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剧场版,我甚至不想叫它电影。
导演难道是韩剧看多了吗?!
不si人泥石流失忆就演不下去了吗?!!
好端端一部温馨的电视剧给逼成这样!!!
说好的情怀呢?!
说好的久别重逢呢?
这绝对不是电视迷心中的久别重逢啊亲,难道就不能让它温馨重聚吗!
还有,既然反正都没有情怀没有剧情了,难道就不能給套好点的衣服我初哥哥穿吗!?
白瞎了我初哥哥那么帅的脸!
看的11.11点映场,观影过程中无数次忍住愤然离场的冲动,只为在结束时亲眼见一下Real Chilam。
其实自从叶念琛跟Chilam拍了《天生爱情狂》电影后,我就再也没关注过叶念琛了,电影都实在太烂- -然后他居然又插手到初哥哥和君好的故事,本来还抱着一点点希望可以圆一下当年的遗憾,结果看完是更大的遗憾....(本来就没报多高的期待值,结果还是无数次想要骂娘- -我还买的40几块电影票去看的,好心疼!!!
)又是一部预告片比正片好看百倍的MV电影。
预告片起码还是有点触动,电影却有着分分钟让人想要提前离场的冲动。
我本期待这是一部平淡温情但是动人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结果是俗套的完全不走心的电影。
初哥哥和君好的感情线比韩剧还要俗套。
当韩剧都已经不再用车祸、自杀、绝症来要求男女主的时候,这部片子居然还把车祸、自杀、绝症、失忆都用在了主角身上,比起十几年前那部平淡但是处处是温情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要烂多了。
初哥哥一出场似乎还有点当年的影子,但是其实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我已经觉得,连眼神都回不到那个时候了T.T(原谅我,我还是认为,说不出话的文初才是初哥哥。
)当年虽然有点任性但是心地善良的君好因为礼信车祸死亡才回到澳门,然后开始一连串作死的举动——自杀、赌钱,还差点害得文初被揍,尽管导演努力地拉起一些过去的情节来让这一段变得感人(譬如让初哥哥重新吹起当年的哨子,重新让他背起君好哄她睡觉),但是无法掩盖这些情节安排的刻意。
经过那么多年两个人样子都明显不是当年的样子,却还做着20出头时候的幼稚的举动,完全缺乏说服力,导演编剧你们脑子进水了吗!!!
虽然明白导演要重拾旧记忆的冲动,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只能骗骗粉丝的钱。
陈乔恩演的琪琪是我最心疼的角色。
一个默默无闻的哑女,只会靠做文初喜欢的棋子饼来哄他开心,很单纯地想对喜欢的人好,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很温馨很美好,最后却是硬生生被编剧写走了(就是为了让男女主在一起嘛!!!
)。
一开始Q姨他们都把她看做文初的未来媳妇,两人也没有否认,证明其实琪琪跟初哥哥的感情确实没有那么简单。
我以为起码君好回来后三人会经历一段纠结、退让的过程,结果,编剧一点都不走心,居然安排琪琪隐瞒君好被埋在泥石流中的事实,硬生生地要把琪琪“逼走”。
而这一个举措其实一点都不符合琪琪的人设,前面在问文初“我和你的关系”之后还会帮文初找台阶下的一个单纯善良如她的妹子怎么可能会在性命攸关的时候这么对待自己的情敌。。。
实在太牵强。
而且,君好不会那么天真地以为,过了那么多年初哥哥还是那个无私地在原地等着她的初哥哥吧,两个可以到谈婚论嫁的男女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因为君好回来就完全被打破了呢,还一点心里纠结的过程都没有。
没有了礼信,没有琪琪的阻碍之后,编剧本可以理所当然(勉强)地把文初和君好凑在一起,但是还非得要冒出一个脑部淤血的梗阻止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还让初哥哥失忆了(呐,不是我太冷血,可是TMD最后初哥哥一直默念“君好”的时候我真的半点感动都没有,我只想说快结束吧,Chilam你快出来吧!!!
)(虽然Chilam最后出场说这场戏多么感动,但是我真的无动于衷。。。
求你了,可以拍一点不那么MV的电影吗T.T)总体而言,在这部电影里,看不到文初和君好的影子,当年的那些人虽然还在,但是没有当年的感动,没有当年的温情,感情一点都不走心,初哥哥的态度尤其含糊,只有比韩剧还要狗血牵强的剧情,其他角色也没有起到任何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感觉只是为了套《十月初五的月光》这个名字重新拍的电影而已。
张智霖的角色其实没什么演技可言,还是当年的样子,佘诗曼在前半段作女、崩溃的时候还是稍有发挥,反倒是陈乔恩的哑女角色蛮让人心疼,很久不见的金胜同样有自己的味道。
最后,除非是明星的铁粉,或者是当年这部戏的铁粉,最好不要去看了,爱奇艺上面快进看看就好,不然会失望而归的。
--11.20更新-看到评论有人说起TVB,想起上一部《冲上云霄2》的电影版,同样烂的苦不堪言,哀叹TVB‘认真冇得救’,我都已经好几年没有看TVB了,TVB出品的电影虽然在朋友的逼迫下大部分都看了,但是说实话除了第一部七十二家房客外,其他都是为了图个热闹乱拼凑的电影而已。
演员越来越少,编剧走的七七八八,TVB每天来来去去都是那些面孔,岑丽香、陈凯琳、田蕊妮、陈展鹏……每一段剧情,我看着开头都能猜到结尾。
《十月初五的月光》当年红的原因有两位嫩得出水的主角的加持,当然还有在澳门街,那一群街坊街里的人情味,那些熟悉的老配角,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而在这部电影里,他们纯粹就是配角(手动再见)怒其不幸,哀其不争。
作为一个伴着TVB长大的孩子,看到TVB沦落至此真的很心酸,看到喜欢的演员没有办法在TVB用粤语拍戏,看着喜欢的演员没有办法再次合作,看着每年翻炒冷饭的拍片,看着五毛钱的特效,看着号称大制作却仍然是小小室内棚的戏,偶尔想起当年的《寻秦记》更会感到心寒。
祝好,我的TVB。
背景:由叶念琛执导,张智霖、佘诗曼主演的《十月初五的月光》,以同名TVB剧集为蓝本,讲述了在澳门回归祖国背景下,几对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于2015年11月上映,十月初五饼店演的最好!
人物介绍:文初:大眼萌长腿酒窝欧巴君好:花样作死都不死的长命女主正文:文初,澳门街非永久性居住“澳门通”一枚。
其日常工作包括:拉客,送外卖,骑车游旧城,勾搭卖饼小妹等。
这日,适逢养母Q姨生日,文初携卖饼小妹前往贺寿,其乐融融的奉献礼物环节,却遭丧气好妹妹君好破坏。
君好带着老娘已看尽一切世间繁华,活腻了的僵尸脸,从美国潜伏回国。
再见君好的文初果断不淡定了,好不容易移情卖饼姑娘的少男心瞬间转到君好身上。
失夫丧子的君好,此番回家势要搅和众人的安宁生活,各种花样作死,吸引亲朋眼球。
才落脚,就来了一出浴室割腕大戏。
不过瘾!
好嘛,那就再来一出活死人吃安眠药;还不够?
那就去赌场输死,单挑草蜢兄弟,本汪也是醉了,这样生插老熟脸真的好么!
作死不尽兴,她选择去街头挑衅出老千蜀黍,去澳门塔玩个“全球最高笨猪跳”,也罢,各种人祸作死都不得,那就试试天灾,山洪暴发,泥石流活埋车内都不济事儿,神奇女子命格果断异于常人。
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着吧,一个人太孤单了,她出手强抢卖饼小妹的男朋友,自己的文初哥哥,下面本汪将依剧情给乃们打开如何抢男人的正确方式。
前提,你得和该男有共同的少年回忆。
第一步,和男人同做一份工作,每天朝夕相对还能不日久生情?
其次,坐车抢副驾驶座,特别是男人的暧昧女友在场时,一定要快步且假装不经意的坐上去,然后,有事没事一定要多和男人打电话,给男人的暧昧女友种下怀疑的种子,最后,开启秀恩爱模式,当面喂个饼啊什么的,彻底激怒暧昧女友的心理防线,欧拉,抢男人任务圆满完成!
君好和他的文初哥哥喜结良缘,嗬,就这样抛弃卖饼小妹。
甭说本汪看不下,苍天呀,也没看过眼,一盆狗血洒下来,文初患上癌症,他们说这是好事多磨,本汪不忍啊,这特么就是苍天有眼呐,当然,剧本比生活简单多啦,动动手指,分分钟大病初愈,登顶人生巅峰。
香港电影式微不用多说了,即便大陆电影再烂好歹有些IP改编,香港则是完全吃老本的节奏,然而没有一部能看的下去的。
还不如学日本那样拍个SP电视台放放,然而主创班底是不甘心不捞点钱的。
所以这其中无缘无故被写死的马浚伟,发疯的佘诗曼,要死的张智霖,从天而降的陈乔恩。
五分钟时间就拖完了,唯一能看的点就是最后文初捏皱的那张纸。
兜兜转转没有缘分就是没有缘分。
电影镜头画面处理很细腻 加了滤镜 有时光感 却也不至于过度渲染的。
虽然剧情略狗血,镜头切换承接却也自然流畅。
tvb演员的表演很有亲切感 乔恩哑女的表演很出彩 手指安静的比划 灿烂笑容 到后面却让人觉出一些苦涩 毕竟不得所爱。
剧情是硬伤 如果延长事件发生时间 可能会好一点 尤其最后金胜取得再一次成功 初哥哥的病症 可以再进一步在时代大视角展开 觉得会更自然。
本就是一部很容易让人追溯过去 回味情怀的电影。
我以为;同名字的电影,还原的,是那一年十月初五的月光!
可惜,我错了!
怪就怪我对你期待太高,又或者是,多年后的我,看的角度不同吧。
背景是同一首歌!
演绎的,是变了味的感觉。
一份感人的故事里面,总要添加了白色医院、最后才发现的身体问题,重大的手术决定,这样才能赚取眼泪么?
难道,生命中那么多的故事,都不足以让人们得到启示!
所以才需要在电影里一次又一次的添加这样的桥段?
好好的一个故事,编写的人添加了意;看影的人融入了情;不断飘过的植入,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了这美好的画面既然都已经浮现出来的,就不能称之为潜规则了。
为何不能好好的,仅在播放前直接放广告好了。
我想起了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是一部最后一刻我才明白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的电影当张智霖和陈乔恩在一起时,我还以为这是清新的暖心爱情小故事,当佘诗曼不停的自杀时,我还以为这是一千种死法,当出现金胜时,我以为这是小人物的奋斗史,这整个观影过程就是在猜它想讲什么的过程,直到最后才明白,原来这特么是张智霖和佘诗曼的爱情电影……好想问问导演,为啥一开始要安排陈乔恩这样的小白兔角色,张智霖和佘诗曼的爱情是建立在伤害陈乔恩的基础上的,这一开始CP感没有建立起来,先开始觉得张智霖的角色是渣男好么!!!
为啥心里想着佘诗曼还要跟小白兔搞暧昧,给人家希望,移情别恋的时候也不跟人家说清楚,还厚颜无耻的吃着人家天天做的点心……我了了个去,只求天降大雷把他们带走吧……还有,金胜这个角色的目的是什么,想衬托张智霖和佘诗曼重义气,这特么这么多特写这么多描写都要成主角了好么,也没感觉对情节发展有推动,也没感觉衬托了男女主角的品质,这个角色的出现分散了整个电影的主题……整个电影都没有感觉张智霖和佘诗曼的角色有CP感,根本没有什么爱情的小细节将人代入故事,从头到尾不知道导演想讲什么……
文/浩子菌
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电影已经上映了好些天了吧,首映那天整个朋友圈都在刷初哥哥与君好的剧照电影票&各种感动各种cry巴拉巴拉巴拉,然后豆瓣电影清一色的难看烂透巴拉巴拉巴拉。
恩,都与我无关,其实从开拍《十月初五的月光》开始,我就不太希望知道这个所谓的十几年后的那个结果了。
《十月初五的月光》系贰仟年TVB一部感人肺腑的家庭剧,对于现在也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了吧,那就是说初哥哥和君好这对恋人,其实算不上恋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缘分在一起。
不过其实真的有多少人是为了电影的好看才去看的?
我想,大家都是抱着怀念或遗憾的心情走进影院去看这部电影的吧,想知道十五年后的初哥哥与君好有没机会在一起了?
但,此时的君好也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了,有儿有女凑成好,老公貌好多金对她好,即便初哥哥初心不变,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吧?
想来每个男生心中都会有一个祝君好吧,无论是哪个时期,每每总能听到有人说,为什么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却遇见那个想照顾一辈子的女孩呢?
然后的然后,就是那一个个她就成了一个个祝君好——祝福她幸福安好。
但那时候的你,待他如君好,却从未想过当女版的初哥哥。
首映那天,小圈也去看了电影,那天晚上她给我发微信说:我今晚去看了《十月初五》,然后我在影院里哭了。
她说她已经忘记多久没有哭了,小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自大学毕业以后就没见她为谁动情哭过的。
小圈跟她的青梅竹马啊P同上一个初高中,然后一起考去同一个城市的大学,小圈是如此的喜欢啊P,然后啊P也察知,但小圈却因为身体一些缺陷原因,没有足够勇气向啊P袒露心声,当啊P想要示好的时候,小圈也躲得远远的,小圈与啊P这样奇怪的关系持续了大学三年,直到突然有天啊P向她介绍他的新女友,然后接着就是一起出国留学。
一切看似措不及防却又是冥冥之中,我不确定小圈的那个故事里,啊P是不是故意用新的女友去刺激小圈鼓起勇气跟他在一起?
但现在也已经不重要了,小圈没有跟啊P在一起,因为她身体的缺陷,因为她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另外一个她才配得上他。
后来呢,小圈跟啊P联系甚少了,再后来便是传来啊P结婚的婚讯,再后来的后来便是小圈在影院里看的《十月初五》一个人大哭。
用小圈的话来说,我只是想变得更好以后再去拥有啊P的感情,我只是想在后来的相遇里,他可以看到最后的自己。
嗯,我不确定当初小圈鼓起勇气在有缺陷的时候跟啊P在一起就能长久的在一起直到结婚生娃幸福美满。
但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至少你当初在一起了,你拥有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后来会怎样,后来会怎样..........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本可以,爱情里同样也是这样子的。
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可你没有很帅腿没很长没有很多金没有很有才华,不要去搁浅你当初哥哥那般韧劲,人丑了涵养,腿短就跑快点,钱少了慢慢赚,才华慢慢沉淀积攒,可,君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错过了你就只能在影院里独自痛哭而已。
永远不要想着用悲情去取悦自己,说什么当年为了成全那个你生命里的君好妹妹,君好弟弟,然后矫情地麻痹自己,你没勇气就是没勇气,你当年是个挫逼就是个挫逼,还好意思说什么去跟你的君好或初哥哥见面,能抓住的千万别放手,放手后就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毕竟TA的好不归你管了好吗,你还祝来祝去的多傻,要祝福直接打个红包过去就行了。
至于那些祝君好s,只要你还在乎现任,那就该跟初哥哥们相忘于江湖,要不然这样拖着,整得他们一直伟大地单身着伟大地不爱着。
后来,初哥哥再也不要遇到祝君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后来的后来才去“遇见”呢,为什么当初没有把对方留下呢?
毕竟不是所有的后来相遇都是当哈利遇到莎莉那样所谓的遗失般的美好,所以电视剧完了,多少年后,电影都不要打搅初哥哥与祝君好的不再相关了。
20151130浩子菌字
作为没有看过电视剧版的观众,只能讲今天刚刚看大荧幕观影的感受。
很多会心一笑的点要能了解香港影视文化和广东话韵味的人才能get到,虽然来香港两年,也懂得说一些粤语,但是明显还是没有周围的香港本地观众感受深。
这是一份真正的本土电影了,虽然讲的是澳门的事情,但是却更像香港人的故事。
今晚在荷里活的17:40的場,週末晚上,很大的一間展廳,上座率真心是很高的(來荷里活看片人最多的一次),專業水平上來講,這個片子真心很一般的(前半段很tvb,橋段可以說很爛),但是毋庸置疑,走出戲院時,我能感到香港人是很買單的。
下面從我作為一個有一定影視專業素質的觀眾來看這個片子啦。
我是說到哪裡是哪裏,好壞一併說的。
一,人物祝君好這位女主我猜在以前的電視劇裏面應該是很出彩的,但是在這部電影裡面是最大敗筆,完全是一個瘋瘋癲癲沒有正常人性的角色,她就是全劇的trouble-maker,她的存在是為了讓靖哥哥一關一關打怪獸,若幸運活命下來就可以抱得美人歸,那無辜又無理取鬧的神情真是讓人愛不起來。
但祝君好最終沒有讓人深惡痛絕很大成份上也是因為佘詩曼演技ok,(全片除卻張智霖,佘詩曼和陳喬恩三位男女主,演技都浮誇到飛)能夠用十分細微的表情變化表演劇本的腦殘之處,賦予人物一些層次感,也是為難了演員。
內心有那麼些時候在感慨,不愧是tvb多年來的當家花旦。
但我看到那場暴風雨的戲時恍然醒悟,整個劇最有戲的角色竟然是陳喬恩扮演的琪琪。
雖然這是一個十分俗套的人物,設置了一些非常俗套的橋段故事給她,但是那幾場戲充分而恰到好處的展現了一個默默無私奉獻的姑娘爭取自己愛的男人,曾為了爭取差一點走上不歸路,但最終無奈釋然放下這段感情的癡情女子,看的我眼淚直掉。
我對著螢幕不停感嘆:陳喬恩笑得真好看啊!
這個角色無疑是全劇最出彩,儘管筆墨並不是最多的。
因為只有這個人物是真正讓人信服的在發生變化,她在一段感情中付出,付出,試圖控制,又放下(也是付出)的成長變化,其中的柔情與脆弱,自尊與自愛,作為觀眾的我都點點看在眼裡。
張智霖這個角色也是很不成功,從頭到尾我看不到他在想什麼,不知道他變化的節點,或者有沒有過變化。
他愛還是不愛琪琪,祝君好不在的時候,把琪琪說成是他的媳婦,他也不置可否的接受了,或許這就是男人的通病吧,不置可否的不主動不拒絕。
但我還是看他看到很感動,不是因為初哥哥,而是因為張智霖。
我看著張智霖對身邊每一個人好,尤其是對祝君好不知疲倦的付出,看著他的憨,然後想到他對自己老婆靚靚的寵溺,我恍然大悟:這就是靖哥哥啊!
靖哥哥不就是這樣嗎,堅持,正直,有著一股子憨氣,不管別的女人怎麼樣,對自己老婆永遠一股癡情和無限柔情,永遠家庭第一位。
我看著這個不老男神,我真是感嘆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什麼痕跡,好像從他很年輕到現在一直沒做錯過什麼事,一直都是這麼完美和好脾氣。
看到這樣一個人從一而終的堅持和韌勁兒,我也是感動得不行。
(話說男神真是帥啊,帥到導演和攝影師真是放肆地拍,進手術室前和在病房裡有幾個从下巴往上拍的鏡頭的角度簡直是坑..因為我們男神帥到髮指所以拍的如此任性也是夠啦)我承認我買票進戲院至少70%的成分是因為他,雖然我不是腦殘粉...二,橋段俗到爆,從女主老公兒子車禍死,居然大老遠跑回來自殺讓老媽和发小擔心;到男主腦袋撞了一下,做手術後失憶;從男二被兄弟和老婆出賣,到寫了一份武功祕籍一樣的東西成功抱到大腿飛黃騰達。。
簡直是tvb劇情放大到螢幕上而已。
尤其是前半段,佘詩曼瘋瘋癲癲,自殺/撒嬌/鬧賭場/鬧牌桌/再自殺...很多橋段都是演員演的尷尬,觀眾看得尷尬。
畢竟佘詩曼四十歲的人,演技再好架不住這樣無理取鬧讓人生厭吶。
但其實後半段橋段也俗,但我想這就是港產片厲害的地方,把俗落的東西講到你接受。
除卻我前文講過的中間那幾場陳喬恩的戲,恰到好處表現了一個女孩兒的求愛之路:她的笑容掩飾著內心的失落,她越笑的燦爛,你越覺得這樣一個女孩子不簡單;但她不是一朵白蓮花,也做不到一只蛇蝎女,她只是竭盡力氣在愛著一個人,然後在愛裏明白一些事,堅強的讓人心疼;其他橋段,我記憶最深刻就是一家人知道初哥哥病情以後的失落。
這就是港式悲喜劇厲害的地方啦:人內心越是難過的時候,越是讓他們笑(反之也行得通,人物越是快樂的時候,越是讓他們哭..隨意感受一下這種效果)當一家人坐在車子裡面唱歌,一邊唱一邊笑,那種面對生活的心酸和苦楚,樂觀和不放棄,五味雜全,層次感很足。
這場戲讓我想起許鞍華早期的《女人四十》,用喜劇的手法去寫悲劇,這是編劇陳文強讓人稱道之處!
贊!
三,風格多變到讓人跳戲:非常非常反感那幾場戲:佘詩曼拿著自己以前的婚紗照在店裡面哭之前有一個flash back,色調一變,佘詩曼剛剛走進影樓,看見相片;張智霖回來泥地裡就佘詩曼時,回光返照,黑暗暴風雨一秒變韓劇風,柔光下佘詩曼和前老公說著情話......這些在同一場戲裏面硬生生切開,插入一些風格驟變的畫面,一下子讓觀眾的情緒抽離出來.....不知道導演怎麼想的四,演技:曾提到三位主角張智霖,佘詩曼和陳喬恩的演技都很過關張智霖永遠一副貌似不曾改變的表情在配角們浮誇的表演的襯托下異常出挑,無論是重新看到舊愛的細微的期待和開心,還是知道自己真實病情時毫無變化的表情下眼淚已然浸滿眼眶;走出醫院面對琪琪的一番冗長的表白,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初哥哥的臉從責怪,到心疼,到愧疚,到對不起,看似沒什麼變化,實則層次很多;還有病情被告知以後在車上,一副身無可戀的死人表情,因為無意的哼起了一首曲子,被q姨帶動竟也帶起了希望等等...張智霖內斂的表演都張力十足。
這大概也是因為角色本身個性和他自己十分相近的原因。
但這依舊離不開多年演戲專業的積累,表演自然服帖到位,層次感深沈內斂而感人。
陳喬恩面對初哥哥永遠是一副燦爛的笑容,又讓你不感到這是傻笑,她的笑容一度欺騙了你覺得這是一個天真美好天生愛笑的女孩兒;但是一轉身,(還記得海邊長椅那場戲麼)表情瞬間沒落到你從沒見過這樣子的琪琪;還有醫院門口那番表白,說的不卑不亢,說的柔情萬分,笑著說了這輩子最難講出口的話,然後瀟灑的轉頭走了。
那時你覺得她一點兒也不柔弱,她是一個多麼強大多麼有能量的姑娘,儘管她是個「殘疾人」。
佘詩曼前後的變化不容易識別,要在精神錯亂和有情有義之間游離,起碼做到了不討厭。
但是!
吐槽來了——配角表演普遍浮夸。
我一直稱讚香港的演員資源可以說是整個華語圈最有實力的了,尤其是老中男演員這一帶:主角從梁朝偉梁家輝到劉青雲黃秋生,從周潤發劉德華到任達華吳鎮宇吳彥祖張家輝,看看杜琪峰就知道了,配角從林雪許紹雄吳孟達到林家棟葛家輝,看看《港囧》裏面也能數出幾個。
正是因為這些黃金配角們表演質感十足,才襯得整部片子高大上啊,還記得杜老的《黑社會》一二嗎,沒有很多說樂仔演技高超,但大家都津津樂道大佬王天林和林雪出現的那幾個鏡頭。
當然此片裏面也出了亮點,草蜢等三人成為個梗出現在片子裡讓人會心一笑;但是可能是因為沿續之前的電視劇,爸爸媽媽,臥薪嘗膽的男二,所有這些配角都表情浮誇,表演僵硬,跟我們學生作品cast的演員差不多水平。
顯然,葉念琛沿用的这一批《澳门街》当年的组合,在张智霖和佘诗曼这些主角这些年已经练就了成熟的电影表演技能,然而包括薛家燕在内的一众配角多年来依旧在tvb里打圈圈,僵硬浮夸的演技一放在大荧幕上便尴尬万分,漏洞百出。
我大致看了两集《澳门街》,当年大家嬉笑怒骂,嗔癲萌傻,都显得很融合,看的别有一番风味;如今的初哥哥和祝君好的表演气质显然和其他卡司之间有着一条不可融合的分界线,一边是电影当红演员,一边是港剧三线演技,让人感叹。
五,主題我剛說進戲院70%是因為智霖哥哥,剩下的幾分是因為我中意這種類型。
看海報宣傳,大致能感受到影片会在讲述愛情之外,有意体现一個地方的風貌。
果然,好多次的澳門全景,還有那個最高塔,一次又一次新聞裏面的歷史重要事件,主角碎碎念著「澳門真是變了好多啊」,配角咬著嘴脣下決心說「這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我決定不要離開」...都在講述者澳門情懷。
我確信這部片子澳門政府一定有補助,但這絕不僅僅是商業考量上的一廂情願。
儘管我不厭其煩的說我多麼喜愛琪琪這個角色,但是最後結尾,病床上的初哥哥反覆練習著那句「君好,我冇事,你放心吧」我忽然完全能理解這兩人之間的所表現的感情。
沒看過電視劇的我大致能猜測到兩人之間的陰差陽錯,這次的祝君好和初哥哥再次陰差陽錯了。
這種從小一起陪伴的情感,夾雜著濃濃的親情和守候的愛意,如寶黛一般彼此相知相依,是多少琪琪加起來都比不來的。
透過愛情,我看到這樣一家人的親情;透過親情,我想作者也想表達在過去這幾十年的澳門,這樣的鄰里關係下難得的珍貴的情感陪伴,賦予那裡的人們多少溫暖的力量。
在竞争激烈的年底档,《十月初五的月光》排片是少之又少,在北京能看到粤语原声更是机会难得。
电影开头文初骑着单车行过澳门上下起伏的街道,Chilam用温柔的声线把澳门街后来的故事娓娓道来。
张智霖的帅气带着温暖,柔和的面庞,醉人的酒窝,治愈人心的傻笑。
文初遇到了琪琪,琪琪和他一起接送客人,别人都当他们是一对,轻松明快的开头,根本猜不到后面紧跟着车祸、割腕、安眠药、泥石流、脑淤血、失忆……差点忘了TVB也是洒狗血的一把好手。
去过一次澳门,因为晚上香港返珠海的船票售罄,才从澳门匆匆过境,没有去看大三巴牌坊,没有去威尼斯人,没买伴手礼,也没吃猪肉脯,入关又出关,可仅是从关闸的服务员和的士司机,就体会到了一些在香港难以寻觅的人情味。
画风是从君好回来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朗,那种类似初恋回来就忽略“现任”感受的桥段,让琪琪委屈又嫉妒。
大概是因为《我的少女时代》最近还蛮喜欢陈乔恩。
大眼睛忽闪忽闪,眼泪流过她巴掌小脸蛋的时候是那么委屈。
可惜演员表上虽然排第二位,撑到片尾的还是“祝君好”。
如果情敌快死了你会怎么做,放在从前不懂事的时候,估计自己恨不得去补刀,可现在很久没有为了一个人去争强好胜,也有了恻隐之心。
琪琪看到君好的车埋到泥石流下面之后停住了脚步,而文初来接她的时候还是告诉了文初,从她动杀心的那一刻就注定他们不会在一起了。
赌场中草蜢的客串,车内Q姨文初君好《分分钟需要你》的合唱时时带来一些喜剧色彩,但在这么一个交通事故频发的电影里,看着他们开车唱歌,都怕他们再撞上。
结局应算团圆,手术完失忆了的文初捏着写着君好名字的字条,他逼着自己不要忘记的还是君好。
就算十五年都过去,唯独你是不可取替。
看完电影逛了下百老汇影院对面的库布里克,想到小时候的自己是那么喜欢去书店,零用钱全部用来买书买CD,而现在再进书店却像是眼睁睁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理想生活,追不上、留不住。
好像是要把在电影中没哭出来的眼泪哭出来一样,注定是一个文艺痛发作的夜晚。
对于重情的人来说,若遇到真爱,一定不要让其错过,否则可能一生都不快乐。当然如果顺利和当初的真爱走到一起的话往后的日子也不一定就都是快乐的,但至少没有那痛彻心扉的终生遗憾了。
我对这种片子没什么抵抗力,又期待澳门的这个地方了。一个恋爱巷,一个十月初五街。
年度抓马狗血大剧。感觉以后跟剧有关的电影都不用看了,华丽丽的电视剧即视感,演员表演之浮夸,剧情之神经,实在难以忍受。
一边听着那首《祝君好》,一边给这个电影打了四颗星。有一颗是给当初带给我感动的《澳门街》,一颗是给张智霖和佘诗曼的。念你如初,祝君安好。
宁愿没拥抱
不听劝点开就是想看看怎么卖情怀、毁经典。看似同样的人,实则平行时空的故事……电视剧结尾的留白不是将务实青年们续写成落魄中年的理由!过度的家毁人亡和反复的自我伤害,真的不违背原本的角色人设吗?不是在大陆专心开店卖点心组织家庭了吗,毫无铺垫的就又当起了赌场大亨?不刻意加个女版初哥哥,是不是就没法点破二位伪骨科之间的窗户纸啊?就算不补电视剧,单看这电影也是满屏槽点,怪不得胡桃姨加了副墨镜——没眼看!
三星给演员和澳门街
虽然剧情有丢丢狗血但是我觉得不错!祝君好♡
念你如初 祝君安好
为了永远的初哥哥和祝君好 主角不换 拍一百部我都看
他活着就好 还是他已经死了
始终想不起什么时候看的澳门街,那个时候喜欢张智霖佘诗曼还有分分钟需要你和祝君好,文初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李大仁 我就死忠粉脑残粉怎么啦 所以就算拍的在稀烂依然喜欢 就如同喜欢过的人再多不好依旧独钟。看过简介影评 告诉自己哪怕只是在影院听一遍祝君好也值
仅凭当年的回忆不足以支撑这故事啊
连韩剧都不再用的梗,叶念琛居然还,敢,用。差评ˊ_>ˋ戏值一星,初哥哥值两星。陈乔恩那一段是我整个片子最喜欢的,别的,都嫌烦。and,歌还是原版的好。
没看过电视剧怎么为这份情怀买单。
结局泪崩。全场死来死去的各种意外啊叶导你太不客气了你以为哭过n次了我们的泪点就高了是吧吧吧。。。
没错 看的是种念想,我不期待君好文初最终走到一起,因为电视剧里所有该一起的亲情爱情友情全都分开了,可就是想看有故事发生于两人之间,但琪琪的故事有点不搭调。大荧幕上心如死寂又拽拽的君好 和后面一个俯拍在教堂前蹲地上抬起头的君好惊艳到我~初哥哥被推进去时我就猜结尾,居然跟我想的一样!
温情永远
影片开场没多久主题曲旋律一响起眼泪就要下来了 十年后再见到久违的文初哥君好还有澳门的大街小巷 那种熟悉感让人感动又亲切 豆瓣里好多人吐槽叶念琛 我反而觉得作为导演和编剧他没让我失望 那种浓浓的情怀我感受到了 典型叶式结尾依旧深得我心 配乐也非常棒
大型澳门人文旅游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