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懒得动脑。
于是找来这部看起来是无脑烂片看完即删的新片来消暑,本以为是风光不再的浩南和山鸡哥玩票捞钱之作,却没想到片头导演庄文强和编剧杜汶泽的名号吓到了我(现在我习惯看片子之前只看演员完全不看介绍,往往会有不少惊喜)。
看了一会发现此乃一部反讽黑社会类型片的黑色幽默作品。
主角选当年毒害无数80后的伊面和小春真是在商业和艺术上一举两得,既赚得了眼球,又将反讽的意味最大化。
想当初我们同学聚集在家里反复看古惑仔第一部人在江湖,讨论浩南和山鸡的战斗力,谁的小弟比较多。
连我这种“品学兼优”的乖仔也深受其影响,一度想混在道上。
汗!
当看到小春文质彬彬满脸好人模样的跟老婆(叶璇)在饭店柜台调情,我笑。
当看到伊面出狱并且掀起阵阵腥风血雨后,走到书店里面买书,并且跟从前的手下拽英文讲经济学,我笑喷。
片子另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不忘自己警察身份的卧底和他白痴一样的老大,完全是导演对无间道梁朝伟角色的颠覆。
不习惯剧透的我也写不出太多道道,而且我也不喜欢也不善于一部电影拿出来扣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
总之,就是推荐一部好电影,仅此而已。
怪不得盗梦空间这种片子打到9.5,而飞沙风中转打到6.2。
年龄和阅历,决定了豆瓣上大多数打分的都是小白。
这部片子能看懂的人至少要知道或大概知道傅利曼的自由经济主义主张。
特别是飞沙风中转的歌配出来的悲壮,让人哭着笑,笑着哭。
即便愚蠢,有信念的黑帮,也比富裕指数上迷惘的大陆人活得真切。
发福的小春哥,让我想起读大学时出租屋里天天放着“神啊,救救我吧”,和天天混迹于毒品屋、KTV、网吧的日子。
青春不再,放荡不在,古惑仔们开始成熟的考虑儿子上哪所学校,政治是否民主,股票与期货涨跌。
虽然我们憋屈,痛苦的挣扎,看不到一丝社会的正义和光辉,但这部片还能让我们看到有人依然坚持、快乐、自强的表达着。
致敬,神片!
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什么反映兄弟情的传统黑帮片。
仔细回味一下就清楚了,里面的人物,无论警匪,没一个是正常人,那些大佬小弟包括火腩老婆和燕子文老妈,不是神经质就是疯婆子。
抢龙尾棍争“坐馆权”更像是某些zz人物的争权夺利。
这电影说白了就是导演对香港黑帮电影文化和回归十几年来的某些zz文化现像的一种反思和自嘲。
最搞最精彩的就是导演选了“陈浩南”和“山鸡”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黑帮形象来进行调侃和颠覆。
这片子和银河杰作《一个字头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是今年最好的港片,那些观影乐趣还停留在砍砍杀杀的江湖兄弟情的同学们也应该自我反思一下了
5/22/2011一三五差馆,二四六殡仪馆。
《飞砂风中转》。
片名出自1989年港片《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飞砂风中转》,主唱周润发、罗大佑。
比喻人在社会中在江湖中如风卷起的沙子一般,不管疾冲还是兜转,都是不可自主的无奈。
而用做本片片名确实是点睛一笔。
影评除了立意和演员以外,都可以说是粗制滥造。
剧情并不精彩,甚至很杂乱。
据说拍摄周期为腾出下个档期而缩短了许多,所以很多场景都草草而过。
正应彭浩翔那句话:香港电影衰就衰在这里了。。。
但是嘛。。。
虽然很强词夺理,这却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港片的原因。
六周一部片,道具场景烂都没有什么关系,要是好就奇了怪了不是。
主要立意要有意思,演员要够野,台词要够深刻。
这样大家才会对这三点有深刻印象。
太好的细节反而可能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把粗制滥造说得那么天经地义好像不是很好呢。。
)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有完整看过《古惑仔》,原因就是太惨了。
以前港片给我印象就是到结尾好人坏人都要死完。。
所以每次看到一个比较喜欢的角色就祈祷电影快点完了。
但是最后总是看着他要活下去的时候被打死。。。
那种感觉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的。。
不仅仅只是伤心而已。
所以我小时候对恐怖片的定义是好人会死的片。
其实现在看看《英雄本色》也就一个半钟头。
但是小时候看,总觉得过了一辈子一般。。
扯了那么长其实只想说当我看到陈小春和郑伊健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我没有再多的感动和激动,所以怀旧气氛在我这里并不为本片加分。
(但是之后补了很多类似的片子才知道这个片子里全是梗!
不过我的态度还是,梗多也不一定是好电影啊,好电影也不是让你去找梗的啊。。。
)正如片名,人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都是无奈的。
而这种无奈影片用两个主角争着不当“坐馆”来反讽到了一个高度。
陈小春只想当饭店老板,哪怕和手下商讨杀人大事也会不自觉扯到菜去哪里进货好这个话题上来。
郑伊健只想读经济学,可惜他那句“我报了港U读ECO”被他老娘当作他被外佬强奸的后遗症。
两人多次躲来躲去最后还是被逼得要以决斗来定坐馆人选。
方中信做了坐馆,结果一三五被抓进差馆,二四六去殡仪馆送别死掉的手下。。
社团的经费也直接被亏得光光的,也不想再做坐馆,最后还被人剁成肉酱。
而最想当坐馆的白痴剪刀却被手下一个愚蠢的卧底拖了后腿。
这个以陈永仁作原型的卧底只想当警察,却因为自己太愚蠢却被黑社会人留了下来。
没有谁有什么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越想做最真的自己却越做不成,反而在命运的反方向上越走越远。。。
当然最惨的还是那些小弟。。
老大争做坐馆的时候去刀光剑影。。
老大现在争着不做坐馆还是要刀光剑影。。
命如飞砂。。。
那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该怎么办呢?
合唱一曲《飞砂风中转》就挺好的。
唱出了力量就去和命运做殊死的搏斗,唱不出力量搏斗玩了自己殊死了也算是不错的自嘲。
此曲调子不高,朗朗上口,很适合在KTV里调动气氛假扮沧桑大叔。
如果曾经看过《古惑仔》系列,建议接着看看《飞砂风中转》,会让你更有感慨。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个问题偶尔会在脑海里蹦出来,当年那些站在校门口染着黄毛、绿毛的古惑仔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飞砂风中转》就很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帮派老大任期将止却财务破产,看似威风八面的帮派龙头日常却是“一三五差馆、二四六殡仪馆”;最能打的两个头马打死不肯做老大,一个要继续做厨子,一个要去香港大学学炒股。
方中信的罗圈腿、郑伊健后退的发际线、陈小春隆起的啤酒肚,都极大缓解了中年男人的身材样貌焦虑,真是良心好片!
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当年看似嚣张酷炫的古惑仔和非主流们,随着岁月流逝最终也只成为一道时代的划痕。
致敬古惑仔时代的喜剧片。
电影主线是两个龙头接班人因为不想接班而闹出的一场场闹剧。
片中的江湖气息比重下降,戏弄成一场场闹剧,「致敬」无间道梁朝伟的跛手,龙头棍的弄巧成拙等等。
让上一辈的江湖义气在主线故事时代变得不入流,成了故事剧情矛盾的源头。
而上一辈江湖气息和龙头接班人志向的冲突,似乎也在暗示着古惑仔时代/古惑仔电影时代的落幕。
我很不理解痛骂这部电影的一些人,人家明明不是一部严肃的帮派片,更不是砍砍杀杀的古惑仔片,到底是在吐槽个什么劲?
就跟吃一只美味的叫花鸡,你可以吃鸡腿啃鸡翅膀,没人非要逼你去吃鸡屁股,自己找罪。
最不济的情况说了,还真有人喜欢吃鸡屁股,只是尔等无法体会领略。
《飞砂风中转》烂的地方确实很烂,但也有好的地方,我几次完全大笑出来,笑点埋得非常好,并非那种故意挠你的,反倒有几分贱意。
影片更有打一些隐语,需要仔细体会,它完全就是后九七时代的原味港片。
2010年的港片迎来了小阳春,出乎众人意料,其中就有《飞砂风中转》。
这部电影的出现是有迹可循,它所颠覆、解构再重组的影片包括了九七以后的三大系列,分明是《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
换言之,《飞砂风中转》跟周星驰拿好莱坞电影开涮、一些劣质电影抄大片的动机有所区别,它是一个内部消化反刍的过程,好比以前有人拿王家卫作品当杂耍(港片的原创性?!
)。
况且庄文强等人本就擅长拍警匪片,他们现在是站在了对立的位置来组织一部电影。
以前牛气冲天的叫杀口号,现在成了一首吆喝歌曲。
威风凛凛的大佬,现在也会成为帮会的大蛀虫。
所有貌似正经的东西都被打破了,转而进行赤裸裸的嘲讽,像那些见风使舵的叔公们,根本就是一群怪有腔调的喜剧演员。
这部电影看似还在沿用浩南哥加山鸡的友情岁月组合,结果看到一半,许多人估计在想,这郑伊健根本就没个影,编导到底是吃什么的?
其实不急,《飞砂风中转》属于典型的想一出是一出,它的出发点是如何让三大系列逐一解体,然后再进行重新编排。
好比剪刀伟的一条线就完全是冲着《无间道》来的,属于嫁接上去的,可以说显得比较生硬。
相反,像开头火水对小弟训话,他说得越严肃认真,喜剧效果就来得越强烈。
火腩同手下商议要事,一伙人讲着讲着就要跑题,开说到什么油盐酱醋海参鲍鱼去了,这哪是什么黑社会,分明还是精明入骨的生意人。
再到诉求上面,剪刀伟一线虽然弱智过头,不过借傻瓜老大和白痴卧底之口,影片说了许多深沉的话,比例代表制选举、公民意识薄弱、民主万岁还政于民之类,可以说完全是喊出来的,喊给谁听?
你真以为是那些早早辍学的阿飞太妹啊。
两个不想打大佬的人被迫走上了争当大佬的位置,他们厌倦了帮派的一切却无法逃脱,最后只能用一场闹剧来骗过,得利的反倒成了警察。
如果跟《买凶拍人》等讲述时代不景气的港片联系起来,《飞砂风中转》所处的环境显然也不会太好。
《古惑仔》时代,人人都以为提两把刀就能踏平一切,什么银行警察,统统就不存在,黑道同样可以一手遮天。
进入《黑社会》时代,帮派已经平民化,他们也有一套内部规则,需要过问下日常生活,不再是以前那种选择性失明,拍得义薄云天,好似加入黑社会的广告宣传片一样。
《飞砂风中转》的存在会造成一种事实,这是一个没有古惑仔的年代,当年的古惑仔都老了,想着全身而退。
由此跟以往的黑社会更加靠拢接近,即便揭开衣服是黑的,他们希望外面有白的身份。
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古惑仔》是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不是更加兴盛繁荣的80年代也不是更加疲惫萧条的00年代,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更深的原因。
如果从纯电影制作角度来说,《古惑仔》采用了极低的成本,拍摄周期也是个把月了事,当时的港片已经不允许80年代的浪漫主义拍法,烧不起场子也砸不起车。
如果从政治环境来考虑,《古惑仔》那种不受拘束、无所畏惧的破坏欲似乎在进行某种游戏,脑子一阵发热,劈完砍完,一切也就过去了。
不过对《飞砂风中转》来说,这个可能一点都不重要,片子好笑,这就足够了。
【北京青年报】
这部片子是黑色幽默,这帮当年的古惑仔演员们自嘲,这个社会,其实做古惑仔有啥好?
片中大家都不想做古惑仔的“坐馆”,说是:一三五做差馆,二四六坐殡仪馆。
火腩(陈小春)当年加入社团和义盛是因为家里开大排档,整天被人收保护费,他抛弃了开饭馆的梦想,加入黑社会,当天入会的时候他把柚子叶夹在裤裆要紧部位,因为纸内裤全都湿了;仪式杀了只鸡,大哥火水(方中信)找到这个胆小的家伙问曰:你在搞什么?
火腩曰:叫花鸡。
多年过去了,和义盛坐馆也被火水坐了很多年,火腩跟老婆(叶璇)开的“义盛小厨”也开了很多分店,火水此刻亏空公款几千万,他就要退休了,社团的龙头大哥给谁呢?
于是大家都说不定,叫查叔(郭峰)拿主意,火水还是要硬塞给火腩的,火腩却不想再跟社团瓜葛;此刻堂口里炒的开锅,还有一个傻逼大哥剪刀伟带着小弟也来参选,他小弟叫做阿仁(《无间道》)是个卧底,也是手上打着石膏天天敲密码,社团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卧底只有他大哥不知道;阿仁的石膏经常今天打左手,明天打在右手上;此刻鸭梨姐(余安安)也来闹,说自己儿子燕子文(郑伊健)就要出狱,肯定要做老大的!
其实燕子问出来之后,一排酷相,但根本不想做社团了而是跟着弗里德曼念了经济学,准备考港大。
在一次碰面上,燕子文塞给火腩一张纸条写着MSN,俩人聊上了,原来才知道当年一起吃过鸡;俩人设计了一个局,故意让下面跟旁边的人们砍死了火水,俩人互相射击用假枪和烟火弹,使得大家都溜了。
然后迫不得已,查叔选了剪刀伟做了老大,当晚阿仁就出卖了他,社团垮了。
——其实都什么年代了,还把出来混当做一回事,凡是想得开的,都一个个早就上岸做正行了。
——于是,本片只是一场奇妙的回忆,纪念一下那些横尸街头的古惑仔和混着混着就结婚生子做了勤奋打工仔的人们。
飞沙风中转,只不过是一曲悠扬的纪念曲,一次心底的呐喊,一次聊胜于无的纪念。
整部戏节奏还不错(相对于港片来说),演员不必说了,个个都出彩;编剧很有意思,知道怎么调动大家的胃口;导演最后安排了一段剪刀伟获封龙头大哥的时候的说话:谢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支持我做黑社会,谢谢本片伟大导演刘伟强!
——哈哈。
细想想,不管好电影还是坏电影,好像一向都不缺少为梦想坚持不懈的男女主角。
宏大制作如《阿凡达》《十月围城》者不必赘言,连卡通片为小朋友励志不休计,也大多有个明晃晃的美好目标。
还好,甚少有电影为我们规定梦想必须是白色或黑色,必须是朝南或朝北,必须是死去或活来。
因此,《功夫熊猫》里的胖熊猫阿波可以不必为了方便快捷地立业成人而顺理成章继承家传绝学去开面条铺,却是选择一条主流人群不予赞赏的路径,追求一个看起来难比登天的梦想——并且还成功了,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在梦想的外围,转了许多圈圈。
但毕竟,他是围着梦想转圈圈。
这样的人,除了阿波,在我大脑储存的电影主角中,今天开始,又多了一个。
《飞砂风中转》,火腩——萧近南。
请不要笑这个名字,虽然这本就是一部令人捧腹的电影。
尤其是,假如你看过的香港黑帮电影不少的话。
香港的黑帮电影或警匪片,走的多是吴宇森的残酷美学道路。
他自己的《英雄本色》就不说了。
像《无间道》、《变节》甚至《门徒》,渲染的是卧底的一把辛酸泪;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说的是社团第一把交椅的争夺之烈,多有镜头暴烈血腥令人不忍目睹;而更早的《古惑仔》,还记得吗,那是最铁骨铮铮也最血淋淋的少年意气。
网上评论说,三合一,变成《飞砂风中转》。
片名有点熟?
它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
借尸还魂,却还出来一缕喜剧的魂。
仿佛导演庄文强的责任,就是将经典黑帮片解构,解构,再解构,欣赏电影的过程屡屡令我想起《买凶拍人》。
把很庄重的事情搞得很无聊,例如影片一开始的新人入帮仪式;把很严肃的东西搞得很搞笑,例如火腩和燕子文的入帮理由。
黑帮电影中常出现的龙头棍,一帮人为之疯狂,这里干脆弄出一个龙尾棍,还要有成千上万的复制品;叔公一般都是多么一言九鼎的角色,这里的叔公们搞怪而且说话往往当放屁。
在这种氛围下,哪怕是一把刻着“人定胜天”字样的一本正经的大刀,都可以用来切叫化鸡;而主持香港大学入学面试的教授,亦可以让一群小混混追着跑。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人各有志。
部部黑帮片拍的都是为当大佬不择手段,而火腩和燕子文,却是为了不当大佬费尽心思。
话说火腩当年加入社团,就是因为自家小餐馆被社团老大索要保护费,他的梦想,就是当自己开饭店时,不必缴纳保护费还提心吊胆。
混混的日子大同小异,火腩成为了一个替大哥杀开血路赢得地盘的敢死队队长,而其拼命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大哥答应,地盘杀到哪里,火腩的连锁饭店就开到哪里。
娶妻,生子,一儿一女,还考上名校。
这时候大哥却来逼火腩当社团老大,好帮他背下自己超支的几百万。
为了逃避,喜剧就此上演。
绕了无数圈子,最终他还是那个有着美满家庭的饭店老板。
最令我关注的,还是火腩对实现梦想那异于常人的想法和做法。
他仿佛是反其道而行,选择了一条看上去“九不搭八”的道路——开连锁饭店这种这么光明正大的梦想,竟然让他靠参加黑社会实现了。
照大多数人看来,编剧和导演简直是异想天开吧,可是,现实中,靠非常手段来达成常规梦想,说不定真的不少这样的人呢。
只是他们都悄悄的,悄悄的,躲着。
我们还以为那些最终实现梦想的人,都是纵身一扑扑入美梦怀抱的,以为梦想就在横平竖直的路上等待着我们。
最终实现梦想是件美好的事情,结局仿佛从天而降,其实,我们眼巴巴地看得见摸不着,徘徊了多少时辰。
还好,电影的结局是好的。
大多数涉乎梦想的电影结局,都是好的。
真希望现实也是如此啊,我们少点急躁冒进,多绕几个圈圈,然后,一头扑进梦想的怀抱。
以前没看过古惑仔系列,《飞砂风中转》这首歌听发哥唱过,好象是《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歌,片中义和盛成员集体被捕时的合唱,确实有点雷人。
不过,罗大佑的作曲还真是不错啊。
郑伊健说过他不演古惑仔了,片中燕子文出狱后,一心想上香港大学学习经济学,也算没有食言。
陈小春演的火腩,早转了正行,饮食连锁开了几十家。
这些,都是当年古惑仔的现实香港生活的写照。
人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活法。
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为火水哥(方中信)为了找个可靠的人接班,帮他补亏空的故事展开,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不过真的要看黑帮打斗的,这片可能让人要失望了。
故事编排还算紧凑,有些拿以前的黑帮片,以及卧底片来搞笑的桥段,也不算太过份。
还算是今年港片里面值得一看的电影,方中信的演技很好,陈小春的表演也更老道了。
演燕子文老妈鸭梨姐的余安安,真是异常的出彩,这位女演员在《我是演员》里面演潘家辉(刘青云)的前女友。
注意她,说不定以后有机会拿奖的。
总的说来,在港片不景气的今天,这片还能看,个人觉得比《窃听风云》、《撕票风云》、《枪王之王》之类炒冷饭毫无新意的片子强。
附主题歌词:人在风暴中无奈的打转如像风砂倦也须兜转无奈的疾冲无奈的刁转曾热的面孔渐缺少温暖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情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人被风浪冲聚也许苦短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埋没几段恩剩了几多怨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年月消逝中才悟风中转全为贪顺风没作主挑选如今逆风豪迈的奔远重拾内心真撞碎风千串嘿呦哼嘿呦风吹我吹不断嘿呦哼嘿呦风吹我不打转人在风暴中难预早打算人被风浪冲聚也许苦短其实风是空无奈斩不断埋没几段恩剩了几多怨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嘿呦哼嘿呦飞砂风中转风吹我不打转
无数致敬融于一体。而又精彩异常实属不易。
古惑仔恶搞
好贱的古惑仔。。。
喜剧大电影版古惑仔?
刘警官,我是阿仁
是颠覆,也有一种情怀。好玩有趣,一定要看粤语原声才有味。狼吃肉,狗吃屎,你想吃肉还是吃屎?——我只想做个人。
可惜了不错的想法,成品太差。
妈,我冷
我期待的是山鸡和浩南打打杀杀,结果他们都不做大哥好多年。越看越和谐,简直就是九七回归后和谐香港的宣传片。 郑伊健连演个喜剧都不给力,悲剧。
这个算是古惑仔的恶搞版吧
有损麦、庄组合水准
古惑仔新世纪版~他们都老了……叶璇的发型是抄袭的灵魂歌手陈红的么?
被阿仁的天然呆深深地贱到,庄文强怎么也这么恶趣味了。
真是傻逼可以的黑色幽默片子···
香港如果能伏低身位,还是能拍出不错的商业片
嘿哟,诶嘿哟,尼玛笑史我了。
【这个社会最错的事,就是用动机去衡量结果的价值。这是坐牢的时候,一位叫费里曼的前辈告诉我的。】凭这个也要五星啊!
说实话,我有种被骗了的感觉。
又搞无间道。。。
庄文强讲了一个没有笑点的冷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