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我自己的童年夏天!
期末的时候,一大群朋友翻墙去隔壁学校打群架,头破血流挨个被告状; 在老家横渡遍布巨石的大河,或者坐在石头上看上游的玉米杆顺流而下; 早起,就着江边泥土味的湿润微风,大口喝下刚挤出来煮好的牛奶,米做的馍馍在一边冒着热气; 和隔壁的女孩一起看西游记还珠格格武林外传,炸竹笋虫吃; 游完泳,和好朋友一起围着阿姨等凉面,然后去他家的空调房吃小布丁; 用老爸做的木质砍刀,消灭楼下杉树上泛滥的臭虫,小心翼翼捡起来喂给两窝蚂蚁朋友吃; 参加音乐夏令营,学习从来没摸过的乐器,休息的时候用破手机和对面心动的女孩互发短信; 去日本旅游,在屋里热得脱光所有衣服,但每次飞机一经过都会兴奋地冲到阳台去看; 在河畔的晚风中路过一家武馆,呆呆地看着黝黑的日本小朋友吼叫着对打… 但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前几天刚下单了铁甲小宝的卡布达和蟑螂恶霸,神经病一样在淘宝童年店逛到凌晨五点,看魔鬼司令,新三角箭,急速眼镜蛇,也买了几只软塑料的老虎,狮子,斑马……这部电影就很像我的童年,我也有过转学的朋友。
第一个叫薛博,应该是这两个字吧,对他的记忆没有那么清晰,他也许是在一二年级就转走的,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放学,我在等妈妈来接我,(如果还需要妈妈接我的话应该就是一二年级了),等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看一个卖鸟的老人。
他的笼子里我记得都是野生鸟类,有斑鸠和麻雀,或许还有喜鹊,我特别想要。
但是妈妈一般接我都比较晚,老人家看学校没什么人了,就要走,我要他别走,我说等我妈来了我就求求她买一只,但是老人还是走了,大概觉得等我也不会买,后来妈妈来了,就骑车带我朝着老人离开的方向去追,肯定是没追到,这条路和我家方向略有不同,需要绕回去,经过路边的时候碰到了他,他在家门口的钢架旁边玩,和我挥手打招呼,我也和他打招呼,我记得当时挺快乐的,我妈看得出来我们俩是好朋友,我还记得他和我打招呼的时候碰到了头,他使劲笑着揉揉。
就这一个镜头,我甚至不记得我们的其他任何事,等第二天来学校上学的时候,就听说他转学走了,这个镜头也就成了我记忆里唯一一个镜头了。
如果说还有证明我们是好朋友的,就是我们也是幼儿园同学,因为我家里的相册有一张合影,他穿着格子衬衫,眼睛很大,头发长长的,四个人的合影,我们俩站在一起。
一次很偶然的镜头,竟然记了这么久呀。
还有一个好朋友,他叫徐江超,是我们结拜三兄弟里的老三,小时候他头圆圆的,就很像刘关张里的张飞,我在儿童版三国里知道豹头环眼这个词,所以那时候我就觉得他像张飞。
他总是穿一件浅蓝色毛衣,有股牛粪的味道,也是一二年级的故事。
那时候中午爸妈没时间接我,我就在学校附近的小区一个幼儿园老师家里午托,吃了饭睡一觉,下午去上课。
有一天,他邀请我去他家里玩,因为周末两家离得太远,所以我们约了中午去他家,放学后我飞奔回老师家,饭还没做好,我记得等待是很着急的,我的急切还引来了老师问我是不是很饿,我说是,急急忙忙吃了饭,我撒谎说作业没写完,要回教室补作业,就跑下了楼。
我记得他爸爸开一个三轮车,载着他姐姐,还有几个小朋友,可能是他附近邻居家的小孩子,学校门口已经没什么人了,现在想来还是很感动的,当时大概更多的是很不好意思,那么多人在等我。
到了他家里,记得他家里有好多奶牛和制作奶制品的工具,他吃过饭带我看他的光盘,《冒险王》,印象电影里有个穿白色西装的人,打来打去。
再后来,我有写过一篇作文,大概是因为他学习太差,经常被叫家长,我记得那时候他在第一排,老师让我在班上读,意思大概是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才能有个美好的未来啥的吧。
我记得他趴在桌子上哭了。
但是我俩依然都不是好学生。
大概五年级吧,他转学走了,还是不上了,我印象不深了,他借给我的柯南光盘还没有来得及还给他。
到目前为止,我都特别喜欢勇敢的小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也被重视的友谊让人感动。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很喜欢《伴我同行》,我也有扮演过勇敢者的角色,保护过别人,我很庆幸有这样的回忆。
其实这样的童年故事,更多时候是被故事里那个更敏感的小孩子记下来的。
上次回老家,本来可以见两个十几年没见的朋友,但是我时间有点紧,当然这是借口,心里想的是,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就留在心里也是好的,见面也许会让美感彻底消失,当然也有可能让故事继续,下次吧,再回去希望可以见见他们。
《菊次郎的夏天》是将沉重的回忆、人生的感悟与释然以一种轻松幽默(甚至是荒诞)的方式表现出来。
《奇迹》强调的是故事性,突出群像戏的情感叠加。
相比之下,《鲭鱼罐头》主打一个简洁、纯粹、明快的风格,以温情的方式诠释了少年们的友情、成长及家庭亲情之间相依相惜的羁绊。
“下次见。
”“下次见!
”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然后继续向前。
只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来不及好好的告别。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成年人的世界固然没有“容易”二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热情。
惟愿未来可期,年华无恙,人生值得,不负韶华。
“这橘子可真甜。
真的很甜呢。
”
私以为中文版译名《追海豚的長崎夏日》更加可爱。
友情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归属感,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把对方当朋友的同时也感受到对方把自己当朋友。
每个人都有归属感落空的时刻,反之亦然,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或者没意识到。
友情故事其实挺难讲的,看过好些就是讲着讲着就开始强行升华。
友情没有爱情那么稀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稀松平常的东西,不是说不珍贵,只是真不应该是什么难懂或者要去细细理解的感情。
本片就是,两人暑假成天瞎晃荡,看见朋友被欺负替他出头,因为小误会闹点别扭……这电影看得时候我是不停地回想起来自己那些和剧情相似的经历,当然还有十几年没见都有点想不起来长什么样子的儿时朋友们,想不起来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主要是当时根本没想那会是最后一次见面。
很多桥段设计应该能和很多人引起共鸣,我小时候暑假经常和小伙伴去水库游泳,有次是差点成阿飘了,后来那水库真淹死人给围起来了我们也就再没去过。
朋友告别之时互相呼喊直到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有这个经历的人就应该更多了,然后分享食物啊,计划一起做什么事情又没做成……这些就应该更普遍了,有儿时玩伴的人看这部电影肯定会想起来点什么的。
角色设计上主要想多说一下的是竹本,这种硬气有个性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小学期间应该是很受欢迎的,怎么在日本那边因为家境贫困就被疏远,这应该真的是文化差异,或者是我小时候和朋友们真的都很穷没这种概念,犹记小学三年级放学四人被高年级拦路敲诈,四个人一共掏出来五毛钱的场景。
《鲭鱼罐头》是2024年初给我非常非常多感动的一部电影,万分的喜爱!
一直觉得日本是个非常冷漠的社会,但这就让人情味变得更加弥足珍贵,童年时期的友情,来的更加纯真无邪。
前段时间和朋友吃饭,我问我们会变成好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呢?
即使说不清具体,但就是一个感觉,一个瞬间。
竹本选中了久田的原因就是一个瞬间,虽然是孩子,其实什么都看在眼里,心里明镜的。
两个人的旅行开始了,都还蛮会照顾自己的,久田的爸爸真的好可爱,发现了不但没阻止还比他们更兴奋的帮忙。
一句船到桥头自然直,即使摔了跤抽了筋没见到海豚,也遇到了贵人,平稳的渡了过去。
作为第一次远行,上了山下了海看了景挂了彩,傍晚回到家恋恋不舍的一直喊着下次见,两个孩子的初次旅行真的好有意义好成功哦!
一个暑假他们都待在一起,那是多么幸福的暑假啊!
把作业抛到一旁,和朋友到户外中领略大自然!
有了这样的小伙伴真的好珍贵,他不像他人一样嘲笑他,他看到了他的善良,画出他的期待,做出他想吃的寿司,像个小老虎一样挺身而出相救还不忘叫他快跑,跌倒了鼓励他站起来,相信他未来一定行。
竹本的家庭一直伴随着不幸,即使他内心很强大,但依然没有自信可以有人真的跟他做朋友,即使待在一起一个暑假也不敢擅自认定,也让久田失落了。
更大的不幸来临,他的家庭彻底支离破碎,两个人真的要分别了。
提着一袋子鲭鱼罐头的久田跑去车站,“我们是朋友啊,我知道”,告别的这段,给了我许久未感受到的感动,也让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小小的身影转身看到爸爸终于大声哭了出来,我想如果是我,也许跟朋友告别的时候就会哭鼻子吧,很多人都有着一段深刻的童年回忆,里面或许都有着欢愉和遗憾,但他们可以那样的告别我觉得好棒好棒。
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的落寞,有时候家人与朋友会给予很大的安慰,但最终还是要一个人去消化,越长大越孤单,享受孤单!
看的版本,片名叫《追海豚的长崎夏日》,感觉更贴切。
同学看到破破烂烂的房子开始嘲笑,第二天回学校嘲笑讲给同学听。
跟我小时候如出一辙,一同学到我家看到破破烂烂的家具,第二天就回学校跟同学讲了。
连带着同学兜圈,始终不肯告诉他们家在哪里都一样。
后来我曾经为了不带同学回家,还骗过他们某某地方是我家,还爬上楼梯蒙蔽他们。
从那以后即使还是有同学肯和我玩,我还是一直小心翼翼地防着他们,生怕再受伤害。
所以这辈子都没有朋友,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交朋友的能力。
小久问小竹为什么会和他玩,因为那天看到破烂房子只有他没嘲笑他。
小久爸爸明知他们要独自远行,还是选择放手,是我估计做不到。
自行车摔烂了,想起大理自行车爆胎独自深夜推自行车走几公里的我。
路上被混混欺负,幸亏有人相助才脱险。
两个小孩居然直接游泳到岛上,还游回来,中途差点抽筋溺水,幸亏被一姐姐救起来,还弄吃的给他们吃。
这个姐姐和从混混手里救他们的哥哥又认识,刚好开车送他们回镇上。
就一路太多巧合,错过一个都可能遭遇危险。
小竹爸爸是渔民,估计遇险过世了,居然有四个弟弟妹妹,全靠妈妈一个人养活,妈妈只能拼命工作,却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丧生。
兄弟姐妹只能各奔东西。
味增青花鱼罐头寿司,想来应该不好吃,却是两人友谊的见证。
虽然在一起玩了一个暑假,却还能说出“我不确定他肯不肯和我做朋友”这样的话,是自卑到卑微的人能说出的话。
要离别了,小久把积攒很久想要买望远镜的钱拿出来,买了味增青花鱼罐头送给小竹。
“我们是好朋友”他对他说,瞬间泪奔。
果园老爷爷拿了一袋橘子,说是酸的,其实很甜。
那些平谈质朴的情感,往往最打动人。
小久的爸爸妈妈虽然不是有钱人家,也常常拌嘴,但是感情真好啊。
那年夏天他们跋山涉水没有看到海豚,他在墙上画了他们各自骑着海豚,就像小久说的,小竹或许真的不是想看海豚,只是单纯地想跟他一起玩。
他们做了几十年朋友,即使几十年后才又见面。
希望DD也能有一辈子的好朋友。
气温逐渐爬升,蝉鸣再次奏响,夏天的到来有些猝不及防。
对于夏天最美好的记忆,莫不过悠长的暑假,短暂的把暑期作业抛在脑后。
然后躺在发黄的凉席上,在吱嘎作响的老式电风扇吹出来的微风下,幻想着与三五玩伴如何展开一场冒险之旅。
干净、轻快,又略带一丝少年的忧伤。
如果你是每年夏天都要重温一遍《菊次郎的夏天》的人,那这部电影你一样也会无法自拔。
如果你无比怀念那个夏日的燥热与快乐,不妨走进这部“夏日序曲”——
鲭鱼罐头 (2022)8.52022 / 日本 / 剧情 / 金泽知树 / 番家一路 原田琥之佑
陪你下水捞鱼、上树捉鸟、上课捣乱、下课打闹的那个儿时的玩伴还在吗?
这是人到中年的久田孝明(草彅刚 饰)在人生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想到问题。
作为一名文学作家,他一直想写一些严肃有深度的内容,但苦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简单直给、略带刺激的东西才是市场的宠儿。
最终久田只能沦落到给三流的网红作家代笔。
人在不得志的时候,是否都会回忆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或许是离婚的妻子从自己身边带走女儿时,女儿随口提到的海豚挂件;又或许是守着电脑,键盘半天敲不出字时,无意抬头瞥见的鲭鱼罐头;总之,久田被狠狠地拽回了那个他记忆中最最最美好的夏天。
时间回到了1986年,年号从昭和变成平成的前夕,那时还是小学生的久田孝明(番家一路 饰)一家生活在长崎的一个海边小镇上。
父母经常吵架,妈妈总是抱怨爸爸赚钱少,每次只能带回几个啤酒钱,但是尽管这样,久田和弟弟还是在吵吵闹闹的家庭中感受着满满的爱。
那时的久田作文就写的很好,时常会被老师叫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品。
当然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闹,也会为了扭蛋没能得到心仪的款式而暗自烦恼。
荷尔蒙刚刚萌动的12岁,还会在家里大声唱歌的时候,忘我地亲吻一下女歌星的海报。
但是会被不明所以的弟弟抓个正着。
那个时候久田就注意到了班上特立独行的竹本同学(原田琥之佑 饰)
可能是因为他总是两件背心换着穿,也可能是他老是在书桌上画着鱼的图案,还要拿口水作橡皮擦,班上的同学都在排挤他。
一次,班上的同学提议大家去参观竹本的家,或许是竹内不情愿,带着大家饶了一圈又一圈。
可最终到达竹本家的时候,班上的同学还是因为竹本清贫的家而大肆嘲笑。
暑假终于到了。
这是一份只属于儿时的快乐。
百无聊赖的久田在家边写作业边抱怨,愁得直叹气。
竹本的突然造访,让他平平无奇的暑假增添了几分乐趣。
更何况竹本是在邀请他寻找海豚!
性格懦弱的久田尽管心动,但是还是不敢去。
在竹本的威逼利诱下,两人最终还是踏上了前往小岛的寻找海豚之旅。
一场冒险,就此展开。
出师未捷,一步还没蹬出去的两人,被久田的爸爸抓个正着,喊了回来。
但是没想到,拦住自己的爸爸是回去拿了一条毛巾,捆在了后座,想让竹本坐的舒服些。
冒险的开头有了爸爸的相助,一路上都会遇到很好的大人吧!
在被小混混围堵时,停车下来解围的酷司机;
在海水中意外抽筋发生危险时,下水搭救的漂亮姐姐......
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棒的大人,才会勇敢迎接成为大人的旅行吧!
除了旅行中遇到的人与事,他们最重要的是身边有彼此。
前一秒,还在飞驰的自行车上欢呼,下一秒,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就在大下坡上不幸牺牲。
懦弱的久田在杂货店门口被不良少年骚扰,竹本一定会第一时间冲出来,用石块狠狠砸向他们!
一路上尽管风波不断,但是还是成功的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他们张开双臂拥抱的除了大海,还有难能可贵的友情、勇敢向前的青春。
他们没能看到海豚,但是海豚真的重要吗?
海豚,这场夏日之旅的麦格芬。
没有人会在意到底有没有海豚了,因为这份友情的收获远比海豚来的更加珍贵。
明明是一场不太情愿的旅程,却成了最珍视的夏日记忆。
那个夏日里没人看见过海豚,但是那片蔚蓝色的海洋却永恒的闪耀着友情的粼粼波光。
“下次见!
”小时候说出这句话时,真的会相信我们下次会再见到。
友情的余韵在夏日里继续蔓延。
呆呆地站在寿司店橱窗前的久田露出了馋嘴的表情,竹内察觉到了了久田的窘迫,邀请他到家里来吃吃自己做的寿司。
清贫的家,父亲早年去世,还有四个弟弟妹妹等待被照顾,这样的竹本,是久田第一次了解。
这份竹本亲手捏好的鲭鱼罐头寿司,沾满了心意的温度,也是送给久田最好的礼物。
每一份感情是不是都会出现误会?
久田和竹本也迎来了他们感情的“绊脚石”。
就在久田来竹本家造访的这天,临走时,竹本妈妈问久田“你是竹本的好朋友吗?
”久田从容地应答。
几天后,再次遇到竹本的妈妈,她却说,竹本不认为他们是朋友。
怀疑、敏感......这或许是每一段用心的感情背后都会有的自我否定。
竹本太想和久田交朋友了,所以患得患失害怕失去。
但是笨拙的久田听过这份话后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误会与矛盾慢慢滋生,但是却没能给他们一个解开的机会。
竹本离开了,只剩了一张画满鱼的课桌,无忧无虑的童年永久地停留在了那个夏天。
冒险或许只是成长的前奏,失去才是长大的终章。
夏天好像是友情的代名词,在夏天遇见,在夏天分别,但是最终会在夏天重逢。
重逢时,竹本的背影长长,他成为了当年久田口中的寿司师傅,虽然你我分离,但是成长的路上依旧有着你的影子。
因为,“那个少年和我,现在依旧是好朋友。
”
*本文作者:浅浅
电影的镜头很文艺,让我想起了《伴我同行》和《灵犬雪莉》,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于是有了动力去记录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朋友们。
(这记录与影评影片毫无关系,要看影评的xdm可以跳过了)由于自己在上大学之前不够成熟,朋友当时对我来说或许是可有可无的,更多的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学习,一个人打单机游戏,或者说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等等。
更多的篇幅想留在了大学,因为这是我第一个朋友看到我整个人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的朋友。
在我毕业后两年内,经历过社会鞭打的我(他还在继续读研究生)变得更加成熟,在次期间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变得不止是我,但我的根还在,他的叶长的很好,但。。。。
①小学他是农村里的,刚刚耍的好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话,之后初中时期,以为已经失去了联系,偶然的一次机会,街上碰到了,所以要了电话号码,直到高中都还保持着联系,但高中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突然不联系了,现在联系也很奇怪,所以就一直这样纠结着。
很巧的是,我也是我和他也是在五年级的时候耍的很好的,在五年级之前,班上很多人都躲着他,因为他有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一点:爱哭鼻子,真的是那种鼻涕都会流下了的那种,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哭,仅仅是因为一点小事,比如在一年级,笔摔坏了就会哭的很伤心,所以他没有朋友,很多人都嫌他鼻涕很脏。
之后他好了很多,并且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家都没有那么排斥他了,当时我们班上兴起了一波“五子棋”大赛,因为我和他是冠军亚军的区别,所以自然而然就耍在一堆了。
之后我发现他其实人很好,爱哭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很感性,并且也很重情义。
他是单亲家庭,他爷爷奶奶照顾他,他奶奶每次在我回家的时候,会偷偷的塞零用钱给我花,当时我还有点搞不懂,现在想来,或许他奶奶知道我是他第一个好朋友吧,感谢我的我和他并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冒险大事,都是许许多多平凡小事,但当时的那种交流与沟通至今让人怀恋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了沟通②初中他是在初一下期转学来的,比我小3岁,跳级到我们班的,当我一看到他,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我要和他做朋友,由于他年纪比我们班的人都小,与我们没有共同话题,大家都比较疏远他,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好朋友。
我和他(记为A)在三件事情上记忆尤为深刻1,同桌有一学期,班主任让大家自己选择同桌,因为A是在初一下的时候转来的,在这之前我肯定已经有一个同桌(我这个同桌属于内向性格,他朋友不多,让他重新选一个新同桌他不愿意),关系还不错,所以就继续和他当同桌,但这个时候A提出来了想和我坐在一起,我拒绝了A,A一脸的不高兴展现在脸上,最后A和班上剩下的人组成了同桌,后来A也没有在说什么2,血腥暴力玩笑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血腥恐怖电影也不例外,我把它当作自己壮胆的一种途径,某天我跟A讲述了一个恐怖片中的一个血腥暴力玩笑,他也乐在其中,但第二天我发现A故意疏远我,不与我说话,经过我追问A,原来A回家之后把这个玩笑讲给他家人听,他父母让我的数学老师(A的姨妈)禁止与我交往,说我会给A带来不好的影响,然后我向A发誓以后不会再讲这种笑话给他听了3,分别时的哭声我们中考完后,来到同学家开的一家饭店吃饭,不知道为什么A从头到尾一直再哭,对着我哭,似乎他知道了高中不会跟我同校一般,这是最后的一顿饭一般,果不其然,他由于年纪还小、中考考差了并且还有关系的缘故,重新参加了第二年的中考,考上了另一所高中至今为止,我也不确定他当时在哭什么?
我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问他,他却说他忘记了前两天他来找我聊天,却一直再聊游戏的事情,我发现他很喜欢耍游戏,基本上手游被他耍了一个遍,每当我问他现实生活的状况时,他都处于爱答不理的样子,全程几乎在说他的游戏所以现在还继续保持着沟通③高中由于读住校,每天为了上重本苦逼地学习,并没有很重视朋友的培养,有幸的是,在最后一年,认识了一个能交心的朋友,他和我经常讨论人生的真谛,我很喜欢这种氛围,找到跟小学伙伴的交流的感觉他考上了一所军校,听说会去广西那面当兵,前几天还寄了一箱当地产的芒果给我,可惜的事,他当兵不能随时打电话交流,仅仅只能过年的时候才能见一面所以现在还保持着沟通④大学(记为B)B与我相处有4年之久,然而我发现在大学期间我们变化之大,变得我越来越不认识他了。
(待续)23.7.9更-在这里我想引用《武林外传》湘玉姐所说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让我感激,我就愿意把命交给他;如果一个人让我感动,我就愿意把自己都交给他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想后半段,把命交给他与把自己交给他的区别是什么?
后来才发现这更多的是感激与感动所对应的行动:命是一瞬间的事情,他帮助了你(甚至与生命有关),那你当然可以把自己的命给他;但感动是一辈子的事,你会被亲情、友情、爱情所感动,这个是会被持续所感动,不仅仅是某一两件事所感激而我和这个B在大一的时候就相互有所了解,但真正的深入接触,是在大二的时候,当时接触他完全是机缘巧合。
(待续)23. 7. 29更刚进大学,个人以专业第一考进来的,所以在班上的成绩靠前,从未挂科,并成功地当上学习委员(管学生旷课点名、辅导老师批改作业等等工作),但有一个弱项,就是体育,当时机选到一个我不擅长的体育项目,我怕挂科得不到奖学金,所以打起了代考的念头(大家不要学我😷),然后找了很多我很信任的人、耍的很好的人都不愿意,而且这个B是我备选中的备选,我问他之后,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因为我和他不在一个体育班,但是同个专业班,所以认识,他冒着风险,帮我把试考了,并且没有向我索要求任何东西。
当时我就特别感动,觉得他人很好,以后就当一辈子铁杆朋友了,但现在用社会的思想想了一下,还是细思极恐的。
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好朋友了,大概每天凑堆过了一个学期,我们大吵了一架,甚至于相互删了好友,但隔了没有多久还是加了回来,因为我是班干部,他要找我有事,加回来我们就当做没有发生过什么,自然而然的过起了各自的生活。
到了大三的某一天,我们在学校的路上碰到了,相互交流了一下各自最近生活状况,他。。。
竟然哭了,是大哭,我惊了,开始责怪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凑堆学习与生活,反而跟谁谁谁(另一个同班同学)一起,现在他过得很难受,学生工作做的没有人支持他,然后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一直安慰着他,心里还有点小高兴,现在想来还是细思极恐。
到了大四我们互动比以前多了起来,关系也变得更好了,直到他考上了研究生,然后我准备再来一年的时候,他三月份主动提出来,要在十二月份考试那两天陪我,然而在考试前,他却以因为刚刚新冠好了,怕二阳(大家都知道,二阳得几个月之后才会得),最关键的是他说他怕死(开玩笑的口吻说的),我知道他并不像怕死的人,但我都没有想那么多,有可能的确发烧烧怕了,虽有点怀疑,还是全然的相信朋友的话,这个就是我的本性。
考完试之后的某一天,他和她女朋友分手了,他女朋友为了挽回他,跟我打电话,我意外得知了考试那两天的真相,他去陪他女朋友了,但但但是,有可能是他女票为了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毕竟在闹矛盾),以防万一,我问了其他还在学校的同学(都认识我和B),我得到了事实,我对他很失望。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很通情达理的人,我发现我表弟喜欢对家里面的人撒谎,我就跟他说:每个人都会撒谎,但对我来说,你向我撒谎可以,但不要被我发现,如果被我发现,我就会对你有意见,这句话我还跟B说过。
学过心理学,所以知道严格要求自己要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别人不愿意我也不会强迫他,这些他都知道。
然而他还是选择撒谎。
这一切的一切就说明:他并不了解我,我和他已经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了,望对方一切安好,铁杆朋友已变为普普通通的朋友了。
严格坚信《铃木老师》日剧中的话:“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通过批判他人使自己的行为正常化”“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因为别人的观念跟自己不同就完全否定对方的人格”做一个尊重对方独立性,欣赏对方独立性的一个人。
铃木老师截图
暑假!
作业!
蓝天!
蝉鸣!
新朋友!
旅行!
海豚!
游泳!
钓鱼!
鲭鱼罐头寿司🍣!
依然大爱日系森林色调!
在几乎是被工作占领的七月份最后一天的夜晚,我听到了蝉鸣,看到了干净清爽的长长马路,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看到了阳光☀️看到了森林🌳看到了海🌊看到了朋友🧑🤝🧑看到了善良👫我跟着小竹与小久,短暂地度过了如度假般的一个半小时。
小久和小竹、由香姐姐和帅哥哥、内田老头和他的橘子、总是热情称赞小久文笔的老师、以及温暖的小久和小竹的爸爸妈妈。
我并不是一个会爱人的人,但看到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爱,总是忍不住双眼泛红。
俩人最后还是朋友,真好🌿「いけ!
」「負けんなよ」「おいたち、友達ばえ」「またね」「またね」「またね」!
「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海豚,他只是想找个人一起旅行而已」「因为你没有嘲笑我们家的房子」
暑期安全教育片(反面教材):1. 不戴头盔骑自行车,还载人,而且应该不到骑自行车上马路的年龄,在下坡时,两个小屁孩差点摔死;2. 路上遇到流氓,没有机智回避,而是正面冲突,其中一个小屁孩差点被打死,幸好有好心的大人从天而降,解救了小屁孩;3.海边野泳,即不是在有人看守的海滨浴场游泳,而且没有热身,其中一个小屁孩差点淹死,幸好又有好心的大人从天而降,救了小屁孩。
能健康成长不容易啊。
在温室里长大,当然很安全,但也就没有了童年的冒险和美好的记忆了。
哈哈哈。
片尾曲好评。
3.5
《鲭鱼罐头》小清新的儿童片。“下次见,下次见”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和很多人见过最后一面了,简单而纯粹友情,夏天,海风,海豚,单车……
俗套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内心的每一丝小别扭小褶皱都能在心里翻起滔天巨浪。那个渴望又抗拒,期待又惶恐,骄傲又卑怯,顽强又脆弱的,得到时不敢相信,失去后追悔莫及,不情愿又不甘心的,到底是谁呀?
一个用美国类型片的方式拍的日本背景故事,每次固定的音乐配合着情节响起来都觉得主创在提醒我们该有情绪了。对主角之间情感的描写单薄到让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源自主创真实的童年经历……开篇时第一主角成年的“大城市遭遇”,闪回童年记忆再回到“现在”依旧延续的友情,实在是缺少了一些连贯的部分。小演员很可爱,但演技欠缺。
破碎,俗烂
这类电影是真正属于日本的夏天的东西,怀念童年,有海有女生,有追逐也有冒险。
不能把无聊当成高级。
一部男人幻想电影。男孩的友谊,从影片开头提到父亲的去世到回忆里不断描摹的男孩父爱,男孩的童年性幻想对象(女明星由贵→由香),男孩对于权力关系的设想(武力),男孩的冒险+冒险+冒险。女性在其中只是npc,在家任劳任怨做家务但脾气暴躁只是父爱下的陪衬or变装2次出现救下男孩并且被替换成为新的性幻想对象or守寡的同时拉扯5个小孩后突然死掉推进友情的开展or离婚前妻看到新书发布以后突然有了再续前缘的可能。怎么说,有些男人看世界和讲述情感的方式,真的有点无聊的。
童年啊
很好哭,但也很无关紧要。脱北者和长崎的选址的要素会给影片增色不少。
少年人的感情只是懵懂,但并不混沌,影片把两个小主人公微妙矛盾的心态表现得很好,因为珍惜,所以情怯,更不敢轻易把“我们是好朋友”诉之于口。好像这段友情是借来的贵重玩具,小心翼翼捧着,不敢玩得太尽兴,生怕哪天就要还回去。其实影片没必要安排中年之后依然是好朋友的happy ending,他们的缘分即使在火车站分别那一刻戛然而止,也足够美好了。因为第一次脱离大人的旅行,第一个付出真心的朋友,某种意义上形塑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啊。
很干净的忆夏童年,四平八稳,缺少一些华彩。
长大后,再也吃不到,那年夏天一枚鲭鱼罐头寿司的美味。时光匆匆,眼下全是苟且。
可能伊朗儿童片看多了,我以为所有非动画儿童片都是拍给大人看的,直到我看到了如此低幼的这一部,靠虚假拼凑毫无诚意的剧情和糟糕的演技强行唤起大人对童年时光的追忆
儿童电影,童年回忆,镜头挺美的,总体舒适,但对儿童不太感冒且对此类童年回忆无法共情,就~~这么回事吧。
炽热的、沸腾的、焦躁的夏天,就应该骑着脚踏车,去酣畅淋漓的、为着一个莫名的念头,去探索......
日本人拍童年和夏日我是服气的,近些年看到的最棒的夏日童年电影。那些电影节都选了些啥啊,文化和经验真的是有隔阂的。在这个虚弱的时代,这片子可以有4.5颗星星。
小声说是同题材平庸之作了吧…剧情就硬拗…小朋友表演感觉也没什么灵性,当然生活里就是这样由内而外普娃占绝大多数…父亲客串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