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公在面对不如意的生活时(前夫自杀、打胎又后悔、父亲过世、事业受阻),选择了用酒精、药物麻醉自己,又企图用自杀让自己逃离到另一个美好的地方去,犹如绿野仙踪的Dorothy轻扣鞋跟。
然而她却来到了精神病院的隔离病房,被限制自由,吃难以下咽的饭菜...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这里有很多因为各种烦恼被送来的女病人,她们渴望出去,但无法彻底治愈的话,即使准许离开,还是一样会被送回来。
幸运地是,14天后女主人公做到了,她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她还活着。
于是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遗忘过去,选择了继续未来的生活。
生活有时真的是很残酷的,我们彷徨无措,我们想逃到一个美好一点的世界去,而那个世界其实只在我们心里。
Life is happy.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信念!
之前看片花就一下子被迷住!这下终于看到完整版!其他人全被我忽略!只有小优!优化这种淡淡的烟熏也这么好看!头发超漂亮!而且应该是所有电影里见到优最瘦的时候了!
不滿意結局。
還不夠‘瘋’。
不能投入太多的感情去看,否則很壓抑,很多天都難以從壓抑中脫出。
小説應該更加淋漓盡致一些吧。
因为内田有纪饰演德的明日香而看了这部老片,被震撼到了。
女主角明日香在意外大量吞噬安眠药和烈酒之后,被送进精神病院,被迫几次三番住进隔离病房,独自面对内心的矛盾和人生问题,也尝试在精神病院这宛若动物园一样原始、癫狂,释放着女性(人类)最基本最疯狂本质的空间,一个人杀出一条血路,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尝试走出内心的困境。
影片在影调层面的苍白单调,群像性格设定上的癫狂偏执,却让观众很容易地走进女主角--明日香的内心焦灼点。
折磨她多次的荨麻疹,往往当她内心宇宙的平衡被打破,尊严被践踏就会发病--这一绿巨人一样的生理应激反应,令人揪心。
同时这个病症也是一个表征,令人们可以看到这个角色内心的脆弱和极为强大的自尊心!
这一点既害了她,后来也将她救赎。
看到精神病院题材,可能很多会想到都市人常常会面对的孤独症、焦虑感和创伤后遗症,明日香也不例外。
她的心结,一部分来源于她对父亲和前夫选择离开她的放不下。
与父亲断绝关系,常年与笨蛋为伍,因为前夫长着好人脸,做事非常认真而嫁给前夫。
随后前夫工作被贬,在温泉酒店度假险些窒息而死,明日香面对濒死挣扎状态的前夫。
看到他的认真,卑微和懦弱,既心疼又充满恐惧和不安,就在这一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时刻,她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前夫的生命虽然暂时被救回,两人的婚姻却走向尽头。
独自去堕胎的明日香,内心对父系血脉的主动/被动割裂,而陷入到创伤后遗症带来的巨大心理折磨中,害怕,恐惧,揪心,被父系社会抛弃的自责和担忧,像一张铁网,笼罩在明日香的心头。
这一病症的影响,与明日香自己对职业和男友的选择上,第一次找到的自信,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心再次被男性/主流社会抛弃的恐惧和焦灼在于男友的矛盾激化后,再一次得到放大。
行为疯癫的男友,对充满才气却行为失控的明日香无法安抚,也无法满足明日香对生孩子的期待,他想前夫一样,选择逃避和离开明日香和这个畸形的社会规则(在片中缩小为电视台对搞笑艺人的高收视要求)。
与前夫/男友选择逃避的态度相反,在精神病院里的明日香,凭借着一己之力,尝试与他人建议心灵上的关联,尝试用内心仅存的一点点温暖,去包容和安抚身边更脆弱,在人性边缘挣扎的灵魂。
当然,精神病院和病人经历的大部分不是什么好事。
偏执狂,自虐倾向者、试图在精神上对他人施暴的人,因为自责而虐待自己的女孩,逃避现实挑战,一直活在昭和母亲的角色扮演中的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人,明日香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温暖她们,为她们起舞,为她们加油。
最后,明日香在自我挑战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她决定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影片用现实社会/精神病院的二元对立,编剧将精神病院这个看似“不正常”的空间里讲述人类最原始的心愿和渴望,最正直的理想,最简单善良的愿望;与现实社会中充满焦虑不安,令人心生逃离和怨恨的环境进行委婉的对比和讽刺。
此外还有深深的,对女性一生走不出的对父系秩序/血缘的执着发出的扼腕叹息。
离婚,堕胎,失业,疾病,对孩子(希望和父系纽带)的执拗,一直一直,犹如徘徊在女厕所空气中的幽灵,尝试对每一个脆弱的女性发起纠缠。
明日香成功的从精神病院走出,那你呢?
其实我没太明白,美纪第二次站在隔离病房外面对着明日香默默流泪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明日香失控打伤了她的头,也不是因为明日香骂她怪胎,那是因为什么呢?
扎着脏辫的苍井优,烟熏妆画得十分妖媚,眼泪从雪白的脸上滚落下来,比任何电影里都要美。
明日香也流下泪来,想说些什么却声音低微,过去的人生如此失败,还能维持到现在这假装充满精神气活着的状态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大家都不是正常人,大家都是怪咖罢了。
抱着随便看看的心理看这电影,却越看越发现了喜欢。
日式的冷幽默和无厘头的小细节不断出现,让人会心一笑,虽还不到满心欢喜的程度,但是却也能一点不闷的看下去。
你以为精神病院里住着的都是可怜人么?
城市森林中更多可怜人好么?
就算你不是疯子,可总有一天,你也会变成疯子。
有些人总是在拼命掩藏自己骨子里的癫狂,有那么几个人,已经没办法再掩藏了,所以不肯吃东西或者拼命吃东西,所以烧掉自己的头发或者杀死自己,所以狂躁的砸玻璃或者打人,就算住在精神病院也似乎没什么不好,同伴们很了解你,你就是一个自卑绝望失败孤独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家伙,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一样。
“五点固定”的隔离病房,只有房顶的无影灯陪伴你。
明日香念念有词的不断想着自己的银色小皮鞋,那不算华丽的小鞋子代表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也象征着自己希望变成桃乐丝的梦想。
回到家,回到过去,哪怕有无聊的前夫也无所谓啊,至少能坐在沙发上看娱乐节目乐个半死。
看到明日香永远望着电视机傻乐的情景,心里忽然的就酸楚难当,就算结婚了,可陪伴我的还是只有电视机,让我欢乐的永远只是娱乐艺人,不是你。
那结婚有何意义呢?
你太无聊了,你太郁闷了,你让我无比的孤独。
可是没有你,我也摆脱不了我那失败的人生啊。
直到看完电影了,才想起前夫的扮演者原来是冢本晋也,怪不得最后场景那么惊悚,和整个片子的气质略有不同。
我倒是长大了嘴试着模仿出那诡异的模样,当然没成功。
明日香为什么会喜欢上他呢?
也许是看到他平凡无奇的模样,心想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平凡无奇的幸福吧。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前夫那被玻璃杯撑大成巨型黑洞的嘴,让人不仅是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更是会联想到,就是这个洞,把我吸进去,变成无聊的人了。
所以,你赶快死吧。
前夫留下了“残念”的字样死去了。
明日香也因为嗑药太多打掉了一直想要的孩子。
我是一个连800个字也写不出来的专栏作家,甚至只是一个写情色的三流作家,让人怎么不崩溃。
孤独啊,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孤独。
Life is happy的邮箱地址就是一个笑话。
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便犹豫但坚决的扔掉了病友们送给她的留言册,转身却看见已经出院却又自杀的栗田又被救护车送回来,坐在出租车上,看见了穿着和服狂蹬自行车的某病友,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世界多么疯狂多么讽刺,现在回到正常社会了,可我还是原来那个我么?
首先 跟普通那些用脸蛋和烂笑料组成的青春喜剧片不同 这不是个为了喜剧而喜剧的片子 (一般的喜剧片大概也不会叫出冢本晋也来....)然后 如果你真的曾经抑郁过 不是故意装出的惆怅 是真的值得被送进病房里但是最近情况较为减轻的话 你最好找人陪同观看如果你是傻呵呵的乐天派 这片子会让你看得很郁闷 如果不是 你在片子一半的地方可能会绝望的要命即使为了看片子里的诸多美女的话 也最好还是换一部看最后 这片子不错就是这样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开始以为会是无聊的文艺片。
接下来的灰色幽默让我投入到剧情里头了,明日香混乱不堪的思维,病房里每个人稀奇古怪的行为,我看先是笑,渐渐发现不好笑了。
因为那些毛病、想法我也有过,遇到挫折会提不起精神,会不想吃饭,偶尔又会暴食,甚至也有过心情不好吃到撑,最后躲在厕所里吐光才觉得舒服,这样自虐的行为当然没有电影里那么严重。
但是,某一瞬间仿佛主人公就是我。
太可怕!
电影结尾,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的刹那,那时的蓝天、白云仿佛还有金黄色油菜花的香味,回到正常人的世界真好。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不正常。
个人认为虽不能当做真理来看待,但还是常常拿来宽慰自己。
情况还不是那么糟,起码我知道自己有问题。
在片中的精神病院中,似乎每一个精神病人都对除自己以外的其他病人了若指掌。
知道她的症状,发病的原因,甚至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心理问题。
比如暴食症的原因,厌食症的原因,自残倾向的原因等等。
但是唯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食障碍(苍井优饰)先是隐藏自己的问题“我到这来不是想减肥,而是想长胖的”,被发现催吐后又有逻辑的辩解,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这个系统(社会),“如果我吃了,那么在地球上一个比我优秀的人就会饿肚子。
”我认为,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别人身上去,才导致了长期的逃避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
多以逃避痛苦引发更多的痛苦。
此外,片中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护士对病患的友善态度让我感叹,比国内的医院要好上几十倍。
其实对日本的此类休养院的了解最初来自于《挪威森林》中的描述,看来近年来又进步了不少。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从一场未遂的自杀开始,女主人公明日香从一连串意识流形态的梦境中清醒过来时,世界已经被默默的被划掉了两天。
因为服药过量加之习惯性饮酒,被当作自杀而送进了绿山精神病医院,被五点固定在宁静房间,天花板上的白炽灯,亮得晃眼。
一门之隔的过道上,有人叫嚣着点燃了自己的头发。
这是一个隔离于正常世界的密闭空间。
堆砌着机能失序的瑕疵品。
暴食的AV女优。
厌食的千金小姐。
笃信着守恒原则而无法进食的美纪。
以及和明日香一样因为OD(服药过量)而被送进这里的贾田。
或许是供养于同一方水土的原因,日本的电影总有着它无法模拟却又一脉相承的类型化风格。
支撑一部影片的中心或许只从一种情绪开始,而事件则作为表达情绪的工具,反而呈现出一种夸张而怪诞的关联。
在日本电影里,仿佛很难有雷同的认知。
攫取的片段太过边缘,虽然不能否认它或许真实的存在,并让一小部分人感到亲切。
更多的则是抛开故事的外延不予置评,而包容了最为核心的一种情绪。
我们理解了,却难以感同身受的去了解的情绪。
边缘人群的情绪。
和《松子被嫌弃的一生》相似,用倒叙的片段零碎的拼贴出故事的全貌。
完整一个无聊国里的失败者形象。
而让人诧异的是,除了表现手法和取材背景让两部影片有了亲切的呼应之外。
一些细节的运用上,更显露出惊人的雷同。
《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也是从一场死亡开始。
无论是松子还是明日香都曾被家人无情的抛弃,从事过性工作,人生的不幸看起来都和男人有关。
而同样曾在电影中出现过的关于舞台上的童话,代表着最初的希望,比对着后来失意的人生,像是宣告着“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变这样”般,显得讽刺而又悲哀。
《欢迎》中美纪的表白“我和你一样,都很正常,但是我却在这里,这个系统有问题,真的有问题。
”或许就是本片中心的所在。
无论是家庭还是整个社会,似乎都该为这抱歉的人生负责。
当我们在明日香和男友铁雄的分手宣言中为她直面真相的勇气喝彩时。
人生却在转角跟我们开起了玩笑。
明日香在走出隔离病房后,把临别礼物送进垃圾桶的举动,明明是宣告崭新生活的开始,却撞见了再次因为自杀而被送进来的贾田。
那张写着Life is happy的地址最终成了不折不扣的谎言。
掷地有声的摔在我们眼前。
即使是导演,也不能为一帆风顺的人生保险埋单。
我们以为我们是正常的。
或者我们以为我们是有病的。
都不过是自我的以为,就好像以为自以为是的骄傲与自信,其实都没有办法剥去体内隐藏的孤独与罪恶。
真相并不存在其实 都要看你自己怎样去思考 去战胜所谓的心魔活不好的话 人生还真是累和郁闷的真实的可怕
三颗星给苍井优,造型真的好好看,剧情看一半不懂就快进了
宫藤官九郎好帅
豆瓣猜了好久的片子 终于看完 和想象完全不一样 冲着喜剧和YU去看的结果却心中郁闷的不行 渗透的太好了
为了苍井优的这个造型坚持看完这白开水的剧情会否太拼!
想看内田有纪
欢迎来到隔离病房!
粗糙模仿移魂女郎
不可思议实验体。
很日本的一部电影
看到最后16分钟的时候,突然涌出一点感动。能真正度过便好。
受不了无厘头
2008-09-07,日本式的恶搞。
内田有纪在剧里的美不如现实生活中的惊艳
乱七八糟
为了内田有纪看的
内田有纪长的像TVB的谁来着
主角人设好烂,整部片子给人感觉就和一开始病院里给女主那个糊状食物一样,粘稠冗长倒胃口
不如 the girl interrupted
各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女精神病患
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