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推荐了好久的片子,作为一日一摄忠实践行者的他据说看得很有带入感。
前几天见有人在网上分享,趁着UU也回来了,酝酿一下见他的情绪。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是警署必备啊,凡是遇到肇事逃逸的就给其看,边看边讲:喏,像你这样干,受害人变鬼都不会放过你哦。
等看完之后,啊呀呀,原来女一号是她不是她噢!
而且,这个女一号做人挺失败的,做鬼还很幽默很成功。
啊,对,我说的女一号是男主的前任女友。
本来嘛,遇人不淑之后顶多感叹一下自己运气背眼光差,把对方该甩多远甩多远就行了,最好甩到十八层地狱让厮永世不得翻身。
可是我们的女一号咧,偏要玩玩非死不可的地下情,玩够了还不放手,继续扮人鬼情未了。
幸亏她扮了,于是开启了一段崭新的辉煌人生啊——哦,鬼生!
女一号同学日以继夜地陪着我们的男主,眼见着男主有了新欢,大概觉得没什么,新欢一定是炮灰。
可是喔,这个不知死活的男主居然在车上对着新欢玩深情,于是,女一号吃醋了,要给自己找点存在感——于是,飞到车前,吓你们一跳。
啊,不知道是她故意的,还是新手上路没有掌握好,这一吓就吓变了味。
但是我们的男主果然没有让她失望,迅速将这个玩笑变成了肇事逃逸。
这么一来,女一号开心了,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比如,在影片的后半段,男主开车的时候女一号就跟他玩飚车啊。
你不是开得快吗,我飞得也快,边飞边跟你打招呼——待玩够了,直接飞到挡风玻璃前:呐,你开得真是太慢了!
事实证明,女鬼的醋劲真的很大。
又比如,女一号见炮灰新欢睡着了,想来跟男主再续前缘。
首先呢,掀被子,然后呢,爬上床(原来这片这么香艳啊!
)。
这时候男主又开始不知死活了,他居然开始猛烈地摇晃炮灰新欢!
于是,女一号又吃醋了,先消失一会,稳定一下情绪。
这么一稳定,幽默感又战胜醋劲了:首先,扮扮蜘蛛侠在天花板上玩倒立,然后咧,鬼打墙这种基本款也玩玩嘛,反正没事干不是吗?
终于,炮灰新欢彻底炮灰了,女一号开心了。
男主问:你在哪呀?
女一号心想,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于是男主拍呀拍,女一号骑在男主肩膀上笑得很开心。
正开心之际——啊哦,不小心被拍到了噢。
没有关系,我蒙住你的眼,不让你看,不让你看,就不让你看~什么实验室里的怪女生啊,什么孤单不合群啊,人家不是挺萌挺捉狭的吗??
顺便再多扯一句,看到一篇影评说这女鬼很善良,绝不滥杀无辜——真的,她真是女鬼中的楷模噢!
最后再来点小观后感:1、其实这片也是佳能广告片;2、拍立得相纸好贵的,不要这样浪费好吧,看得人肉痛啊!!
3、几个蒙太奇很赞,好几个反打也很漂亮;4、人妖那镜头太幽默了!
5、炮灰女主至少在发现真相的那一段戴了个十字架,十字架下面的挂件疑似佛牌?
真是多种文化和谐共存的典型展示啊~
我相信这部电影在14年前应该还是蛮恐怖的,可惜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吓人的手法过时了,红色的、不清晰的、闪烁的鬼影,看着内心毫无波动。
音乐和音效也是为了恐怖而恐怖,而观众的惊吓阈值早就被提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我觉得经典的恐怖片,不是用恐怖的形象来吓人。
而是利用未知,引诱观众发觉自己内心的恐惧。
最后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演员的颜值,除了男主还可以,其他的选角真的一言难尽。
电影的恐怖不仅在于画面,更在于背景的声音,镜头的剪接和观众的心理。
很多场景如果没有特殊的制作可能很普通甚至很温馨。
电影中有个镜头:电视上在讲螳螂,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从头部开始把雄螳螂吃掉。
这在螳螂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你饿了去吃饭一样正常。
如果作为人看来,恐怖吗,我想想觉得比这电影恐怖得多。
电影中的报复来源于强奸,有很多由强奸引起的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报复。
强奸是对女性心理的极度摧残,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贞操观念下,是一种难以饶恕的罪过。
犯下罪过就要接受惩罚。
如果想逃过惩罚,鬼就已经在心里出现。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鬼也基本上没有真实出现过,除了最后照片中的影像和体重的异常,鬼一直都只是出现在男主角的心里,在他的臆想的世界里。
《门》里也出现了鬼,看到最后才明白所有的鬼都是陈坤的臆想,都是来源于他犯下的罪。
鬼没有实体,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就像你不能把空气怎么样,你也不能把鬼怎么样。
犯下的罪过又没法悔改,所以鬼不可战胜。
鬼可能存在,就像电影中那样平常人看不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
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内心要有所敬畏。
西方宗教的神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一种敬畏,鬼也是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一种敬畏。
只是要人知道,其实它一直在看着你。
如果犯下罪过,惩罚不可逃脱。
如果心里有鬼,鬼就无处不在。
鬼影/ชัตเตอร์ กดติดวิญญาณ📸导演-班庄·比辛达拿刚/柏德潘·王般🎥以下是观影评价(极其主观🆘):作为泰国经典恐怖片,这作的恐怖氛围营造得极其出神入化,几乎在片中的每个场景都有鬼影的出现,从校园毕业典礼的室外、化学实验室的墙角,到Thun独居小屋的客厅、卧室或是胶片冲洗室,都有极为恐怖的鬼魂游荡。
然而,这一切的鬼影真相其实是被Thun辜负的那个女孩Natre,Thun与Natre曾经谈过一段地下恋爱,可是当Natre被Thun的好兄弟欺辱时Thun却冷血而残酷地拍下女孩的照片,Natre心灰意冷选择了自杀,从那天开始,女孩的复仇将缠绕Thun的一生。
影片最精彩的画面出现在故事结尾,当Thun与女友Jane终于说服Natre的母亲将Natre的尸体火化后,Thun以为这一切如影随形的鬼影骚扰即将结束,等待他的却是更为变本加厉的侵袭。
Thun在独居房中每个角落都不放过地拍照,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鬼魂踪迹,当他松了一口气时,照相机无意间拍下Thun的身影,在他的脖子上赫然骑着一个恐怖的鬼魂,那便是日夜纠缠不愿离开的Natre,而之前Thun体重增加、总是脖子酸痛的情况也有了解释,那是Natre对Thun永无止息的复仇。
📍剧情简介:年轻的自由摄影师Thun这日携女友Jane与大学同窗聚会完毕开车归家,途中Jane将一名飘忽而至的女子撞倒在地。
Jane欲下车查看女子伤势,被Thun劝阻,两人匆忙逃离肇事现场。
Jane开始终日坐立不安,并指责Thun冷血,Thun只叫她放宽心莫多虑。
Jane的担心并非多余,一连串怪事紧接将他们找上:Thun所拍的许多照片上多出一个模糊的女影、颈部莫名疼痛起来、那日聚会的同窗先后跳楼死去……两人更在暗室多次突然陷入恐怖氛围中。
为了摆脱噩梦,Jane决定展开深入调查,与Thun有关的一个女子的悲惨经历慢慢浮出水面。
【开端:开车撞到人,经常发现鬼影。
】1.男主是一个摄影师,某天,和女友应酬完之后开车回家,在路上撞到了一个人。
女友想下车救人。
男主让他赶紧跑路。
(男主性格的伏笔:出了事不负责任。
) 2.从此之后,男主拍的照片就有各种奇怪的白影。
这些白影,在底片上就有。
3.女友良心受到谴责,我陪她去会现场看看。
发现警察说,根本没有交通事故发生。
4.我们去灵异杂志社进行调查,人家说世上并没有鬼。
我又被吓到了。
5.我时常感觉脖子酸痛。
体重也变重了。
(伏笔)去医院看也没有用。
【发展:基友开始死,我开始见鬼。
】 6.基友来找男主,说:“她来了,赶紧把照片毁了吧。
” 而后基友们相继跳楼自.杀。
(报复) 7.女友发现鬼影锁所在的位置,都是实验室,于是去了实验室,里面的女鬼指引她,找到了一个女鬼和男主的合照。
8.女友拿着照片质问男主,男主说女鬼是她大学时期女朋友,为人比较疯癫,自己要分手,她就自.残。
男主厕所,遇见鬼手。
还在车窗看见她。
9.男主去了她的老家。
发现妈妈不接受她的死亡,于是没有把她火化。
男主劝说让她火化了。
10.女鬼半夜又来找班主。
在追逐战之中,男主从楼上摔下去,受了伤。
【高潮:发现真相】 11.在照片一片连环的鬼影之中,女友发现那个女鬼在翻找书架。
女友看见裸.照,得知了真相: 原来是男主的基友轮.奸了女鬼,我到了现场之后,看见了受.辱的她。
我选择了基友,用摄影机拍下了她的裸.照,进行威胁。
女友得知真相之后,离开了男主。
12.男主用摄影机到处乱拍,想找到女鬼,却发现女鬼一直骑在自己的肩膀上。
(吓人点。
)13:结局:男主从楼上摔下去,进了精.神病院,女鬼一直缠着他。
此地有人说,欧美的horror大师们根本不懂怎么触及正常人的恐怖神经, 这句话,也许说明这样的人是个只有小情感小世界的普通的食肉茶香状的小思维。
同样,以此观点我同样会遭来质疑。
本来东西方就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思维差异,西方注重整体感和理性,东方擅长刻画场景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所以,看待事物的方式和以此取得的经验不一样,面对未知的恐惧感的由来当然也就随之不同了。
况且,就拿鬼影来讲,除去运用的艺术手法,比如光影效果,剧本增减,配乐创作,镜头组合等等(这些无疑能为本片增彩),鬼影向我展示的是一个关于吃男怨女的故事。
我提到了我,就是明确会有更多的启示和看问题的角度的存在。
但个人只是通过创作者那里得出情感纠结,痴女弱男,因果报应等等。
1998年,日本电影凭借着《午夜凶铃》席卷东亚恐怖电影市场,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不仅仅是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恐怖电影范式,更重要的意义是,《午夜凶铃》诞生于东南亚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时期,电影暗含着一种绝望的态度。
而泰国恐怖电影在此期间鲜有亮眼之作,直到2004年《恶魔的艺术》和《鬼影》问世。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体现出了“因果轮回”这样一个观念。
将这一观念放在泰国恐怖电影传统中来考察会发现,“因果轮回”其实是泰国恐怖电影的创作母题。
《鬼影》之后的恐怖电影大都基于“轮回”这样的创作理念,并将泰国浓厚的佛教文化根植于电影之中。
泰国恐怖电影和日韩恐怖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泰国恐怖电影不会任由其恐怖氛围肆意蔓延,而是讲究人行为的报偿。
恐怖电影在泰国整个电影产业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恐怖电影母题的一种构建。
“古老传说、复仇的女性鬼魂 、古老信仰 、黑魔法与中邪 (鬼魂附体) 、爱的毒药。
”这五大主题相互渗透,彼此影响,在叙事层面达到某种和谐统一。
拍摄于2004年的《鬼影》,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7.7分,很多影迷都对这部电影赞许有加。
《鬼影》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的故事。
其中包含着阴谋、残忍、懦弱,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见的不是一段感情的消亡,而是一个灵魂的陨落。
一个被排斥在主流边缘并且有些自闭的女大学生和一个学校里喜欢摄影的男生相爱了,这段爱情并没有被公之于众,恰如一段见不得人的“偷情”。
白天,男生和其他人一样排斥、欺负这个女生,夜晚,他们相拥而眠。
对男生来说,这段感情更像是一种经历,对女生来说,却是“救命良药”。
男生厌倦了这段感情之后,朋友表示帮他处理掉这段感情。
于是,悲剧发生了。
他们对女生施暴,并拍下了照片以示威胁。
然后,女生回到了家乡,最后因为滥用药物在医院自杀。
这是结束,也是开始。
从《鬼影》的故事上来看,“因果轮回”依然是其内核,电影中的“轮回”包含了复仇鬼魂和爱的毒药两大主题,并引入了东方的哲学思考。
在这部电影,我们依然需要关注到人性中恶的那一部分,而且,我认为,所有的恐怖电影其根源都是因为人的作恶。
而《鬼影》让人称赞的是,电影把“轮回”这一抽象概念做的非常饱满,并且没有以此为噱头,而是将之融于电影叙事之中,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本土化的气质。
并且在表现“恶”时,导演用了具体的行为,给出了足够的理由为后来的故事做铺垫。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男生经常脖子疼、体重莫名增加身材却没有变化、男生突然坠楼等等,这都是因为那个女孩在他身边。
当男生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后,早已成为鬼魂的女生似乎真的得到了这个男生。
如果说电影是一场梦,那么恐怖片就是一场噩梦。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噩梦是内心邪念的投射。
当噩梦进入现实,悲剧就会出现。
《鬼影》是一部恐怖电影,也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怨念构成了电影中爱情故事的基础,也成为女生久久不愿离开人间的原因。
或许有些影迷会将女生的行为理解为报复,而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渴望。
换言之,即便女主变成了鬼魂,她依然渴望得到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南笙变成和她一样的人。
“你们知道吗?
有时候,鬼魂会舍不得他们的挚爱。
”“一个死去的人,要回到生前的世界,不是为了传递讯息,又是为了什么?
”看完《鬼影》之后,忽然明白,其实在恐怖电影中,最恐怖的并不是导演呈现出来的东西,而是导演没有呈现出来的那一部分,比如人性中的恶。
么得。
这部电影就是传说中的每每说起甚至想起甚至现在来写影评不小心瞄到截图都能吓死的电影。
最后那一幕真真真真的是吓死爹了!
因为之前没有想到会是那种情况,知道了结局以后再回想之前的每一幕都后怕后怕!!
浑身汗毛竖起来 好恐怖啊有没有天天有个鬼骑在你身上。
老子一贯影评写的文艺装逼又矫情 这次只想大吼尼玛吓死爹了你们都快去看然后跟我一起来嚎啕啊!!!!
提到泰国,我首先无耻的想到了人妖,然后是大象和泰拳。
在我想象里,这个近邻是一个炎热潮湿、拥挤不堪、随处可以看到大象和佛寺的国度,然而《鬼影》这部电影却让我对泰国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泰国除了人妖,还有厉鬼。
就恐怖片最简单的标准——吓不吓人来说,这部电影的确在一些片段里成功的让我菊花发紧脊背发凉,无论是音效还是画面以及恐怖气氛的渲染,都还算是上乘之作,至少我这个自认为对恐怖片有点免疫力的人被吓到了。
再说情节,简单来说这是个女鬼复仇的故事,因果报应,这自然和泰国这个佛教国家有很关。
作为一个还算善良的人来说,我喜欢这种“有仇报仇,有冤伸冤”的模式,哪怕有天大的怨气也复仇对象明确,相比于伽椰子和贞子这种“我怨恨所以我要报复社会”的心态,《鬼影》中的女鬼Natre(娜塔)就显得厚道了许多——谁伤害了我,我就报复谁,绝不伤及无辜。
这多好,多么和谐,让我们这些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的人在看过电影之后,虽被吓到了,却表示毫无压力。
如果抛开恐怖片的外衣,其实《鬼影》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
Natre对Tun的爱,Jane对Tun的爱,Natre的母亲对Natre的爱。
爱可以变成恨,可以变成歇斯底里自欺欺人的想念,可以变成枕边的噩梦,可以变成尘封的骷髅,但是,爱绝不会变成遗忘。
真正的爱是不会消失的,不信你看那一张张泛黄的相片里,那里有我的身影,有我不忍离去的爱,尽管我也恨你。
特别说一下Natre,娜塔是我蛮喜欢甚至有些怜悯的一个形象。
你生命中一定也出现过这样的女孩子:清秀、瘦弱、安静、神秘、自闭、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你是否也曾想走进她的世界,却总是敬而远之,继而慢慢的忽略她的存在,直到多年之后翻看相册,你微笑着看着那些曾经年轻的神采飞扬的面孔,然后,你会在人群的最边缘,看到那个有些陌生的身影,安静的站着,仿佛站在另一个世界。
在我看来,自闭的孩子都有异常脆弱而强大的内心,她们安静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的躲避着这个在她们看来危险重重的世界和面目可憎的人们,她们很难接近,不会轻易接受别人或真或假的好意,然而一旦她接受了你,你就成为了她的整个世界。
所以,如果你选择了这样的女孩子,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爱她或者有一天你发现你不爱她了,都要继续下去,因为你除了她,还有那么多,而你,则是她的全部。
否则,她有多爱你,就有多恨你,别忘了,她们看似弱不禁风的身体里蕴藏着强大的小宇宙。
如果你背叛了她,摸摸你隐隐作痛的脖子,即使她死了,她也会永远在你身边。
如果把恐怖片笼统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欧美系的视觉型恐怖,主打死体、血腥牌;另一部分就是日韩系的心理恐怖型,大部分中国人大概都更偏向自己吓自己的心理恐怖型吧。
最近看的两部相当赞的恐怖片一部是台湾日本合作的诡丝,另一部就是这部比较偏的泰国恐怖片《Shutter》(鬼影)。
翻译成鬼影可能有点模糊了相片见鬼、每次按下快门都有恐怖之事发生的暗示,以能照到鬼的相片入手使这部片子既有传统鬼片的纯正味道,又带点小众和文艺,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不会觉得无趣。
最赞的应该在于悬念了。
开头男女主角驾车撞到了鬼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大俗套的“肇事走人被鬼缠”式剧情,但实际上肇事完全是因为别有原因,原因又追溯到多年以前,在被鬼报复的事情发端后,所有疑团一个一个展开,前面最早布下的疑点非常有节奏的被揭开,每次以为事情终于告一段落的时候才发现真正恐怖的才在后面。
无论是男主角的体重增加了、脖子疼,还是关于灵异照片的疑问,在真相揭出的一刻都让人大为惊讶,虽然其间不乏能猜到原因的线索铺陈,但到结局大白的时候都能持续感觉到完全不同于视觉系恐怖的心理惊怵。
包括纯粹以音效及画面营造恐怖氛围的部分都能把人吓个半死。
画面或剧情都能让恐怖片粉丝得到充分的满足。
虽然泰国恐怖片可能让习惯欧美、日韩恐怖片的人有一种文化上的抵触,但这部片子则非常容易看下去,至少也是从去年到现在我看过最棒的恐怖片之一。
还是太初级了
骑脖子 确实很可怕。。。
太恐怖。太恐怖。太恐怖了。。。全片闹鬼。。。
恳求大家不要剧透了,OKAY?!
都猜到结局了
鬼要复仇→鬼有可被量化的欲求→鬼有弱点→鬼可以被战胜→鬼不可怕。善恶有报、天道轮回本身就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的,这个样子怎么能够让人害怕呢,恐怖程度比伽椰子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别总整那音乐吓人!大哥生命力真顽强 摔两次都不死!
某人说很好看,我脚得一般般啊~~
当所有桥段都用完时,影片自然而然地结束了。
刚看到第28分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泰国鬼片彻底沦为青春偶像外加泰国国力的炫耀片了
我觉得好无聊。
没劲
我擦..最后那个照片惊得我一身冷汗..
摔两次都没死,生命力顽强的一逼
剧情简单。幸好有创意。
我看过最好的鬼片
我也脖子痛哦 ~~~ ~!
结局创意
渣男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
第一次看泰国鬼片就被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