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自己的 花牌情缘: 第一次接触《小仓百人一首》和和歌并非 这部电影或动画,在2018年的时候,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日本女网友,她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但是她喜欢和歌和歌牌,我当时唯一有过接触的是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处于对日本文化和《小仓百人一首》的兴趣,我在认识那位妹子第一天就在网上购买了刘德润老师写的《百人一首》中文赏析书籍。
那位有自闭症的日本妹子当时比较失落,我就经常陪她聊《百人一首》和和歌,鼓励她,最后她人也慢慢乐观向上了,在家附近的商城里面找到了工作,她还会去家里附近的和歌兴趣组织玩,但是她打不过那边的小学生。
然后我在2018年下半年去日本京都旅游的时候购买了 和歌(内附朗读的CD),至今放在家里没有拆开过,之后我看《百人一首》书籍的速度很慢,在2019年时我开始接触并观看了《花牌情缘》电影3部曲,然后我结识了现在的日本女朋友,她是一位传统的昭和大和抚子,虽然不精通《百人一首》但也是学过的,这个时候我又开始重新拿起《百人一首》的书籍并决定系统的学习,除了读刘德润老师的中文赏析书籍外,我还同时安装相关APP并查阅日本自己对《百人一首》的专业解析资料、历史背景乃至旅游朝圣等等。
今年初有一次和日本女朋友吵架闹分手,后来严重到拉黑了,后来互相实在放不下,我有一天期间发了2条《百人一首》中的2首和歌: 77 瀬をはやみ 岩にせかるる 滝川の われても末に 逢はむとぞ思ふ 崇徳院 97来ぬ人を まつほの浦の 夕なぎに 焼くや 藻塩の 身もこがれつつ権中納言定家发过去后立马把她感动了,然后....然后我们就复合了,我要感谢《小仓百人一首》、和歌,以及《花牌情缘》,之前书里面的100首我已经全部学完了,偶尔在2刷这部电影后,写下了这段。
即使没有原作漫画的基础和两季TV动画的铺垫加成,这依旧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而即使不把它当做漫画改编电影来看待,作为一部剧情电影,它也是良好以上的发挥。
但又怎能绕开漫画原作不提来评价这部电影呢?
每次向朋友介绍漫画原著我总是很为难。
《花牌情缘》的定位是少女漫画,但它的感情线是如此又少又隐晦又虐心,以至于我常常在追连载的途中会太专注于比赛剧情,忘记了自己在看的并不是热血少年竞技漫画。
而这种又少又隐晦又虐心的感情线主角,也是不走寻常路的选择了本作男一号,真岛太一。
要知道无论是韩剧还是日漫,塑造一个多金聪明运动万能又深情的男二号来推动男女主角情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套路,太一符合这种设定的同时,又恰好踏入“全世界都知道他喜欢千早,除了千早不知道”的另一个套路。
有时我都觉得作者未免对这个角色有些太过残忍。
回到电影本身。
电影在原作漫画基础上大刀阔斧进行了不少场景及细节上的改动,却并无违和,相当有趣。
例如影片开头,两人时隔三年的重逢,是在教学楼的屋顶,千早跳着冲向了太一,而并不是漫画中的河堤。
但相似的元素却没有变,广濑铃饰演的千早同样带着耳机,两人相遇的画面同样飘舞着樱花,而后千早同样被太一吐槽没有桃花运。
对于漫画原著粉丝来说,这些形似或神似的细节,是观赏真人改编电影的乐趣之一。
而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而言,另一些细节的加入同样使电影的制作看起来颇具用心。
如千早最初画的歌牌部宣传画中的和服其实画反了,精通和服文化的小凑无疑无法容忍这个错误继续下去,于是在之后的镜头中,当画面一扫而过歌牌部外围的海报,和服被贴心的重新画好。
这些小细节其实可有可无,但正是这些小细节的存在使得电影的生活感和真实感分外真实。
电影的叙事方式和TV动画更为接近,一开始就是女王战,继而是高中入学,之后才见缝插针引入主角三人幼年的回忆。
回忆杀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催眠的片段,把回忆杀尽可能缩短并放在非开头的位置,也是为了让影片节奏更加吸引人。
真人电影相较二次元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真实。
通过电影的慢镜头,无疑更能凸显歌牌这项运动的竞争性与残酷性。
对于任何一个外行,初听“和歌”、“小仓百人一首”,无疑会觉得这是千年前贵族的游戏毫无现代竞技可言。
但透过电影里无遮掩的展示,歌牌对速度的要求、对精准性的把握,又岂是“悠悠神代事”所能涵盖的呢?
我敬佩原作漫画作者末次由纪老师的一点就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少女漫画题材可以去画,她偏偏选择了一个最不好画的题材去描写,并成功的把这一本就冷门的运动带领到大众视野中。
歌牌团体战相当神奇的一点在于,或许你很难想出另一种竞技体育能让你与喜欢的姑娘和身边的朋友一起组队打比赛。
这也使得本作相当少的感情线之外,友情线的描写格外动人。
我们会看到他们身为一个团体成长的同时,彼此身为朋友的羁绊也在逐渐加深。
对太一而言残忍,却太过现实的一点却的确是:很多时候你喜欢的你保护的那个对象或许真的只是把你当朋友看待。
爱是没有公式的。
亦毫无逻辑可言。
从来没有等量的付出就能收获同等量的爱。
从本作来说可以说是为了平衡感情线相对致郁的气氛,从大环境来说日本的社会性导致作品中的“鸡汤”氛围从未减弱。
生活已如此艰难,我们需要一些作品去寄托情怀、去梳理记忆,告诉自己活下去不是件困难的事儿。
-就算我赌上全部青春,也战胜不了他。
-赌上后再这么说。
作为原作漫画党太一党还是说几句吧。
对于原作党来说电影就是原创故事。
但即使这样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原创故事来说,电影改得也相当不错。
电影秉承了漫画里歌牌比赛时的热血同时也删除了漫画里比赛时冗长的心理描写,节奏其实比动画漫画都要爽快,比起动画和漫画其实更喜欢真人版这里的比赛节奏。
电影对小时候穿插的描写其实也比动画和漫画做得好,作为原作死忠粉经常笑说,花牌漫画之所以不好安利,就是因为前面小时候的剧情太无聊了,事实上也是,很多看慕名来看花牌情缘的人都坚持不到后面高中部分。
对于歌牌来说即使在日本也是非常小众的运动。
即使作为原作党我也不喜欢歌牌,歌牌的部分除了太一其他都跳过,最近因为漫画正在比赛部分,所以也导致无论是贴吧还是微博最近漫画更新都没人讨论,就连汉化组也消极怠工。
所以真人这样安排歌牌比赛真的做得非常棒,少之为精。
多了,你就不会有精彩的感觉了。
花牌之所以是部好漫画,好的就是他对歌牌比赛之外,通过歌牌所构造的联系和成长。
在说说不满的地方吧,其实最不满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最后太一把纸条交给了千早。
这是电影中太一人物形象最大的ooc还有后面对新诉说对千早的恋爱也是。
漫画原作里太一是直接把纸条还给了新,让他自己交给千早。
太一喜欢千早,不是默默守护的喜欢,也不是甘愿成全的喜欢,太一是不会去当新的传话筒的。
他的喜欢带着争取与自私,默默将爱恋藏于心中,不让任何人看见,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任何人,漫画里用“相思眉宇上,欲掩不由心,我自优思甚,不需诘问人”电影改成这样,味道全没了。
第二个不满当属桌子造成的瑞泽内部混乱。
漫画里是桌子自己实力不够,输了比赛,加上瑞泽其他人各有想法没有关心他,才造成了他闹着要离开。
漫画就是从这里开始太一认识到作为部长的责任,其他成员也意识到了什么是团体。
怎么说漫画的格局更大,更有意义,电影这样改,把格局改小了,桌奏的cp也没了。
漫画里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努力还不够才回的瑞泽,电影里莫名其妙的搬出了太一的名台词,来说即使没才能也要努力,让桌子回队毫无说服力。
ps:这段漫画后期有好好的做呼应,可见末次安排的用心。
电影也把这段毁了。
其实整部电影太一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ooc,看他一直拉着桌子君就知道,他依旧是漫画里温柔苦逼的真岛部长,只是颜值有些不像太一。
太一的演员其实感觉也是神奇。
电影对太一ooc的地方他演得根本没法看,电影对太一不ooc的地方他就演得很好,看见新和肉包比赛时的失落感,在神社对老师述说时的看似轻松,实则痛苦的表情语气。
在比赛时,不空挥,不同于他人的非常痛苦的盯着牌,像要把牌吃掉的表情,在车站看见千早打电话给新的时候受到伤害的表情。
这样在观影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啊,这就是太一”如果颜值在高些,就几乎可以把他当做是太一从漫画里走出来了。
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是一个人默默地,吃饭睡觉打豆豆,还是为了某些事情,勇往直前,为之疯狂花牌情缘让人感觉莫名地燃朴实而又闪闪发亮的青春看了之后莫名嘴角上扬尤其是看到大家一起爬山一起哈皮一起相互着搀扶着前进青春是什么?
是互相伤害后又互相谅解是被伤害后又自然而然地去原谅无论怎么说有你们在才算青春呀
没有看过漫画原著,直接看了真人电影,太好看了吧,人物形象丰满真实,配乐横山克,樱花校园画面也太美了……以前一直没有get到丝丝,终于在这里get到了……上之句和下之句最喜欢了,这两部有两个镜头特别戳我,喜欢的不得了,就是上之句里,太一被困在阳台上,充满朝气的丝丝酱踩着满地的樱花莽撞的闯进阳台,勇往直前的少女在激起了樱花雨的阳台上猛的转头看到了眼里充满惊喜的少年……(天惹,少女和少年在校园里的美丽相遇,加上配乐也太感动了),还有下之句里,太一和千早坐火车去乡下寻找新,在田间柳荫小路上,千早正犹豫要不要放弃寻找新回东京的时候,突然有个骑单车的少年与千早擦肩而过,然后慢镜头两个人惊讶得在微风里转头相望,丝丝头发飘起来的慢镜头扭头实在是太美了吧,少年因为一直扭头看向少女而无法兼顾还在超前骑行的车把于是一头栽了堤坝草坪边上,少女毫不犹豫的去解救,一不留神也踩了空一同摔了下去,太一喊着“啊啊”跑过去,看到那个少年撑着手难以置信的看着倒在草坪上的少女“千,千早?
”,丝丝酱的眼泪早就从眼角上滑落了,少女泣不成声的捂住了脸大哭“好想见你啊,好像见你啊…好想见你啊…”这两个镜头无论我看多少遍都会感动,可能和我高中的经历多少有些关系,看到这种慢镜头下的樱花,校园,制服,朝气蓬勃青春洋溢,从不考虑退路的一往直前……未施粉黛的少女和少年的相遇显得在人生的长河里异常的宝贵,成人世界里再也没有这样的相遇了,这才显得那个时候的事情令人无比怀念和珍视。
其他方面,歌牌对战,也拍出了那种激烈帅气的氛围……歌牌的小仓百人一首也太美了(这里吐槽一下,日本的俳句和诗啊歌啊什么的也太太太通俗了吧和中华诗词比起来……),这种情景下的感情也是看起来那么神圣。
据说动漫很好看,决定有时间去看一下原著。
(来自工作党的怒吼)
一边看电影一边就激动到想写影评,动笔前溜了一圈发现大家还是蛮严格的.....但还是怎么想就怎么写好勒1.完成度非常高的一部漫改,光影配乐构图都很美。
2.我觉得选角很准啊!!
广濑铃比老师那部里面生动多了!!
恳切真诚的女主本人了!!
周平一开始我也觉得蛮丑的...后半部分真的很不错,越看越帅惹!!
小奏肉包和课桌形象也都超立体的,喜翻儿!!
3.北央的那个须藤抖S真的好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哭了 请来大力虐我!!
4.“神仙不眷顾,运气不好。
这些话只有竭尽全力的人才有资格说” 太一在神社前向老师坦诚落泪的时候,老师的这句回话让我眼泪唰一下掉下来。
对于有些人,竭尽全力了,有资格说这句话了又能怎样呢……
这片子演员确定的时候就被大家吐槽过一遍,无论是气质不合的双男主(太一选角太过朴实新的选角又太过精致),还是传言中黑点颇多的女主。
但毕竟真人果断给了太一不可动摇的男主位置,宣番还可以看出诸多福利,让作为太一党的我内心窃喜,要知道漫画前一百话太一可是一直被认为是男二啊。
于是在片源出来后兴冲冲地去看,一开篇太一躲着千早——这什么鬼?
暗恋者表率太一同学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这段剧情莫名也就罢了周平的演技呢!
再接着千早招新——喂喂这是二年级招新的桥段吧而且原著大家是冲着太一来的,然后桌子君变成了毒舌自负傲娇役(虽然这个人设我还挺喜欢的但气质一改变你跟文学少女KANA酱的CP气场就没了呀),说要去网球部的肉包君也莫名其妙就答应加入了歌牌部(漫画至少通过他用歌牌节奏打网球这点说明了他的真爱是歌牌)。
抖S的台词“我喜欢欺负漂亮的女生”一删,后面道歉的梗就显得莫名其妙而且莫名有些猥琐。
当然我知道有真人粉会说原著党就是矫情,一百多话的内容要想在两三个小时里表达清楚肯定要有删减,想要跟原著一样你咋不上天呢。
确实不需要一模一样,对于真人版剪碎所有剧情重组的做法我觉得不失为一个保留精华情节的好方法,但编剧抓重点的能力真心得打个问号。
虽然《花牌》被戏称是披着少女漫皮的竞技漫,但真跟《棋魂》《钻A》《排球少年》们比显然是有差距的。
不说略显单调的输赢模式,为了表示场面胶着往往只有命运战一招,千早三年级时的预赛甚至出了按之前的描述瑞泽输了预赛却被末次强行进了全国大赛这种大bug(心疼西高和朋鸣),先定结果后凑剧情的缺陷表露无遗。
但《花牌》毕竟是少女漫,出色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感情线刻画,足以成为少女漫佳作,其中最出彩的角色便是男主太一。
为什么会喜欢太一?
正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丰满的角色,非常立体。
虽然设定是全能高富帅,但众所周知这种设定在漫画界基本是炮灰专属,占不了什么优势。
类比起来新和千早才是标准主角设定:热情专一、单纯正直、气质干净、善良美好,天然黑——这可是区别无原则圣父圣母的萌点。
而太一的性格有太多人性的弱点:爱面子,心思重,顾虑多,会虚荣会嫉妒会吃醋会消沉会自卑会迷茫会没干劲,对了还随便因为对方告白就交往了一个女朋友,结果对方只有几分钟的出场机会——说到这个我觉得官方小说有点OOC套句漫画中千早的话来说“原来你初中时是这样!
”。
也难怪新党喜欢吐槽太一。
不过这也使得太一很让人有亲切感:谁能是个完美无缺的人呢?
从熊孩子起步的太一,在新和千早的正直高洁下倍感自卑和压力。
他说“就算我赌上青春也赢不了新”,觉得自己“既狡猾又讨厌”处处比不上新,坚定地认为千早眼里只有新没有自己。
他觉得自己没有玩歌牌的才能,升不上A是实力差距。
原田老师说:“就算赌上青春也赢不了?
睫毛君,等你赌上青春再说吧!
”于是他真的赌上了青春。
对自己的低评价,使得他分外努力。
升A失败的时候,他对流下泪的自己说:“不要哭,我的努力还没有到可以哭的程度,不甘心就够了。
”屡次升A失败时,原田老师问他要不要破格升A,认为他只是缺乏运气毕竟实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他拒绝说:“比起升上A级,我更想当一个不会逃避的人。
”从没干劲的家伙就随他们去吧,到“我要成为队伍的脊梁”,甚至自己心心念念的个人战第一场就输了也好,就算“我此后一生都不会读到自阵的歌牌也好”,团体战一定要赢。
桌子君为什么会改变主意进花牌部?
因为太一扔了他的桌子说:“我也没有歌牌的才能,即使很吃力,但我还在玩,即使会输,但我还是在玩,因为赢的时候会非常的开心啊!
我是怎么了,好逊,但是如果我要找同伴,跟歌牌的天才比起来,更想选择在踏踏米上努力的人。
”明明不甘心千早追随新的目光,却还是及时给千早看了新发到他手机上的祝福。
对千早的找不到状态,他说“你只要呼吸就能赢”,“你笑的话,玩歌牌才会开心,真的哟,队长”。
…………他一点一点改掉他的焦躁迷茫,正视自我。
太一用“努力的人是多么的强大”形容过千早,后来周防名人用同样的话形容诗畅来鼓励太一。
啊,难怪瑞泽花牌部全是太一厨。
是不是觉得这个太一看起来画风不对?
没错,真人版挪了很多旁人的台词和场景给千早,并大幅删减了其他人的线。
但千早的形象其实很简单,对花牌极度的热情和十二分的努力,开朗活泼大大咧咧的粗线条少女。
本身不是一个复杂人物,挪再多剧情过去也没啥用。
而被削减竞技线的太一既看不出他作为团队核心的人格魅力,也看不出他的拼搏和努力,更无法让观众留下他和千早两个人一路扶持走到最后的感慨。
这是一个和漫画完全不同的人设,依旧暗恋千早,却不过是个跟千早熟的竹马而已。
真人版的太一甚至显得有点蠢萌和逗比,阳光开朗,大大方方地吐槽自己,能坦率地对别人说“我喜欢千早”能把原田老师当知心哥哥倾吐烦恼。
原著那个三棍子闷不出个响、连手都不敢牵反复纠结一百三十多话、告个白还要先坦白眼镜事件说“一直想成为一个不再卑怯的人”的太一倘若见到会羡慕吧。
变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性格呢。
然而也平面无趣了许多。
而失去了饱满人物设定的真人版,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青春校园爱情剧而已。
当然全员演技够好的话也不失为一部还不错的原创片,可惜。
p.s.事前被黑了个爽的丝丝小姐的表现真是超出预期,不过还是要表白上白石萌音,kana酱的气质完全表现出来了,至于欧派?
欧派是什么能吃么?
没看过动漫,也觉得很燃~想起了去年三月在同济拍的小仓百人一首上海歌留多大会。
那次活动工作室几乎“倾巢而出”,(虽然那次出场费少得可怜~)真实的比赛现场虽然没那么夸张,但确实扣人心弦,身为旁观者都能感同身受:一面是和歌的悠扬清越,一面是比赛的激烈。
p.s.千早有点像林依晨,抖s同学有点像瘦版潘玮柏~新超帅啊~附上当时同济小仓百人一首现场照一张~
《花牌情缘》,没看过动漫,也觉得很燃~想起了去年今天在同济拍的小仓百人一首上海歌留多大会。
那次活动工作室几乎“倾巢而出”,(虽然那次出场费少得可怜~)真实的比赛现场虽然没那么夸张,但确实扣人心弦,身为旁观者都能感同身受:一面是和歌的悠扬清越,一面是比赛的激烈。
p.s.千早有点像林依晨,抖s同学有点像瘦版潘玮柏~新超帅啊~附上当时同济小仓百人一首现场照一张~
我觉得还改得挺好的。
在去东京前就下载好了,却跑去重温了动画的前几集,被燃得一塌糊涂。
于是就老是提不起劲看真人版的,想到最爱的太一是周平,没抱多大期望。
然后在代官山茑屋书店看到上之句拿到了dvd最畅销No1,作为花牌情缘粉感到莫名骄傲。
回来这几天就陆陆续续把电影看完了。
首先小奏和小晃神还原啊!
太像了好评。
然后周平确实初看担当不起太一的颜值,而且剧中弱化了太一的学霸属性,可能是篇幅有限吧。
动画片中mamo以强大记忆力在心中默算牌听得人耳朵怀孕,想要重现这一幕以及很多幕经典画面毕竟还是贪心了点。
剧中的太一开始比较毁人设,尴尬的刘海,22的样子。。。
不过弹幕里出现了神奇的一句话治好了我的尴尬:周平有点像宁泽涛。
不管要不要去看眼科,我觉得自从看周平顺眼一些之后,看剧心态也变顺畅了。
另外桌子君好娘啊,不能找板寸头来演吗,我想看桌子君搬桌子,然后被太一把桌子举起来砸走!!
肉包君好瘦啊,我想看他大吼不要叫我肉包君!!
须藤前辈眼睛好大啊!
我想看瘦瘦的眯眯眼抖S---来自一个花牌真爱粉的呐喊。
不过,漫改虽然比动画片平淡奇怪,却还是值得一看的。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野村周平真是毁了太一这个角色
对不起我以为是那个四季花牌……拍的不错,就是这个剧情实在有点难以共情,玩诗牌到如此中二的程度果然还是在动漫里才容易接受,尤其是忍不住带入了中国的诗词做成的诗牌更尬了……“明月几时有…”啪!
6,丝丝真漂亮,拍的就一般了,滥用升格镜头
挺中规中矩的漫改,演员表演不错,故事节奏也很准确,虽然对这种牌的玩法不太懂,但打牌都打的这么热血,青春片能够这么昂扬,挺好的
卧槽。。。真的不要再搞真人了!!!太一扮相真是丑爆了。。。。我是太一党啊,真的不能忍。。。。。。
所以主角是?
看似无聊的运动还拍的这么青春热血。
不及动画好看。犯了大部分漫改电影都会有的毛病,演技夸张,仿漫画风……正常点演,会好看很多啊。
特别喜欢对卡牌“山中无故人”的编码与解码,只需要一个道具,就将人的思绪拉回以前的设计,和《金色梦乡》如出一辙。
“回忆杀”加“觉悟杀”轮番上阵,表演一惊一乍,没多大意思。
全程尬演。。。
完全没有漫画版好看啊 广濑铃的演技真看不下去 周平也不适合这个发型
能把所有职业、比赛都找出热血的点,还是很佩服日本人的
女主很可爱,就是演技太夸张了~
这是什么运动?跟个神经病似的
丝丝变好看变灵了。
配乐好棒哦!
没看过动画但是还是觉得挺好看的 不懂花牌的我也能感到莫名的燃 才意识到周平弟弟有些角度看起来很像冈田! 真剑佑好帅啊>///<
很好看~今年继《食梦者》后再见超诚意中二青春漫改,制作精致,少女漫原作强,挑不出大毛病。
感觉《一弦定音》肯定也能真人化……传统文化甲子园化真是个好办法,怎么都能燃一燃。。中国快出点麻将啊斗地主啊什么的,应该也能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