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全世界选定的健美先生,一枪立毙。
在现代化杀人利器枪炮面前,武士显得笨拙可笑,他们不会跑步,不会队列操练,更不会躲在树林里放冷枪……杀人变得如此方便,人性的沦丧泯灭变得如此容易,你甚至可以像完成任务一样毫无负罪感,甚至是挖掘机也挖不出枪炮钢铁背后的良心。
人类已经如此堕落,以至于先哲的“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在所谓的正常人看来已经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就是面对如此堕落,片桐宗藏诠释了武士的要义,救人,而不是杀人。
片尾一边是掌权者操练出的现代枪炮钢铁组成的杀人方阵,一边是片桐宗藏“鬼爪”的致命一击,杀人于无形,千里不留行。
所有专横跋扈的家老们都该注意了:钢铁方阵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高效。
电影编导太会讲故事了,直到片桐与狭间决斗,观众依然不知道“鬼爪”是什么,只是从户田和片桐的只言片语中得知,“鬼爪”不用于决斗,就在观众沉浸于狭间妻子受骗受辱自杀的悲痛中,忘了“鬼爪”这茬时,片桐的“鬼爪”出手了,没有“应声而倒”这回事,恶棍若无其事走出几步,倒地而亡……我从未见过有哪个艺术家把杀人表现得如此空灵,哪怕是李白的“十步杀一人”也没有鬼爪来得飘逸,至于《聊斋志异》式的壁上宝剑白光一闪飞出或者把剑往空中一抛敌人就身首异处,那是糊弄鬼呢。
户田真是高人,风清扬一样,知道隐剑鬼爪只能传给片桐宗藏这样的爱心大暖男,不能传给狭间这样乐杀人的野心家。
故事梗概前面已有,在此不累述。
片名“隐剑鬼爪”的独门绝技,原来是将协差上的笈刀藏于手腕中,趁对方不备瞬间刺向对方心脏的暗杀刀法,被刺中的人表面几乎无疮口和血迹,但心脏出血充溢内体,不明就理的人以为这是鬼魅导致,故名隐剑鬼爪。
山田似乎对下层武士情有独钟,喜欢把故事背景设置在新旧交替的幕末时代,影片中的片桐具备武士的基本品质,剑术高强,忠于职守,重诺守信,尊重女性,他所代表的下层武士,体现的正好是武士精神中优秀朴实的一面,最具人情味;上层武士在山田的电影中则完全是最卑鄙最没人性的一群人,自然难逃被戕的厄运。
山田的片子,叙事如流水,节奏不紧不慢,大悲大苦融化于主人公的忍耐克制中,生活的片刻暗淡之后迎来的将是自由幸福的时刻,温情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变得真实可贵。
自由、生命、家庭、幸福是每个人理所当然应该去追求的,山田的武士片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现代的,温情的,永恒的主题。
日本武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为大众所熟知,在现代艺术形式(电影、游戏、漫画)的包装下,“武士们”大多数被描绘成英武帅气、忠贞不二的英雄般的人物。
譬如电影《最后的武士》,譬如《十三刺客》、譬如《浪客剑心》三部曲,都是让我百看不厌的类型。
然而让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却是松隆子。
初识松隆子是从电影《告白》开始的,剧中那位矢志不渝要进行彻底复仇的老师形象深深地在我心底扎了根。
后来机缘巧合又听了几首松隆子的歌,也非常喜欢。
因而印象得以进一步加深。
前面扯了这么多是要说这部电影如果没有松隆子的话,我可能真的不会去看。
一是年代感太重,感觉是上个世代的设备拍摄出来的。
二是武士们都很土,一点都不英武。
三是节奏缓慢,片名看起来像是剑戟片,然而我拖了好多次进度条也不见打斗场面......只有片中焕发着青春气息的松隆子让我想一探这个故事的究竟。
然而这部电影如若能看进去,就会发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作品。
故事情节发展自然而不做作。
虽然片长较长,但是如果真的投入到剧情里却并不会感到冗长无聊。
片子的每个段落都在交代故事的背景并塑造出了主角及配角们鲜明的个性。
一言以蔽之,在幕末这个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片子很好地刻画了为人正派而忠义的主人公的抉择,最终是个很圆满的结局。
片中松隆子扮演的希惠温柔善良,勤劳聪慧,绝对满足任何人对于“大和抚子”的想象(这才是片子的看点!
O(∩_∩)O)。
为了不剧透码了这些字也是不易,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们找来看一下。
借用豆瓣图册中的一张图以上。
无法不和黄昏清兵卫比较,认为略好;但不见得可以取代古朴、典雅、波澜不惊的平常视角,普通武士在风云激荡(本片没有,不要奢望有壮阔镜头)的时代恪守的逐渐沦丧的内在道德真切、低调的田园景色,低级武士阶层的隐侠,最终的杀戮后追求幸福的勇气--这两部影片模式一致,不同的是本片更加故事化、理想一些,友情、爱情、忠诚、勇气都铺展的舒展贴切,不卑不亢观看时想,我们的近代电影呢?
假大空的居多,娱乐歪歪的居多。
谁能真的还原一下上世纪初甚至鸦片战争阶段普通氏族的生活呢?
呵呵,连非普通的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还没人肯影像立传,无论魏晋了希望《千里走单骑》会温和、平淡、含蓄、真诚一些,有些想看了
http://www.lang18.com/register.php?fromuid=4427684
这里的决斗要比清兵卫中的决定还要荒凉,甚至是被洋枪杀死。
妻子正是在用身体的交换证明了所谓的家老不过是虚伪追逐利益没有武士精神的机会主义者,这是属于她的复仇,这个设计真是好。
山田洋次很好的平衡了对真情的肯定和虚伪的辛辣批判,可在这之前他也经历了这种矛盾带来的困惑与伤心吧。
他其实是在说:价值的凋亡仅仅是价值本身站不住脚了,被淘汰掉其实是必然的,但因为这种价值确实又给所处的人带来了支撑,挽回的无力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坚持是不值得的,可如果这样比下去哪里有个头呢?
与其说不同时代的人,倒不如说只有不同时代,人只是被裹挟了进来…最后还有松隆子不是吗?
可与另一个人建立的乌托邦是不足够抵抗外部的侵入吧。
现代主体到底为何而活?
黄昏的清兵卫红了,宫泽在采访的时候,深情地说:能在山田导演的电影里呼吸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她凭这部电影拿了日本所有能拿的电影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电影的服装造型是黑泽明的女儿,黑泽和子。
她也是之后两部武士系列-鬼爪隐剑和武士的一分的服装。
宫泽确实美得象小倩,好象不吃饭不拉屎放屁。
第二部启用才女松隆子,无论是做歌手还是做演员,都是一流才华的松小姐,和宫泽一比,真的只是名民女。
不过,同样套路的电影,不知道日本人看的时候做何感想,这么贴近群众拍群众的马屁,他们受用吗?
武士三部曲看完了。
先看的黄昏清兵卫,然后是武士的一分,最后是隐剑鬼爪。
主角都是厉害的武士,两个有藩中第一剑客的实力。
也都是低阶武士,俸禄微薄。
他们都有一个知心的爱人,都坚持着武士的职责与尊严,都面临着时代的改变,都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虽然看起来艰辛,可那是唯一让自己平和的路。
幸亏,总有一个人相伴他们到底。
不勇敢的话,什么都得不到。
不敢走自己的路,只是沉沦;而不敢追求心爱的女人,你就失去了人生一部分的幸福。
隐剑鬼爪里的爱情是最直率的。
主角看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受苦,就冲到她家。
即使动刀也在所不惜。
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病重且无人照料,便对她丈夫说:把离婚证明写好,明天我会来取!
说话简直蛮横,但确令人觉得畅快淋淋。
无论母夜叉一样的老妇人多么尖酸刻薄,无论世俗会升起怎样的波澜,他都维护者自己喜欢的人。
为一个朋友报仇后,他厌倦了做武士,厌倦了杀人,辞去了职务,变成了庶人。
找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去了遥远的地方。
这是逃避吗?
是吧。
当我们面对的力量太过无理,太过暴力,我们无能为力,也不想身陷其中,躲离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需要很大的勇气。
喜歡黃昏清兵衛多一點。
隱劍鬼爪對時代的大環境多了著墨,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
黃昏清兵衛單純點,濃郁點,令人印象深一點。
但山田洋次的電影仍然好看,他的影像永遠地優雅,不會流於俗套。
刺殺大人那一場用一個遠景交代,神秘又懾人。
故事其實沒甚麼大衝突,一把劍便可解決問題。
最後刺殺仇人後又安安全全和女人遠走高飛,結局十分美滿。
劇本上男女主角的描寫稍嫌單薄,情節亦較鬆散,幸好山田洋次的導演技巧保持水準,作品的可觀性仍然甚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习惯了推杯换盏时真诚的倾诉着对方是自己最认可的兄弟,掏心掏肺的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可是但凡出现利益不尽如己意,马上便是一别两宽。
更是表述只要你对我两肋插刀,我便以命相随,全然忘了这是交易啊,怎么可能成立,更不要说自己先行付出了。
由于万物唯GDP论,导致所有一切偏盈利性,包括我们的电影,从定调、编撰、选角等等,惯性着市场化,冰冷着数据说。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影幕失去了生气早期日本的电影已经到达了人类最高的维度,在世界经济共同体的催化下,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样的动人心魄。
山田洋次的这三部曲,似乎是时代临界的最后武士,《隐剑鬼爪》类的作品可能极难再出现。
不是没有绝了这样的人才,而是没了那时的土壤。
当下追求的反转再反转类剧本,一定会绝迹了身不由己的动人,其实也是变相的掘了金钱的退路
看完三部曲,我发现,这不是三个关于武士的故事,这都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关于相爱却不能爱,最终冲破束缚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人都是到将死之刻才义无反顾的去追求真正想要的.......好在电影往往留下一个完满的结局。so......少看电影
http://v.pps.tv/play_38UW3W.html
欸,有点温吞了,远不如《黄昏的清兵卫》那般扣人心弦。
你一定不希望死在洋枪之下。。。武士精神的挽歌。字幕翻译的不好。
穿和服的日本女人别有韵味,本以为男主会为了女主与人决斗,但讲述的确实幕府末期的现状。刀法第一和武士的骄傲终究是敌不过一发炮弹,幕府亦是病入膏肓。
我承认《浪客剑心》系列里的动作戏更好看。因为更花哨、更炫酷。简直把剑道玩出了花样。但过于偏向娱乐,而失去了真实。反观本片中几场剑术对决,就比较接近真实战况了。对战双方都颇为谨慎,攻方带着防备,守方略显狼狈。最后出其不意一招制敌。可以说不好看,但绝对更真实。而隐剑鬼爪更是偷袭绝技!
武士的地位还真是傲娇啊!那么好看的松隆子不自己收了,嫁给商人。自己还要当单身狗。潮流滚滚而来,还是学不会操作火炮和西式操点。反而愚蠢的足轻们看起来像精锐之师。最后的高手对决在武士看来是被来复枪恶心到了。(近代来复枪兵就是比铁砲足轻枪法好啊)用鬼爪绝技也有点扯淡。松隆子最后还是个性冷淡式接受求婚。看着有点变扭。距离《黄昏清兵卫》,《隐剑魔爪》差着100多个《武士的一分》啊!
啰嗦,山田洋次真是有点圣母病的作逼,要不是有萌化了的松隆子,一早就看不下去...
维新前后,各藩对西式军备的采购训练部分,很有意思呢~
人心如剑法 隐忍 ps:有黑泽明时期的黄金配角出镜
日本电影大多都是这样子,看多了也就觉得就那样!
这部其实说明了光棍的好处。片桐为人处世为什么比清兵卫活泛和洒脱,因为没有家累,清兵卫不可能主动走出体制,那样上有老下有小都得饿死,片桐就可以报完仇带着可爱的小女仆远走高飞。
武士三部曲中章;不明白山田为什么要拍一部和首章重复度如此之高的片子,故事和角色都在重复,不过叙事上倒是干脆了不少;但是没有看完首章后那种余味;片名直接来自刀法招式,与片子里出现了很多次的枪炮展示,形成对比;三星。
打的不好看,有点太拖了。对女性的描写比传统武士片更多。对话和比武往往都在一个镜头里,很少对切。
不如《清兵卫》,但是静下心来,还是可以体会到枪炮剑刀下,暖暖的温柔。
三部曲一贯的大时代下底层武士的故事。主角决定使用隐蔽的手段报仇的那一瞬间(而非玉石俱焚),他其实已经不再执着于自己秉承的武士伦理道德体系,就像他终于选择无视他人追求爱情一样。而藩主围剿革新派却用洋枪洋炮杀人,本质上也是如此。最后用一段情话作为一部武士片的结尾,非常山田洋次。
132分钟的片子的故事,我觉得其实32分钟就可以讲的很清楚完整了。
末代正直武士的烦恼二三事,与农民姑娘的真情,不在意流言蜚语,却无法给到跨越阶级的名分;效忠无良家老、不得已与同门武士决战,导致别人家破人亡;自己奉行武士道,但统治阶层却荒淫无道,虚伪狡诈,反而拿武士道套牢下属。武士最终选择摆脱枷锁束缚,隐剑鬼爪的暗器设计异常精彩,象征着对武士道的离经叛道。山田洋次着重描绘了时代更迭之际,武士们的日薄西山,他们笨拙地学习火绳枪,武士道精神也早已被抛之脑后。松隆子符合山田洋次片中常见的那种完美无瑕的女性形象。
電影把原著小說改得更豐滿了- 劇情支線加入的「西學東漸」元素,當西方的暗槍將生死決鬥關頭的武士突然斃命,頓時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代表著武士道的劍法在變革的時代中就像芒草一樣不堪一擊,所謂的原則道義都成了舊時代的棄子。主角片桐就是從這時漸漸轉向拋棄(蕃府灌輸的)所謂的武士道。在暗流湧動小人得勢的變革時代,武士道精神好像就只剩下愚忠這層含義。電影增加了原來小說沒有的片桐信仰的轉變,意味更廣闊了,有情有義的主角也更迷人了。原小說是有韻味的酸梅湯,電影是令人回味悠長的茶。
9分,叙事,镜头,构图,表演弥漫着浓郁的六零年代风格,几场长镜头的对决令人叹为观止,你大爷还是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