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宠物爱好者不能错过的电影(比如俺),光是看狗狗就值回票价了,片中的宠物狗品种之齐全,在电影中罕见,基本上常见的家庭饲养犬种都露面了,而且可爱到爆!
剧情没啥好讲的,太理想化,简直是现代童话了,孩子+狗+喜剧+爱心+英雄主义+媒体效应=美国和蟹社会。
忽略掉剧情后,演员基本也可以忽略(女主角还是蛮漂亮的),因为狗狗们的表现实在太抢眼了!
也佩服这个剧组,哪儿找来那么多会演戏的狗狗,从小到大,各式各样,还各有个性!
主角Friday就不用说了,虽然有点貌不惊人,但的确是聪明伶俐,唯一的缺点是超级能吃。
体形迷你的吉娃娃狗最好的朋友却体形硕大,一大一小组合却令人备感温馨。
一条胆小的狗狗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罗密欧,终于在流浪狗之家找到它的朱丽叶。。。。。。
最令人开心的情节莫过于布鲁斯为狗狗们制造的那些器械:跑步器、小便池、马桶、自动餐桌、汽车体验模拟……想出来的人真是天才,而训狗的人更是天才,把狗狗都训成精了,会上厕所、会乖乖坐在桌子边等着开饭、会听着名字出来报到……这也是宠物题材永远拍不腻的原因,如此乖巧、可爱、通人性的动物总能触摸到人心中柔软的那个部分。
还有不要忘记,狗这种动物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无论是工作犬还是宠物犬,它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人类创造了它们利用着它们,却常常不能拿出应有的责任心来回报它们的忠诚。
片尾伯尼朗读着孩子们记录的每条流浪狗的名字和故事:遭遇车祸截肢而被主人抛弃的狗狗;流浪的双胞胎狗狗一只被栅栏卡住了,另一只对它不理不弃;而作为主人的人类,仅仅因为搬家就无情地抛弃了狗狗。
全片的高潮无疑是流浪狗群在街道上狂奔的场景,恐怕所有的观众都在庆幸它们终于要奔向自由了,但是这里的一个转弯的确是高明之处,看似孩子们的计划功亏一篑,实则是让戏剧化发展到顶点,伯尼叫出第一条狗狗的名字,狗狗在长长的阶梯上出现了,让人群开始惊讶欢呼,然后,是一条接着一条,每条狗狗都有名字,每条狗狗都把这里当作真正的家,它们都被抛弃过,它们在城市里流浪,努力地生存;或许这也是安迪姐弟决心建立流浪狗之家的原因,他们也失去过一个家,他们也在寻找一个家,他们也像这些流浪的狗狗一样在努力,没有放弃自己和彼此。
甚至连旧旅馆本身,也是被抛弃的,只有当它遇到这些狗狗和孩子时,才敞开胸怀,接纳他们、保护他们。
结局中破旅馆成为真正的狗狗之家,高级得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无所谓了,每个人都希望一个happy ending,不是吗?
或许这只是一个现代的童话,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童话的存在,给这个世界留一点温馨和希望。
PS:同样是接下与宠物狗有关的电影,‘老友记’中热爱动物的菲比居然客串了一个不那么厚道的角色(安迪姐弟的临时领养者),实在有点怪怪的,跟‘马利与我’中的瑞秋刚好相反啊,呵呵。
也许是因为最近烦燥的事情太多了....总是跳着看完这部片...自己喜欢狗 也养了只金毛...可是看这部片的感觉还是不如.Marley&me...难道这个就是长大了???童心被社会磨灭了??
先说标题..恩..那个狗厕所,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哇那个金碧辉煌的消防栓啊哇还有配套淋浴措施啊小男孩的所有创意都很是搞笑啊天才小设计师一枚社工大叔的最后那次演讲,赚走了我一大票的眼泪水啊虽然..没有养过狗狗,不过狗狗的电影啊书啊看的倒是不少狗狗的忠诚,可爱,我想还是等到我真正养了狗狗才能真实体验一次吧还好还好,最后是完美结局收场看到姐弟的那对摇滚寄养父母的出现...我囧一记...然后,推荐这部片子给了我的小妹妹看虽然看字幕对她来说有难度...
理所应当是力荐!
感动理想的救助。
被社会。
被政府关注。
善待流浪动物。
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其实七月底的时候,就下好了这部片子,还在寝室看了一个开头,之后就搁浅在那里。
当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女主角很漂亮,他弟弟有点小奇怪。
呵呵,今天实在是想不出看什么了,决定看一个轻松点的喜剧。
嗯,可是怎么还是有点想哭了呢。
;-) 敷着面膜,摒牢。
上来说两句,跑题别砸。
影片很流畅,虽然有人诟病它的不切实际,但是拜托……看电影嘛,又是喜剧,不就是让那些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情,在银幕上兴高采烈地名正言顺发生么?
让我催泪的地方,出现在快结束的时候,当那些狗狗不顾一切地冲向它们的家时,还有黑人的社工大叔,拿出本子,一个个念狗狗的名字,然后让人屏气凝神的是,第一只狗狗果然出现了。
听他念着本子里男孩B写下的只字片语,关于每个狗狗的身世,真是让人觉得,哦……太催泪了。
我觉得编剧们实在是挺用心的了,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dream弟弟设计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好赞的!
那些狗狗真是幸福 哈哈!!!
作为被遗弃的,失去家人的,没有家的孩子们和狗狗,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多一点点的爱,而不是被扔来扔去。
还好,是一个happy ending。
好吧,还需要加入一些爱情元素,可是明显是黑人mm和小胖墩那对更出彩。
嘿嘿!
我本来还以为黑人mm会破坏男女主角的爱情呢。
看来是我惯性思维了……在这样一部美好的温馨的喜剧里,果然团圆是王道。
ps,那些狗狗演员真是不容易,我觉得导演应该没怎么用特技吧。
那这么说 拍起来肯定很不易啊!
整个电影就是典型的美国轻喜剧线路,惯用的恶搞和夸张表现手法。
一开始Friday可爱的形象就直插内心,“夺取热狗“的情景铺垫一下子就让观众进入了导演要的效果:轻松。
后面,就开始导演的一个个精彩情节,两个寄人篱下的姐弟、一群流离失所的机灵狗;姐弟的热心、开朗、善良,流浪狗的可爱、机警、呆萌,不断的反复对比交织,形成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无家可归,寄人篱下,两个化学催化剂在外界的不断压制下,在观众看来反而充满了无数珍贵的情结。
每一个关于狗的电影,总要有追逐主人的经典场面,就如同警匪剧必须有追车、爱情戏必须有误解一样,一只狗奔跑在荒原上、大街上或是穿梭在人群里,才能真正的把电影推向高潮。
只是这部电影有点夸张,结尾处无数流浪狗奔跑在大街上的场面,路人止步、警车让道,总之要和之前的众狗落网、姐弟分离形成强大的反差!
结尾处,没家的姐弟、流浪的狗都找到了归宿,在Dave念着每一个狗狗的名字和来历时,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感化,就会联想起加菲猫的坏萌、精灵鼠小弟的机警、小黄人的呆萌、冰河世纪三人组的惺惺相依。
不足之处在于,如果能够有一两首美妙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那简直就是更美妙了!
从小就喜欢动物,植物,无所不喜欢,无所不爱。
似乎所有的动物在我眼里是奇特的,充满灵性的,何况是狗狗和猫猫呢嘿嘿。
感觉里面的主角就是我和弟弟的翻版,曾经偷偷地瞒着家人养着各种小动物,鸟儿啊,蜂蛹啊,老鼠啊,鸭仔啊狗仔啊猫仔啊,貌似--种类繁多到记不清了·······有些小可爱还是爸爸买来送给我养的--看到“Hotel for Dogs”兴奋得不得了,狗狗好多,满屋子都是^0^,貌似自己也随着剧情过了一趟狗狗瘾,啊有机会也要满屋子是猫猫。
回到小时候吧,开明的爸妈给我和弟弟的“放养”,让我们过足了有小可爱们的夏天,谢谢爸妈哈哈
注:此笔记乃我一贯风格,啰嗦的废话+无重点无中心的乱侃。
啊,果然我是陷入欢乐儿童剧的怪圈里了。
叫嚷着要看点深沉的电影,结果连续一个星期不断想着预告片的场景,终于在这个周末拉着某人飞快的奔去看了。
因为之前逛街的缘故,所以是在城中心的一家影院看的,比平时贵了整整一倍。
结果号称不太爱看电影纯粹是够义气陪我来的某人笑的比我还开心。
那那,结束放映以后仔细一想情节,真是漏洞蛮多的。
不过我爱这电影,爱狗狗们,爱对“家”这个温暖的字有执念的那群孩子。
想必好莱坞一半以上的特技狗都出动了,群狗狂奔真是吸引眼球啊。
环肥燕瘦,任你挑选,每只狗都有不同的性格,爱狗的人定能在此片中获得高度愉悦。
但也并不是说除去狗就一无是处了。
全片都很注重强调“home"这个词,两个主演的家,狗狗的家。
小演员的演技很出众,姐弟分离那里我差点就哭出来了,当然合适的配乐也是关键。
看大屏幕就是好啊,色彩鲜艳,狗狗的表情,小演员眼睛的特写让影院里不时充满了感叹声(说俗套一点就是“萌”),大概每个帧都可以截下来当桌面了。
那譬如说有个笑点就是,片末的时候那个黑人叔叔(囧,记性不好,名字给忘了)从高处走出来的时候,喧闹的人群发出了“who are u"的疑问,此人左掏掏右掏掏,最后掏出一个徽章,“social service",人群静止了一秒钟,然后集体无视此人。
这,这,叫职业歧视不?
我发誓那刹那人们的目光直接固化为一个字:切。
结局嘛,当然是皆大欢喜嘛。
感叹了一下小黑妹你好漂亮,男二我看你顺眼了。
然后出来以后与某人的对话模式大致如下:- 一起出去租房子吧,养狗吧- 好啊- 我想养那种,这种,那种。。。
- 我也是。。。
- 可是狗其实很难养好诶- 对啊。。。。。。
- 我们出去住吧,养狗吧- 好啊。
- 为咩都这么可爱啊可爱啊可爱啊啊啊啊。。。。。。
此对话与“小男主好聪明好厉害”穿插循环了近二十分钟。
然后,恩,还是第一次听见电影完了有观众鼓掌的。
儿童们都看得很欢乐啊,咳咳,我们大人也是。
废话就这样结束吧。
又:说说预告片,迪斯尼的啥啥先生,当以下对话发生以后:- please let me in.- no.据统计影院里至少有三处在重复此对话,包括我= =。
那,就列进list好了。。。。
我的bolt还没看呢!
放弃一切做对的事情,这样的生活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一对孤儿放弃去好的收养家庭,只想留下来照顾所有的流浪狗狗,不求结果,不想能够坚持多久,只是觉得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这是人性。
作为人,最需要的去做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根本上感到快乐。
但是大部分人好像忘记了去这样选择。
让还记得这样去选择的人变成了电影传奇。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人性?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选择幸福的能力?
美国电影总是一再地告诉你,选择人性,永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你一定要相信。
起初看这片子的原因是因为有狗狗的出演,但是看着看着出现了共鸣,我还记得当时看片子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的激动,神经一直紧绷着激动着,希望狗狗和孩子们能一切顺利,一切都好,我的心也随着片子随着主角们忐忑着。
流浪狗之家是我一直的梦想,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事很少很少,有的甚至因为资金的问题根本维持不下去,或者苟延残喘着,我不得不说这片子的结局我很喜欢,很圆满,很棒,如果这种事情能不断上演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不管这部片子结尾做的时候太过完美,但是她带给我们的确是动力与期望!
孤儿的俩姐弟和流浪狗狗们的生存现状相类似。姐弟俩善良并且相互支持。人与人的感情,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很真挚!
应该是我看过的爱玛的第二部片子,第一部是美人鱼,我还是来看狗狗的
2.5.Phoebe你太坏了
3
影视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实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那麼多狗狗都是流浪的真可憐,讓他們在一起有一個家多么溫暖的事情。有朋友的狗被說擾民,朋友無奈要送狗回老家,現在的人心都好冷漠
我不怕狗,但不太喜欢狗,更不喜欢养狗,觉得麻烦、有味儿。不过看了片子觉得感动还是有的,这么大个空间干什么不好呢?想了很久,我猜感动我的也许是一种家的温暖。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家没有的。
一部低龄片,也算影射了孤儿领养问题。
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儿越长越标致了
nothing special
doggie,doggie,doggie
儿童读物改编,遵守稳妥的儿童片程式,可爱小狗、有趣场景、简单关系、happy ending,无视现实逻辑。驯狗师的实力和努力都毋庸置疑,波士顿梗、英国斗牛犬、贵宾犬、中国冠毛犬、斗牛獒、法国狼犬等品种悉数登场。被宠坏的淘气小孩EmmaRoberts,在一堆royal bitch角色之前,还是常演这种善良少女。
纯卖萌的一部电影。狗狗固然可爱,让它们排排坐吃饭上厕所的镜头依然显得做作。
喜欢狗狗,喜欢女主角。
剧情是老套路,但是给狗狗们的设计很出彩,很佩服导演能把这么多狗狗驾驭得这么好,拍出一部快乐的电影。
Friday太可爱了
自己寄养还弄一百多只狗,我不理解这对姐弟就像不理解小区里住50平房子养6只狗的人
跟狗有关的电影难看不到哪去。
挺流畅的动物轻喜剧 美女神童姐弟情深谁见犹怜 可惜过了商业片的年纪 乏味啊
爱狗人士没有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