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仍是朋友
Enklava,飞地,Enclave,Енклава
导演:戈兰·拉多万诺维奇
主演:菲利普·舒巴里奇,丹尼斯·穆里奇,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安妮卡·多布拉,米奥德拉格·克里沃卡皮奇,戈兰·拉达科维奇,昆·拉杰萨,梅托·约瓦诺夫斯基,米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德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德语,阿尔巴尼亚语,意大利语年份:2015
简介:在科索沃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只有十岁的Nenad和他的父亲、爷爷,还有东正教的牧师和30岁的教师几个人在这里生活,Nenad是学校里唯一的学生,每天都由维和部队的车辆把他从父亲的农场送到学校,Nenad渴望有同龄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一天,他从装机车的缝隙看到了两个与他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其中十三岁的牧羊人Bash..详细 >
以Nenad的所有视角来讲述这个残酷的故事,宗教和族裔的差异以及历史纷争让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生来就成为死敌,他们唯一的桥梁是欧盟的调解。两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都懂得浅显道理,成人却并不明白。有点可笑。
用儿童视角去展示战争一向动人,这不也不例外,三星半。
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纯真而美好啊!没有仇恨,只有单纯的友谊。
飞地(Enklava)这个词放在科索沃的语境下立马就有了戏剧冲突,宗教和族裔的差异以及历史纷争让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生来就成为死敌,他们唯一的桥梁是欧盟的调解。单纯的儿童视角和富有强烈对称美的影像语言看上去都饶有趣味,但整体难免有简化矛盾的嫌疑,直到最后谈到归属感才逐渐明朗
自科索沃战乱之后,西方媒体就一直不喜欢塞尔维亚人,这部新片就是关于这个被西方媒体因为偏见有意无视的群体,对此导演也表达了对西方媒体这种偏见的不满。也不是媒体的立场问题,这是政治问题,对于那些被遗憾的弱势群体里的普通人,导演用10岁基督教小孩的视角展示这个偏见问题的荒谬。★★★★
补。
仇恨易结不易解。两个本无私人仇怨的孩子之间尚且如此,往后世世代代的人民又将如何,世界上那么多互相冲突对立的民族之间又该如何,这是电影无法给出答案的。
当突然放置从未接触过的文化 习俗 地缘背景下,一块领土 一个民族 一些人的命运 一些小孩的童年,带来的感受,惊心动魄
终于,他交到了来自敌对民族的最好朋友,却被同族的孩子们叫做阿尔巴尼亚人。民族和战争本来都是成人为了利益和矛盾刻意创造出来的,而后果却要让孩子们去承受。
科索沃战争的根源也是阿尔巴尼亚(穆斯林)和塞尔维亚(东正教)的矛盾。由民族产生的战争问题,很容易就“标签化”,从而不问你的本质是谁,而靠教派划出的那条对立线。对塞尔维亚人来说,科索沃有无法调和的民族矛盾,残酷的战争,但也有家,离开那里,他们就只剩下难民的身份。
啊就记录下来去年看得惹
本片其实适合作为电影课的分析素材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对立关系 说是对立 其实有的是矛盾 有的只是单纯的对比
045/2016
政治倾向太明显
纯洁的心灵不应该被战争的仇恨所玷污
不了解科索沃的那段历史,看过才知道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矛盾,故事讲的一般,小男孩演技不错,矛盾冲突没表现好,结尾和解也有点刻意。6.8分
战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磨难。更是错误。
战争带来两个民族的恨,这里通过几个孩子的视角来表现。小男孩孤独的心灵,就像是塞尔维亚人急于想让世界接受一般,国家政治我不太清楚,或者再说政治问题有些过于装叉。前40min其实想给五星,但中间有一些邋遢,结尾和预料的大体一样,戳中,再见仍然是朋友!一项不太喜欢沉闷,但这部值得四星!
不太喜欢这种画面风格吧
科索沃战争后两个民族的斗争带给小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