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酒店
โรงแรมแม่โขง,湄公旅馆,湄公河大酒店,Mekong Hotel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金吉拉·潘帕斯,萨卡达·卡温巴迪,Maiyatan Techaparn,Chai Bhatana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英国语言:泰语年份:2012
简介:This experimental work begins with director's rehearsing his new film Ecstasy Garden. The film crosses back and forth the border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详细 >
吉他里的泰老
循环的吉他+潮湿软儒的泰语,是按摩店的昏睡配置。谢谢朋友送票☃️
邦哥继续装神弄鬼,房间-酒店-河流,跟之前的短片有些延续
游魂们。
吉他从始至终加上泰国软妹的声音,让人有种坐在某个古镇的小酒吧的感觉。电影固定机位,而且画质渣,很明显导演没兴趣在这方面下功夫,一直在用电影表达东方的禅意,轮回。假如没有配乐⋯⋯
一个 两个 三个 灵魂交汇记忆交织 真实和虚幻在不变的河流边融为一体 (私心加一星
导演若无其事弄几个鬼出来还真是有自己的风格~ 一老一少的固定演员大概就像是蔡明亮的李康生吧 难得看到这个国家出现一部碰触到政治的电影 即使是用隐晦的手法
艺术电影、实验电影什么的我也不懂。就想“能不能弄得更像电影一点”?全程的无剧情,意识流就不提了,最后冗长的说不出持续了多久对着湄公河的“长镜头”,就是清晰版的监控头视频画面。昏昏欲睡中我终于没坚持住,顺应生理渴望闭上了眼睛……等再睁开眼,还是完全一样的画面,说监控视频画面不是比喻,就是客观描述 ⊙o⊙
摄影很没有章法,看来之前是过誉了呀
但事实如若告诉你,或更内疚,我见过如此淡定的超现实吗,似乎没有
阿彼察邦是氛围的魔术师,从吉他到符号都千斤拨四两,开放性的多重释义空间顺湄公河流蜿蜒而下,承载着只属于泰国的私人记忆。异国乐曲侵入六百年的轮回转世,现代和传统在河岸边交杂,安宁平静的表象下鬼魅浮生。她说,可以忘记我的名字,但不要忘记我的容貌,神秘主义打破了花瓶束缚后复苏,夹杂着原始又离奇的张力。挖掘机挖掘土木推倒城市,人们都站在流淌的历史节点上,总有些传统保持原样,源源不断的浮木交织出新世界的意义网络,过去和未来汇聚在当下。令人心醉神迷的长镜头,游艇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打转,而浮木缓慢地遵循上天旨意一骑绝尘——现代的繁杂会远去,但传统因诗意大获全胜。
这种电影本来就是用来感受的,要讲什么重要么?就不要再拿历史传说攀缘附会了。
继续装神弄鬼
游魂与现实没有边界,轮回成为家常谈话,固定镜头的对话+不断循环的吉他声,我感到烦躁。
画外不断重复的吉他音,感谢非线性编辑系统,《湄公酒店》创造了一种灵魂化的绵延,悖谬地抵抗摄影机凝滞的定镜,沉重的肉身。“凝滞”意味着中间状态,这种中间状态不仅是地缘上的泰国–老挝边境,与此同时也是一如阿彼察邦的以往设定,生命与死亡的共同空间。酒店可以拥有坟墓或灵界的亲缘性,也许是即将或已经经历湄公河洪水肆虐的灾难现场,通过神秘化的存在,他们似乎某种意义上确定了自己的幽灵身份,也或者是在凝滞的坟墓空间中,活着的人生成–死者,并通过画框般的窗户或电视中的镜像返照生者的世界。
也只有如此安静、宁静、平静,思绪才能穿梭在幻想里,和朝思暮念的已故至亲团聚,互诉衷肠。阿彼察邦的灵魂对话已炉火纯青,但这部偏做作了些。金棕榈之后,河水代替了雨林,这似乎在显示阿彼察邦更加淡然的态度?。
挖掘机的画面还蛮可爱的
和《正午显影》连着看直接给我送走了 比起前一个 这个一共就仨场景翻来覆去出现 片尾怼着河岸拍了六分钟 贯穿始终的吉他比摇篮曲还摇篮曲
泰国电影周 重看加满,如果以放松的状态进入,真有种“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境界。//20190706初看 四星半。湄公河源自中国,又是泰国和老挝的边境河本身就附着了太多的“意义”,阿彼察邦并没有刻意回避,而是与之起舞。他在流动的时空中设下观测的坐标,平视却又“高屋建瓴”地将一切尽收眼底,倾听历史的告解,投射威权的阴影,喂饲饥饿的回忆。至于阿彼察邦影像中脱离叙事的“动作”,倒未必有多少象征性,但总是造成脆弱的秩序感,而他影像的无序和有序往往是同构的。
像意识悬在飘渺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