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部电影,叫《草莓百分百》,几个电影青年捣鼓出来的,没多少钱,一台DV,一群半没学过表演的小孩儿,一本漫画的故事。
坦白说,前半部分还挺欢乐的,我就是一个劲的狂笑,那些宅男那些死GAY那些御姐那些萝莉,都挺准确,中间好几段纪录片式的采访,关于青春,这个段落最见才华,选的年轻人一水儿有劲儿,酷,给力,特别爽。
电影的后半部分流于拖沓,实现了从豆瓣贫嘴青年秀到偶像剧的硬着陆,我觉得是第一次拍电影吧,把“讲故事”太当一回事了,搞笑就是搞笑,叙事就是叙事,文武戏分开,没想明白,其实搞笑也可以是叙事。
故事不是硬努着的悲欢离合,故事可以就是日常。
最好的故事,其实也就是日常那点儿小破事儿。
这一点,彭浩翔导演琢磨得多明白。
总的来说,还是挺感动的,在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年轻人:热爱电影,想拍电影,没有顾虑,只要一台最简陋的机器就够了,那些嚷嚷着没有机会实现梦想的人都应该汗颜——梦想从来都不是奢侈的,拿起手边的工具,那就是武器。
梦想不是鲍鱼龙虾席,是你能买得起的青菜豆腐,用心烹调,照样是大餐——而且有某种金钱购买不了的灵动,鲜艳,生猛和豪情。
晚上和这群拍电影的小青年们聊电影,他们对未知的未来忐忑不安,总觉得这就是能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我这才想起来,其实都是这样的一路走来。
老以为是一路坚定一路坚持,其实是一路茫然一路挣扎。
茫然和挣扎最真实,也最有力量。
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对抗消磨?
只要核心还在,什么都磨损不了你,只是抛光而已。
老有人问我:怎么做才能做编剧,才能做电影,才能入行?
我总是很难回答。
在我看来,怎么做?
首先,你得做。
热爱就是一种力量。
热爱你所热爱的东西,至死不渝。
KEEP DOING,不要太顾惜那点儿羽毛,跳进那个工业流程中,深深的扎进去,磨练自己的技艺,锤炼内心的核心,等你再浮出来的时候,忘记你学到的那些东西,平静的水面上,看清楚你自己的面目。
那就是你的电影。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电影的中心。
拍电影的小朋友们,加油!
其实很早以前就看过中间的采访片段。
记忆中最开始会点开内个视频是因为标题说里面有郭德纲。
内个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
像南宫一样有点神经质。
厌恶着长大厌恶着生活的高中生。
并不知道内些采访会出现在这么久以后也是偶然才遇到的电影里。
也没有像现在一样一个个认出采访里的老狼罗永浩艾未未反光镜。
可是还能隐约记得看完以后脱口而出的牛逼。
其实最初的反应是失望。
为什么内些牛逼的采访会被夹在这么一部粗制滥造的片子里。
整部电影最让我反感的就是主人公们说话的调调。
淳平和大草的日和范儿。
东陵的台湾腔。
北月和南宫的漫画调儿。
还有小山的基佬样。
很难消化。
平时身边如果有这样说话的傻逼一定会被我自动归类为装逼货。
尽量避免接触。
这么多主人公好像就只有西野一个人还算会正经说话。
这一点我到现在还是很难接受。
看下去的原因还是归功于只要看了就一定要看完强迫症。
所以在看了十分钟以后我就把电影换成小窗口播放然后打开小游戏。
准备着浪费掉这一百多分钟。
但是在看到这样一群人开始改拍纪录片。
决定一起去海边时。
我重新把窗口最大化了。
从坐上大巴开始。
大家都正常了。
青春开始在这群人身上闪耀。
忽然开始被他们的心情感染。
好像自己也回到了曾经的内些日子。
和我最爱的那一群人在一起的日子。
他们的秦皇岛就是我的十渡。
他们的大巴就是我的破火车。
他们的海滩日出就是我的星空烧烤。
一切都那么相似。
只是我少了一部DV少了一份牛逼的采访。
忽然开始好像他们的一切心情我都能感同身受。
最爱最爱的一段是大家在KTV。
疯狂的唱歌。
喝酒。
拥抱。
就想起了整整一年以前的今天。
此时此刻。
刚刚结束高考以后的我们。
魏公村麦乐迪。
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一幕幕。
想起自己疯狂的喝酒然后和南宫一样在角落里沉默。
想起大家哭着拥抱。
眼泪和啤酒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微醉以后的地板倾斜的感觉。
看着电影中重现了这一切。
眼泪也止不住了。
真的很久都没有为电影或是书什么的落泪了。
这一次。
就为了怀念我内些疯狂并且毫不后悔的日子吧。
有一个画面我最喜欢。
记得好像是西野。
站在野生动物园的笼子车里。
看着车外徐徐关上的动物区大门。
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
站在时光中间。
遥望着青春的大门在身后关闭。
除了默默悼念什么都不能做。
还是觉得结尾的部分有些画蛇添足。
西野是什么未来的妻子南宫是报恩流浪猫之类的。
不知道导演是想给本来就有些大杂烩的片子再加点魔幻色彩还是就是想说青春就是这么无厘头。
如果说这部片子在我心里算是赢了的话。
它赢在了认同感。
赢在它让我想起了我的内些像这部电影一样粗糙的时光。
今晚怀着对河下水希老师的《草莓100%》无比崇敬和无比怨念的心情跑着去看了张内咸导演改编的青春独立电影。
30多个人,小清新,小恶心,挤在一个装B的小咖啡馆,坐到腿麻。
张导演在影片中说,电影是啥,“电影只要拍出来,让一些人,哪怕是一个人觉得开心,这电影就值得了”。
这电影确实是让张导演您高潮了。
恕我毛片看多了,我一点儿也不冲动。
影片的预告片很带劲,《青春是什么》,有艾未未,有老罗,有文章,有夏雨,还有反光镜和筷子兄弟。
各种各样的感慨和唏嘘,让人顿时觉得这片子是一部怀旧片。
然后影片开篇突然开始小重口了,搞了个骑兵片的经典开头,FBI WARNING啊,采访啊,没穿内衣啊,第一次16岁啊,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后镜头再一切,我们略带婴儿肥又有点小ws的男猪上场了,他见到了一位死不肯承认的东城绫(影片里面叫东凌,这是中国特色的改编吧。
),一位好不内敛,随便坐在男猪自行车后座,挽着男猪的女生。
然后男猪的艳遇还没完。
我们原作的女神女主,西野,到了电影里面,被刻画成了目睹男猪和他的2个基佬同学(豆瓣上面的女生都喜欢看基佬?
)下流谈话之后仍然毫不畏惧倒贴男猪的新时代女性。
这是三次元么?
就算是二次元里,东城和西野可是没在一块儿呆过多少时间的啊,张导演竟然让她们一起去拍电影,你不怕nice boat么?
北月倒是很有原作北大路五月的气质,南宫则来了个完全反转。
改编我可以接受,但是这2位原作中可是配角啊,怎么到电影里比东城绫和西野司还有主角像呢。
最让人觉得光怪陆离的就是情节。
委实说,在男猪拍电影前,张导演的改编还是很成功的还原了原作清纯搞笑的,带有轻微H擦边球的感觉的。
但是到拍电影了,这思路就开始乱了。
先是拉了各式各样的人扯淡,然后又是到处向豆瓣献殷勤,感情线看不到,拍电影的辛苦看不到,到处都是不知所云的蒙太奇,到处都是不知所云的黑白剪影。
原谅我是伪清醒,我一点不懂张导演你在亢奋什么。
好吧,影片在硬直了100分钟,经历了一系列荒诞和交代不清后,终于在结局迎来高潮。
男猪到底选择了哪位女性我们不知道(你比原作的淳平还tm优柔寡断,还tm冷酷无情。
),我们知道的是东凌竟然被男猪的学长给NTR了。
尼玛,好狗血啊,真有中国特色啊!
男猪竟然看着东凌上了学长车,坑爹啊有木有!
你tm不会上去给那混蛋一拳啊!
影片竟然还给个婚戒特写!
学长你也够2b的,上了就上了,你难道还真的爱东凌啊?
还订毛婚啊,以后东凌跟你闹离婚分财产你吃得消么?
张导演,请恕我是个中国喷子。
你玷污了原作,你对不起河下水希老师。
泽哥,你不来看电影是对的。
勇哥,咱们这40元钱,就当送给张导演,给他买打飞机用的纸巾吧。
模仿“漂亮就是想漂亮”这句名言的体例,我们可以说“青春就是认为自己青春”。
同样是小制作,《草莓百分百》与那些“拍给年轻人的怀旧片”所反映出的却是两种青春风貌。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青年危机”,就是说青年们还没真正的动手做些什么,就开始在颓废和失意中缱绻,恋眷着一种时髦的挫败感。
太阳刚八九点,就着急地唱起挽歌,审查着别人歌唱时眼窝里的泪水是否同样圣洁。
除了耗尽一生才能付清全款的庞大物件,不再对明天抱有任何期待。
然而那个暴晒的周日下午,虽然已远在二十天之前,却似乎推开了一扇暗门,让我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些明亮的光线。
在微薄之盐,我有了这辈子最开心的独立电影观看体验。
它有别于中国独立电影的标准范式,不晦涩、不深刻、不沉重,远远地站在了这些特质之外,就耍着宅男的屎尿屁,卖萌卖腐。
在场的观众也终于没有了往日里观看独立电影时的一脸愁容,更像是去影院里看了一部笑点密集的商业片。
在去看点映之前,副导演于哲告诉我这是拍给青春期的同学看的。
这话让我一愣,他言下之意就是我已经不青春了,于是我老人家心里一阵难过,我不过是到了青春晚期嘛,过程上正是青春得无可救药的时候。
我心中忐忑,急欲为自己身上残存的青春气息辩解,可自己又对此没有把握,故而我是带着严重的危机感和收复失地的急迫感去看了《草莓》,好在影片很惊喜,让我找回了青春的步伐,也着实把我拉回了一个理想的状态。
我又想起了那些看安达充和桂正和的旧日子,那时候的男生就像电影里的淳平一样,时刻想着为一个姑娘拼了,那时候世界都是青葱的,性感的,无限的,不用活在经验里。
也就是前不久的某个傍晚吧,我脑中有一处关于时间的阀门突然松动了。
那天我下班走出报社,刚转过“老家肉饼”的拐角,迎头看见一群穿着高中校服的学生向我跑来,那是一次放学后的普通打闹,没什么稀奇,他们边跑边笑,呼哧带喘。
一个体态很胖的男生冲撞了我一下,我回过头,他也回过头,边跑边向我道歉。
就这么我看着那一伙人的身影,突然间犯了矫情,伤感得挪不动步。
感觉上我像是和青春打了个照面,然后一晃神就经过了。
我怎么也没法接受这个诡异的事实:此刻的我竟然已经他妈的工作了一年。
时间的宽度不过就是那条马路,而我却仿佛与他们分处两个空间。
我觉得我应该跟他们一样啊,追打在一起,穿着那身傻傻的校服。
我感觉,一切都不对了。
电影里,东凌翘着嘴角对淳平说道,“原来有DV就可以拍电影了呀。
”这台词一下子就击中我,真是被萌到了,可爱、轻盈又不矫情,这便是最好的青春了吧。
这电影是在意淫,对,青春就是让人沉溺的意淫嘛,姑娘奶白色的大腿,打上自己名字的电影,这都是梦里的景象,可意淫同样可以充满诗意,同样可以纯洁和浪漫,《草莓》就是这样的,它就像把漫画书投射给了影像。
不过《草莓》又不是对日本漫画荒腔走板的简单复刻,导演依然按照个人偏好加进了一些边缘的想法,使影片看起来更酷。
从微薄之盐回来的那天晚上,我给QQ上所有在线的朋友都发了AV版预告片的链接。
结果所有姑娘都问我是何居心?
所有小伙都问我有没有种子。
张内咸和我算是同龄,却已经有了两部独立制作的影片,这两部其实也都还是青春挽歌,它们无处不表明着“大人世界”的无可撼动,无趣生活的坚硬、寒冷和高大,如同一面悬崖绝壁。
而与之相比,一个孩子的倔强和柔软是多么微弱和不知好歹,热血之后,时间面前,一定又输得两手空空。
可是,这强烈的反差毕竟就是青春最大的意义了。
青春的催人泪下之处恰是因为这是唯一一段失败者比胜利者更有荣光的岁月。
因为那成堆的时间就是用来失败的,就是要给未来换回一些惆怅和豪迈的。
张内咸完成了两部作品内心世界的接力和统一,在形式上他又向着“更像是电影”的方向走出了一步,《待业青年》通过对个人的采访延伸出一种悲壮的仪式感,《草莓》则是讲了一个故事宛如一场春梦和旅行。
可以用《草莓》的故事来解释青春,青春就是把内裤当做梦想,青春不再就是认为所有梦想都不过是内裤。
长大并不可耻,只是青春太好了而已,我总有种朦胧的错觉,我认为我们都长倒了,越大越幼稚。
我怕我忘了怎么去生活,追求,还有喜欢。
曾听那个乌克兰的小姑娘在选秀的舞台上朗诵道,“我在神秘的地方丢了青春年少”。
是啊,我很想找到那么个地方,看看自己有多荒唐。
我应该是没做过太多的疯狂事,不然我怎么什么都想不起来,我只记得那些个蝉声大噪的下午,我趴在表皮剥落的课桌上昏昏睡去,把梦和口水都留在了上面。
现在我还是有昏睡的习惯,有时我会在地铁上睡着,坐在2号线或是4号线。
报站声响起之前,下一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新世界。
我不在意在哪里做梦,我只希望有一天还可以找到它们,还可以接着青春,拥有犯傻的权利。
草威PS:这篇稿子我拖了三个星期,这算不算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未来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所以,我坐着时光机来找你,为什么,想改变命运啊。
就让我回到过去,不管多近的过去都好,无论从哪一段开始,我都想要重新来过。
这样的青春我就是不想要,这四五年,好像一下子不知道去哪了,仿佛我昨天还是17岁。
可是,片子里有人也说人不能拥有穿越时光回到过去的能力,那太可怕了。
下辈子,做二次元人物,因为现实太可怕了。
穿着美邦的男生互相撞衫的很开心,是那种气味相投的欣喜,不是尴尬,不知道hermes不知道chanel,也不错啊唱歌的时候,眼线高中女你哭什么啊,你不是还在我们最想回到的时候吗,还要一直追问你爱我吗我会是你最爱的女人吗你爱过我吗,你知道什么啊,你的高中生活不是最幸福美好吗,享受你自己的,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啊……金链纹身男真的感动了我,就那几句,怎么就那么让我想哭。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幻你又分得清吗不用等到夏天结束的时候,我就会回到我的生活,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好好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也想知道,长大之后会有真正幸福的事情真的是开始数十分钟都不想要再看下去的电影,默默的感动了我,无数的想法,各种的回忆。
什么是青春,什么是浪漫,什么是疯狂
本来是随便看看 却想不到会若有所思本来是任性过往 却想不到会深陷其中本来是随风而过 却想不到会总在怀念本来是想写很多 却想不到变成了断章电影你喜欢就好 不喜欢也罢 是自己的道路 不过 也许吧 青春就是一种选择 不管对与错 成与败 笑或悲 总是让人留念 回忆 却再也回不去 回不去那个熟悉的夏天
日本漫画的无厘头夸张情节,加豆瓣的流行元素(当然少不了当下最流行的基佬,基佬你妈逼,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跑出来这么多基佬,当基佬全家光荣是不?
),杂乱无章的剪辑,木偶一样的演员,七拼八凑的就弄成了这么个玩意儿。
跟周星驰晚期的作品有一拼,只不过拼一拼谁更屎而已。
从拖沓无聊的狗屎开头,突然一下蹦出来青春是什么这么一个问烂了的问题,导演是不是拍了半天想想,咦?
不对,电影应该有点儿高潮啊,于是硬往里塞了个高潮。
那一阵儿我就觉得自己像被潜规则的妞儿,刚刚躺下,导演含情脉脉的给讲了几个荤笑话,突然一下裤子被扒下来就这么被强行的进入了。
导....导...导..导演,我...我...我还没湿呢,我....我...我我疼啊。
看到演员表的时候着实还激动了一阵,这么多老炮儿,一定很好玩儿,结果老炮儿只是被采访了这么一下,分享了一下儿自己青春期时做过的傻逼事儿顺带回忆一下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傻逼是多么的美好。
好让深深沉浸在电影中现在还在啃老或一事无成傻逼青年们跟着互动一下,搞一搞现在最高端的寂寞与悲伤。
大哥,你想搞深刻你倒是深刻的去搞一搞啊,这算什么玩意儿?
time machine?
让你回到你妈的子宫里当个细胞啥都感觉不到是不是更鸡巴好?
“活着难道就这么无聊么?
”朋友,觉得世界无聊那是因为你自己无聊,那是因为你脑子笨,太容易被无聊影响,那是因为你狭隘,因为你没见识,才觉得什么都没意思,那是因为你懦弱,那是因为你没种,才会在自己有手有脚智商正常的情况下还无法跟不公平的现实进行抗争。
反正活着对你来说这么没劲儿,何必当个废物浪费粮食,干脆打飞机把自己射死,玩电动棒把自己日死变成一堆蛋白质回归自然循环一了百了算了。
叫爷说,只要爷想,爷天天都可以青春,爷天天都那么有意思。
别跟爷嚷嚷什么应该支持独立电影,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只有可以不可以,独立这词儿没比不独立高端,看独立电影也不比不看独立电影的人更高尚,所以别跟爷搁这儿标榜,爷他妈烦。
那天晚上预告片重重复复放了N次,到现在脑袋里那“呀咩蝶”的尖叫还在环绕着,吵死了!
给我闭嘴!
今天草莓百分百来人民大学放,我挺期待的,因为这个春假晚回家了一天!!!
片子我给打了四星,当然标准和什么评委会大奖不一样,毕竟还是几个非专业大学生自己摸索,用dv拍出的作品。
我比较感动的是现在大学生的干劲儿还是挺足的,自己攒吧攒吧就整出了自己的作品,真挺有自己的性格的。
其实说实话片子挺娱乐的,最逗的就是大草!!!
“爱城什么的最讨厌了”快给我笑死了,而且他感觉特别像我一小学同学,叫xxx哈哈哈哈哈哈哈。
淳平的演技真的有些太稚嫩了真的,找我演都比他能从容点。
三个成年女主角找的真是不错,基本都能够让人思春,张导选人真的选到我心坎儿里了。
东凌就是漂亮标致,要哪儿有哪儿,特别让人有欲望;西野又特别酷,特别想征服她,而且又特神秘;最好的就是北月,真的特别性感漂亮,而且人实在,敢爱,又让人觉得特别可爱,总之我是快不行了,演北月的还来人大了,临走的时候我还跟她说了句“特别喜欢你演的”希望借此搭讪,但是人家特他妈冷淡就回了句谢谢,我他妈直接蔫儿了,操还是赶紧坐地铁回家了。。。
对了还有一个高中生小女孩儿也不错,就是脸有点儿大,不过还算纯吧,也挺有性格的。
说说缺点吧,剪辑真是不太灵,后半部太拖沓了,可以考虑重新剪一遍,而且剧情有点儿不顺,把精力都放在搞笑上了。
演完了有个哥们儿问张内咸这片子的主题是什么,张导说这片子不是主题先行,婉转地避了过去。
但是我在想啊,其实他也没想好。
我问了他,他就是中关村中学的,和我的距离感不算很大,这类人我还算有接触,拍这部片子说好听是因为一种青年人的激情,说难听了就是闲得,想让人觉得自己牛逼,让人感觉自己不一样,其实这种精神挺让人感动的,但是就是太幼稚,不深刻。
当然我也不能奢求人家深刻,但是现在的青年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多做打算吧,多考虑会遇到的困难。
你看像这部片子,张导在编剧、台词,甚至剪辑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欠缺,这些问题真的应该在拍摄之前解决。
而且我说的这些地方他自己也在放片会上都承认了,当然,他的这种随意、写意的态度其实也挺好,我上面就是发发牢骚。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青春啊,你说大多数人知道青春是什么么?
都他妈不知道。
就电影里采访的那一帮狗逼(不是说所有的。。。
),个儿个儿觉得自己就怎么样了,其实就是一帮怂包啊,长大了以后,都得回忆着自己的青春,抱怨着现实社会,这是生活的强者么?
你们能保护自己么?
你们有能力反抗么?
都没有,这就是loser。
还觉得青春期活得风光就牛逼了?
你们长大了么,真的太幼稚了。
如果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活明白了,那这世界还有意思么?
还值得我去拼命么?
世界上注定大多数人蹉跎青春,搞不懂生活搞不懂青春,觉得自己肆无忌惮醉生梦死就风光了,就值了,就可以不内疚了,最终呢,就是得完逼,得后悔,得还债。
回到主题。。。
其实片子还是不错的,尤其适合在大学里面放,让孩子们都很开心,当然也包括我。
日和式的电影应该有日合体的影评故事情节从小眼睛包子脸的臭Otaku淳平同学在天台邂逅了一条翻飞水手裙下酸甜的草莓内裤开始,伴随着黄色小DV开始波澜壮阔的电影梦想,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东西南北四朵妹子一时间众星拱月般围绕在身边,宅男的春梦在最后一个暑假弥漫出真实的味道,暧昧的情愫、基友间真挚的感情定下这个夏天蜜糖色的基调。
意淫了一小时五十分钟后故事情节终于往前推了一步,西野回到未知的未来,南宫北月各自表白无果消失在人海,大山和小草表示基友间纯真的感情怎能容许女人的涉足——合伙开了服装店,重聚时东凌抹着婆娑的泪眼走向导演的路虎,末了还不忘鼓励“淳平君,请继续为了梦想干巴爹苦大赛!
”身后是宅男玻璃心碎裂的声音“努力?
你要我拿什么努力!
”谢幕。
选角方面,淳平君你的表情太到位了啊!
宅男这种生物就是生活在幻想和手纸中的啊!
就是只能隔着网络装怪蜀黍的交际白痴啊!
小草的厚嘴唇与大山不紧不慢的吐槽…真的分不清攻受啊!
恩女主的话…南帝北丐两朵妹子的吊眼角小眼睛这是要闹哪样啊!
再对比东邪西毒两朵短发妹子的治愈笑容,这让长发控直发控们情何以堪!
还有预告片里坐秋千的那段在哪呢!
BEIJING HOT在哪呢!
这不坑爹么!
看预告片时候可就指着这活呢!
再有,青春,这个永远值得矫情的理由。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迫不及待,每个人都有话要说。
老人说青春是追忆往日荣光,小孩说青春是等待挥霍生命青春是肆无忌惮的逃课与挂科青春是勃起的生殖器和躁动的肾上腺素青春是钱包里永远用不到的那一枚冈本青春是做能够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傻事青春是让自己成为别人生命中滑稽或者深刻的注脚青春是今天嘲弄昨天的傻逼,明天接着做傻逼青春是可以把梦想轻佻挂在嘴边的权利青春是生一个孩子,生一个孩子,还是生一个孩子………关于爱,青春是做N选一的判断题,选项并没有意义。
影片结束后我一直在等西野的婚纱出场,她说“我是你坐时光机从未来来找你的妻子”,两小时内我也一直不理解她对于淳平处于温柔乡中的淡定可是对于我们来说,知道在未来会有一张有着最温暖笑容的脸庞在等待就足够了,即使知道这一点,并不会改变我们一次又一次牵起面前人的手。
这也是青春。
出了这片这片,我感到很高兴,但TMD看了不到5分钟,真TMD恶心,刚喝的汽水全TMD吐了出来,蛋疼TMD要命,我脆弱的高完就此燃尽,卧糟,真TMD想死。
这部烂片彻底的破坏了原著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如果叫小日本看了TMD他们能再来侵华!
烂-恶心-蛋疼-用语言无法形容,真不知道从哪来的--这是我看过的最垃圾最脑残最白痴最恶心最TMD蛋疼的一部电影。
卧糟!!!!!
如果电影在他们去海边玩那段戛然而止就好了....后面好狗血好冗长啊
后面确实把整部糟蹋了
加长版日和。故事部分比待业青年强点。整体凌乱。三星
这部两个小时的东西完全可以在40分钟内讲完~
配不上独立电影这一名号,即使说到底这名号也不过是虚名。终究拍怂了,除了青春和青春以及青春。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读懂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说实在的 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要让所有人读懂 我认为这比那些商业片要好很多 有幻想 有现实 有希望 也有失落 虽然四个女孩同时爱上一个废柴男很扯 但是他追寻梦想的行动不值得人们去称赞吗
我勒个擦啊。。。老纸被《待业青年》骗了。。。尼玛这神马狗屁啊?啊?
即使硬伤不断 可却只有爱电影的人才拍的出啊 内裤捂着不闷湿么
沈阳397艺术空间:作为一个处男,在公开场合看这片,我感觉鸭梨很大~
找个象小沈阳的男主角,又他妈的四个软妹子争相喜欢丫的。这世界上的女人都瞎狗眼了吗?
豆瓣给了制作方多少广告费啊!!!!!
我居然有看了一遍 以前记得看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Tg2Nzc2.html不给你5分,是觉得你会拍出更好的电影!故事很完整。一个很棒的高潮,但是结尾拖沓了
《草莓百分百》是一个追梦追死了别的一切都没掉的过程。张内咸摧毁了我们的一切,告诉我们,青春就是这些玩意都没掉了。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今天觉得昨天很傻比,但却仍在今天重复昨天的傻比。
虽然稚嫩、笨拙,但是真心的
两颗星的辛苦分,这可比短片难拍多了。
我觉得这电影不错~~~ 小制作就小制作 至于那个啥 通篇日和范还是不错 感觉导演想有点作为 总之不错了
青春是什么?!
一群年轻人拍电影不容易,话说如果真的跟漫画里边漂亮的女猪脚也不可能相中这样的电影.看客的身份其实就跟看白书一个性质.咱们撑死把看完的感想以及不足说出来,咱们真的没什么权利去对说三道四. 。 ACFAN比豆瓣评论实诚多了。
这部狗屎片证明了张内咸不会拍电影,待业青年只是迎合了特定一代人的迷茫而已,日和的流行和后宫设定只让本片更恶心,相信漫画迷连吐槽的心情都没有= =预告片里的悬念一个都没拍出来,青春这个题目又太大,一句话确实说不清,再说以为人人都有才如杜拉斯或萨冈啊!妈的!期待是盘大馅饺子结果吃到一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