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做故事内容介绍,只是简单的谈论观后感。
《金钱怪兽》不得不说我最近看的最有感觉的片子。
看片子之前,特意看了一眼简介,眼前就浮现了《恐怖直播》的画面。
两者相同点:都是社会底层,无处发声,最后选择通过媒体,挑战强权。
两位主播看似人前光鲜,背后都有差强人意的地方,最后都站在了弱势的一方,与强权做抗争不同点:《恐怖直播》的强权是政府,《金钱怪兽》的强权是金融巨鳄。
河正宇是一个人在抗争,克鲁尼是一个团队协助他抗争。
虽然此片没有《恐怖直播》节奏紧凑,动人心弦,但却出乎意料的看到了恐怖节奏中夹杂的温情。
科尔跟克鲁尼说其实你身上的不是炸弹,而是粘土;克鲁尼假借科尔挟持而替其挡住狙击手;兰尼在无警察保护下,笃定的扛着摄像机跟拍科尔与克鲁尼;罗布茨与克鲁尼拖延科尔时,彼此的默契与配合。
再想想最近发生的E租宝、快鹿等P2P诈骗事件,更具反讽意味
全程无尿点。
1剧情节奏紧凑,传达的现象深刻,有两个非常打动人的点:一,李声情并茂希望大家买股票救自己的命二,凯尔的死亡。
这两个小高潮极其精彩,合理的逆转,深深的触动2演员的能力,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非常精彩3金钱是怪兽,它会使人们因为对钱的狂热变得冷漠: 知道无法获利的付出即使可以拯救一条生命也不做,一条生命也就提供了一场Show,这,多可怕非常精彩的电影,五星推荐
原本可以拍得很激动的社会关注点事件,结果成了中规中矩的套路商业片,有老戏骨加持,即使有大BUG,讲故事的能力也差了点,就着节奏还是可以一看吧!
给三星前面15分有点心不在焉,20分后细节与紧张感开始慢慢有,笑点也有,反转虽有但你都能猜到,但bug是,事件一出,我个股票白痴都想着,这绝逼百分百是人为啊!!
结果还纠结查了这么久才给我证实,然后还没落实好,这点是大过,所以后出的惊喜就没,反思也欠就谈不上这是一部好片了,只是一部不太聪明的标准商业套路片有在前韩国《恐怖直播》的影子,但最后的真相亮相远不及韩版的深入坦诚,看得泄气,但这个结局却又是更接近真实生活的表象,恩,大多数的真实的生活最终是会流于平庸的最底层的老百姓真是又怂又善良,很窝囊,但又有着适时的勇气与牺牲精神,多可怜,多可悲的我们,在游戏制定者们的掌控圈圈内瞎折腾那些只无形的大黑手们啊最后想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其实,科尔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只是大多数的我们不自知而已。
我认识的一些开发商,他们每天在讨论的就是怎么找到足够的傻子来买他们的房子,关心的就是怎么把他们的房子包装成傻子们最会动心的调调。
我认识的一些股权投资管理人,他们每天在讨论的就是怎么找到足够的傻子来接受他们投资的烂的不知道怎么收手的项目,最好是最想从实业领域转型的手上有点钱又不知道怎么投的人。
是的,他们就是叫这些人傻子,可能你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还以为自己分析判断能力很靠谱。
一个接一个的套路,只是让傻子们深信自己的判断力超群,自己做出了睿智的决定。
当然也有做开发的聪明人又被做投资的当傻子玩了。
我不知道主播的名字Lee Gates是不是在影射另一个鼎鼎有名的盖茨,微软在营收高峰的时候一天能赚到的钱就是沃尔玛一年的盈利,是他绝顶聪明,还是让我们多付出了本来不值得的金钱?
我们疯狂追买苹果产品的时候,是不是为自己对教主的膜拜,多花了身为傻子才会花得冤枉钱?
肮脏的金钱。
生意就是生意,人天生就有追求利润的天性,《资本论》里面说,当利润超过百分之百,资本就敢杀人放火,把你我当成傻子来骗是不是还算温和呢?
我们把盖茨乔布斯马云奉为成功的圭皋,我们有又什么权利去批判开发商股权投资人,甚至股票培训老师呢?
片中所谓的黑幕其实交待的很含糊,IBIS当然认为自己没错。
我不就是打了个擦边球吗?
南非的罢工如果顺利结束,矿业公司股票如期上涨,8亿投下去带来40亿的回报,你们还会说我是骗子吗?
不是又要激动的膜拜我,把我当上帝吗?
为什么你们就这么没耐心,这么冲动呢?
Lee Gates其实也很无奈和摇摆,如果不是和科尔的接触让他有了一点良心发现,他当然也是对的。
电脑故障只是个借口,谁都应该知道,我只不过是强化了一下,为什么要来怪我呢。
良心发现可能是骗子们最后的救赎了,盖茨基金会每年捐出的数额也是巨大的。
而傻子们,砸门好自为之吧。
金钱是欲望,欲望是只怪兽,它侵蚀着社会,它吞噬着人,吞食殆尽。
而有趣的是,社会包含着某人,却与某人无关,它只会麻木无情地选择抛弃遗忘掉某人。
笑笑、哭哭、乐乐之后,谁又会记得呢……(你以为这是一部犯罪类型电影?
其实是喜剧片。
你以为是喜剧片?
其实是揭露社会现实的类型片)写于2017.6.17
信息时代,全民媒体,带来的是人与人的联系,还是人与人的疏离,虽然这层含义只被导演一笔带过,但是我觉得在最后5分钟还是表现得很深刻,黑镜第二季有过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场真人秀.再看当下中国的网络直播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你就会发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只不过在不断选择换台(当谁的观众).——个人偏激观点
内幕操作一直存在,被抓住的少之又少,内幕操作者在被暴露时,甚至不觉得自己是错的,是啊,挣钱有什么错,大家都这样做,凭什么我一个人错。
影片中所有的跟主持人有来往的公司,都存在内幕交易,所以在片中会有主持人呼吁大家都来买股票,股票就会上涨的情节。
事实证明,当市场力量被人为操控的时候,规则不再围绕经济实体的时候,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一个人无法控制所有人,总有一些利益不能被收买的人。
人为失控或者不失控,后果由股市的小投资者,由底层人民和中产阶级来承担。
这一切,quant们是不会考虑的,他们只是受雇佣的技术员。
但是如果真的回到这一融资方式的初衷,让市场力量去选择经济实体,让所有的衍生品支持生机勃勃的产业,quant们不再受雇与一个或者几个公司,而是为整个市场服务。
让投机被限制在市场实体的范围里面。
会不会更好,借一句片中的台词,也许我的想法很中国人,但却是最有效率的市场机制,但不是现实,突然想到一句话,弱肉强食,也许所有规则都会被这句话打破,公平?
从来都是法理假设。
整个影片中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情节就是Lee鼓动观众,让大家都买一点IBIS的股票,把股价哄抬上去解放Kyle也拯救他的生命,但即便是8块多美元的股价,最少买10股就是80多块钱,也并没有多少人买,股价扑腾了一下,上涨了几分钱,随即又跌回去了,只能让人不禁感慨上方套牢盘太重了。。。
这个想法也亏他能想得出来,在被人用枪指着的情况下,能有这个想法还是很让人惊叹的。
Lee问观众他的生命值多少钱,得到的回答就是就是股价扑腾了一下,不知道这只股票盘子多大,如果是大盘股,这么扑腾一下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这个情节想点出的还是生命价值的老话题以及人对生命冷漠的现状。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值多少钱或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就像哲学家柏格森讲的时间就是连续不断的绵延,而秒、分、时,日,年是人为划定的,而非时间本身的属性一样。
金钱的刻度本身并不是生命自带的属性,生命不是用来交易的,而是用来实现的,人只能是目标,而不能是工具。
这是从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生命的本质。
但这些人为的刻度也并非毫无意义,在诉讼过程中,在保险业、医疗业等行业,人为地给生命标上一个价格都是保障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给生命标上一个可承受的价格,按照人风险厌恶的特性,无穷大的风险必须配上无穷大的回报,而世上有什么事的回报是无穷大的?
没有。
所以人就不会去做那些可能导致一部分人死亡、却对整个人类有极大意义的事。
人就会畏首畏尾,而不敢去造飞机、造轮船、造房子,造宇宙飞船等等。
其次,人是社会的人,人不是孤立的。
资源是有限的,而金钱作为资源交换的媒介,恰恰象征着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生命如果是无价的,那一个人的生命对资源的占有也可以是无限的,而一个社会是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无限制地投入资源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人的生命也不能是无价的。
那么问题就在于“生命是无价的”这样一个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命题究竟可不可以为真?
我想是不能为真,因为你既然已经在用金钱的刻度来度量生命,不管度量的结果是有价或无价,其实已经堕入了现实的讨论范畴,而不是空谈理想,否则你不会用金钱这个度量衡。
一定是面临着现实的问题,才会将生命与金钱联系在一起。
既然是现实问题,那么一个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命题自然是假的。
另外一点让我最感觉悲哀的就是这部影片和《恐怖直播》的两个受害者的唯一诉求就是让责任方承认错误。
弱者的复仇方式是向内求,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更确切地说他们不是复仇,而只是讨个说法。
他们自知无力改变世界,所以只能退而追求内心的平衡,只求对方一个道歉,类似于阿Q;强者的复仇方式是向外求,改变世界而不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超人”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者而不是遵循者,“超人”已经到了一种“从心所欲”的境界,他们所认为的和所做的的就是道德的,正确的,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价值观输出,而非向内求纠正自己,强者的复仇类似于马云投资百胜→_→。
复仇就要从对方最关心的人、事、物下手,而不是从他们最不关心的人、事、物下手,例如良心,更不是从自己最关心的事下手。
要求对方承认错误貌似是一个简单的诉求,表现了主人公淳朴的品质,也侧面烘托出了资本家的罪恶,但这实质是一种口舌之争、意气之争,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
提出道歉这种要求恰恰证明了主人公loser的品质,也侧面烘托出了不是资本家太狡诈而是有些人太傻太天真。
既然抱着一拼两亡的决心就要有点一拼两亡的样子,不杀一儆百不足以解决问题。
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复仇方式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格局。
《金钱怪兽》是档颇为奇葩的财经类节目,主持人利更是个浮夸自恋的老男人,就在利吹嘘的股票进入大跌的阶段,一个叫科尔的小股民爆发了,他带着炸弹潜入了利的演播室,当着直播的千万观众讨个说法。
利这个水牛皮不上税的遭到了报应,而另一个牛皮大王侥幸的没来。
睿智有义气的导演帕蒂带领整个节目组斗智斗勇的拖延了半天,疏散群众,报警,派人去找幕后答案,甚至找来了科尔怀孕的女友,不成想,女友非但没有好言相劝,还是个猪队友把科尔骂了个狗血淋头。
原来这个勇猛的科尔并不像自己所说的,为了被骗的公众来惩恶扬善,为正义献身,他不过是个贪婪又点儿背点甚至不会做炸弹的胆小鬼,真实面目就这样被直播揭穿,人生也真是艰难无望了。
影片还打脸的是利,被挟持的期间利想到个弥补科尔的办法,动员所有观众众筹抬股价,而当他动情的问出,“一个人的命值多少钱,我的命值多少钱?
”时,只见刚刚变红的股价骤然又绿了,是的,公众并不喜欢他们这些有钱人。
更讽刺的是,事情查来查去,并不是埃比斯公司说的电脑故障,设计交易程序的设计师说,无论数学公式还是电脑都不会出错,出错的只会是人。
我们早就该想到了,不是么?
如今的时代,金钱成了那个最闪闪发光的梦想,有钱就会有一切,就能达到人生巅峰,像上帝一样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是,金钱可以满足很多欲望,特别是在今天越来越快越高效的时代,也让人产生了挣钱很容易的错觉,人们容易相信美轮美奂的幻象,一旦尝到甜头就会倾其所有,恨不能杀鸡取卵般挣个钵满盆满,然而没有什么财富是轻易得到的。
股票就是场赌博,总要有人输才会有人赢,并不能所有人都赢。
所以当科尔的女友劈头盖脸的骂下来时,所有因贪小便宜而痛失所有的人是不是和科尔一样哑口无言,懊悔不已,是啊,如果不是自己太贪心,又怎么会输的这么惨。
话又说回,贪心是贪心,欺骗是欺骗,金钱的游戏不就是贪心魔鬼骗群贪心小鬼么,越是贪的人越懂人们贪的心理,尤其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不会适可而止。
埃比斯的总裁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伪君子,被枪指着头都不认错,炸弹都穿上了还满嘴诡辩,但有一点他说的没错,法律确实拿他们这些无耻混蛋没辙,你想杀了他却被警察枪毙了,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的。
记得《无间道》里黄sir讲他刚入行那天,师兄被小混混打死,没过几年小混混出来了却当了老大,他说,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的。
世界的对与错用狭小的法律衡量就可以了么,由人们自己制定的法律真的能约束住人性的阴暗面么?
最近对金融题材比较感兴趣,所以来看了一下。
不得不说,一直期待的皆大欢喜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虽然我知道肯定不会的)。
没办法,现实中的资本世界总是残酷。
一个底层小人物的身世不足以翻动属于资本家的游戏海洋。
我们始终是韭菜,终究还是要被资本家割掉。
就像这个故事的结尾,市场上的资本家们还是在如往常一样在股市中进行操作、看戏的人们也回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中、本以为会与凯尔结尾精神羁绊的主持人利,也重新沉浸到节目收视率上。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在这最后的画龙点睛上很到位(最后采访摄影师那里如果导演是想歌颂一下摄影师这个职业的话那就真的很开心哈哈哈哈)。
其次,本以为会是像《导火新闻线》(没记错的话)一样,在一个演播厅里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意想不到的是还出了外景,这个行径也是出乎意料的。
这个片子单靠故事情节支撑起来,没有华丽的画面也可以很优秀。
就这么多吧。
为什么别人家的片是情节越看越高潮,本片却是越来越低呢? 毕竟我们连没有证据,最后用话语诈出背后事实真相的情节都见过了,还会为一个罪犯用个假炸弹讨一句“这是错的”然后就义而感到激动么?不是秋菊打官司好不。
一个小人物的悲剧。
太狗血了,一个电视栏目要是真这么能,《聚焦》里的问题十五分钟就能解决。
对老司机来说这简直是个牛牛车!开车的假装很high的样子,不知道被枪指着的副驾驶分分钟都要忍不住笑了出来。最可怕的却是漂亮的CCO的OFFICIAL BULLSHIT...
奇怪的是,开始时我同情投资者,结尾时我却认同运营者,而事实是,我们都太贪婪了。
没有大家评价的这么低分吧...不错呀其实...而且穷人真心都是又窝囊又善良,刻画得比较精准我觉得
远离江湖骗子
没意思。。。
电视行业的下行催生了这种题材,新媒体在这个交杂之际还是充当了围观起哄的角色
简单总结:希拉里在好莱坞最厉害的支持者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年度桑德斯宣传片。
凯尔被击中后,让这场真人秀的围观者也就震撼了不到10分钟,10分钟一过,人们低下头继续进行自己的事情,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精明的,再惨烈也和自己的人生无关.....就像结尾的恶搞视频,笑笑之后,谁还记得凯尔.....
这种类型片拍得不痛不痒充满说教
中国的上市公司更无良,谁来拍个电影揭露一下?
过时的行活。
不懂股票金融, 还是看完了..
娱乐至死+《监守自盗》,炸鸡叔是惊喜,and本作中奥康奈尔很有几分像汤姆哈迪啊
绑匪的口音真好听!
看不下去,不至于,动机太弱。
普普通通
又是一部因为场景省下不少制作经费的电影,开挂的导播说世界有光就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