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芳儿是她在木兰围场与康熙第三次见面的一幕,也是她最初知道他就是当今皇上的时候。
当时觉得她和他之间的磁场实在太契合了,小时候不懂,只觉得他们很般配,应该在一起。
而且,是第一次觉得在银幕上看到皇帝和皇后这么般配。
现在才懂,原来这就是所谓的金风遇玉露。
那时我只看到了她被赐婚给皇上那一集就没有再看下去了,我以为这之后他们就会过上王子公主一样幸福的生活。
然而,我错了,在遇到芳儿之前,康熙早已心系他人。
这是我在后来重看时才知道的。
原来,并不是每一次美好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般王子公主的童话。
然而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冰月才是先入为主的那个女主角,但是对我这个从芳儿出场时才看剧的人来说,芳儿才是先入为主的那一个。
更何况,在我印象中,芳儿太美好,娇好的面容,青春洋溢,绿鬓红颜又英姿飒爽。
我太欣赏这个优秀自信并理智沉着的姑娘。
也从潜意识里觉得,只有他才配做康熙的皇后。
最近重新看了少年康熙里只有芳儿出现的片段,虽然在在40集的剧里出现的片段加起来才200分钟,但却足以奠定她在我心中的地位~最好最美的少年皇后。
冰月似乎是在每一部古装言情剧里都会出现的和男主角谈情说爱浪漫缠绵的美丽痴情女子,但是芳儿却是独一无二的赫舍里皇后。
芳儿的好是因为她爱上了康熙才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而康熙也正因为有了芳儿才展现得出他千古一帝的气魄和独特,若和冰月在一起,玄烨的一生也许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为爱痴狂的一个有才华的帝王而已。
她曾经为自己不能生而为男,不能替家族争光、抱效家国而懊恼,她曾经锋芒毕露争强好胜。
然而当她遇到了他,她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平凡女子,她不会像作为辅臣的爷爷索尼一样,心里装着的都是家国天下,她心里只装下一个他就够了。
皇后和凤冠,坤宁宫和权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只是她的丈夫是帝国的君王,她必须掌握好这些东西。
聪明贤德如她,她把这些都把握得井井有条,甚至在皇帝和孝庄都病倒无法处理内忧外患时挺身而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力挽狂澜让根基尚浅,局稳的帝国度过了危难关头。
她是个學贯古今,深黯政治和权力争斗的女子,但她不玩弄政治,她清楚地知道她只是现在康熙背后的女子,她了解也相信他丈夫的才能。
我最爱的荧幕伴侣似乎都有共同特点,灵魂契合的soulmate,这种契合是价值观的认同,是对彼此才能的欣赏,能发现彼此身上别人很难发现的闪光点,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和行为,最重要的是,是因为彼此才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芳儿是最懂康熙的,康熙的所有想法她都了然于心,她也是最相信康熙的,连孝庄都无法达到的相信,因为了解,所以相信。
非常喜欢他们之间什么都不说的眼神交流,似乎不说任何话也能达成默契。
康熙在准备孤注一掷与鳌拜背水一战前去找她,却只字未提明日可能遭遇的种种险恶不测,只轻描淡写地问她,皇后,如果朕死了你会怎么样,她答,不怎么样。
他也毫无见怪,你会跟着我一起死吗?
她没有看他,可能吧。
手中的棋子没停下,低头说着,反正都差不多,因为人的心若没有了托付,很快也会枯死的。
她终于抬头看他,表情坚定却平淡,似乎还带笑意,所以,请皇上长命百岁。
而他也微笑,好,我答应你,好好活着,皇后你也要长命百岁。
若不是因为明天即将面临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这段平淡的对话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震撼。
然而就是那越是面临险恶和不测时越表现得平淡的心照不宣才可贵。
第二天,当他完成了和鳌拜的那一场殊死搏斗,夺得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朝堂上政变的胜利,终于可以从一个傀儡皇帝真正成为少年做主的帝王,他战袍都没脱,恍恍惚惚地来到了坤宁宫,她直直看着他,虽紧张却仍耐心等他说话,他仿佛瞬间放松了一般,背对她缓缓坐下,对她说,皇后,朕把你的命捡回来了……然后才闭上眼睛去消化刚刚过去的那一幕幕亲历的环生的险象。
也许彼时彼刻那坤宁宫才是他心里觉得最踏实最可靠的地方。
而她没有欣喜若狂,没有泪流满面,只是看着他的背影微笑。
或许在康熙心中,冰月是最柔软的地方,是最爱最疼惜的人。
但是他和芳儿是真正的灵魂伴侣和生命共同体。
只有他们遇到一起,才成就得了彼此的独一无二,这一个在乾清宫一个在坤宁宫的一双人儿才能真正配得上所谓的天乾地坤 要感谢《暮鼓晨钟》的作者还有《少年康熙》这个剧组塑造了赫舍里芳儿这个角色,虽然更多的是虚构和戏说的成分,但却合情合理。
无论是服装,妆容,演员都那么赏心悦目,完满了赫舍里这个角色。
她的温婉动人,她的美丽聪明,她的坚毅,她的深情,她的隐忍,她小小年纪却能大彻大悟,洞明世事却仍真诚执着。
对姚芊羽这个演员最初的认识是在《忠勇小状元》里的丁宁,后面的一些现代剧也看过一两幕,然而都不曾真正被吸引,是这个角色让我佩服起了她的演技。
她在不多的戏份中把赫舍里的每一个细节诠释得很自然却又准确,让人觉得,若不是她来演赫舍里,恐怕这个角色就不会这么动人了。
她难产临死时与康熙道别的那一幕,即使是不连贯地看剪辑,也能马上并且每一次都能被感染。
那么年轻娟秀的面容却是一片苍白,紧蹙眉头,泪锁双眼,不舍却仍微笑地看着康熙,轻轻去触摸他的脸。
她吃力地说着与他道别的话,她说她要走了,但是她舍不得他。
在生命弥留之际,她最遗憾的是不能陪他走下去了,最不舍得的是这么早就要离开他了。
好芳儿,在她短短的生命中,她照顾自己,孝顺家族,管理整个后宫,帮丈夫支撑偌大个帝国,支持并爱着玄烨。
做得那么多那么好,她怎能不让人心疼。
‘’芳儿要走了,也许要过了十世才能和您相遇,百世才能和您在一起,那或许是一千年一万年以后了,但是不要紧……芳儿会等您,值得……值得……‘’她蹙眉,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这一生最后的心意。
从此,与世长辞……从此,康熙失去了曾与他惺惺相惜,并肩度过很多难关,最知心的赫舍里皇后……
因为是超演的,他饰演的康熙阳光帅气,由于他的不懂事、任性,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把大清推到了生死存亡,幸好身边有一个处处为他想的皇后帮了他一把,这个四全皇后却早早的离他而去,在他经历了好友聚忠、放在心里深处的冰月离去后,又得面对皇后的离去,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康熙皇帝,但他失去了很多、很多。
他对冰月的那份感情,闹得如此轰轰烈烈,震天动地,最终却无缘在一起,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我看着非常心疼,最后他终于接受了皇后,两人孕育了一个阿哥。
此剧拍的不错,尽管有人说与历史不相符,可是谁真正见过历史,还不都是听人说的,抛开历史,我们只看情节,就会被里面的故事感动,里面那份份沉重的感情在今天还能剩下多少呢?
重温,瑕不掩瑜。
小孩子总要一点一点长大的,吃多少亏失去多少人,干过多少荒唐事儿,为自己的自负鲁莽付出多少代价。
人设玄烨是个小时候有癔症的人,说白了就是神经有点毛病。
可但凡天才大都有点异于常人的地方,成大事者,天赋之能往往不接地气,一桩桩和情义有关的事逼着他一点一点接了地气。
他自以为失去冰月之后,跟耿聚忠产生了嫌隙,也长出了深浅莫测的气势,一度差点往偏路上走。
所有人都走了,平三藩的一场大病被曹寅唤醒,这是一个亮点——能唤醒他的不是皇玛嬷的教导、不是赫舍里的扶持,是年少时最赤诚的心。
那一幕曹寅带着小帆船就像是一个浓缩了所有情义的符咒一样飘到了玄烨身边(表白小天使曹寅)。
这也暗示了玄烨不可能成为一个无情无义的帝王,于是有了最后得以保全的杰书——这是另一个亮点。
臣民迫于威势是不敢不从,可若是诚服于心,骨子里才不会反。
一出以退为进的戏码某种程度上也不算是戏,是给同宗的王爷一个找回初心的机会呀。
39集,玄烨终于凭己之力保住了第一个人,虽然,这是一个和他没多少感情的人。
难得在感情戏里站傻白甜不站才女。
赫舍里就像是女版的耿聚忠,可以并肩作战,可以相互扶持,活像是另一对肝胆相照的大兄弟。
女孩子做到这地步很难。
可他俩之间到底没什么爱情的酸臭味儿。
爱情就是你不知道他哪里好,但他谁也替代不了。
冰月就是这样。
在这个剧里,冰月不需要有什么城府什么才华,不需要惊艳众生,她只是站在那里,就很美好。
这个心思干干净净的姑娘,小时候显得头脑简单只是因为被照顾得太好,性格单纯也不强势。
经历了大风大浪后面她一样可以在短时间里做最正确的决断。
那个年代名节大概真的比命重(所以和董鄂妃是天壤之别),纵然和耿聚忠没有夫妻之实,可顶着耿家人的名分冰月确实没有活路。
女主大概是傻白甜人设的天花板了【傻白甜人设的天花板也无非是不惹事不害人不自以为是不玛丽苏...】这个剧里没有罪大恶极的反派,私欲重如杰书依旧能知悔改。
鳌拜也憨憨直直的可爱,只是他自负不自知,只是治国理念不对,一朝势力也不能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岔路。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种话不说也罢。
难得的,是都以为帝王家只有权势不能有情,在这里,情义一直都在。
说来当年的剧是真敢拍,这一系列前有静妃花束子的不伦之情,后有堂兄妹的禁忌之恋。
不得不说这种感情线是真美。
放现在哪还能过审了。
少年康熙 (2005)7.52005 / 中国大陆 / 剧情 历史 古装 / 蒋家骏 / 邓超 潘虹
不知道当年是什么契机看的这部电视剧。
因为我分不清我是看这部剧喜欢的姚芊羽,还是先喜欢姚然后因为有姚我才看的这部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当时不认识邓超,是因为这部剧有一点喜欢邓超的,然而也只是一点而已。
因为他饰演的皇上对芳儿不太好呜呜。
不过还是不能否认他的演技是很好的。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不是只有他演技好,这部剧里几乎全员都演技好。
这就是导演的功力。
当然还有编剧的功力,因为这部剧的剧情也挺不错的。
后来还有同系列的一部叫做《少年天子》的(应该是之后的吧?
我是这么认为的),也是很不错。
以前的我看剧,看的都是感情戏啊,就是现下人们说的CP。
我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站皇上和芳儿,我很不喜欢冰月。
虽然冰月和皇上还有耿精忠(哇,我居然还记得这个男二的名字)青梅竹马,三小无猜地一起度过小时候的美好时光,然而我从冰月小时候就不喜欢哈哈(不过其实我不记得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但记得是某人演的小时候。
那时候就觉得一般吧)。
等他们长大了,冰月养成了一副很别扭的性格,又喜欢皇上,又有点作,什么都不说,又让人觉得她受了天大的委屈。
而芳儿,哇,一出场就是又飒又美的四全姑娘,有性格,有才气,有家世,有容貌。
这般美好的姑娘偏生喜欢上了玄烨,为了救玄烨,让自己的爷爷能倾尽全力义无反顾地帮助当时陷入绝境的玄烨,她不顾全家的反对去求了当时在朝上举足轻重的爷爷,明知那时的玄烨不爱自己,也一定要嫁给玄烨。
之后做好自己的皇后,不强求什么,一路扶持着玄烨不断成长壮大。
特别感动的是在玄烨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战败而粮草又不断告急的消息而气急攻心昏迷数日后,芳儿以皇后的身份站出来主持大局,巧施妙计化解了粮草的难题,又亲自去求了老将出马稳定战局,一边又夜以继日地照顾玄烨,鼓励期待玄烨早日醒来。
简直就是雍容大气而又睿智娴淑。
天哪,一切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可惜的是,这世界总是这么残忍。
当玄烨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喜欢芳儿的,知道芳儿一直站在自己背后为自己做了很多,真的放下冰月后对儿时的伙伴耿精忠的背后的势力进行清除时,芳儿却在这时因为难产而死。
呜呜,芳儿死的时候我真的哭惨了。
整部剧里,我就深深地记住“赫舍里芳儿”这个超级好听的名字,也超喜欢这个四全姑娘。
后来,姚也演了很多家庭伦理之类的剧,我几乎都有看,哈,那些年她还是很火的,电视里几乎都是她的剧。
不过最近偶尔刷到说她的消息,是她好像整容了,变得长得有些奇怪了。
唉,回不去的那些年啊。
ps:前头说到演技这个东西。
我还想提一嘴潘虹。
她的演技当然是不错的,听说还获得过许多奖项,是属于一说出来人们都要称之为老戏骨的人。
然而她的演绎方式我一直不太喜欢。
她好像总是演那种有点神经质的角色,又或者,其实不是角色神经质,是她总是以有些神经质的方式来演绎。
她的表达形式我不太可,感觉她的演绎方式更适合话剧吧。
不仅是这部剧里,她演的所有角色我几乎都不太喜欢,即使有时候那个角色其实很不错。
小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芳儿是她在木兰围场与康熙第三次见面的一幕,也是她最初知道他就是当今皇上的时候。
当时觉得她和他之间的磁场实在太契合了,小时候不懂,只觉得他们很般配,应该在一起。
而且,是第一次觉得在银幕上看到皇帝和皇后这么般配。
现在才懂,原来这就是所谓的金风遇玉露。
那时我只看到了她被赐婚给皇上那一集就没有再看下去了,我以为这之后他们就会过上王子公主一样幸福的生活。
然而,我错了,在遇到芳儿之前,康熙早已心系他人。
这是我在后来重看时才知道的。
原来,并不是每一次美好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般王子公主的童话。
然而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冰月才是先入为主的那个女主角,但是对我这个从芳儿出场时才看剧的人来说,芳儿才是先入为主的那一个。
更何况,在我印象中,芳儿太美好,娇好的面容,青春洋溢,绿鬓红颜又英姿飒爽。
我太欣赏这个优秀自信并理智沉着的姑娘。
也从潜意识里觉得,只有他才配做康熙的皇后。
最近重新看了少年康熙里只有芳儿出现的片段,虽然在在40集的剧里出现的片段加起来才200分钟,但却足以奠定她在我心中的地位~最好最美的少年皇后。
冰月似乎是在每一部古装言情剧里都会出现的和男主角谈情说爱浪漫缠绵的美丽痴情女子,但是芳儿却是独一无二的赫舍里皇后。
芳儿的好是因为她爱上了康熙才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而康熙也正因为有了芳儿才展现得出他千古一帝的气魄和独特,若和冰月在一起,玄烨的一生也许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为爱痴狂的一个有才华的帝王而已。
她曾经为自己不能生而为男,不能替家族争光、抱效家国而懊恼,她曾经锋芒毕露争强好胜。
然而当她遇到了他,她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平凡女子,她不会像作为辅臣的爷爷索尼一样,心里装着的都是家国天下,她心里只装下一个他就够了。
皇后和凤冠,坤宁宫和权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只是她的丈夫是帝国的君王,她必须掌握好这些东西。
聪明贤德如她,她把这些都把握得井井有条,甚至在皇帝和孝庄都病倒无法处理内忧外患时挺身而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力挽狂澜让根基尚浅,局稳的帝国度过了危难关头。
她是个學贯古今,深黯政治和权力争斗的女子,但她不玩弄政治,她清楚地知道她只是现在康熙背后的女子,她了解也相信他丈夫的才能。
我最爱的荧幕伴侣似乎都有共同特点,灵魂契合的soulmate,这种契合是价值观的认同,是对彼此才能的欣赏,能发现彼此身上别人很难发现的闪光点,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和行为,最重要的是,是因为彼此才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芳儿是最懂康熙的,康熙的所有想法她都了然于心,她也是最相信康熙的,连孝庄都无法达到的相信,因为了解,所以相信。
非常喜欢他们之间什么都不说的眼神交流,似乎不说任何话也能达成默契。
康熙在准备孤注一掷与鳌拜背水一战前去找她,却只字未提明日可能遭遇的种种险恶不测,只轻描淡写地问她,皇后,如果朕死了你会怎么样,她答,不怎么样。
他也毫无见怪,你会跟着我一起死吗?
她没有看他,可能吧。
手中的棋子没停下,低头说着,反正都差不多,因为人的心若没有了托付,很快也会枯死的。
她终于抬头看他,表情坚定却平淡,似乎还带笑意,所以,请皇上长命百岁。
而他也微笑,好,我答应你,好好活着,皇后你也要长命百岁。
若不是因为明天即将面临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这段平淡的对话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震撼。
然而就是那越是面临险恶和不测时越表现得平淡的心照不宣才可贵。
第二天,当他完成了和鳌拜的那一场殊死搏斗,夺得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朝堂上政变的胜利,终于可以从一个傀儡皇帝真正成为少年做主的帝王,他战袍都没脱,恍恍惚惚地来到了坤宁宫,她直直看着他,虽紧张却仍耐心等他说话,他仿佛瞬间放松了一般,背对她缓缓坐下,对她说,皇后,朕把你的命捡回来了……然后才闭上眼睛去消化刚刚过去的那一幕幕亲历的环生的险象。
也许彼时彼刻那坤宁宫才是他心里觉得最踏实最可靠的地方。
而她没有欣喜若狂,没有泪流满面,只是看着他的背影微笑。
或许在康熙心中,冰月是最柔软的地方,是最爱最疼惜的人。
但是他和芳儿是真正的灵魂伴侣和生命共同体。
只有他们遇到一起,才成就得了彼此的独一无二,这一个在乾清宫一个在坤宁宫的一双人儿才能真正配得上所谓的天乾地坤要感谢《暮鼓晨钟》的作者还有《少年康熙》这个剧组塑造了赫舍里芳儿这个角色,虽然更多的是虚构和戏说的成分,但却合情合理。
无论是服装,妆容,演员都那么赏心悦目,完满了赫舍里这个角色。
她的温婉动人,她的美丽聪明,她的坚毅,她的深情,她的隐忍,她小小年纪却能大彻大悟,洞明世事却仍真诚执着。
对姚芊羽这个演员最初的认识是在《忠勇小状元》里的丁宁,后面的一些现代剧也看过一两幕,然而都不曾真正被吸引,是这个角色让我佩服起了她的演技。
她在不多的戏份中把赫舍里的每一个细节诠释得很自然却又准确,让人觉得,若不是她来演赫舍里,恐怕这个角色就不会这么动人了。
她难产临死时与康熙道别的那一幕,即使是不连贯地看剪辑,也能马上并且每一次都能被感染。
那么年轻娟秀的面容却是一片苍白,紧蹙眉头,泪锁双眼,不舍却仍微笑地看着康熙,轻轻去触摸他的脸。
她吃力地说着与他道别的话,她说她要走了,但是她舍不得他。
在生命弥留之际,她最遗憾的是不能陪他走下去了,最不舍得的是这么早就要离开他了。
好芳儿,在她短短的生命中,她照顾自己,孝顺家族,管理整个后宫,帮丈夫支撑偌大个帝国,支持并爱着玄烨。
做得那么多那么好,她怎能不让人心疼。
‘’芳儿要走了,也许要过了十世才能和您相遇,百世才能和您在一起,那或许是一千年一万年以后了,但是不要紧……芳儿会等您,值得……值得……‘’她蹙眉,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这一生最后的心意。
从此,与世长辞……从此,康熙失去了曾与他惺惺相惜,并肩度过很多难关,最知心的赫舍里皇后……
转自: 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3818112764114.html清朝皇室袭爵的方式是降袭。
慢慢的满族骑兵都战斗力不如从前了 …… 具体来说就是: 亲王的一个儿子,即世子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封不入八分公; 世子的嫡子封不入八分公,其他儿子封一等镇国将军; 郡王的一个儿子,即长子承袭郡王爵位,其他儿子封一等镇国将军; 长子的嫡子封一等镇国将军,其他儿子封二等镇国将军; 贝勒的嫡子封贝子,其他儿子封二等镇国将军; 贝子的嫡子封镇国公,其他儿子等三等镇国将军; 镇国公的嫡子封辅国公,其他儿子封一等辅国将军; 奉恩将军的嫡子仍袭奉恩将军,其他儿子就不入流了,成了闲散宗室。
王公的侧福晋(侧室)、妾媵所生的儿子,也有相应的封爵。
比如,亲王侧福晋所生儿子封二等镇国将军,妾媵所生儿子封三等辅国将军。
当然,《钦定大清会典》的典章是一种理想状态,皇帝在实际封爵过程中常有变通。
这种降袭的制度,与历朝历代不同,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宗室爵位泛滥,不会出现王爷、贝勒爷遍地走的现象,既可减轻财政负担,也省得皇室滥权欺压百姓。
两个都是可怜人,我更喜欢冰月。
冰月对玄烨的爱是青梅竹马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虽骨科,但纯粹。
冰月不懂朝政,或许她代表了康熙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一面。
芳儿,招摇而张扬,我虽然喜欢直率的女孩,可是她这种强加自己意愿给他人的强势,我不喜欢。
芳儿若真有本事,就等玄烨真正爱上她了迎娶她,何必强嫁入皇室?
芳儿若真有志气,就放弃后位,从封妃开始,等真正得到玄烨的心,真正得到皇上认可的时候再封后,何必央求爷爷索尼去做权利交换?
芳儿若是关心索家上下性命,关心索尼仕途,关心大清江山,就该让索尼来做选择,毕竟朝堂之事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孩懂还是朝中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懂啊?
她就不该拿自己的爱情去迫使索尼去和孝庄做政治联姻,为自己单方面的爱情去赌上索尼的仕途。
虽说最后结果还好,但我只能接受把这段历史里索尼的选择写成索尼自己的选择,写成孝庄索尼之间的绑定和索尼权衡之后的决心,而不是写成这样一个未出阁的单相思女孩为了一己之私去迫使爷爷做权利交换换得自己想要的婚姻和皇后之位。
不可否认芳儿对玄烨的爱很深,可也无法否认这份爱包含了太多的附加条件,比如她要求的比她强的能力、她要的征服,她的好胜心,她要通过强行联姻去争取对方的心的这种不甘心和跋扈。
我无法祝福这种一方单恋强求而来的感情。
虽然不喜欢编剧给这版的赫舍里皇后写的人设和剧情,不过演员的外形气质完全在我的审美点上。
康熙——少年不得父亲福临的疼爱,熬过天花登上帝位,从四辅政大臣中讨得实权,登上帝位的路上他牺牲了亲人、朋友、忠臣...不过想象宫廷斗争历来也没有不流血的;感情方面,不能和青梅竹马的冰月在一起,等意识到真正爱上芳儿后芳儿却也离他而去,真正历史上她立过三个皇后,没有一个能陪他走到最后;儿子众多,心爱的太子不争气让他两度废除,众多儿子多才多艺,可是生在帝王家可以想象面临的又是残酷的帝位之争...可怜的康熙、孤独的康熙、优秀的康熙、伟大的康熙
是幻觉。
这就是中国导演、编剧的水平。
还有三观有问题: 男人无原则对女友好就是好男人?
(见嘟嘟买了包包后,闺蜜的品论)... 接着看吧,总之做饭没事干。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出轨(而且感觉很美好,毫不违和),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几乎是所有婚外恋的宿命),这时候所有的处理步骤也是教科书级别的:坦诚地不留死角地与另一半沟通,请求谅解;与孩子开诚布公地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也是家庭一员,有权知道家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关系
这里面的杨紫小时候很好看啊,我发现以前拍的电视剧演员实际年龄和剧本年龄都差不多,所以演的很符合眼缘,现在拍的电视剧都是大龄演员演年轻的再演老的,有点受不了,邓超实力派,潘虹演的太好了,感觉那时候拍的电视剧很自然,没那么多虚假的特技,里面的演员妆容也随和,不做作,三阿哥那个小演员演的也不错
很喜欢这版赫舍里皇后,但编剧非让男主真爱毫无魅力的水兵月格格
把康熙拍成个SB。
看着令人生气,什么鬼石乐志剧情半夜看完,越想越气这部剧的权谋就像小孩子意淫,感情戏就是给观众喂屎。我为什么要熬夜追完?感觉吃了混了大便的潲水。
还行,当爱情片看吧。
台词写的很棒 但是邓超眼神没光 不如少年天子卖力
再看一遍,发觉康熙对冰月只是一种得不到的不服气而已,他们都彼此不理解~芳儿才是那个能够理解康熙的真爱啊~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对冰月的怜爱~
和少年天子比起来差太多了,没办法比
看过(11.12.3.13:55)小時候看的...(18.5.16.10:43)重温完少年天子接着重温这部 发现 差的太多了 台词就不如少年天子精细 时间线也感觉和上部对不上 差距太明显啦(21.2.17)
小时候的杨紫太可爱了,“三哥哥”
曾经为此哭的死去活来。| 重看了一遍,忽然想明白,十年前哭的死去活来,十年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说的只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就像自己的成长,你所收获的,这十年,都是失去。(2016.11.20)
看完张智霖和梁小冰的港版,觉得还是这版好看。冰月招人怜爱,芳儿又巾帼不让须眉。从皇帝专业户时期开始喜欢邓超。
什么垃圾
冰月好好看
还不错
这一部跟少年天子一样好看
剧评居然这么少哈,等我有空也来写一篇。很久很久以前看的,超级喜欢赫舍里芳儿。超级超级喜欢。
整体来讲,本片想讲的故事比实际讲出来的故事要精彩并且丰富,所以导致观众看见演员那么震撼的表情一头雾水,满脑子问号:“发生了什么?”两个星给芳儿,一颗星给结局。最后芳儿生的胤祯我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最后还是哭了。本片需要观看者大量脑补情节。和《少年天子》不论从哪方面都没得比。
当年迷得不行
冰月和皇帝哥哥也是童年意难平之一
避雷滋滋和滋滋粉丝,强行捂嘴路人本来对紫是无感不喜欢不讨厌但现在很雷她。明星的路人缘都是被粉丝给败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