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孟令伟,王美莉,池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本片是周洲继《美丽》后的第二部作品,同样由池韵主演。主角是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详细 >
个人表现和几场戏的设计不错 但是过于强调主角自身 其他戏欠了些 男友 爷爷 跳舞段落割裂成不相交的三份5.5
很棒的表演课汇报作业
拉丁部分喜欢 但是除此之外 过于悲情 蓝色太多 这种性格和人生活得太束缚 我不喜欢
有的人一辈子活在夜里
女主实在太棒!午后看前半部分,会稍觉得老套然后犯困,可偏偏因为这样投入并有信服力的表演,让再是套路的梵高痛苦人生式故事,也变得包涵感染力。因此让这部形式主义电影,有了达内兄弟的质感,到结尾时简直想为这种不甘放弃的雀跃生命呐喊。
直面悲剧,关爱人生
拍得特别生活化,对话不精炼,有点像电视剧。女性癫痫患者,对女性的关注占几何,对疾病群体的关注又几何?结尾不错。
想在这电影里找个喜欢的画面还真挺难…结尾海盗船晃得让我emo,全篇到底是想干个啥?全没交代清楚…给池韵搭了个水货男主,白瞎了演技…
挺好的故事、挺好的演员,要不是导演对“穷山恶水长镜头”的痴迷,这本该是一个情绪和节奏都恰到好处且非常牛逼的短片。发现中国一个宝藏演员“池韵”,为片子加一分。
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
2024.11.23
三星半,主要是给女主角,故事内核与结构都比较传统,去年的《送我上青云》也是类似。
2.5 觉得很多场景设计都被导演浪费了,只能说…可以有更好的镜头语言去表达。迟立这个角色也觉得演绎得没什么层次感,像冲锋枪,一顿嚎哭突突突就打完了。不过整体下来还挺first的
#FIRST#。同样在长春,同样的女性视角,对比「春潮」是更少的人物关系,仅仅三个配角出场就可以剥离出迟立的隐忍与独立。大量背跟带来极强参与感,全片基于长镜头的段落感,配乐极满但并非作用于遮羞。 是否可以引入除游乐园之外的符号展现东北和人物状态?演出结束后一段男演员表演彻底拉垮段落。 整体碾压春潮,请郝蕾原地捏仙人掌30秒。
#First主竞赛#表现了困境中女性求生的状态,池韵的表演太突出了,使得其他的演员的光彩被掩盖了不少,故事的爆点应该是在很久以后,拍出来的部分是“暴雨前的宁静”,短暂的故事还是有不少打动人心的部分,不一定拍摄女人就是女性主义电影,应该叫“生活的状态主义”
三星,加一星鼓励。没有《春潮》的暗流涌动,也没有《春江水暖》的世事变迁,但《花这样红》更符合我的口味。极简的镜头将一切情绪展露,孤独,自立,又一直想重新跳舞的女性角色再次登上银幕。剑拨弩张的家庭会面,癫痫发作与优雅起舞的鲜明对比,心神涣散的出售拍照,好几场戏拍的都很有记忆点。独立影人就应该拍这样的作品,先脚踏实地的讲好故事,再去想着怎么实验,怎么奇幻。
看一半离场,有点痛苦,主要是我和主角很像。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表达情感,感觉是在消费弱势群体。
池韵真漂亮 其他要啥啥没有 看啥啥不行 甚至还不如回南天
在一部电影里,一个女性的独舞往往能成为绝唱。当孟伟打电话重新邀约,我只觉得迟立好可怜,她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被放上了一个“应当”对任何接受她的人表示无条件的感激和接纳的位置。
今年在东北取景的电影是真多啊!女主角演的好!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个人表现和几场戏的设计不错 但是过于强调主角自身 其他戏欠了些 男友 爷爷 跳舞段落割裂成不相交的三份5.5
很棒的表演课汇报作业
拉丁部分喜欢 但是除此之外 过于悲情 蓝色太多 这种性格和人生活得太束缚 我不喜欢
有的人一辈子活在夜里
女主实在太棒!午后看前半部分,会稍觉得老套然后犯困,可偏偏因为这样投入并有信服力的表演,让再是套路的梵高痛苦人生式故事,也变得包涵感染力。因此让这部形式主义电影,有了达内兄弟的质感,到结尾时简直想为这种不甘放弃的雀跃生命呐喊。
直面悲剧,关爱人生
拍得特别生活化,对话不精炼,有点像电视剧。女性癫痫患者,对女性的关注占几何,对疾病群体的关注又几何?结尾不错。
想在这电影里找个喜欢的画面还真挺难…结尾海盗船晃得让我emo,全篇到底是想干个啥?全没交代清楚…给池韵搭了个水货男主,白瞎了演技…
挺好的故事、挺好的演员,要不是导演对“穷山恶水长镜头”的痴迷,这本该是一个情绪和节奏都恰到好处且非常牛逼的短片。发现中国一个宝藏演员“池韵”,为片子加一分。
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
2024.11.23
三星半,主要是给女主角,故事内核与结构都比较传统,去年的《送我上青云》也是类似。
2.5 觉得很多场景设计都被导演浪费了,只能说…可以有更好的镜头语言去表达。迟立这个角色也觉得演绎得没什么层次感,像冲锋枪,一顿嚎哭突突突就打完了。不过整体下来还挺first的
#FIRST#。同样在长春,同样的女性视角,对比「春潮」是更少的人物关系,仅仅三个配角出场就可以剥离出迟立的隐忍与独立。大量背跟带来极强参与感,全片基于长镜头的段落感,配乐极满但并非作用于遮羞。 是否可以引入除游乐园之外的符号展现东北和人物状态?演出结束后一段男演员表演彻底拉垮段落。 整体碾压春潮,请郝蕾原地捏仙人掌30秒。
#First主竞赛#表现了困境中女性求生的状态,池韵的表演太突出了,使得其他的演员的光彩被掩盖了不少,故事的爆点应该是在很久以后,拍出来的部分是“暴雨前的宁静”,短暂的故事还是有不少打动人心的部分,不一定拍摄女人就是女性主义电影,应该叫“生活的状态主义”
三星,加一星鼓励。没有《春潮》的暗流涌动,也没有《春江水暖》的世事变迁,但《花这样红》更符合我的口味。极简的镜头将一切情绪展露,孤独,自立,又一直想重新跳舞的女性角色再次登上银幕。剑拨弩张的家庭会面,癫痫发作与优雅起舞的鲜明对比,心神涣散的出售拍照,好几场戏拍的都很有记忆点。独立影人就应该拍这样的作品,先脚踏实地的讲好故事,再去想着怎么实验,怎么奇幻。
看一半离场,有点痛苦,主要是我和主角很像。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表达情感,感觉是在消费弱势群体。
池韵真漂亮 其他要啥啥没有 看啥啥不行 甚至还不如回南天
在一部电影里,一个女性的独舞往往能成为绝唱。当孟伟打电话重新邀约,我只觉得迟立好可怜,她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被放上了一个“应当”对任何接受她的人表示无条件的感激和接纳的位置。
今年在东北取景的电影是真多啊!女主角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