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想制作并贩卖神奇的黑色眼药,有本事,但没钱,所以找个人合伙一起开了公司。
这眼药可了不得,滴上后伴随着万花筒般的特效立刻睡着,可以“现实1分钟,梦中浪1年”,而且梦境提前编织(有点像盗梦空间)。
可这娘们儿没想着赚钱,而是拿样品在自己弟弟身上做实验想弄醒他(之前她弟跟她去河边玩,练铁头碎大石结果瘫床上了)。
后来她给自己男友也上眼药,结果男友多上了一瓶,挂了 玩出了人命,法院来人了,让她给自己也上眼药,在梦境中渡过刑期,这也算亲身经历惩罚了。
而且如果一切正常就给公司投资!
结果梦里的刑期出现了问题---她越狱了可她自己不知道是梦境中越狱,还特么潜入、侦破、约男友。
其实都是梦,而且就在现实中的1分钟内发生的。
也就是说这眼药有问题,还需要打一针才能醒,技术不成熟。
电影结局就是她给合伙人也来了一滴药,让他也关一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结尾处理的不好,不知道公司是不是倒闭了,这么牛逼的眼药。。。
时下,当元宇宙的概念被热炒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曾经的一部影片《头号玩家》,人类在未来社会停下了探索宇宙的脚步,却被困囿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元宇宙的概念就是意图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以此来替代现实,最终让人类在互联网中找到一种虚幻的乐趣,从而忘记现实中发生的一切。
这个概念挺不错,但如何看待这个概念造成的现实结果,或许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中,会有答案。
《虚拟实惊》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话题,女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软件,将这种软件通过瞳孔与人的大脑结合后,科学家可以通过操控建模的方式使受主在短时间内获得长时间的体验。
现实世界的几秒钟几分钟可能是虚拟世界中的几天甚至是几年。
这对于科学界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成果,然而这个成果却随着女科学家和自己的合伙人之间的争吵而有了偏差。
本片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借用的概念依旧是跟我们现在热炒的元宇宙相似,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生活从而忘记了现实世界。
这本是一个美好的概念,同时也是女科学家为了拯救弟弟而做出的革命性研发,然而任何美好的概念与资本结合后,便会不停的处于失控的前端。
女科学家没有失控,女科学家的合伙人却失控了。
当他开始回避了这个软件的负面从而达到量产的目的之后,这一切彻底失控了。
就此,我们可以引发新一轮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科技发展的前提究竟是什么?
生命在于体验不同的事务带给自己的乐趣,这种乐趣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多样的,但唯独没法是永恒的。
我们没法获得永恒的乐趣,因此,产生乐趣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
小时候我们以为游戏机可以带给自己长久的乐趣,长大后这种乐趣就悄然消散了。
上学后,我们以为脱离了学校就是一种长久的乐趣,然而当一拨拨人变成了上班族,紧接着就会想到学校生活的美。
因为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变化当中,所以,当这种乐趣性质的东西在不断变化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的外界环境带给自己的不同的体验。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科学技术才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因为为了人类生活的更美好嘛。
然而本片中带给我们的理念,当资本控制了这个革命性的成果,它更趋向于让所有人都沉浸于这种虚拟世界中,从而忘记现实,这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使得这种虚拟世界形成了一个闭环。
封闭的世界再美好,总有枯竭的那天,这是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的。
而科技的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元宇宙这样的概念却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理念,纵使元宇宙看上去是人类利用大数据做出来的一个开拓性的处女地。
然而这个处女地却是封闭的。
元宇宙概念使得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疆界3.在这个疆界中,人类可以自由的发展,然而在这个疆界外,人类探索的脚步却停滞了,这一点非常不好。
一旦人类停止了探索星辰大海的步伐,那么留在虚拟世界中空间即使是足够大也没法承载现有的人类的存在,资源必然造成紧张,而这期间必然形成某些资本财团的垄断。
开拓性质的科技发展实际上是在探寻人类未来存在形式的多样性,而封闭形式的科技发展却阻碍了这种多样性的生存。
回到本片当中,《虚拟实惊》提出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当中,人类的发展以及进步往往伴随着自己与自身的 贪欲之间的搏斗。
而科技进步发展的前提往往是某一件科技成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
本片中的女科学家的成果非常的不错,但这种不错却仅仅局限于女科学家对于自身成果认识的道德判定,一旦女科学家的道德观念沦落到跟自己合伙人一样,那么这样的成果必然失控。
我们可以想象失控的场面会如何,一个人永远的被困在一个思想牢笼中却没法逃脱,即使是现实生活中仅仅过去了很短的时间,但在思想牢笼里却可以一眼万年。
人类的命运如果仅仅掌握在少数人的道德评价体系当中,那么对于多数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归并不是利大于弊的,当我们接触到了太多利大于弊的科学技术的时候,总是会对于下一场科学技术革命寄托美好的幻想,然而现实中的科技发展总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忽视太多的弊端之后真的能保证每一次的接触都以利益告终吗?
这是困难的,也是不可延续的。
运气能帮助你一时,但无法帮助你一世。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新科技?
平衡新科技的点究竟在哪里?
未来的科技发展或许会更美,或许也仅仅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你好,再见
虽然剧情并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假设。
假设一:女主答应了365天的监狱实验进入虚拟世界以后就没有真正醒来,后来被同事一针唤醒也是在虚拟世界里,后面的剧情一直到电影结束都在她的虚拟世界里。
假设二:被同事一针唤醒是真的,真的从虚拟世界中唤醒了,然后被合伙人强行滴入墨水再一次进入虚拟世界中,但女主通过意念自行从虚拟世界中清醒过来,其实她并没有醒过来,一直到电影结束她还在虚拟世界里。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一个魔幻电影《幻影凶间1408》,两部电影虽然一个是科幻一个是魔幻,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最后可以认为男主最后没从1408号房里走出来,哪怕他“在外”生活到100岁,因为1408号房里的时间空间是被魔鬼操控的,在1408号房里即使100年,在1408号房外的真实世界不过刚过去几个小时。
比如他自以为从1408号房里出来后,简直跟真的在外面一模一样,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原来都是魔鬼幻化的,要不是魔鬼故意暴露让他知道原来他一直都没离开过1408号房,让他崩溃,他根本就察觉不出来。
他在“外面”过了好几天直到放火从1408里逃出来,在现实中他不过是在1408号房里住了一晚而已,所以最后他认为他出去了也完全有可能还是魔鬼的操控,他并没有真出去,还是魔鬼给他的幻觉。
本片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科技的两面性,告诫人们对科技的使用需要慎重,这也是许多经典科幻小说的主题。
本片中虚构的未来科技则是通过植入程序编写的记忆来使人在短时间内获得全新的虚拟体验。
主人公的父亲是片中科技的发明人,而主角为了拯救弟弟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用尚未完善的技术创立了公司,引入资本来加速研发。
女主认为技术就是要来使用的,技术能帮助她实现拯救弟弟的愿望。
合伙人的形象就象征着资本,资本的逐利性使公司的发展越来越不受主人公的控制,也直接导致不那么人道的虚拟监禁的出现。
虚拟监禁到底人道不人道我觉得也是见仁见智吧,这里并不做讨论,但导演显然是持否定态度的,对女主监禁那一段的表现就能明显看出来,比起普通监狱服刑确实是痛苦太多了。
女主经历的虚拟监禁仍是个未完成的样本,在最后退出失败后女主的意识逃离了预设的脚本,转变成了类似做梦但是体验特别真实的状态。
在梦中女主体验了她们的技术完全被合伙人投入市场的世界,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最初的目的救治弟弟却完全没人关心,最后的尝试也彻底失败了。
这些都让女主体会到技术被资本利用可能带来的恶果。
梦是女主自身潜意识编造出的,也就是说女主其实内心深处是始终明白或者顾虑着自己的一意孤行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的。
梦醒之后,女主发现丹尼确实是死了,就算能梦到他还活着也不能改变现实,这个技术远未成熟,推出产品只会带来更多的悲剧,于是她决心收回专利。
至此女主完成了观念的转换,理解了父亲的顾虑,对科技的使用需要谨慎,而控制新技术如何被正确地使用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最后和合伙人的见面再次强化了这个观点,合伙人为了让产品成功不惜强行给她点眼药,“绑架”她进行试验。
技术如果落入这样的人手中必然带来的只有灾难。
总的来说作为小成本科幻电影我觉得拍得还是很好的,情节上自然没有娱乐片精彩,但起承转合节奏控制得挺好,主题的表现也很到位。
和《盗梦空间》完全不是同一个类型的片子,没啥好比较的。
*片名明显是港台的译名,蠢得我都不知该怎么评价,字面翻译应该是类似“体验另一种生活”,也是片中的公司名称*我就奇怪怎么完全没看到宣传,原来是澳大利亚的影片。
*女主醒来前那里在医院中合伙人说她弟弟是“脑死亡”,我觉得这里是编剧失误了,应该是想说“植物人”,前者是真的死了,后者还是有大脑活动的,不然女主给弟弟点眼药就检测不到任何反应了。
*细节上来说,眼药水注入纳米机器这有点假,脑电图监控设备也被简化的太不像样了,不过都只是小瑕疵。
这个女主塑造的不符合大家的审美。
她太自我,在弟弟想回去的时候坚持要再游一次,导致弟弟成植物人。
男朋友问她能在用一次药吗,她却自顾自的看消息,导致男友死亡{好像一个扫把星}。
和合伙人开公司,却不为公司着想;背着公司做研究,被发现了还想隐瞒。
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说明这个女主是很讨人厌的一个角色,但恶心的地方在于电影似乎想塑造一个圣母的形象。
最终只塑造出了一个圣母婊,不符合正常人审美。
2017年,科幻悬疑惊悚犯罪电影《 虚拟实惊 | Otherlife》中文译名真能总结。。
真不如英文直译。
其实瞳孔那种万花筒的那种效果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说。
言归正传,并不是空穴来风,女主的形象吧,说好看,又不好看,总觉得有些违和感。
主角性格的设定有点各色,给人的感觉自然也是不好的说,部分剧情设定不太走心,并不像高智商的人干出来的事情。。
高潮部分还可以,用了一些小套路,但是总体还是一般的感觉,并不惊艳,如此伟大的发明,类似时间屋的存在,夸张一点,一眼百世,不崩溃成疯子,思想境界也可成神。。
(类似修仙小说了)小说改编,我相信小说还是比较严密的,电影根本没有拍出来更深层次的东西。。
也没有严密的铺垫。
真是太年轻了。
吐槽一下,这样的监禁已经试验过了,4天多 基本人就处在崩溃边缘了。。
365天。。
出来也是个疯子。。
---我是虚拟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何女主会遇到这样的合伙人?
剧透,没看片子的别点开。
— — — — — — — — — — — — — — — — —十分肤浅的故事。
剧本把女主角的格局写的太小了,小肚鸡肠,呲牙必报。
抛开这个故事,既然女主角自己都说了最初创办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救弟弟,为什么不在创业初期就和合伙人谈好条件,一起做产品的同时公司资源要供她做私人研究。
专利在自己手里,这个条件又不是什么坏事,合伙人会不答应?
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这不应该是普遍成年人应该有的行为吗?
(最后还报复合伙人,还非得等365跳字,这么眦睚必报的嘴脸也真是够丢人的,一点也不像个高智商科学家该有的样子。
)最可惜的是高大英俊帅气可爱不粘人的炮友和她说话时自私的她只顾着玩手机根本没在意,结果把炮友害死了。
律师和她讲认罪协商的条件时,她完全没有悔意,反而却满脑子的阴谋论。
虚拟现实里的一年只需现实时间的一分钟(度日如年?),而且有强制脱离针也不怕卡bug,如此小的代价她都不愿意承担,高大英俊帅气可爱不粘人的炮友真是死不瞑目啊。
再说这个监狱程序,现实中的监狱是通过执行刑罚,来教育、感化罪犯,最大限度地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避免刑罚的负面作用影响罪犯再社会化的效果。
尤其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普通的犯罪服刑,怎么可能是一间小黑屋一关到底?
这是在服刑期犯了大错误的人才会受到的惩罚。
总之一眼就看出这是为了故意制造矛盾冲突,或是主创人员想当然认为的监狱而写出的剧情,太生硬了真的难以接受。
所以,当大家都在讨厌女主角这个人物的时候,我实在无法判断是主创人员为了黑天蝎座拍出如此讨人厌的角色,还是他们本身就是如此小格局。
以上。
影片很简单的剧情,基本没有什么烧脑的女主和sam搭档创建了公司,公司还有约五天就会发布新产品,但是缺少资金链。
产品是一种眼药水,使用后,进入“电脑程序制作的虚拟现实”中,但是这个药物,还是有一定的缺陷!
当出现问题,会导致抽搐等副作用,需要及时打一针,否则会死亡。
女主希望完美出厂,但是sam希望早日发布,不然会亏本!
女主私下自己在研发一种新的药眼药水——新的虚拟现实的场景,这种药水女主没有对sam透露,但是还是被sam知道了!
女主不愿意透露其信息!
<女主逃狱后揭示>这个私密配方,其实是为了她弟弟。
一次意外,弟弟成了植物人,女主希望她的产品能够帮助弟弟苏醒!
大致的原理是:先制造一个场景,然后根据这个场景推测模拟,同时设计出不同的结局,当然这里面会有好的结局,也会有坏的结局!
至于是什么样的结局,全在于当事人的判断,程序会根据当事人的判断,引导结局!
danny是女主的男友,一直默默支持她,但是男友也并不了解女主真实的研究意图——你的另一半不一定了解你!
danny体验了一次虚拟现实后,自作主张再试了一次,由于那个时候女主更在意sam的“处事方式”,没有及时制止,导致danny死亡。
由于杀人需要判刑,金主提出试验“囚禁女主一年的虚拟现实”,女主被迫同意。
这一年的时间里面,从开始悔恨失去danny,到想到弟弟,再到心平气和思考研究她的系统!
终于365天到了,但是女主没有回到现实,而是循环到第二年,于是女主潜意识开始作用了!
由于程序设置的是第一年发生的一切,因而这一年期间发生的事情,女主是无法控制的!
但是这一年之后,是一个空白区域。
此时会如何发展全在于女主的“潜意识”。
这一部分,逃狱后发生的事情,其实是女主内心的真实写照。
大致有如下的内容:1,女主一致认为囚禁1年是一个圈套!
sam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抢夺女主的实验成果,占为己有。
所以她潜意识认为自己没有在虚拟现实中度过一年,而是被囚禁了一年!
同时这一年sam大获成功,抢夺了女主该有的荣誉和成果!
2,女主不希望danny死,说明她爱danny,不愿意承认danny的死是自己造成,也不愿意相信Danny死了。
从Danny尽力帮助女主也可以反映,现实中女主希望男友多陪她,并在她身边支持她!
这一点可以与“Danny和Byron外边喝酒游玩”相对比。
3,女主希望自己的父亲同意并和自己一起救弟弟!
现实中,父亲希望女主认清事实,“虚拟现实的药方”其实救不了他的弟弟!
让弟弟安息吧!
4,她一直觉得Byron程序设计有问题,编程没有她厉害。
一致认为Byron和sam是一伙儿的!
5,假如她的弟弟可以使用那个药物,细思极恐,因为按照女主的理论,如果成功脱险那么他的弟弟是会苏醒的,但是并没有。
这也就是说,她的弟弟其实一直经历着死循环!
所以他的弟弟醒过来最后却选择自杀!
6,在医院,弟弟醒了,但是有副作用,这反映的是,虽然女主完成了那个“配方”,但是自己没有信心会成功,或者女主自己知道不会成功的,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
再接剧情:金主知道药物有副作用,就走了。
Byron救回了女主。
经历了虚拟现实,女主“豁然开朗”,决定撤资。
sam不同意,强制再次让女主进入监禁,但是系统出问题,女主回到现实,报复sam,让sam体验了一次“监禁365天后,发现重新开始计时”的那种绝望!
最后女主和父亲送别了弟弟。
参加男友葬礼后,女主又来到了海边——说明女主已经释然!
其实整个影片最让人震撼/恐惧的一个地方是:当你被关在一个屋子里面,以为要结束了,但是第二天发现又要重新开始的那种绝望。
当然还有,一天结束,恐惧中度过第二天。
——个人觉得,暗示的是幽闭症当然也对sam这样的拜金主义和急功求进 加以谴责——为了money不考虑产品的缺陷!
另外就是女性的不安全感的讨论!
有男友,但是男友不知道女主需要的什么!
sam是自己的搭档,但是担心他目的不纯!
Byron是同事,但有可能是sam的卧底。
对父亲不救弟弟的不理解。
一句话:女性对男性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所以,这个新的“眼药水”最终拯救的其实是女主自己
第一次写影评。。。
在抖音上看到电影推荐,居然是和盗梦空间类似的题材,决定一看,不过被虚拟实惊的电影名和6.5的分数吓到。
看完觉得英文名otherlife挺好,或者翻译成重生也挺好。
另外个人觉得6.5偏低,没有盗梦空间那么好,但是也算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以下是我对otherlife剧情的理解:1、电影首先开始就是万花筒眼睛画面,然后就是瑞恩和弟弟在海边(后面知道这件事就是导致弟弟脑死亡在医院维持生命的原因)。
这个画面应该就是瑞恩为了救弟弟,做了给弟弟的那个模拟,自己一遍一遍在体验(很多用过的包装,后面也有她在公司用的,一地用过的包装)。
2、之后就到了瑞恩在DA答辩的画面,这个片段穿插整个电影,很多影评都说这个才是真实的世界,我认为这段答辩只是为了介绍瑞恩做这个产品的理念“给大家探索新人生的机会“,后面才引出和合伙人山姆理念不同。
答辩最后的结果是批准,这个应该事情应该是在产品倒数上线时间之前,不然没批准就可以上线好像是不合理。
3、关于瑞恩的弟弟是脑死亡还是植物人,我认为是脑死亡。
瑞恩的父亲是知道的,脑死亡只能靠仪器维生,脑部没有活动用多少模拟都是没用的。
这是为什么瑞恩父亲可以有权利放弃治疗拔管,这也是为什么瑞恩在结尾还是同意了父亲放弟弟往生。
只是一开始的时候,瑞恩不相信,她认为她父亲的这个专利技术,可以用来修复弟弟的大脑,可以让弟弟苏醒。
所以才和父亲有了争执,用这个技术专利成立了公司,执意做私活研究救弟弟的模拟。
电影里其实也有暗示,瑞恩一有空就改进这个救弟弟的模拟,到医院给弟弟试,都没有作用,只有一次眼睛动了动,但父亲认为只是和脑部无关的身体反应,毕竟脑死亡。
从影片看,父亲应该也是脑科大牛,应该是教授还研究了这个技术,对于儿子的脑死亡是非常理智的,只是瑞恩一直不相信(当然也可能是内疚,认为是自己说再玩一次害死弟弟,执意要救,作为内心的出口)。
4、关于那个监狱模拟,有影评认为应该是程序写的为啥可以逃出去。
我的理解和很多影评也有相同,前面的是程序,程序出bug之后就接上了女主潜意识,所以逃出去了。
首先这个模拟没有出口的bug在前面滑雪的时候已经出现过了,而且瑞恩进入监狱模拟之前也问有没有测试过出口程序,365日完了以后又到第一天她就意识到又出bug了,但是这时候潜意识已经起作用了,她一直认为是山姆整她,结果居然就让她找到了逃出去的出口,好像是现实里面绑架了她,因为模拟是不会有这种实体的出口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整个模拟就已经不是程序了,是潜意识了。
电影也说过幻觉和和记忆都是脑部的化学物质,模拟也是因为化学物质导致了脑补的反应,所以由程序转到潜意识我觉得是合理的。
逃出去之后其实一切都符合瑞恩的希望也证明了是潜意识(1、瑞恩和山姆理念不和,模拟出事之后她就是觉得山姆整她想将公司归为己有,所以从监狱逃出之后感觉是山姆监禁她并且自己上线产品走上人生巅峰。
2、模拟害死男友,瑞恩其实希望他不要死,所以潜意识里面男友就还没死,还帮她一起救弟弟。
3、瑞恩和父亲不和,希望父亲支持自己,所以潜意识里父亲和她拥抱,支持她救弟弟。
4、瑞恩希望自己研究的模拟可以救弟弟,所以潜意识里弟弟先醒了过来)。
5、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弟弟醒了但是又失去意识了,画面里面显示好像是他自己不要活,又走回大海,这和瑞恩的期望是不一样的,也许这其实也是暗示她潜意识知道弟弟是脑死亡,弟弟是回不来的,只是自己处于愧疚执意要救。
特别是合伙人山姆的一句话“我看到脑死患者做出选择”,这真的是不可能的呀。
山姆又说“有了这种药物,谁愿意面对现实呢?
“这时候瑞恩才反应过来自己在模拟里。
其实很多破绽都显示了这还是模拟,如果真是被山姆陷害,她是怎么进去监狱的?
一年了头发和指甲都没有长么?
不是模拟那是如何做到每天监狱物品食物都更新归位的还不被瑞恩发现?
在医院折腾病人那么久死了都没人来?
瑞恩终于意识到因为自己的执念,她完全乐意生活在这个潜意识满足自己的空间,男友没死,父女和睦,那么多破绽都没有分清现实和模拟。
有了这样的潜意识空间,谁愿意回到现实呢?
这和自己做产品的初衷“让人们探索新人生“完全相反呀,父亲早就意识到所以放弃了这个技术的研究。
清楚意识到弟弟是脑死亡救不了,和这个模拟的巨大风险之后,刚好这时候现实世界也在打针救人(因为显示超过365日,出现了没有出口bug),瑞恩决定退出产品,放弃救弟弟,所以画面回到海边,她自己走向大海醒了过来,返回现实。
醒来后她决定退出公司,然后同意父亲拔管,送弟弟往生。
6、关于为什么瑞恩可以靠意志力出模拟,但是山姆不可以。
其实电影里有两次瑞恩是不靠打针出模拟的,一次滑雪,一次再被强制进入监狱模拟。
我认为首先瑞恩是做程序的,清楚这个模拟的运作原理,而且进模拟的经验比谁都多,所以是可以操控的。
但是山姆是拉投资的,很少自己测试这个模拟,所以最后进监狱模拟出不来,差点都要死了,靠打针才回来的。
这当然也是模拟的第二个致命风险,除了瑞恩,大部分人和山姆一样完全无法控制这种长期的模拟,瑞恩的男友就是因为误进了写给弟弟的长期模拟死了。
除了她自己,几乎每人可以控制进入模拟会不会死。
甚至瑞恩自己,在监狱模拟时间长的时候都要靠打针(滑雪和第二次监狱时间都只是几天)。
总的来说,我觉得otherlife还是一部好电影,逻辑目前看起来还算通畅,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破绽。
讨论科技和人类的发展也算诠释的不错。
当然和盗梦空间那类电影比起来还是欠缺一些剧情的转折,但是也是一部值得一看值得分析的电影了。
点眼药水是最不尊重科学的道具之一了,最后两个人互抹眼药跟开玩笑似的。
总体内容跟一集平庸的黑镜类似,虽然黑镜不平庸的也就那么几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rom有部电影
还不如一集黑镜的五分之一好看,看了五十分钟觉得像两个小时一样漫长。
没有想象的那么烧脑,剧情反转不错
简介:仁·阿玛瑞发明了革命性的眼药水型软件,可直接在人类大脑中创造虚拟现实,仅几秒钟就能体验几小时或几天的激动人心的冒险。仁的弟弟昏迷不醒,仁希望用眼药水拯救弟弟,但机缘巧合,仁反而进入了虚拟监狱。.评价:脑洞特别大,剧情特别差。想表达的主题包括有了虚拟世界,谁还愿意面对现实等一系列和虚拟世界有关的伦理道德。与但是表达的手法极其刻意,看的人十分尴尬。.【大梦何人能先觉】.氛围营造:★★★★演员演技:★★★★剧本创意:★★★反转程度:★★★逻辑漏洞:★★☆.总体评分:★★☆
OtherLife.2017.1080p.Netflix.WEB-DL.DD5.1.x264-QOQ
一个没有好好展开的大故事 或者说一个拍得过长的小创意 总之不够精炼也没有太多情绪 太普通了
女主弟弟潜水溺水成为植物人,女主继承父亲的研究并开公司,研究药水程序使人进入虚拟空间,前面程序是滑雪,后面被合伙人药水程序监禁,且有个延续剧情。可怕的是现实一分钟,脑中一年。(其实这种虚拟空间或时间差设定其他电影,蝙蝠侠漫画,中国的奇幻小说恐怖小说都有用过)除了一点道具,其他都不差,尤其配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不起我只是因为女主的脸而看的……电影本身一言难尽
澳大利亚早在2017年就已经用这部电影提前预演了ChatGPT龙潭OpenAI公司的宫斗戏。片中女主阿马里与伙伴Sam关于科学为“救世”还是“上市”的理念之争1:1投射了OpenAI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斯克沃与CEO山姆·阿尔特曼的分歧,而且电影中双方斗争的方式手法及结果都与现实神同步!不愧是澳洲花三年时间打磨的惊悚科幻电影。编导不满足于做《盗梦空间》和《黑镜》的平替,而是基于“小成本”的现实条件,大力挖掘和提升故事的“高概念”。在《盗梦空间》中的梦境依靠的是造梦人的想象力,可以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而《虚拟实惊》中的梦境是由程序员事先设定的,闯入者必须适应条件并设法超越条件去获胜,更接近虚拟真实技术的开发状况和VR技术的实际体感。尽显科学荒谬的一面,比《黑镜》更针砭时弊。
1 脑洞还不错,不过《黑镜》已经有类似的概念在先,惊艳感觉就几乎没有了;2 表演等略生硬,各种容易出戏的地方也不少。 总之,不大好。
大概能猜到套路了。
真TM烧脑。
电影的设定真吓人 心理恐惧指数满格
利用「脑内虚幻现实」营造真实/虚幻的模糊感之外,其他都是非常平庸的惊悚冒险模式,直到最后为了让故事结束,不得不违背了原先很多的科幻设定,也是毫无办法。
我是女主我有理系列。剧情漏洞不少,噎人。画面和气氛达到了小成本的极限加一星。
尾巴不尽人意,戛然而止一下或者改设定会好一点
情节毫无爆点,探讨的理论毫无深意。尤其是女主的脸,苦情还强势,看了半小时自己心情都不好了。
女主一副欠揍的脸啊!太丑了!
也就90多分钟,但真觉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