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和市长
Alice et le maire,市长你累了吗?(台),Alice and the Mayor
导演:尼古拉斯·帕里泽
主演:法布莱斯·鲁奇尼,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诺拉·哈姆扎维,Maud Wyler,安托万·赖纳茨,Léonie Simaga,Alexandre Steige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里昂市长保罗感到很不安。在从政三十年后他发觉自己已没有什么新思维,感到非常空虚。他的团队决定聘请爱丽丝,一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来为他解决这问题。爱丽丝与市长因而展开一连串的对话,这让他们经常接触,并且动摇了他们的信念。问题也逐渐出现:政治和反思是否能够兼容?详细 >
再一次看到“家乡”Lyon从而又完成了一次思乡之旅,即使片中Lyon城市的外景并不多。知识分子与政客之间思想的相撞冲突融合,不也就是现在每个有立场的人之间的一种思想碰撞吗?但归根结底,从人类和人性本身出发,排除出身教育背景和政治立场。每次看到这种片子都想赞美世界上存在法国人。
关于思考关于政治关于哲学的一部话痨片,这对友谊CP我站了。法国女人穿衣服是真的有一套!
借助这部电影,管中窥豹了一下法国政治,虽然也没怎么搞懂,感觉他们好喜欢哲学哦
平淡 较多关于政治和哲学的辩论与探讨 像是在看什么哲学小说(?
又是我不喜欢的那种伍迪艾伦式的话痨片,看着想让人睡觉。
妈呀,终于有一部能看、看完不翻白眼的法国电影了!太不容易了!!电影直击法国政治现状,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这里讨论的左派、右派、环保、资源问题太过遥远,而这里对政客的生活和工作的观察可能更加遥远。不过,感觉还是隔靴搔痒,没有表达清楚什么观点,只觉得看市长演讲时有点像看马戏团表演,那个里昂2500讨论会也是,煞有介事地说着不知所云的话,也许这就是政治的一部分:表演。整体可以打3.5,为了难得有一部不作不无聊不荒诞到荒谬的法国电影,多打0.5,以资鼓励。
政治和哲学,路易十四和拉封丹看完觉得好有意思在其位被掏空无法再思考的人,原来不仅仅是我这种能力弱的人,市长也会或者发现自我被掏空用知识分子角度思考法国左右派之争的政治
政治运作解析电影,文青气质里昂市长是剧本创作中具有浪漫情怀的理想知识分子模样,甚至符合了玛丽苏们的幻想,他带有传统政客不具有的反传统和(对观众而言,甚至如马克龙)的新话题性,这样的人物设计是基于现实的超现实手法,目的在于剖析政府运行中职员的功能,领导力或个人魅力决定在体系内的价值,用一言以蔽之的效果达到了对体制的展示
DS请下载的:能力不足还需再理解。一个很喜欢的地方:镜头跟随朋友离开,画外音是爱丽丝和市长的电话交谈。
很喜欢 年度最佳之一 刚开始觉得“法国政治版五十度灰吗” 看到后来“这不就是本社畜” 最后觉得“这明明是升级版的触不可及啊” 所以个人不赞同有些短评里上升到左派右派政治哲学啥的 这就是在讲人啊 不管是政治老油条还是文学小清新 都有相同的成长的烦恼 法国片真是太会拍人性细腻的一面了
相遇与火花。就像是法国情节剧的一次总览,传统的,现代的,人物之间的交汇与质朴的交谈。电影的组成还是旧的那些,但其间的感受却因政治题材的选择而变得格外现代,对当下人们极易焦虑和孤单的现况有着各位的关注,尤其是将视角放在了容不得敏感情绪的政界里。
没经历过真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墙国公民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电影里面的人物心理和故事叙述的!愿我们能在未来拥有一个这样的充满活力和各种可能性的社会
另辟蹊径的政治题材电影,带有浓厚的法国知识分子气息,在格调与气质上有所致敬侯麦的《大树、市长和文化馆》。老市长和年轻的女智囊助手,在城市治理和市政厅组织等政治生活间隙,密集地探讨政治哲学,交换着代表左派政客实务主义和右派知识分子批判主义的视角与想法,互相给予对方立场上的认知和启迪,这份跨越年龄和代际的惺惺相惜又延伸到各自的生活中,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情动,最后,市长提前结束了政治生涯,女知识分子也做了母亲,他们都在拥有新的可能性。影片集中展现了法国城市政府的运作,提出了大量政治、哲学等智识辩题,不过最终指向的还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和人生况味的思考。台词密度大,政经哲术语繁多,情节琐碎松散,一部典型的侯麦式电影,严肃而认真,因此观看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愉悦,比较考验观众。
噢,我想看电影,不是上政治课。
中国电影总是很缺乏这一类题材的电影,拥有深刻的现代文化内涵,涵盖当下最前卫的社会和政治议题,这一类议题并非政治敏感一类,也非比较通俗的商业电影,而是更加具有文化和教育意义,由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下中国电影人文学素养的缺失。就这部电影而言,它就是在商业片所能达到的艺术区域进行了诠释和拓展,不断地通过对话而产生矛盾和思想,非常值得学习和思考。
Grandes idées qui sont pourtant intéressantes... mais assez naze dans le rendu.
正好在思考产品的空闲看到这部电影。看的时候也可能更关注人民对里昂的期待以及在思考和研讨中政府对城市未来的构想。
雖然對政治沒興趣,但看到喜劇標籤和劇情簡介我還是決定看了,本來以為劇情主要著重在女主角與市長團隊之間的火花,沒想到一大段一大段的政治相關台詞!女主角的現狀(30歲、到處旅行、沒對象沒家庭、還在摸索自己喜歡的工作之類的)跟我一樣,不過她的學經歷比我豐富,但影片太多政治相關內容讓我毫無代入感也沒辦法專心看,簡介寫很多哲學內容,但我根本沒看到多少哲學,只不過是引用了很多作家罷了。感覺根本不是喜劇啊!並不是相處模式輕鬆詼諧的電影就是喜劇欸!
没看懂,真不好意思承认…… :// 以及我居然没认出来Antoine Reinartz
电影关于政治与反思是否能兼容的抽象提问,也让爱丽丝个人生活的困境浮现。三十岁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不确定自己想做什么,固定关系也没有的生活是一片空白的人生吗?读书似乎与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感是平行的,哲学或理念并不能给予人幸福,似乎它永远是温饱之上的追求,而爱情、关系、情感是我们的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