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当时看觉得是烂片,但自己再思考回想的话就会发现它其实蛮值得思考的。
无论是从科技与人性的矛盾冲突、爱的执着,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等众多方面。
我写不出什么有内涵的东西,所以想体会到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还是亲自去看一看吧。
高科技什么的我不懂,又是德普叔的粉……你们懂。
不过在此之前我能吐槽一句这中译的电影名字吗,超验骇客,呵呵,还不如直译。
然后我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凑合看着。
---以下切正题,有剧透,慎入---我觉得这全程都是在虐德普叔,无论是他肉身存在于世间的时候,还是肉身毁灭之后在屏幕的那一边,亦或是创造出了新的肉体。
德普叔(威尔)全程在都在被虐啊啊啊,虐的简直通透。
威尔面对那么多人,站在台上,说他只是想了解世界。
他妻子伊芙琳却在之前说想改变世界。
在这彼此深爱的两人之间,似乎也就在这样两句话之间,奠定了后来悲剧的基调。
乍看之下,好像确实是人工智能威尔在不断进化,不断革新科技,不断发展纳米技术。
一开始治愈了不少人,甚至让那个天生白内障的人看到了东西,可最后竟然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安全,于是人工智能威尔成了罪大恶极的人,或者说东西。
就像他的好友马科斯问伊芙琳的一样,他真的是威尔吗?
如果是威尔的话,他会这么做吗?
当然不会。
站在崖边上,马科斯说出了真相。
想改变世界的其实是伊芙琳,威尔只是想完成伊芙琳的愿望。
真相揭露的那一刻,到底是谁比较心碎呢?
我只知道,如果之前算是伊芙琳负气出走,那么现在伊芙琳是彻底动摇了,她不再相信威尔了,她相信威尔会毁了这个世界。
于是就跟一个烂摊子总要有人来收拾一样,英雄主义情结发难了,伊芙琳选择和马科斯他们站在一边,选择了毁灭人工智能威尔。
再回去,见到了早就烧成骨灰的威尔,他出现在伊芙琳面前,而他只是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大概就是人造人之类的吧。
透过望远镜看到威尔的那一刻,FBI的人、威尔的故友、激进分子,所有人的恐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有人的反应非常符合人类的行为,冻结→攻击→逃避。
他们选择进攻,当然也是要威尔感受到伊芙琳受到威胁而尽快上传伊芙琳的意识。
然后被威尔的纳米们完虐了一通,呵呵。
而人造人威尔被创造出来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当初伊芙琳安顿下来之后,黑胶唱片卡拉卡拉的响着,伊芙琳睡了,而人工智能威尔却无法触摸到爱人。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威尔创造出人造人威尔的初衷就是为了可以亲自和伊芙琳拥抱,而不用通过别人。
伊芙琳睡着时脸上还有微笑,可那时候人工智能威尔脸上分明的落寞,想起来都会觉得心痛。
而更加让人心痛的是,伊芙琳不再相信威尔了,威尔却依然深爱着伊芙琳。
人工智能威尔的纳米技术确实是会改变世界,但不是毁灭世界,是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枯萎的花草重新焕发,让被污染的水源可以随手捧起就喝,让生病的人可以很快就治愈。
只是因为伊芙琳不再相信威尔了,所以这一切就都要被毁灭。
简直有种被爱人背叛的感觉,人工智能会心痛吗?
一切的发生和一切的结束都是因为伊芙琳。
伊芙琳,伊芙琳,伊芙琳。
为什么是伊芙琳?
---我矫情了-威尔死之前对伊芙琳说别迷失了自己。
人工智能威尔说他要保护伊芙琳。
人工智能威尔说我以为这样你会觉得舒服点。
人工智能威尔说伊芙琳你变了,你不爱我了吗?
人工智能威尔说伊芙琳,别离开。
人造人威尔明知伊芙琳身体里有病毒还是上传了伊芙琳的意识,毁灭了自己。
你说这不是全程虐德普叔这是什么。
别说什么德普叔演技不好啊,难道只有他打扮的奇奇怪怪,演得疯疯癫癫才叫好吗?
这样没有特效装扮的就不好了吗?
不就是出镜率不太高么……哼。
以及,德普叔还有一个猪队友马科斯,作为一个哪边风大哪边倒的墙头草,马科斯真不愧为是本剧最欠骂的人物之一。
至于说摩根大爷扮演的那个人……大爷你演那种牛逼哄哄的花瓶是不是上瘾了- ----QAQ矫情得写不下去了,伊芙琳去死吧555---好吧我不写了,我弃了。
太难过。
不过作为德普叔的粉,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德普叔的。
德普叔加油。
《超验骇客》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开头我就想说,这其实是一部被评分耽误的好电影(个人观点),要不是凭着对科幻电影的一腔热血,我真的就错过了这部电影,因为评分只有六点几分,太低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那么简单,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比如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一辆列车,我们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直到听到了隐约的火车汽笛声,当他靠近,只会跟我们有那么一瞬间擦肩而过,往后,我们就再也追不上他的脚步了。
德普教授就是扮演这样一个人工智能,他的一系列操作让人类望尘莫及,故事因爱而起,也因爱而终,整个过程跌宕起伏,该有的高科技脑洞,人性挣扎,以及动作特效场面全都给了,我就不赘述了,如果说电影的问题,最后半个小时能明显感觉出来导演力不从心,并不是故事不行,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信息量巨大,但又要完美融合进故事,我想如果是诺兰来导的话,那这部绝对炸,真是浪费了好剧本,不过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他给我们这些喜欢遐想的人提供了一个思路,比如说人工智能真的成功了以后,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没有爱情的"绊脚石",是否纳米技术以及赛博朋克会成为现实?
会不会有更加黑科技的东西出来?
这真的太有意思了!
对于人工智能,像我这种普通人并没有特别大的危机感,但是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本是属于乐观派和悲观派的对峙,但我想说在乐观派眼里,当我们人类发明出一个技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于是就开始断定在未来几十年人类会经历技术爆炸,会指数级的往下发展(就像世界人口,还有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如果这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完全没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科幻的原因,以前我觉得乐观派很有道理,但是,现在想想这种说法挺没谱的,就像有一个孩子,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等等等,然后就可以说这个孩子不得了,6岁就已经学会了这么多种语言,那么到他20岁一定会如何如何吧?
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只是如果把年龄(时间)和获得成就所形成的对比来当做规律的话,这简直。。。
太不科学了,而悲观派的观点,比如说人工智能发明以后,对人类的破坏以及像什么终结者,黑客帝国那样的结局,倒是有可能!
我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我们都太乐观了,悲观派的观点本质上是乐极生悲,那也得是先有这个乐才行,我是觉得我们人类的技术发展很难到那一步,也许会,但很难,也不会这么快,甚至会越来越慢,从八几年到现在,我们的技术确实是突飞猛进,在电影《回到未来》里的2015年,我们已经用上了清洁能源,汽车都已经上了天,而现实呢?
根本不是如此,即使偶尔有一些黑科技出来,感觉离我们也很遥远(PS,这么说或许有点鼠目寸光,可能技术有,但普及是另一回事,或者说我根本没有见识过真正的黑科技),打个比方吧,把科技的发展比作一个人在打气,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气球,人可以不停的打,甚至一开始力气很大,出气的速度也很快,但时间长了,会觉得疲惫,会力不从心,甚至停滞,或许我们可以发明一个机器来代替人类去打,但这个速度一定有一个极限的,我们还要考虑气球的膨胀系数,所以我觉得科技的发展应该是"脚踏实地"的,而不是爆炸式的!
虽然以上我说了一些我认为比较实在的话,但人都是有梦想的,甚至幻想都可以给人希望,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每一次看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瞬间,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自己又多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比如前段时间小米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我就觉得很科幻,不管怎么样,未来可期,人都是要往前看的嘛!
说了这么多,都是这部电影给我的联想以及思考,电影本身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话题,评论里太多了,另外,我在想,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呢?
可能我一直有一个期待,就是在现实里面,我觉得交朋友太难了,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工智能的出现,我就可以完全做一个死宅,而且解决了我交朋友的问题,参考《her》哈哈哈哈哈哈PS:上一部我最喜欢的人工智能电影是《超能查派》,又酷又炸,3A的查派玩具也是我解锁玩具爱好的钥匙!
感谢科幻,感谢电影!
很早之前还没看的时候,三火兄就跟我说里面有法师伊凡的意识网,看完了以后,还真是。
不过三火兄对这个片子的评价不高,大概的意思就是“怂人给他上帝的能力也还是个怂货”,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是颓了点儿。
不够爽。
另外还有一些我不理解的地方,你说军队都介入了,竟然就搬来一门大炮和仨俩迫击炮,太儿戏了,直接空袭一下儿,那种能轰到地下的,不就直接搞定了。
上IMDB查了下,这片子竟然花了100个M,不知道钱都花哪儿去了,其实Depp来不来根本不重要,这片子体现不了他的演技。
弗里曼来不来也不重要,丫那个角色直接跟马克斯合并了都没影响。
愿意的话,可以在打仗的场面上再多花一些费用,让卡斯特显得再牛X一些,应该更有冲击力。
各种东西全都搞坏,然后再一个人也不弄死,会不会显得冲突更强烈一些?
别让弗里曼老在那边儿嘟囔,“他一个也没伤害”,实际演出来。
另外丫那个网络已经运行了两年多,到底怎么能把这么多新技术给研究出来的?
光靠电脑算呀算?
还是加上卡斯特自己的天才智慧?
如果这样儿,他就是上帝,这个其实还是超级英雄的路线。
相对的,法师伊凡的意识网,更合理一些,通过连接很多的科技人才,加上超级牛的运算能力,从而在各方面提供突破。
这样儿是不是更加的合理。
造成的社会冲突会不会更加剧烈,会不会更加悲情一些,比如说一开始的恐怖袭击的民众化,变成一方面的屠杀,然后集体upload。
当然最后收尾就不用这么悲了,可以跟伊凡一样,自己去建国什么的,呵呵,也好拍续集么,再来个几步曲什么的,就该变神作了。
这个片子作为一部比较硬的科幻片,基本硬伤还算少,不过拍出来的结果比较平庸,说烧脑,不够烧脑。
说感情,女主先变态再变态的恢复成常态,也不可理解,丫都已经干出这么疯狂的事儿了,按理说早就应该把自己upload进去,跟老公一起改变世界去了。
所以想来想去,只能说还是拍的比较平庸,虽然各方面都说不出太大的毛病,仔细想想硬伤也不是太多,但是距离神作,还是有不少距离,虽然这个故事是有成为神作的潜质的。
叔本华老是喊“上帝已死”,却不说,为何死,怎么死的。
《超验骇客》告诉我们,上帝(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被恐惧与不信任杀死的。
一开始以为是部普通的科幻伦理片。
差点以为戴普大叔死后变成人工智能电脑后,会随着俗套剧情心肠变坏,控制不住自己,导致世界进入崩溃等等,然而,幸好,没有被我猜中剧情,万幸,大叔的迷人眼睛还是那么迷人(咦,跑偏了)。
电影没有如此肤浅地理解人工智能,以及科技与人性之间是否真的充满矛盾且不可协调。
当人的意识可以侵入电脑变成人工智能,弥补了电脑没有自我认知与缺乏价值判断的缺陷,科技变成了新时代的“上帝”。
戴普大叔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电脑系统获取信息,可以监控任何一个角落,他知晓一切,并且发明新的纳米技术——修复受损细胞、增强再生能力,治愈一切残疾……如此powerful and perfect的技能,使得部分人类觉得人性开始受到威胁(谢谢啊,这些充满缺陷的人类基因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固步自封的),开始展开围剿大叔行动。
当然,大叔是不care这些的,他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心爱的科学家老婆(其实也是老婆一手造就和毁灭了老公)。
当大叔的老婆被说服将电脑病毒注入自己体内,然后骗大叔把自己也变成人工智能双宿双栖,电脑病毒就能消灭大叔的技能。
但是,大叔已经具备知晓一切的能力,他当然明白人类的害怕与恐惧,也看出老婆对他的不信任了(好艾桑),心甘情愿将自己毁灭。
但是纳米修复技术保留了下来,通过江河、空气、尘土进入大自然,修复这个被人类自己摧残的地球。
和老婆一起死了。
那么,就像影片中问有人问大叔发明的人工智能pinn:“你如何证明你有自我认知能力?
”电影通过一个小细节残忍地表达出这个“一切看脸”的残忍世界的真相。
戴普大叔死后变成人工智能,一心想重生,他通过修复残疾的人将自己的意识注入对方体内,对方向老婆展示自己拥有大叔的意识时,老婆可吓坏了!
(当然啊,那个被修复者那么丑好吗?
)于是大叔开始谋划再造器官,最后全身而出时,老婆可开心了!
(唉,还是看脸啊)。
也许这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但影片通过如此展示,人工智能大叔,真的是死前的大叔。
“人会害怕一切不了解的事物。
”是的,当人脑进入电脑,它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人的恐惧开始占领心智,觉得这个东西拥有全知全能,会毁灭人类是轻而易举,因此人类自己先慌张,先采取了进攻,根本不去思考,信任才是一切的关键。
虽然人说,你不能保证人工智能如此全知全能后不做坏事,帮帮忙,人家真要做坏事,你能拦得住?
又说,最后人工智能不也被制伏毁灭了吗?
再帮帮忙哦,那是带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已然了解了人类的情绪与恐惧,因而慈悲。
因为恐惧来自不信任,人类已经对科技智能不信任,大叔的毁灭只是迟早问题。
何苦要搞得兵刃相接。
我想,如果当年有上帝,全知全能,向世人展示神迹,恐怕局限的人类,也是一样的反应,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断然不能够相信上帝。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人性”,跟“科技”或者“智能”一样,都是一种缺陷与不完整,人有相信的能力,也有怀疑的本能,科技能带来便利,也能造就隔阂。
我愿意相信,曾经,也许真有上帝,被人类亲手毁灭;现在,我希望,每个人是上帝——全知自己、全能自己。
“People fear what they don't understand and hate what they can't conquer.”中文翻译的片名我已经无力吐槽了,毫不夸张地说中文翻译的片名毁了很多人对这部片子的第一印象。
我们不妨看看英文transcendence的意思是什么。
transcendence n. 超越;卓越;超然存在。
看明白这步电影的人们我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什么了。
因为你们已经超越大部分愚蠢的人类。
我想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独特感受。
很多人吐槽德普在这里的演技渣到爆,我觉得这些吐槽的人可以试试关上字幕听听原版,然后默默的看着德普的眼神。
然后会发现其实听不懂也没关系,一个眼神足以诉说一切。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ibi. 再谈谈德普在片中的人到底是谁。
其实他就是上帝,就是造物主,就是人类进化的终极。
我们被上帝囚禁在这凡胎肉体的躯壳里,生老病死。
同时伴有上帝禁区的禁锢。
德普将思维从他破损的肉体里释放到一个现代人类最伟大的产物里,打破上帝在人脑中射下的禁区,然后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其实他早就已经是神了。
只不过神在人间还有留恋的情愫未曾完成。
德普的女人成就了他,可是精神境界不在一个世界的人又怎么能够在一起呢?
愚蠢的人类总是站在自己的视角观察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最可怕的是无知,因为无知会让人变的更可怕。
电影贯穿了一句话“People fear what they don't understand and hate what they can't conquer.” 有一句台词说的是“你看cctv,我看凤凰卫视,我们不是一个频道的,咱们分手吧。
”有一个段子“什么你四级没过?
咱们分手吧。
” 其实就是这样的,我看到了未来,你却停在原地,我想带你去远方,你却畏惧前行。
我站在众生之上,而你不过也就是芸芸众生。
德普留在人间,就是为了完成他心爱人的愿望而已。
她成就了德普,可是却也背叛了她。
“I am the only one he trusts.”多么心碎的一句话阿。
我知道你信任我,而我却要用你对我的信任来伤害你。
我不曾留恋这世界的一花一草,只是难忘记你的一颦一笑。
我知道,你们只是害怕罢了,而我又怎么会计较呢?
这个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6.3分,这确实让我始料不及,我认为它是探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有些人说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局,我是没有猜到,不知道各位朋友们你们猜到了吗?
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上面所暗示的结局实际上是说主角在变成人工智能以后成为了一个独裁者,一个权力者,但是电影的结局恰恰不是这样的,在威尔最后的台词有所体现:It’s always me.是的,他在获得了几乎等同于上帝的能力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初心,他所做的事情是治疗绝症患者,净化水源空气,让枯萎的大地再次生机勃勃,可以说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美好的事情,至多只有一件事情是有争议的:他可以随意控制联网中的改造人。
关于这一点,我想必须要认清电影的观点,这个观点在电影的开场说的非常明确: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上帝。
根据圣经,上帝实际上是可以向他选中的人显现,并且借这个人的嘴说出上帝要说的话。
电影创造了威尔人工智能这个上帝,他也没有剥夺改造人做自己的权利,他仅仅是在他想要显现的时候,借由联网的改造人来和爱人朋友对话而已,影片的结束我们看到他不愿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他不是一个暴君。
并且影片中间一个中了枪伤,被迫失去连接就快要死去的改造人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让我联网我马上就会死”是可见中了枪伤濒死的马汀很希望重新连接,拾回生命,他并不认识自己失去了人性,认定他失去人性的只是对威尔无限恐惧的极端组织。
这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他在电影中真的成为了上帝,而这个“上帝”的爱的源泉来源于对伴侣的全心全意的爱,对于完成她改变世界的梦想的爱,这个爱让没有实体的威尔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出有利于人类的技术,直到他最终终于开发出了可以清洁一切的再生技术,人们对他的恐惧也达到了极点,甚至于他的妻子也背叛与他,认为他想要主宰一切,做一个超越一切的统治者。
人们终于想要联合起来消灭了他,然而实际上他已经不可阻止,最终他只是自己毁灭了自己而已,影片需要这样的结局,而这也透露出导演的思考:人们对于本身就在崇拜的全知全能的神敬畏,却对于身边的超越一切拥有了神的能力的人只有恐惧,他们只想消灭这样的存在。
威尔知道自己这样的存在被所有人恐惧着,所以他才会选择自杀来终结这样超越一切的存在。
如果真正存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当然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的美好将仅仅建立在超级人工智能的爱心上,充满爱心的威尔可以让世界变成花园,而黑暗的内心也会将世界变成人间地狱。
这也正是人们认为上帝是大爱仁慈的原因,因为总体来说人类世界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并没有受到毁灭(PS:我说的上帝是泛指的神,而不是狭义的基督教上帝)。
这样的逻辑实际上在中国有了数千年的演绎,数千年间,中国都有上帝般的存在:皇帝。
而中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好坏都取决于皇帝的内心,他若想要强国,那么国富民强。
他若沉溺于美色与奸臣,那么国穷民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取代皇帝制的制度才会诞生,而这样的制度却从来没有被哪位科幻作家或者导演来探讨,本片中也没有见到这样的探讨。
假如在人工智能中加入现代三权分立和议会制度会怎样?
三台超级人工智能互相独立:行政中央核心,立法中央核心,司法中央核心三台具有同样最高权限的智能比现代议会更加快速准备地处理各种事宜,并且更加严格地执行法律,另外再赋予人类与立法核心一样的立法权利,这可以诞生一个高效,绝对廉洁的行政系统,这个超级人工智能行政系统实际上可以赋予人类公平,平等的资源分配,并且可以杜绝人工智能的道德问题,这样的分权式的人工智能是不是未来的趋势呢?
我希望在以后的作品中有作家或者导演甚至于科学家来探讨关于这样的事物的可能性。
而回到这部影片当中,它恰如其分地探讨了一个人类自己创造神明的可能性和人工智能的美丽的一面,而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它是另一个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电影,我认为它实际地反应了人们对于强大力量的纠结的心态,是一部上乘之作。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需要考虑视觉效果、影片长度和情节的易懂性,于是这个故事显得有些简单,也有疏漏。
但作为一种对未来世界的探讨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这个故事足以使人深思,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甚至趋向了悟的境界。
量子力学所呈现的世界与佛学给出的解释有许多相似之处。
粒子中出现的“纠缠”现象,被爱因斯坦称为“遥远地点间幽灵般的相互作用”。
宇宙大爆炸的原初点是一个比原子还要小的点,而爆胀所产生的这个不断丰富和扩散的世界,我们的宇宙,也是由无穷多的粒子所组成,而所有的粒子如果原出一点,那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纠缠?
如果存在,或许不是我们所已知“纠缠”的定义,但这与佛家所言万物相互关联,万物一质是相似的。
佛家所讲的虚空也类似于量子的世界,所有我们可见可触物质都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本身又是由99.999999999999%的空间组成。
我们所能触碰的,并非物质本身。
触碰的感觉,实际上是粒子之间的排斥力,类似于磁铁同级的斥力。
在这样的理解下,我们所处的世界实际并非我们所见的那样边缘清晰,而是一片量子的汪洋。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都相互关联,而且都由相同的,甚至同源的粒子组成,因此无有差异,彼此融通。
只不过我们执着于感官带来的经验,不得也不愿接受这样颠覆性的解释。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取名“超验”的原因。
(注:英文名Transcendence直白翻译过来就是“超验”,加上骇客二字是出于票房考虑。
)似乎已经偏题太远,如果回到这部影片本身,我们可以做不同层面的解读。
直接的讨论是关于人类对人性的信心。
Evelyn最终意识到自己没有认识到Will的真实,暗示了人类自身在面对无法理解的速变时本能的反应是恐惧与怀疑。
从另一层面来看,Will的意识与量子电脑结合的创生物是否还是Will,或是认为自己是Will的电脑,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
因为它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情节的发展也完全在它的计划之中,这是趋向融通的世界。
Will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趋向大融合的境界。
或许所有人都变成Will,这听起来让人恐怖,似乎人性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被控制。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能从Will的角度感知世界,也都拥有了他的能力。
(这里不禁联想到新世纪福音战士结尾的大融合。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成佛,那时也是无有差别的佛的境界,也同样是脱离了人性的束缚,觉然的境界。
影片提供了一种乐观的,达到这一境界的方式,不是靠冥想,而是通过集合所有人类智慧与信息,高速运转计算得来的。
这也是故事最大的疏漏,可攻击的逻辑有许多。
人类甚至在达到那个境界之前就有可能在战争或核爆(或者引自核弹,或者是未来以聚变或裂变为原理的核电)中灭绝了,但不得不说,故事里的路径是很乐观和美好的一种可能,基于人性之善,或者人人具有的佛性。
并非局限于佛教的视角,但佛性是我所知的最接近的词汇。
看完电影,胡思乱想了许多,先记在这里吧。
l
就当悲摧的爱情片看看吧。
两 年了,每天他陪在你身边的,关注着一颦一笑,一丝一缕的变化,可是,却无法在你生病时亲手倒一杯白开水,更不能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就算他一直都记得你们初次见面时的样子,始终都认为你是他见过最美的姑娘,你还是,慢慢离开他了。
你知道吗,他多想给你看他的世界,更广阔的世界,那样你一定会明白,他始终都是那个他,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有变,所有的努力都只为,和你在一起。
可是太晚了是吗,他的急切让你害怕,还是另一双手的温暖让你有了想逃的理由。
他精心准备了身体,一切会和从前一样,拥抱亲吻,但是,为什么就算这样还是不够,一定要他用生命来证明,你才肯相信,他始终是爱你的…… 雨很大,你们终于在一起了吗
2014.4.20. 二刷感想:★★★★时隔两天,在对观影态度进行调整、对相关影评进行吸收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了2D场,再次踏入影院,完成了二刷。
二刷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看首映时的期待和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①《Transcendence》的确是科幻片,但科幻片不应对等于动作片,它用很平静却很精巧的手法,展现了人类对未来科技的担忧,没有超赞的视觉效果,冲突也不够激烈,甚至让观众有‘高潮还没开始就结束’之感。
但是,它的内含却是丰富而深刻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现代科学一个重要分支和发展方向,它对未来的人类究竟会造福还是造祸,已经引起了太多影视作品关注,反应AI危害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而《Transcendence》却独辟蹊径,设想出了一个能创造更加美好世界的AI。
②不同于其他影视作品,《Transcendence》抨击的不是人工智能,反而是反科技分子和因为担忧科技发展弊端而将新突破灭杀在萌芽中的人们。
《Transcendence》很独特,它设计了冲突,但是观众却不能分辨孰是孰非,我们既能理解‘普通人’的担忧,又能理解‘超验人’的自卫。
至于究竟该支持哪一方,我想导演并没想设定明确的界限,毕竟凭借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原本就不可能评判AI的对错。
③德普在《Transcendence》的宣传过程中多次提到了支撑电影发展的关键线索:爱情。
他说他被电影中Will和Evelyn之间的爱情深深的打动。
影片中所有明示都给观那个众人工智能已经不是Will的错觉,这种错觉最终导致Evelyn也失去了对挚爱的信任(信任,这最后一点羁绊的失去,就注定了这对苦命鸳鸯的悲剧)。
然而,当一切真相大白,Will一直都是Will,他的改变、他做得一切只是为了完成妻子的梦想...当两人的挚友Max恍然大悟、当观众恍然大悟,世界已真正失去了超验的希望。
④最能说明人工智能就是Will的理由就是,在Max身处险境时,Will选择了结束自己和妻子的生命而救Max。
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永远做不出这种选择,⑤3D特供不能更坑爹。
现在的观众基本默认3D就是视觉大片,《Transcendence》一个科幻剧情片、爱情片,原本遵循国外的2D就好。
如今后期转制,逼观众戴上3D眼镜却给不了什么视觉效果,我想这也是电影评分较低的原因之一。
==============(↓现在看之前的简评,充满了偏激↓)===============2014.4.18 刷首映后的感想:★★今天首映,怀抱激情的坐进电影院,刚开始就被业界渣渣DMG公司的大标志雷的不行...整个电影的精华基本也就在预告片里了,看似科幻大制作,其实看上去就像特效资金不足的普通爱情片...中国特供的3D好恶心,想到是后期抠图抠出来的真相把3D眼镜扔掉...请来德普等巨星,就拍成这样,从拍摄到宣传都是大坑。
这部片子不是普通的科幻片,我更喜欢把它定义为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片,片中男女主角平淡但深厚的感情太感动了,其实德普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是人类不相信他,他过于超前的意识吓到了他们,也吓到了妻子,其实妻子从来都是支持他的,只是在跟电脑对话的过程中,她感受不到德普的身体和心灵,但是德普可以监视她的一切,她开始恐惧,开始害怕,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继而怀疑丈夫的目的的纯洁性,影片最后的反转实在惊人,德普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妻子,而放弃一切和她同生共死,也是对妻子深厚的爱的必然结果。
片子最后要破坏他的人说:他没有伤害任何人。
这句话应该再突出一点,以让观众明白才对,剪辑师的问题。
所以到最后,他们都误解了他。
世界观很赞啊 虽然前面摊的太大结尾没收住(洗白洗太快! 不能因为爱情主线和bug若干就打分这么苛刻嘛 请将我的本子也变成强尼德普!!(女猪原来不是斯嘉丽啊喂!!!
不好看是因為depp的戯太少了
一亿投资拍出三千万水平 概念不错 故事却苍白无力 看的特别想睡 难怪烂番茄20% 德普气晕在厕所
画面感悟,德普脸无。女主像约翰逊,调调想诺兰。
公映IMAX3D
德普演讲的时候我貌似看到埃隆·马斯克闪现-_-!
今天太犯困,不适合看这片……
故事其实挺有趣的,拍的方式不对!结局处理的也挺莫明其妙的,我挺好奇之后人类被替代的世界,或者说进化后的世界,希望能和结尾的向日葵一样有个后续。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我觉得感情起码表现算很自然 只是激进反科技派的表现有点生硬而已
当神真的来到时 要怎么相信他是神而不是恶魔呢
评论里有人说看哭了,你那不是哭电影,你那是经期情绪不稳吧。这电影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不就有个老了过气了的假浪子男演员撑撑场面么,还不如内长得像索菲亚科波拉的女主角。可惜了我的小 Clifton和Cillian Murphy
题材有过类似,但是这里跳度不是一般的大,或者说夸张到难接受
你们要不要这么刷一星!码农还异地恋养高端手机宠物很辛苦的!
这个粒子的生成和扩散都很有问题啊
这部电影为什么要弄成伪3D。愚蠢的人类啊,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往往心生恐惧。如果能生活在电男女主角设想的社会倒是很不错。
什么鸟片 这么长 还百度知道!擦!
想睡又睡不着,这对人实在是太痛苦了。问我怎么办?去中国电影院看烂片。超验骇客一星。
哈哈哈哈哈哈。这部电影值得纪念的是看他的原因,哈哈哈哈。还有这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德普的电影。啧啧啧。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看电影这么久,第一次在电影院险些睡着,要不是电影中的爆炸声把我惊着了。那就真的是睡过去了。这片实在太文艺了拍摄手法,本不是文艺的片。或许内容很不错,但可惜拍成了这样。20140422 与紫秋 在海航
看到那些没看就给1星的傻缺怒给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