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洛荷

Lore,纯真消逝的年代(台),黑屋,萝芮,萝拉,洛荷

主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内尔·特雷波斯,安德烈· 弗雷德,米卡·赛德尔,凯-皮特·马立纳,尼克豪拉斯切克,尤拉西纳·拉尔迪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澳大利亚,英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2

《少女洛荷》剧照

少女洛荷 剧照 NO.1少女洛荷 剧照 NO.2少女洛荷 剧照 NO.3少女洛荷 剧照 NO.4少女洛荷 剧照 NO.5少女洛荷 剧照 NO.6少女洛荷 剧照 NO.13少女洛荷 剧照 NO.14少女洛荷 剧照 NO.15少女洛荷 剧照 NO.16少女洛荷 剧照 NO.17少女洛荷 剧照 NO.18少女洛荷 剧照 NO.19少女洛荷 剧照 NO.20

《少女洛荷》剧情介绍

少女洛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LORE萝拉”是片中主人公Hannalor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 饰)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前的德国。萝拉是位生来养尊处优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军官,曾在白俄罗斯处决过大量的犹太人和无辜市民。萝拉和她的姐妹们对犹太人 的遭遇知之甚少,她甚至还是一名希特勒青年军(Hitler Youth) 的光荣成员,对纳粹信仰充满了崇敬之情。如今,希特勒已死,而德意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萝拉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深刻的长大成人的经历。 影片在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女主角、摄影与最佳原声四项大奖。之前还曾获得Locarno观众奖以及瓦拉多利德Valladolid最佳新人导演奖。代表澳大利亚申报2013年奥斯卡外语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罪后真相女仁医东寺街西寺巷日心说梦与无线电公猫她不爱我西部之恋泳者之心马普尔小姐探案第四季男歌女唱糊涂蛋鱼和薯条爹地的完美女孩亲爱的首席官黄花塘往事守信少年宿敌85South:街头传奇看不见的苏柯南势在必行第一季捍卫正义覆流年弗里敦黑钱胜地第一季血色研究站寻侠英雄传之离家总裁在上1:初见初念妈妈:怪物的母亲蛇舌

《少女洛荷》长篇影评

 1 ) 压抑的温柔以对

这是一部主题和内容都“不好看”的电影,非常沉重。

少女洛荷养尊处优地生活在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军官家庭,二战结束后,将随之被处决的命运让其被迫艰难险阻地成长。

同样题材,和法国电影《Le silence de la mer》十分相似,精湛的画面和配乐。

除了战争可能“惊悚”外,电影里每一个镜头都唯美精致。

少女洛荷一出镜,就是在光圈氤氲的湖面里,洁白的手臂穿过柔软的睡衣。

由于主题的沉重性,所有画面以冷色调压抑着温柔以对。

即便是故事本身,洛荷为第一主角的视角,也是让电影里敌我对立不明。

相比较说较明显深恶痛绝的暴力场面其他战争片,凯特.修特兰以女性立场的讲述方式文艺化了战争。

犹太男孩托马斯的出现,是洛荷成长的转折点,看似只是逃亡之路上的救世主,却温柔一笔地解构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下禁锢的思想和人生。

爱情,少年之爱,朦胧而敌对,却始终以温柔的压抑,像那些电影中唯美的画面一样,拖起了整部电影的主题。

当电影结局洛荷奋力踩碎瓷鹿时,电影里所有对立和成长便完成,悄无声息的温柔以对。

 2 ) Ich weiss wer du bist

一开始我以为是落魄纳粹军官女儿和集中营获释出狱的少年的爱情故事。

可是不是。

女孩Lore让我一度讨厌。

她的:Ich weiss wer du bist. 和 Du bist Jude.一方面嫌弃他Jude的身份,一方面依靠他帮他们找食物。

真的让我对她没有好感。

可是她又是坚强的大姐,带着弟弟妹妹去投奔外婆,从黑森林到汉堡。

应该很远吧。

我想。

她又好坚强。

男孩Thomas的眼神,一直望着Lore,一开始让我对他的角色疑惑。

是荷尔蒙无处发泄的浪荡流浪者还是又一个苦难者,被迫流浪在路上?

到电影结束也不知他真实身份。

我却对他很有好感。

我想也许是一开始看上Lore了,于是,也凭着善良的本性帮助她和他的弟弟妹妹们。

他和美国大兵说: Ich bin ihr Bruder 时,我对他充满好感。

他一直克制自己对Lore的爱欲,在lore找外婆的路上,充当了所有人的大哥哥,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导致,最后lore求他别走。

原本我以为导演想要让他们在一起,这样,让纳粹的后代在爱上犹太青年的过程中发现父辈犯下的滔天大罪,对父辈的错进行忏悔,同时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

可是导演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最后thomas离开了。

也许他以为她们偷走了他的通行证。

总之离开了。

可是是双胞胎的另一个弟弟偷走的,他不想让他离开他们。

可是,原来thomas 不是犹太人,通行证也不是他的,而是另一个死去的犹太人的,可是犹太人留下了许多照片在钱夹子里头,都是幸福的照片。

当他们到达Omi家,我以为也许终于找到幸福了。

一切却在双胞胎弟弟火急火燎的抢面包吃被外婆训斥他的粗鲁无礼戛然而止。

Lore报复似的也撕咬面包。

外婆,你知道他们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吗?

饥荒随时陪伴着他们,战争,父辈们引发的战争,让这些富家子女在路上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疾苦,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又怎么算的清楚呢?

又怎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你应该等摆盘都做好了再吃能够概括的呢?

他们能等吗?否则早就饿死了不是吗?

也许Lore终于承认了父母的罪行,她把所有象征美好的小鹿瓷像摔碎了,坐在树上,看thomas留下的,犹太人幸福的照片。

他也是有家庭,有孩子,想要获得幸福的普通德国人,不是吗?

也许Lore也顺便想起了Thomas. 可是她真的知道thomas 是谁吗?

我真的看哭了。

Guenther死的时候,外婆训斥另一个双胞胎的时候,thomas想走听到peter哭声又留下的时候,Thomas在火车上最后望着Lore的时候,他离开的背影,这一切都让我难过的留下泪来。

战争让人颠沛流离,不管你曾经如何,也同时把最后的善良留给了少女洛荷。

 3 ) 世界之外的世界

破败的碗里,几只鱼儿在吃力的蠕动,镜头忽然拉高,一位衣衫褴褛的少女在注视着它们,鱼儿们所在的世界正在“相濡以沫”,而人类的世界则饱受战争疾苦,异类的世界你无权插手,先在自己的世界生存下去。

这是一部改编自纳粹伤痕文学的电影,所谓以“加害者”的视角反思战争,影片以清新沉郁的手法,描摹了一个充满伤痛的故事,对纳粹思想坚定不移的少女洛荷,抱着天真无邪的心态入世,渴望一观她的元首所描绘的世界美好,不料却被满目疮痍的残酷现实击的粉碎,在父母都被关押之后,洛荷带着弟弟妹妹们踏上了从巴伐利亚前往汉堡外婆家的旅程。

处于战争之下的旅途注定是不安和躁动的,导演却运用诗一般的画面,沉静如水的叙述方式来烘托这种不安,黑森林晨暮间的烟雾缭绕和不时响起的防空警报也处处体现着躁动,一行人的路程中,甚至不惜直接将镜头对准尸体已经腐烂的伤口,刺激视觉神经的同时,也在控诉战争将人命视为草芥的事实。

当洛荷从少不经事的少女逐渐蜕变,观者也如同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德国人对于战争的反思态度值得赞扬,片中被虱子“撕咬”的伤口和掉色的黑色油彩都象征着纳粹施加给无辜人民的罪恶,难以清洗,在贫苦饥饿和生命面前,一切规矩教条,还有所谓父权和信仰都不值一提,洛荷虽亲手埋葬了过去,但仍保留着所谓的“种族优越感”,直到那个犹太小伙的真相被揭开,洛荷那仅存的精神寄托彻底崩塌,她终于明白元首和纳粹是不会为她带来食物的,要活命必须像畜牲一样苟延残喘,所以当她带着弟弟妹妹千辛万苦赶到外婆家,发现这里不过是又一个表面维持和谐,虚伪做作的纳粹之家后,她一脚剁碎了之前一直精心呵护的糖瓷小鹿,与那个“尊严世界”彻底诀别。

所谓成长,鲜血和眼泪而已。

 4 ) 阴暗的逃亡之路

  看完后回旋在脑海里的只有忧伤的小提琴曲,压抑沉重的气氛贯穿了整部电影。

我喜欢轻松美好的电影,本是打算用来消遣午后时间的,结果整个下午这部阴暗的电影让我更加不消化了。

看到一半时电影基调依旧是沉闷的,我便期冀有美满的结局,还好最终姐弟几人顺利到达了墙上有风车的祖母家。

看完后百度才知道这部电影获得不少奖项,只是实在不怎么合我的胃口。

  逃难主题,德国纳粹,洛荷父亲是希特勒党的军官,希特勒兵败后匆忙清理门户、焚烧机密文档。

稚子何辜呢,上一辈人犯的错误、做的不当选择、站错了阵营押错了宝,下一辈人的命运也只能因之扭转。

父母之间的不和谐、躁动与情欲气息,年幼的洛荷透过缝感受到了。

她虽小却相当敏感,自己领悟到许多外人所未直言的事理。

厚着脸皮、讨价还价地去要吃的、撒谎、杀人、色诱......做下一个个艰难的抉择。

在我看来,带着双胞胎弟弟、一个妹妹、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一大伙人一起逃亡再危险不过,如此大的群体目标,最后仅失去了其中一个弟弟已是万幸。

最无辜的是一路帮助她们的假犹太人托马斯。

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男主角,初次出现时整洁的脸庞让我对这个人物有了好感,他的眼里没有恶意。

尾随着洛荷一行人,挺身而出相助。

而我时时担忧洛荷会不会被某一位兵士强暴失身,所幸最后她完好无缺。

血腥、肮脏被放大,人本性里的贪婪一览无遗,唯利是图,谁会对非亲非故之人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刻里白白伸出援手呢?

洛荷身为长姐,肩负着母亲的遗命,艰难地去找寻祖母的庇护。

最后当她见到祖母呵斥弟弟糟糕的餐桌礼仪时,她表现得比弟弟更加恶劣引来祖母的责骂。

她固然是知礼的,所以才会在弟弟偷东西被抓了个现行时暴怒得将他关进箱子,说这不是德国孩子的行径。

过去这一路,自小养尊处优的他们何曾顾得了那么多所谓的礼仪,生死关头只有活命、吃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长时间才得以洗一次澡,澡堂里挤满了男女老少,满身白花花肥肉的妇人。

从小住在华丽的大房子里,衣着高雅整洁,到逃亡,滴着黑水的衣服,让两个弟弟脱衣服抖索着唱歌的老太太,眼里充满着质疑、转瞬可决定一个人生死命运的士兵。

金钱如此重要,有钱能使鬼推磨;武力如此重要,一枪可自卫也可就此了结去一个人的生命。

影片里对于血腥镜头长时间的凝固,仿佛是为了展现出生存之艰辛。

一次次看到尸体,洛荷和弟妹都没有尖叫,只是将震惊与恐惧吞进了肚子里,一个人咽下。

途中他们几个都没有嫌弃过食物的难吃、环境的恶劣肮脏,也懂得姐姐的不容易。

小孩子是善良坦率的,甘特对大哥哥托马斯有着崇拜与喜爱,以至于因他丧了命。

还有携带婴儿可以搭乘火车的规定在令我不解的时候也使我感到善意。

  影片里不曾说出口的话太多了。

男女主角第一次相见之时,洛荷就应该将“你想干什么”问出口。

电影遗留了许多让观影者自己去发现,这也正是作为动态影像的电影的独特之处——由你自己来体会其中的意味和氛围。

音乐插曲、环境色调、语言表情这些都是组成含意深厚的背景的要素。

一路上洛荷脸色凝重,只有在唱歌以博取那胖大猥琐的船夫欢心之时才露出了笑脸,可惜船夫不领情。

每当她以为就要舍身取义救弟妹之时,都能成功避过。

引诱托马斯留下帮助她们,引诱船夫却被嫌太臭了,那时她双眼一动不动地看着托马斯,眼里包含的都是最后最卑微的求助,不希望自己就这样失身。

欲望果真是不可缺的,哪怕是在最后的关头,只要有男女便能有最原始的欲望。

爱情也是电影必备元素,弟弟在火车上拿走了托马斯的证件,他后来下了火车吗?

他会死吗?

洛荷以后有机会再与他相遇吗?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也因此留下谜团和想象的空间。

少女洛荷长大了,只是代价太过沉重。

也许从此她的梦里离不开对她合谋杀了的船夫的阴影、没有替弟弟收尸的自责还有对以生命为代价护送他们一路的托马斯的挂念。

洛荷是倔强的、要强的、自尊的少女。

 5 ) 《少女洛荷》:苦难的成人礼

(芷宁写于2013年6月7日)当反思战争的电影作品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开始厌弃那些用所谓追思的方式来表达虚妄的感同身受,澳大利亚导演凯特·绍特兰执导的影片《少女洛荷(Lore)》将故事背景置于二战结束时的德国,整体风格却给人新鲜感。

绍特兰以女导演特有的梳理情感的细腻手法,将情绪特写与情境意会,应运得丰沛舒适,结合凄迷寂寥的画面,动人心扉的配乐,把握良好的表演,呈现出了一部充盈着特别气息流的好看电影。

影片改编自澳洲女作家瑞秋·塞弗特的作品《暗房》,或许有小说作为依托,影片的剧本容易来得扎实丰沛,令全片看来颇耐人寻味,在整体通畅连贯的态势下,调度的张弛有度和情绪的蓄积爆发,也一路推进而来。

影片虽然有将情绪放大的趋势,但选用的切入点恰好,很好地规避了可能的诟病。

不得不说,导演的特写镜头虽然够多够细腻,具有足够的渲染和烘托的效果,但不显矫饰拖拉,而那些仿佛在诉说着未卜命运的空镜,虽也出现频密,却不显空泛,好似每一组画面都饱含着情绪,不论凄清冷寂的,还是触目惊心的,从而增加了影片的艺术印象分。

影片截取的视角特殊,以纳粹军官女儿的视界来表现一段虚无价值体系彻底崩坏后的苦难历程,逢此劫时,洛荷的年纪正处于青春期,她有着花季少女特有的敏感和执拗,且深受激进母亲的影响,帝国毁灭,元首自杀后,在父母继续为“捍卫理想”相继外出的情况下,身为长女的洛荷必须带着弟弟妹妹们(其中一个还是个襁褓中婴孩),穿越巴伐利亚黑森林,去汉堡投奔外婆。

这个过程听上去像是公路片的既定模式,可事实上,它远比一般的公路片来得细腻委婉,影片的人设和剧设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强烈尖锐的对立性。

帝国覆灭后,道德的沦丧一发不可收拾,旅途变得险象环生困难重重,而彼时的德国实际上已被不同的战胜国管控着,分为不同区域,美国、英国、前苏等实际控制区的行事作风也大相径庭,于是,在特殊背景下,人的生存变得极具挑战性,仿佛每一刻每一秒无不与危难擦肩而过。

影片对白不多,但所需的都有,颇有恰到好处之感。

不多的台词让演员的表演有了一定的挑战性。

饰演洛荷的不满二十岁的莎斯齐娅·罗森达尔,将角色的遭遇和情感的流变以平静而有力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在旷野的各种不凡经历,因她敏感而细微的拿捏,令观众感知到了洛荷最纤细的感受,前途未卜,旅途多难,她时而恐慌时而踌躇时而绝望时而无奈,于是,在胶片流转间,一个少女的成长之旅便稳稳地立在观众的心理层面上,实属可贵。

因洛荷这个角色,罗森达尔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闪亮新星”计划,评审团给她的评语是:“莎斯齐娅能够完全融入角色,并且不依靠台词,就能展现各种深沉的感情。

她有着真正的表演的天赋,并且在《洛荷》中留下了了不起的处女秀,完美地展现了从一名少女到一个女人的转变。

”如此具有天赋的表演,让人们难免期待她的下一次表现。

米卡·赛德尔饰演的在逃难途中偶遇的男孩,和罗森达尔的表演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戏剧张力和化学反应,让两人塑造的人物在悄悄的角力间,令观众将其心性一览无余。

几番接触和暗自较量后,不论思维上,还是肢体上,为了达到共生的目的,他们结成了不算牢靠的“同盟”。

这一切,彷如帕蒂·史密斯所言的:“我明白,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同时,这个所谓“犹太男孩”的出现,是令洛荷认识到事情真相的关键,再此之前的逃亡之旅中,即便潜意识里有了模糊的认知,但长久以来被单向强势洗脑的洛荷却在抵触,在这场苦难的旅途之后,洛荷虽没有生理意义上的破处,心理上却已饱经风霜,她终于变成了一个成人,不再是以前那个单向思维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

而火车上突如其来阴差阳错的分离,则像一首哀婉的歌,仿佛在说一个事实——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帮你一把。

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直面死亡的恐惧和亲人的消亡,此番经历让洛荷措手不及,又不得不适应,于是,台译片名《纯真消逝的年代》似乎有那么点切近影片所流露出来的气息。

片尾,回到安逸环境里的洛荷,面对外婆对她如往日的礼仪要求,洛荷感到愤懑,她将卧室里的小瓷鹿统统砸碎的场景,仿佛在宣告着覆水难收的事实,经过这场战争,任何人都再也回不去过往了。

(杂志约稿)http://nicolew.blog.hexun.com/87462550_d.html

 6 ) 生存--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事情

一个少女的名字撑起这部沉重的电影,美且沉重。

似乎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肃穆的图片,记录了那2战过后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似乎每一个姿势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定格在了时间的锦布上。

当战争过后,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伤痛,同时也看到德国人的悲哀,战争时期的狂热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是精力耗尽后的颓乏。

一个德国高级党卫军军官的孩子们逃亡的过程,失败者没有尊严,而在生存面前,尊严同样不堪一击。

Lore的父母都是德国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和信奉者,他们对德国法西斯和元首有着坚定的信仰,这份信仰,在国家崩溃时让他们选择了殉道,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孩子如何自救,远离破败的家园,这是一次对故土的逃离,也是一次对自己的逃离,信仰的崩溃,灵魂的创伤,让Lore的人生再无宁静,这段经历对她来说,肉体也许存活,但是心灵已经死亡。

战败者没有尊严,就像是犹太人曾经被如何践踏,战败的德国同样受到了严惩,同盟国对轴心国的瓜分让德国四分五裂,同盟国对战俘的惩处让德国受到制裁,一个少女带着自己的弟妹,艰难的寻找着一条自保之路,国破家亡的背景之下,人都是飘零的落叶。

Lore受到父母的影响,更主要的应该是母亲的影响,她聪明、自负,对德国党卫军憧憬,她所认识的世界是光荣的德意志世界,但是现实的失败冲击着她,她不知道杀戮,她的性格自负而傲慢,这样的她,在面对父母离去的生活时,显得愚蠢而固执,她试图坚持她固有的信仰,但是信仰和国家一样已经摇摇欲坠,最后不复存在,她随父母躲到乡间,父母的依次离去让他们无依无靠,作为长姐,她只能担负起照顾弟妹走上寻找外婆的路,那条路的尽头就是生活的希望。

但是一路艰辛,经历了饥饿、审查、死亡,茫然无措的她们遇到了青年托马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青年,可以知道一点,他不是个坏人,如果没有他,Lore她们不仅无法到达外婆家同样活不下去,这个青年,让Lore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改变,从一开始的敌视,到后来的认可和信赖,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一起经历过的苦难。

Lore的天真和幼稚让她无力面对着破碎的人生,所以托马斯出现了,他的出现拯救了他,他弥补了她所缺少的那部分性格,但是他们之间没有说过爱,甚至连一丝丝温情的注视也没有,只有从最初的敌视,到最后的悲伤,托马斯喜欢洛荷,但是他也尊重洛荷,他是否是犹太人,他到底是谁,其实这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和洛荷一样,都是失去亲人,没有家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提起,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正存在的,不是吗?

最后到达了外婆家,但是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在那漫长而艰险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已经被改变了,来到了憧憬的家园,却失去了当时憧憬的心,成长就是失去,残忍而冷酷,让人无法回头。

当洛荷不顾外婆喝令把牛奶洒在桌子上用手抓着喝的时候,她想到了谁?

她失去了弟弟,失去了从来没有开始过的恋人,她的内心已经不是纳粹的了,她对于自己过往的怀疑,对现在生活的冷漠,她的身上,背负了一些永远都无法消失的负担,她守护了她的亲人,灵魂却不在是那个单纯的孩子,她已经破碎了。

眼泪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留下,然后慢慢的干涸,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也许我说不出来这部电影给我的改变,就像我说不出来我在这部电影中的眼泪,但是它们流淌过,即使消失了,也只是沉入皮肤下面的意识河流之中。

我们知道犹太人的苦难,也了解德国人的苦难,有些罪过不能被宽恕,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个社会不是光明与黑暗之分,人性中有善恶,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

苦难可以拯救人,只是我们未必都会从中学会微笑。

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他们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带来我们的一部分灵魂,又带走我们一部分灵魂,经历过地域天堂就不再是天堂。

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犹太人都是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里,却不了解彼此的生活,这才是一切苦难的源头。

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似乎用美来形容这么沉重的主题不太恰当,但是每一个画面,都有一种美的影响在里面。

 7 ) 长大需要经历一些事和一个人

Lore 在希特勒倒台后,爸爸妈妈被捕后,带着弟弟妹妹去汉堡投奔外婆的故事。

路上有一个自称是犹太人的小伙帮助他们。

Lore第一次:他们离家没多远的一栋废弃的房子里,Lore看到了托马斯,他们也第一次看到了满身爬满蚂蚁的死人。

第二次:人口聚集地,Lore找人给弟弟喂奶。

她脱开了他的眼睛。

第三次:Lore偷偷撕下了似乎是父亲死去的照片,托马斯要夺照片。

第四次:托马斯一直在后面跟着姐弟五人。

他们进了一家用煤油洗衣的人家,男主人家因为受不了希特列倒台的消息开枪自杀了,这是Lore第二次看到死人。

女主人是一个疯狂的纳粹主义者,Lore带着弟妹逃跑了。

第五次:姐弟露宿田野,Lore哄弟弟睡觉的时候和托马斯碰头了,此次俩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Lore跑着弟弟一步一步走进了他,他反而不敢看她坚定的眼神。

第六次:美国大兵检查他们,托马斯出面说是他们的哥哥,救了他们。

第七次:Lore虚弱得不能走路,托马斯扶她往前走,并找到了吃的东西。

但是Lore在趁弟妹都睡着的时候,说她知道托马斯是犹太人,不让他碰弟妹。

托马斯伸手抓住她的腿,她走开了。

第八次:河里洗澡。

托马斯倒挂树上看水里的Lore。

第九次:晚上睡觉,托马斯和弟弟聊天时把脚伸到Lore的脚上,她没有反抗。

然后他抚摸她的头发。

第十次:Lore通过对比弟弟手中的父亲的照片和自己在墙上撕下的照片,确定父亲死了。

她没了依靠,她深知要想活命就得依靠托马斯,所以把他的手放到了自己的下体,在托马斯想进一步时,她推开了他。

然后把照片给埋了。

第十次:走到一条河边,为了能过河,Lore想牺牲自己来满足船主,托马斯在他背后砸死了他。

然后帮吓得颤抖的Lore扣上扣子。

第十一次:托马斯划船载大家过河,到岸时,Lore因为害怕杀死过人的他,跌落到了水里。

第十二次:边境区,Lore想向警卫说杀人的事,托马斯拉住了她。

第十三次:晚上露营的时候,托马斯从一边走过来躺在Lore身边,他摸了她的脖子,在他想进一步的时候,Lore转了身,托马斯去摸她的手。

第十四次:托马斯出去抢别人的吃的,被追的时候,甘特被枪杀了。

第十五次:托马斯想离开他们,Lore哭闹着求他别走,他留了下来,陪他们上火车。

第十六次:火车上别人讨论被杀的女人,Lore猜到妈妈也在里面就走到一边去哭。

遇到查票,托马斯找不到钱包,下车了。

弟弟说他偷了托马斯的钱包,他以为这样托马斯就不会离开他们了。

打开一看,他不是托马斯,钱包是别人的。

到了外婆家,Lore已经长大了,她不再像以前一样无知纯真了,她打开钱包看了里面的照片,跺碎了瓷鹿。

片字没有过分得描写战争的残酷,主要是Lore的天真无知到成熟长大,期间的托马斯教给了她很多。

不时出现的鲜花,草地,湖水,蒲公英,小树,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Lore嘴唇上因为缺水出现的病状,托马斯胡渣中的红点,婴儿的哭声,两个弟弟的打闹,妹妹跑着婴儿奔跑,这些细节之处很好。

 8 ) 被迫成长的少女

我是在CCTV-6上看到这部电影的,看到最后总觉得这还不是结尾,很期待在影片最终的最终还能出现彩蛋,很可惜没有,顿时觉得内心空落落的,想找点什么去弥补。

LORE还是个少女,有爸爸妈妈,有一个温暖的家,还有弟弟妹妹们。

LORE刚开始发育,这个发育她自己甚至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在她与爸爸的对话里,她觉得她仍是过去的小女孩,她觉察不出爸爸看她眼神里的异样。

从LORE遇见爸爸的那一刻开始,便开始了令人心酸的成长之路。

真的心疼LORE,她所经历的每一步成长,我都不愿意去经历,因为太残酷。

第一次成长:失去家和小狗,告别少女的天真无知爸爸出现后还没来得及温情相聚,便开始了逃亡之路。

LORE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走,她看到爸爸在逗家里的狗,跑过去看,爸爸安慰他说会把狗交给邻居太太照顾,不用担心,而在LORE刚转身回到屋子里,就听到背后的枪声和狗断气的哀叫。

LORE知道,家回不去了,LORE从天真无知的少女中蜕变,她处处留意,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第二次成长:失去父亲和母亲,告别少女的希冀等待爸爸开车,带着妈妈,带着LORE和弟弟妹妹们,去到了一个小农庄,仅过了一夜爸爸就消失了。

LORE不知道爸爸和妈妈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分歧,不知道妈妈在为什么担忧,为什么他们一家要来到这个小农舍,她心理上隐隐感觉到不安,小心翼翼问妈妈是因为胜利不远了吧?

妈妈沉默不语,这加深了LORE的担忧。

在爸爸消失的前几天,妈妈还会拿着家当去换点食物回来吃。

有一天LORE察觉妈妈不对,看到妈妈脚上流血,妈妈嚎啕大哭,说他死了,LORE以为说的是还未出生的弟弟,更担心说的是爸爸,妈妈说元首死了,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从此一蹶不振。

LORE不理解,元首的死为什么比亲人来得重要。

但她努力做好姐姐的角色,去换吃的,照顾好妈妈和弟弟妹妹们,希望爸爸有一天会回来,希望妈妈能慢慢好起来。

LORE看到了军车,以为是要把妈妈抓走的,飞奔跑回家,她看到妈妈没有被抓,安心下来,但是妈妈自己选择了离开。

LORE彻底失去了靠山,只有弟弟妹妹们和妈妈留下的首饰。

妈妈对LORE说要是3天内她没有回来,LORE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汉堡找外婆。

LORE一直坚持着,知道康特因为偷牛奶被抓,才发现父亲母亲再也不能回来了,希冀和等待不能换回爸爸妈妈,于是带着弟弟妹妹们离开。

第三次成长:失去庇护和食物,告别少女的洁净羞耻路上的艰难不用讲也知道,路途上的疲惫,弟弟妹妹的幼稚不解、调皮哭闹,食物的短缺,妈妈留下的去外婆家的路已经走不通了,LORE不知道怎样才能去汉堡,LORE四处求人,用母亲留下的首饰换取食物。

LORE给皮特找了一个奶娘,低声的恳求那个女人把乳头擦一下再给皮特喂奶;妹妹在给LORE洗头时,说她全身臭烘烘的,立即遭到LORE的大声呵斥;LORE看到了一个死人,不是走开,而是小心翼翼地靠近,把死人身上值钱的东西偷走。

幸运的是LORE遇到了托马斯,托马斯一开始想侵犯LORE,LORE对托马斯一直抱有很强的戒心,但是在托马斯多次帮助LORE后,LORE企图向托马斯献身让托马斯留下。

在遇到一条河流无法穿越时,LORE主动靠近一个又老又胖的渔夫,为他唱歌,甚至同意他侵犯自己,最后LORE默默地配合托马斯,一起将渔夫杀死。

LORE身体上仍是一个少女,但是此刻LORE的心灵已经彻底沦陷了,为了食物和安全,可以暂时不要道德。

第四次成长:失去弟弟和恋人,告别少女的温和浪漫与托马斯的相遇,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天意。

他们两个从一开始就在相互观察着,试探着,LORE有少女的矜持,托马斯也有一个男人的尊严,LORE不愿意出卖自己,托马斯也不想乘人之危。

弟弟妹妹们慢慢与托马斯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LORE一开始的敌意,在一路的相处后,也转变爱情的情愫。

这一切却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戛然而止,弟弟康特因托马斯偷了俄国人的食物,无意中被枪杀。

爱情快要来的时候,弟弟走了,LORE是自责的,托马斯也是自责的,LORE在知道托马斯打算离开的时候大哭大闹,她甚至愿意让托马斯带皮特走,她希望托马斯活着,LORE想尽一切办法让托马斯留下。

最后托马斯在LORE的央求中留下了,他们一起登上了火车,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们,托马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证件,被迫在中途下了车。

他们的爱情,停留在望向对方的眼神中,停留在某一次夜里指尖的相互触碰里,停留在最后在火车上紧挨着的一次呼吸上,还没有开始,就这么轻易的结束了,消失在茫茫人海。

LORE没保护好弟弟,也没留得住恋人,从此,LORE再也不能做到微笑着去载歌载舞。

第五次成长:失去过去和未来,告别少女的精彩人生与托马斯失联后,LORE带着弟弟妹妹们成功到了外婆家,但是LORE没有办法适应重归于平静的生活,她想念托马斯,可她甚至连托马斯的真名都不知道,她翻看着托马斯证件里那些死去的犹太人的照片,她不自禁地就联想到他们赤裸裸的被枪杀的画面,她收集着一个个小鹿,看着这些小鹿,似乎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但是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告诉她现实的模样,餐桌的礼仪,LORE和弟弟妹妹们都在逃亡生活中抛弃了,弟弟因为动手拿面包被外婆训斥,LORE叛逆的也拿起面包乱啃起来,还把水倒在桌面用手捧来喝,最终遭到了外婆更为严厉的训斥。

LORE能理解弟弟妹妹的每一个举动,但是谁又来怜惜她理解她呢,能理解她的人都失联了。

是啊,她逃亡来到外婆家,是啊,收集小鹿有什么意义呢?

不如通通踩碎。

曾经的少女已经不见了,想念的人也不见了,还有很多无辜的人就这么死去了。

LORE望向远方,一片绿茫茫的草丛,看不见尽头。

电影在这里结束了,我希望的彩蛋是托马斯能突然出现在LORE的视线中,期望他们再次相遇,见到了托马斯,哪怕LORE再怎么千疮百孔,也是有了一个心灵上的归宿,而不会活在世界上如同一个异类,没有人理解,也无法将做过的事情说出口,这么大的世界,只有孤单的自己。

 9 ) 无奈的面对

整个片子语言很少,最后看了看演员表,女主居然那么小!

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也没怎么弄懂她怎么想的,但是整个片子让我从担心,悲伤,坚强,欣慰,再到悲伤。

二战,它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苦难是全人类的,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甚至为了生存还要伤害别的生命。

所以痛苦的挣扎!

片中是有人性的,但那些人性看来却那么的悲伤与卑微,他们在生存面前微不足道。

我想他们是彼此喜欢的,但是又无奈的选择了离开。

现在,西亚还有战争,周围的人们都说不民主,都说什么“天朝”之类的,我也这样说,我也讨厌那些腐败的政治,那些没有原则与缺少人性的社会关系。

但是我也很感谢我的祖国,让我的家人通过努力可以安心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我也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至少我努力还有机会,但是那些在战争中生活的人呢?

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身体,一样的都是人类的一员,却无法保证自己能够看到第二天的阳光,或许下一个瞬间,他就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这个“他”,或许是父亲,或许是兄弟,或许是母亲,或许是姐妹,或许是爱人。

但是他们却被其它的人类杀害了,从这个地球上失去了存在。

我很讨厌日本,很讨厌美国,很讨厌那些挑起战争的国家,很讨厌那些不尊重人的人。

那些所谓标榜自由,标榜民主,标榜人权,标榜信仰的人,就是这样展示自己的吗?

无论是因为春晓油田而争夺的钓鱼岛,还是因为西亚油田而引起的战争!

没有如果,当你做出选择时,意味着受伤害的人没有选择,他只能全力以赴的去生存。

 10 ) 影评 - Lore - 《用法得道的用心之作》

似乎自《生命之树》开始,马力克式的影像风格就开始大规模侵入各式电影之中。

但是,与其他一些作品的邯郸学步及滥用无度比起来,本片对这一影像风格的利用倒是恰到好处。

与一般二战反思题材不同,本片以纳粹青年营一个根正苗红的优秀少女学员为切入点,试图以从内向外的觉醒强化反思作用,而这种内部的觉醒,以公路片的风格,与成长的阵痛相融合,三者达到统一,立意较为新颖。

为此,本片不仅笔墨着重于心理描写,而且多用象征手法和气氛烘托为少女的成长注脚,其多处侧面描述简洁而干练,既处理得流畅而清晰,又让人回味无穷,此为用法得道之处。

更重要的是,这种看似传统的“体制内逃脱”尝试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已经处于崩裂的阶段,自此有了大环境的前提,因此这种转变历程有了其合理性。

最终,这整个过程被处理得循序渐进又辅以对比,也无多余的支线干扰,成就了全片的完整和统一,因此可以说是一部用心之作。

《少女洛荷》短评

基于一段闻所未闻的历史。很像《生命之路》的剪辑方式,超越了一般的历史叙述,象征笔法使用妥当,其实是一个女孩的成人礼,与《红樱桃》齐肩。

4分钟前
  • 狗肉
  • 推荐

3.5。帝国毁灭少女版。

7分钟前
  • CuRry_常喜舍;
  • 还行

故事讲的太差劲,一点不吸引人!

12分钟前
  • 挖鼻屎的年轻人
  • 较差

小清新

15分钟前
  • 人造人
  • 较差

摄影好美。

18分钟前
  • 王一问why?
  • 还行

集齐艺术片俗套但.....又还蛮好看的....

2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空镜特写手持晃晃晃晃晃

25分钟前
  • 郁弗
  • 较差

★★★☆ 德國有兩個題材是影壇瑰寶,一是二戰,一是兩德,影片以二戰中德國少女的逃亡之路為切入點已經拿到了基本分,一個又一個苦難疊加在曾經養尊處優的肩膀上,沒來得及適應就必須面對成長之痛,結尾更像是另一個開始。我不喜歡影片過多使用手持攝影機,微晃的鏡頭降低了我的入戲感。

2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剧情发展太慢没看完 果然不适合看这么文艺的片子= =

31分钟前
  • 较差

战争带给人们的总是伤痛,无论是掠夺者还是被掠夺者。不幸在传递,灾难在继续。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把无数人卷入了地狱,有人在地狱中痛苦挣扎,有人在环境中继续做梦。电影从一群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战后的残酷生活,孩童的天真和周围令人绝望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好一个画面表明洛荷已经回不到从前。

34分钟前
  • 小古怪
  • 较差

二战德国投降,希特勒垮台,而作为军官的父母被惩处,姐姐洛儿带着弟弟妹妹们展开生与死的长征,原本优越的生活变成了连尊严也必须抛弃的逃亡. 在这样的战争年代, 活下去是最大的奢望

38分钟前
  • A-c-e
  • 较差

3.5

41分钟前
  • 杀死你偶像
  • 还行

好美的lore,好美的北欧,好深情的陪伴,好残酷的爱情。

42分钟前
  • 顏屿
  • 力荐

短评好多说女导演小清新什么,男导演才爱小清新好不好。

45分钟前
  • Enid
  • 推荐

通篇的特写,摇晃,跟拍…这样的摄影是像体现出人物的不安和环境的危险吗?累。

47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一路逃亡的可怕经历到末尾外婆仍旧冥顽不灵的思想,少女洛荷终于成长了,遗憾她和男主就这样匆匆分开没有下文……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好美。原来妹妹是《暗黑》里的小太妹卡塔琳娜😂男女主倒置的拍摄角度应该还是有深意的,还挺有意思。男主也好帅,为什么再没拍戏了。

52分钟前
  • 时影
  • 推荐

不知道要表现什么。好像看了一个多小时的MTV。

54分钟前
  • ShackleSoul
  • 还行

这种摄影特容易小清新,或者更对应少女心吧。这一条逃亡路也是心灵之旅。视角不错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镜头还挺美的

5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文化差异让我感触少了点

1小时前
  • 花小会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