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마더,骨肉同谋(港),非常母亲(台),Madeo,Mother

主演:金惠子,元斌,晋久,尹宰文,全美善,宋清晨,千玗嬉,郑煐禥,高圭弼,李美度,朴明申,李姃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9

《母亲》剧照

母亲 剧照 NO.1母亲 剧照 NO.2母亲 剧照 NO.3母亲 剧照 NO.4母亲 剧照 NO.5母亲 剧照 NO.6母亲 剧照 NO.13母亲 剧照 NO.14母亲 剧照 NO.15母亲 剧照 NO.16母亲 剧照 NO.17母亲 剧照 NO.18母亲 剧照 NO.19母亲 剧照 NO.20

《母亲》剧情介绍

母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儿子尹泰宇(元斌 饰)是智障,所以母亲(金惠子 饰)总是担心他受伤。一天,泰宇被一辆奔驰车撞倒,朋友镇泰(秦久 饰)带他去高尔夫球场找打球的教授报仇,结果被带回了警局。因为镇泰踢坏了后视镜,教授向他们索赔,泰宇被当成了挡箭牌。 从警局出来后,在家吃过晚饭,泰宇去找镇泰喝酒,但此时镇泰趁着夜色回到球场找出了白天扔进湖中的球杆。泰宇酒后尾随一个名叫文雅中的女学生,结果第二天雅中的尸体就出现在屋顶。泰宇被当做唯一的嫌疑人带回了警局,接着在警察的威胁下画押认罪。得知儿子入狱,心急如焚的母亲委托著名律师为他翻案。但是,泰宇的病影响了他的记忆,母亲在替儿申冤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极品前任绝密追击指环王:洛汗之战约翰·德罗宁:底特律汽车大亨传奇圈套2狂野生活黑色郁金香你好!梅芳草古戒奇谈转生成蜘蛛又怎样!欢迎来到谋杀镇凶梦惊魂类人猿行动半狼传说松树街的那幢房子侦探成旭之龙城岁月悲伤时爱你琦玉歌者2浪矢解忧杂货店小静与爸爸天河之恋我们是幸运儿假期历险记他她他她安迪和其他的女人无边之雾犯罪都市4N号栋异形猎手刹那间

《母亲》长篇影评

 1 ) 深流在母爱下面

(转自自己的blog)当执着的母爱遇到命运的捉弄 ... ... 悲哀,无语,无奈。

背着罪孽之身还不得不为了弱智的儿子活下去。

就让自己假装忘记过去,就让自己被罪恶感折磨下去吧。

================(以上高发布于20分钟前,但在洗锅碗瓢盆的时候脑子里想到很多,觉得不写出来对不住这个导演,对不住选其入围奥斯卡的评委们。

相信有思想的导演还是渴望被读懂得多一些)这部电影引发的思考很多。

在看到一半之前,我是没有提起太大兴趣的。

我一向反感拿一些弱智人的生活来赚取平常人猎奇的好奇心的电影,首推记忆犹新的苗圃主演的《樱桃》。

大家有空可以将这两部电影比较地看看。

然而这部电影在看到死者的生前事的挖掘开始,冲突,曲折,意外如剥洋葱般揪心呈现。

看完后第一反馈是对母爱的思考。

可是,进一步咀嚼不禁要向自己提问,这部电影真的只仅仅关于母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仅仅十多分钟的回味,在锅碗瓢盆碰撞声中,流水声中,擦胡锅底声中,已经有无数值得思考的画面涌入脑海。

母爱,这个虽然伟大,深刻却又已被无数种方式演绎的永恒话题,其实在这里不过是用以掩饰对社会阴暗面尖锐刻画的美丽皮袍,曲折的情节,意外的结局也只不过是皮袍上名贵的貂皮领子。

导演要传达的真实讯息是掩藏在皮袍下的那个小。

这部电影事实上折射出韩国底层社会的一些畸形。

(这个词虽然经常见于文端,也不知在这里是否合适。

毕竟,不经常写作和探究深刻的主题) 第一,就是韩国青少年对于生命消逝的麻木。

一个身边同学,甚至身边最好的朋友的消失似乎没有给她们带来一丝的触动。

唯一活动着的是对死者生前艳事的挖掘以及掩饰对自身丑闻可能曝光的努力。

看看酒吧女儿在群众的围观中对着屋顶上被羁押的儿子挥舞着手时的灿烂笑容吧。

哪里像是凶案现场调查中,更像是party上遇到心仪已旧的男孩。

第二,一个花季少女的惨死也未能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掀起一丝微澜。

我们不经要问,为什么一个失去父母又要照顾年迈奶奶的花季女孩需要通过廉价地性交易才能够维持生计。

有趣的是如果这个行为涉及收取钱做报酬,学校才会插手干预但结果是开除。

而换取的是年糕就无人问津。

这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不是已经平常到难以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关怀?

我们能简单地用堕落来责难这个女学生吗?

第三,有关当地的警察的无能与失职就不用多提了。

太显而易见的玩乎职守,草关命案,反映出的当然不仅是个人失职更是体制的失败。

最后,但一定不止于此的是人性的复杂。

两个有趣的人物:傻儿子的好朋友和拾荒老头。

这位好友典型的矛盾混合体。

在传统的伦理观看来,典型的流氓长期诱奸未成年少女。

可对这位母亲的求助还算尽职,对得起他收受的现金。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一个人为帮助朋友的母亲洗涮朋友的冤屈还收受钱财是无法令人接受的。

那位拾荒老人同样,听到他认为的真正凶手可能被释放义愤填膺的要报警看上去那样富于正义感的一个人,可转而想他也是参与少女廉价性交易的老流氓,令人感觉复杂又彷徨。

他的目击陈述谁又能说不是谎言呢?

难道不可能是他奸杀了少女而后栽赃于弱智的儿子身上呢?

人们的信任是建立在正面的价值判断之上的,对于这样一个丧失伦理道德的老流氓,从何相信他的话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呢?

事实上,这样的怀疑也使影片中的真正杀人凶手蒙上了一层不确定。

然而,可悲的是无论事实如何,这位母亲却在为保卫儿子的自私冲动下,犯了不可饶恕的消灭他人生命的罪孽,可悲的是还让弱智儿子发现了,这是何等的不堪与挣扎,她将如何面对未来的日子?

这一连串对人性,对社会,对母爱的质疑构成了这部电影深层的架构。

注定了它不是一个平凡而简单的陈述。

 2 ) Good job

After Memories of Murder, Bong had deviated from his forte. There were many fans who have been waiting for his return to the thriller movie which has earned him an international acclaim. This time he came back, and he came back strong.I wondered for weeks how he would differ from Memories of Murder. There were many minor plot twists just like MM. He'll put you in the edge of your seat all night as expected. The mise en scene is strikingly similar, set in an underdeveloped town of Korea. I would have been disappointed if Mother was just another version of MM but it is different. There is a definite conclusion to this film unlike MM. But, the funny thing is, even though there is a definite conclusion, you'll feel like something is not complete and you'll be left to conclude by yourself. That's the forte we've been waiting from Bong-- he catches us off-guard again.Pay attention to the little details. You'll be greatly rewarded after the movie. Pay especially more attention to three different settings/characters when she tries to use the acupuncture needle. I had no idea what the movie was going be about. Is it going to be about a mother trying to find the killer for her son? Perhaps she gets so angry that she kills the suspect? Is it about mother's love for her son? The only clue I had was that Bong said he wanted to portray "the crude instinct" of human beings... I didn't know what he meant before watching this film. I had a high expectation going into this film. I expected a 7 but I left the theatre with an 8. But the movie slowly brews in you continuously. You'll wonder about various things for a long time. The 8 eventually became a 9. (MM was a 9 for me also).I am in awe of Bong after watching this film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one can make a complete film with such a low budget. Music score, editing, cinematography, screenplay, plot, acting... all aspects of the movies are well done. He is a living proof that no money does not equal a bad movie.Good job, Bong. You impressed us again though expectations were high.

 3 ) 金惠子妈妈的又一经典之作《母亲》

第一次知道金惠子是从韩剧《爱情是什么》开始的。

时隔十多年,在今年年初时看到金惠子主演的韩剧《妈妈发怒了》,感动的,喜欢的一塌糊涂。

从新闻中得知她要拍摄电影《母亲》,这是她十年之后重返大银幕的新作,真是期待了很久很久了。

第一次看《母亲》,无字幕,不懂韩语只看情节,约摸着看懂了50%;第二次看,终于找到字幕版的,天哪,很多地方感觉翻译的太牵强了,看得痛苦啊;虽然报道说,这是一部惊悚悬疑的片子,但是前两次我愣是没有感觉它如何惊悚,看得有些不明不白的,特别是结尾的时候,我还以为母亲针灸自己的穴位是想自杀来解决自己的痛苦。

即使这种误解,但当看到结尾处母亲跳舞的时候,我还是感动难过的流泪了。

并大概的了解了片首母亲的跳舞与片尾的舞蹈是遥相呼应的。

终于,在VERYCD看到TSKS翻译版,我才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和细节。

特别是有一场景:儿子在狱中打架了,母亲来探监时,儿子竟然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喂他喝毒药的情景,他忽然说道,“我想起来了,很重要的事情,5岁的时候,你曾经想要杀死我。

”母亲心痛不已,当场尖叫起来,是一种歇斯底里地痛苦与呐喊,当母亲想用针灸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忘记这段痛苦,儿子却说,你想用针杀死我,母亲悲痛的差点晕过去。

这一幕太让人揪心了。

金惠子妈妈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真是有爆发力,因为她如此入戏,以至于在看这部片子时,我的情绪都是被她带着走的,她真不愧是韩国的“影后”,祝福她也能在奥斯卡上获得一樽小金人。

继续关注金惠子妈妈

 4 ) 我们共同的母亲

终于看了闻名很久的、奉俊昊的《母亲》。

慢慢地,会觉得阅读和看电影,也是分年龄的,年轻时候的喜好,今天回头再看,有时会吓着自己。

如果时光能倒流,今天的我的所思所想,也许也会让年轻的自己汗颜。

最近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的我,昨天的我,是不可分割的,但又的确是,两个人。

看的时候,一直提着心,看完了,心似乎一直还放不下来,隐隐地疼。

可能看电影、运用感情,也是需要体力的,年轻时觉得过瘾的,现在可能就有些承受不住。

或者,还是因为年轻懵懂,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所以,疼痛、痛苦往往是为了寻找一时的快感而特别偏爱的语汇、情绪、一种很酷的范儿,做给自己或者最在乎的人看的,欣赏和享受的成分更多。

其实真的痛苦,是绵延不绝的,它来得也许很快,但离开或者结束,一定是不容易的。

《母亲》和《杀人回忆》相比,我还是更喜欢他较早的《杀人回忆》。

《杀人回忆》在人物和故事上,更严密工整,也许是因为人物及其连带的关系更加复杂一些,奉俊昊作为导演的能力就更多地被张显出来。

所谓技巧和镜头,我觉得他的班底在技术上已经到达某种自由的境界了只要有需要表达的思想,他们在技术上就能比较完满地呈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有他个人的风格。

在这个层面,拍电影跟写字又是一样的,文字或者电影技术的水平能达到一定水准以上,及格或者更高,并不难。

难的是,当人类的文明、文化已经累积到这样的程度,对于已经被各种高超的形式、各样精绝的作品反复搬演过的、人的那点儿破事儿,有谁,还能继续表达出新意,同时,张口就能让人知道,这是他在说话?

这,好难。

很多人追求了一辈子,也做不到。

还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做到了,并沾沾自喜,但其实,还差得好远。

片子的开头,就是母亲在用一把锋利的铡刀切草药,透过屋子里面幽暗的、堆满了杂物的甬道,她一边忙活着,一边习惯性地、用担忧的眼光看着屋外街上自己的弱智儿子。

锋利的铡刀单调又让人心惊胆战的切割声,母亲的心不在焉,观众能感受到心脏上浮到嗓子眼的那种类似窒息的感觉。。。

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母亲的惊叫,奔出门外的母亲跟儿子纠缠在一起,母亲惊慌地叫着:“你流血了流血了”。。。

懵懵懂懂的儿子跟邻居一起去追赶那辆肇事的车,儿子没事,倒是母亲被铡刀切到了手,儿子身上的血迹是母亲的。

跟街上片刻的喧嚷相对的,是屋里那把闪着寒光的铡刀,和刀刃上缓缓流下的一滴血。

从《杀人回忆》到《母亲》,个人觉得导演非常追求这种刀锋上的快感,用影像的多重手段来掌控观众的内心,这肯定是他想要的,我一点儿也不怀疑。

以前在电影杂志写影评的时候,我最不擅长或者刻意回避的,就是那种力图揭示政治暗喻的评论,可能跟我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有关。

就好像去揣摩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我没有跟这人相处过,或者就是较长时间地冷眼旁观过,我无法就他的只言片语来揣摩他要表达的深意。

看的电影多了,会觉得电影就是各个不同的国家努力表达自己价值观的语言,虽然这些电影可能不一定都是讲述发生在那个国家的故事,但他们讲述的方式、不经意穿透出的情怀和气质,每个国家的导演个体之间,一定是有差别的,但也肯定是有共通的地方。

前几年,韩国电影特别兴盛的时候,我在的那个杂志曾经多次成系列地介绍过韩国电影,我一直记得赛人曾跟我说,你发现没,韩国电影里很多弱智和残疾的人。

我也记得,那会儿对于诸多韩国电影的评论,比如《收件人不明》、《薄荷糖》,当然也有《杀人回忆》,最常提及的就是韩国人共同的“记忆伤痕”,那种被撕裂的痛。

所以,很自然地,那些经常会出现的,残疾或者弱智的人,似乎就像韩国电影人某些难以言传但又彼此心领神会的共同表达。

《母亲》 如果仅仅当成一种惊悚电影来看,因为案件和参与人物的相对简单,导演在某些段落的用力过猛,有些似乎可有可无的过场段落就会被凸现出来,让人觉得不满足。

但如果,真地,试着用那种,我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的,关于某些隐喻的“对号入座”,这部电影背后的一切倒尤为真切明晰。

虽然用这样的隐喻来概括一部电影,也许会挺无趣。

如果说弱智儿子是韩国导演们对于自身境遇的自况,他所传达出的,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懵懂无知,他不断被人陷害却又不自知,他懂得母亲说过,谁欺负他就要加倍偿还,但又总是拿捏不住分寸;同时,也会因为无法与人正常地交流,所以常会伤及无辜。

如果儿子是导演们想要表达的韩国人自己,那么母亲又是谁?

也许“母亲”就是能让韩国人之所以成为韩国人的所有,生存智慧、良心、道德、情感牵系。。。

母亲更像一个大大的口袋,所有身为韩国人不能缺的东西,都可以装在里头。

也许,母亲可以非常主旋律地被称之为:“祖国”。

母亲给了儿子生命,却又在最绝望艰难的时候曾经想结束他的生命。

(片中语焉不详,似乎儿子曾经是一个很健康的正常孩子,但在那一次“自杀未遂”事件中,因为母亲的毒药变成了后来的样子。

)母亲那一次对于儿子的“犯罪”也是母亲心灵深处不能触碰的痛,她一直努力在忘怀,她以为头脑弱智的儿子已经忘了,但他记得,一直都记得,五岁那一年。

儿子抹不掉的伤痛记忆,也是对于母亲最致命的一击。

但母亲终究是母亲,她要活下去,带着儿子一起活下去,她就是这么一路活过来的。

她告诉儿子,大腿处有一个穴位,针扎在那里,就可以忘掉一切。

她说,我们彼此只有对方。

她要救出儿子,谁挡着她,就一定要死。

她把唯一的证人杀了,毁灭了所有的证据,母亲相信,唯有这样,儿子就依然是清白纯洁的;只要她反复地告诉儿子,你没有罪你没有杀人,儿子最终就会相信,自己是个好人,一个从来无罪的,好人。

她杀死了收废品的证人,烧毁了他的废品收购站,命运似乎在这刻也特别垂青这位绝望的母亲,另一个替罪羊被找到了。

她想去见见那个替儿子顶罪的人,当她看到对方是一个跟他儿子一样的弱智人,她只是问:“你有母亲吗?

还有亲人吗?

”那人说:“没有了。

”她再一次崩溃,哭得很伤心。

有人说,这是母亲良心的发现。

但我觉得不是,至少不仅仅是。

那样的哭泣既复杂又真实,真实到我们从来就不陌生。

母亲用眼泪说,对不起,我不能没有他,只要我在,他就一定会活下去,像我期望的那样,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

看到这里,让人揪心的的母亲和儿子的命运,已然变成了那位无辜的弱智人的命运,我仍然焦灼着揣度不出导演想说什么,直到儿子出狱,偶然又是宿命地经过那位证人已经被母亲几近焚毁的废品收购站。

儿子终于转危为安了,精疲力竭的母亲要给自己放个假,在外出旅行的汽车站,儿子依旧懵懂地拿出母亲不慎遗落在废品站的针灸盒,母亲曾经寸步不离的针灸盒,问她:“妈妈,你去那个废品站干什么?

”飞驰的旅游大巴上,出外游玩的人们尽情地载歌载舞,失魂落魄的母亲掏出那个针灸盒,找到大腿上那个穴位扎了下去,然后站起来舞蹈,夕阳下尽情的舞蹈,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真的,像那样就可以忘掉一切吗?

什么会永远被记住?

什么会不留一点痕迹地忘却?

人,是不是能自主地选择,记住什么,同时忘掉什么?

时间,是不是可以真地痊愈伤口?

又或者,把伤口包扎起来,哪怕它在里面化脓溃烂,只要人无需面对那道伤口,我们就能假装自己都好了,或者,从未受到过伤害?

人到中年,一种越来越深刻的遗憾是,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浪费了太多的光阴,这个世界有太多其实就悬在我们唇边的秘密,仅仅隔着一层几乎要吹弹得破的薄膜。

要破解那些秘密,没有勇气是断断不行的;但很多时候,仅仅依靠勇气也是不够的。

关于背叛、忘却、罪行、饶恕、救赎以及永恒的公义,经受过儒家文化洗礼的亚洲国家,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骨子里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理解,或者就是想象力很自然地就发挥到了这一层面。

我们了解那种痛,却仍然表达不出来,或者,每次想要说出口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荒腔走板了。

 5 ) 人心深处的绝望

昨晚深夜开始看奉俊昊的新片(其实也不新了),《妈妈》。

其实就是《杀人的回忆》中其中一个故事的扩展:镇子上死了一个姑娘,警察们抓了一个白痴,判定他是凶手,白痴的母亲,不顾一切的要找到真凶,为儿子洗刷清白。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杜老师推荐奉俊昊,认为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可贵的解析社会的能力。

在极吸引人的剧情下,其实有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冷静观察,呈现出的人物,就像放大镜下的微小生物,原本存活在阴暗的角落,就在我们的四周,但是从未有一个机会,这样放大的观看他们,观看他们的压抑,绝望,暴躁,悲伤,残酷和温柔。

起初看得并不经心,还在打游戏呢,但是越看越吸引人,慢慢的,我抱着毯子,惊心动魄的看着。

太冷了,太恐怖了,那种冷和恐怖不是恐怖片中的恐怖,恐怖片其实是一种心理纾解,你知道关上电视,你还处在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

但是这部电影的恐怖,是人心的恐怖,人性的恐怖,你完全知道,处在这样的境遇下,你也会这么做,也会杀人,也会看着浆糊一般的黑色血液,也会充满抹掉脸上的血迹,也会点燃一把大火,烧毁一个房子,只为了保护自己,和最重要的人。

你知道,关上电视,那种恐怖也不会离开你。

早晨,阳光普照的时候,我又重看了这部电影,原本以为会好一点儿,但还是觉得很冷很冷,我又披上了一条毯子,我喝了一碗热汤,但是感到那种,无法驱散的冷意。

另外一说,奉俊昊调教演员的能力实在是很高超,饰演母亲的演员是著名的偶像剧女演员,专门演豪门贵妇,饰演白痴儿子的演员是著名的帅哥元彬,专门演深情帅哥,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你完全看不到过去的烂俗电视剧给他们打下的烙印。

尤其是那位老年女演员,她演得非常好,你对她的感情非常复杂:同情,厌恶,敬佩,感动,害怕,审视……同情会慢慢的让位给其他感情,而我想,这正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在这里,廉价的同情毫无用处。

其他的配角也都十分出色,律师,警察,那个滥交的女高中生,那个在摩天轮内被暴揍的小痞子,那个只露了一面的白痴JP,那个白痴儿子的好友——一个浪迹在小镇子上的小混混,那个脸上有刀疤以将普通手机改装成偷拍手机而赚钱的女高中生……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棒极了,你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绝望,而这种绝望,才是最终爆发暴力的原因。

小镇就像一坛凝固的混沌的脏水,凶杀案就像一枚炸弹,导演像一个纵火犯,一个不安定分子,他把炸弹投进这坛脏水中,炸破了这样的宁静,炸开了这坛深深的混水,将社会的渣滓和碎片一起搅动起来,从下到上,从里到外,于是我们就看见了,飞舞的绝望残片和往日的吉光片羽,那是虚伪的宁静和早已不复存在的善意。

 6 ) 腐败 沉重

他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她似乎知晓了一切,似乎又遗忘了一切。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迷案发生时的阴雨绵绵,以及结尾的温暖夕阳,智障,腐败,沉重的情感。

奉俊昊的独特元素已经让人如此熟悉了,因此剧情不丰满的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是这些元素的堆砌,导演的自我复制。

个人感觉元彬演的不好。

母爱,究竟是疯狂的,还是伟大的,还是既疯狂又伟大的呢?

疯狂,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既褒义又贬义的呢?

恨由爱生,恶由善生;杀人并不是单纯的善恶争端,这其中掺杂了太多情感意志人性,甚至母爱。

 7 ) 母亲,看你的儿子(转帖)

作者:王书亚   从来没有人,像孤独的先知耶利米这样咒诅自己的生日。

  他说,愿我生的那日受咒诅!

愿我母亲产我的那日不蒙福。

耶利米是一个报丧的先知,他预言以色列的毁灭,呼唤族人的悔改。

他因传递的信息在国中受尽羞辱。

所以他咒诅那些报喜的人。

给我父亲报信说你得了儿子,使我父亲甚欢喜的,愿那人受咒诅!

  按民间说法,耶利米就是不折不扣的犹奸.他甚至在耶路撒冷被围攻时,呼吁国人放弃抵抗,接受上帝的审判。

按官方说法,耶利米的口舌,显然也犯下了煽动颠覆国家罪。

国家主义的悲剧,是因为缺乏高于国家的神圣价值,永远分不清秦桧和屈原的差别。

但耶利米又和屈原不同,他们代表两类知识分子,一种指控他人,一种咒诅自己。

  屈原是举目问天,不是低头悔改。

屈原咒诅的是庙堂而不是自己。

而耶利米劝诫、警告自己的国家后,不断发出人类历史上最揪心的哀歌。

他说,为什么没有使我死于母腹,好使我的母亲成为我的坟墓?

如果我们所指控的事、所看见的罪、所遭遇的虚空,没有确定的、被扭转的盼望;先知就是一种生不如死的职分。

  十几年前,我读《胡河清文存》,这位才情耸动的文学批评家,当年跳楼自杀。

两年前,又一位批评家余虹自杀。

我不明白,不是人言可畏吗,为什么从来不是被批评的作家跳楼,反而是他们跳楼?

后来我读《耶利米哀歌》,才晓得先知是高风险职业。

在一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公共知识分子,要么是一个民族率先批评就率先悔改、率先痛苦就率先得安慰的群体;要么就应该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面对哀家,我们常常劝他,不要哭了。

因为我们连放声大哭都承受不了。

人们想快点找一个不用哭的理由,快点回到惟物主义的势力范围。

反而是耶利米这样的信仰者才不怕锥心刺骨的苦楚动摇了灵魂的不动产。

他像疯子一样哀号,我为什么要出母胎,经历劳苦和忧伤,并且我的年日都消逝在羞辱之中呢?

当有智障的泰宇被关进看守所,母亲叫他尽力回忆案发现场。

泰宇忽然想起幼年的事,说,我5岁的时候,你想杀死我。

  那一刻我想起了耶利米的咒诅。

前半段动人的慈母形象,经历第一次崩溃。

母亲哭喊,说生活太难了,我是准备和你一起死。

天真的泰宇,眼睛如鹿一样清澈,又说,但你是让我先喝的?

这是一部无法归类的、超越商业电影类型的杰作。

韩国导演奉俊昊,用了悬疑犯罪片的外观,触及许多社会、人生的苦难,却像耶利米一样,没有把主要矛头,指向社会批判,反而深入到母性之中去刺痛罪性。

  连许多基督徒都不喜欢耶利米的信心。

因为真实的信心先把人拖回现场。

在死亡的废墟上盼望,才是真盼望。

  所谓人性,就是在罪性中无法自持的爱。

母性也一样。

导演用冰冷阴暗的镜头,刻画爱儿子爱得尽心尽力,却依然无法摆脱罪恶权势的母亲。

后来,泰宇的母亲从一个收破烂老人那里获知真相,儿子的确误杀了人。

  这是母亲无法承受的第二次崩溃,她激愤之下,杀死老头,毁尸灭迹。

警方找到替罪羊,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母亲在同样青春的面庞前,失声哀号。

但她的懊悔,只是叫人死的懊悔,因为她无力说出真相,回归良善。

这第3次的崩溃,使母亲心如死灰。

  最后一次是泰宇出狱后,对案发现场的记忆逐渐逼近了真相。

母亲决定带他离开家乡,在车站泰宇忽然拿出母亲遗落在杀人现场的针灸盒,说,怎么不小心掉在老头的屋里呢?

  母亲彻底崩溃了。

她如躲避瘟疫一样,从儿子身边逃离。

如果救赎不存在,母爱已不能持续,也不配持续。

到此为止,母爱也是一种精神疾病。

  导演一直埋伏着一个情节:母亲神奇的针灸术。

只要在大腿一个穴位扎针,就能忘记一切。

泰宇5岁时,母亲给他们喝农药失败。

她无法面对儿子,用这方法让泰宇失忆。

在看守所,儿子记起往事时,她哀求警察,让自己给儿子再扎一针。

她实在相信这是惟一的解脱之法。

所以在大巴上,众人翩翩起舞。

母亲独自坐着,缓缓拿出银针,向着大腿扎下,然后起身,加入了他们。

  电影开头和末尾,是全片最美的镜头,拍摄母亲如恶之花盛开的舞蹈。

结尾母亲加入众人的队列,导演强烈地暗示这不过是众人中的一个故事。

这世界都被扎了一针,这世上才充满莫名其妙的快乐。

  耶稣曾在十字架上,望着一个门徒,对自己的母亲说,看你的儿子。

又望着母亲,对自己的门徒说,看你的母亲。

他的意思是,流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血,胜过了流在我们体内的亚当的血。

因为基督的血,是拿来赎罪的。

所以真正的盼望就是灵魂的血缘胜过肉身的血缘。

  灵魂的父母,也胜过肉身的父母。

所以耶利米因他的国家离弃真理而哀哭。

他说,没有恩典的人生多么悲惨,我们是无父的孤儿,我们的母亲好像寡妇。

泰宇的母亲是真正的寡妇,不是因为她失去丈夫,是因为她失去上帝。

我们想活下去,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相信慈爱的上帝为我们死了;二是时刻准备着让别人去死。

  当耶利米这样受苦极深的人说出我以永远的爱爱你,我以慈爱吸引你时,谁能轻看这话语呢?

为此,我愿像耶利米一样痛苦,免得我像泰宇的母亲一样痛苦。

  (本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8 ) Mother: A Tonally Slippery Beast

 【文/王Chanson】The film Mother (Bong Joon-ho, 2009) won the awards for best film, best screenwriter and best actress at the 4th Asian Film Awards held in Hong Kong, and the actress Kim Hye-ja won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at the 2009 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 She plays the title role which is an unnamed figure, but exactly, it can be identified by no other name than her maternal definition.In a provincial town, the single mother sells herbs and illegally practices as an acupuncturist. Her expressions and grey tone of the setting indicate the miserable life she’s suffering, however, her behavior tell that the main vocation of the mother figure is to tend her simple-minded son, a 27-year-old with a mental age of six or seven. He is arrested for the murder of a secondary school girl, but the mother attempts to convince of his innocence and even vows to exonerate him, at any cost, and in other words, no matter what it takes.Hence, this is why Mother is a tonally slippery beast, and we’ll understand this film is mixed with psychological thriller, character sketch, as well as, comic Freudian nightmare.The South Korean filmmaker Bong Joon-ho doesn’t produce large numbers of productions in the past ten years, but respectable films brought him international film awards, such as his 2003 film “Memories of Murder” won San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ilver Shell for Best Director, Altadis New Director Award, and FIPRESCI Award. His films always give us amusing, scary, thrilling, as well as, touching feelings, and this film “Mother” also cause us to run the full gantlet of emotions, and surely from to amusement to horror.

 9 ) 奉俊昊学希区柯克的错位与尴尬,以《母亲》为例

《寄生虫》让奉俊昊一战封神。

戛纳金棕榈,奥斯卡最佳电影,商业电影圈、艺术电影圈同时买单,夸张一点的广告词,“亚洲版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呼之欲出。

遗憾的是,影人历史地位的获得从来不纯依赖奖项、票房,只有时间以及持久的影响力才能证明一切。

并不需要把奉俊昊放在世界范围比较,降格一层,在亚洲电影圈,他有没有独树一帜的形式风格?

在叙事艺术、场面调度层面,他有没有显示出明显高人一筹的能力?

奉俊昊的同胞洪常秀,经常以重复与差异的叙事结构,来折射记忆的不确定,情感的暧昧,生活的可能性直至自我的反讽。

泰国的阿彼察邦,以佛教的无常不定、似曾相似的轮回式时间结构来构筑幽冥空间。

日本的北野武,以动静对比强烈、刹那间生死转化的场面调度艺术,予生命体验以澄明之感。

即便与艺术片导演比有错位,那香港的杜琪峰则算是相当契合的对象。

举凡看过银河映像电影的影迷,都不能忘怀其过于鲜明的形式风格:复杂的叙事诡计、无限放大静态空间张力的场面调度、多人之间不可捉摸的关系矩阵、黑色宿命的母题。

在《杀人回忆》、《汉江怪物》、《母亲》、《寄生虫》这些奉俊昊拍摄的韩国本土电影中,以作者化标签来说,奉俊昊确实构筑了一个非常奉俊昊的世界:罪案类型、游戏化叙事、阶级对立、反抗强权。

他在叙事和场面调度层面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反转叙事。

但反转,实在是不能算什么高明的叙事。

其感官效果简单形容,即是一时爽。

这有点类似近年国人饮食口味的嗜辣特色。

辣,本就不是什么味道,只是痛感,但却有即时到来的爽感。

辣,不需要精雕细琢。

简单粗暴,即时即出,瞬间满足。

这与传统的淮扬菜、粤菜耗时耗力打造出的回味无穷的鲜味风格大相径庭。

杜琪峰银河映像团队可以动作片的节奏与母题拍出即时爽的《孤男寡女》、《单身男女》,在《枪火》、《PTU》、《暗花》这样的电影中,他们又能集体脑力激荡,炮制出需要观众不断回味、解析才能体会妙处的无限余味,而这一切又都应和了江湖社团世界看破不说破、台面下运作黑色政治的内蕴法则。

在《杀人回忆》中,奉俊昊使用的反转,密度频次已经很高。

不过倒是与整部电影的母题有关。

不断的搞错凶手,其反转带来的一惊一乍效果,根源来自案件发生年代韩国社会低下的人治、人情社会的运作机制。

愚蠢低智的办案方式带来了反转,不断的反转成为一种讽刺。

《母亲》中的反转则是与影片设置的角色认同机制有关,不断的反转,使得观众对母亲的认同感发生变异。

但问题在于,认同感变异对角色本身的塑造以及母题的拓宽并没有带来实质影响。

到了《寄生虫》,则完全降格至为了反转而反转。

奉俊昊在无数次采访中,都坦诚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导演是希区柯克和夏布洛尔。

审视其作品,夏布洛尔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阶级对立的母题,而实质性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悬念电影一代宗师希区柯克。

《母亲》是奉俊昊作品中所获赞誉颇高的一部电影,有大量的影迷为母亲主角的夕阳之舞所沉醉,以至于贾樟柯后来让赵涛在《山河故人》结尾起舞的原创性打了很大折扣。

而以《母亲》为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明显见到奉俊昊使用希区柯克法则所遭遇的尴尬以及错位。

《母亲》对于希区柯克的借鉴不是仅仅停留在几个小场面。

开场母亲用铡刀砍药材的镜头与儿子陶俊耍玩镜头构成的交叉剪辑,构成强烈悬念感,但这剪辑中有特别意味的母亲凝视镜头,这是非常希区柯克的手法。

在母亲潜入振泰家中寻找罪证的一场戏中,母亲蹑手蹑脚逃走,不慎碰倒水瓶,水缓缓流出,眼看就要碰到振泰手指,触发危机。

用博尼策的术语来说,这是污点的扩散,在调动知觉注意力,嬉戏观众的同时,嵌入了罪行的母题。

这场戏的历史性源头是《惊魂记》──女主玛丽昂的白色轿车被诺曼·贝兹推入沼泽地,车沉到一半突然不动了,凝视的贝兹和观众一起陷入惊恐,未曾想到几秒之后,车又沉下去了。

这场戏,希区柯克在调戏观众的同时,让观众与诺曼·贝兹产生了可怕的认同感。

不过《母亲》这场入室盗窃戏的调度过于简陋,和希区柯克《艳贼》里玛尔妮入室偷保险箱里钱财那场戏的繁复、惊魂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西方电影学界对希区柯克的研究汗牛充栋,其规模之大、强度之高、影响之深远,早就形成一门堪比莎士比亚学的希区柯克学。

但不论各家各说如何争奇斗艳,有一些基础性的共识是早已达成。

希区柯克电影美学的轴心原理,是控制观众的机制。

戈达尔的说法是,“凯撒、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的事业,希区柯克成功了,那就是统治世界”。

但希区柯克控制观众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票房。

他控制观众的方法是利用悬念,让观众对角色产生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挖掘出人性深处潜藏的普遍性恐惧与罪恶。

以《惊魂记》为例,女主玛丽昂在开场的时候,类似换车、警察跟踪等一系列细节性很强的动作,都是为了强化观众认同感。

一旦认同感产生,一系列希区柯克的母题,罪与非罪,罪行的转移,所知太多即危险等等就开始渗透出来。

在希区柯克登峰造极的《迷魂记》中,对死亡、性、幻觉的迷恋与拒绝的母题正是在认同的基础上慢慢表达出来。

希区柯克是以认同为基础,凝视为依托,制造出关于人类普遍性的罪恶母题。

如侯麦、夏布洛尔早年所总结的,这确实是天主教的艺术,是人面对一个超越性的外在客体发出的告白与忏悔。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宾·伍德会看似不可思议地把《惊魂记》、《迷魂记》与莎士比亚《麦克白》、康拉德《黑暗之心》、济慈《拉弥亚》、《夜莺颂》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再来看《母亲》的内核。

影片讲述的是母亲(没有名字)在弱智儿子陶俊被抓捕后,竭尽所能地要找出真凶,解救儿子的故事。

影片的悬念在于母亲能否解救儿子,真凶到底是谁(“凶手是谁”是最被希区柯克唾弃的悬念)。

奉俊昊在整部电影中,都成功控制住观众,整个叙事机制、视点都围绕母亲展开,对母亲的认同感贯穿整部电影。

与此同时,影片有好几个反转点。

振泰洗去怀疑是一个反转,接着是捡破烂的老人被怀疑是真凶,最终发现真凶就是陶俊。

尾声处再来一个反转,另外一个弱智儿童被当做替罪羊被捕。

弱智,奉俊昊的标签式人物,其功能不外乎是无法觉醒的愚昧个体的隐喻。

几个反转中最重要的反转当然是饶了很大一个圈子发现真凶就是最初的怀疑对象儿子陶俊。

当这个反转被揭示出来后,之前大量剧情铺垫形成的对母亲的强烈认同、同情的机制,在这里也会产生变异。

但这种变异并不会像希区柯克电影中的认同机制那样所导致的复杂化。

观众对母亲的认同,在反转之后,造成的结果不过是更加的同情,强度的提升罢了。

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小个体,反智、愚昧,被强权势力侮辱,每日的生活不过是苟且偷生,当生活突然出现严重危机时,在源自血缘的本能性的母爱驱动之下,能做的不过是疯狂的挣扎求生。

为不少影迷沉醉的结尾,母亲的夕阳之舞,渲染的是凄迷哀婉的华丽抵抗。

而整部电影的真正内核,就是在控制观众的认同机制驱动下,让观众对母亲这样一个弱小个体疯狂抵抗的举动产生情感共振,继而对韩国社会的不平等结构进行批判。

这其实就是韩国电影的国家主义美学,弱小个体自我悲情化的、一味死扛、扭曲至狰狞变态的抵抗。

绝大部分韩国商业类型片、艺术片都无法跳脱这个美学怪圈。

这种反超越性、向心力极强的儒教威权系统在韩国畸形变异之下催生的局部的、特殊的、具体的、实际功利的美学叙事、政治伦理,与希区柯克天主教机制下对人性普遍性、整体性、超越性的自我反刍与忏悔,完全是两重境界。

这是奉俊昊学希区柯克真正的荒腔走板之处。

(首发于虹膜公众号)

 10 ) 几个猜想

1. 母亲在泰俊5岁时给他吃毒药想一起自杀是因为父亲的抛弃2. 没有足够的条件判断泰俊是不是因为毒药变傻的,但是母亲一定会认为是自己的毒药使得他变傻的,从而使得对他的愧疚感和补偿的心理更加的强大为什么这么猜想?

1. 母亲藏了一张泰俊小时候的照片在书里,拿出来撕掉了另一半带到了照相馆。

另一半可能是泰俊的父亲,母亲因为憎恨他而撕掉了。

憎恨的来源应该是父亲抛弃了母子俩;而不是因为泰俊是傻子....就算泰俊是天生就傻的,5岁的时候也应该看不出来2. 如上所诉,没有足够的条件判断。

不管怎样,都足以使得母亲对泰俊的愧疚和补偿感更强另外,在全片阴沉的基调下,母亲在照相馆放大泰俊小时候的照片时,露出了唯一一次自然而让人开心的笑容....

《母亲》短评

好看的无聊。

6分钟前
  • 远子
  • 还行

理解不一样,对这种表现形式不敢苟同,令人郁闷的片。

9分钟前
  • 夏日午后
  • 较差

元彬白长那么帅了。就是韩国反转剧的感觉。

11分钟前
  • Foreverecho
  • 较差

阴雨绵绵 腐败 沉重 冷冽阴暗的基调感觉选景好简陋,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悬疑片谋杀案的环境“大腿上有个穴位,扎一下就可以解除烦恼消除回忆”比较震惊的两个地方:泰宇回忆在门里面藏着的那个老头,这个镜头就很绝,第二处就是泰宇把针灸盒递给母亲畸形疯癫的亲情

15分钟前
  • 密苏里茶茶
  • 较差

- -

20分钟前
  • 修修
  • 较差

就是金惠子的个人独秀,演技太精湛了,佩服!

23分钟前
  • momo_sasha
  • 还行

虽然我真的很讨厌这个故事,但开头和结尾的两段舞蹈却仿佛短短数秒钟就抹去了其中生而为人的一切扭曲和卑微。芒草地上的独舞不正像《燃烧》中海美在夕阳之下,明知道自己蝼蚁般的命运,和等待着碾碎自己的虚无,从悲怆中伸出的曼妙之蕊吗?而结尾逆光巴士上的群舞不正像《老男孩》在雪地上重新相拥的父女脸上的泪珠一样,昭示着背向人生苦海,选择遗忘之时,所饱含的勇气,优雅和苦涩吗?开头像一扇开向死亡的门,在电影的地狱中穿行了两个小时的我们,用同一段舞蹈重新迈回合法的世界,可是谁赐予这段舞蹈如此的力量,带领我们穿越这道绝望和生机并存的门槛呢?只有电影允许。

26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画面还是比较唯美的,但是比起《杀人回忆》冲击力少了许多,也许是选材的问题。

31分钟前
  • 猫知道
  • 还行

母爱,可以那样直露,可以如此隐忍。

34分钟前
  • 刘小黛
  • 推荐

多大的私利可以驱使人去加害无辜的他人?

36分钟前
  • 路兮
  • 较差

为什么那个老头也会出现在那个手机里呢?

40分钟前
  • Ephemera 嘉炜
  • 推荐

韩国冲奥之作!这次是反悬疑.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重看。腾挪跌宕,如同一场交响乐,对人性的洞察,超越《杀人回忆》。

4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关于母爱的残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1.母亲给儿子下毒后,要看着儿子死去自己才能再死,这是怕毒药药性不够,万一自己死了,儿子没死,会遭受更大的苦难。这是面对死亡之时,母爱的畸变。是第一种维度的残暴。2.得知儿子被释放,而罪行将由另一个无父无母的智障男孩承担,她的反应是失声痛哭,她深切的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但还是选择了让真相永远消失,包括杀死流浪汉,都基于这种“为了保护孩子可以丧失一切人性”的心理。这是另一维度上的残暴。本片有一些视听美学上的妙笔,比如结尾晃动长镜头中若隐若现的舞蹈,首尾呼应,但又无法在戏剧层面上跳出类型片的僵硬,危机出现,寻找线索,遭遇反转,接受真相,所以这算不上精彩。奉俊昊在我心里一直都是一个冷酷的导演,他擅长用反类型的笔触去描绘病态的批判视角,但是除了《杀人回忆》,我都不喜欢。

46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虽然网评很好,但是让姐停在半路,昏昏欲睡,说明还是不够精彩哇精彩,不过元彬是真的太特么像大神了,以及演技真是突飞猛进啊,韩国未来的电影之星啊电影之星。

47分钟前
  • GraceYee
  • 较差

真相往往出乎意料又难以接受。

51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还行

奉俊昊最好的作品,完全不亚于《杀人回忆》!极有深度的社会派推理+对母爱的极致刻画。金惠子演技神乎其神,全片基调冷冽阴暗,摄影和剪辑妙到颠毫(过去与当下融汇于一镜的蒙太奇大妙),腐败无能的司法机关、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与戕害、个体的孤独与荒诞...每个细节背后都是莫可名状的斑斑血泪。(9.0/10)

5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55分钟前
  • 卡卡同学『弗洛Y德』
  • 力荐

铺垫一堆巧合来佐证结局的不合逻辑,和杀人回忆一样大失所望。奉俊昊揭露了人性最丑的一面,可心底没一点光去救赎自己,绝望至极。越看越难受~

60分钟前
  • Maan
  • 较差

儿子这人憎狗嫌的臭脾气,也只有由元斌级别的帅哥演才不会让人厌弃到底了……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