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舞会
The Prom,舞会
导演:瑞恩·墨菲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詹姆斯·柯登,妮可·基德曼,凯丽·华盛顿,科甘-迈克尔·凯,安德鲁·兰内斯,阿丽亚娜·德博斯,乔·艾伦·佩尔曼,玛丽·凯·普莱斯,崔茜·尤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艾伦(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和巴里(詹姆斯·柯登 James Corden 饰)曾经是纽约首屈一指的当红演员,却因为时代的转变导致事业一落千丈,他们所筹备的百老汇表演竟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 那边厢,生活在印第安纳州的女孩艾玛(乔·艾伦·佩尔曼 Jo Ellen Pellman 饰)也正处..详细 >
对如此百老汇的歌舞戏是真的毫无抵抗力,看得全程傻笑。应该就是按照“Glee大电影”的定位来做的,连转场音效都用了Glee标志性的学校铃声,更不用说两个主演就像是Rachel Berry附体,所以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所有的夸张狗血、粗暴的正能量甚至肤浅烂俗桥段也就都能接受了。(看完后跑去油管上狂刷Wicked视频
Nicole Kidman真的应该演Roxie Hart。
豆瓣分这么低让我很失望!热爱歌舞的人越来越少了!musical makes the world better!起码我是又哭又笑着看完 所以对我来说此片是成功的!将所有敏感点信息量不加处理地集中输出轰炸的确是不加掩饰的刻意而为 剧情承接转折也极其老套 但是thanks to these gorgeous actors!拯救了此片!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你热泪盈眶 极强的个人表现力与渲染力 相当不错的歌舞编排 这应该是歌舞青春后的最佳当代校园歌舞片了!剧情老套又怎么样 我就是愿意被这样俗套的happy ending打动!起码在歌舞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最终是美好的!片中致敬的经典歌舞片非常多 经由此片 我发现妮可基德曼的确是很不错的Roxie扮演者啊 唯一不合适的可能是她长得太美😂
妮可基德曼不值得多几首歌嘛,,,并且这次终于意识到近几年梅丽尔的角色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也不是角色很像,只是她很像她。糖分再多也掩不了出柜的苦。而且这些过于甜腻的部分,会导致人物非常虚浮,尤其两位大明星。他们只是有时间有精力有资本去造作,去帮助别人,去做些不一样的选择和尝试,但他们没有任何真正的付出和成长。改成一星是因为发现最近的美式歌舞片怎么糖分都这么重……
瑞恩·墨菲制造,大概就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被调配成政治正确的红糖水,倒是跟拿大数据批量化生产的Netflix挺搭的。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电影!!!即便剧本是不完整的,转折是生硬的,拍摄是仓促的,但这个故事太动人了。里面讲了很多东西,与宗教和解,与母亲和解(Ryan Murphy再次告诉我们与父亲和解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如此精彩,每一段哭戏都是如此感人。我只是想和你一起跳舞,多么简单的愿望,电影花了130分钟实现,而在现实中,一辈子可能都实现不了。当我们从这部美好的电影中抽离的时候,这依旧是一个绝望的世界。
讽刺的鸡汤割裂的MV☆给AlyssaNico🉑
剧院和观众那首歌真是快哭了,没有宽街的日子有点点单调😢😢😢加一星。以及最后的舞会群舞还是很热闹的。Meryl Streep真是演什么像什么,跪了
结局有些太圆满,不过所道出的故事和问题还是很真实。打着观念不同的名义试图合理化歧视少数群体,却忘记了“爱你的邻里”才是最重要的事。人无完人,如果你总是找理由歧视他人,那么有一天被歧视的会是你自己。毕业舞会本应是属于学生们的盛会,本就应该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
做好人挺费钱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环绕镜头,为什么对蓝色紫色这么执迷,为什么要拍一部过时十年的电影?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我觉得歌都挺好听的啊,虽然我要吐槽詹胖的美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年龄,或者是我高中三年都有圣诞舞会,最嗨的也是高三的那一场,就感觉这部电影特别relatable吧。美国南北差异真的好大,反正我就没办法想象在我的大学里会有人反对LGBTQIA+的人参加舞会,我们在orientation的时候甚至有一个virtual drag show。我不明白为什么gay people不能被接受,难道以生育为唯一目的结合会幸福吗?顺便我觉得校长唱得实在是太对了,歌舞片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逃离现实。所以无论这部片描述得有多乌托邦多不可能,至少它让人看到了一个平等后的世界。我以为的梅姨单独表演的rap并没有发生,不过她唱功比妈妈咪呀的时候好了。妮子感觉一直在打酱油,给梅姨洗脚…
符号元素超标了哈,还以为是反讽,结果是在认真走俗套,歌也不咋好听。不过还是蛮佩服梅姨的!
better than I expected
一半平靜如水,一半深受觸動,導演野心過大而實力不允許,很多可以深挖的內容都只是一掃而過,比如關於霸凌,比如關於聖經,比如關於出櫃,結尾被按了快進鍵一般進入大團圓,不知道該說過分理想化,還是該說是幼稚。不過至少,優質的歌舞讓人賞心悅目。
很好看的出柜式歌舞片,让二位老演员又唱又跳的 确实现在的lgbt电影由性向探索转为主柜过程。
瑞恩·墨菲一年之内有太多的项目要做,剧本要写,作品要拍,留给具体到每一部剧集或电影的投入精力实际是要打折扣的。在一套个性鲜明的辨识度极高的娴熟视听美学体系搭建完毕后几乎都是直白的迅速带入主题,表达的完成也都是直给,在此之间点缀闪现的影像灵光与聪明台词,将本可以延展的空间粗暴略过,变成某种快餐影视,也因此让本该严肃深刻的现实核心显得轻浮。带头反同志舞会的女生家长是一名黑人女性,但她的醒悟又是没有任何动机交代的迅猛,瑞恩·墨菲的创作态度可见一斑,对待剧集和电影在运作模式上的愈加趋同,倒也符合LGBT时代的反歧视主张,二者越来越融为一体,但对他来说这又似乎并非是一个单纯积极的征象。
不忍卒睹。梅梅四人班老气横秋,脸部僵硬,腰杆僵硬,重心不实,编舞平庸。能拖两小时真是服了。看点全在新人的年轻活力四射,正好反衬了几位老人的死气沉沉。
应该是20年的《不要抬头》,一样是群新云集,一样也讽刺现实,这次就是讽刺消费lgbt群体而不是真正关心lgbt的现象,虽然片中的角色有转变,但现实可不会这样。歌可能单独拿出来不好听,在片中还是很抓耳。
不得不佩服老美成熟的制作套路。每年都要完成,但却每年都要有新意的命题作业。百老汇和好莱坞也就是这样惺惺相惜,互相守望。无非是从剧院拷贝变成了线上流量。百老汇今年更不好过。梅姨和尼克尔都毫不吝啬地炒了自己以往歌舞片的冷饭。除了一线的阵容,让我有点震惊的倒是片子的主题。片尾的网络宣言拉力反倒让我感到后背丝丝凉意。这一波美国新思潮是不是太轰轰烈烈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