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4-03-07无论是这张海报还是这部电影都和“甜蜜杀机”这个片名不太相符。
整部影片看下来,杀机倒是有的,只不过并不是重点,甜蜜基本上没有。
取这个片名大概是出于市场考虑,但还是落了俗套,放在浩如烟海的片名里连泡都不会冒一个。
要不是几部好看的都看过了,剩下一堆质量平平,也断不会选择这部。
但,也算不上烂片。
苏有朋说定妆出来的时候他很满意,因为朴实无华的造型去掉了他的明星形象,他要的就是这种普通人的效果。
确实是的,影片里的志毅一身仿若超市里买来的便服,大众发型,不出彩不张扬,唯一有特点的就是那修理过的胡子。
着装确实掩盖掉了他明星的光芒,让人的注意力从服饰发型上移开,也就更能关注剧情和影片想要传达的东西。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产电影在服装、道具、场面上颇下功夫,常常过多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在剧情和内容上却疏于精雕细琢,很多观众往往本着纯粹看这些外在装饰的心理去看电影。
导演、制片人等为了票房有意无意误导观众,无论对于观众审美的提高还是国产电影的长足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在这一点上,《甜蜜杀机》这部电影做得很好。
而开头介绍志毅时有一幕他沉醉于AV的画面,其习以为常的表情又一次去明星光环,拉近了他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即,单身男屌丝。
这个形象为随后影片主体的展开扫清障碍。
同时也有一丝欧美电影的风格。
其次,这部电影的笑点恰到好处,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那样只会让人觉得做作的痕迹太过明显,反而不好笑。
这部电影里,无论是讨论狗为什么吃巧克力会死的问题,还是志毅偷盯美女胸器忘记记录口供反而不知不觉在纸上画了一只香蕉,结果被大胸美女冷静地调侃“我知道你想什么,香蕉老了才好吃,太嫩反而苦涩”(兹以为这段太黄了......),都不温不火,倒有点冷笑话的意味。
在内容上,这部电影并不空洞,它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但重点不明。
志毅在警校时是非常优秀的,但一进入工作岗位则变得胆小懦弱,这一强烈的对比当然是有深意的。
在后面我们得知,志毅这样做是为了明哲保身,他想要的不是丰功伟绩,名扬天下,而是一份平平淡淡,安安全全的生活,顺利把侄子拉扯大。
这和林依晨饰演的署长千金野心勃勃冲动骄傲的性格截然相反。
(近几年,女强男弱似乎越来越受欢迎,这样的组合总是能得到一大批粉丝,尤其是女粉丝。
)如图的剧照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性格上的迥异。
但,平平淡淡与轰轰烈烈并没有孰优孰劣,也很难说志毅的选择是错的。
近几年“平平淡淡才是真”“阳光温淡,岁月静好”的说法颇为流行,和大程度上赶超“轰轰烈烈一生无悔”成为主流。
但,这未必是好的,至少对于警察这个需要勇气与献身的职业来说。
这个年代,因为空前丰富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我们常常无法选择,到底是这样好还是那样好。
可我们又是不自由的,高价房,巨额贷款,金融危机,事实上让我们的选择面越来越狭窄,却因为懂得更多而更矛盾更痛苦。
这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烙在我们身上一个痛的印记呢?
因此志毅选择避开风口浪尖安稳度日,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当然,署长千金的野心勃勃追求轰轰烈烈自然更令人向往。
而志毅与侄子间的缺乏理解,也与父母子女间的隔阂有相通之处。
代际间(尤其是当代子女与父母一辈之间)的差异和平日交流的缺乏,常常使彼此貌合神离,隔阂早已如河沟横在彼此之间,如不加以改善,河沟越来越宽,总有一天令彼此都陌生。
影片中的这对叔侄便是如此。
在志毅激动地质问侄子为何会参与到制造毒品的行列里的时候,侄子的冷漠应对及后来同样激烈的反问,都清楚地表明,恶果早已种下,时间一遍一遍地浇灌着它,最终长到今天这么大。
当我们惊讶于那个不认识的对方,结局也许已不可收拾。
另外,影片中还有对成熟与父母之爱的探讨。
林依晨饰演的署长千金便是不成熟的代表,冲动,任性,好表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耐心与克制,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强烈意欲甩掉父亲的光环证明自己实力,看似自强自立,本质却依然是不成熟的表现。
如果足够成熟,便不会在意他人看法,也无需证明自己,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外界的褒贬都不能动摇对自我的肯定。
志毅在乎侄子的奖状被侄子说成是虚荣的,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长辈表达对晚辈之爱的一种方式,有人将以你为荣表达得如此明显,是多么幸运!
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那么贴心,但本质上与署长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呵护是一样的,瞧瞧身居高位的署长在女儿面前是如何一秒钟变慈父的吧,从头到尾,无论是安插人也好,动用关系企图使女儿因业绩不合格而被迫离开警局也好,与女儿一起抗击犯罪分子也好,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女儿的人身安全!
不足的是,剧情发展有些混乱,且案件采用一开始告知答案的手法令影片吸引力大减,缺乏谜团,所有情节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一开始还有少量插叙,到后面就全无了,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至于伏笔,少量,且由于一开始答案已知,后面无论怎样插叙倒叙掩埋伏笔,都显寡淡。
对于电影来说,剧情设计尤为重要,此片在剧情上的缺陷无疑是严重的,这也决定了此片流于平庸,很快便会被观众遗忘在漫漫时光中。
除了女主角比较丑之外,这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其实跟破案没有太大的关系,倒还是有那么点悬念,主要还是以命案为由扯出一系列搞笑的事件。
故事的大纲却有抄袭《绝命毒师》的设定,因为癌症所以制毒,然后就有了男女主角。
片中多处有闽南语配台湾普通话,这种纯台湾式的电影,我算是比较少看的,效果感觉还不错。
那对大波在片中出现了两次,养眼。
看了,评论才知道原来不是我家电视的问题。
或许那个暗黄色背景是为了突出剧情吧,但我妈竟然睡着了。
友情分,毕竟里面有我妈和我喜欢的林依晨,当我充满希望激动的将这部以警匪在生死一线卖命逮捕贩毒分子为主打的电影看到一半后,发现剧情已经发生转变了,后半部简直就是在写一对同性真爱一人误食有毒巧克力后另一人去复仇的故事,当然结局很喜剧,所有那些“所谓的坏人”都死了。
不过里面真的吸引到我的只有那一对同性真爱,我甚至还感动了,不过我感觉电影后半部分就是以他们的真爱为主线写的。
前两天重温英伦间谍片《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尽管读过了原著,仍觉得繁复异常,像从一团乱线中抽头绪,不比初看省脑力。
当时我想,有没有影片采用类似的叙事手段呢。
结果竟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了。
《甜蜜杀机》包装是台湾警匪片,实质上是无厘头喜剧,初看还真有点《锅匠》的感觉,既不是顺叙,也不是倒叙,插叙插得随心所欲,闪回闪得吊儿郎当。
警察方面好歹有条完整的时间线,看欢喜冤家吵吵闹闹走上相亲之路;几伙案犯互相交锋,几乎想到一出是一出,如同小品话剧栋笃笑情景喜剧的大串烧,又仿佛昆汀拍磨坊电影故意弄烧掉的胶片,若干环节缺失,剩下些叫人不断摸脑袋的片段,可是看完一琢磨,前后倒都能连贯上,顺序也没有太颠倒,只能骂编导太坏,故意调戏我们的智力。
拍得如此多姿多彩,好处是没有冷场,充分调动好奇心,免得观众无聊了玩把手机,越过几个精心安置的催笑剂。
近几年有不少台湾与大陆的“合拍片”,总免不了矫情的“照顾”一下大陆观众的审美习惯,迎合大陆又拿捏不准,台湾片特有的风味又被稀释,给人两头不到岸的失望。
《甜蜜》是大陆院线里不多见的纯台湾班底打造,把最炫宝岛风刮成了太平洋台风,无论警匪平民黑帮毒贩,每个主角演来都深得台湾综艺精髓,单独拎出来都是有滋有味的才艺独角戏或台式“二人转”,化学反应挺丰富。
同样是冤家搭档,侦破诡异案件,不难令人想到去年的《不二神探》,《不二》令人生厌,是因为角色是一帮只会口吐网络段子的台词机器,而《甜蜜杀机》的众生相确实富有性格内在的喜感,就凭这一点,已经耐看上百倍。
案犯不难猜,甚至不用猜,来来回回总共那几个凶嫌,瞬间死个七七八八,剩下的自然就是主谋,也符合推理电影大反派爱扮猪吃老虎的传统,算是不功不过。
老毒物和小毒物的搭档让人缅怀《绝命毒师》,老毒物夫妇又继承了《邦尼和克莱德》对犯罪生涯的纯真幻想,他们最大的愿望只是去欧洲旅行,与之一比,那些动辄要游遍世界的小白领们真是志向高远。
黑帮老大也是悲情人物,同性情人为他颜面竟去做变性手术,此爱情深意切,可昭日月,能让卷福和华生汗颜;此基情实实在在,却表现得隐秘而伟大,比起夏洛克第三季明目张胆卖腐,高下立判。
大明星吴中天自己演自己,一点名人架子也没有,最爱他被小警员呵斥后,嘟嘟囔囔跑出去抽烟,结果闹个尿血齐撒后巷那一段,把我笑得丧心病狂。
不光观众,角色本身对待案情就嘻嘻哈哈没个正经,林依晨揶揄苏有朋推理太儿戏,她自己那套也仅仅纸上谈兵,停留在卖相唬人的阶段。
巧克力连环谋杀之顺风顺水,估计会叫人误会,台湾同胞们都拿巧克力当主食呢。
不过一切都不打紧,本来看点就不在案情侦破,两派终极BOSS互相丧命对方之手,是全片最具妙趣的设置,犹如盖•里奇的连环巧合,黑吃黑主宰命运,警方在其中抽丝剥茧,穿针引线,但没能改变太多结果,更多的时候,他们和观众一样,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看了一场缤纷大戏,促成了一桩美妙情缘,跟苏有朋和林依晨一样,银幕下也会有很多年轻男女,在步出影厅时,头一次默默牵住了手吧。
(文/方聿南)
资深刑警王志毅,办案效率奇差,婚姻介绍的相亲照看得比嫌犯照还认真,对危险的任务预感奇准,总能在适当的时刻拉肚子躲警报。
但这一次,一向不被长官器重的志毅,突然被指派一项超级任务──监视刚从警校毕业的新进同事高依萍。
原来高依萍是警察署长的女儿,署长说不动女儿放弃当警察,只好细心挑选女儿的搭挡。
经过考量,擅于闪躲任务、求安全的志毅正是最佳人选!
从搭挡的第一天起,两人就被上司故意发配处理闲差,志毅乐得开心,依萍的热情却被浇了一大盆冷水。
依萍的满腔热血,碰上了志毅的吊儿郎当,两人成天斗嘴,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搭挡。
然而,他们却在一桩调查社区小狗意外死亡案件的过程中,误打误撞地查到遭通缉毒贩草纸(吴中天 饰)的下落,也因而卷入一起连续凶杀案。
第一次碰到棘手的案子,依萍兴奋地想要要揪出幕后凶手,证明自己,志毅却一心只想把依萍拉出危险以求自保。
这对冤家在拉扯之间,渐渐卷入整个案件的核心,却也随着破案线索的一一浮现,在凶手呼之欲出之际,陷入连他们自己都不自知的危险中……这部纯台湾班底制作的推理警匪喜剧居然看得相当受用。
完整的故事线,精心打磨的剧本,和时不时抖个小机灵的叙事,在华语类型片中算很用心的了。
最重要的,角色是活生生的人,而非只会念网络段子的木偶;老师和学生搭档制毒的设定,让人怀念起老白和小粉。
台湾腔普通话还是深受喜爱,给我很多的亲切感。
主角们的演技水平与电视剧差不多, 虽然有几个笑点, 但整体水平约在2.5至3星之间(排除对演员的喜好及票价因素). 本片并非是台湾喜剧的代表类型, 全片色调不对, 用低俗笑话取悦观众(没看过这类型者会觉得新鲜), 更有抄袭绝命毒师的嫌疑. 其实, 在台湾愿意进戏院看本片的比例不高. === 评分标准 === 5星:必看,得奖及票房兼顾. 4星: 值得看, 某方面突出. 3星: 一般, 可看可不看. 2星: 剧情,特效或演技,部分出问题. 1星: 电影有重大缺陷. ================================== 回应网友的补述: 合适的观影态度. 一开始没太高期望(原本它就只是个笑片), 在观影的过程中, 随着笑点渡过一个多小时, 如此对于这片才不会有太大的失落感. 至于本片在台湾的营销手法错误, 一直想用满分的超优质形象来吸引观众(他们在脸书Facebook号召影迷们去奇摩投下满分评价), 结果造成民众观感落差, 搞得最后票房不好, 大部分戏院早早下档停播. 或许这是因为台湾大众早已经接受各国电影的多元内容, 相对之下, 本片的剧本/演技/技术各方面显得并无特别优秀之处, 只接近电视剧等级, 对于大部人来说, 除非是金凯瑞或周星驰等级的喜剧, 否则很难吸引大众的注意(不包含明星的支持者). 另外, 台湾评分的观众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1类是明星的支持者, 通常学生及主妇族群居多, 他们对于偶像主演的电视/电影, 会给与特别加分的效果, 常出现在较大的网站例如奇摩. 第2类是单纯评分者, 通常是已摆脱偶像崇拜的社会人士, 他们对于电影的评分纯粹以其内涵/剧本/演技/拍摄手法/音效等项目来做出总结(类似各大影展的方式), 常出现在较专业的电影网站. 对岸同胞似乎也有类似情况.
我只想讲讲配角陈东。
他是男主角王志毅(苏有朋饰)相依为命的侄子俊伟的化学老师。
他那颗被“恩师”、“好丈夫”的面具所掩盖的祸心,直接或者间接承包了剧中的每一起命案。
有点像《僵尸》里的鲍起静,邻里间她说最热心助人的老大姐,但也会变成夺孩童性命、借尸还魂的另外一个人,但彻底变身之后她并不标榜自己为善的一面。
而陈东,在杀人某命这条路上走得似乎更远。
他这种人,大概就是韩松落笔下的那种,最不能够与之为伍的人。
什么样的人不能与之为伍?
韩松落在《为了报仇看电影1》对问他这个问题的人回答,大概意思是,那种在犯下恶行后,以他所理解的善行为自己开脱的人。
这样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罔顾他人性命,掉过头来还会拿着罪恶赚得的利益去做慈善的人。
仿佛一切罪行都可以以随后所做的“好事”来弥补。
不断作恶却不以为恶的那种人。
陈东就是这种把制毒害人不以为恶,反以为常的人。
他利用自己化学老师职业之便制作安非他命(一种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
因静脉注射或吸食具有成瘾性,这样赚来的毒资,一部分给肺癌三期的妻子筹得治疗费用,一部分用来归还房贷。
为了加快效率,陈东把得意学生(俊伟)也拖下水制毒,俊伟因为帮老师制毒并在作坊留下过夜,被追寻线索而来的高依萍(林依晨)和王志毅(苏有朋饰)当场住,身为俊伟叔叔的王志毅看到侄儿成为毒枭帮凶感到异常痛苦。
成绩优异的王俊伟既是陈东的得意门生,又是各类化学竞赛上的常胜将军。
因为长期受到老师陈东和师母如家人般的关怀和照顾。
王俊伟单纯地把课余替老师制药看作一种报恩的行为,哪晓得自己尊重的老师安排的是一桩害人害自己买卖。
除了禽兽不如地利用学生替自己制毒外,为了铲除同样掌握安非他命炼制技术的同行——草纸(吴中天饰),陈东偷偷地在其经常食用的巧克力里注入了有剧毒的氰化钾,没想到一只名为阿Q的宠物狗却误食这块剧毒巧克力死亡。
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从调查杀害这只狗的离奇死亡展开的。
所以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轻喜剧,因为凡沾染鲜血的故事根本谈不上轻,更谈不上是喜剧,应该是一部参杂着笑料的剧情片。
再回到陈东身上。
每次同黑帮交易,都要制造十公斤安非他命。
为了保证按时按量供货,他可以把最信任他的学生拖下制毒的泥沼;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不惜直接下毒杀人。
但种种手段无非都是为了给自己深爱但身患重病的妻子治病啊,我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爱人啊,他肯定在不断说服自己。
我反复提醒自己,这才是一个人最可怕的地方。
假借“善”的名义为恶,只能说明这是一个扭曲了人格不分是非善恶的人。
讽刺的是,学生王俊伟心中那个温柔娴淑、待人亲切的师母,其心机之歹毒同陈东如出一辙。
故事尾声,他甚至与丈夫合谋要置草纸于死地。
害人终究害己。
黑帮老大跟他一帮兄弟误食含有氰化钾的巧克力集体命毙。
黑帮中唯一幸存的小弟,在得知放毒者是陈东之后,激愤之下向正欲给草纸下毒的陈东夫妇二人连开数十枪使其二人当场毙命。
生命在此处戛然而止的陈东夫妇倒像是爱情的殉道者,以杀人的目的而来却被人杀死。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在鬼门关走过一遭陈妻这时病情依然的好转,毒资在手,与丈夫计划赴欧洲旅行,梦寐着能拥有平静的生活。
她以为草纸只是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最后一部障碍,谁晓得算计让人者恒被算计。
夫妻二人终究沦为金钱的牺牲品。
那些给本片打低分的人,以我个人之见,大概是抱着看爱情轻喜剧的心情(我也是),看到了一部讨论阴谋与犯罪心理的严肃剧。
为了大本命依晨女神去看的,因为这两年女神在选电影上都不咋地。
早些年还有个飞跃情海,再之后就是什么空手道少女组、还和大仁哥演了一个恋爱恐慌症,虽然我依然去电影院支持了心中的最佳cp,但是的确除了演员以外没有任何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
然后就觉得 “啊!
果然我女神所有的人品都用在选电视剧本上了吗!
” 所以对这次电影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结果看完之后特别惊喜!
这种毫无心机的警匪片其实也是一种新类型啊!
超级逗啊!
那句 “就说我们找李大仁啊!
他是我高中同学啊!
” 我爱死了好吗!
不过你怎么能放着大仁在家跑来当警察呢啊又青姐!
而且最棒的是没有硬把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当主线讲如果这种题材再硬编成男女主角真恋爱假查案的韩剧梗我真的会疯掉,还好感情只是支线任务。
吴中天不要太出彩好吗,整个人蠢萌蠢萌的,不能更爱啊,苏有朋整个角色就是一个“怂”字。
在警察局两个人吵架那一段我觉得太生硬,还有叔侄讨论你关不关心我这一段简直就是熊孩子自己瞎闹腾,除了这两段以外,整个电影我都超级喜欢,一直笑啊笑啊的,这对于一部喜剧来说不就是成功的了吗 还有最重要的是杜飞你一喊依萍我就出戏好吗!
依萍是你叫的吗!
你看你没了金丝边圆眼镜如萍都看不上你了好吗!!
别依萍了!
我还书桓呢!
还是叫学长学妹我有一种酥麻的感觉啊片头做的也好有质感,我喜欢 最后女神加油!
我看好你喔
曾经看过不少的台湾导演的作品,既有七八十年代李行的《秋决》、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类的关注历史、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也有《蓝色大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新新导演或“超过世代”的青春叙事,特别是感觉如今每年出现不少台湾年轻电影人,只是风格上偏向于小清新。
而看到这部由《命运化妆师》的导演连奕琦的新作《甜蜜杀机》,则有一种耳目一新感,不仅是因为其娱乐性十足,也佩服导演将本土化融汇在叙事里,有点类似于当年叫好叫座的国产片《疯狂的石头》。
好莱坞电影在类型片的创作上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当年宁浩在创作《疯狂的石头》时就借鉴了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等,而连奕琦的《甜蜜杀机》如果分开各种类型片元素来看,也可以看出好莱坞的不少影子,比如作为影片主要背景故事的化学老师为黑帮大佬制作冰毒的剧情安排,就明显受到了美剧《绝命毒师》的影响,只不过导演将制毒师本人身患绝症改为了他的妻子身患绝症;又如苏有朋的得过且过的刑警与林依晨的新扎麻辣师妹的配搭,也在不少的好莱坞影片里出现过。
影片《甜蜜杀机》在大致架构上便是借鉴了好莱坞电影或美剧,讲述一个只想混日子的老油条,在与新扎师妹搭档时不断的发生冲突,却又机缘巧合的破案,两人也逐渐产生了情愫。
但纯粹的东拼西凑已经不是有理想的电影人的作风,就像当年陈国富在创作惊悚片《双瞳》时把很多的本土化元素杂糅其中一般,《甜蜜杀机》也不乏很多本土的元素,比如苏有朋扮演带有明显的南部腔调口音的警察,折射的是当下一些典型的职员心态,遇到事情时能躲则躲、能推就推,生平无大志、只求不出事,而原住民与棒球队(棒球队是台湾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日前也正有一部由魏德圣监制的、棒球队题材的运动片《KANO》在台湾引起很多的讨论)、牛樟芝事件、婚友社挂羊头卖狗肉等,看似随手拈来,但又在编导连奕琦的处理下巧妙的结合一起,并带来十足的娱乐味道,如最后一幕相亲时,坐在苏有朋对面的相亲女孩是林心如客串的女子,两人的对话虽短但擦出了花火,尤其是对于还记得《还珠格格》的观众来说;又如苏有朋、林依晨去社区要敲吴中天的家门时,林依晨说,“你就说是来找李大仁的”——李大仁是此前林依晨主演的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男主人公的名字,与林依晨扮演的程又青有着一段非同一般的爱情,也是当时的话题之作。
更何况,角色设定、剧情走向等,也都不时的迸发出火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影片《甜蜜杀机》是连奕琦继《命运化妆师》之后的第二部故事长片,但已经可以看出作为编导的他的不凡能力,就以影片的将不同类型片杂糅在一起来说,在连奕琦的处理下前半部分尽管有点节奏缓慢、线索及人物较多,但随着剧情的进展可以看出影片的前半部分花了很多心思、细节为后面铺垫;而影片在处理不同人物之间的不同关系、情感时,更是既有生死相依的爱情,也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爱情,外加同事情、父女情、兄弟情等,让人在感觉好笑之余还有感动。
可以说,连奕琦的《甜蜜杀机》是一部华语片里较少有的类型杂糅的相当出色的作品,连奕琦的的出色编导能力,加上演员的卖力演出等,使得影片成功的融合警匪、悬疑、搞笑、爱情、亲情等类型元素,并让人感觉娱乐性十足。
影片讲述爱女心切却阻止不了女儿放弃当警察的心愿的警察署长特别安排了办案效率奇差但对危险任务预感奇准,总能在适当的时刻拉肚子躲警报的“资深刑警”王志毅(苏有朋饰)与爱女高依萍(林依晨饰)搭档,并且故意发配他们处理闲差,但他们还是因调查社区小狗意外死亡的案件,误打误撞地查到遭通缉毒贩草纸的下落,也因而卷入一起连续凶杀案。
这类型的警匪侦探片一向不是台湾电影的强项,但是导演连奕琦显然深谙此道,另辟蹊径利用台湾语言风格和庶民文化融入喜剧元素,既弥补了台湾警匪片的空白,对比起锋芒毕露的港产警匪片又别树一格,毫不逊色。
同时影片利用蜜黄色作为全片的基础色调不仅方便了导演在影片中安排的几次的时间切换,更在配合上苏有朋的呆萌和林依晨的傻气后为这宗连续凶杀案蒙上一层浓浓的蜜味。
相比起同在3.8节档期上演的《脱轨时代》走的情感路线,《甜蜜杀机》的感情内容则显得寡淡很多,无论是男女主角的感情路线还是女主与父亲、男主与侄子的感情,导演都用“当警察就是为了能守护别人”来概括了,但是就是因为这种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觉才让一系列如“苦练表情却被戴上头盔”、“被刺杀依然要尿完”、“鸿哥为爱变红姐”••••••的笑点凸显出来,让观众惊叹台湾喜剧也能如此接大陆的地气儿!
最后林心如的出现又影片贡献了一个小高潮,依萍、杜飞你们那么厉害,如萍都知道了!
就這?化學老師用巧克力搞死了全部黑幫,嘖~不評價了 林依晨還是袁湘琴演的最可愛
比想象中好~李大仁乱入 = =
台湾拍的喜剧也挺有意思的。
淘宝三块八的电影票 点赞!!杜飞和如萍相亲 最后和依萍在一起了 这时候应该来首情森森雨闷闷的歌 [嘻嘻][嘻嘻]
在台灣看的,不明白林依晨為什麼要演這種電影,演演電視劇蠻好的⋯⋯ 但也是因為她,這部戲還能拿兩星,故事節奏有點亂,別的不提了⋯⋯
苏大叔太嫩。台湾式的喜剧总感觉怪怪的,笑料扔的都是很二逼的那种,一点都不好笑。
意外地好看,意外地充满惊喜。三星给电影,一星给有朋。
真是给一星都嫌多的片,播放的时候一直期待右上角有个红x出现让我关了它,心中全程默念真是傻x竟然会脑抽来看这片。
不是不好看,是没营养。Lunch Time 无所事事的打开一部国语电影下饭看,没想到是毒巧克力的连环杀人案,这顿饭吃得有点儿沉重了…… 一个是怕摊上事儿的孬刑警、另一个是初入警队充满干劲的警察署长女儿,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却阴差阳错成为拍档,还一路如有神助般的破了案。说是悬疑片,但是线索和逻辑却漏洞百出;说是搞笑片,但是每个梗都生硬到接不住。我看到最后也没想通为什么要叫甜蜜杀机,难道是因为死者都是吃巧克力死的?!
林依晨整成了瞪眼版董洁,苏有朋故意这么虚虚的发声吧?
很好笑啊!!!!!!!!
要不是苏有朋 真不看着不咋地的电影 乱七八糟的节奏 不知道是导的不行还是剪的不行
完全自黑台湾警察。剧情发展好“跌宕”好夸张,喜剧元素还可以,台湾腔就不说了。With Yry
电影院看的,小成本喜剧推理
一颗星 不能再多 给'就说我们找李大仁啊!他是我高中同学啊!'
废柴刑警+热血警花携手破案的故事,没啥新意,但也不至于烂到不能看,三颗星吧。
马马虎虎。
片子不错,感觉还是有不少笑点,虽然有些不合逻辑,当喜剧看还是可以~
梗超多的,节奏够紧凑,足够好笑,台湾类型片里的好作品。
喜剧幽默很有料,最重要的是有娱乐自嘲精神,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出乎意料彩蛋,就是故事讲的很热闹但有点乱,不过就喜剧来说让我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