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禁锢、人性的失离与战争的残酷其实就是一线之间。
还好有爱!
真没想到是部电视电影,之前一直没有发掘。
少有的将战争社会历史、同志文化历史以及各种与同志相关情感糅合得这么完美的作品。
故事发生二战时期,纳粹党横行的时代,所有人都知道犹太人是当时受害最严重的种族,但是当时同样受到歧视和镇压的还有同性恋这个群体,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并且一步步地发展开来的。
Sarah是一个犹太人,她的家人被人出卖并且被杀光了,她逃出生天找到了Jean,他们俩是小时候的玩伴,而Sarah一直爱着Jean,但是她不知道Jean的同性恋身份。
Jean将Sarah寄托在他的男朋友Philippe家里,Philippe为Sarah弄了新的身份证,并且安排她到Jean的店里当洗衣女工,暂时摆脱她是犹太人身份。
Jean的和弟弟Jacques的感情很好,而Jacques是一个直男,而且一直做着一些不正当的勾当,他在出狱后第一眼看到Sarah就爱上了她,并展开追求。
后来他发现哥哥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在Jean的生日会上再次被Sarah拒绝之后他失去理智地假装举报Jean并且希望用救他出狱这个方法来弥补。
但是事情却弄巧反拙,Jean是同性恋的这件事却不幸地被挖出来,Jean真正被捕然后被送进了集中营。
后来Philippe在逃避追捕的过程中被不幸枪杀,在伪装证据证明Jean不是同性恋的法庭上Jacques被爆出是他举报Jean的,Jacques无地自容,选择了自杀。
此时他已经和Sarah结婚并怀有一子,这些年他们一直努力不懈地希望找到Jean,可惜最后发现Jean已经被送往达豪集中营,据说是一个进去就出不来的地方。
直到战争结束,Jean才被放出来,但是他的前脑叶白质已经被切除,不久之后就死去了。
Jean,作为剧中最核心的人物,也是最悲情的人物。
他一直掩饰着自己是同性恋的身份并且偷偷和Philippe来往,但是他从没有想过放弃这段恋情。
在被弟弟发现他的真实身份之后他们发生了一次争吵,他说:“我一直憎恨我自己那么多年,我试着改变,和女人约会,但那就不是我了,直到我遇到一个男孩,我才知道我无法改变自己。
我没有选择,我无法选择我爱女人,就像我无法选择我眼镜的颜色一样。
”在集中营里,不断有同性恋遭到杀害,其中包括了他刚认识的好朋友被活活地烧死时,他仍坚称“我是同性恋,我喜欢男人”最终他被送进了达豪。
在等待死亡的日子里,他谁也记不起了,但是听到和Philippe一起听的音乐,他的眼神坚定,原来,他还记得自己最深爱的人。
Jean的悲剧是因为他的勇敢,因为他的身份,因为那个时代。
Sarah,她一直爱着Jean,从来没有改变,就是知道他是同性恋也从没有动摇过爱他的心,她知道这份爱是没有结果的,但是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
直到Jean被送往集中营,她和Jacques结婚生子,但她依然等待着Jean,她说:“我是如此地想念他,每天都想起他,想起他离开时看着我的眼神,我就再也受不了了。
”在和Jacques争吵中,她依然坚持着爱Jean,“你永远都夺不走我的记忆!
”甚至,她坚持为自己的而且取名Jean,目的就是希望永远记得他。
Sarah的悲剧在于她是犹太人,在于她如此坚定不移地爱着一个值得去爱但是却不是正确的人。
Jacques,他是深爱着自己的大哥的,虽然他发现那个惊人的事实后一场生气,但是经过Jean的劝说后他说:“只有死亡能将我们分开的定理仍然成立。
”当然,他是爱着Sarah的,他用尽所有的方法希望Sarah能够接受他,所以一次次地向她发动攻势,但是每一次都是失败而终。
那次的生日会上他终于对Sarah的冷淡动怒了,甚至打了Sarah。
事后他选择了一个消极而且愚蠢的方法,他希望举报了Jean然后再救他出来,以改变自己的形象,但是事情却变得糟糕。
当他的行为被公布,他再也无脸面对他的母亲和世人,愧疚深重的他选择了自杀。
他终于是和Sarah结了婚,但是Sarah根本就没爱过他,对他只有感激。
而他的愚莽冲动不智造成这场悲剧,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Philippe,Jean的恋人,是一个坚定地爱着Jean的男人,他的悲剧仅仅只是因为他爱的是一个男人,但是从不后悔过。
他为他付出了所有的一切一切,他享受和他相处的每一天,他为Jean争风吃醋,为Jean牵肠挂肚,为Jean坐立不安。
他是勇敢的,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他们都是最勇敢的人,他们从不怀疑过自己的爱,他们只是活在特定时代的悲剧人物。
整部电影的人物表现相当出色,每个演员的演出都是扣人心弦,将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情感演得丰厚饱满,富有感染力。
电影看罢,心中感动而悲壮。
单纯讲电影,从哥哥被抓开始,剪辑节奏越来越怪,各种莫名其妙的跳,在特别需要表达感情的镜头上,苍白的像张纸,特别是jean死的时候,就这样给一个全景???
bgm都没有一点?
这个女主的演技?
一路让我联想到各大国产流量女星,而且她一个逃亡到别人家,明明是寄人篱下,我怎么觉得她才是这一家人的老大?
对所有人都这么冲真的活得下来?
我反倒觉得弟弟jacques是最丰满的一个角色,有爱有恨,懂得怎么在乱世生存但不太过,特别是最后上吊自杀让这整个人物一下活起来,然后他大小算个主角?
自杀的戏呢??
还有男朋友这么聪明怎么也被抓了??
倒是给个理由啊?
三星真的是打给前二十分钟以及这个沉重的题材,最后我还是要吐槽,这女主的人设谁写的,这个性格能在那个时候活下来是真的命大。
找了这部电影看 原因是我觉得男同性恋在一起真是美丽的事情可看完我就难过了我更加的痛恨战争记得刚看完《辛德勒的名单》时 我的感觉没有这么强烈因为这其中有爱情 亲情 记得有一次被点名 说我的愿望是什么我说 世界和平 这真的是件太好 又太难实现的愿望我在想 如果我有一天遇到了一对同性情侣 我要祝福他们真心的祝福 我完全接受他们并把他们当做我的朋友可惜现在大多数人都还不能接受同性恋 没关系 迟早的事 不是吗
你姑且不把他当同志电影,就单纯的人性方面去思考你就已经心灵崩溃了。
人对人竟能如此残酷。
亲情,国情都抛弃了男主角,变成肉体的摧残根源;唯爱情永存不泯。
我知道什么是脑白质切除手术,那是切除人脑记忆体的手术。
我看着主人公,心快被压抑得喘不过气。
太震惊了,我曾得知纳粹对同性恋的罪行,但是简单的概括很抽象,现在电影些须具体了些,单一个例子就让我全身冰凉。
我也是同性恋,唇亡齿寒人们都能理解。
留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简单而快乐的人生吧!
踩着单车,爱随笑声洋溢柏油路上……
一部精致,丰满,有深度的电影。
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还原出一群人的生活,这些人的生活因为时代,因为战争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生跌宕起伏。
对于同性恋,生在那样一个时代,无疑是非常痛苦和悲惨的,同性恋犯罪竟然在1981年才在法国被废除,2001年法国政府才承认他们曾对同性恋的放逐。
这些年代离我是多么的近啊,或许我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了一个还算平静的时代和国家,不会被莫名的逮捕,不会被火活活烧死,不会被切除脑前叶。。。
可是,现在的我们,还处于一种不问不说的状态,大家都在浑浑噩噩的生活着,活在婚姻的谎言里,整个社会对同性恋还是处于不理解的状态。
那个年代,人们的相互不理解造成了战争,造成了民族之间的相互残杀,这个年代,难道还要让这种不理解造成人们心灵上的伤害吗?
同性恋,关于这个词语引发的争议,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的法律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犯罪行为。
1933年,纳粹上台后,开始了对同性恋者的残酷迫害,在纳粹统治时期,约10万男性因同性恋被捕。
开始,纳粹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希望通过治疗,产生一个新的雅利安人种,但此后不久,纳粹就开始对同性恋者采取严厉的措施了。
他们在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里,对犹太同性恋者进行阉割,强迫服苦役直到死去。
战后,盟军并没有废除德国法律中有关同性恋的条款,因此,一些男人继续在监狱里服刑直至刑满。
1956年,西德政府拒绝给那些在纳粹时期被关押的同性恋者提供赔偿金。
将近50年后的1990年,反对同性恋的法律才被禁止。
20世纪初,homosexual这一在病理和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词汇被废除。
而直到今天,同性恋依然是一个听上去有些尴尬和刺耳的词语,并且,对于同性恋者的误解和歧视,从来就没有因为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停止过。
《a love to hide》里的爱情悲剧,正是发生在这个非正义反人性的时代。
1942年巴黎,Jean和他的同性恋情人Philippe冒着巨大的风险收留了Jean儿时的玩伴——犹太女孩Sarah,三个人靠着友情和爱情在摧残和杀戮的间隙里支撑起了一个充满痛苦但又不失温情的特殊家庭。
好像四处蔓延的战火永不会烧到这块被小心藏好的自留地一样,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光鲜明亮,在溪流里嬉戏,骑着自行车去郊游,在烛光里相拥起舞。
这个两男一女组成的这个家庭虽然充满了情感纠葛,却也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种动荡的平衡终被Jean的弟弟Jacques的出狱打破了。
出狱后的Jacques为盖世太保工作,换来当时极为稀有的香水牛肉等物资,企图讨Sarah的欢心,可是一心爱着Jean的Sarah拒不领情。
气急败坏的Jacques串通盖世太保逮捕了Jean,本来只想要上演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以博Sarah好感,没想到假戏真做,Jean被指控和德国军官有染,被严刑拷打之后直接投入了开往集中营的火车,Jacques动用了所有关系想弥补自己的过失,但最后也只能任那一扇冰冷的铁门将他和他的至亲分隔在了生与死的两岸。
Sarah是影片名副其实的主角,片名《a love to hide》说的,就是她对Jean的爱。
身为犹太人的她既处于事件漩涡的中心,却又能凭借一张假通行证和一个伪造的身份成为整个悲剧的旁观者。
一开始的Sarah很不招人喜欢,她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介入Jean和Philippe之间,一意孤行的爱着Jean,而jean和Philippe之间的几次争吵,皆是以她为诱因。
她所谓的“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属于我,只要我爱的人一直在我身边,即使他爱的是别人”听上去无论如何都像是一种哄骗和敷衍,但当Philippe等人相继离去,当她哭着质问“为什么我爱的人总要离开我”时,我却对她怎么也讨厌不起来了。
儿童和女性,永远都是战争罪直接的受害者,除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她们有时还要承担起性别本身给她们带来的灾难。
Sarah的坚强,并不仅仅在于承受了死亡带来的痛苦,而是心藏隐秘恋情的同时,她放下倔强顺从生命的安排结婚生子,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成为了纳粹暴行的见证人。
她将对Jean的爱融入了生命里,人在,爱就能延续,讲故事的人在,故事才能不朽流传。
为了得到一份爱,你能走多远?
Jacques虽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最后却也以生命为代价偿还了罪过。
他曾和Jean许下“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的诺言,亲手打破诺言的他,在失去亲人的苦痛中还多了一份自责要承担。
Jean和Philippe的恋情,即使不被Jacques拆散,在日益加剧的迫害中也显得岌岌可危。
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沙发上Jean像猫一样趴的在Philippe的胸口,此刻,此番世界,只有这张沙发,只有彼此的胸膛,才是能够让他们安然入眠的世外桃源,他们再也不会想到,外面黑夜即逝,但属于他们的天光永远不会亮起。
令人悲伤的是,在那个时代,哪里没有死亡?
哪里没有分离?
他们的事情,被放到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来看,就像沙滩上的一颗沙砾一样普遍和渺小。
在集中营里,因为不愿放弃同性恋的身份,Jean受尽折磨,被迫注射荷尔蒙直至切除脑白质,只为了自己尊严和对Philippe的感情,而Philippe,却早在一个下午被丢在冰冷的天井里死不瞑目。
他们,是15000人里的两人,而即便是15000这个抽象的数据,也直到数十年之后,才得到勉强的承认。
影片的最后,命不久矣毫无知觉的Jean被接回家,母亲把他和Philippe的照片放在床头对他说:“这是Philippe的照片,妈妈觉得他很帅。
”“她不在乎你爱谁,她爱你,真正的你”——家庭的接受,是电影里唯一温暖人心的地方,也是每一个同性恋者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待遇。
他说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但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永远在一起。
被祝福的死亡,其实是一种回归。
Jean、Philippe、Sarah,他们三人踩着单车的画面定格在片尾,jean的灵魂,一定是回到了这段最美好的记忆里,最好的朋友还有最爱的人,此时都在你的身边。
文/张立达
“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属于我……只要我爱的人一直在我身旁,即使他爱的是别人。
”1942年巴黎,Jean和Philippe这两位青年同志恋人冒着生命危险,庇护一个孩童时的犹太朋友-Sarah,她的家人都被盖世太保杀害了。
他们三人挣扎求存,在这个没有怜悯的社会组成一个临时家庭。
Jean的不肖兄弟Jacques是个盖世太保的走狗,他出现后,他们三人的关系受到威胁。
当Jean的同志身份被暴露,并且被指控与一名纳粹分子有染之时,一场悲剧正在徐徐展开……
以家庭关系为主线,通过原生家庭的父权统治、同性关系、虚假婚姻、兄弟情结来展现。
以纳粹暴行为暗线,但依然走战争片的模式,极力展现了对于犹太人的屠杀,但对于同性恋在集中营的悲惨处境的忽视使得影片落于俗套,没有换视角来展现二战的另类悲剧。
相比与jean主角,雅克人物塑造更加的丰满。
通过出场来看,他受到了四方面的压力:来自父权的否定以及不信任;对待爱情的失败;兄弟之间的妒忌;实现自我以及掌控权力的渴望。
如此丰满的圆型人物以他的青涩和不谙世事来表示的,作者依旧相信人性。
在他的恶作剧把自己的哥哥送进监狱时,他基本临时性的获得了之前想要的一切:获得了父亲的欣赏;有了婚姻的结晶;掌控了家族产业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但历史性原因以及作者的价值取向必定为道德教化,自己青涩的错误必定加倍报复:父亲的失望;爱情的依旧空缺;阴谋的暴露;家族企业的崩塌;自己的毁灭。
虽然以自我为中心,干着投机倒把之事,但他心中之善永远都没有泯灭。
自己青涩的错误最终要通过如此代价来还,受到了时代性的制约。
而作为女主角的sara,依旧是一位塑造成功的女性。
作为反思战争片,她的经历走了绝大多数犹太人必将经历的命运,除了幸运之外,但她善良,忠贞,更特别的有自我意识以及女性主义意识,并不为了自己的生存来屈服于雅克。
她爱她所爱,对黑暗与不公强烈反抗,她怀念她所怀念的人,没有一点悲情意识与感伤倾向。
把对自己的悲剧命运的怜悯投射到家庭,爱人,儿子,社会中,成为大爱的典范,但又不会忘却惨痛,让它更好的指导生活,带着美好的回忆一直活下去。
这样催人泪下的电影只有欧美人才能拍出来。
我对女主角很敬佩,她是在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的环境中的幸存者,家里人都被害了;她的处境非常危险,一个弱女子,是她少时的玩伴救了她。
她周围的和她关系最可靠最密切的3个男人都死了:一个是她的爱人,一个是她的丈夫,还有一个是她爱人的伴侣。
她依然坚强的活下去,她一直在怀念她最初的恋人:哥哥,这是她唯一深爱的男人。
纳粹的统治残暴不仁,纳粹的伦理是荒谬之极:同性恋就是叛徒!
真是闻所未闻,这样的荒谬结论也不知道如何得出来的。
3条鲜活的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弟弟做些出卖犹太人的不义之事,另外2个都是堂堂正正的男人,他们有正义感和良心还有爱,尽管他们是同性恋人;弟弟还有少许的良心,他对哥哥的出卖也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他的本意不是要哥哥去死,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比哥哥有能力而已,但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小算盘,弟弟算自己作死的吧,另外2条是被纳粹直接迫害致死的。
没有弟弟的出卖,哥哥是否能活着?
其实不论弟弟是否出卖哥哥,哥哥和他的爱侣都是无法逃脱纳粹的迫害的,他们2个去酒吧的时候就上了秘密警察的黑名单,根本跑不掉。
纳粹办事的时候,都是先秘密做好名单的,然后按照名单去抓人,哥哥的爱侣被害就是充分的证明。
看到哥哥上火车的时候那个眼神和形象,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纳粹的残暴,超出人性的底线。
哥哥的结局是那么的凄惨,一个忠于爱的人,不该是这样的结局,让人无法承受。
还有制度性迫害,那些被纳粹害死的同性恋,直到近代才被认可是受害者,他们多数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
让人难过的是,不仅仅是纳粹迫害同性恋,只怕很多自诩文明的社会也在干着和纳粹一样的事情,只是没有设集中营而已。
战争和所谓的民族种族仇恨都是可耻的。片尾让我想起了飞越疯人院,力荐
那个时期的爱都太沉重了
和Bent并称两大二战同志苦难史诗
爱人之间、家人之间、兄弟之间……你我他之间浓浓的爱,都因为战争而伤害了每一个人。一部不仅仅关于同性之间爱的电影,一部关于战争和人性的感人悲剧。
四主角很美型,当年好嫩。看搞太惨的悲剧反而哭不出来,或许是类似题材看太多已麻木:二战、犹太人被迫害、女人爱上基佬基佬亦爱女人可偏偏无性、基佬被迫害、兄弟阋墙、集中营、嫁给不爱的人、战后清算……法国人二战时龟极了
虽然以几个主角故事为主,但是电影是在回顾那段历史,其实是个截取社会的横断面,还有家庭对儿子的接纳。
主角一个个说没了就没了,很好.sara生命力真强,难怪第一个镜头那样子.真的,说没了就没了多好,为什么还来个几十年后.
如此丧心病狂的残忍啊,女主真是天煞孤星啊,到底做错了什么,有个如此悲惨的人生,人想着法儿的折磨人的本事真是shock到我了!被虐得很爽,yes!
不喜欢该片!Yovnne是真漂亮可惜是个木头冰美人,丈夫死了后一滴眼泪都没掉,全片唯一的正常人就这么被清算了,世道就是这样,以爱的名义苟活的犹太女总是能活很久很久,可怜了痴情的JAC
一道法式蠢菜,还拿纳粹迫害的历史当调味料。
这是我所看的片子中最惨的一部,片中没有一点儿的煽情,只有平淡的叙事,然而,就在片子接近尾声的时候,除了男二既定的命运外,所有人的命运都显现出来.感叹女主的坚强,遇到这样的命运,依然能够活下去.这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同性恋片子了,TA所反映的社会和一段历史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现世的伙伴们如果还不敢活得磊落敞亮,都对不起一代代为爱的权利勇敢献身的灵魂们。电影本身平了点,记忆点不多
剪辑感觉有点仓促时代的跨度都很仓促。每个人的情绪都来去匆匆。但是Jean和Philippe一起时候的几个画面真的是很甜,回想起来才更虐><
后半部分没有继续往下看,不忍心
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属于我……只要我爱的人一直在我身旁,即使他爱的是别人。
我不在乎你是否完全属于我...只要我爱的人一直在我身旁,即使他爱的是别人。"我对你的爱足以包容他,我会像一个男人一样的爱你" 、"她(母亲)不在乎你爱谁,她都一样爱你。"——怀念,那个"生于1915年10月3日,巴黎第三市区"永远的Jean Lavandie.
后半部分真的是太惨了,其中所让我感觉到的只有绝望和对那个时代的愤恨,而这与结尾处三人骑自行车的那种自由和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由的时代正在到来,只不过不知何时才会降临在我的身边···
没看完,应该还行吧,就是最近对这种故事不是特感兴趣。
同志版布达佩斯之恋。佩戴粉三角的那段沉重残酷的历史。“选择?你能选择你眼睛的颜色吗?同样道理,我不能选择不去爱男人。”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