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小豆太可爱了。
细节决定成败,中国动画片甚至中国电影缺乏的就是细节的刻画。
有一个包袱抖得绝了,一个小豆吃了某种可以变轻的药剂从天窗飘了出去,埋下伏笔。
第二天,一个房子的远景,小豆飘过……火箭向月球出发,途中小豆飘过……最后反派在月球上高歌,小豆飘过……以下与电影无关。
今天去坐轻轨,看到几个农民工兄弟姐妹不会用车票被困在检票自动门外面,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油然而生。
不过谁没有第一次呢?
遥想当年,第一次乘坐地铁,我也不知道这玩意怎么弄,不过我冰雪聪明,就像黛玉初进贾府,对各种规矩细心观察然后假装轻车熟路,避免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
后来农民工兄弟姐妹终于通过了检票口,但是他们走错了站台,我没有出声提醒,因为他们都是抢座的竞争对手。
卑鄙呀
首先,格鲁的人物设定是个坏蛋;但是从片头看到片尾,谁会觉得他是个坏蛋?
的确,他到是想成为一个坏蛋,想做出不凡的成绩来成为一个鼎鼎大名的恶棍。
于是乎,他设计出一个惊天的大计划:偷月亮。
但是,偷归偷,他的心却根本不属于一个坏蛋。
为了偷到他计划中需要的收缩枪,他领养了3个可爱的小女孩。
作为一个恶人,他本应该非常容易将这三个孩子玩弄于股掌才对,但恰恰相反,这样一个有头脑有势力的超级坏蛋却很快就被三个小孩子驯服了。
一边是故作凶恶的恐吓,另一边却是肆无忌惮的玩耍搞怪。
客厅被弄得乱七八糟不说,晚上还要被逼给这些小家伙讲故事。
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凶,我们不怕你!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那座叫做女孩之家的领养中心,在那位衣冠楚楚的女士面前,这些孩子却是那样的服服帖帖,眼神里透露着恐惧。
这是为什么?
难道可怜的格鲁作为一个职业坏蛋,其威慑力却还不及一个在公益部门上班的女士吗?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孩子们敏锐的心灵清楚的察觉到,在虚伪的外表下,谁是好人,谁才是真正的坏蛋。
然而,格鲁一开始却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
他确确实实试图去做一个坏人。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童年梦想?
成长经历?
爱情挫折?
不管如何,有很多可能,我们不用去深究。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心中充满了善良。
这个情形倒很值得玩味。
像现实中。
在小时候我们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见识的增多,这些标准开始变得复杂化。
而当我们逐步介入这个社会时,心态会慢慢发生变化。
昔日那个天真的孩子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包含世故,争名夺利的心。
“人不狠,站不稳。
”如果不能心狠手辣,恐怕就会像格鲁一样,连3个小女孩都管不住。
还何谈去做成什么大事业?
于是乎,“好人”一词不知在何时开始变成贬义。
“坏”成为了大家争相攀比的新指标。
连姑娘选男朋友都尽量去选bad boy,故而大家都在努力的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坏蛋”。
但是我们真的是坏蛋吗?
或者说是所有人都适合当一个坏蛋吗?
我看不见得。
正像三字经中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念。
只不过是被嗔心,与经历给慢慢的埋藏了。
只不过有人埋的深,有人埋的浅。
当我们面对一只被轧断双腿的小狗,当我们看到一个将要病死的老人,我们的内心总会有怜悯之心。
虽然程度不一样,但多多少少会有。
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但是,有的人不去察觉这种本性,反而继续背离它。
使自己变得冷酷无情。
而有的人,却能被这种本性融化。
就像格鲁一样,当他被小女孩的眼睛盯着时,他被自己的本性给融化了。
但是,与受人尊敬的好市民们不同,格鲁依然是一个坏蛋,他开车不遵守泊位法,屋子里全是可怕的非法物品。
但是这能证明什么?
能证明衣冠楚楚遵守法纪的女士绅士们比格鲁的心更加善良吗?
或许他们的行为更加得体,但他们却不一定能接受善性的感召。
就像游乐场射击的那个工作人员,虽然他也是为了谋生,但他却完全可以对小姑娘那双期待的大眼睛视而不见,赤裸裸地用鬼把戏让她们永远赢不到奖品。
这样,作为坏蛋的格鲁当然看不下去了,于是乎,他使用出他那坏蛋的手段,来帮小女孩赢到了他梦寐以求,也应该属于她的奖品。
相比于那些表面上仁义道德,背后却丑态百出的人。
我觉得,格鲁才是更加高尚的。
我情愿做这种人,做一个为小女孩赢得奖品的坏蛋。
看了一部很欢乐的电影,决定写一个很欢乐的影评,估计没什么营养,恩。
按照文老师的理论来说,这个动画片是不错的。
因为在一开始,激励事件就出现了,一个偷儿偷了月球,而这个人不是G,于是G作为最伟大的偷儿要偷月球。
这个事件出现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到过去。
然后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场景不断变换,恩,最后……事件叙述毫不拖沓,恩,是个很好的故事。
按照某人大博士的授课来说,无疑片儿中体现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成分,主流意识形态的输出,如勇气啊,爱啊等等,让我们用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一下,当然,不能局限于一点,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的什么观点啊也可以用一下,重要的是有知识地图。
按照某无聊文化批评老师的理论来说,这个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G从小不被母亲看好,自卑情绪一直积压在潜意识之中,偷月事件是潜意识压抑的集中爆发。
还有什么女性主义啊,那个女士被骂驴脸等等停你们很无聊,很无聊统统见鬼去吧很简单的事儿不要搞得那么复杂我承认,这个片儿人物设置很主流,故事情节很主流,笑点很主流,原谅我用主流代替俗套,恩。
最后以大团圆的结局结束,很好莱坞。
不过,很欢乐啊,还不够吗?
片儿从名字到一开始的一段儿就抓住了我谁骨子里不卑鄙,谁敢说自己毫无恶念,谁敢说当别人欺负你伤害你的时候你就不想踹他两脚?
至少我不是这样我也很卑鄙有好的东西我想到的不是孔融让梨什么的,先拿到手再说有人排队在我前面的时候,我也想把他们全部干掉,然后成为第一个。
就像高中考试的时候,被排名,然后就想啊,如果我前面的人都GAME OVER了,那我不就是第一了,欢乐死了。
有别人的狗在我身上蹭在我的院子里拉屎撒尿我也会有一把掐死它的冲动,而不是一脸和善满面春风的跟对方说,啊,没事儿,狗的天性。
有了车我也想体会飙车的快感,超过你,超过你,停车的时候把周围的车统统踢掉。
虽然我没车的时候会想,你丫有车了不起啊,但是有了车我会想,恩,有了车我就是了不起,嘎嘎,特别是一辆造型帅气尾部喷火的车。
矛盾了。
总之,片儿一开始就体现了人性的阴暗,配上欢快的音乐,一边自嘲我是个卑鄙的人,我是个卑鄙的人,一边快意恩仇,很欢乐的节奏,我是很喜欢,很适合我这种内心有无数阴暗潜能的人。
无厘头的情节偷金字塔偷月亮世纪神偷只有米国人才想得出来吧,不一定,日本人也可以,不过日本动画通常比较温和,不会表现外星人入侵而是拯救地球之类的看到金字塔像气球一样瘪了,我内心的气球却逐渐鼓胀了起来还有什么不敢偷?
偷月亮,更简单,有了激光缩小机和火箭,Yes ,We can!经历了重重波折,终于偷到手,完成欲望目标,对,欲望目标,你懂的还有就是你以为G的设备已经很齐全,没有想到还有V在那里等着你,它的家是红果果的V字,我相信那代表胜利,无处不在的监控和导弹,多到眼花缭乱,只不过好像有点儿笨,具体怎么笨你就不要问我了,自己看好了。
偷过来,偷过去,偷你的,偷我的,互偷,当你看到G辛苦弄来的月球给V的时候,心有不甘啊,于是编剧恰到好处地安排月球开始变大,不忘一个把小机器人变回来的伏笔,真是太棒了。
它或许是想说,偷来的就是偷来的,不管你以多么正大光明的理由,还是会丢掉的。
遂想起微博上一句话,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东西是不是属于你,那么就放手,让它走,如果它还会回来,那么,它就是属于你的。
月球,是回不来的。
小机器人嘴里叽里咕噜不知道说的是哪国语言但是黄色的皮肤,或单或双的眼睛,还有各种欢乐地动作,哎呀,我怎么就那么喜欢你们呢,太喜欢了比如一个家伙坐在复印机上,出来一张一张的纸,上面就是一个一个的屁股,哈哈,太有爱了最喜欢的就是再V家的巷道里,一个家伙抱住另一个家伙的屁股晃了又晃,于是,它亮了,亮了,你懂那一瞬间我的心情吗,昏暗的光简直照到了我的心里。
更不用说诸多小细节唱歌的你们,拿出1美元2美元的你们,陪三个姑娘玩儿的你们,抱成团儿抓住G的你们,叫我说什么好啊其实没有了语言的冲突,交流变得更容易进行了,没有了谎言,高兴就是高兴,笑就好了,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打起来就好了,率性而活,你敢说不好?
不用勾心斗角斤斤计较,你敢说不好?
是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了媒介会更好,其实你关心的从来不是世界,关心的只是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
V我一开始真的以为你是年轻有为的偷儿,你的创意和技术无人能敌,你年轻。
虽然看到你发明的东西我表示质疑你是如何偷到金字塔的。
但是,我错了你爸爸是李刚。
当情节发展到银行行长原来是V的爸爸的时候,我脑袋里立马冒出来这个句子。
这个世界果然是不公平的。
你费尽心机想出来一个计划却得不到贷款你和许多人通力合作却被一个他比你年轻的理由打败你的努力没有人看到你不被接受你不被承认可是这个世界又是公平的违背规则的人取得的从来不是胜利只能是苦果,如果我们姑且承认规则是合理的话不属于你的从来就不属于你,你只是短暂的使用者就算你得到再多,总有一天会消失,原因太简单也只是因为你自己我们到底是应该恨这个世界还是爱这个世界?
不能忽略的是V只是个孩子导演很有人文关怀的塑造了这一点尽管他的家很豪华他技术很高他爸很牛但是他喜欢吃薯片和可乐打游戏他喜欢吃饼干他喜欢音乐,就算被流放到月球也依然跟着飘渺的音乐翩翩起舞你说,什么改变了他?
本应该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孩子,被什么摧残成了这个样子小小的心里装不下太多的东西,而赢字始终太重父母之命,体制的高墙,究竟将我们变成了什么样子V,是不是未来的我们?
G很有爱尽管很坏,但是有爱心会和孩子一起打打闹闹,做饭,讲故事,还有Good-night kiss有自己大大的所谓目标最后也明白要的不过是平凡人的幸福转变不算突兀,也会有反复,玩却附和刻板印象的要求嘛其实他小时候也是一个渴望认同渴望爱的小孩子只不过,唉以上或许里题目很远,但是题目才是我想说的岔开一下,写了以上,我突然想到Obama,你懂的。
不可能的美国梦,yes we can ,一元一角的凑齐制造火箭的经费,呀,完美的契合,恩。
又跑题了。
我想说孩子是被派来拯救大人的一开始也以为这个不过是展示创意和神偷技术的舞台,但是当三个女孩儿出现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变化。
卖童子军饼干,这或许是美国小朋友都有的记忆吧。
还有,还有,情节就不赘述了,看过想到一句话孩子是被派来拯救大人的小孩子很单纯,他们不会想我要偷个金字塔制造轰动效应也不会想偷个月球赚很多很多钱。
他们要的只是有爸妈有床有游戏有睡前故事有晚安吻的生活,多简单,他们想被收养,他们想像着爸爸的样子诸如此类。
特别是小小的阿格雷斯,愿望就是要一个独角兽啊,吃糖啊,玩过山车啊之类的,那眼神让人无法抗拒。
这欲望目标,不好么?
里面有一个博士最后说自己发现了XXXX定理,就是说激光缩小的物体越大,它的缩小时间就越短。
欲望也是这样吧欲望目标越大,越难满足,快乐越小,欲望目标越小,快乐就越多后者根本不是欲望,就是一颗童心,不要太多的东西,也装不下太多的东西,好吃好喝好玩好好睡觉每天看到亲爱的爸爸就够了我们呢,要的是不是太多?
小孩子们在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G心中的温情和童年记忆被三个孩子唤起,不再是冷冰冰地想着偷什么制造什么,而是怎样制造贩卖快乐。
他会读故事,会做饭,会陪孩子们坐过山车,会写一本故事书给孩子们道歉,会说晚安,会有Good-night kiss。
当他最后关门要出去的说,我默念,他一定会回来的,会的,会的,果然。
所有的小机器人都像有了生命,不再是刻板地工作者,会欢笑,会游戏,会互相帮助,带动影片的一个个小店出现。
孩子不会说我帮你你给我什么,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将小猪扑满递给你,告诉你,你可以用这个,尽管里面只有一两个硬币。
但是这种分享观念会传递给大家啊,所有人,所有人。
小孩子讨厌你的时候,不会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就是我讨厌你,就是这样而已,多简单的表达。
而你也会在与小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你要的不是站在世界顶端,叫着I conquer the world ! 而是一个人脉脉温情的对你说I love you所有的力量都抵不过这一句温柔是的,这温柔的力量一瞬间,抓住你的灵魂,抱紧你,对你微笑小孩子们是被派来拯救大人的他们的单纯、天真、爱恨他们小小的被爱的心愿无论你多卑鄙,多邪恶,多忿忿不平这个世界都会被感化或许你看了之后仍会做回那个复杂敏感阴暗的自己至少那么一刻,你是阳光的你是被一种鼓胀的又或许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了内心以上很拖沓,我知道会变成这个样子不过我写的很欢乐希望你不会看的很痛苦小孩子是被派来拯救这个世界的而我,也想天真简单而单纯的看这个世界并在其中生活终其一生或许要的也不过是睡前有个人给我读个故事,跟我说晚安,给我一个GOOD - NIGHT KISS ,对我说一句,I love you 如此而已
这是一部评价很高的动画,貌似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的黑马之作。
但是看完之后我认为不如预期。
剧情俗套不要紧,关键是要打动人。
《卑鄙的我》的剧情背景构架一点也不俗套,一个恶棍自诩为世界首恶,当他发现金字塔被后起之秀偷走之后,决定偷走月亮以正视听。
这样一个满有创意的故事背景,本片却主打美国动画的传统家庭亲情牌,走的还是10年前煽情的老路子,情感的度拿捏的不好。
除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外,没怎么打动我。
不过全片的整体的水准还是不错的,想象力也还不错,虽然并没有多少惊喜。
相信所有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黄色的小东西,有的两只眼睛,有的一只眼睛,数量庞大,性格温顺,说着听不懂的鸟语,勤恳工作,被任意蹂躏当做小白鼠做实验…… 恰如豆瓣上一位朋友说的,好像就是中国人的写照。
虽然不至于让人拍案叫绝,但绝对是本片最生动的一笔。
它们就像《马达加斯加》里的四只企鹅一样,喧宾夺主,成为了影片的主角。
游乐场那一段处理的也比较生动。
过山车应该是全片视觉效果的高潮,制作者对过山车的体验很有研究,关键是看不见前方的路和巨大的落差,以及速度感,这几点都做的很好,这一段也比较激动人心。
再有就是本片作为影坛新锐作品对经典老片的致敬了。
我觉得应该算致敬,不算恶搞。
主角床上醒来,发现被窝里有一个玩具娃娃的头吓得大叫,这个明显是《教父》的桥段;在影片高潮两架飞行器之间的绳索动作戏,明显是《空军一号》;一个小姑娘被关在漆黑的衣柜里,连同衣柜的款式都来自《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有一些《出租车司机》的著名镜头,以及李小龙的动作招式等等。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卑鄙的我》的另一个译名叫神偷奶爸,这比较容易让人想到动作明星范迪塞尔数年前主演的那部《神勇奶爸》—堂堂一个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顶级特工竟然沦为了跟奶瓶尿布打交道的小男人。
同理,《卑鄙的我》将这种反差延续到一个“卑鄙”的阴谋家身上,让怪叔叔遭遇小萝莉,而且好事成三,是到了回头是岸的时候了。
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具备了若隐若现的黑色意味。
试想将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反派形象塑造成兼具教化意义且健康向上的男一号是需要很强的颠覆性的。
动画作品青睐于性格有缺陷的角色,因而才能引导出成长的心灵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普世主题,尽管这位年龄稍大,但依然孺子可教也。
这位卑鄙的我,一个科学怪人式(科学家在众多电影当中常年位居反派)的家伙在一开始横行霸道的显摆当中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或有害的勾当,顶多就是将我们可能都有过的想法用戏谑且符合他科学天才的方式呈现,跟那些典型的反社会反人类大坏蛋保持着距离。
甚至就连他那个偷走月球的惊天大阴谋都一并成为娱乐观众的过家家游戏,而其动机本身也是很小家子气,哪有征服世界唯我独尊的豪言壮语。
从他造型上的头重脚轻来看就颇有种外强中干的意味。
面容让我想起《料理鼠王》里面瘦削的美食家,不过少了几分尖酸,多了几分厚实。
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来看,这部动画作品的确更倾向于幼龄化。
可惜的是,影片虽然开启了一个坏人唱主角的局面,渗入了黑色的犯罪元素以及随之而来的嘲弄式的笑点,但很快随着怪叔叔跟萝莉逐步深入的交流(介句貌似挺邪恶的),萝莉们可爱极致的一颦一笑溶解掉每一颗哪怕坚如磐石的心。
温情的过度泛滥又再一度不请自来,淹没掉开头鲜有的那点生猛劲头。
模式化的人性回归颂歌开始奏响,一切又归复于波澜不惊的步调,最终不功不过大功告成。
尽管影片是逃不过温情的漩涡和俗套的陷阱,但其所创设的世界尚是可圈可点。
跟我们习惯的皮克斯梦工厂两家很不同,更追求风格化。
古怪,不协调,不合逻辑,但其实又跟整体的造型很吻合,不十分注重实感,转而去追求异想世界的极致。
《卑鄙的我》以黑马姿态在北美获得票房成功,更深远地说便是环球在动画领域的扬眉吐气。
环球首次在3d领域出手就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影片续集早早上马,似乎前路一片光明。
《卑鄙的我》自有其想法独到的优势,又有其过分依附主流模式的一面。
噱头过后,何如支配和应对余下的部分,是继续以可爱去装点,用甜腻的感情去灌溉或是想方设法在铺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那就要看你今后的选择了。
毕竟一次偶然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
在这部有趣的动画片中,原来所谓的“卑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对于片商而言,这个片名都是最佳选择,因为正话反说往往比平铺直叙更有力。
其实这个卑鄙的格鲁一点都不卑鄙,充其量只是一个有些顽劣的怪人而已。
他的所作所为,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返璞归真”,在剥开身上的那层属于社会属性的外衣之后,你我都像格鲁一样,有一种赤裸裸的“坏”。
《卑鄙的我》的影像世界是一个被部分异化的世界,在按照正常逻辑运行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正常的地下世界,这里有坏蛋银行,有神通广大的窃贼,还有为了勒索世界而建的庞大的秘密工厂,但是这样两个格格不入的世界体系却以一种难以为人所察觉的形态存在着,这显然和人身上经常出现的性格思想的双重性相对应,而我们的这个世界也总是在好和坏之间不停摇摆,唯一的区别的在于,摆向坏的那一面的时间和范围往往因为要被人类社会自身的修复能力矫正而相对较短较小。
这种异想天开的做法无疑是非常适合用动画片来演绎的,也只有动画片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以坏蛋面目出现的格鲁先生首先也是一个需要为生存而奔忙的人,他的工作就是需要通过从坏蛋银行贷款来为他的偷窃行为注入资金,他们偷盗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勒索,他们偷盗的目标是金字塔、长城、自由女神像甚至月亮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电影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地在动画电影中则可以轻松做到,而且过程还要保证趣味性和娱乐性。
和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我想动画电影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用柔性和感性来展示这个世界,哪怕是丑陋的那一面。
很少有动画片直接赤裸裸地展示人性中可怕的那些东西,我们看到即使风格阴郁如蒂姆.波顿的动画也从未有过触目惊心的场面,由此,如果说电影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那么动画电影则是最可爱的哈哈镜,以调侃说世界,以戏谑论人生,以快乐怡心情。
《卑鄙的我》正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样正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来创造故事的典范,将现实世界中拿不到桌面的反社会行为进行解构和异化,以夸张的手法说明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道理:高尚也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但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强大商业属性之外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从来不说教,即使说教也让你感觉不到,以《卑鄙的我》来论,这其实明明就是一部叫人向善的电影,却以流畅的节奏、搞笑的情节和夸张的角色,将所有说教的成分化于无形。
中国古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恶易,向善难,试想一个如格鲁那样的顽劣分子,是很难去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的。
但是这部影片通过三个孤儿院的孩子的介入,以稚嫩的童心去抚慰格鲁扭曲的心灵,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触及他心中那柔软的部分,当格鲁以“高尚”为武器时,就彻底战胜了从前的那个“卑鄙”的自我。
于是,“高尚”在这一刻,在动画的世界里,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当一个行为卑鄙的人举起高尚的大旗时,他的内心也会变得快乐。
当然,格鲁其实并非一个真正的卑鄙者,他只是一个愿望得不到满足,缺少关爱和赞美的可怜虫而已,他的行为折射出很多人身上的人生创痛,在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创痛就可能发作,其结果往往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自伤自怜,进而的结果是走向极端,和社会对抗也和自己的本性对抗。
《卑鄙的我》之所以能对人有所触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源于此,每个人身上都有“坏”的一面,而“使坏”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治愈它的最好良药就是爱。
人们常常说“大爱无疆”,温暖的爱的确有这样的力量,而这就不仅仅存在于电影中的了。
付出一份关爱,就有机会让“卑鄙”变得“高尚”,这是肯定的,但取决于有多人愿意去做。
一部好莱坞量化生产的动画电影,整体效果中规中矩,本以为在体裁上有创意,原来依然无法逃出旧有的窠臼……电影以恶人和偷盗为主题,然而经过处理后,恶人也并未多恶,这是首先对反传统创意的消解,最终主人公因为爱,以恶治恶,亲情的大团圆又回到传统轨道,并忽略了影片中的那些“卑鄙”,如此看来,这部电影的架构真是弱爆了……电影的二元对立看似模糊,实际上内藏清晰,主人公从小没有父爱,他有的是一个恶魔母亲,这是他成为坏人的内动力,也凸显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在电影前半部分,博士扮演了男主人公的父亲,他不断设计科技产品,帮助主人公偷盗,而当主人公为了偷盗领养三个女孩后,他的父亲身份被询唤,他开始转移自己的阙如,而博士破坏了父女的共处,这是本片的转折点,主人公偷盗月球并赶去看孩子们表演,此时他的身份已经转换成父亲,因为这种转移,他的残缺变成圆满,由此他变得强大,可以对付之前一直无法匹敌的向量,这种逻辑设计维护了传统的套路……电影的亮点是那些黄色豆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可爱的弥补了电影诸多不足和硬伤……
一个邪恶卑鄙的家伙,最后变成 了一位超有爱的奶爸?
笑点绝对 是足够了。
《神偷奶爸》能够票 房大卖,正因为胜在“简单”二 字,辅以可爱的小杂兵,童言无 忌的对白,在孩子们萌萌的眼 中,阴谋再大也不过是场游戏。
这部电影成功的元素很多,比如 里面可爱的黄色胶囊机器人(动 画制作),比如频频爆出的笑 点,就连出片尾字幕时那些“小 黄人”都让你不忍心离开,那还 等什么呢?
为这部电影鼓掌吧!
其实我们都爱童话,只是长大后 忘了而已。
而 而格鲁偷的那个月 亮,我倒更相信是送给三个小女 孩的。
一开始看男主角长鼻子英语又不标准,以为是神马犹太人,后来一想TBBT里Howard英文还是蛮溜的;虽说听到r的大舌音趋势,可也没想到会是个说西班牙语的。
当Gru问收容所胖女人会不会西语得到否定答案以后,他形容对方的长相就像是donkey,可是那肥婆想当然的以为把她赞成花儿了,脸色一转立马神采飞扬,这一下子把我笑喷了。
Gru的后援科学家是英国口音,Gru是西班牙裔(看他和他娘的长鼻子才慢慢发觉真的很板鸭)。
银行家最初一口英国腔,后来暴露身份是脑残小偷的爹以后隐约感觉俩人就全部改成美国腔了。
难道这又是一次美国佬借助电影自我讽刺么?
因为父子关系而放出巨额贷款,年轻小偷的自以为是和头脑简单,穿着一身睡衣却始终强调是热身衣,拿着乌贼枪食人鱼枪穷开心。
那些黄色的胶囊小朋友,某些时候的话很像是语法错误的西班牙语,比如在递给Gru演出票的时候听起来近似于para tu,哈,这样理解的话他们真的可以是Gru的表亲耶最后看到演员表,脚本故事看作者名应当是讲西语的人,Sergio Pablos,也或许是因此,而安排了闪闪发亮的Gru带有了板鸭语口音吧。
故事情节很老套,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影片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天才神偷由卑鄙到慈爱的转化过程,三个小萝莉让一个看上去卑鄙的想要“偷天换月”的大盗格鲁忙乱得不可开交,同时也在不自觉的付出中感受到浓浓父爱,净化了内心世界,并且与大家齐心合力消灭邪恶势力成为真正的英雄,还抱得美人归,好人终有好报。
大盗格鲁的形象和影片的另一个名字《卑鄙的我》很贴切,比例严重失调的身体、阴郁的表情、恶作剧的讨厌行为为后来他成为温情奶爸做了对比铺垫,欲扬先抑。
但是如果细心你会发现,格鲁的行为虽然很讨厌,但是没有很强的杀伤力,不会伤害到具体的某个人,而他的卑鄙行为其实是早期的英雄主义让他迷失了方向,以致离真正的英雄越来越远。
盗取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偷取拉斯维加斯的自由女神像和埃菲尔铁塔等“壮举”足以显示他的天分,可他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盗取月亮。
谁知计划被银行行长的怪咖儿子向量打乱,格鲁的大盗声誉受到严重挑战,在争斗中格鲁力不从心,只能借助三个卖零食的孤儿来夺回缩小器。
格鲁战胜了怪咖向量,但是却被三个小萝莉缠绕着、改变着,他惊奇地发现“亲情”这个本来很陌生的词语在他的头脑中逐渐生根,抛之不去。
此时,格鲁的英雄主义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观看“女儿”的演出、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为孩子带来快乐也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当然战胜邪恶、给人类带来光明更是英雄之举,应该作为一个真正的英雄的毕生事业。
看来,让格鲁这样的“卑鄙小人”蜕变成为真正英雄的最根本动力也是最大的动力就是“亲情”,亲情无坚不摧,亲情可以拯救世界。
当然第二部导演还应广大观众要求(我自己想当然)让孤独的格鲁找到一位心上人,这一过程也颇具007色彩,让影片变成了一场节日狂欢。
还不错
太温情了,不适合英国某小清新看。
没啥意思 老套
贱贱的=u=
看来我已经不适合这种温情动画片了。情节老套毫无新意,而且看小孩子的戏(还是三个女孩!)简直要把我折磨疯了!一颗星给小黄球(话说这是神马?!),一颗星给游乐园里的过山车镜头~
《神偷奶爸》最走心的一部。
要我是男主角估计早把内仨孩子杀了!!!
改造一个坏蛋也太容易了,塞给他们三个小孩吧!
要是只有小黄人就好了。。
设定超难得
老了。唯一惊喜是WILHELM SCREAM。后面四十分钟终于忍不住用两倍速度快进拉完。
实在很一般
奇怪,怎么我一点也没觉得这里头有谁很萌呢?
关于男性如何融入家庭秩序,好莱坞从来不乏这种“教化”类型的故事,《卑鄙的我》从头到尾散发着狄更斯的味道,More Precisely,Gru即是一个现代版本的Scrooge,而三个小孩,则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灵,只需随意通读一遍影片,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奇妙对位。但Gru并不是常说“Bah, Humbug!”的Scrooge,迪士尼的策略是:如何让观众最大程度上的认同一个恶棍,他很恶,却又善良得“恰到好处”。如果Gru这样的人物的确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这种改变依然是内在性的,正如同小孩子的评论,他“Nice, But Scary”。这里,在对他的精神分析中,没有任何反社会人格,屈从Family Value与社区的Gru也许是某些人口中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男性。”,或“完美父亲。”
昏昏欲睡
边哭边笑……看的是自己的童年啊……
段子还算有趣就是太套路了,跟megamind略像。
萌!
除了技术以外基本只剩下刻意卖萌了,环球影业的动画水准仅能做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流水线工业品,内容肤浅没有深度不说,对主旋律的弘扬也远赶不上皮克斯的纯净高妙。本片笑点确实不少,可惜故事陈词滥调,人物扁平脸谱化,感情转变也不够真实,裹上一层华而不实的糖衣的空洞作品。(7.0/10)
片名比电影有内涵多了。导演逗狗玩呢,一点有分量有惊喜的剧情都没,谁脑袋被大铁门挤了才会被这破片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得不能自已。总之大水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