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2000年的,哥哥患上抑郁症是2002年,而且是生理性抑郁症,不是心里的,脑部化学物质分泌不平衡,绝对不是入戏太深,哥哥出了名的入戏快出戏快,而且也不是本色出演,每次演的好,都认为这是哥哥的内心,教哥哥学枪的老师,说哥哥本身并不喜欢玩枪的快感,反而是方中信更喜欢,但是哥哥学的快,连开枪的感觉都能触摸到。
如果是荣迷的话就不要随意猜测哥哥,先去认真了解再发言。
枪从来就不是为了救人而造的,枪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
不知道为什么,整部电影看下来,一直是一种难过的心理。
比较起《天生杀人狂》,尽管其中的男女主角有着能说服人们去理解他们疯狂行为的悲惨童年,但从头至尾,对于他们无差别杀人的行为,除了不能理解,更多的是厌恶。
但是《枪王》给人的感觉又完全不一样,对于张国荣所饰演的阿力,我看着他从冷静到歇斯底里,内心充满了同情与谅解。
前二十分钟里,枪械师阿力和苗警官,都酷爱射击比赛,对于阿力而言,改造枪械是一种乐趣,但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枪见血,从他拒绝把枪卖给一个想要射击活鸡的商人可以看出来。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那次射击比赛,在面对一个不得不立即击毙的危险人物时,苗警官在内心的动摇和软弱下,没能下定决心扣动扳机,而阿力当机立断,选择了犯人射击头部解决了危机。
之后一转眼三年。
阿力不再是从前那个潜心于改造枪支的枪械师,他追逐于射击人体的乐趣。
对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而言,从事杀手的职业是再适合不过他了。
————而那时他还能把人当作人来射击,都是一枪毙命,击中头部。
那么到后面,当警察对他和女友步步紧逼时,他在枪会的那场酣畅淋漓的回击战里,不再执着于涉及头部,他的子弹是密不透风的,射向人体可能在的角落。
特别是在戏院,他把女友的朋友当人体沙袋般射击,血肉横飞的慢镜头特写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已经在精神上完全丧失了最后的理智。
————对于他而言,人不再是人。
最后想说,这部片里的警察不仅没有太多的正面形象,还显得十分的懦弱胆小,以及卑鄙。
++++++++++++++++++++++++++++++++++++++++++++++++我想我难过的原因在于,张国荣在此片后四年便自杀身亡,这期间他甚至还拍过《异度空间》,都是一些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迷乱了精神的角色。
此片很多人说是哥哥一个人的表演,是的,在他投入的表演中,我们能从他越来越涣散的眼神,越来越压抑的精神中感受到他的痛苦。
我不知道是因为这些角色改变了张国荣,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心理状态使他选择了这些契合他内心的角色。
不管怎样,我很难过他没能从这些角色里走出来,没能从自己的心理抑郁中走出来,因为他和我们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的,而我们没能让他轻松健康地生活下去。
谢谢哥哥!
《枪王》是张国荣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部作品,在这部电影里,张国荣少有地演起了反派,片中他热爱枪械和射击,与方中信同为互相较量的好枪手,在一次意外中张国荣首次尝到用枪杀人的快感,因此变成有暴力倾向的变态杀手。
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将张国荣从电影中抽离出来,然后把十年之后在《枪王之王》饰演相似角色的古天乐放入剧中,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呢?
结果是,在经历十年的岁月之后,《枪王》被淹没在一大堆的香港音像制品之中。
说张国荣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毕竟罗家良的导演功力有限,整部电影的风格不明显,偏向商业化,在情节叙事上甚至要略输《枪王之王》几成;而方中信更是被张国荣生生地力压一头,这与《枪王之王》中的双雄势均力敌相比明显戏剧张力上要薄弱不少。
但张国荣“不疯魔不成活”的表演方式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使人看完产生欲罢不能的感受。
特别是张国荣发狂哭泣的那场戏,他成功地利用自己的表演准确为观众注明人物的内心变化起伏。
那张哭泣的脸也是我见过的,张国荣最扭曲的脸。
因为张国荣的存在,《枪王》至今仍被影迷拿出来重温,而不是遭到时间的淘汰。
而在三年之后,张国荣果真与剧中人一样,在心中迷失了自我。
忘了最早什么时候看的《枪王》。
本来懒得评论,可有关这部电影的各种奇谈怪论每次见到都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似乎不少人没搞明白尔冬升和罗志良拍这个电影到底想说什么。
也许是因为它的真实主旨被主创隐蔽起来了(多年后尔的那部精神续作《枪王之王》主题就明显多了,豆瓣对这片有很多准确精彩的评论),再加上某些脑残粉发表了不少反社会错乱言语——滥杀无辜的rick没错,别人都该死——这也让一些人云亦云的家伙跟着瞎叫唤。
声明一下,我对张国荣没意见,对他正常粉丝也没意见,我说的是脑残粉,别对号入座。
枪,大众意识里典型的男性象征。
《枪王》表面看是一部警匪对峙双雄片,内在主题却超越了这个类型。
编导们想探讨的不是枪,也不是胜负,而是亲密关系。
正如《枪王之王》上映时的宣传语:“没有赢不了的对手,只有输不起的爱情。
”《枪王之王》里,方中信饰演的苗sir告诉吴彦祖,实战中你比对手快0.01秒没有任何分别。
这也是《枪王》里苗sir和Rick电影院对决的场面:两人双双中弹,结果一生一死。
区别不在于枪法,而在于苗sir有个内心强大的好老婆陈法蓉,她之前告诉他:如果你中弹,不要紧张,慢慢呼吸,这样活下来的几率会增高。
所以,当电影最后一幕落在陈法蓉身上便戛然而止时,乍看突兀,实则意味深长。
这角色戏份不多,对剧情的影响力却至关重要,编导想说的是:她才是真正的枪王。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部女性意识很强的电影。
它内里的价值观突破了表面的双雄之争。
分析《枪王》前需要提到另一个电影,《高度戒备》(1997),导演林岭东,主演刘青云、吴镇宇。
作为一个典型的双雄兵贼片,该片在剧情人设上和《枪王》有很多相似之处:包sir(刘青云)因开枪打死人陷入深深自责,吴镇宇赌马失败破罐子破摔变成劫匪。
刘在追捕吴的过程中压力山大,最后变得比吴还疯。
对比两部电影的设定:《枪王之王》中苗sir开枪杀人后产生心理阴影被调去看水塘,和包sir人设相似(旺角黑夜也有这设定不过那个我当平行世界)。
《枪王》中苗sir同事老余因股票投资失败精神崩溃,和吴镇宇人设相似。
而苗sir在和Rick的对决中面临压力心魔渐生也和刘青云VS吴镇宇的剧情走向基本吻合。
并且,在这两部电影中,饰演刘青云和方中信老婆的是同一个人——陈法蓉:
高度戒备
枪王(喂!
男女主剧本拿反了!
)如此多的巧合不能不让人猜测:尔冬升拍《枪王》的灵感多少源自《高度戒备》,但他对主题的置换和人设的更改让《枪王》有了全新的内涵。
这内涵就隐藏在上面两张图的对比里:《高度戒备》中刘青云是安慰老婆孩子的传统男主,但在《枪王》里,哭泣的是男人,妻子反过来安慰他。
且不提苗sir十五分钟后又哭着扑到老婆怀里一次,不妨先回忆一下诸多枪战片黑帮片乃至爱情片的类似场景中谁是安慰者谁是被安慰者,无疑,《枪王》里苗sir和老婆的互动是罕见的情形。
在这里,传统的男女剧本被置换过来。
留意一下会发现,全片陈法蓉出现的有限场景中,她在构图上总处在比老公更高的位置:
在这种典型影视场景里,看报的通常是男人
女总裁和她的老婆(误)
墓地,划了条黄线,这样看更明显让我们回到电影开头那段不起眼的闲聊。
苗sir步行回家被同事老余叫住。
老余劝他炒股并说:“判断力和分析力是男人的专长。
”苗sir答:“我的专长是哄老婆。
”这段看似随意的对话不是闲笔,不仅刻画了两人的不同观念,还为后续情节埋下了伏笔。
对老余的大男人说辞,苗sir显然不大认可,他的回答传递的两性观和老余的看法大相径庭。
在这里,编剧幽了一默。
全片看下来,分明是苗sir的老婆在哄他。
而老余因为炒股巨亏没脸见老婆女儿,精神崩溃走了绝路,可见男人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没那么靠谱。
这里,不妨对比下尔冬升监制的《窃听风云1》:几位主角利用窃听技术进入股市,搞到家破人亡。
其中吴彦祖因为“嫁入豪门”不想被岳父看不起,准备捞一笔。
和《枪王之王》中古天乐饰演的关友博人设类似:关的女友是商界女强人,一个扶男友魔。
她的苦心孤诣换来的却是关在她面前自尊扫地,只能通过玩枪弥补自己受损的男性尊严,还找了个温柔小女友满足他的男子气概。
没想到最后被小女友撂倒。
借用某评论:对关友博来说,这正切中了他“阉割焦虑”的命门。
IPSC(实战射击)玩得好,关友博可以在潜意识里得到被物象化的“那话儿”(枪)的强势感觉,无奈一回到现实中,面对着惨烈的现实(金融风暴的背景在这里被天衣无缝的结合了进来),关便成了去势的假爷们,安娜对关友博看似舍身的溺爱其实是压垮关友博人生信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温柔的压力”,安娜对关友博越怜爱,关友博便越抓狂。
老余,关友博,压垮他们的是社会因素,概括起来就是两点:追逐金钱的欲望,男权思想的戕害。
对金钱的追逐让他们铤而走险,社会对两性的刻板要求让他们心理失衡。
张国荣扮演的Rick和他们不同,他本身就有潜在的反社会人格,属于武侠小说里痴迷练功走火入魔的类型。
和欧阳锋为了练功发疯一样,激发他心魔的是他情之所钟的癖好——枪。
对比赛结果的执着和裁判做手脚固然在某种程度刺激了他的恨意,但并不是他嗜杀如命的原因。
他的杀戮欲望产生于一次射击场上射鸡的偶发事件,在亲自杀人后迅速扩大为对杀人快感的追求。
电影开头,警方有一段FBI犯罪心理画像模拟,两个水滴哪个先落地。
这桥段出自一本书:《心理神探:我与FBI画像术》。
作者是FBI资深犯罪心理分析专家。
曾经有个赌徒告诉他,他们所以要赌博,就因为那是他们的天性。
这话令作者豁然开朗,意识到为什么有些连环杀手沉迷杀人?
不为什么,人家就是喜欢猎杀行为本身,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就像钓鱼佬沉迷钓鱼一样。
枪是武器,是暴力工具,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苗sir认为枪不会杀人,是人杀人。
这也是编导的观点。
正如电影里那句台词:你自己控制不了不代表别人不能。
泛泛地说,枪,网络,毒品,金钱,权力……对任何事物的痴迷都有可能诱发心魔。
置之不顾久而久之就可能滑向抑郁甚至堕入疯狂,正所谓“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学会控制欲望,才不会被心魔统治。
只是,人总有软弱的时候,在一定环境下只要具备足够的激发条件,就可能做出极端的事。
及时有效的情绪疏导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陈法蓉就是苗sir的驱魔人,而苗sir产生心魔的原因和前面提到的都不一样,是责任感带来的巨大压力。
从苗sir模拟罪犯心理时那入戏的样子看得出他有很强的代入感。
炒股同事的死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周围同事在追捕Rick过程中的一系列伤亡也让他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累积的压力让他也变得神经质起来——本来苗sir是个克制的人,找Rick女友问话时即使被掌掴也很平静,但同事受伤老友被杀后他愤怒了,激情之下想拖Rick女友出来当诱饵,被老婆及时制止。
《高度戒备》中刘青云面对类似情况,情绪越来越激化,最后枪击无辜疯狂更甚吴镇宇。
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疏导他,老婆孩子尚且等着他安慰。
然而,苗sir每次不对劲儿时,他的神仙老婆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苗头及时展开心理干预。
在老余的墓地,苗sir沉默了半小时。
妻子让他把心事说出来,制止他的胡思乱想;在医院,妻子给他处理伤口后,他明显放松下来(还给了个婚戒的特写);得知好友的死,苗sir冲动之下要出门,被老婆在门口截胡“我开车送你”……丈夫从事的工作有风险,家属的压力也不低,但她从头到尾展现了无比的冷静从容,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存建议。
在苗sir妻子这个身份外,她也是独立的职业女性。
初登场时苗sir问她可不可以去看他比赛,她拒绝了,因为她对枪不感冒,不会因为老公喜欢而迁就他。
她是医生,有自己的工作爱好,在医院见惯了生离死别,这大概也是她淡定性格的来源。
她对丈夫的爱是成熟伴侣的爱:一方面尊重对方兴趣爱好,保留空间互不干涉,一方面对丈夫的内心世界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注,在包容的同时也对不理性的行为进行制止。
顺便一提,尔冬升监制过另一部电影《我爱你》,男主(也是方中信演的)在廉政公署查案每天压力山大,而他老婆是个沉迷童话的小女人。
某次男主死里逃生后向老婆提出离婚,他觉得心很累,和一个他认为懂他的社会女在一起了……这部电影上映后也被香港影评人批评女性角色塑造充满偏见和大男子主义。
或许尔冬升很不服气,于是就有了《枪王》里的陈法蓉。
与之对比的是Rick女友,她和Rick的关系不对等,更像是偶像和粉丝,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
Rick喜欢枪她也喜欢,Rick说一她不说二,Rick说我自闭她说我也自闭(这不就更自闭了……对比鲜明的是陈法蓉却让苗sir把心里话说出来别憋着)。
她符合不少男人对女友的期许:听话,崇拜自己,喜怒哀乐都绕着自己转,但这不是成熟的亲密关系。
发觉Rick杀人后女友试图劝阻,劝说失败就和Rick共沉沦,在毁灭之路上越走越远。
感觉某些脑残粉也不遑多让,完美嵌入Rick女友角色:杀人犯没错,都是别人的错,他们就该死——说实在Rick女友也没这么毁三观反社会吧?
所以,《枪王》实际上有两条线:表面是双雄枪法的对决,实质是二人亲密关系的对决。
当一个人置身于稳定积极健康的亲密关系中时,不容易走极端,不容易心理失衡,也不容易堕入空虚。
尔冬升从传统枪战片里挖出新意,一改双雄对决让女人走开的模式,视角着实独到。
特别要说一下,谁若是看过尔冬升更早前拍的《烈火战车》,可能会对《枪王》有更深入的认识。
《烈》里刘德华沉迷赛车忽略了女友梁咏琪,后来悟到车不如人,不愿输了爱情,放弃摩托车回到女友身边。
据说这电影有尔冬升本人感情经历的投射。
当初他和张曼玉你侬我侬,彼时的曼玉像梁咏琪一样是个纯情女孩。
为了支持尔冬升好几次去赛车场为他加油,但尔冬升经常只顾赛车忽略女友,这成为他们分手的因素之一。
据传分手后尔冬升一度十分后悔,而张曼玉曾经说过他很大男子主义。
也许传言是真的,看来尔冬升确实进行了不少反思。
在《烈火战车》里这种反思尚属肤浅——男人回到痴痴等待的小女友身边似乎就是最大的恩宠——这电影当然也被影评人批大男子主义。
到了《枪王》,他对亲密关系的思考显然提档升级了。
如果说过去他对理想女友的认识是Rick女友那样,非得有共同爱好不可,在《枪王》里,他发现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强加到对方头上,独立自主的女性才更理想。
没错,尔冬升只是用枪替换了车,说的还是那回事。
即使在《枪王》里,“车”也一直影影绰绰存在于“枪”的背后。
还是电影开头那段对话,苗sir步行回家,老余问他车哪去了。
苗说:“我老婆开走了。
”电影中途他拿着枪要激情出门时被老婆拦截,下一幕便是她开车载着苗sir。
和枪一样,车也是社会意识中男性的象征,不然也就不会有女司机这个揶揄的名词。
陈法蓉出现的有限场景里两次提到车,两次掌握方向盘的都是她,这不是巧合,而是主创的刻意安排,是传统男权在现代社会亲密关系中发生让渡的隐喻。
她和苗sir是一对非传统的现代夫妇。
固然陈法蓉是理想的妻子,但苗sir也是理想的丈夫。
在极端情绪里还能保持基本的理智和对妻子的爱和尊重,对老婆大人的意见从善如流。
若非如此,神仙也救不了他。
Rick女友也不是没劝过Rick,但Rick明确告诉过她:“我会杀了你。
”
二人中弹后Rick濒临死亡的回忆or幻觉中,女友拿枪指着他。
似乎在隐喻她对他的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我还是认为,客观因素是有,但内因决定,不能把锅都扣到女友头上。
至少在Rick眼里,女友重要,但枪更重要。
他们在亲密关系里的位置让他女友对他的影响很有限。
而他对女友的影响力是惊人的。
而苗sir作为警察,看过无间道的都知道,警察打人不打头。
哪怕对方是坏人,他们作为警察也会尽量避免开枪。
老余发疯时苗sir无法扣下扳机,既因为他是警察,也因为那是他的同事好友。
有些胡言乱语的评论竟然指责他不开枪,实在让人怀疑这帮人有没有一点法法制社会的基本概念?
事后在墓地,苗sir陷入了自责。
纠结自己如果当初开枪,老余也许还能得救,Rick也不一定会变得如此疯狂。
警局拘捕Rick女友的方式的确属于栽赃,不过这时Rick已经是重大嫌疑犯,放着不管会杀更多人(事实上也杀了更多人),和他的滥杀相比,警方的处理已经够收敛了。
当然这里我觉得就是电影手法夸张,就算一个杀手枪法再牛,这么多警察奈何不得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硬要解释就是香港警察对配枪有严格规定,而Rick改枪后火力确实非比寻常。
总之这电影毁三观反社会的评论不比无间道少(那个片我都不想多说了。
反正叫嚣着原谅刘建明的人不少。
而刘是那片里杀人最多的人)。
剧情都看不懂就对演技瞎评论的跟风狗在豆瓣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要我说,张国荣演的不错,颠覆过往形象,但方中信也挺好。
他的内敛和张国荣的疯狂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而且方有种很独特的外刚内柔的气质,表现脆弱时不会让人觉得违和,和陈法蓉在一起很和谐——有人说这角色应该叫黄秋生吴镇宇刘青云演。
无语,谁能想象这三个人在女人怀里哭?
直接变成搞笑片了。
一直以来,尔冬升对精神病题材情有独钟,他影片中精神病的数量很可观。
其中少有的获得幸福的就是苗sir和他老婆这一对,因为他们是一对现代夫妇,兼具工具性和表达性。
苗sir说我的专长是哄老婆。
这话是大男子主义的关友博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的。
还是借用《枪王之王》的网友评论:畸形发展的男权社会其实不仅戕害了女性,伟岸的那话儿其实也把男性自己的身躯压变了形。
在两性之间,如何尊重对方,什么是不能触碰的,什么又是要给予扶持的,基于爱,要怎样才能避免伤害彼此。
男与女,注定需要交集,要学会如何相待彼此,永远是平常却非常的课题。
亲密关系给了我们最大的心痛,同时也给了我们最大的欢乐。
即使没有很好的亲密关系,也要学会自我疏导,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否则我们都可能被焦虑抑郁压垮——这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启发。
毕竟现实中像陈法蓉一样理想的亲人朋友可遇不可求。
如果大家都能遇上这样的人,自杀率会大大下降吧!
联系张国荣自身的纵身一跃,实在令人唏嘘。
PS 每个导演都有各自钟情的题材。
《门徒》的结尾,吴彦祖演的卧底差点坠入空虚也寻求毒品时,他收养的那个小女孩如神兵天降般制止了他的行为——和这部电影里男人被女人or亲密关系拯救如出一辙。
表面看是吴彦祖拯救了小女孩,事实上这段由他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反过来救了他。
因为,他不再是孤独的了。
《枪王》这部片子看完,我又被震撼住了! 如同看过《倩女幽魂》一样,不过张的《枪王》竟然给人一种心理扭曲、变态,嗜血、魔性杀人狂的感觉,说老实话,我整个都被HOLD住了!。
剧中的哪些警察之类的,对Rick重重阻挠,本来内心忧郁的他在女朋友被拘留,又被挑衅的情况下,心理极度扭曲:你知道,那种被某种心理阴影+外在压力共同扭曲出的变态心理吗?
而恰恰是这种阴沉忧郁又极度压抑的变态心理才能造就一个极其强大的杀人狂!
“他进入了枪局,装配好枪械弹药,然后开火……” 他报复了那个在比枪的时候经常给其制造压力的那个警察,并且让那个警察也尝到了有高手在身后的压力!
可谓实在变态,有仇必报!
狠!!!
他为了救女友出狱,去找XXX,XXX让他赶快离开这里,他让XXX帮他救女友,他开枪打中XXX面部,XXX当场面部血肉模糊。
就是这个镜头,充满了模型,Rick拿起枪说话的语气和笑的表情,简直就像是一部恐怖片,这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连我看来都觉得直冒冷汗!
《枪王》讲的是枪,也即是人性中的恶是如何扭曲一个人的心灵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首先因为剧本限制,电影中没有通过旁白等方式告知观众阿力已经人格分裂的事实。
所以观众对人物心态的理解就只能通过张国荣疯魔般的表演。
最让我惊讶的是张国荣哭泣的一幕,那张脸,的确只能用扭曲来形容。
今时今日再看《枪王》不甚唏嘘。
哥哥将主人公从一个正常人变到精神崩溃的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追求极致完美的古怪个性到最后被逼走向极端,时而癫狂时而正常,都觉得那些表情就是哥哥自己的。
让人忍不住去回想哥哥曾经的人生。
电影很好,《枪王》是罗志良独立担纲电影导演的第一部作品,镜头、节奏、故事、叙述都很纯熟。
动作、枪战的镜头和节奏都漂亮,内心戏的发展和表述都到位,故事也收放到位。
双雄的故事形式总让人模糊了正邪之分。
你不知是希望彭生赢还是苗SIR胜。
常常结局也最多猜对一半。
终究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但终究是将自己误在自己身上。
现场都是粉丝来的,影片开场张国荣名字出现时就响起掌声,哥哥出场一个镜头又有掌声,最后也以掌声结束。
我幸是其中一员。
看多了他那千回百转的温柔可人,哀怨多情。
这《枪王》着实让我看到了他的果断无情。
只是,荣迷千千万,肯定没有我。
一般警匪片的主线不会是反派。
“我改的枪是不沾血的”好一句正义凛然的话。
让我误以为他是正派,或者只是当时他真的是正派......演技太好的人,会让人有错觉的。
方中信的出场让我觉得他是反派。
然后,灯光一闪,变天了。
我会和方中信一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Rick开枪时候的想法。
究竟那一枪是想要让他(死者)解脱,还是为了救女朋友,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枪法?
电影没有交代,和心理医生的谈话之后才是那句“我好开心那......”一下子,我习惯性的想到了李碧华,不知道,大概她笔下的人物也是有点病态的。
就像戏里最懂他的方中信说的,他是病态不是变态。
优等生的胜负欲吗?
.....说远了三年后,只打头让大家猜到了他。
之后的展开就很顺了,病态,引子,激变,变态。
总结,一部以张国荣为中心的港片。
感想,除了张国荣的精湛演技,方中信的侧脸不错。
PS. 故事告诉我们,女朋友的级别高低很重要,有时候她可以救你,有时候间接的会害你。
找像张国荣这种一代宗师级的演员演大反派其实很冒险,很容易让反派把电影带着走,最后可能留下诲淫诲盗的名声。
就像找赵本山演高渐离,演得再郑重其事也会让观众大笑不止,尽管荣少浑身是戏,把变态枪手刻画得入骨三分,但他眼神的力量实在太强大太有蛊惑力,观众的思路全跟着走上岔道,只盼望荣少射向警察的子弹狠一些,再狠一些。
《枪王》不同于《英雄本色》那种黑帮片,作为一部警匪片,至少要有一个警察能压得住大反派,即使不压住也至少要找一个旗鼓相当的人物,就像《喋血双雄》。
显然,方中信在气势上根本不是荣少的对手,其实能跟荣少当一回对手的香港还真找不出几个,所以他只能绝望地用枪指着自己的头。
我看完这个电影是在午夜,午夜过后是愚人节,正是荣少忌辰。
在2000年的《枪王》里,荣少的精神问题似乎已经初见端倪。
张国荣是我最喜欢的明星了,另外还有一位就是梁朝伟。
在我眼中他两才是真正的演技派加实力派。
演什么都能达到出神入化,真正融入片中角色的绝世高手。
这部影片我看了3遍了,但还是如此的经典。
影片看完后其实我们观众都很明白,张国荣才是真正的枪王,方中信很明显没有张国荣厉害,从一开始的比赛,貌似方中信的好朋友,负责统计结果的那位阿sir篡改了张国荣的真实成绩,因为张国荣回家之后模拟场景只用了8.7秒。
从一开始方中信他自称的那个冠军根本就靠不住。
最后在电影院的对决,要不是之前因为他女朋友碍事,让他左肩中了一枪,张国荣肯定能从容的干掉方中信。
不过最后的结局当然不能这样,毕竟让张国荣饰演的这个杀人狂死亡是最好的结局,而且是死在高手之下。
张国荣饰演的杀手简直是入木三分,天才的最高境界往往是疯子。
张国荣把这个疯子的天才,真正的枪王演活了。
说他是演出来的,这都有点贬低的意思,张国荣那个可以说根本就不是演了,完全没有演的成分,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疯狂变态的杀人魔,而不是我们传统形象中超级贵气,帅到骨子里的张国荣。
张国荣这个角色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完全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的。
其他演员一看只能说演得好,而张国荣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真正的杀手,那种疯狂的杀戮,变态的心灵,颓废的表情,冷酷的眼神,出神入化的枪技,冷傲的神情,枪王理所当然的名副其实。
当他说“他杀了人,他很开心”,而我看了影片,当他开枪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完全被他那种变态给感染了。
张国荣这一反派角色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经典,成了我们心中的神话,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变态疯狂的杀手,但是我们却同样变态的崇拜他。
而方中信的角色虽然是一个正派的阿sir,但是完全激不起我心中的正义感。
说到底,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张国荣的这个角色。
换而言之要是其他人来演这个角色我们估计会觉得这个只是变态的杀人狂,而根本不回去怜悯,甚至膜拜他,可能反而会欣赏方中信这位阿sir。
但是张国荣的演出彻底的颠覆了坏人在我们心中的不好形象。
我们绝大部分观众几乎没有鄙夷张国荣这个变态的杀人狂魔,反而发自内心的欣赏,膜拜。
呵呵,这种坏人能够给带我们如此奇妙感觉的估计也只有张国荣这个角色能够做到。
张国荣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深入人心,连演坏人都可以让我等如此膜拜,这的确是大神级别的演员。
张国荣饰演的另外一个角色,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同样让我万分膜拜,我觉得比这个角色更加经典,有过之而无不及,能把欧阳锋这么一个大坏蛋演到让我潸然泪下,深深的吸引我的也只有哥哥了。
哎!
张国荣的角色可以说个个经典,哥哥在世的时候大概也只有梁朝伟可以与其媲美,可以说是影坛上的陆小凤与西门吹雪。
而哥哥走后,梁朝伟现今却成了独孤求败,诚寂寥,难堪也!
真的很怀念哥哥,怀念哥哥的那些电影。
还是引用电影中的那句台词——Are you ready?这不是一个关于杀戮的故事,无论从演员还是剧本,无一不透露了港片一贯的风格,文艺、淡淡的忧伤、环境的烘托胜过血腥的暴力表演。
枪是用来杀人的,因为持枪者感受到了嗜杀的“快感”;这时候,只要枪在手,全世界尽在掌握之中;管你那些法律条文,管你那些条条框框,一切全部用子弹解决;在这一刻,人枪合一,遁入魔道。
从古至今到未来,只要是杀人的利器,总有被其吸引而不能自拔者。
自刀、剑、枪,直到光剑(星战),其魔力和诱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了,光剑还停留在印象中,现实存在最多的也就是枪。
枪。
啪啪,啪啪啪!
影片中,张国荣多次的从中感受到那种快意,那种感觉喜欢上了很容易上瘾,很难戒掉。
他不断地挑逗着警员的神经,不断地引诱方中信一起入道,以至于不惜抛弃自己的爱人,成为“王”之后即刻逝去。
或许会有人认为,若不是警方苦苦相逼,何必会导致这一结局?
我认为,若是警方继续退让,恐怕死在枪下的,就不止1+4+n个人了。
一个人一旦入了魔道,再想回头,已经是难上加难;况且那些条条框框已经被打破,横竖都是死,——他们已经无所畏惧了。
心已成魔,在这时刻,已无回头之路。
故事的节奏控制的还好,有比较正宗的港片味道,但情节实在难经推敲。
虽然哥哥演变态杀手 但是讨厌不起来😫那个叫阿祖的警察贱兮兮的从头到尾就很针对Rick 有毛病呀
职业枪手打木板打习惯了肯定是有尝尝活物的冲动的,但你杀了人人调查你你就急眼狂杀也是够牵强。也许是主角光环罢,剧情较差,剪辑一般。
很不符合编剧规范的电影,但人物逻辑也说得通,除了方警那么容易感受对方的感受有点为了推进情节外,其他方面真的很惊爆的感觉。尤其张国荣的气场好强,也好悲。——当年看了简介就不敢看下去了。如今才看。
当你是个玩枪的高手却没杀过人时,也许你在自己心里还不算是高手。能够轻易夺走他人性命,这样的能力使人上瘾,而放眼望去,有好多人该杀,社会没有他们会更好 - 枪王只是用枪厉害,和心理疾病无关。这是一部属于张国荣一个人的电影,全凭演技支撑,内心戏演得很好,而当他不在荧幕上时,电影就变得比较沉闷。并不是说方中信不好,只是角色的重要性差距太大,本片没有警察也可以发展剧情,但没有枪王就不行了。
为什么我感觉不如枪王之王
枪战OK,哥哥单挑一群PC果场非常Cool,但高潮气氛总觉得差DD,感觉是配乐问题,方中信和张国荣,都演得很好,但哥哥明显更出色。故事讲述比较一般没亮点,但整体还是出色的作品,作为罗志良第一部独立执导的电影,实属难得。哥哥:你觉唔觉我有点自闭?黄:我都系。哥哥:你有病,去睇下医生黄:一起去
难道只有我觉得枪王之王比枪王要好看一些?
极简(一条线走到黑)、反叛(常理的好人个个面目可憎)的故事之外,撑起电影的是张国荣阴冷下残存的挣扎与痛苦,给雷弗恩拍这个故事会很不一样
jc也是很疯 一直在激化…一开始扣下女朋友也是 后面人群里还刺激他,他都杀疯了,人群不是命吗小胖为了女的要打死阿力,结果苗一说他对着女的就开枪….神tm
男人入邪,女人来救?非常鬼扯的故事,杀手就是个变态,但变态无根,难道就是那次救人事故?抑或是未终了的比赛?如此就能变态成魔?人不至邪乎至此,这片子看不出来什么高明之处,枪战亦拍的没什么爽点,挺糟糕的作品
2.5。除了张国荣其他一无是处,但他的演法也被傻逼剧作带偏了。
粤语版。每次决定重看某片前都想会不会遇到一部开始很喜欢,现在不钟意的,结果,完全没有。没有不喜欢,只有更喜欢。为什么现在的自己要怀疑以前的自己呢?:)
其实我觉得《枪王之王》导演和编剧显然好于这部,只是哥哥这样的好演员已不复求。这部片子剧情太弱,感情戏也缺少深入,感觉很表面。看点仅仅集中在哥哥身上,Rick性格里的纠结和无助感,倒是被刻画的很深刻。
当一个故事不能让其人物合理的时候,越是出色的演技和人物的塑造越是让人尴尬......虽然说电影不是都要讲故事,但你要讲故事的话你给我讲好啊拜托...
前半部分非常好,着力刻画一个双雄对峙的结构,而且也有悬疑色彩。但后半部分谜底揭开得太快了,最后也没有任何反转,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全死了?张国荣演的杀人狂是真好,眼神太绝了,但就显得方中信缺乏存在感了,后半部分完全成为了张国荣的独角戏,从整部电影的角度来说有点失控了
两颗星完全是给里面所有出色的演员,剧情的漏洞和不和逻辑到后期完全出戏,真是sb罗志良浪费一班人陪他去玩
可能我太注重故事性了,觉得叙述太简单了
这片子还是有点老了……不过张国荣的演技一流是真的……
类型片,剧情就比较薄弱了,或者说剧情完全就是为人物服务的。天啊,哥哥的演技真的是,没谁了。三星的影片,五星的张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