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和我妈妈,看了两遍都哭了,因为是在家里看的没有大银幕那么震撼,所以想着这次去看,能让我更感动。
结果出人意料啊,中秋节那天第一场,很多家长领着小朋友来看的,整个现场的气氛吵吵闹闹的,电影舒缓的叙事节奏对于小朋友来说太慢了,他们也不太理解里面的自嘲和讽刺。
人物说话的节奏也相对慢,尤其是校长,特别有催眠作用。
很多小朋友看到中途就哭着要离开,到后面机器人比赛还好一点的,前面都没有什么搞笑的情节,虽然开场的那首歌我觉得蛮有冷幽默的。
我对于那种慢悠悠叙事的语气倒是很喜欢,只是后面的情节看起来超级尴尬啊。
电影情节把大部分侧重在了机器人打斗,感情戏意外的少,本来就觉得麦兜是卖情怀的,和妈妈之间淡淡的遗憾和忧伤,面对社会压力和现实那些无奈和辛酸。
剧情的一开始缓慢的香港老渔村慢慢展开,被嘲笑和看不起的麦兜小朋友,就像郁郁不得志的麦佳碧本人小时候,像个猪头,连宫崎骏也用红猪叙事着自己的外表和内心,可见抱歉啊,我是猪头也没什么不好,平凡人,本来就都是猪头,有自己不擅长的,有短板,有被嘲笑的地方,但我们都没有绝对我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我们就算是猪头也一样会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被人嘲笑,有点坚持下去,有的选择放弃。
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篇幅被描写机器人大赛,制造的困难仅仅是资金不够,结果还没有十分钟就被麦太给解决了,(从高利贷借钱)并且没有利息。
然后大概想表达不被看好的电饭煲如何取得了胜利吧,麦兜那憨憨的,有些无厘头,天真又善良的性格并没有得到侧重的表现。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的麦兜憨憨的叫鱼丸粗面的故事,结果,到了这里他是如此自信,只要给电饭煲打气加油就好了,其余的困难都是由别人解决的,一点也不突出自己。
无论是妈妈、校长还是老师的人设都和之前不同似的,母爱表现的也不足,犹记得我和我妈妈里麦太说自己上太空鼓励麦兜的时候泪奔了,无论麦兜是搭错线还是被人说蠢钝不堪麦太都没有放弃,舍弃一切花哨的东西,呈现出最纯粹的爱,而饭煲中麦太的母爱仅仅体现在几个地方,情节少不说而且并没有让观众觉得很困难,总觉得有什么好想不到位一样。
大人看了这部剧就能猜出后面所有的情节,而缓慢又不搞笑的情节让小朋友又觉得不好看。
就像一盘菜,上等菜做出了中等味道,让人失望。
扎肉超人仅仅是来搞笑的,嘲讽凹凸曼来的,让大人觉得好黑线,可是小朋友完全看不懂呀,身边的小朋友还说扎肉超人怎么不来拯救地球,他是不是生病了,家长真的不知道该解释他打不过怪兽不好意思来所以不来,还是说扎肉超人太忙了,没空,这种不负责的大人的行为。
大人们从小小的细节里能看到自嘲的咸湿大叔却被无聊的剧情弄的发困,能明白剧情的小朋友却没办法对于里面隐晦的各种小细节产生共鸣。
为什么要打败坏人啊?
也许这样拍大人会更能共鸣吧,制造机器人要很多钱,而且也没有那么高的技术来支持一个小朋友的幻想,麦太奔走劳累,结果却没人能帮忙制造机器人。
校长和小学里的学生一起努力终于制作成功了饭宝,当人们如火如荼的举办机器人大赛时,结果饱含梦想的饭宝被淘汰了,花费心血制造了大机器人,结果怪兽再也没来。
对于饭煲的失败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独自承担了费用。
然后麦兜一如既往的是个猪头,没有人看好他。
这一切好像是人类无厘头的一个梦而已,长大后的麦兜终于发行了饭宝,作为一款多功能电饭煲,成为一个大发明家的麦兜最擅长的就是打鱼丸。
常常说自己打鱼丸第一,发明还差的远,然后摸摸麦太的照片。
好像回忆里,麦兜抱着妈妈哭泣,说自己好笨,妈妈说,钝一点没关系,最重要要勤力咯。
麦兜说妈妈我要跟你学打鱼丸,做鱼丸科学家呀,妈妈说不用啊,你打鱼丸岂不是不能卖,不努力不行啊,还有好多债要还啊。
长镜头里,麦太和麦兜看着月亮,好像能看很多年。
麦佳碧最遗憾的大概就是自己发达的时候妈妈就已经不在,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
周星驰特别听妈妈的话,因为知道妈妈多辛苦,心疼妈妈,真的不用好好笑,只要让我好好哭就好了。
心疼梦想,心疼妈妈,心疼努力却最后失败的自己。
外星怪兽来袭,麦兜成为拯救地球的希望。
为了征服外星怪兽,麦兜制造了大饭煲机器人,具有电饭煲、洗衣机、冰箱、电熨斗、充电宝、按摩仪等家用电器功能。
其实,能做饭、喂饭、哄人睡觉、唱歌的大饭煲不就是一个机器妈妈吗?!
征服不见得非要击垮与毁灭,给予和爱也许是更强大的力量。
怪兽也一定想要一个无所不能、温柔体贴妈妈吧,有了妈妈也就有了一切,不用到外星球掠夺了……《饭煲奇兵》讲小孩子的梦想、讲创造、讲战争与和平,实际上也表白了母亲的付出与母爱的珍贵。
动画片整体来讲还是太小孩子了,终究也无法超越第一部的经典了吗……
好吧,这部没有以前那么温馨那么煽情。
麦太一如既往的哪怕很辛苦也会支持麦兜的梦想。
麦兜一如以往的是麦太的贴心小棉袄。
就算是造个大机器人对抗怪兽们也不过是为了麦太能不再辛苦的工作。
可是,成了大英雄的麦兜,似乎有点陌生,我这是就见不得草根麦兜成功么。
ps:最后麦兜那首歌燃!
pps:april最后喊的那句似乎有点突兀。。。
在大多数的麦兜故事里面,我总能感受到的,是视角集中在香港街头小巷一隅里的拥挤与温情,是导演对人成长注定走向平庸的认识和对爱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的表达。
麦兜是一只失落的蠢猪。
既没有鱼丸也没有粗面,就连善良也被当做低能。
但是这部片子不一样,在《饭宝奇兵》里麦兜终于成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不再是比屁股都懒,还幻想当一个ol的废猪了。
当然,本片最特别的地方,还是导演对文明崇拜和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反思。
影片开始就是美国的街道和美式的表达杂糅日式怪兽的集合,一上来就给了我这不是我熟悉的套路的预设,甚至鄙夷谢立文为迎合大众对欧美大片的追捧而放弃之前给观众积累的对香港紧密敦实的印象,吃力不讨好。
但其实,谢立文反手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辨认出环境人设的差异,只因为我们浸润在一个多元化的地球村,文化传播便利信息交换迅速。
总所周知,国人总是热衷追求美食和对味觉的极致体验,这其实也是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而食物是载体。
因此正片交待环境背景的一首《麦记》几乎可以被当做是吃食店铺的坐标地图,电饭煲在参加比赛时能帮助补充能量的是糯白可爱的饭团,时不时就做好的猪扒饭之类的美食总能引起观众的惊呼,十大富豪出场的第一个镜头也是在吃东西,就连超人都是火腿肠的模样。
最让我天灵盖一紧的地方是,一向残暴的艾泥奥被怪兽打飞到外太空后,在大饭宝紧紧拉住它不放手的时候(有点甜),闪现了机器人性最后的光芒,或者说是早先设定好的程序方程式让它别无选择,总之为了打败怪兽保护地球,它脱掉自己装有应急降落伞的内内帮助大饭宝安全降落地球。
(在这里,但愿每个机器人的初心都如此坚定。
)而这所有的重点是,降落伞是彩虹色的。
在所有西方文化当中,人们对LGBT的认识和理解是如今最受大众关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谁都没有办法跳过它,我们一直在它的隐蔽下成长。
影片最后,导演给大饭宝安排了两种结果,或者说是命运走向。
一种是让大饭宝成为推进外星球文明进程的大使,另一种是成为太空垃圾的悲剧英雄。
但基于麦兜相信的是,大饭宝为怪兽所在的星球带来了文明,使得他们生活得安逸欢欣,开始生产种植大米,甚至学会了打麻将。
而怪兽在应对大饭宝奇特的招式时,表现出的舒服与满足,在大饭宝战败之后,小心把它打包带回去,好像也可以为此作证。
所以,我也只好相信,很多人作恶多端侵犯他人利益,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本身多坏,而是环境和出身或者说是阶级的落后,使他成为他。
但在见识了美好之后,也能学着改变。
仔细想想,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应该就是麦兜在深夜渔港海边教大饭宝“看看”“月月”“海海”,就像之前麦太教麦兜一样。
因为父母的意志,总会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继承啊!
总之在这部片里,周星驰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马云还是一个富豪,贝多芬被黑了一脚,污污的镜头还不少,校长的感情线没头没脑。
回到剧情本身,其实这一切都是麦兜的一场梦。
麦兜的出场就是在看电视,麦兜和麦太在睡前聊天,说要当一个发明家,之后他又在看电视,只不过这次怪兽来袭的变成了真的新闻,于是他就一步步朝着梦想越走越近了。
然而怪兽和超人只存在于电视里,牛顿和达尔文长得并不像猪,没有人愿意嫁给一个猪头,也没有谁需要去发明机器人拯救世界。
而我始终记得,超人才是超越次元与时空的我自己的化身。
在被怪兽打飞后回到家里跟妈妈说没事,在电视里观察比赛的进展,最后在怪兽带着大饭宝回到自己的星球后出来露脸说自己只是姗姗来迟,像极了那个一事无成只会偷偷羡慕别人的努力回头还强行辩解没有做好一件事是因为我只是还没开始努力的我啊!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谛。
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也许是最伟大的。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世界和平。
但是,直到我看到《麦兜—饭宝奇兵》,被麦兜的幼稚萌到了大脑,擦出了火花。
妈妈做的一碗米饭,到底有多大力量?
米饭做好了,我吃了,做好了,我吃了,吃了三十年。
却从没有想过这碗米饭有多大力量。
这不仅是一碗米饭,也是母亲的乳汁,是母亲的爱!
在人类遇到危机,对付小怪兽时,无论是地球人的领导者,还是来自外星的扎肉超人,都试图用更强大的武力来制服他。
但都失败了!
然而麦兜用他母亲照顾他的方式,却使小怪兽从此变得舒适愉悦,也不再来地球捣乱了。
麦兜成为了一个懂得为他人提供舒适愉悦的人。
爱会传递!
从麦兜的母亲传递给了麦兜,麦兜又将爱传给了小怪兽。
麦兜很伟大吗?
也许他只是想,如果自己是这只小怪兽的话,他的母亲也会这样对他。
学会了麦兜的法宝,我们也可以去打小怪兽了!
PS,行动之前记得提醒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也住着一只小怪兽。
麦兜问妈妈,小怪兽屁股痒怎么办?
他的手那么短,够不到呀!
不太明白为什么麦兜的豆瓣评分一部比一部低,不知道能不能做一个评分与年龄和职业的相关分析,也许只有年纪足够大才会有感触?
当卖萌越来越高龄化,70后80后还在纷纷庆祝儿童节,却有谁敢活着像麦兜一样——纯真、率性?
麦兜生在香港,不论是前几部的城里,还是这一部的渔村,无比充斥着香港的元素——实用主义。
连鲜鱼村的鲜鱼小学的教学课程都那么实用——打鱼丸、晒咸鱼——这不都是这些小朋友们的家长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同时也是他们长大后最可能做的事情么?
连暑假补习都是这些实用的课业,想必家长们也很开心小朋友们小学一毕业就可以来家里的铺子里帮忙了吧。
大家仿佛都有了明确的方向,觉得生活,不就是该如此?
而偏偏不懂事的麦兜并不喜欢帮妈妈分担家务,所以他一向不是好学生——也没有人理解他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明白风帆和衣服的区别,明明都是布做的?
也没有人明白什么是发明家,你和牛顿(发明家牛顿是什么牛顿?
)、爱迪生长相都不一样。
也没有人会想到创新,大家都没有自动打鱼丸的机器,你怎么可能做出来?
然而,打鱼丸晒咸鱼的普世价值总可能会变的,突然一天的改朝换代便教全世界的人放下手里的事情改做什么“战斗机器人”,哪怕大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麦兜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时代到来了,奋力想去做些什么,而只有比赛的结果会改变对他的看法——事实上谁也不会关心比赛的过程,哪怕再无厘头。
而至于麦兜对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哪怕是参与设计的校长到最后可能都没有明白,不知道麦兜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毕竟全世界并没有人关心,也从未有人问过。
而麦兜自己不过是太天真,所以并不会关心别人是不是关心他的想法——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坚持的做下去。
那么大家都是彻头彻尾的冷漠么?
十大富豪会亲力亲为的帮助麦兜造机器人,村民们会放下手里的鱼丸过来帮忙。
不,大家只是不懂,也不想懂。
帮忙不过是体现了自己在事件中的参与度,至于为什么,他们可能自己也不清楚……而愚钝的只是这些村民么?
将军还有那些既得利益的科学家,好像也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从头到尾就没有人想过怪兽为什么要袭击地球,只是一味的打打打——用简单粗暴的西方思维,拿自己的弱项去搞怪兽的强项(不怕打)——当然麦兜很可能也是误打误撞,用自己最纯真的善良改变了那遥远的一个星球的怪兽。
渔民,观众在说。
愚民,鲁迅在说。
哪怕现在,包括我们自己,还有身边忙碌的朋友们,每天兢兢业业的加班的时候,有多少想过自己正在做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那些我们日夜笃信的“规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过大的生活压力让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停下了,想一想我们做过的事,以及将要做的事——也许,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全世界其他人一样,从一开始就错了呢?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被人们左右,却又难以被谁左右。
只有麦兜这样的纯真和率性,这样做事的不管不顾,才能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也许,谢立文不过是在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但我猜,你们就算认可麦兜,也不敢真的像他一样吧。
2018-5-26
文/梦里诗书在略显稚嫩的卡通画风中,缔结已难以言状的细腻情感,一直是麦兜这个系列令人钟情的所在,但这种观感在《麦兜·饭宝奇兵》中却变成了奢望,顾左右而言它松散的节奏,难以再吸引人的英雄故事,都让电影犹如一碗白饭般食之无味。
麦兜这个系列动画电影,之所以让人有着一种真挚的共鸣,在于那源于小人物质朴的真实,在于麦兜与母亲那相依为命深深动容的羁绊,更还在于电影将虚化的卡通人物接住了香港这座城市厚重的人文地气,但在这部电影中除了依稀还能所见以亲情的羁绊,剧情构思上近乎与《喜羊羊》并无差别,画风上也变得尤为凌乱,使一部本自出色的成人寓言变成了低幼童话。
那么这次的故事都究竟做了什么,从所谓的外星人入侵地球,便令人感觉到了一种迷之尴尬,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更不经令人诧异,这真的是昔日我所熟悉的那个平凡而无厘头要着鱼丸粗面的麦兜吗?
在这部电影中令人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港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英雄电影的模板套路,而于此中电影用污段子营造的恶搞笑料,不仅再也不复那昔日的忍俊不禁,也使其变的并不再适合孩子。
看这部电影不经令我想起了蜡笔小新的一部电影版《风起云涌的金矛勇者》,虽然剧情不经相同,但电影本身的问题实则都是在于将一个草根形象刻意的拔高成了所谓英雄,而这一点用在天真的麦兜身上变的更为突兀,没有了源于小人物的共鸣,没有了香港文化的奠基,一个自以脑洞大开的故事与污段子笑料的集合,虽能所见导演谢立文希望开创新的故事风格,但如此去其精华的另类,终只是令人尤为失望。
当小猪变作了英雄,诚然一个力挽狂澜挽救世界的麦兜,使电影变的不再那么哀而不伤,但我依旧还是喜欢那个单纯乐观的小猪,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盖世英雄”。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一看到麦兜大战外星人再加上3D这个噱头,就天然生出来排斥的感觉来,就会认为这片不好。
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陪着儿子看了好多遍以后,我渐渐明白了电影的好。
里面的好多情节让我感动,那段“妈妈妈妈,眼睛爱看我”,每次想起都让我想哭。
还有校长,淑娴,M博士,将军,扎肉超人,小尼奥尼……儿子看的很欢乐,我想,他是更喜欢和我腻在一起看东西的感觉吧!
记得很多年前,跟朋友讨论麦兜系列哪一部最出色。
我说毫无疑问是菠萝油王子。
朋友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第一部麦兜故事才是最好的。
纵然,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一样。
朋友说:菠萝油王子怎么说呢,有点太深奥,麦兜本是部儿童动画,应该要拍成小孩能看懂。
而我的理解却不一样,麦兜是在儿童动画的外壳里包裹着成人的内心。
本质上麦兜是一部成人化的动画,核心在于里面那些不刻意道明的诗意。
如菠萝油王子的经历,如在山野中煮面的大表伯。
都是一些诗化的意象,其中的意义需要观众自己去领悟。
回到这部饭宝奇兵,前面小部分描述在海边小村落生活的,不那太聪明、有点蠢萌蠢萌的兜仔,还是一部典型的麦兜电影。
直到后面格局突然变大,参加机械人比赛,打怪兽拯救地球,已经脱离了麦兜系列里传统的市井小民生活。
电影中间我还一直想着后面会不会有反转,直到电影结束。
因为按以前的麦兜电影,去马尔代夫是假的,抢包山奥运梦也终会破灭,菠萝油王子也是妈妈编的关于爸爸的故事。
而这次麦兜确确实实地打赢怪物拯救地球。
电影最后,直接用旁白说出电影的主旨,告诉大家要好好生活之类。
这实在是败笔。
我理解中的麦兜电影应该是通过情节和意象来表达一些隐含的道理,而不是直白地说出来。
用诗一样的电影语言去描写忧伤,一直是麦兜系列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从诗意的忧伤中看到真实的生活。
而放弃了抽象的诗意和忧伤的基调,也是这部饭宝奇兵更偏向低龄化的明显特征。
对,儿童动画故事就不应该有忧伤。
不过这还是我们想要的麦兜吗。
ps:不是黄秋生配音的校长简直不能忍!
这是我第一次看麦兜的电影时产生了困意。
本来很期待一个接地气的市井生活和亲情观见长的动画中,出现一个异世界的怪物,将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对抗+治愈”的新世界观。
结果却成了一个“对抗-治愈”的世界。
不能说电饭煲的创意不好。
这个生活中最普通的道具,成为救世的英雄机器人,恰恰说明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往往是那么精彩,最普通的人反而能孕育奇迹。
电饭煲以它包容一切的力量,可以把任何事物都重新锻造成美食和能量。
小小的电饭煲孕育出大大的奇迹来,本来是一件很值得期盼的事。
但是这个电饭煲的造型实在是难以激发起我的喜爱。
除了眼睛可以翻页略显萌态以外,既没有瓦力的乖巧,又没有大白的暖心,距离哆啦A梦那种智力型机器人更是差之十万八千里,这根本难称一个可消费的形象。
它吃掉自己煮的饭团后可以增加电力这点略有谐趣,但深度不足。
归根结底,它没有自主性。
它最终的行动,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做出的,因此就丧失了蕴藏在机器中那些可能的情感魅力。
大反派屁屁怪也是一个从头丑到尾的角色。
难以想象这个看上去非常容易做毛绒玩具的角色如果真的被做成了毛绒玩具,会有多少人有意愿购买它,因为它性格缺失,既不能激发人们的憧憬感,也不能促生人们的拥有欲,换句话说,它没有多少值得消费的互动性。
最关键的,屁屁怪只是沦为一个奥特曼剧情中的怪兽,没有真正的与人类发生复杂的情感关系。
它只是一个破坏的恶魔,没有想要保护的东西。
它甚至没有和麦兜发生什么特别的故事。
它与麦兜以往剧情中那种田园派的生活场景格格不入,让麦太玩命地做鱼丸供养儿子搞发明的感动变得模糊不清。
虽然影片仍然洋溢出一种麦式忧伤感。
比如,影片设置了一个对饭宝的开放式结局,到底是幸福地生活在怪兽星球上,还是成为了太空垃圾,这种暖洋洋与冷冰冰之间的对立,投射出一种导演对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的思考。
但是,这种忧伤感还是难以平衡由于对抗怪兽所丧失的治愈。
虽然影片也仍然洋溢出一种麦式幽默感。
无论是对美国总统只会哎呀呀的描写,还是对日本奥特曼式超人的讽刺,抑或是超人、机器人们一次次被怪物像对付小孩一样打屁屁的设计,都颇让人会心一笑。
但是,这种幽默感还是难以增加由于离开家乡而使麦兜丧失的接地气感。
麦兜之所以成为英雄,其实不是因为他真的是个英雄。
麦兜之所以成为心灵鸡汤,也不是因为它是个救世主。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最失水准的一部,曾经的百分百香港制造也成了妄想,故事低幼到发指,程度是学龄前儿童的睡前故事,制造机器打怪兽,节奏松散垮到一个不行,努力想按着以前的成人视角来解读,结果没有感动没有爱,只是个烂俗的天才小英雄的歌颂会,描写小人物情愫的部分已经被压榨的所剩无几,曾经的麦兜只能活在记忆中
多一星,因为是麦兜
麦兜×环太平洋,超人的主题曲×贝七和月光
可爱还是可爱的,情怀也有,但是麦兜系统这么突破自己是想学哆啦A梦剧场版做任务这种转型吗,反而丢掉了以前的味道了。不过歌还是好听哒。
也许麦兜在我心里只会是往鸡爪上串鱼蛋的那个一心要在平凡生活中抓捕英雄梦想的小男子汉而不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吧。
挺有爱
喜欢关于妈妈的情节,喜欢饭宝设计的小心思,不过作为一部正常说故事的麦兜电影,少了前几部的柔软和温情,还是更喜欢看麦兜的生活和与麦太之间的母子情深,话说里面这么多污到不行的设计真的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在纽约回香港的飞机上看的,哭惨了
相对前几部,本片的受众显得低幼,一出场就把人雷倒了,金刚与哥斯拉合体的臭屁怪兽对阵长得很奥德曼其实是根香肠的扎肉超人,因为怪兽的屁太臭而所向无敌,麦兜联手校长居然发明了大饭宝参战,后者明显是家用电器大合体吧,这样还打赢了。
呵呵呵
917@朵云轩 浪费上部好感,这部完全松弛拼凑之作(睡了个香)。结尾还po了个下集青春片的梗,然而单单单亲梗认真做好了就可以被消费一万年。
麦兜故事的特点就是拖拖拉拉 bgm的粤语歌蛮好听的
@电影资料馆
(→_→)。。。。。。。。
画风很奇特的一部,而且有点污,不太适合小朋友观影,周日下午场观影人数不超过10人,还有人中途离场
两人一起去看的点映9.10
崩了
不是那么喜欢成功了的麦兜哈,前半小时笑点还是足的,但是后面就很拖沓了...
还是那份不变的感动!!!!
不太懂大家的麦兜情结了,这部明明超可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