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
...Y de Pronto el Amanecer,And suddenly the dawn
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
主演: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详细 >
太长了太长了 画面是很美 但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无法静心看完.....
长大后回老家收集故事,说实话没看懂
没意思啊 没意思
确实是很老派的电影,一个普通男人一生的、却不可替代的故事。和想象中一样,却又不一样,为了它第三次放弃了百子湾的《劳拉·蒙特斯》。看时和看完都不快乐,但不能否认是好电影。很诗意、很文学,又很拉美风情。尽管同步字幕前面基本都没跟上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甚是起急。资料馆映后导演交流翻译灾难。
画面色彩没得说,男主角是回去忏悔的?几十年未归的故乡,面目全非,好难分辨哪些是小说,哪些是历史
拖沓冗长乱糟糟的剪接,毫无美感的特写和缺乏活力的对白
老派的插叙叙事,意境感很强。只是,释放情怀的时候没有顾及观众感受,平缓的节奏冗长的篇幅。
小说气质的片,能激发一些记忆
195分鐘的影像詩唱著歌與過往輕輕合
可能是我没看懂,总觉得男主傻逼
#资料馆留影#188min版,映后对谈,导演说,3个多小时的长度是为了服务剧情表达需要,只有这个长度能表达出电影的内核。文字化的叙述方式,回忆交织的镜像语言,奇妙的是,3个多小时不犯困而且渐入佳境,如同在阅读一本厚厚的乡土小说。童年,青年,然后现在的老年,老作家漫长的记忆之旅,承载的亦是智利那么多年的社会变迁。观影过程自然想起伯格曼的《野草莓》,回忆之于人生,如同镜子之于真我,在迷离光影中,你可否发现了真正的自己?ps 解开心结之后,老作家望着海边日出内心独白,堪称记忆中最美的几个电影尾声之一。
算是半部好电影,前半部很是吸引人,导演的分寸与节奏掌握得都很精确。镜头尤其美,非常出色地表现了巴塔哥尼亚的美景。后半部很啰嗦,有些自恋,显得很无聊。智利的文人,似乎永远都走不出那个时代,皮诺切特成为他们心中永久的痛。剧中的主角太过自我,自己惹的祸,却一走了之,连累了朋友,又觉得他们均有歉于己。
看不下去
电影频道的艺术片,上下两部,很长,看了一半;切换穿插有点多,没太看明白
摄影很美 诗也不错 但后半段叙事节奏变化太大 和前半段有割裂感 仍然可以看出剧本拼凑的痕迹
太过文学化的,古典的,悠长的三个小时,195分钟,终于结束了。太过漫长加上映后谈,从三点半到八点,有些浪费时间了
好看,确实好看,中间节奏慢有点闷,后面莫名精彩。
哎,看一半没看下去…
生活对你苛刻,你不必一直当英雄,也可以像其他普通人一样,在普通的地方,过平淡普通的生活
美妙的空气啊谁能停下它并扭转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