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喜欢Jim Carrey的表演,夸张的表情,到位的动作,总是能拿捏好的喜剧效果,但他演的电影却也并不是仅供消遣的轻喜剧。
从最早看过的《The Mask》,然后是《the Truman Show》,到后来的《Bruce Almighty》,这次的《Fun with Dick and Jane》,计划下一部看《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每一部电影都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幽默层出,搞笑至极,但却也倍感心酸,回味无穷。
PS:感慨这些片名翻译的真好!
除了《楚门的世界》有点俗以外,《变相怪杰》的含义比《the Mask》丰富多了感慨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是不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只能过普普通通的生活?
是不是奇思妙想加敢想敢干,才能创造出富贵加荣耀?
貌似是这样的。
啥人啥命。
不过话说回来,由古至今,王朝的更迭,世界的动荡,莫不如此。
太本分的人挑不起大梁,太闹腾的人干不了实事。
记得之前看微博说,小时候太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性格会软弱些。
因为习惯了被安排好的生活,所以没有了自己的喜好和主见。
要做好孩子,但不要太乖。
有点扯远了。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与前几天看过的《Fast FIVE》有点异曲同工,与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梁山好汉有点相似之处,也就是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中提出的游民文化,说简单点,就是劫富济贫。
虽然事出有因,但他们毕竟四处抢劫。
情有可原,法理难容。
但是,他们仍然被视作英雄。
而且再一次体现了美国思想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其实也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文化差异而已。
Culture shock。
美国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个人主义,中国的农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集体主义,真的无所谓好与不好。
只是在全球化背景冲击下,不同的东西总被拿来比较,总想一较高低。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中国提出的这些思想总是好的。
但实行起来确实很难。
总是会跑题。。。
跑题跑不停。。。
金凯瑞一人坚强的挑起这部剧的大梁,用他一贯的时而夸张喜剧时而逼真动情的表演。
毕竟这是一部喜剧,因此最后的结局圆满也算花了一个好句号。
最喜欢夫妇二人去抢劫的几个片段,有天分,有逻辑,有彩头!
本片冲着金凯瑞看的,确实挺不错的。
其实看金凯瑞的电影,就是想开心,就是想笑,但这部电影,除了开头和结尾,大部分都是挺无奈,可怜的!
但金凯瑞用一种乐观的表演方式,把失业后生活一团糟的情况化成一幕幕搞笑情节,虽然我看的时候,也笑了很多次,但是内心却是挺无奈的,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这或许就是要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一定要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坚持下去,一定能走出困境!
JimCarrey搞笑片不论好赖,必看。
再烂我都笑得出来,越是把他折腾得没人样我越要看,他演好蛋坏蛋都是颗笑蛋,前阵子那个什么什么的不幸历险,还能看出jim的尊容,以前的那个格林奇偷走了圣诞节,他就是个绿色的怪物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可是一蹙眉一坏笑,没错,就是他,恶搞Jimcarrey!
此片名叫《新抢钱夫妻》,老的没看过,这两夫妻简直太牛叉了,乔装打扮成各种模样打劫便利店银行魔鬼玩具店,印象深刻的是,潦倒以后的jim一家,连花园的草皮也被收走,jim连夜四处割人家草皮,连高尔夫球场的都不放过,结果东拼西凑拉了一车回家,泥人一样地倒在妻子身旁,清晨醒来,妻子看到了jim的战果,窗外自家的新草皮,狂恶到家,但妻子内心却欣慰无比。
我策划课的老师曾说过:悲剧是把一些有价值的打碎,喜剧是把一些无价值的重组。
而JimCarrey的一些电影似乎更高明,它能让你笑出眼泪,是真正意义上的眼泪(如《楚门的世界》《暖暖内含光》),辛酸、同情、怜悯、愤慨......舞台上这样一个貌似小丑的人生悲剧。
向喜剧大师卓别林看了齐!
赞!
很久没看到让人笑出眼泪的电影了,在朋友的推荐下终于看到了。
片子虽然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然而毕竟让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们,看到了现实,也看到了希望。
看《神探飞机头》认识了金 凯瑞,就一直以为他叫king carrey, 结果看了这部戏的前面,才发现他叫Jim carrey,真不好意思。
这部片显然不能算完全喜剧,濒临破产的两夫妻,更多的让观众看到的是心酸。
除了Jim carrey经典的脸部夸张表情让人会心一笑以外,真的是被这两夫妻的患难见真情所感动。
当dick赋闲在家好几个月的时候,总以为下一秒Jane就要向他发作了,结果这一幕跟本没出现,有的只是两人为渡过难关,强迫自己去工作。
见到dick疯狂的到处偷草坪,Jane感动的说出:it's beautiful,以为屋前的草坪必是碧绿一片,结果镜头一转,看到的却是如癞痢般的绿,甚至不如之前的黄土地。
但仔细再看,却觉得真的很美,一个平凡男子努力维护家庭的心。
have fun with the society。
dick说,他走正途,得到的是破产,他走邪道,得到的是草坪,所以他决定去抢劫。
结果,一起行动的夫妇购回了所有他们曾失去的。
have fun with the economy。
很佩服编剧,电影是05年上映的,结果却好像描述了后几年的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失业、破产、房价狂泻……。
只可惜现实中能做到像dick和Jane这么成功的夫妻实在不多。
电影给了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处在后危机时代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大团圆的结局呢?
岁数越大,人越缺乏幽默感;心情越差,人越应该看看喜剧片。
有些日子口极端的像把刀子,就像2月14日这天,有些人欢天喜地拿小刀切巧克力蛋糕,有些人拿剃刀割爱挖骨疗伤,有些人像平常一样拿菜刀切菜做饭。
然而在2009年2月14日这天,世界经济危机浪潮再次淹没全球时,身陷囹圄小岛上的中国子民们应该先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后天下之忧而忧?
我发现CCTV6现在越来越牛叉,放片越来越有意义,在今儿的情人节浪漫夜晚放的竟是《侠盗夫妻》或者应该叫它《新抢钱夫妻》,尽管删了一部分,但也是相当与时俱进了,是在讽刺资本主义泡沫经济还是给中国现在的浮躁社会敲警钟?
不得而知。
但是我从片子中尝到了沉重和苦涩,也意识到该反思一条自己的出路。
金凯瑞和蒂娅里欧妮就像他们的名字组合一样,金和茶,闪亮醇香(顺便说一句里欧妮眼神和表情怎么那么像朱迅,囧)。
他俩合演的一对侠骨活宝、好人夫妻,正像无数力争上游的民众一样,他们天资聪颖、爱家敬业、待人和蔼幽默、具有传统价值观,但偏偏要遭受商业社会的欺骗,尝尽命运的无情折磨。
逼到无路可走,他们拿起了水枪,模仿电影里的情节,做起了雌雄大盗,最终他们良心发现,凭着智慧惩罚了黑心老板,为失业职员和千百家庭替天行道,干了一票义举。
别的不多说了,只谈几个自己感触深刻的情节,想到的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蒙太奇。
1、想起了飞人陛下和魂断梦萦的篮球事业。
迪克所在的公司的职位是按楼层有明显分界制度的,他的助手高兴通知他去会见51层的CEO老大,(他当时的职位不到20层),实际上是让他做炮灰。
在经济危机初期,普通人哪能预测到经济晴雨表,他们被蒙在鼓里击掌相庆,可见普通民众对加薪晋职、美好生活是那么向往。
迪克还在电梯上升到43层时难掩兴奋之情,唱起了I believe I can fly,我耳边立刻萦绕起罗凯利熟悉的浑厚嗓音,立刻肃然起敬地想起了真神乔丹,从而回顾了几秒钟的今天早上全明星新秀挑战赛上杜兰特的发挥和雷霆队的展望,以及对明后天三分、扣篮和正赛的热情期待。
篮球是我学生时代晚上做梦的旅程,即使现在也是每天上网的必须课程。
坚持你的爱好,你终将获得回报,无论是为生计还是为舒畅心情。
2、想起了自己曾经努力找工作的碰壁和现在也不如意的境地。
迪克失业几个月后首次得到面试机会,停车场到楼上办公室这段大打出手,犹如007般惊心动魄。
甩开了所有楼下停车场的竞争者,到楼上才发现自己已经排到了百十来人后面,不得不去降低职位目标,屈尊尝遍人生千百苦。
想当初自己还不是面临着和主人公相同的境地。
毕业、找工作、矛盾、辞职、再找、不满、转行、等待、将就、忍耐的螺旋式升降过程。
但我却从来没有迪克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扫清一切障碍的竞争精神,实在惭愧。
顺便说一句,美国的市场营销正是经典,处处都可以发扬光大,连超市门口的导购员,都要在顾客一进门的几秒钟内迅速分析出顾客需求,实施三米微笑服务。
例如,看到一个纹身老兄,微笑招呼之“你好,欢迎光临京客隆,枪支弹药、狩猎专柜在楼上4号区。
”3、感受到了是男人你就得承担一生的责任。
女主人公简向丈夫抱怨,入不敷出的财物状况、房子的贬值、孩子的未来,说道:“失去房子,孩子就会受到歧视,失去安全感,他会娶不上媳妇,成为一个流浪儿,孤独一生。
”话虽夸张,但道理不含糊,的确,男人要为父母的健康和无忧负责,男人要为妻子的的家庭生活品质负责,男人要为儿女的培养教育,男人要为打下殷实家族地基负责。
男人很累,做一个中国男人更累。
我坚信我有能力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但需要给我一点点时间。
4、最浪漫的情人节也许是经历过风雨的心酸浪漫。
情人节的雨夜里,迪克在自家院子里忙活了一晚上为了送简一个礼物:把门前光秃的地上重新铺上了草皮。
早上醒来,夫妻俩看到那些块零零散散、星星点点像狗啃一样的草地,简还是表达了她的爱意,尽管心酸,但那是他们真的付出真的爱。
正如学友真爱里唱的,爱情不是几封情书几滴眼泪。
爱情更需要经历风雨考验。
5、喜剧是基于对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和讽刺,才有保留和存活意义。
基于2000-2001年美国遭受的各种打击,特别是经济滑坡和商业欺诈,这部影片有诸多现实意义。
在片子中,看到了布什总统讲话先是信誓旦旦声明美国会持续欣欣向荣的局面,末了又强调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够安然度过难关。
结果夫妻俩听了上半句,就高兴地亲热商量怎么度周末,没听到下半句暴风雨就要来临。
结尾处:经济就要回暖,迪克的死对手同事去了能源巨头安然,同样开着跑车与迪克驰骋在经济高速路上,给片子埋下了危机四伏的伏笔。
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成与败、生与死可能真是瞬间发生的一幕幕悲喜剧。
睡觉前,我的心情像金凯瑞在车子里的心情一样,思考我的路该怎么走,让我继续蒙太奇吧,让我好好梦一场。
还是被金凯瑞超强的面部肌肉牵动能力吓到,想到高中亚萍姐给我们放《圣诞怪杰》的时候看得我真的一惊一诈。
剧情让我想起《阳光小美女》——这部喜剧真的让我哭了。
另外就是阳光小美女里面的爸爸做主演的另一部电影,刚查了一下是《冒牌天神2》,接的金凯瑞的班,很相似的喜剧风格,而且我觉得两人长得怎么都那么像呢?
美国的喜剧片中有很多描述主角陷入困境然后不断用很多搞笑的行为脱困的故事,每每都是主角做一些很无厘头的举动,然后其一举一动,不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充满了原汁原味的活力,像是一个皮被撑得很薄的水球,感觉很容易被扎破,一破一定是水迫不及待地流泄出来。
里面的人几乎不见消沉之气,即便一时的意志消沉、消积,都只是一种铺垫,之后便是更加爆发的生命力和变本加厉的无厘头。
就是处境很差了,仍然要很有力地折腾。
如果是中国人用喜剧来诠释一个普通人陷入逆境突围脱困,总感觉阴森森的东西会更多一点,拐弯抹脚的东西会更多一点。
可能是中国人被欺负、压迫惯了,容易消沉?
但是我还很不搭调地想到一个原因,因为美国人比中国人身体好。
我现在常常觉得,如果有一副好身板,大概在心理上感受到消沉的机率会比身体较差的人低得多,因为你好歹还干得动活,经得起消耗,你不会经常头晕,经常疲劳,你就还有力气FUCK THE LIFE。
就好比你一下回到了原始社会,但你打到猎、摘到果的能力强,活下来的能力强。
所以,还是要多晒太阳,多锻炼。
身体真的是革命的本钱——一个最近老腰闪到的老女人言。
再此,我想向金凯瑞说声抱歉。
这部电影我从很久之前就很想看的,但是一直拖到了现在。
2018年,金凯瑞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
曾患忧郁症,已经慢慢地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内。
而我们这些凯迷只能一遍遍的看凯哥的电影,回味他的神奇。
职业超人金凯瑞 这部电影并不是凯哥那种让人感到惊喜的电影。
老套的剧情加上凯哥一贯的搞笑风格,但是也并没有让我感到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凯哥与蒂娅·里欧尼的这一对组合,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两人的默契程度比金凯瑞以前一起搭档过得任何一个女演员都要高。
扮装夫妻 我身边的有些朋友,总说金凯瑞的搞笑风格没有技术含量,他只是一个用夸张的表情哗众取宠,像一个小丑。
每次他们那么说的时候,我都不以为然。
我看过金凯瑞的几乎所有电影。
不管是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神探飞机头里的飞机头侦探,还是变相怪杰里的史丹利,凯瑞那张百变的耍宝脸作招牌,独特的表演风格、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典型的天才加白痴的混合式金式风格无人可取代。
大概就是那种笑中带泪,泪中有笑的感觉。
我想搞笑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你要能让别人感到开心,感到愉快,这就是成功的喜剧了。
抢钱夫妇这部电影是重拍与1977年经典喜剧影片的《贼公贼婆做世界》的。
重拍电影下场一般都是很凄惨的,但是这部显然躲过了。
我想这是因为有凯瑞的关系,即使凯瑞不在演了,但我们还是期待着凯式喜剧的回归,期待着他的come back!
凯瑞想老板索要支票
泪点
演技派
非常金凯利的一部影片。
爱他的人可以来看。
不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适合周末全家观赏……ps有青春叛逆期的小孩的家庭慎重选择……
并没有很好笑。。女主很漂亮。5分
有时,良心会是解药。
中文片名译法让此片感觉上好像是十二年前许冠文萧芳芳喜剧经典的翻拍?可实际上呢……除了系列抢劫桥段的若干迷影乱入(诸如福禄双霸天、喜剧之王等),金凯利式无厘头式极致夸张与这个高管失业被迫改行做劫匪直至变身水泥丛林罗宾汉的故事存显得有些老套陈旧,中规中矩,波澜不惊,不算好也不算好。但个人也能接受某些外媒给予此片的极致差评,并对其中一句评语印象深刻,“至少这电影有一点是绝对真诚的,那就是没有拿枪逼着你去买票!“……两星半。
觉得中间的情节薄弱了些 从开头铺垫到结尾好快呀
其实电影本身的美式黑幽赤裸的过了头,jim的表演无疑一如既往的让电影更好看。片尾的special thanks=。= Enron,Worldcom过往员工们情绪不稳定了~
拍的时候是否预想到了08年的金融危机?
试问现在这个社会还有几对共患难的夫妻,在患难中还能把日子过得这么乐观。
不明白怎么用这么个海报
“来两杯冰摩卡,加鲜奶油。她的不要鲜奶油,脱脂松饼,不拿可惜,你要香草还是巧克力味?”
Jack还是叫Jack...
现实主义啊 感同身受 无良的老板啊
很普通。
现在这种经济环境很适合看看~
好早之前看过,小人物的逆袭
一如既往的搞笑加教化,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顶层的一面
现在再回看2000年的电影,才知道为啥经典能为经典,大部分的套路片经过20年再回看好像儿童片一样低智。 这部像是金凯瑞的又一部个人秀。
金凯瑞中的一部
没想到是这个题材的啊。。讽刺啊讽刺啊
喜欢结局~成为当代罗宾汉帮助失业前同事
外教的最后一节课放的片子 好莱坞的喜剧片 比大陆的自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