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听说了这个系列的大名,一直不敢下手点开看。
今天恰好有了空闲,鼓起勇气点开了。
我是一个不爱看恐怖片的人……好吧,不是不爱看,是怕看,虽然我看SPN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它也只是提高了一些我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足以让我对恐怖片游刃有余。
这部片子不同于我想象中的像日本恐怖片的那种,而是一种心理的压迫,和宿命论的恐惧。
是的,我认为导演和编剧正是利用了大家都有一种莫名的宿命论的先天想法,从而在一步步试压中达到自己的效果。
正如最后那个小帅哥,逃过了六个月,救了别人,但还是逃不过死神降临。
看完之后想多看点这种宿命论的电影了。
而且莫名想起了香港那个喜欢表达宿命论的杜琪峰导演。
^_^不过港真,这种电影真是拼心理素质的。
本来我都已经在买飞机票出去玩的,结果弄得郁闷了点,哈哈
总觉得有点挑战主持人的感觉挑战第一番挑战第二番挑战第三番然后挑战者去和擂主斗可是看不到结果也许本来很多事情就是没有结果的
本以为三人已经死里逃生,结果死神再度来袭,联系起后面4部,完全就是一个轮回,一环扣一环,谁都逃不掉。
原版结局倒是留下了一丝曙光,克莱尔生下了艾力克斯的孩子,带着孩子在他的墓前遇到了同样来缅怀他的卡特,二人回忆起众人曾经的时光……(克莱尔我当时觉得眼熟,一查才发现,这不是生化危机里的克莱尔吗?
同一个演员,名字都差不多)
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我很喜欢它的创意,影片开始就是惊心动魄的飞机爆炸事件,主人公的死亡预感包括他自己在内救了7个人,这不是偶然的7个人,而是命中注定迈向死亡的人,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死神的到来,甚至是反抗,但还是一个一个按照死神安排的顺序丧命,验证了那句话 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人类再怎么挣扎再怎么努力到头来还是无法逃脱一死,这是自然的规律,在它的面前我们清楚地看见自己的渺小,我们都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无论你接不接受。
可是,死亡的剧本难道不能让我们自己来写吗?
难道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这一事实吗?
反正早晚一死何必认真,我们也许潜意识里都在这么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尘归尘,土归土,顺其自然吧,可是,谁又知道我们是否注定在此刻死亡还是我们无法逃离这次劫数,如果放弃了生存的念头就必然一死,如果坚持下去也许可以生还,尽管可能性是那么小,尽管在挣扎中看不见希望,但是我们还是要活下去,无论多么卑微的生命都有权利活下去,活着,也是一种必然。
我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但我也不是坚定的神的信徒,我只相信现在的每一份每一秒对于我而言都是鲜活的存在着,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是必然,而紧紧地握住此刻也是必然,我深信着。
看完我笑了,笑得灿烂。
今天不但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变态考试,还有幸见到了一个这么纠结的死神。
最近用脑过度,我不敢同诸多评论一样深思宿命之类的东西,只好猜猜这个死神玩。
首先,死神很敬业。
该死的一定得杀掉,出意外跑掉的就回去补杀,而且要按照计划的顺序杀。
兢兢业业,有条不紊,从这一点上看死神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神。
至于全世界每天得死多少人来着我忘了,反正不会少,但是作为一个神,死神自然可以变出n个分身去完成这个巨大的工作量,这个不重要不用担心。
其次,死神很专业。
多年的职业生涯成就了他的精湛技艺,他能够让当事人于谈笑不经意间把各种小概率事件一一完成,指向一个非常华丽的死亡。
但上面说了,死神是很忙的,他为什么会不顾效率而去做这么复杂的设计呢?
其实死神是一个很有情调也很有童心的神,他之所以没有在几千万几亿年的枯燥工作中成为变态,就是因为他经常忙里偷闲,懂得变着花样干活,调戏调戏好玩的当事人,不断增加自己的工作乐趣。
我还没工作,但以后我一定会学习的!
最后,死神其实过得也不容易。
工作是经常出意外的,尤其是碰到比较强悍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当事人,不但难以按计划顺序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还有可能被他们逃掉。
这一次一下逃掉了三个,正常情况下我们敬业的死神今日事今日毕,应该立刻追上去把他们解决掉,但疏忽是难免的,他忙得忘了,让这三小孩多耍了半年。
半年之后死神的老板,别忘了死神上面是有BOSS的,宙斯安拉玉皇大帝之类的,来检查中期工作,查到了这个重大疏忽,于是龙颜大怒,令死神立刻千里追杀到法国巴黎去完成工作另扣半年薪水,真惨啊。。。
猜了这么多,我的心里不禁描绘出了一位勤勤恳恳的慈祥老人形象,为了全人类的人口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工作着。
我这时想起这是一部惊悚电影,而我却这么不识趣,写的东西也偏离了我的初衷。。。
其实上面都是废话,不及我看完电影时大声发出的惊叹:“这死神真他妈闲得蛋疼啊!!!
”
没想到,一部恐怖片能让我想了那么多的事,原本觉得纯属娱乐,反而让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是上帝编好程序的,而我们是逃脱不了的,即使死神与我们擦肩而过,他还是会悄悄的回来找你的,让我真的很害怕。
因为有人在脑袋上一直盯着我...之后的两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也就想明白了,我们的命运只有上面的那位知道,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也就不用那么紧张了,按自己的想法过好每一天,过开开心心的每一天,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上天安排的,他让我生来乐观啊!
Final Desrtination。
死亡终站。
死神来了。
关于名字国内的译版很多,无非都是强调死神的存在。
豆瓣上有评论一针见血“阎王要你三更死,不能留你到五更”。
这也就是像电影里说的,即便在某次意外中侥幸存活,也不能在死神的名单里除名,他会用尽方法得到他所想要的。
这也就是“终站”一词的由来我猜。
而这三部,我觉得·I和II都还好,I的死亡方式有点夸张,但颇有新意,提醒我们平常生活时候要处处小心,譬如刀子不要乱放,地上要有防滑毯etc。
而II就对故事情节有所发展,譬如众人都开始有预知能力,而且死神这次的名单是跟I有所联系的,尽管这个有点牵强,但还不赖。
至于III,就只剩下血腥场面了,鲜红鲜红的,喷的到处都是。
怪恶心的。
不过III的女主角还是我喜爱的,就是make it happen里面那个女人啊哈哈。
这次没有性感的舞蹈,一直都是乖乖女状。
In death there are no accidents, no coincidences, no mishaps, and no escapes.这是那个太平间里的黑人说的,实在是真理呐。
于是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畏惧死亡。
我总觉得那个角色其实是个关键。
我曾一度以为他就是死神。
忘了说,导演是个华裔,还跟我同姓。
据说今年准备出IV,但是期望值不高呐,江郎才尽也。
1。
其實在這套戲的法則裏。。。
互相保護是很重要的。。。。
既利他又利己。。。。
例如以一次只能死一個的程序來說abcde的那當輪到b時其餘的acde是可以有免死bug可以在保護b的過程中怎麼也會死不過去。。
但由於c在b僥免後又會很快被輪到。。。
所以在b有難時ade是最適合作b的護衛的。。。
而c就先退一邊遠離危險。。。。
也讓b僥免而輪到c時讓其他人有準備援救c的準備時間。。。
然後再如此類推輪流互相保護就再好不過了。。
2。
要是這樣逃開了還要提防著輪住來還不如別逃了。。。。
我回忆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同桌在看怕得要死所以拉着我也一起看,那是多么可怕的回忆,我现在想一想还是觉得很恐怖。
一共好几部竟然最后连在了一起,我不禁要感叹:导演真是一个好手,整个剧情紧凑严密,各种死法都是那么令人惊叹,不可思议。
这就像一个工艺品,稍微有一点差错都不会完成或有瑕疵。
当然,精彩的还在后面,人类也不是傻子,当意识到死神之手已经悄悄的向他们展开,他们也都顽强抵抗,期待用自己的智慧来殊死拼搏,但是最后会发现死神就像一个逗弄小孩子的大人,玩弄人类于鼓掌之中,当你以为你已经逃过了死亡,新一轮死亡征程才刚刚开始。
这部片子个人不建议小孩子去看。
慎入声明:虽然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命运与宿命的事,但大多数人看完这部电影时还是会对飞机有恐惧症。
所以,如果哪位朋友经常坐飞机的话,强烈建议你不要看这部电影。
经费在燃烧!!!
今年(2020年),是“死神来了”系列推出的第二十周年。
到目前为止,“死神来了”系列已经出了五部。
分别上映于2000、2003、2006、2009和2011年,评分也是一部比一部低,从第一部的7.8,一直降到7.4、7.1、6.5,直到第五部才回升到了6.7。
死神来的第五次总而言之,这个系列非常有规律的每三四年出一部,也非常有规律的一直在降分,到现在快十年了也没有出六(说的跟我把前五部都看完了一遍还非常关注这个系列一样),不过据说第六部也已经在计划中了(像Guy Ritchie的“福尔摩斯”系列一样,都属于有生之年系列)。
先介绍一下这个系列,“死神来了”系列的第一和第三部是一个导演执导的,二四又是另一个导演执导的(貌似这位导演60岁就死了,死在了浴缸之中,不知死神是不是觉得他拍的两部《死神来了》很有意思,于是去了趟他家,顺便还把他带走了)。
这个系列的第五部又是另一个导演。
“死神来了”的后两部好像还是3D版的,如此看来,这个死神的品味还真是与时俱进,实在是太有格调了。
这就是被死神带走的那位二、四部导演下面,先说一下《死神来了1》这部电影。
先从片名开始说起,它的原名是“Final Destination”,直译过来的话就是“最后的目的地”“终点”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死神来了”的翻译还是稍微有些剧透的,不过相比于“终点”什么的,倒是更令人印象深刻。
FINAL DESTINATION提到“Final Destination”,就令我联想到另一部与其名称很像,甚至豆瓣评分都一样的(都是7.8分)另一部电影:“Predestination”,翻译成《前目的地》(其实这两部影片不仅片名很像,连时长都差不多,都非常短。
一个1小时36分多,一个1小时37分多)。
这两部都是题材新颖的科幻悬疑类影片,这里还是先不剧透《前目的地》了。
这部电影真的很烧脑,脑洞也是够大的回到正题,在20年前,《死神来了》凭2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当时,这个成本虽然不算多,但也不能说是它是一部小成本悬疑惊悚电影,电影里倒是有很多爆米花爽片的基本特征。
爆炸的飞机和成精的电线就是最好的例子),换来了1亿多美元的票房,也算是一部经典的悬疑惊悚类影片吧。
全球票房总计:1.1288亿美元其实这部影片并不太好归类,因为它里面既有心理类悬疑惊悚片的特征(就像片中煮壶水、吃个罐头都让人大气不敢出一口的那种效果),同时它也具有刚才说过的爆米花电影的烧经费砸特效的特点。
总而言之,在我眼中,这是一部坐拥多种特色但并不显得突兀的综合型悬疑惊悚片。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在刚才的两段话中,我已经说了4次“悬疑惊悚”这个词了,因为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适合概括这部电影的形容词。
在《死神来了》中,最悬疑的部分其实并不是什么时候死人或哪个人会死,而是那个人到底会怎样死。
等到那个人死了的时候,惊悚的效果便出现了。
这倒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死的有多可怕、多血腥,而是因为他的死法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片中,一个人死之前,会先营造出一种寂静到可怕、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即将死的人便正在这种气氛中做一些普通的事。
烧水啦,刮胡子啦,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或至关重要,或没什么影响的道具将依次出现,继续令观众期待这个人具体会怎么死并加强死寂的气氛。
就像Tod死前除了给马桶漏水和刮破下巴(这是个死亡预兆)镜头以外,还给了电插销好几个镜头,但Tod很快就把插销拔掉了。
这也算是一个希望落空与渲染神秘气氛的典型事例。
鉴于这部电影不是很烧脑难懂,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说剧情了。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个有超能力(预知死亡)的高中生(男主)与自己因超能力救下的一帮同学(其中包括有低配版超能力的女主)一起与死神斗智斗勇的故事。
有人认为太平间里的那个黑人就是死神这里主要整理一下各个同学(还有一位老师)的死亡方式(这是本片最大的悬疑点),同时附上一些死亡暗示(注:这些暗示有的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只有看过一遍电影才能明白,这里都整理了)。
先说一下空难中七位没上飞机的幸存者:男主(预知死亡超能力)、女主(低配版预感死亡超能力)、Lewton(女老师)、Carter(除男女主外活的最久的,但还是没能活到电影结束)、Tod(踩马桶水滑倒被晾衣线勒死)、泰莉(话没说完被公交车撞死)、比利(他死的这段貌似被删减了,反正是被轧飞的汽车碎片一剑封喉了)。
下面开始梳理暗示(顺便说一下死亡方式): 一、片头暗示(就是最开始一堆画面闪回堆砌出来的片段,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一直出镜的电风扇):这段是一行人上飞机前的那段。
当时其实就已经暗示了那些同学的死因,如下(以下细节从网上找到,并不是我发现的)。
1.片头窗户中映出了飞机的影像,在屋外的雨中摇摆不定,预示之后的飞机事故。
2.片头还给了一个吊着的玩偶的画面,它在地面上的影子像一个被吊死的人,暗示了Tod(刮胡子刮破下巴踩马桶水滑倒被线勒死)的死状。
3.还有一本杂志也在片头出镜了,杂志上的画面是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暗示了比利(坐车到火车轨道上下车后被车的碎片崩死)的死状。
4.杂志上的图片还有一张是一个倒在血泊中的女人和被刀插中胸部的人,暗示了女老师的死状。
5.片头还给了图书《推销员之死》一个镜头,书的封面是一个人站在大牌子前的画面,暗示了卡特(片尾救下男主结果自己被广告牌砸死)的死因。
6.透过我刚才说过的风扇,可以看到一张脸,那也预示着死神即将降临。
7.一本书被风吹开,掀到的那页写着“DEVIL”这个单词,是魔鬼的意思。
8.还是杂志(话说片头好像经常给杂志镜头),杂志上写着红字:THIS IS THE END.9.片中经常出现的“180”这个数字(180号航班、晚上钟表的1:00变成了1:80),这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10.片头男主的母亲撕掉了行李箱上的标签,这被看做灾难的开始。
二、飞机爆炸:一整班的同学准备去巴黎进行小学段学习,男主预知了飞机将会爆炸(注意:男主可以预知具体的死亡方式,而女主只能感知到死亡,不能预知具体的死亡方式)。
注意窗外的火花,飞机爆炸ing在男主的一顿鸡飞狗跳的捣乱后,班中的七人(六同学加女老师)没有登上飞机,留在了机场,其余同学刚起飞便被炸死了。
火花扩散ing还是整理下暗示,见下。
眉头紧皱,目光凛然,一身正气1.航班起飞的日期是5月13日,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5代表黑色星期五。
2.机场的神秘推销员告诉男主:“Death is not the end.”(死亡不是终点)3.当机场登机人员知道男主的生日和飞机起飞时间一样时说:“Your birthday’s the same as your departure time.”(另一种翻译是你的生与死是同时的)4.机场登机人员给男主的行李箱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Final Destination”(是本片的英文名,意思是“最后的目的地”“终点”,暗示死亡)。
细节:CDG上面就是FINAL DESTINATION5.在登机前,男主回头看时刻表,上面显示的都是“TERMINAL”(终点)6.女主的杂志掉了,捡起时翻到了戴安娜王妃(戴安娜王妃是出车祸死的,最后女主也险些被成精的电线困死在车里,也算是一个暗示吧)出事故的照片。
7.男主在机场厕所里听到了约翰·丹佛(他死于空难)的歌。
歌中唱到I’ve seen it raining fire in the sky.”(我看到火雨从天而降,暗示了飞机爆炸后从天而降的火球)8.在女老师让大家集合时,女主翻译了一句“The airport does not endorse solicitors”(机场不准乘客生事),预示之后因为闹事被赶下飞机。
9.生锈的机舱门,机翼,坏掉的桌板。
10.登机后,男主看到的安全手册上的漫画就是之后飞机的失事过程。
11、登机过程中有婴儿在哭闹,说明灾难即将来临(据说婴儿能看到不吉之事)。
12、比利眼看着飞机缓缓起飞时说了一句:“There they go. Here we stay.”既可以翻译成“他们都坐飞机去巴黎了,我们只能留在机场”,也可以成“他们都去死了,我们留了下来”,一语双关。
大型家属见面会 三、Tod(滑倒被晾衣绳勒死):先是给了一个看似很危险的插销一个镜头,结果插销很快就被拔了。
还给了马桶漏水好几个镜头,第一次没踩到,第二次才滑倒被勒死。
暗示如下:1.窗口吹来阵阵阴风,关上窗后依然有,并且还把门关上了。
2.Tod使用刮胡刀割破了下巴。
3.Tod打开录音机听歌时,又听到了在机场听到过的约翰·丹佛的那首歌。
4.镜子中反射出Tod身后的一道黑影(暗示着死神)。
5.男主也收到了有关Tod的暗示(报纸打猫头鹰卷风扇)。
被风扇卷碎的报纸5.男主坐在飞机上后排时,两位女生央求和男主换座位,Tod做出了一只手横在脖子前面,一只手在头上向上提的动作,和吊死的样子类似,暗示了自己的死状。
男主你这白眼是几个意思啊?
6.“Tod”在德语中可译作“死亡”。
四、泰莉(在说话说到一半时被马路上的公交车撞死):当时在编剧的授意下,所有幸存者都聚集了起来,相互之间还吵了起来。
暗示如下:
这也是编剧授意的,万恶的编剧啊1.男主看到玻璃上反射出的公交车。
2.开始的时候,在泰莉与其他人被赶下飞机时,她的旁边挂了大量的巴士公交车的照片。
3.Carter在编剧的授意下是坐车来和其他幸存者会面的,汽车的收音机突然播放起了Nine Inch Nails的歌《Into the Voidh》,这首歌其中一句歌词就是“Final Destination”(最后的目的地)。
4、泰莉在骂Carter时所说的“Drop dead”(倒毙)刚好和她的死亡方式一模一样。
5、撞死泰莉的公交车的侧面装饰与180航班的机身配色非常相似。
6、泰莉死亡前涂的口红是偏黑色的,而女主曾说过一句:“黑色代表死亡。
”
你问我这是什么⊙∀⊙?
呃......这是泰莉被撞飞的瞬间 五、Lewton(女老师):先是马克杯热胀冷缩裂了,里面的酒都滴到了地上,还撒到了电脑里,后来电脑爆了,地上的酒全都着了,她想去够桌上的毛巾,被毛巾上掉下来的刀刺进胸部,之后她旁边的椅子还倒了,让刀插得更深。
Lewton老师死后,她的屋子就发生了爆炸。
暗示如下:1.关闭的窗户吹进阵阵阴风。
2.Lewton拿出的唱片是JOHN DENVER(约翰·丹佛)唱的歌(男主在机场厕所听到的那首《Rocky Mountain High》也是他唱的)。
3.Lewton擦完水壶后,上面映出她身后的黑影(死神)。
4.Lewton走到电脑前时身后大门上的图案是一把刀锋向下的剑(暗示着掉下来的刀)。
5.男主在路上看见有人在烧落叶,漫天飞舞的火星使他想到了火光和爆炸(Lewton的致命伤是刀上,但是先被炸成了重伤,死后屋子也爆炸了)。
6.Lewton家里的沙发上放着一个人偶,很像是棺材里的人,代表了灾难与不详。
这表情太惊悚了,演技高啊 六、Carter(片尾被广告牌砸死):当时他带着其余的幸存者(又是编剧的授意)飙车,还“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飙到了火车道上。
最后车子发动不了,安全带还打不开,但在火车撞汽车的前一刹那被男主拽了出去。
暗示如下:1.男主看见车窗上映出的火车的景象。
2.Carter被困在车内后,从后视镜里看到了弥漫而来的黑影。
七、比利(这段貌似被删减了,而且他的死亡和Carter获救可以算作是同一件事):Carter的车被火车撞爆时,留了一块铁片在铁轨上,铁片被火车轧飞,削掉了比利的头。
1.比利考驾照时,教练对他说:“Young man, you're going to die at a very young age.”(年轻人,你会英年早逝)2.比利在机场看飞机起飞时,飞机的光映在窗户上,映在玻璃上的位置就是他的嘴的位置,光在他的嘴上划过,暗示了死亡位置。
3.Carter多次开车差点撞到比利,暗示了Carter的车将是杀死比利的罪魁祸首。
最后比利被Carter的车的碎片崩死。
八、女主:闪电劈断电线,导致晾衣杆子失去控制打破水缸,水导电,使得女主家的电源完全失控。
女主开车出来时,成了精的电线飞到车子上,男主拿树枝都拨不走,汽油还漏了。
最后男主握住电线,女主才从车中出来。
暗示如下:
男主抓电线被炸飞1.男主发现真正的死亡顺序时,油灯熄灭;他使用打火机,打出的火花使他联想到闪电,预示着女主的死法将与电有关。
2、女主穿衣服时,刚点燃的蜡烛就熄灭了。
3、女主在水流出来后爬上架子时,水中出现了一个黑影。
九、男主获救,Carter被广告牌砸死:男主走到马路中间时女主叫了一声,男主闻声停下,面前的两辆车相撞,男主躲过一劫。
但被撞的汽车失控撞到旁边的杆子,杆子飞起来划掉了广告牌上的几根钢筋,广告牌因无钢筋支撑而掉下来,向男主飞来,男主被Carter扑在地上,躲过一劫。
Carter把男主扑倒后,广告牌飞过他们,但由于牵引力又飞了回来,这时Carter站了起来,于是被砸死。
暗示如下:
死前一瞬间......可惜他没有男主的光环1.六个月后,三人在巴黎机场通道里,死神特有的三角帽影子由远到近地映在墙上。
2.吉他手唱的歌、猪肉、滚动的圆杠打翻了装满钉子的桶、点火等不明确暗示。
3.女主的红酒被风吹倒,酒映红了纸上男主写的“ME”字样。
4.旅馆霓虹灯上的字,O81被打下来,倒回来恰好是18O(180,经常出现的180,航班号、深夜闹钟1:80)。
这个故事好像是有两个结局的,见下。
原版:为了终止死神的追杀计划,男主决定牺牲自己,以保护其余两位好友(女主和Carter),而故事最后是由人类获胜。
男主捡起电线救了女主,却全身着火牺牲。
男主死去的数个月后,剩下来的女主诞下了她跟男主的儿子,并带着他与Carter一起来到男主的墓前,回忆过去所发生的事,以喜剧收场(男主都死了还算喜剧???)。
修订版:为了终止死神追杀计划,男主最后决定牺牲自己,以保护其余两位好友,但他并没有死去,而故事最后是由死神获胜。
男主捡起电线救了女主,两人都成功逃离死神追杀。
6个月后,剩下的3人搭飞机到巴黎,庆祝他们欺骗死神成功。
但是在他们于巴黎庆祝其间,男主差点被巴士撞倒,大型招牌因为被巴士撞飞的电线杆砸中而砸死了Carter(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版的结尾)。
话说我怎么觉得这两个结局都不太好呢(这里的好指圆满度,与设计的精巧无关)。
最后的最后,我这篇影评真的实在是太长了(我写的所有影评中做好的一篇),估计已经是《死神来了》这部电影260多条影评中最长的了(估计再过几年也没人能写这么长)。
但我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虽说这部电影翻译成死神来了,但死神一次脸都没露。
而且这倒霉的死神也太敬业了吧,先是遇到了一个能预知死亡的男主,自己去他那里履行自己作为死神的职责,结果好几次都被男主拦下了,硬是从死神那里抢过了几条人命。
死神也要拼业绩的吗!
这么敬业,思想觉悟这么高,一次不成再试一次,这死神也太忙了吧,居然还有心情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杀人,这格调。
而且“死神来了”系列都拍五部了,后两部还是3D版的,死神这档期也太满了吧,不知道剧组有没有给这位又敬业、又有格调、又有无人可及的思想觉悟的并且还懂得与时俱进的时代劳模死神准备片酬啊!
怪不得自2011年《死神来了5》之后就没续集了呢,一看就知道是死神大大连拍了五部电影之后身心俱疲了,还要每时每刻履行自己工作的业务,外加之剧组估计还没给片酬,于是死神就不来了,也真是怪可怜的,我们也该好好体谅一下人家嘛~现在也快休息十年了,我们敬业、高品味、思想觉悟高还没日没夜拼业绩的时代楷模死神大大,您准备好再奉上一部《死神来了6》了吗?
上映时间:2025?!
星期五和13这两个厄运buff的加持下……真实事件:纽约肯尼迪机场出发,20分钟后爆炸解体坠海,200多名乘客罹难。
第一部真的太好看了,刀架的戏,到现在都让我害怕,每次动刀的时候都会想起来,都会非常小心
尼玛是谁想出来在盘山公路上的大巴上放这个傻逼片子的,赶紧站出来领死,而且是中文配音!没有比这个更屎的搭配方式了!
艾利克斯的妈妈在收拾行李时撕掉箱子上的标签,意味打开了大灾难的开关.
该死的巧合让我反胃
永远是最好的一部。无论是创意还是对规则的设计。这才是把东方的玄学和西方的技术主义死脑筋融合得恰到好处的作品啊。
2000年的时候不敢看- -现在勉强看了后面几部以后再回头看这部又觉得..虽然死法没后面那么恐怖,但倒是在人物塑造上更成功一些. 但这系列的片子要真说深意, 也真的就是唤起心中对死亡无限的恐惧吧, 果断是不能多看....
电影创意好,可是续集多了而且思维都没变,分就低了
放在2000年确实是好看。现在看很多剧情太尬了
吓死人的片子。我看一半心脏受不了,把耳机摘了才看完。不是恐怖,不是血腥。是惊悚,太吓人了。举个例子,好端端的一个人在说话,突然撞过一辆公交车把她碾成肉饼。心脏病慎看。 看完很难受,坚决不看续集。
因为是跟特殊的人一起看的所以给一颗星,真不怎么样
当年很喜欢的一部恐怖片,很逻辑推理性。每一步都是一个圈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结束……
终于把这个系列补完了,看起来蛮轻松的,我发现对这类快速死亡血浆片还是接受度很高的
第一部开创的模式,延续了234……
看完后,一直后怕!感觉就是还不如男主他们在飞机失事时就狗带呢。。。
这都是宿命!!我承认我胆小。基本从来不看恐怖片儿~这样的片子已经到达我的底线了。不过还是把死神系列全看完了,觉得这部算是最好的了。
death is not the end birthday or terminalanother chance这部真是想看快二十年了🙉还是很有趣的!只有天选和神婆才能活啦!(原来以为比利能活的,没想到叫比利最后都惨🙉)机关设计蛮好玩,到最后就想着到底咋死哈哈哈 creep最后那个小哥没的时候笑出声了🤣破解死神的设计design,觉得死神跟风火电神关系一定不错w殡仪馆黑人小哥的台词很有趣啊,迟早要见w看这部会想到隔壁的大逃杀,美国版是不是就变成了死神来了w这边god还是蛮重要的女主好看啊!说个细思极恐,昨晚想着这两天看这部,然后今天就有新闻说一男子在机舱大喊他们是机器人飞机要出事,还说第六次循环了哈哈我的直觉又开始了噫🙉1.6 0:16标记看过导演华裔还导美恐!
6.6/10。死神制造了空难,然后一次次通过制造「巧合般的意外」来按特定顺序干掉幸存者们(也就是主角团)。男女主都有预知死亡的能力,于是以他们为核心主角团试图找到逃过死神魔爪的方法。故事总的来说还是挺有意思,但是角色经常被强行降智。视听上是标准水平的陈词滥调(节奏可以更紧凑。电影很多部分挺有悬疑惊悚感,但有些部分就那样)。
一点不都像是中年男人拍的,反而像是一个大学生拍的,充满了青春洋溢的自以为是
像《死神来了》这种预知未来的电影,和《开端》这种无限循环的电影,它们最引人深思的地方都在于,当主角在飞机、公交车或其它交通工具爆炸中幸存下来后,警察不会恭喜你大难不死,反而会怀疑你是犯罪嫌疑人,毕竟如果不是你干的,你怎么知道飞机要爆炸?你为什么要在飞机爆炸前下飞机?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说实话,不能说你梦见了飞机爆炸,或者这一切都是无限循环的,因为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而且男主救了同学后,同学非但不感谢他,反而把他当成怪胎。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残酷的事实,他的正确做法是一个人下飞机,让其他人死在飞机上。而且下飞机时要很冷静,不能说飞机要爆炸了,事后警察问你为什么下飞机,也要随便编个理由,比如有东西忘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