动?
你逗我?
哪怕是女主询问,老板说想起来我收捡了那人落下的伞再拿出来,也合理多了!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编导根本不注重逻辑细节!
最气人的是这些是明明可以合理化的地方啊,不注意细节对电影很不好。
5、15年后的事件,小孩丢了,爷爷接起犯罪嫌疑人手机挥手,警察们竟然很巧的围在一起讨论都没看到;母亲和犯罪分子通话,警察们还紧张的把东西落到地上?
要想表现警察们的无能或不专业,也不用这么过吧,连没了孩子的母亲表现的都比他们稳定多了。
6、爷爷人不见了的时候,没有一个警察在乎。
7、15年后的这个案件,罪犯要嫁祸给爷爷,却连仓库和磁带这么显然证明爷爷说了实话的东西都不销毁,罪犯凭什么觉得警察连去看一眼仓库就能识别都不会去看?
那是因为编剧这么觉得,不是罪犯这么觉得,这种情况典型属于编剧强行替代罪犯和警察,实际逻辑是不成立的。
8、小春还给母亲以后,此案虽然了结但并没有过追诉期,还可以翻案。
自己爷爷进了监狱,小春又和女主相处了这么久,这些种种要不了多久小春母亲就会沟通知道。
那么母亲知道自己父亲是被构陷入狱的,又有女儿作为人证,小春的母亲难道不会起诉翻案找律师吗?
那样的话爷爷是否会入狱十五年那么久还很难说。
这么多细节逻辑不合理,还一直给观众洗脑说是“完美犯罪”,我真是服气。
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已经快超越日本,走在亚洲前列。
但是相对于日本电影的逻辑性,韩国的电影在逻辑上显得有些混乱。
大爱韩国的悬疑片,就我而言,甚至感觉任何国家无法媲美。
它有它独特的调调,正中我的口味。
正如此片,设下两处悬疑,第一个犯罪入网时当时已经很诧异了,但导演还是没那么容易放过观众,另一个犯罪的揭晓又让大家目瞪口呆。
原来。。。
这一切一切的惊讶,都是我爱上韩国悬疑片的理由。
回到电影本身。
亲情,是这世界上最宝贵的物价之宝。
特别对于父亲母亲而言,自己的孩子比任何一件东西都要宝贵。
抱着女儿的尸体,严正花撕心裂肺地哭了,我也任凭止不住的泪水模糊双眼。
“你结婚了吗?
你有养过孩子吗?
孩子生病了,快要死去了,你有过这样的孩子吗?
小脸都青了,整晚呻吟睡不着,我去束手无策,我只能这样看着她。
你能理解吗?
”是的,原本应该同情的对象却把自己无法忍受的同样加害复制到他人身上,如果有良心,会这样做吗?
小人物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有些人过的起起伏伏,有些则平平淡淡,究竟如何能使生活安定,怎样去平衡心态成了关键。
在此也不想评述太多,我也是个小人物,无法解析大道理。
只能说换位思考,或许能豁然开朗吧!
电影最后,女主角要为小女孩拍照,意识中却看见了女儿,跪地痛哭起来,女儿轻轻抚摸妈妈的头,导演想表达她得到了宽恕吧。
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犯罪推理电影。
逻辑缜密,思路清晰。
刚开始以为凶手另有其人,到后来以为凶手是那个爷爷,再到后来发现凶手是那个片头就出现的失去孩子的母亲,最后发现那个爷爷是十五年前的凶手,而这个妈妈是十五年后的“凶手”。
一共四个反转,都非常精彩。
剪辑也很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案件的发展很清晰,情绪很饱满。
这个案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作用。
它是那个落魄警察的心结,是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痛苦,是凶手的解药,是警察局其他警察的功勋章。
一个案件,人生百态尽显。
谁杀了谁,重要的不是推理和案件侦破的过程,而是隐藏在行为之下的人性。
15年前,韩哲因为女儿得心脏病急需手术费而绑架了女主的女儿。
拿了赎金的韩哲准备释放小女孩,却被小女孩划伤眼角。
小女孩逃脱后一路狂奔,韩哲穷追不舍。
小女孩失足摔死在女主面前。
15年后,追诉期到了,韩哲还未落网。
警察意外发现事故现场有人献花,而那花不是女主放的。
警察马上查看监控,发现是绑匪放的。
画质太模糊无法确定绑匪身份,警察只好向那段时间路过那段公路的司机们求助,终于在行驶记录仪中找到绑匪的车。
虽然没有车牌号,但意外发现挡风玻璃上有个特殊Logo。
雨天,警察在集市意外撞见那辆车,并发现绑匪。
警察把绑匪追到一家餐厅,但还是让他逃走了。
女主从绑匪留下的伞得知绑匪是一家金融机构的VIP客户。
要了VIP名单后,女主独自对名单上的人进行逐一调查。
接着,戏份到了韩哲那儿。
韩哲的孙女被绑架,韩哲失踪。
警方发现这次的绑匪作案方式和15年前一模一样。
抓住绑匪后,发现绑匪居然是韩哲。
但韩哲说他是受真正的绑匪指使。
警察把录有绑匪声音的录音带拿去分析,发现和15年前绑匪的声音一模一样,只是音质模糊了。
警察意识到有人拿了十五年前录有绑匪声音的录音带,用来实施这一次绑架事件,而拥有15年前的录音带的人,只有女主。
真相是女主根据VIP名单进行一番调查后发现韩哲是15年前的绑匪,但因为韩哲没有丝毫的悔改之心,女主决定以牙还牙,让韩哲体验一下孙女被绑架的滋味。
在拘留所的韩哲得知真相后为了救回孙女,只好向警方“坦白”自己绑架了孙女,然后被判了刑。
推理很弱,不知道独自奋战的女主是怎么发现韩哲就是15年前的绑匪的。
但受害人与被害人身份互换这个idea非常棒!
不是太懂为什么片名叫《蒙太奇》…
看过紫金陈的小说,和法医骆闻的做法一样,不知道谁抄谁还是纯属巧合。
故事引人入胜却不够惊艳。
技巧足够创意差点。
如果是我,小木屋外,祖孙三代都活不了。
或者把老头子这条烂命留着,看着心爱的女儿和外孙女受尽折磨。
程序正义区区15年,太便宜他了。
法律还是太克制了,司法的惩治性完全没有发挥,以现行的中国法律来说,杀人基本做不到偿命,坐牢还可以减刑,贪污几十亿坏事做绝也仅仅是无期,待的监狱还和普通犯人不一样。
有时候觉得满清十大酷刑真的可以用,文明社会不应该对犯人也文明。
谁来体会受害者的心情呢?
昨天看了误杀。电影里提到这部。以暴制暴。证据蒙太奇,想法挺好的。但是有点零散和平。结尾妈妈哭泣那段好令人心碎
拍的太多,不会形成模仿式犯罪么【宋英昌太像秦沛了】
看似紧张悬疑,警察们都好像拍喜剧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闪回,同样的氛围却没有《杀人回忆》的高度,但仍然是一部高质量的韩国犯罪道德片,大概编剧太感性了,几个地方都有严重的BUG,受害人与犯罪人的身份置换做的漂亮,又一次母爱的复仇。总之,棒子的犯罪片总有惊喜。。。
电影的唯一亮点是剧情的反转,确实出人意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其它方面都有些牵强,可惜了一个好剧本。
韩国的电影工业学习好莱坞如今已经像模像样了。核心始终还是要讲述一个精彩好看的故事,这是商业片最为重要的法则。中段火车站的追逐戏完全可以当作教科书式的范本,也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的追逐场面,从未感受过运动的追逐镜头可以具有如此强烈的代入感。剧作也算创意十足,逻辑严密,没有太大的漏洞。
坚持15年,不放弃总是有回报的
三星半,历史创伤片
故事设定超赞,剪辑略逊,整体力度不到,不够恨。。
emm比你是凶手真的是…也没好到哪儿去
太拖沓,太啰嗦了,一个小时就可以讲完的故事,硬是整成两个小时,浪费时间。情绪表达,全靠吼。黑警察。虽是套路。但也有点作了。另外,剧情反转得也有些突兀。这个8.2分不知如何打出来的。有道是,期望太高,失望越大。
逻辑混乱
在这类片子里不算出彩,情节漏洞较多,剪辑也不尽如人意。
编剧尚可,导、演俱烂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这个诡计其实蛮有意思,也没烂尾,就是bug有点多……
这种片子就相当于本格推理小说,其全部价值就在于案件的奇绝,所以理应避免那些喋喋不休的情感描画,谁会对这种根本没有现实意义的案件产生共情呢?可看的只是作案手法之巧妙,就像看一个迷宫,至于那些怀念、忿怒、悲哀种种,纯属画蛇添足。
最后也算是善恶终有报吧。
不算神。细节有点牵强
8.6/10 昨晚看DVD, 搞得正經事全做不了, 洗碗, 倒垃圾, 和朋友通個電話, 剪剪報....劇情太吸人, 看到真相浮現才松綁.....以我看推理小說30年經驗, 不是馬後炮, 也沒被劇透, 我很早就猜是別人要栽兇手贓, 我是推測男主做, 感覺女主較難, 沒成想女主行動似參考日本小說64的父親, 硬用笨辦法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