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完了日本午夜凶铃,再回来看美国版,感觉的确不错。
目测可以得到6--7分。
影片的确是一部悬疑电影。
以至于我看到这部电影根本没有恐怖片的感觉。
这部影片和日本的心里恐惧不一样,在恐怖情节处理方面不够出彩。
但是瑞秋(也就是雷洁)推理tape的过程拍的很好。
有点辜负了海报super scary(超级恐怖),这部电影一点都不scary,安我说还不如惊声尖笑的改编版恐怖(开玩笑)。
总而言之,是一部比较好的翻拍电影。
尤其是最近午夜凶铃美版3上映,感觉不如这一步电影。
没看过日版,看过美版之后觉着这片子故弄玄虚,有些地方搞不明白事件的发生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吧?
那个马场主夫妇领养了小女孩之后岛上就总是闹灾,小女孩还不睡觉,狠心的老爸把她送精神病院之后岛上就恢复了正常(这是那岛上的大夫说的),后来她老妈又干脆就把小女孩推井里杀了,在井底下过了七天才挂,挂了之后马场的马就发疯,她老妈得了幻想症,最后跳崖,她老爸也是总听到她在耳朵边咕咕哝哝,最后也是自杀可是那录像带是小女孩精神病院的脑景象投影(一开始还以为是她老妈的,后来仔细看才发现不是),根据录像带,这小女孩没死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了,精神病院的大夫劝她“不要伤害老妈”,她也回答“会的,并且不会停止”这么说,这小女孩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催命鬼俯身,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并不是被父母杀了之后又变成鬼的小说里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啊?
美版的《午夜凶铃》,说实话,在创意上的确没有固守日版的已有框架。
而是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
但尝试是失败的,那盘被诅咒的录像带其中的内容改编得还算不错,但通片都没有解释清楚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意义。
这完全是因为美版中男主角的智商忽然消失了,日版和原版小说中,这位男主角可是洞察宇宙之秘密的先知。
况且日版中也大部分都是由这个男主角道出了所有的秘密关键,这个钥匙一丢,光把锁放在影迷面前,是不负责任的。
另外电影中马这个意象出现了多次,也提到了马匹的意外死亡,但电影还是没有讲述清楚马的意外死亡和美版贞子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她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想要杀死她的强烈不安。
美版的叙事节奏很快,所以缺少了日版的沉重和阴郁,电影中贞子最后走出电视的画面,实在是太没有想象力了。
人家日版一个扭肩膀一个倒着拍眼球儿,完胜美版的毫无想法的快步往前走。
贞子从井里和从电视里往下落地时还会整理一下裙子,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娜奥米·沃茨的衰老真是惊人,她演技还不及饰演她儿子的小演员。
总体来说美版的翻拍是个空壳子,里面连日版的精髓都没有承载到,沦为想要不同而故意不同的形而上作品,可惜。
2013年12月13日
医生问you dont want hurt anyone?萨马拉回 but I do , I'm sorry, it wont stop.but l do意思是“但我确实这样认为/做法”根据演员不同的表情和语气第一遍让你以为是但我确实伤害了我很抱歉第二遍谜底是我确实想伤害我想了整整两天,只能退而求其次这么翻译:“但我确实这样,我很抱歉,将不会结束的”
上面的剧情简介其实是第二集的内容,搞错了。
第一集剧情如下:女记者凯勒(娜奥米·沃茨)的侄女凯蒂突然神秘死亡,在参加侄女的葬礼时,凯勒的姐姐觉得女儿死得蹊跷,请求她利用记者的关系和手段去查清凯蒂的真正死因。
就在葬礼结束后,凯勒从凯蒂的朋友那里听说了一盘神秘的录像带的事,据说所有看过这盘录像带内容的人,都会在七天后离奇死亡。
不信邪的凯勒于是开展调查,她发现,侄女的三个朋友也在同一天内死去,而且死亡的确切时间都是在晚10点,而就在死前的一天,四人一起出去玩,在一间林中小屋里过夜,凯勒找到了那件屋子,并在屋中发现了那卷传说中的录像带。
四个孩子的死亡到底是不是和录像带有着神秘的联系?
传言难道是真的?
为了追查下去,凯勒把带子放进了录像机中……录像带上记录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断续画面,看完带子后,凯勒就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那头只传来模糊而阴森的两个字:“七天……” 传言是真的!
自觉不妙的凯勒开始感到了围绕在她周围的恐怖气氛,她有七天时间去解开这盘录像带的迷,否则就会遭到和侄女同样的下场——死亡。
情急之中,凯勒向她的前任男朋友诺亚(马丁·亨德森)求援,诺亚是一个摄影及录像技术方面的专家。
在反复研究了几遍那盘录像带后,两人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线索,这个线索把他们领向了一个名叫Moesko的荒僻小岛,在那里,那隐匿于录像带中充满怨毒的诡异精灵即将现身…… 本片的恐怖气氛不如日版,但悬疑效果较好。
环环相扣,吸引观众想一探究竟。
我也觉得如果有个完美的结尾就好了:小女孩的冤魂被凯勒感化,不再继续害人。
两部都看完了,都没吓到我...可能是大白天看的缘故吧...比起日版小清新色调,美版这个真的是黑的反光,整部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烂点就是女主儿子和女鬼,她儿子从原版里的毫无存在感变成了半神棍,一股“闪灵”里那个孩子的味道,一个星期前就能预见女主堂妹的死,那个时候也没看过录像带,电影结束也没解释为啥,女鬼指引他画出自己尸体所在的线索,但是!!!
电影看完回头一想,找没找到都得死,她要自己尸体被找到干啥??
原版女鬼生前就是个异能人,能靠意念杀人,美版对女鬼生前也没咋深入,简要概括就是认为招灾被养母杀了(这丫不封建迷信吗(...我竟然在鬼片里批判封建迷信)),原版女主儿子看录像带的原因是因为女主堂妹的鬼魂叫他去看,美版直接就是“睡不着”也太突兀了,原版那一段我还吓了一条,这里是真可惜了,水井里的水,过了这么多年,还清的很,里面可是有尸体的,日版那个浑浊度才像样吧,氛围塑造也没原版舀水来的更加紧张,主体录像带加了好多镜头,褒贬不一,我觉得有点精神污染,不如原版,女鬼最后露全脸也不如原版只露一个眼睛来的吓人,除了这些,还是好多地方都比原版有突破,比如加入了水的意象,暗指井里的水,从录像带里抓出苍蝇,也对应着最后经典的爬出电视段落,这些情节让我觉得这版比全版更加完整,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次翻拍是很成功的,至少不是美版《咒怨》那种车祸现场
作为一部独立于午夜凶铃的恐怖片来看,故事情节和恐怖感觉都是不错的。
本分居的年轻情侣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诅咒,在经历一切准备面对生活后却又遇到新的噩梦。
剧情有几点小地方让我觉得突兀,一是死者的母亲居然委托姨妈来调查真相,虽然有感情好做铺垫但依旧觉得莫名其妙;二是女主最后看到男主惨死,思路奇迹般的落到“我做了什么他没做的”上,这个略牵强。
当然这两点都是个人见解。
东方的恐怖元素很大部分是冤魂报复,怨灵索命,中日韩皆如此。
(中国由于题材限制不允许拍摄类似电影,但作为没有失落的最古老文明之一,中国民间素材绝不少见)。
西方多是恶魔,邪灵,这可能与文化历史长短有关。
几百年的历史让他们没有远古神兽,三界六道之类神秘的传说,这些需要长久年代的口耳相传才能沉淀进一个文明中。
所以他们只能塑造保护人类的上帝(以及超级英雄)和图谋人间的恶魔这样的形象。
这也是我为中华文明骄傲的地方,从山海经的神兽到流传的传说,绵长岁月让我心怀敬畏。
让欧美演员表现怨恨确实有难度。
而且怨灵的重点在死前有不能瞑目之恨,贞子的天花和被虐杀,伽椰子的冤枉家暴分尸,本是善良之人却惨遭厄运,而这些厄运却又很生活化。
(比如我们难以找到被鬼神骚扰的人,但家暴这样的元素却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也拉近了观众与恐惧的距离,让我们觉得可能自己或身边的人也会遭到厄运,从而带来同感和切身恐惧。
本片按我理解的是小女孩本身就是恶魔,带来灾难后被养母无奈杀害,仍在世间传递怨恨,最终被本想救赎的女主释放。
这又回到了西方恶魔的恐怖主题。
午夜凶铃令人惊悚的不只是贞子爬出电视的桥段,更多是怨恨执念残留人间,希望别人体会自己经历的痛苦和绝望。
当驱使者不是怨恨而是恶魔时,那传播或许没有意义。
恶魔在西方是与神而非人对立,人们要借助神的力量来驱赶它。
它本身就可以屠戮人类,又何必借着录像带四处传播呢?
最后,为经典场景只出现了一次表示遗憾。
7日=????
一个因为养母神经疾病而被强加了“灾星”头衔的小女孩,被养母推入深井中,痛苦经历7天折磨而慢慢死去的过程。。。
一个冤魂借助录像带上所有的场景提示,强迫观看者通过仅剩7日生命的极限,能够借助一幕幕影像提示来解读真相,安抚一个倍受摧残的灵魂,使其入土为安的时间极限。。。
如果观看过录映带的人没有对映带场景的提示引起重视,7日就是观看者为他(她)的漠视行为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时间极限,而第七日的晚上10:00,冤魂会用她的方式告知真相,然后作为惩罚再让你痛苦的死去。。。
本部片子不应该归为恐怖片的行列,从电影内容上讲更象是一部悬疑片,如果去除掉电影最后5分钟的狗尾,即电影到小女孩的尸骨入土为安,小男孩终于可以安然睡觉,一家人经历了共同的7日恐惧后可以重新开始阳光生活,那么这部片子可以勘说美国式地完美。。。
而这最后5分钟的狗尾,更多意义上是为了拍续集而牵强附带的,并且漏洞百出。。。
说什么只有女主人公经历了7日的寻找过程,而最后跳入井中救出了女孩的尸骨,还以真相,才能解除诅咒。。。
那这7天中其前夫所有的同步调查行为,以及最后他发现了被掩盖的井,并费力将妻子和女孩的尸骨从井中拖出,这些行为难道不算数吗?
另:剧情结尾从电视中爬出来的鬼是否还是小女孩的冤鬼?
我没有搞明白。。。
而最后母亲为了解救自己的儿子不惜将诅咒继续传播下去,这样的行为一下掩盖了她先前为寻求真相而在观众心目中树立的“伟大”形象。。。
商业电影的一个致命缺陷。。。
没有看日本版的《午夜凶铃》,因此没有比较。。。
剧情没太看懂,好像讲的是一对男女为了盘录像带把一家恐怖解谜主题酒店砸了的故事?
起因是这个酒店设施陈旧不全,之前女主的外甥女和同学去玩就玩得很不开心,不仅拒绝付钱给老板,回来后还忧愤难平气死了。
女主去参加外甥女葬礼时,发现她们去这个酒店玩时拍的照片脸都气歪了,才知道外甥女原来是被气死的,冲动之下一个人就去酒店打算找老板麻烦。
去了一看,发现老板人高马大,万一动手怕是自己反而要麻烦,而且态度和善搞得自己不好意思当即发难,只好吃个哑巴亏付钱给老板,推说自己是过来住店的。
女主在酒店住了一晚,发现这个酒店果然设施陈旧不全,有盘录像带她特别喜欢,但是酒店播放机有问题把录像带搞坏了,放起来断断续续的根本没法看。
女主把录像带带回去跟男主(前男友,女主儿子的父亲)吐槽这件事,男主见女主为了盘录像带脸都气歪了就很惊讶,根本不相信一盘录像带能有这么好看。
于是女主把录像带拷贝了一份让他自己去看。
男主看后果然也很喜欢,甚至有天他在商店买东西时,因为看到一台闭路电视,就联想到被酒店老板破播放机搞坏的录像带,也气歪了脸。
他去找女主——可能是想找女主一起去把酒店老板打一顿——发现女主正试图通过录像带画面中的线索找它的制作者,目的大概是想问问有没有母带或者备份。
男主燃起一丝希望,跟女主一起找线索,两人废了好一番功夫,终于找到录像带画面中女人的丈夫马场主。
当年马场发马瘟,很多马都死了,马场主女儿疯了、妻子死了,只剩一盘录像带保留着她们的音容相貌聊以慰藉,谁知却弄丢了。
多年来马场主一直念念不忘,苦苦找寻,现在得知录像带搞坏了,又绝望又生气,把女主打了一顿然后自杀了。
最有希望的线索就此中断,女主和男主都很失落,他们抱着残存的希望在马场主家里搜寻一番,什么也没找到。
两人失望至极,墙上一幅单独一棵树的涂鸦却引起了女主注意,因为毁掉录像带的酒店旁边也有这么一棵孤零零的树,一想到酒店,女主的失望便化为怒气,她跟男主立马跑去把那家酒店给砸了。
谁知酒店地板下竟然藏着一口井,女主不慎掉了下去,还在井底发现一具女尸,怪不得酒店房子这么陈旧了老板却一直不找人翻新。
女主和男主报了警,等警察来后就回家去了。
之后两人还是念念不忘录像带的事,有一天男主因此郁闷自杀了,女主得知后特别伤心。
回家后难过了一夜,醒来发现她儿子在偷偷看录像带,原来他也迷上了。
女主怕儿子步他爸爸后尘,冲动之下把录像带砸了,然后烧给了男主。
但是冷静下来后又舍不得,幸好还有一份拷贝。
女主担心自己哪天冲动再把仅剩的拷贝也砸了,又想到儿子虽然小,但是心智远比自己和男主成熟,不至于像他爸那样,于是又去拷贝了一份交给儿子保存。
评价:这部影片有种“黑色幽默”的趣味在里面——就如其海报所体现的那样——为了一份平平无奇的录像带,6个人把命搭了进去。
人真能为一些平凡的东西疯魔至此?
仔细想想,也许吧,现实中似乎确实能见到这种事,也许是常常见到这种事。
慕名而看恐怖电影,但是完全从娱乐角度来看一部电影我觉得太那个了,也难以做到,比如我看杀破狼时,更多考虑到一种较量和感觉和无奈,而更多影评或者说导演可能的重点是在那种暴力上,当然很过瘾,所以这部影片的恐怖度当然很带感,我还感觉到一种勇气,是,勇气,母亲的勇气,与鬼斗,其乐无穷的志气,没有吓到,反而感觉自己会更勇敢。
美式的叙事如此如此清楚,果然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比日版看着爽很多(但日版是男神演的……)美版保留了惊悚元素,同时在设定上更遵循原著。然后在鬼的形象方面,兼顾了欧美系的魔鬼形象和日系的刮大白妆效。女孩的设定有点像寂静岭呢。
看到梳头发的老美真心笑出声,三星给闹米 我都不懂这片咋是我童年阴影的哈哈哈
逐渐接受了大部分的恐怖片就是无聊且莫名其妙的。
也还行,虽然没有日版那个开天辟地的意义,但本身也做了一些创新。
比起日本原版,情节基本没有大的改动,尤其是前半部分,很多细节和台词都几乎相同,还是比较喜欢老美的版本,简单直接粗暴,节奏方面也更抓人。
被吓死了,绝壁不敢看日版的
4k修复重看,维宾斯基+汉斯季默,最佳时期的闹米,本土化非常成功,昏暗,大雨,城市楼宇和小岛马场,美恐式的层层解谜和温情一下,结尾十分钟大反转,jump scare很少,导致最后瞬移那一下很顶
倒吓人不吓人的。
没看过日版,日本恐怖片基本不敢看,觉得这个还不错,整个节奏都很紧密,推理也很符合逻辑。小男孩灰常之喜欢
美女演的恐怖片,赏心悦目...看过小说,没看过日本版,恐怖效果应该没有日本版本的强,但节奏和电影感吸收了好莱坞商业片的养分,十分流畅。
Brian Cox好大的酱油,坑呢吧!
美國人翻拍的恐怖片總是這樣無趣。
虽然美国鬼片还是那么的不惊悚但是我以后再也不要看鬼片
日版咒怨真的催眠,美版好太多了,对比之下,午夜凶铃的翻拍尚算成功,精华部分还是老一套。
小说第一,美版第二。看到评分这么低我加了一颗星,因为绝对要比日版好。先入为主真的会让人失掉判断力
比日版还是差很多 大抵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吧 不过还算翻拍的比较成功的一个
作为一部翻拍片,本片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只是相比较于原本的恐怖片风格,本片更接近悬疑片,其中的恐怖桥段也处理的并不会太恐怖。剧情上基本照搬了日版的内容,但也在日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比如贞子(安娜)的灵力不单单会影响人,还会影响马,女主的儿子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更符合他会去看录像带的逻辑,录像带的内容也更加直观……这些都比较符合美国恐怖片风格,虽然氛围上有所下降,但在逻辑却更加清晰,而且演员的演技也都不错,可以说与日版相比各有优缺吧。个人更喜欢日版的氛围,美版的逻辑线,如果两者能更好的相融,或许本片可能更好看吧。
很中规中矩的改编,所以恐怖感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就大为下降。整体和日版本接近。但为何背景设置成驯马师?
很有思路,比较像悬疑片,我喜欢,就是结尾太失败了。。。
居然翻拍的很不错!美版重在推理和悬疑,对日版有阴影的人士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