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片子也看得差不多了,很多电影都可以大致猜出情节,连那些让心灵激荡一下的感觉也开始不怎么好找了今天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看了持续惊恐。
怎么说呢,整个剧情的节奏感和画面感都很让人喜欢。
虽然都是好莱坞惯用的道具,却在演员们出色的演出和持续的紧张节奏中大放异彩。
每一个人物都很真实的存在,都很出彩,那两个孩子的纯真友谊和绝对信任让人觉得温暖,而那些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也足够让人大叫过瘾,是最近看过的不错的好片子
紧张激烈是该片的主旋律,扣人心玄的情节变化是让人欣赏的一大看点,曲折的经历令人目不暇接,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个个地谜底渐渐披露在观众的眼前,看得怎一个爽字了得。
唯一的大破绽出现在最后,主角的莫名复活不得不说是太出意外,也不切合实际,如果能再拍一个续集把这过程能交待出来那就好了。
看到影片开始的场景,突然发现两年前我看过这个片子的预告片,果然就是开头的那场超级火拼枪战,强烈的风格化和视觉冲击,非常刺激,令人难忘。
有了这个开场,自然就吸引人了。
混乱的黑帮纠葛引发了主人公的寻枪之旅,关于寻枪,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内地版《寻枪》和港版的《机动部队》,但是人家搞的极其扣人心弦,节奏紧凑,层层迭起,又不断节外生枝,最后迎来了冰球场火拼枪战,与片头的枪战可谓呼应。
影片设置了两个意外,一是到冰球场火拼主人公说出自己是卧底,这还可以,但最后的假死就有点无聊了。
http://wuqing.org/
06年的电影。
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热血青年;那一年我是个纯屌丝(貌似现在也还在为脱离屌丝的队伍挣扎),这部电影还是在网吧看的;那一年我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很迷茫,没人帮我,我就像个没头苍蝇在北京一个人乱撞。
今天中午喝点酒,回来打开电脑看到保罗沃克逝去的消息吓我一跳,头晕乎乎的。
一晃6,7年就这样过去了,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珍惜生命,珍惜你拥有的(我总这么说但我有时也做不到)。
速度与激情我从第一部就跟着看了,但保罗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部电影,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喜欢。
祝逝者安息,那个世界也许比这边更美好。
也希望还活着的人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我看波兰、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电影,很少有觉得舒服的,倒不是说电影拍的像国产片,看起来硌应死人不偿命,只是前者通常流于悲惨,偏于深重,而我,有时候只想找点乐子。
找乐子,其实不是那么容易。
譬如选中国产片,那么这个希望落空的可能性是99%;对港片来说,这个可能性过去比较低,现在比较高。
对我来说,最保险的还是好莱坞的商业片。
类型片里,恐怖片失败的比例居多,无论是《废墟》还是《灵异孤儿院》抑或是烂到极致的《Tooth&Nail》,都惨不忍睹。
像《针孔旅社》、《人皮客栈》《尸骨无存》尚可一观。
所以就怕没选对,时间浪费了,还没过瘾。
枪战片也是这样,所以这部《Running Scared》,我是极力推荐。
情节不透露,什么摄影、灯光、用色、场面调度,那都是“细枝末节”,你看场面是否火爆、情节是否扣人、剪辑是否流畅,抓住这三点即可。
有的电影,配乐很重要,时不时要靠音乐提醒你:这儿是个小高潮,这儿要煽情了,这儿要吓你一跳了,结果就是什么效果都没起到。
你看这部夺命枪火,大概不忘记得还有配乐这回事。
我只来及感叹:主人公这孩子真可怜。
什么叫疲于奔命,这就是疲于奔命。
安排俄罗斯小孩被误入一对变态夫妻手中,这一节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没必要,有点走题。
但导演或许是想两条线索应该有相同的时间去发展吧。
好了,我的目的是达到了,你要是那天没事,想要找部电影放松一下,推荐你选择这一部,我希望没错。
只是随便找了一部不是很沉默的电影来看,没想到却看了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故事其实很简单,只是导演让这个简单的故事加入了无数意外的元素和巧合,让电影变得结构非常紧凑,一环接一环,甚至让你没有想象的时间。
保罗的演绎很精彩,他与妻子在影片开始的那段短暂的激情戏也给人一种很high的感觉,导演要是去拍三级片肯定有一定功力。
电影反应的思想也是很向上的,在各种贩毒,粗口,枪支等表象下,表现得却是家庭,爱情,与社会道德的正直性。
这个电影百分之九十九的部分都很精彩。
但是结局我有点想不通了。
既然乔伊是警察,那他为什么要奋力追那把枪呢?
那把枪正好是黑帮杀警察的重要证据,乔伊应该希望枪落入警方手中才对呀。
如果说他追枪是为了救Olag,那Olag被找回来了他就应该放心了,还何必再去追枪?
而且全片都没有表示乔伊是卧底的情节,哪怕是暗示,最后硬要把乔伊说成是卧底警察是个好人,我觉得太牵强了,根本讲不通。
至于最后起死回生的结尾,那是相当没有道理的了,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存在。
本片最出彩的就是对社会邪恶一面的描绘,家暴,妓女,皮条客,黑帮之间的奸诈,诱杀儿童的变态夫妇。
嗯哼。。。
小男孩olag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的各种丑恶。
演的非常好
这部电影看得很HIGH。
本来《夺宝奇兵4》看到12点的时候已经困了,但后来看到《Street Kings》感觉到精神起来了,本以为这已经是整个晚上看得最爽的电影了,结果再看下去,才知道这个晚上真是熬得值得。
《Running Scared》看完的时候3点多点,结果我脑子里不断地跳出来 fucking good 这样的评语,兴奋得直到4点多才睡着。
我喜欢动作电影中带点狠劲儿,挑战规则,干脆直接,《Street Kings》和《Running Scared》都有这特点,但后者的故事更好看。
能把这么一大群人塞在一起,而且个个讲得精彩,卧底警察 腐败警察 本地黑帮 俄罗斯黑帮 幸福的儿子 不幸的继子 黑帮窝囊废喜欢约翰福特 俄罗斯妓女又喜欢窝囊废 还有皮条客 保洁员 修理工 人很多 但都个性鲜明。
影片的故事也是涉猎广泛啊。
黑帮大火并,有点像《全民公敌》,俄罗斯兄弟会的纹身让我想起《东方承诺》;丢枪寻枪,有点像《PTU》;有迷恋老电影的黑帮分子,还有拍变态小电影的夫妻;两个小时真是看得过瘾。
影片各条线索是环环相扣的,但显然还差点功力,皮条客,变态夫妻那几条线索加入得有点勉强。
结尾也稍微有点拖沓了,但总体来看,是部相当不错的电影。
PS. 沃克的表演不错,当然更赞的是Cameron Bright,就是演沃利的那个孩子,和《Birth》《Godsend》《蝴蝶效应》里的表演都很像,但确实非常酷,绝对看好的未来之星。
美国版“寻枪”,却颇具美国街头与黑帮特色。
“Is there one fucking honest cop in this fucking city?”这句话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不仅是那个被一只60美刀nike包装着的价值500美刀炸药炸死的警察,还有最后保罗沃克表明自己卧底身份的情节,其实这个城市还是有希望的。。
演员表演与剧情一样精彩,最后的漫画为影片加分了不少!!
所以是五颗星!!
我本来就挺胆小的,看的时候一直在发抖。
不过看完还是舒了一口气,幸好结局还是好的,不然我会崩溃掉。
我觉得电影的目的就是在人们观看的同时传递在平常生活中无法感受的心情与场景。
这部片子做的很好。
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人看完电影总是喜欢给它们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为什么不在这过程中享受感情随着情节变化而战栗的过程。
我会收藏好这部电影。
故事太过于老套了,不值得一看
长影评被吃了好像。奇怪的美国版寻枪,一个卧底警察忙乎一晚上,结果最后一个巧合所有黑帮都被弄死了,大批警察赶来救了个寂寞。。。这电影好像是受了昆丁的影响……
节奏太快,跟不上
这个影片应该去看一看,故事就是寻枪。但这一找还真不简单。人物复杂,行动积极。逻辑合理,镜头运用很恰当,速度节奏不错。看完不累,实属佳片。
变态夫妇那段真诡异啊
线索太多,显得很杂乱。
好暴力, 好粗口, 除了结尾好暗黑!
结尾也太和谐了,难道是我们无所不能的广电总局插手了?
结尾来了个悲喜两重天。但有一点疑问,假如没那个皮条客,这家伙怎么装死?
一锅大杂烩
乌七八糟
running running!!非常好的节奏!
7.8 豆瓣这片的评分太吊诡了
情节跌宕起伏 结局皆大欢喜
跳着看
还不错,主要是主角够帅。开始还以为是熊孩子搞了蝴蝶效应,最后揭穿是个局。剧情还是不错的,喜欢这表现手法
保罗走好。。
好看、
相当垃圾。估计是粉丝抬起来的评分。
酷酷的电影,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