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到片尾才知道背景是纪念Markus Heitz的。
我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去套故事中可能的一切意象在象征着什么( 难道是最近iconology文章看多了的副作用?
),它仅仅就是一个有关幻想的故事,又何必想的那么复杂,这样讲也不对,幻想可能也就是最复杂的了吧,因为总是解释不通:比如为什么这人设各种让我联想到张晓刚的作品,还有why hello kitty doll??
最后想说对主角讲You are not so normal. Because you have kind eyes
这部电影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即使不用字幕也能看出男主角的思想挣扎,他一次次排除了对妻子的怀疑,致使让控制他的人都感动了,但是他在现实中又被自己的想象害怕了,情节非常曲折,总之反映了人类很简单的思维,现实与想象、信任与怀疑,好好看吧。。。
越说越乱的感觉
貌似情节平庸的剧情,其实内涵了当今的很多问题,欧洲一体化.关于自己对于自的生活,自己心里是不是也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忍受现在当前的生活呢?还是像主角样,告诉自己心里不是这样所想,去改变呢.这部电影其实真的没那么简单.....
娱乐指数:★★☆深刻指数:★★★★感动指数:★★新意指数:★★★综合指数:★★★未来世界石油耗尽,人们天天乘着地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穿梭,地下最庞大的商业帝国企图用一款特制洗发水来控制人的思维,充满了关于极权统治钳制思想的政治隐喻,平凡而又向往自由的小老百姓给了这黑暗帝国沉重一击,不过终究还是被另一个政治势力所利用,不可避免地将陷入到下一个轮回。
从观赏性上讲,全片风格阴郁,人物表情僵硬,主角破坏反派阴谋难度过低,不管女主角多么冷艳魅惑、献身诱人,故事本身还是多少显得无趣。
磨皮、瘦脸、大眼睛……这是哪个直播平台拍摄的电影啊!
哈哈从电影的画面来看,导演用了夸张的漫画形象来展示,特别是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非常的清晰。
整部电影叙述的故事很简单,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用人物的面部表情来探视内心,人心是多么无趣。
电影里面所有的场面都是一片荒芜,陈旧的大楼、无人的街道,破烂的地铁站,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俄罗斯的电影,在描述废弃的西伯利亚城市的现状。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背景,荒凉且无趣。
再说电影的故事,非常的简单,可以说看完之后也没反应过来这个荒诞的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说实话没看懂整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只是一个无趣的人面对无趣的生活,无趣的工作,面对爱人也找不到原本的激情,甚至晚上熟睡的女友手里拿着的XXX,也说明两人之间的不和谐。
两人在经历了一天的分离,经过了诱惑、等待之后,回到家发现原来平凡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个真是一个简单的普通人经历的不普通的一天,才发现普通的幸福吧。
最后如果看完影评你不知道我讲了什么的话,就说明你看懂我的意思了,因为这个影片也没让我看懂什么啦!
哈哈!!!
🪐北欧联合制片 满屏外溢着北欧独属的清冷镇静机械化般的秩序感🪐这是一部拿下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未来数字电影”的科幻作品看似阴冷压抑的生存环境掩埋不住一些温柔的人在不远的2024年,人类危机重重而至,能源枯竭,经济萧条,Tre集团计划将整个欧洲地铁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并命名为METRO人们只能乘坐地铁出勤,生活品也处处被Tre垄断,其中销冠产品蓝色洗发水是Tre集团隐藏最深的阴谋,洗发水中的物质会渗入人的大脑形成等离子信号,久而久之人的所见所闻可传输回公司主机,主机也可以给人脑传输声音这些声音影响着你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购买决策而主人公罗格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受一个特殊女人的帮助开始了一场革命革命尚且成功,幕后居于高位的继续做人生赢家,罗格还是罗格继续普通人的生活🪐85分钟的影片,隐喻和讽刺持续不断被导演随机抛出总会有一个如高空坠物一般砸醒内心一直装睡的小心思或许是那个地铁中愣神的面容;是那个从工位起身后的茫然瞬间是似曾相识的脑中对话;是爱人赤身相见却逃之夭夭的下意识是对监视与被监视的欲望和恐惧;是被利用后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心甘情愿是用跟别人不一样来证明自己还活着;是在意到失眠又死鸭子嘴硬的说无所谓是穷极一生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个普通人…或许这就是导演的阴谋他造了个让我们可怜又畏惧的罗格然后这个罗格又在我们心里造了一个声音“我不是他这个样子吧…一定不是,我有证据证明不是”此刻鱼儿上钩了,鱼儿头上三尺是资.本,资本头上三尺是政.权定格这幅画并提名《地下理想国》
这部瑞典惊悚科幻动画片,获得了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未来数字电影奖”。
它整体色调阴冷悲凉,用无尽悲伤的氛围,和孤独寂寞的人格刻画,营造出一个未来的世界。
这是一种告诫。
画风是真人加动画的,人物沧桑,音乐悲凉。
看名字以为乌托邦,一开场那个色调倒就妥妥的反乌托邦。
场景和设定同一些未来背景的悲观倾向故事基本一致。
阴冷又神经质,每个细节都在讽刺现实。
太压抑,从监控网络发展到直接监控人的大脑和思维。
其实仔细想想,现在这个时代也没有大的区别了。
画风清奇,灰暗的色调和略显猎奇的人物形象明示了主题。
谁能料所谓的理想国只是统治阶级和商业巨头们控制人类思维的巨大谎言。
逃不脱的思维控制,反不了的乌托邦。
本来以为片子的片名就决定这是一部对人类由于不可遏制的欲望而导致的自然世界毁灭后的人类生活,片中会大幅的讲述人类那时的悲惨,以及出于对人类社会自我毁灭的拯救,这将是一个穿插着大公无私的复仇计划,而拯救人类于水生火热之中的英雄故事但是,等到TRXX集团因为一场阴谋(无法断定妮娜的动机,暂且这样判断吧)而被摧毁,罗杰抱着浴缸在地铁上用真诚的眼神劝说一个陌生男子不要用DANST洗发水,然后男子将矿泉水导入浴缸时,金鱼瞬间的翻身一跃,让我对于这毫无预期到来的结局的落脚点,眼前一亮。
罗杰走出地铁大门,雪花飘散下来,是对世界的净化;相拥恋人之间不可缺少的感情便是对那个欲望毁灭了自然的世界的最好拯救良药;罗杰在床上生活的不举,也在人类控制世界的消亡后,得以恢复自然的本能。
地铁里那个看起来近似疯狂的老头呐喊的声音依然非常清晰:我要证明四季真的存在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于是最后雪花飘下来,覆盖了所有遗留在地面世界上的建筑物,太阳升起来,逐渐驱散了笼罩在人类上空的乌云,四季也许就真是开始从净化中开始循环起来。
但是,也许这也只是另一个寒冬的到来。
毕竟,Trexx集团的老头子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女儿,妮娜继续开始执掌这个超级集团。
附《新民周刊》采访导游的访谈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php?id=137561
丹麦的动画片,,不得不说的是,人物画得很丑,不知道是作者故意这样设计人物的,还是丹麦的动画就是没有日本发达。。。。
抑或只是审美观的不同。。。
难以理解。。。
丑得有点难以接受了。。
让本来就有点悬疑的故事,因为这么恐怖的人物,,而更加深了恐怖的气氛。。
讲的是一瓶头发水,可以顺着头皮进入人的大脑,从而控制人的听力和视力。。。
罗杰就是这样一个被控制的目标。。
但是控制他的人告诉了他真相,也为此丢掉了性命。。。
而Nina是怀抱着另一个计划的人,,他们两个合作,,进入洗发水公司的内部。。。。。。
罗杰经过了这段离奇的生死经历,又回归了自己地上困难的生活,而整个世界还是在一个巨大的网络监控下。。。。
千禧年的结束标志着许多事的结束,自然资源枯竭了,全球金融市场崩溃了,而关系到所有人命运的这次危机,仍然把个体孤立在他的毁灭里,他们说,和平和流动性将把我们从这场崩溃中拯救出来,TREXX集团把所有欧洲的地铁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并称其为“the metro”。
2010.12.08
转载自http://www.sweden.cn/culture/art/film/2011swedishfilmweekinchina/metropia/directorsnote/作者:塔克•萨勒赫也许人们会把《地下理想国》描述成一部黑暗、幽闭的反乌托邦式的片子,但是它却很对那些喜欢看阴谋故事的观众的胃口。
那么,又有谁不喜欢一个好的阴谋故事呢?
有看不见的力量正在渗透和微妙地控制你的情绪与行为的这样一种想法或许并不那么讨人喜欢。
但是妄想赋予生命以意义。
真的,它对你有好处。
16岁的时候,我读了卡夫卡的《审判》。
我记得自己被他建造世界的手法给迷住了,在那个世界中——就好像在梦里一样——一切都有意义,而实际上一切都没有。
在那个世界中,一切都是有联系和有逻辑的,但却又是完全错误的。
在那个故事里,K是一个体制的受害者,就故事而言,这个体制是一个司法体制。
但这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体制。
比如,正在实行的民主就是一个体制。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被这个体制压垮了,对其运作方式缺乏抵抗能力,于是逃跑,并不得不开始思考。
如果你陷入这种情形,那么你或许会开始觉得“你”是有问题的,而不是那个体制。
《地下理想国》故事的核心是,罗杰怀疑发生了什么严重的错误,有什么事越界了,于是,他出去寻找证据,以确认自己没有问题。
——一个吓人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我的意思是说,我自己就一直这样。
我无法相信自己,不断被自己的想法所背叛。
当我被自己的思考方式困住时,“塔克!
塔克!
停下。
别那么想。
”我得承认,这听起来好像我是个疯子。
《地下理想国》是一种恐怖故事,一个最坏情况的场景。
这可以用任何创作手法来表现,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意识到,类似剧本上的东西在我身上发生过。
当电话营销员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或者当我读报纸的时候,我就会想:“哦,我的天啊。
我们正生活在《地下理想国》里。
”几乎就像是我不靠谱的想法还不够不靠谱一样。
监控无处不在:娱乐、政治、工作时、公共场所内。
还有希望享受看他人做私事的刺激而又不希望别人看到你做私事的悖论。
很多人使用互联网是为了把私事公布出来给大家看,回答问卷调查、更新Facebook状态,等等,这又是隐私的悖论。
如果政府给我家打电话说:“你好,我代表政府给你打电话。
你现在正在看什么呢?
”我会气疯掉的。
但是,如果一个私人调查公司打电话过来,问我正在看什么频道,嗯,这也许有点让人恼火,但是无害。
我们会告诉他们的。
我们知道他们的目的。
有些时候,当我想象如果生活在一个《地下理想国》那样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时,我觉得人们事实上会感谢由企业提供的给予他们思想的“帮助”。
我确信,如果你为某人每天提供十个积极的想法,人们是会同意签约的。
这是笔好买卖。
这也正是它以一种让人们愉悦的方式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这不是像《1984》里要求服从的专制政府,它就是一家拥有好点子的公司,他们只是希望将这个点子推广给尽可能多的人。
而人们都那么愿意原谅他们,甚至感激他们。
创业精神——他们就是想用来聚积人气的这种好玩的方式——让人们自愿为此买单。
我一直在广告业工作,对于那种用来建构一个公司身份认同的狂热崇拜甚至宗教的重要性十分着迷。
一切就像是某种游戏,企业家打着响指,说道:“你知道什么会非常棒吗?
如果直接通过人们的思想来沟通,这难道不会非常棒吗?
”然后,企业就以一种随机的、冲动的方式跟着这个主意运转起来。
这是那么令人陶醉,又令人恐惧。
而且,操纵一个人的想法也并不太难。
特别是恐惧。
让其他人的恐惧留在我的脑海里真是太容易了。
人们试着向我表示怜悯。
他们说:“天啊,花了六年时间在这部片子上,你一定筋疲力尽了吧。
”但是我喜欢它,我喜欢这个过程。
我可以花十年时间做一部片子!
不要为我感到遗憾。
如果我不拍电影,会感到不舒服的。
我喜欢与人合作,特别是做这部电影,做它的动画技术,我和那些有特别专门的技能的人——在仅仅那么小的一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工作。
他们都是手艺人,通常来说,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所有这些小的重要的细节能创造出比角色更重要的东西。
整个事情就是一种经历。
全部的数以千计的画面组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故事。
这就是我喜爱动画的地方。
我觉得它是最具表现力的电影形式。
凭借动画,你能够直观地描述某件事物给人的感觉,而不单是它的样子。
微妙的夸张和对透视的把弄可以让某些事物感觉上变得超真实。
就像是一首情歌。
你能感觉到真正的情感,即便歌词是关于一个你不认识的人的。
通过动画,所有恐惧、沮丧和渴望都可以呈现出来,像梦境一样变形,但却是那么、那么的真实。
20100622 @ home : when your "inner voice" is not yours... an interesting story on mind control.
我很想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技术细节。
还好,最后天亮了。
五头身 Anna长得和凤姐一模一样 弑父夺权
很有反乌托邦小说的意境
阴暗的故事 可是有不少成人镜头 男主角的老婆还露了底毛
哎。。基调过于阴郁,又是开头半天没看懂……至于它的配乐,没觉得特别好听为啥为获奖,?看在是赠票的份上给个三星好了~
最终决定给一颗星 因为片子很多地方都不如意 首先是剧情 世界观和故事就没什么关系 地铁网络根本就没必要设定 如果剧情只是想炸毁邪恶组织 然后是动画这一形式没有运用到任何优势 动作迟缓不流畅 人物很真人化 但表情细节不足 还不如真人 再说画面 灰暗沉闷 却无法深化主题 徒留做作
看不下去。
反乌托邦电影中比较没意思的一部,于是需要依靠古怪的画风去挽救。
让人想起1984,反一体化,反资本垄断,反思维操控。喜欢的阴郁画风,销魂的OST,Vincent Gallo的完美配音。
我承认我智商低了!画面不错!
看点还是在于技术么……其实我真正的想说的是同学你到底想要我看什么啊!!!???
距2024还有2年~
两三年前,还在岛国时,看过一周的挪威电影节展。每天下班后,疲惫不堪地辗转到岛国最南端,电影通常八点半开场,小小厅,看到十一点出门、回家、睡觉。虽然没记住多少电影的名字,也没看特别懂(忙着看英文字幕了),但还是对挪威或者北欧的风格有了深刻印象。这个Metropia典型的北欧风格。
看完很难受,很憋屈,很压抑...
生活在天朝,已然对这种被监视的感觉深有感触啊。画面风格挺喜欢,剧情适合拍个短片。。。85分钟已然感觉长了。。。
又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只是越过了真实人物出演。
没看懂。。。
终于搞掂~~等压完再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