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剧情跟以前的电影还有点像简直就是换了个皮都是大头儿子在原来的世界并不开心,然后就突然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原本感觉挺好后来又遇到了困难然后小偷爸爸挺身而出,全篇结束,这不就是那个什么俄罗斯的剧情吗?
编剧一点心意都没有,我也是服了求求你,学学隔壁熊出没吧真的是太敷衍了,炒冷饭就炒冷饭还要炒一个豆瓣评分只有4点多分的东西看这玩意儿简直浪费时间我都能知道下一部编剧要写什么了,这个是未来,那以后就说大头儿子穿越到古代好了呗反正就这样套公式就行了总会有小孩去看是吧?
事情发生在我女儿身上,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当然,在谈论她为何会被动画片吓跑之余,我也有一些关于国产动画以及“在国内尚无分级制度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分级”的心得体会想来分享,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聊聊。
下面开始正文。
如今每个周末,我都在家带孩子,无论有没有相关经验都应该明白,这是件“痛并快乐着”的使命……因为我自己是个喜欢跑影院看电影的人,于是很自然地也把这个习惯带给了孩子——观影时间+来回路上时间+其他潜在娱乐时间,总之,看电影是个可以陪孩子并且相当“杀时间”的好项目。
其实我女儿要再过几个月才满五周岁,但比较懂事了,从去年11月的《汪汪队立大功之超能救援》开始,我已经带她去影院看过近10部动画电影了,都还挺喜欢(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个人觉得不是非要精挑细选什么好片子去看,初步感觉别太糟糕的都可以,先用数量刷点基础再说)。
以上为故事背景。
上周六,我见《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有规模不小的点映,便像往常那样带着女儿去观影了。
并不是任何子供向动画电影我都会青睐,我平时在留意之余,还是会做些基本的判断和选择。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大电影系列,虽然是重启这个老IP之后的另一波魔改作品,许多观众已经不认了,但好歹央视动画的底子不算差,加上女儿也曾在电视上看过TV动画,于是就有了这次观影。
我小时候看的95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长这样——
不禁有些感慨,当年做工程设计师的小头爸爸,如今成了程序员,真是与时俱进的改变啊……尽管读到这里的朋友都不会介意剧透,但出于基本的负责态度和习惯,我还是加一句【下文剧透预警】。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用了一个很老套的亲子剧本:忙于开发人工智能程序的小头爸爸冷落了大头儿子,还相继搞砸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儿子的生日,大头儿子不禁希望自己能有个更酷更贴心的“完美爸爸”……第二天,小头爸爸向他介绍了自己刚开发完成的AI,并下达了“让大头儿子开心快乐”的指令,没想到,随后不久这个AI把大头儿子吸进了虚拟世界(别较真…)。
AI化身成了大头儿子幻想中的完美爸爸,让大头儿子开宇宙飞船、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肆意定制房间和街道,一天过遍所有节日……堪称无所不能。
稍微有些阅片量的观众,对这个剧本是不会有任何意外的,其所要传递的内核也就翻来覆去的那几样,可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如此简单但画面和转折冲击力强的作品仍然足够新鲜。
果不其然,大头儿子在玩腻之后提出了“想回家”,而“人工智障”完美爸爸则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大头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让他快乐”),眼见劝阻不了,它便把大头儿子送去了按真实世界建模的虚拟空间,暂时欺骗成功后,又让假的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对大头儿子言听计从……直到大头儿子发现真相。
在这层“套娃”障眼法被揭穿后,出现了影片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具有惊悚意味的戏:完美爸爸在一脸略带机械式木然的微笑中,以“我想让你快乐”的名义,把大头儿子强行扣留了下来。
对成年观众而言,此幕只是带有些许惊悚性,谈不上多吓人,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不同了,我女儿直接被吓得扑进了我怀里……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紧接着她还是看下去了——把她吓跑的,反而是后面看上去一点都不吓人的一幕。
明白自己被困虚拟世界的大头儿子,想办法向外发出了求救信号,并与小头爸爸约好了见面地点,通过两人各自的努力,大头儿子暂时甩开了完美爸爸,小头爸爸也成功进入虚拟世界,两人在红树林重逢相拥。
突然,我女儿起身向外走去,我愣了一下,才确认她是不想看了,要走。
此时片子已经放了一小时左右,算算时间也只剩二十多分钟的戏了,接下去大概会发生什么并不难猜,但我挺好奇故事最终的落点如何——反倒是我想把片子看完,无奈女儿去意已决,我劝了两三次无果,只好作罢。
这是她第一次没能在影院看完电影,我很好奇她为什么会被吓跑,通过一番询问和回答,我明白了缘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重逢确实很振奋,但接下去完美爸爸肯定会实施更加可怕的阻挠,她是被这种“可预见的未知恐惧感”吓走的。
就好比咱们有些人看恐怖片,碰到一些恐怖镜头或者明显的“高能预警”片段时,会蒙上眼睛不敢看(或者透过指缝看),而我女儿直接选择不看了……虽然貌似有些“胆小”,可不得不说,小家伙的逻辑联想力不错。
我原以为女儿的反应是个例,结果我今天去豆瓣上看了一圈,发现还有些孩子也被吓到了,大家的“惊吓点”可能不同,但都殊途同归。
应该怪电影么?
我觉得大可不必。
平心而论,《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东拼西凑的剧本完成度还可以,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给孩子看没什么大问题(我确认过女儿只是当时有点怕,没留下啥心理阴影)……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咱们这个没有电影分级的环境下,观众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分级选择?
以及电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提醒?
在我小时候,动画片根本没有什么分级考虑,无论是引进的外国动画,还是上美出品为代表的国产动画,放什么就看什么——
倘若以今天的标准,充满政治隐喻和官场黑话的《葫芦小金刚》,以及包含各种成人元素的黑帮题材《特别车队》等作品,是绝对看不到的,更何况其他一些更知名的作品,如今也都有了“童年阴影”的美名。
我们那代人,就是在大人们“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笼罩下,一边委屈一边快乐地汲取着各类中外动画野蛮成长的。
我不想厚古薄今地说当时的环境就一定有多好,事实上,观众们普遍有了分级意识是好事,这是观念进步的表现,一些存在暴力、血腥等等成人向元素的动画作品,确实需要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做出限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家长在这件系统性的复杂事物面前,表现出了另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行为,把许多本不该由动画来承担的罪责都推到了动画片头上,“受伤”最多的,当属是曾经最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动画本身没错,这个庞大和繁芜的责任,需要由动画制作方、审查部门、电视台、院线、家长等社会各界众多相关方共同背负起来并合理分担。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今天只想简单谈谈院线影片方面的选择。
近些年国产动画的进步很大,针对各年龄段的各种类型作品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在电影长片这块,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度和待遇整体都上了一个台阶,也确实涌现了一批好作品,比如彩条屋的《大护法》《哪吒之魔童降世》,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新神榜之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还没上映)等等。
追光动画那群小伙伴很有意思,我在一次访谈中听到,他们搞创作的动力之一,是想用作品证明“动画片并非一定是给孩子看的”,他们铆足了劲,想用青年向/成人向动画来证明自己的初衷,这其实能够代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动画人。
可我想说的是,少儿动画也有很多课要补,或者说更需要进步。
若不是因为女儿的关系,我恐怕也不会关注到这些子供向动画——诚然,现在的小朋友们,早已不止有“羊”和“熊”可以看了,但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的同时,真正品质出众的好作品,反而很罕见。
我也不特别指名道姓,通过我平时的一些观察,现在给孩子看的动画,多数套着差不多的故事模板想方设法卖玩具,而且基本都透着股“反正给孩子看,简单搞一下就行”的味道,真正新奇有趣且寓教于乐的佳作很少……反正我女儿现在已经不太想看电视上的动画了……别总觉得孩子好糊弄,其实现在的小孩成长很快(比我们小时候早熟多了),这对动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我女儿看过的院线电影来说吧,个人感觉《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海底小纵队:火焰之环》属于比较好的那档,《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等片子就差劲多了……可即便是“狂野大陆”这种我觉得还行的动画,实际也存在叙事粗糙等硬伤:最受欢迎的作品都尚且如此,其他同类作品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影响力大、品质好的青年向、成年向的动画作品确实应该关注,但优秀的子供向动画或许更值得鼓掌——而且我们要明白一点,电影分级中的“全龄段”作品并非是专给儿童看,而是指所有人都可以观看的。
在为国产动画送出衷心祝愿的同时,最后来简单讲几点自己的“分级”心得吧。
1、选片前,通过网站或购票平台,对一部片子进行基本了解,最好能看看简介和预告片(推介文可以少看),相信会有个基本的判断;2、带孩子的话最好还是看动画,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再考虑真人电影,而动画电影也要看题材、IP和制作水平,像是蹭热门IP的、画面质感差的都别看;3、购票前先问问孩子/同伴的意见,并尽可能地摸清楚对方的喜好、尺度和特点,“个人分级”的好处在于,标准都是私人订制的;4、除非是自己去影院,否则,组队看电影通常更多是为了社交和休闲娱乐,“电影”并不是最要紧的,总会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
对于我上述那些乱糟糟的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嘛?
【也欢迎关注我公号“有爱评论区”。
】
凭借我三年素质教育积累的认知和语文素养,我虽然不知道我想怎么联结科技和亲情这两个笼统宽泛的主题,但我明白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于是我决定以亲情为基调,先赞美科技的便利,再转折点出中心思想,亲情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最后深化主题,只要合理利用,科技可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诶?
城市生活?
刚刚是背了个公益广告吗?
好像偏题了……没关系,结尾就是要延伸)草稿拟好了,从哪开始写呢?
要不然就写我和我的爸爸怎么样?
我爸年纪轻轻看起来却像我们五十岁的教导主任,头发不多,还有polo衫和腰带也箍不住的啤酒肚。
但他是程序员,很赚钱,我们家住三层楼前后花园小桥流水景观独栋别墅。
他经常让我失望,哪哪都比不过我同学的爸爸,人家都是科学家啦宇航员啦很高级。
但他对我还是很关心的。
我知道他只是善于隐藏着自己的感情故意不想让我发现。
那天我闹脾气不小心一杯水把他的电脑泼了,他把我臭骂一顿,晚上却悄悄在我的牛仔裤屁股口袋里留了道歉和好的小纸条,还细心标了拼音,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小头爸爸虽然不完美却很珍贵。
我在虚拟世界和完美爸爸疯玩的时候,要不是屁股痒了,还真想不到去掏那个口袋。
其实这要感谢我的妈妈,她禁止我饭前吃蛋糕,但允许我不换睡衣穿着牛仔裤睡觉,不然爸爸也没有机会悄悄地给我塞纸条。
我的妈妈没有名字,爸爸一般叫她“亲爱的”,或者“围裙妈妈”。
她很像我们五十岁教导主任他家五十岁的老婆。
她是家庭主妇,因为传统所以留着我外婆喜欢的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姚莉的同款发型,因为热爱家务所以从早到晚围裙不离身,因为臭美所以在家也穿高跟鞋,因为乐善好施所以即使她儿子和老公要死在虚拟世界就等她一个密码一个按键解救,她也要立即给懒到家里油盐酱醋大蒜什么都没有也不上超市也不点外卖却自信爆棚妄想自己做饭只好舔着脸来问我家借东借西的邻居送温暖。
她是金鱼的记忆,输完一串数字讲了几句话就忘记了要按哪个按键,这个重点鸡都记得她不记得。
她应该从来没用过电脑,不然要是她知道esc是退出 回车是输入,即使忘记按哪个键,也应该能推理出esc可以让我和爸爸逃离虚拟世界。
谈到鸡,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家在三层楼大别墅里“散养”了一只鸡,起名阿花,还给它系了个红色蝴蝶结,厕所里专门放了个采茶背的篓筐捉鸡,以防他乱跑到处拉史。
阿花很聪明,多亏它提醒爸爸,我被电脑吸进去了。
爸爸就说了一遍密码,它却能记住最后一个按键是esc退出。
可惜爪子太小没按下去,让妈妈按了个回车把自个儿连带棉花糖和阿花给送进虚拟世界了。
棉花糖和我就是刻板印象里的女孩和男孩。
她的房间都是粉色,都是玩偶,她喜欢玩过家家,她练体操,长大她要当世界冠军(妈妈给她鼓励和喜之郎);我的房间都是蓝色,我想要一把吉他,我要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给我爱吃的喜之郎果冻)(对不起 跳戏了……)虽然现在2021,但我们本质上还过着2001的生活。
进入正题。
说到科技的好处,首先就是我和棉花糖能够用平板聊天。
你问为什么不用其他同学都在用的小天才电话手表?
因为没给广告费。
六年级的小学生说什么流行语呢?
就15年的2333 886这种吧。
人工智能很流行,老师肯定喜欢,就定为主线吧!
给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爸爸一个完美世界。
最近垃圾分类的话题也很热门,也写进去。
刚刚扣扣空间看见一条好笑的说说,扔垃圾结果被问“你是什么垃圾?
” 哈哈我也用进作文里面!
(偏题?
没关系,老师觉得好笑就能给高分)我们和完美爸爸在虚拟世界的故事就略过了,大家如果玩过城市建造游戏,再参考一下《无敌破坏王》《超人总动员》、机甲战士动画片,再回顾十年前语文英语书上和科技有关的充满01010和方块碎片的插图,大概能想象到是怎样的场景。
快进到大结局,由于爸爸的努力和他对我的信任(而不是“要坚强”)机智的我通过人工智能召唤出我的小头爸爸,并成功回到现实世界。
利用首尾呼应(人工智能向我提问“你想要什么”),排比(糖果海 音乐节 传统节日体验),类比(鲸鱼保护鲸鱼宝宝 我的小头爸爸保护我)等技巧,我领悟到温暖的亲情是冰冷的机器无法替代的。
最后,即使我爸爸经常惹我生气,但我还是为爸爸骄傲!
他聪明勇敢,还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科技引领进步,所以我爸爸是时代先锋,爸爸楷模,他才是我们班最令人羡慕的爸爸呢!
我爱我的爸爸!
你问我三年级怎么写得出千字文?
就是因为四百字是极限了,必须融合一些宏大宽泛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结合时事来凑字数并升华文章,比如航天、垃圾分类、人工智能、传统节日、城市规划等。
对不起老师,这篇作文我用尽毕生所学贴合主题抄抄凑凑融融梗,真的狗不下去了。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国民IP动画的情怀杀!
文/王珉导语作为央视的著名动画片IP,《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电影已拍到第四部,前三部票房节节攀升。
当“大头儿子”迷失在小头爸爸一手设计的ai人工智能程序中,和“完美爸爸”在“快乐”的平行世界迷失,不想回到现实世界,许多观众感言——这正是儿时沉迷游戏的味道。
董浩、鞠萍等强大配音阵容,让观众深感熟悉的动画声音,似乎重新在耳畔绽放。
另外,“大头儿子”从经典动画升级到全品类IP,使得现在的孩子也能无处不在地感受到上世纪末的情怀奇幻之旅。
剧情简介当大头儿子的想象力,碰撞人工智能的火花,熊孩子会不会不想回家?
深夜,因感受不到父爱的大头儿子,无意间触发了小头爸爸编写的ai人工智能程序。
他被意外卷入虚拟世界,邂逅了“完美爸爸”!
俩人一起创建城市、打造太空舱的“家”,一起畅游糖果海和神奇乐园。
原本小头爸爸无法满足的愿望,全被“完美爸爸”一一实现了。
然而,“完美”背后,却暗藏危机。
“完美爸爸”不想让大头儿子回到现实世界,于是小头爸爸和家人们展开了虚拟世界的救援。
正文暑假历来是动画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目前已有《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济公之降龙降世》《狼行者》《俑之城》《白蛇2:青蛇劫起》《冲出地球》等14部中外动画电影确定在中国暑期档上映。
这些动画电影的题材和类型都不一样,国外佳作、古典国风、大IP续集、大公司等兼而有之。
在好莱坞动画大片缺席的情况下,哪部电影能够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
自然是许多观众童年深处的“大头儿子”IP。
最近,“大头儿子”这一系列IP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有许多讨论,与其国民级的影响力密不可分。
它无疑是许多观众心目中的限量版回忆,其主题曲,许多观众从小就会唱,而且至今朗朗上口。
小时候许多观众不知看了“大头儿子”多少遍,很多故事记忆犹新。
但如今长大后,再回看这样的动画片,已然不是儿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的那种心境。
因为童年的味道基础上,更增加了ai人工智能程序等科技感。
仿佛带入VR、AR和MR的视觉效果,让人沉浸在剧情和现代潮流中。
不同于“秘密计划”“一日成才”“俄罗斯奇遇记”前面三部电影,新片不只聚焦家庭教育,在多维度方面做了突破和创新,比如主题题材和故事场景,都让人耳目一新,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入人心。
第一,影片中的故事场景丰富多元:太空、游乐场、新年、元宵节、端午节等场景均在其中,融入了孩子们喜欢的天马行空的科幻元素,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大头儿子坐在恐龙和乌龟等动物身上,在故事设定和视觉体验上让人身临其境。
事实上,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是相对应的,如今的“网生一代”受众群体,更有网感。
第二,电影建构的梦幻世界,宛如历史光影荟萃的经典电影《头号玩家》的理念:“谢谢你来玩我的游戏!
”孩子们躲进虚拟世界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实现了不少成年观众的童年幻想。
跌宕起伏的冒险情节和游戏感,戳中了各年龄段观众的爽点。
第三,该片视听效果同样有所突破,大头儿子化身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方块人物后,“完美爸爸”心随大头儿子所愿,想变就变的高科技感、两人在大恐龙头上第一次拥抱、鲸鱼在空中飞、小黄人似的小红人群体……这些强烈的视觉冲击,突破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刻板印象。
在动画CG制作上完美呈现,没有电影版《猫和老鼠》和《哆啦A梦》的违和感。
第四,该片也引发了终极命题——人工智能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威胁,像极了美国经典电影《她》《超验骇客》。
如果人类自己发明的人工智能系统取代了人类,或者与人类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片末是小头爸爸带领围裙妈妈、女孩“棉花糖”和公鸡,几经磨难,一起战胜了虚拟世界的“完美爸爸”。
第五,该片可以说是突破了年龄界限老少皆欢,关于儿童心理、亲子关系、童年幻想等暗线,既是对昔日这对父子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能让成年观众获得对影片中亲子关系的探讨,恰如伴生的天敌,似交替的冷暖。
电影中的大头儿子因为现实中的小头爸爸无法满足其心愿,进入虚拟世界后沉迷在“完美爸爸”所设的银河守护者和吃棉花糖等游戏的圈套中,无法自拔。
大头儿子因为长期被父母挥之不去的掌控意念所裹挟的爱,在虚拟世界放纵自我游戏人生。
由此带来的冲突,成为“完美爸爸”与小头爸爸之间的战争导火索。
该片写实了三口之家、高度浓缩的中国原生家庭的现状,通过全家人同仇敌忾对抗虚拟世界的“完美爸爸”,诠释出中国人的亲情观、家庭观和价值观。
童趣,嬉闹,幻象,都是中国孩子和中国父母的共同成长记忆。
ai人工智能程序“完美爸爸”可以打造超乎想象的“平行世界”,可以变出很多花样让大头儿子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吞噬那些真实的记忆,忘却家和家人,忘却爱和亲情,忘却小头爸爸的模样,甚至墙上挂的合影也变成完美爸爸的样子,有肌肉很壮实。
虚拟世界中的“完美爸爸”的表现,使得孩子和大人都有对现实中理想爸爸的延展探讨。
“穿越”构建的两个平行世界,让各年龄段观众都可以领悟什么才是理想爸爸。
“完美爸爸”威胁道:“你们谁也别想出去。
”小头爸爸却让大头儿子先行离开,他对“完美爸爸”说:“完美只是一个指令,人世间的真情,你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最后,小头爸爸冲向“完美爸爸”的心脏变成魔方时,大头儿子哭了,他痛彻心扉地说:“我想要小头爸爸,小头爸爸就是我的‘完美爸爸’……”是的,爱是陪伴、理解和守护。
大人们反思,从教育角度具有现实警世意味。
不是像“完美爸爸”一样溺爱孩子,变出很多花样让孩子沉迷游戏,而是教会孩子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满足亲子群体的观影需求。
作为一部跨度长达26年的国民IP“大头儿子”,如今电影系列又升级到全品类IP,这些“回忆杀”将带给更多中国家庭有价值、温度的陪伴。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有幸在昨天第二十四届国际电影节上看到了该片,以一个孩她妈的角度说几句,不够专业请见谅!
看得出国产动画很用心了,画面上颜色绚丽丰富,情节上奇思妙想脑洞大开,我八岁的女儿从头到尾全神贯注的观看,在最后关头小头爸爸要献身救家人的情节时,她忍不住捂住嘴巴热冷盈眶,我想无疑是打动了孩子的,观后她也表示好看的。
一部受众群体是低龄儿童的动画片,我想这部影片算是佳作了,但是在如今梦工厂迪斯尼等诸多动画选择的同时,还是整体情节和设计都有雷同之感,父子之情也过于表象,所有事件的递进都在意料之中,毫无新意,如果最后一个镜头小头爸爸介绍完邪魅一笑,或许更让人意犹未尽了,当然儿童动画或许不该这样吧!
中国动画还是继续加油吧,撇去人家的影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人物性格,让更多孩子爱上我们的动画片!
周末陪四岁半的儿子去看了完美爸爸,问:好看吗?
答:不好看。
问:为什么?
答:好吓人,完美爸爸变形后好吓人。
不好看的原因:1。
我觉得小朋友看不懂。
那些ai智能,代码啥的,小朋友真心不懂。
2。
确实如我儿子所说的,有点吓人。
完美爸爸吼起来有点恐怖。
3。
有点强行尬父子情亲的感觉。
最后,我老公问我儿子:你爸爸不完美,你还喜欢吗?
儿子答:喜欢,爸爸咋样我都喜欢。
发现自己泪点挺低的,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都感动到落泪,我的感触是:人工智能AI、游戏再有趣,也战胜不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和亲情!
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上瘾不能自拔,但如果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等待,孩子肯定会回到我们的身边!
今天中午看电影之前,在万达的负2楼停车场看到一幕久久不能忘怀:一个爷爷打自己的孙子,在远处只听见啪啪啪的声音,走近了发现7.8岁的孩子躺在地上双手捂着自己的脸。
而孩子往前边走,爷爷在后面一直打,换了四五个地方爷爷还没有停,孩子会时不时的拉拉爷爷的衣角,旁边的奶奶说:打他都不听,没事儿,这个孩子太不听话了。
本该是最爱孩子的亲人这样对待孩子,不知道以后他以后要如何和世界相处?
本该是世界最爱他的长辈这样对待孩子,不知道他以后还能相信谁?
本该是最好的享受爱的年龄,可是却这样被对待……真希望父母真正看到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真希望国家能出来管一管这样的父母,真怕这样的行为毁了孩子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好父母可以改变世界!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完美爸爸
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上,觉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这一次的大电影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脑洞大开。
另外就是孩子对的期盼,家长所面对的压力,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实的刻画,完美爸爸虽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实,他缺少了爱不完美的家长,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上,觉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这一次的大电影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脑洞大开。
另外就是孩子对的期盼,家长所面对的压力,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实的刻画,完美爸爸虽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实,他缺少了爱不完美的家长,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有真情和爱存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八岁的孩子流泪了,知不觉我也流泪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情节触动了内心,但我们都渴望成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
即使不完美,我们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儿女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有真情和爱存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八岁的孩子流泪了,知不觉我也流泪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情节触动了内心,但我们都渴望成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
即使不完美,我们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儿女
难看,剧情跟以前的电影还有点像简直就是换了个皮都是大头儿子在原来的世界并不开心,然后就突然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原本感觉挺好后来又遇到了困难然后小偷爸爸挺身而出,全篇结束,这不就是那个什么俄罗斯的剧情吗?
编剧一点心意都没有,我也是服了求求你,学学隔壁熊出没吧真的是太敷衍了,炒冷饭就炒冷饭还要炒一个豆瓣评分只有4点多分的东西看这玩意儿简直浪费时间我都能知道下一部编剧要写什么了,这个是未来,那以后就说大头儿子穿越到古代好了呗反正就这样套公式就行了总会有小孩去看是吧?
就不能举报吗?
不要小头爸爸,要完美宝宝,然后结局肯定重申小头爸爸才是完美宝宝,回归现实,预告片没表明这个结局走向,强调冒险。
但强调冒险又是咋回事,那是一个随意想象随便变东西的世界,有什么冒险元素?
通过华丽空洞的画面来进行儿童教育和启蒙,这样的幼教思维或者启蒙思维到底咋回事?
低龄向动画的刻板制作观念。
说教式台词。
华丽而空洞。
炫彩夺目而肤浅造作。
虽然有教育意义 但是小孩看了还是比较害怕 提前走了希望小孩看的还是以客观积极为总体的旋律
每个人的爸爸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曾经还讨厌过自己的爸爸,但其实他们很爱我们的,只是他的爱跟妈妈不一样罢了
女儿看到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被AI强行分开时,哭得唏哩哗啦。
没有人是完美的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不会很完美 这部作品引发人深思 是否真的是完美的才是最好的
友的地方确实暗黑的让人感到不适 剧情非常的烂俗 像是20世纪末的泰国爱情片 很可笑 但是父爱这个立意我是认的 画面做的也很用心 画面不错 编剧研究过迪士尼的套路 但是痕迹太明显
最后的配音最好看
还行…四岁的娃津津有味看完了
小孩子喜欢看
片尾配音画面好感动…但剧情无语😓我想给两星,7岁儿子说好看,得,给加一星吧……
狗都不看
没有预想中那么烂,但剧情确实老套了一些
别带孩子去,怪吓人的。(娃三岁五个月)像绑架似的…
给儿童看的就一定要拍得这么弱智?
大概提供了中国家庭最经典最烂的刻板范本:全家都不知道爸爸是干嘛的只知道他每天工作,儿子屁也不懂只想吃和玩;最可怕的围裙妈妈对老公无脑崇拜每天除了做家务照顾他们吃穿就是贴面膜,老公儿子命悬一线还去跟傻逼邻居讲八卦?圆周率是什么都不知道,电脑键盘都不会操作,我真的想死,最后打架也是等着老公儿子来救,球球了毁灭吧。董浩和倪萍的声音真的已经完全老人化了,不知道为什么找他们来配,听起来比普通人的爷爷奶奶还老。
带儿子去看了,完美爸爸再好也始终还是自己的爸爸好啊😂
正在陪4岁的女儿看,光董浩叔叔的配音就得扣一星了。
带笑笑电影院看的,之前看评分超低,觉得肯定很差,实际看效果还行,小孩比较喜欢,我也没觉得特无聊,有些场景动画做的不错,鞠萍姐姐的配音都能听出来,童年回忆
隔壁老王出来的话,我就打满分!
哈哈哈哈哈小头爸爸是程序员
孩子看的有意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