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还顺便看了一下贴吧里头大家对它褒贬不一地看后感,那里头倒是观点极多,有用骂街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有用骂街来回应自己支持的,有个别人的粉丝也有这部剧的忠实观众。
本人热爱电视剧,但也算不得精深,但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翻过这篇,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中来,故记下自己的一点想法,也算给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一个交代。
如果说大宅门的第一部是一篇家族年代史似的鸿篇大戏的话,这部剧也就是一部小闹戏,可大戏有大戏的恢弘闹剧有闹剧的热闹,如果是爱戏之人,自会品到其各自的精妙之处。
鄙人自认为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就是要一个好剧本,一个好故事就是一个房子演员就是家具至于其他就是个点缀了,这部剧编剧导演都是一个人,讲了1912年白景琦在山东自己经营的黑七庄发生的故事,整部剧以各路人马追逐抢夺九朝秘本 与白景琦,路青青,田子行之间的感情争夺与纠葛为两条线贯穿起来展开,故事性情节性挺强的,每一集都会给你新的情节进展,也让人意想不到这也是我没有半途而废一口气看完的原因。
只是只发生在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就这么几个人就这么两件事儿,想发展成大戏也不可能注定只是一个小闹剧,只是要想方设法耍的更热闹罢了,明显地发现新剧里头京剧腔调的配乐 更多更密集,跟老剧用的是一样的音乐但老剧中使用并没有这样密集,但是每次出现必定是很重大的场面也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但新剧似乎是要用这种热闹的配乐来弥补场面的不足似的频频出现却让我们听的越来越没有感觉了,这让我想起来我高中时候的物理老师来他讲课一直都很大声于是经过几天的适应之后我依旧能够在他的大声讲课声中睡得很沉,倒是另一位老师平常声音不大但不时地大声一句却往往将我从梦中惊醒。
在演员选择上,陈宝国当然是没的说了,我现在依旧被七爷迷得七荤八素的,白老七典型的北京城里的爷们,也许年轻的时候会被称作小混混或者小流氓,就像钟跃民一样,向《你是我兄弟》 里头的老二一样,向冯唐说的自己一样,但是这些人缺绝非凡人,他们聪明机灵,有情有义,敢作敢当,有胆量有担当而且几年之后都会成为成功人士,而且这些人往往特别招女孩儿喜欢,他们会捉弄人,会臭贫,会恶作剧,但他们从来都不是坏人,最多就是淘一点,女孩儿们嘴里说着讨厌心里却是爱得不行,他们往往轻而易举地打败那些谦谦君子或白面书生。
白景琦就这么个人。
再说说女主角吧,青青这个人物的剧本塑造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从小出国刚留洋回来,鄙视中国文化鄙视中医,觉得中国人愚昧无知,对一切事物充满新奇,听不懂京片子,向往彼此唯一的爱情,对专制束缚无法接受等等完全是可能而且真实的,张歆艺演绎的陆青青虽然没有出了大彩但是终归也是像的,总不至于给这部剧丢人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对于她在网上赢得板砖无数的原因,我觉得第一是因为现在这时候,正是大家对卖萌,可爱,无原则善良,单纯大批特批恨不得口水淹死你的大潮流的档口你就这么华丽丽就出来了,还把这一切都包罗了你这不是找骂呢吗?
第二就是表情啊演的有点儿过了,卖萌少几次叫可爱可是多了就叫做作了,她也就是度把握的有点过,稍微少几次也许不会被批那么厉害。
这个女演员我其实挺喜欢的,从《爱情是一颗幸福的子弹》里头那个疯丫头其实很真实,到北爱里的为爱痴狂的好女孩,她一直都在本色出演,演技咱们不说,性格总是很好的,是那种很温馨很可爱很让人放心的没心没肺的好闺蜜。
田子行也不错,毕竟这么多年,人物的复杂性狡猾性都挺好,也不过分。
所以 我觉得演戏这事儿还是一件经验活儿,天分肯定大家不同,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经验,演的多了自然就是不一样的。
再然后就是杨九红了,演技倒是不错但唯一一点就是说话怎么不够溜呢?
语气也欠点佳。
要说这部剧中最好的既不是陈宝国也不是斯琴高娃和刘佩琦,更不是青青田子行他们,其实演员演得最好的恰恰就是小金豆子红花,米叶和雨生,言爷和杨亦增这些个配角儿,他们各有特色,各有性格而且演得真演得妙骨子里头就是那股子劲儿,这才是我认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些不同人的人生百态,其实一部剧就是一盘棋虽然最后赢得那个就是个将,可是如果没有兵卒马炮这就算不上一盘棋,而且只要一个子儿走不对要想赢就会费力的很了。
总的来讲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的,只是还是有点不足,比如说剧中充斥的京片子,我个人倒是很喜欢京片子,满嘴的“怎么茬儿,逗嗖哏,想茬架”等等,虽然主角是北京人不错,但是地点是在山东啊,在地方性语言那么有特色的地方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啊?
还好有个郝大夫还用了几句方言,算是个找补了。
还有就是史实方面,二十一条貌似是抗日战争时候的事儿吧,而现在是1912年刚刚辛亥革命之后,好像时间有点不太对,还有老七动不动“怎么不去打日本人”啊什么什么的,虽然日本人一直是咱们的敌人倒是不假,但是那个时候与日本人的矛盾到还不到动不动以此为准的地步吧。
正经抗日也是在1937年前后才轰轰烈烈起来。
不过总体上还是挺好的,青帮,土匪,军阀,不稳定倒是都很符合,也很真实最后说点老七和青青的爱情吧,其实当青青认清了田子行的真面目取消婚约之后,特别当她与老太太谈话之后,如果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她也肯定是会嫁给七爷的,这个从七爷之后几次三番提到要她赶快嫁人,告诉她如果娶不到她会后悔一辈子等等都可以体现的出来。
可是偏偏安排了个被田子行杀了的结局,但却是不是太合理,青青听到枪声去找田子行倒是可以理解,但是若真的像剧中所讲只是要去告诉他“我觉得你是可以悔改的,想不到你已经无可救药了。
”然后就要走就被杀了这也太牵强了吧,难道冒那么大危险就是想表达这么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而且青青去是要让他赶快跑的,田又那么爱青青,就算是他问青青你爱七哥对吗?
嫁不成也爱?
而确实也得到了不想听到的答案,可是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不是他一直都知道的吗?
因妒杀人虽然也解释得通可还是有点牵强的。
不过既然剧就是要她死的,怎么死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自序这是属于导演的宅门故事,哼,也是属于我的宅门故事。
这是我们的宅门故事。
起篇:邓州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遥想那是2001年的春夏之交,一部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家族画卷;一部讲述大家族兴衰的现代“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我们全家都被纷繁有序的故事情节和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深深吸引,后来,据说这部片子在宝岛台湾也被热播得一塌糊涂。
一时起,关于“宅门文化”也成了社会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看前面,黑洞洞……”那一段出自京剧《挑滑车》中的一段念白,还有赵季平老师的京味打击乐让人肾上腺素一个劲的往上升,真真让人叫绝啊!既然是大宅门,那就不得不说白家大宅里面的场景,大红色的宅门、金黄色的琉璃、青灰色的台阶、暗红色的家具,院落层叠,布局对称。
再加上一群悠闲自在的“老北京”比如武贝勒,有“白天皮泡水,晚上水泡皮”的茶客、自我陶醉的票友、悠哉游哉的遛鸟者;叫卖冰糖葫芦的、提大茶壶的伙计、摆场子说书的;还有那些侃的你晕头转向,满嘴跑火车的“侃爷”;装腔作势的官爷等等,一幅幅老北京俗文化的场景新鲜如今。
其实让我最难以释怀的一幕,是在第一部的18集,当三爷向白文氏告了景琦的状,说他杀德国兵,交日本朋友,与黄春同居,景琦供认不讳,二奶奶为正家规将景琦和怀孕的黄春双双赶出家门,并训斥到不混出个人样儿来不许回家后,白景琦突然转身大喊一句“妈”时,不论我什么时候看到那一幕,我的眼泪都是噙得满满当当,那一跪,跪出了我内心深处无与伦比的酸楚,时至今日,当我写下上面文字时,眼睛依然婆娑几分。
当然,还有二奶奶动用宫中的财产为常公公置办死宅和丫鬟时候,还有二奶奶一个女人带领胡子头、小景琦盘回来白家老号的时候,还有七爷对天真烂漫的黄春说香一口的时候,还有七爷和涂二爷赵五爷一起去安国办药的那一幕幕场景,其实还不能少了杨久红长跪地上对七爷叫那一声“爷”的时候……太多太多我的宅门情结回忆,连同一块镌刻有“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舒同字体老匾都深深烙进我的内心深处,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我都不会遗忘。
百年一梦大宅门啊!
这就是中药文化的底蕴啊,有同仁堂那么深厚绵长的历史,岂有不被打动之理呢?而大宅门从中折射出的社会变迁、人性斗争、世相百态,从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背后传达给观众,也这部戏有了历史人文的深度。
后来在我学习新闻专业的电视文化课时,还有论文研究称呼《大宅门》为中国电视剧历程中一部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作品,用数字说话就是创下了当年最高40点的空前收视率。
你说呢?
转篇:长沙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003年,我离开了家乡一路南下,来到长沙求学,自此至今,便很少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了。
当我后来得知《大宅门2》要继续播出的时候,我还专门给妈妈打电话说这个事,还说道“妈,我们一起看电视,就像我们之前一起看《大宅门1》的时候那样”。
谁曾料想,时空的移步换景,将宅门第一部的那种精髓尽失,或许是没有了白二奶奶的主心骨了吧,一种没有灵魂的骨架充其量只是一副空洞洞的烂骨头而已,二奶奶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与运用,那种心胸与城府连詹王爷都说出“白家怎么能出了这么一个女人,白家有了这样一个女人就不会亡”的钦佩话,从这个角度来说,七爷在第二部里面的表现远没有二奶奶的出彩出色出格和出位。
后来,当我看了几集后,和妈妈打电话又说起这个事情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也说“二奶奶一死,感觉没啥味了,没有第一部好看”。
我在长沙选择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所以从自身传媒的角度多层次的了解了这个《大宅门2》,据郭导演自己坦言说 “《大宅门》第一部因为是央视投资,所以在央视播出,而这次投资方是世纪英雄,他们有他们的市场运作方式。
”那我们权且可以理解为《大宅门2》之所以选择在教育电视台播出,完全是投资方的意思,在市场面前,在体制面前,有些东西还真是不能游走之外的。
其实换个角度从导演的视觉来说,第二部远没有第一部好看的原因很简单,十年磨一剑,您老人家年过花甲才推出《大宅门1》,且不说里面那些群星闪烁璀璨夺目的配角,就说剧本您老起码也过了多少次的打磨才成型啊!看了你的创作谈得知,16岁动笔开始酝酿《大宅门》,由于为“为反动资本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原因和借口,被劳动改造,可是您老在劳改期仍不死心,依然写作《大宅门》。
不过“阶级斗争新动向”再次被人注意,他只得忍痛把《大宅门》小说付之一炬,最为离谱是您那不知该如何言语的结发之妻,在她的盛怒之下,把您视之如生命的手稿扔进火中,只为报复。
好吧,如此坎坷的创作堪比当年路遥写下《平凡的世界》那般崎岖坎坷了,不过终究《大宅门》还是以如此丰盛的成绩地回馈了您。
可是您在成绩面前,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吧,仅仅2年之后,关于《大宅门2》的故事就紧锣密鼓地上映了,难道仅仅因为这个光景下的故事是您的原型吗?
或许是您的欲速则不达吧,又或许是我误解你了吧,毕竟关于那段畸形的历史,没几个人能够“拨云见天日”地用冷静客观的说法去描述和记录,春秋笔法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其实这也就很能解释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为何不能公映的原因了。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或许,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年头里面可以看到宅门在特殊时期的独特故事吧。
你觉得呢?
呈篇:北京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经历了大宅门前后两个时间段的故事后,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多的际遇,好歹都是过去式了,关于未来,我也在努力朝前行走着,比如工作需求,我二次再次北上来到了北京,10年之后,又遇到了您——郭宝昌。
当我在长沙看到新闻说您要开机拍摄《大宅门1912》时,内心是一喜一忧,喜的是我又能看到宅门故事了,忧的是这10年,您那把剑磨成的效果是否和上一次一样,我不得而知。
开篇依旧是熟悉的京胡,京腔京韵还在,真好,但——别价啊,张歆艺?何晴?郭德纲?郭导,您要闹哪样?好吧,且一边入戏一边再做言论也不迟。
我陷入了沉思:角色定位相当有失水准,为嘛挑选了张歆艺?关于这个成都幺妹,我的全部最好记忆都定格了在《给我一支烟》里面的叶子,甭和我提什么林夏林冬的,我不待见那个造型,单说这个戏里面,你青青甫一出场,没多长时间就鬼使神差的爱上了七爷,对着七爷又是卖弄活泼,卖弄清纯,卖弄正义感十足的,那个“半吊子”的形象真让人哭笑不得忍俊不止,你表嫂的孩子被流弹射杀,九红自己也受了重伤,所有人都知道她收到了巨大的打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姨子青青的做法呢?
确实在医院里当着杨九红的面,兴奋的跟新婚妻子一样扑到了七爷的怀里,又抱又啃。
好吧,导演大爷,你要闹哪样啊?
用网络用语就是“这不科学啊”!难道是导演您老瞄上了“大宅门里的十三姨”不成?
话说她现在应该是单身吧。
好吧,吐槽第二人——何晴,先说何赛飞版的那个九红,身披貂皮去东北进药材,和槐花斗和二奶奶熬,怎么看怎么像是七爷的女人,内心里面都透出那个味,文火慢炖出来的醇厚感怎么看怎么有怎么闻怎么香怎么品怎么赞,再看我们这位主,性格、秉性、举止其实还停留在《水浒传》里面的李师师而已,七爷心里有九红,九红就知足了,或许你只是为九红这个符号增添了几分温柔而已,但是宅门里面温柔的女人能有几个?
这样的宅女如何凭借她柔弱的肩头扛起20多年后东北进药材的重任呢?
别告诉我导演您选择性失忆了。
同样是编剧,做客《天天向上》的《倾世皇妃》编剧慕容湮儿,就透露了要求林心如工作室让霍建华饰演北汉皇子刘连成,他在那部戏中为爱的不择手段,倒让一众女性观众为之“倾城”,郭导,面对这样一个柔弱女子编剧,人家何以定位角色如此充分,您可千万别说您就看上了张歆艺了。
其实就整个故事来说,我觉得再叫《大宅门》已然失色很多,甚至有点玷污《大宅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了,请原谅我的精神洁癖,毕竟这都是您的孩子,您怎么取名按理说我是无权干涉,可是您愣要取出一个诸如“付研洁”、“ 魏生津”之类的,您说我能不说点啥吗?
索性就叫做《九朝秘本》得勒,要不凑合点《大宅门》(番外篇),您老看如何?
唉,朱熹老爷子也说过“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这5月天的日子,正如《牡丹亭》里面那句戏词一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可叹这良辰美景奈何天,你且看吧。
合篇:路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于呕心沥血开创的《大宅门》系列,郭导说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郭导,俺和你一样),对第二部则非常不满意(郭导,我们合个影吧)。
“解放以后这一段基本上是歪曲历史,当时为了通过审查,违背良心做了修改,这是我的羞耻。
”他说,一个人可以不说真话,但不可以说假话,假如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进行重写。
《大宅门1912》选择白景琦在济南的创业经历作为主线,对郭宝昌来说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创作《大宅门》,他吃了很多苦,这些苦衷在记者面前他讳莫如深。
但他坚定地表示:“下面的东西我还是要写的,即使短期内拍不成,我也还是要写出来。
说句不好听的,哪天我不在了,谁能拍谁就再去拍吧。
其实七爷晚年的戏还是挺多的,后来宅门整个家族溃败,宅门面临消失,这一段挺有写头。
我有一个最大的坚持,就是不要歪曲历史,哪怕你不能说真话,你也不要去说假话。
”细数郭导在大宅门里生活了26年,目睹了同仁堂的荣辱兴衰。
从16岁起,他就开始写这个题材的小说,期间几经风破,甚至入狱,手稿3次被毁。
“今天的《大宅门》是几经演变而成的。
最初,我写小说,完全是为了批判和揭露‘大宅门’的封建本质。
后来,时代变化,我的思想也在变化。
现在的《大宅门》主要体现了我的人生体验与感受,并不存在肯定或否定,褒或贬。
”郭宝昌在创作手记中继续说:“作为编剧,我写了人、写了人性、人权、人的个性,人的个性的张扬、个性的泯灭,人的生与死。
我要告诉观众,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些人,曾经有这样一些人这样活着。
一部《大宅门》折射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
”我献上的不仅仅是一部剧,而是我生命的全部。
回首往事,郭宝昌一字一句:“人一辈子总有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做了,即使做不成,死也瞑目;但如果你放弃了,你就失去了所有的追求。
如果说,创作《大宅门》有什么收获的话,我只有四个字:不要放弃!
”好吧,我信。
楔子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集百草要让这世界都香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百年风雨大宅门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81925/《转:大宅门各色人等分析》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69850/《从“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牌匾说开去的故事》
十几年前,一部大宅门几乎掠去所有观众的心,尽管对于二奶奶和白景琦的扮演者有装嫩的嫌疑,但是,演技摆在那里,加之剧情引人入胜,随着故事的发展,完全可以忘记演员本色。
陈宝国老师塑造的白景琦简直成了一代人的偶像。
第二部虽然不如第一部,但是故事背景就是如此,观众是可以接受的,白景琦虽然老了,但仍不失响铮铮的汉子。
可是,到了1912,白景琦是怎么了,从落地就不会哭的他,即使至亲去世时都不掉眼泪,却为了一个又二,又愣,又蠢,又无聊的陆青青的死流下伤心的眼泪。
白景琦一生风流,他喜欢过的女人中,嫡妻黄春与他青梅竹马,又与他家有着扯不清的渊源,在教堂里长大的孤弱女子自然会得到有着英雄情结的白景琦的怜爱;而杨九红,那是红遍济南府的名妓,美艳绝伦不用说,就是那因一个喷嚏笑得前仰后合的劲儿,也是一般女子做不到的,所以白景琦被迷住了!
最后陪伴他走完人生的香秀,就更是泼辣聪明,口齿伶俐,胆大心细,虽然只是一个抱狗丫头,却敢与已是姨奶奶的杨九红当面争执,这么说吧,在这妮子身上就看不到什么叫怕!
哼,到了1912 ,路青青这里,哎,七爷却由情场高手变成情场二傻子,若说田子行喜欢青青还情有可原,毕竟那本身就是个脑残。
可七爷,你不是,你绝不是!
我努力从青青身上找,找亮点,找足以吸引七爷的亮点。
可惜,本人眼拙口笨,没找到,却越找越讨厌这个青青,到最后七爷在青青墓前落泪的一场戏,简直让我反胃到想吐,七爷,你还是七爷吗?
怎么像红楼梦里的贾珍般‘可笑,如丧考批!
’
草踏马徳,追错局了,这是山寨的,就值4分,我,说怎么评分这么高,看起来这么垃圾,原来有3部,这部应该是最垃圾的一步,纯属影视垃圾!!!!!!?!?!!!!!!!!!!!!!!!!!!!!!!!!!!!!!!!!!!!!!!!!!!!!!!!!!!!!!!!!!!!?!?!?!?!!!!!!!!!!!!!!!!!!!!!!!!!!!!!!!!!!!!!!!!!!!!!!!!!!!!!!!!!!!
近十年前,电视剧大宅门横空出世,可以说是几乎难以挑出刺的作品。
当时我记得郭宝昌先生说大宅门要拍成三部曲,因而十分期待。
但窃以为大宅门2不如1,,1912不如前两部。
为何2不如1,我觉得主要是家族恩仇过于沾染政治因素,特别是后期建国后各种运动的拍摄,对导演是一个很严重的束缚,但整体来说,大宅门2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大宅门1912这部大宅门系列的收山之作,但不得不说,这部戏让人越看越失望,实在难免狗尾续貂之嫌。
平心而论,如果这部戏不叫大宅门1912而叫《秘本奇案》、《阿胶传奇》之类跟大宅门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名字的话,光从剧本上看这片子应该当得起三四星但之所以最后我一直在纠结于给他两颗星还是三颗星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影响我做出的判断1,演员方面如我之前在短评中所说,如果杨九红如何晴所饰演的这么温婉的话,那就算是完全否定了何版的姨奶奶,杨九红何许人也?
烟花女子,尝尽人间冷暖,看过世间丑恶,生存的不易养成了她刚毅的性格,若是狠起来,必不逊于男子,而何晴的表演,不是在表现杨九红,而是在表现黄春,而饰演其丫鬟红花的演员,则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了比何晴更适合这个角色的感觉。
其次,张歆艺所饰演路青青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其实我觉得挺多余的,当然有人会说这个角色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线索人物,确实,在这部剧集中,路青青确实是一个线索人物,但是张歆艺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她始终没有摆脱“林夏”的影子,有点儿用力过猛,各种矫情各种装,让我不得不判断这是她的本色演出,在这部剧里,路青青更像是一个傻大姐,一如《射雕》里的傻姑,所不同的是傻姑是真傻,人演出来那是演技好,这位大小姐是装傻卖二。
2,剧本方面大宅门头两部之所以吸引人,我始终认为是因为剧本方面,郭并没有简单的宣扬所谓善恶正邪,家国斗争这种非黑即白的东西,而是通过家族的发展来刻画人物,使得整个剧集中所展现出来白家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谁也不是完人,谁都有缺陷但是大宅门1912则颠覆了这种设定,围绕着一个所谓秘本,七爷和田子行之间的争斗则明显的被刻上了正邪的烙印,加上张歆艺那种洒狗血似的表演,则使得这几个人物的表演非常之脸谱化,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她还没开口,我就能知道她要说什么,她会做什么,很没有意思。
如果大宅门的第三部是这样的一个产品的话,说实话,我情愿它只有头两部以上种种,让这部本该续写辉煌的剧集沦为了一个平庸的肥皂剧如果这片子跟大宅门没什么关系,或许我会打三四星因为是大宅门的所谓第三部,但只有这个质量,我本想打个两星看在陈宝国、斯琴高娃、刘佩琦的份上,勉强打个二星半狗尾续貂。。。。
杨九红演的什么玩意?
性格竟然变成另外一个人。
张歆艺演的什么玩意?
简直脑残。
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角色在这里面完全看不出时代感。
记得第一部二奶奶八面玲珑处理各种危机,现在第三部可倒好,完全变成了捧七爷臭脚的神剧,七爷简直和无意中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有一拼。
最受不了的还是张歆艺,她一出场就看不下去了,勉强快进看到第五集,弃剧。
<大宅门1912>刚出来那阵儿,迫不及待的开始看,看到第三集就看不下去了。
为找点感觉,又把1,2部连起来看了一遍,无论是剧本,台词,人物的演绎都是无可挑剔,看完后,回味无穷!!
趁着儿热劲,看1912,还是没看下去,直接挑了33集,二奶奶,三爷出戏,才找出点感觉。
这种经典大戏呀,写续固然好,这演员呀,还是要找原班人马,戏份也不能减少,且角色也不能加的太夸张了,才能保住“宅门儿”味儿。
无论如何,1912还是差点儿味儿,大宅门还是经典之经典!
不知道张歆艺是怎么理解宝爷对于这个角色的定义,在张的演绎下,路青青简直成了比小燕子还活宝的二愣子,但事实上,我分析宝爷的初衷绝不是这样,路青青应该是像黄蓉那样子有点古灵精怪的女子,外表有点骄横,但内心善良且有自己的主见。
她敬佩像七爷这样有个性的男人,但绝不是一开始就爱上他,至少不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一秒爱上的感觉,别忘了,路青青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子,对优秀男子有足够的免疫力,并且她也知道七爷有两房太太。
我想,在女权主义的想法下,她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认为七爷不过是喜欢处处留情的有钱男人,想捉弄下他而已,譬如在玉米地撒尿和让七爷买吃的等情节,不过是出于顽皮的心态,想挑战下七爷的耐心,同时也想证明下自己的魅力,绝不是像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任性的娇小姐。
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路青青渐渐感受到七爷的人格魅力,发现他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男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并且后来当她意识到自己真正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时候,她对杨九红,以及自己的信仰,是有负罪感的,路青青最后的死,也应该是犹如卡门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爱情最高的追求。
这应该才是路青青的心路历程,也更符合路青青的个性,这一点,张没有表现出来,全程一副死不要脸“小三”的姿态,只用撒娇卖萌来勾引七爷,这就是为什么张所诠释的路青青这么招人恨的原因。
路青青是个有内涵的女子,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剧中二奶奶相当喜欢路青青,二奶奶一生传奇,什么人没见过,如果路青青真的只会扯着嗓门装豪爽,二奶奶不会对她如此欣赏,不会对她这么待见,这就说明她能够看出路青青绝对是个有思想,并且常人很难驾驭的女子,最重要的是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综上所述,演员对角色解读的失败,无疑会给角色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张歆艺之于路青青,就好比李亚鹏之于郭靖,是一部导演选角严重的失误。
只看了前几集,真心有点看不下去了。
头号搅屎棍--张歆艺她是不是当这戏是还珠格格呢?
整容整得成功也不至于这么得瑟吧,每时每刻,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她都在挤眉弄眼嘟嘴卖萌装可爱,每次她一出场我就想到对着手机五连拍那种小女孩。
我说你能跟剧情环境稍微配合一下吗,都要撕票了,双方都开始开枪乱战了,命都不一定保得住了,你敢紧张一下吗,能严肃一下吗,认真一下吗?
还跟那瞪眼挑眉装可爱呢?
真JB烦人!
不论说什么话什么事,表情都那么挑逗那么装,倒挺适合演一窑姐的!
二号搅屎棍--何晴这哪里是窑姐杨九红,要不知道这是大宅门,你准得认为这是某大户人家娶来的一位门当户对,书香门第,识大体,温柔贤淑的正室大老婆!
杨九红本该有的妖娆妩媚,风尘气息,偶尔撒泼等等特点一改不见!
三号搅屎棍--其他所有青年演员看看胡鲁的表演,看看言老板(康熙里面明珠)的表演,再看看其他青年演员,都tm哪找的,会演戏吗?
那个段飞,那个路达义,表达情绪用不着次次整那么大表情,皱眉瞪眼的干啥啊?
明明想演愤怒着急发飙,却看着那么让人想笑。。。
四号搅屎棍--郭德纲老郭演的没问题,但因为前三号搅屎棍把这一算正剧的戏给整搞笑了,再加上老郭这么一来,本剧彻底成为细说+还珠式的闹剧!
一个演员不行可理解,不可理解的除了陈宝国和斯琴高娃,剩下的演员全不对劲,郭宝昌是你找不到合适人了吗?
还是让投资方指定的人选给黑了?
各位别再纠结艾薇儿说啥了哈,我就是一吐槽,借了这么句段子吐槽,没真以为艾薇儿说过啥,看个乐呵就好。
艾薇儿说了,我没说过这句话😂😂————————分割线————————我猜想,郭宝昌原本想塑造的青青,其实原本不是现在的样子。
可剧一旦成,就没有人再去关心创作者当初想怎样,而只会看着剧中人的演绎去直观感受对每一个角色的好恶。
我不想评论张歆艺的演技,也不想讨论郭宝昌是如何狗尾续貂,只是很愤懑,因为在剧中青青当之无愧是个十足的碧池,至少在很多女人的眼中,揉不下这种装13的三儿。
青青一出场,没多长时间就鬼使神差的爱上了七爷。
对着七爷又是卖弄活泼,卖弄清纯,卖弄正义感十足的,其实女人们一看就知道,丫这就是调情,绝对的。
七爷动心了吧,我就当七爷是好色,禁不住20岁的小姑娘活蹦乱跳,荷尔蒙失调所以被迷住了。
但是青青碧池也越作越勇。
清水镇吧,土匪多?
那我就非要跟着去玩刺激,结果不但没有帮上什么忙,净顾着拉屎喝水尿尿吃饭,跟七爷卖勇敢,秀纯真,末了还混个七哥,我跟你可是有生死之交!
你看,我为了你,死都不怕!
同住一个屋檐也毫不避讳。
男人或许会觉得兴奋,有个姑娘不顾忌闲言,还愿意跟你一起折腾,对你崇拜的要死,可女人看一眼就会知道,这些林林总总,还不都是些手段,以为没人知道自己的那点心眼,全是真情表露,但实际上,除了勾引,还是勾引,碧池们都惯用的一大绝招。
可是青青碧池啊,你表嫂刚刚才给你七哥生了个儿子,都没出月子!
可你满口为了九红长,为了九红短,结果却在暗地里和七哥勾勾搭搭,要说做三儿,无耻也就到这种程度了。
可是青青碧池还有更绝的在后头等你!!
杨九红的孩子被流弹射杀,自己也受了重伤,所有人都知道她收到了巨大的打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姨子青青的做法呢?
确实在医院里当着杨九红的面,兴奋的跟新婚妻子一样扑到了七爷的怀里,又抱又啃。
七爷本刚刚脱险,听说老婆伤了孩子死了,来医院探亲,还没跟杨九红对上眼,就被青青碧池一把拦截。
青青碧池对此美其名曰:我是担心七哥,现在七哥终于平安回来了,我高兴。
是啊,真TM的高兴啊。
杨九红直接被青青碧池气到当场昏厥。
我知道原剧中的杨九红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不是那种温柔娴淑一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大老婆”,但至少,在《1912》的设定里,杨九红就是七爷在济南最正牌的妻子。
她为了让七爷高兴,说自己死了就让七爷娶了青青,七爷虽直白表露了自己喜欢青青,但对这事还是有点含糊其辞,毕竟他心里对九红有愧。
而我们的青青碧池呢?
杨九红知道以为自己活不成了,拉着青青说,我知道你喜欢七爷,喜欢他就嫁给他吧,说句自私的话,我这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七爷。
结果青青碧池反而急了,说我从来没打算嫁给七哥,因为我心中向往西方的一夫一妻,您要是想用这个说法来试探我,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是喜欢七哥,但不是要嫁给他,你以后有什么事,别试探,直接来问我就好!
我路青青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哎呀!
看到这里我真想替青青碧池拍拍手 好啊,实在是好,当了碧池,还给自己又立了一扇贞节牌坊,真是典型的三儿手段啊。
招儿不在新,好用就成!
可怜了杨九红,气的连输液器都拔了,扔了一地!
表面上,杨九红说我这样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实际上哪个女人看到如此碧池不得气到肺炸?!
就算是二房也受不起这活死人的气吧?
好吧,七爷终于要回北京了。
我们就姑且承认七爷对青青的大加赞许不是出于下半身充血荷尔蒙失调,而是真心爱她,青青碧池也是好样的,是七爷迟来的红颜知己。
那么,七爷走的那几个月里,作为小情儿,青青你多少也该为七爷守个贞吧?
no no no各位看官们忘了,董事长走了,还有总经理呀!!
于是,青青碧池和田总经理的一段暧昧情就开始了。
我们姑且不论田子行接近青青的目的有多复杂,至少在青青碧池的眼里,田子行可是一个既神秘又帅气的男子。
七爷脑子进水,把密信这种关乎到全剧最重要的九朝秘本真相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傻蛋姑娘,还指望她能跟所有人保密,完成大计。
可惜,田子行随便讲了点自己的悲惨感情经历,半真半假的就把这小妮子给绕晕了,又是送花,又是进田宅最私密的花房的,两下半就让青青碧池觉得自己牛逼了,那魅力和身份,噌噌的,又涨了几倍半。
田子行随便套了她两句话,丫就把密信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还跟老田暧昧的说,我知道你爱我,你都跟我说了那么多自己的事儿,我还有啥不能对你讲的?
土匪要毁她容,那可是碧池们最TM在乎的资本啊,这还了得,一下子扑进田总经理的怀里,抱得紧紧的,再来一句 “你别走,你走了人家害怕……” 风sao小样真是展现无遗啊!
精彩!
等七爷一回来,脚下的两条船都架好了,只等着你们男人为我争风吃醋就万事大吉了。
我对着七爷,一面跟九红说,嫂子我是全天下最关心你的人,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一面跟七爷打情骂俏、你侬我侬,咖啡厅里约着小会,让七爷一人把老婆家人撂家里不管;我对着田子行,一面无条件地享受着田子行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慕,一面又做出一副扭扭捏捏很为难的样子,说我觉得你挺好的,我也知道你爱我,但是现在就跟人家谈婚论嫁真的好早哦 哦 ·哦等两条船都撞一起了,青青碧池肯定会把自己撇清,说我爱慕七爷,但没打算嫁他,我俩没有结婚的可能;田子行我很喜欢你,可是我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而且我爱的是七哥,咋办呢?
你能等不?
等我彻底忘记七哥,俺就嫁你!
你要是真爱我,一定要等我!
女人一眼就看得穿,切,都不新鲜了,碧池一般都这么霍霍。
只有男人们傻乎乎的觉得,这女子:一个字,好!
俩字,超好!
多几个字:真TM的带劲!
为啥好啊?
不知道!
反正比家里老婆好!!!
唉,真是替男人们的荷尔蒙捉急啊。
原剧中本来没有路青青这个角色,估计结局也就是青青远走他乡或者死了。
青青碧池祸害了一溜够,然后再来个消失,就存于眼前所有的男人心中,成为了不灭的“小三儿”,完美的代言,从此就在男人心中立住咯,让他们个个抱着自己老婆还想着自己个儿,不就正是以做“三儿”为乐的碧池们的终极理想了咩?
来,快替各位碧池赞一个!
到了末了,我已无力吐槽,但还是忍不住要重复艾薇儿的至理名言一次,这个世上,只有女人才看得出谁TM是真正的碧池!
反过来说,大宅门这戏到了《1912》也就完全给变味儿了,从宅院戏一秒钟变寻宝故事,全局整个都是围绕着九朝秘本展开的,几方人勾心斗角,为的都是夺宝,已经完全没了宅院里人情世故,城府心机的味道。
冷静点说,青青这个角色的设置也是略显多余的。
其实仔细想想,青青在这个戏里的必要性并不存在,基本都是青青脑子发热要搅和进去,或者七爷脑子进水非把青青掺和进去,在情节上并没有剧作的必要性。
估计现在不光是抗战戏这么玩儿了,寻宝戏也跟着来:戏不够,爱情凑呗!
可青青碧池,您真心hold住吗。
很一般 太一般
小时候因为这部戏爱上了张歆艺
剧本一般,铺垫冗长,结局仓促。田子行形象立不住。
还可以,没有原来那版好。毕竟之前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次是编撰版
没有第一部好看,杨九红换成何晴了,王志飞演得角色挺狠
浮夸的现代京剧范儿。但看得挺带劲。
补签
明显看出来陈宝国演技独一档,其他人主角......
全让张歆艺毁了,看不下去
看似挺热闹,然而只有热闹
图一乐
路青青大SB以一己之力毁了一整部剧,负分滚粗!从白景琦到田子行到二奶奶这尼玛不是被鹰叼瞎了眼豆饼糠皮蒙了心就是非凡影帝影后演技派〜看完结尾那段shi一样的“七哥抱紧我”毅然改一颗星!贱人毁了整部剧的格调!
刚开始有点看不进去,感情戏比较多。但后面真好看,特别是和言爷、杨九红他哥的对手戏,真好看。
我觉得王志飞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是在勾引我。
好看啊。
在做作的女主面前,陈宝国也做作起来了,白七爷亲自毁了这部经典
挺好看的
刚看完就来这了,难道是因为我没看过之前的版本吗,我觉得这剧情这演技都很不错啊…
青帮老大高静阶
这电视剧每人配把枪就是枪战片了,拍的啥玩意啊!一九一几年就要打日本人了?估计还没到九一八日本人就死光了!那SB女主角的狗血演技和狗血台词真是让人无语!一个卖药的老太太突然间变成了死去的慈禧了?最后女主角都死透了,居然还能活过来和男主角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