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看电影之前,已经脑补了同类电影中会出现的情节!
父亲救孩子、男友救女友、危急时刻自私的人性、与妻子依依惜别的消防队长(灾难片出现这类剧情,一般就是最后一面啦)这类情节如预期的出现了,同时也保持着黑政府的真本色!
但影片仍旧凭借强大的特效和紧凑的剧情,为自己赢得一个高分!
电影可以为国内的同类电影树立一个标杆了!
对于大厦的高层人员来说,不作就不会死!
是对他最贴切的评价!
非要搞什么真的“雪花飞舞”!
结果不仅大厦倒了,还丧生了多条无辜人命,后期的追责是跑不了了!
所以如果参加什么活动的话,对于个人来说也要评价一下活动的安全性,毕竟组织方并不一定想得周全!
1
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超高层的意义。
城市寸土寸金,许多人也总是在希望站的更高看的更远,33层对于建筑成本和土地开发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但如果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比如火灾,等真的能依靠现有消防设施逃出来么?
我所在的城市有大量33的高层,尤其新房15年之后大多是能选的都是33层,联想到杭州保姆案,其实一直对高层建筑不寒而栗,总觉得眩晕。
希望城市开发规划能更加舒适。
另外,万一出现突发状况积极自救,听消防叔叔的话,勇敢一点。
能理解到剧中小女孩的无助,高层悬空行走真的很需要自我驱动力,我一个不怕任何过山车的人遇到这种游戏设施真的动缠不得。
该跳就得当机立断马上跳~
看完《摩天楼》,见许多影迷抱怨消防细节漏洞百出。
从主创角度来看,此处该不该拍的严谨,是个有趣的讨论。
笔者的意见,首先,追求细节逼真是个成本和收效折中考虑的议题,考证要花费不说,真实性还会缚住编剧手脚,让很多刺激创意无从发挥。
想想雷德利大神的《普罗米修斯》花了高价请科学顾问,还是被死忠科幻迷挑出无数业余,不过这无伤大雅,因为大部分观众看不出。
《摩天楼》的观众中通晓消防知识者肯定是极少数,考虑娱乐至上,倒也不必苛责太多,若是片头加一句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就能少很多骂声。
再者,影片搭建世界观时也没往写实上靠,一座矗立市中心的高塔,众星拱月,一览众山小,是犹如911前的世贸双塔、吉隆坡双子星那样的著名地标,但用途却是豪华公寓,十分有超现实感。
而故事虽发生在首尔,却极少提到具体地名,倒有点像美国漫画中高谭市、大都会、星城等架空世界,明知是国境内,却又仿佛封闭独立,若说那世界有一套独立的消防规则,就跟漫画世界有独立的善恶观和物理法则一样,也说得通,是风格柔化了逻辑硬伤。
影片自然是模仿好莱坞灾难类型,《火烧摩天楼》就不多说了,搏斗火舌有几分《云梯49》的印象,几段电梯逃生让人想起《生死时速》和《雷霆杀机》,跳窜挣扎在起降机上隐约是《泰坦尼克号》,不知是否(来得及)有《少年派》的灵感。
特效在亚洲首屈一指,数码火焰、开裂地板、粉碎的玻璃通道,基本持平制作最精良的美剧。
情节直白,台词浅显,但并非照虎画猫,你若习惯了好莱坞的套路,自认为能猜到每个角色的结局,甚至想排一排死亡顺序,多半会碰一鼻子灰。
处处惹人反感的权贵阶层逃出生天,提倡“让领导先走”的官僚也没被革职,影片不动声色的蕴含了一缕现实主义批判,全不是劫后余生的大团圆。
《摩天楼》的三幕结构很清晰,铺垫长达半小时,但并不催眠,倒有点《真爱至上》多人物互相牵连兜兜转转的趣味,加上背景是圣诞佳节,平添一份节日气氛,笔者看时,真有几分期望灾难不要降临,以众人各自找到真情归宿、恶妇小遭惩罚作结,也不失一部浪漫佳作。
第二幕由多个逃生序列组成,虽然原创性不足,但张弛有度,用动作片的手法演绎灾难,不时叫人手心捏汗,还有韩式幽默冒头。
角色大多比较扁平,连几位主角的身份性格也可以用几个短语概括,都是粗线条,因此没能进入一流灾难片“与灾斗,更与人斗与己斗”的升华,只是串联惊险场面,跟《海神号》等类似。
不过比起《海神号》一竿子捅到底,本片众生相足够多姿多彩,多线递进也在很大程度催生了张力,娱乐效果挺棒。
第三幕的最终营救有些不尽人意,此时被困者的命运已成定局,少了心理波折,又有些过火的英雄主义,遥控器掉的太早,泄掉了最后一丝悬念。
但最后弄塌大楼的魄力仍令人侧目,911犹在眼前,我们会有很久无法从好莱坞获得这种视觉体验,多亏了韩国电影人。
《摩天楼》无意传递什么拷问人性的内涵,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逼,知道观众要什么,就尽力呈现,力有不逮之处,也不遮掩,对于西方展示普世价值的手法,也不避讳,又能保留韩国特色,没有像《龙之战》那样糟蹋了本国文化,所以让人很有好感。
反观我们全盘中国特色的“灾难大片”《超强台风》等等,只能哭笑不得了。
文/方聿南
此片是一部灾难片。
故事开始于某年平安夜,许多人聚集到一幢108层高的建筑过节,楼主想制造下雪的情境,然后就雇来直升机撒雪,结果遇上强风天气,直升机失控,飞入建筑中,引起大火。
接下来就是消防员如何救人,官员如何冷漠,人性如何丑陋,人类间的友爱如何发生作用,人的求生意志,人的脆弱,人类如何牺牲一部分人顾全大局,类似《泰坦尼克号》。
只是这片子里的男女主角和孩子都平安逃生。
还是忘不了一群人挤进电梯的时候,电梯被火炙烤,人群的那种表情,简直不忍回想起。
这就是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危险呀,我们貌似可以称霸于整个地球,但其实我们人类很脆弱。
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和他们带来的危险是均衡的,高风险社会。
可是我们不往前走,我们又能如何?
1,韩国电影人物构成,漂亮的女主角,帅气的男主角,男女主角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普通人,还有一个可爱的萌娃,为了职责牺牲救人的真正的英雄,还有很多表演到位的男女23456号,以及最后讽刺警察无能,政府不作为,或者迎合权贵,最后通过故事让人关注一个事件或者人生道理。
2,最近看了几部关于消防员的电影,真正开始敬佩这群人,随时待命和为了职责的无畏和牺牲,救援在绝处逢生知己就是一命换一群人的命,留下哭啼的爱人和给孩子预定的蛋糕。
火灾现场逆行的只有他们。
3,关于英雄主义,美国很多超级英雄电影大家会想到这个词,但这种强赋予人格特性的表现手法总觉得不是很自然,英雄就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不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而是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决定,他最终会成为那个站出来的人,英雄不是拯救别人的超人,也有家人,在面对死亡时会恐惧,会涕不成声,会用心和爱的人道别,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感动和心痛。
4,公共安全。
很多天灾可能都是人祸,灾难片的出现也是让人警醒,原本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灾难,执政者的无能,对权贵的趋炎附势,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就要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在指挥车,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定夺别人的生命,希望现实不会和电影一样残酷。
中国是目前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了解此类摩天大楼的消防设施和应对方案,但行所有人按制度处事,从来没有安逸和舒适,希望为了社会稳定负重前行的人可以多陪伴家人。
如果海报的标题用英语来写的话,会不会误认为是美国大片?
韩国正在用一部一部电影证明自己,也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崛起。
他们惯于自嘲(讽刺官员),惯于不注重逻辑,惯于煽情,惯于注重细节(最后的蛋糕太温情了),惯于搞笑哪怕在这部灾难片中。
硬伤在所难免,应当发现他的闪光点,为他喝彩!
哪来那么高的评分。
前期铺垫了半小时,这些铺垫没啥味道不说,说说正题1、生死面前人性的一面根本没有体现,从领导叫员工去拿水,员工乖乖就去了,换正常人不打他一顿,无视他总是在常理之中吧。
议员看到消防员不感谢在那大吼大叫,议员老婆抱着狗上安全栏被救走,不说你这种脑子和秉性怎么当上议员的,难道那些消防员不拦着吗,议员又不是总统还能耍那么大的牌面?
不考虑政治前途了?
2、800吨的蓄水占一层楼还是咋地,就算你用一层楼放800吨水,就算你大楼撑得住这重量,就算你消防喷头坏掉了一滴水没有,那你着火的时候能去开一下吗,别说什么为了利益,人都要死了,还考虑利益?
再说了重大事故发生你都得进去坐牢,反正在中国是这样的,重大事故你负责人能免责?
3、消防员让他去开蓄水罐,那女的还说“他刚失去女儿,你这样不会太残忍了吗”那男的还犹犹豫豫哭哭啼啼,我就纳闷了,不去开你就死,开了你可能不会死,那消防员还要苦口婆心劝你,你才答应。
这求生欲望,绝了,这女主也是绝了4、对面的男主孩子都到对面安全楼了,非得上顶楼让直升机载?
自己下楼不行么5、到后期男主女主就开挂了呗?
电梯20楼下坠的冲力没你们几个人跳跃的大?
中间阻力没让你们导致眩晕内脏移位?
这些都让你说得过去,那到下面电梯挺住,男的不能一起跳上去,非要先跳2个拉孕妇上去?
不知道电梯撑不住太重的压力吗,你们男的一起跳上去 然后一人拉一个女的不行?
6、电梯下坠砸向地下室,地下室都踏了,没死人 就死个消防员?
不说下坠之后的反冲力,这都踏了 安然无恙?
反冲力都能让你们脚断掉,你们连脚崴了都没有?
7、最让我恶心的一点,消防队长要牺牲自己救大家,看了下手表还剩3分多钟,装好炸弹看了时间,然后开始和队友煽情,我看了进度条,单单他们煽情就煽情了五分钟,服了,你能说话能让时间暂停是不,你们那么厉害怎么还会死呢。
最后总结一下,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高分,和同样韩国灾难片潘多拉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人性的一面根本没表现出来,完完全全都在秀智商,逻辑不严谨 经不起推敲。
如果按照特效和剧情打分我觉得5分差不多了。
我看了有些评论说什么有钱人不会叫直升机人工降雪什么的,我只能说有钱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但是政客不会在别人面前展现愚蠢的一片,这部电影里的政客在外人面前就跟憨憨一样,完全不考虑政治前途。
人在死之前的求生欲望也完全没展现,还谦让有度彬彬有礼,我也是服了
灾难片挺好看的,今天下午一个人在家看,声音开得大音效棒,我觉得这片最后遥控器坏掉要队长亲自按才能引爆是本片的败笔,有些刻意为了牺牲而牺牲,反而画蛇添足了,如果硬要牺牲倒不如就最后电梯下坠的女主那群人牺牲更真实些。
灾难片挺好看的,今天下午一个人在家看,声音开得大音效棒,我觉得这片最后遥控器坏掉要队长亲自按才能引爆是本片的败笔,有些刻意为了牺牲而牺牲,反而画蛇添足了,如果硬要牺牲倒不如就最后电梯下坠的女主那群人牺牲更真实些。
灾难片挺好看的,今天下午一个人在家看,声音开得大音效棒,我觉得这片最后遥控器坏掉要队长亲自按才能引爆是本片的败笔,有些刻意为了牺牲而牺牲,反而画蛇添足了,如果硬要牺牲倒不如就最后电梯下坠的女主那群人牺牲更真实些。
很多无名的角色让我记忆犹新。
危难前,消防局长的政客之心暴露无遗,面对同样拥有获救权利的人们,他命令舍弃消防员附近的普通群众,而去营救自负不知感恩的政客。
直升机救援的空间本就有限,政客夫人抱着狗狗喃喃自语“宝贝,我们有救了”,多么讽刺而可恨。
平日里不甚友好的同事,却在千钧一发时一把推开孕妇妄图脱离险境,最终自由落体,死了活该。
灾难面前,人类最深层的本性暴露无遗。
然而,生活也不全是这些臭了一锅的咸鱼。
消防队长最终告别的镜头让我哭的昏天黑地,他的“对不起,谢谢,我爱你”让我感受到了一个男人埋藏在心底最深沉的爱,木讷却又不失可爱。
对生命的尊敬,对工作的热诚,对爱人的关爱从各个层面烘托了人性的美。
很感动。
英雄的定义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牺牲自我救赎他人那种,也可以是危难时义无返顾对他人施予援手的的孕妇,可以是为儿子筹集大学学费而忍辱工作的妈妈,又可以是平日吊儿郎当但关键时刻对伴侣不离不弃的一无是处的小厨师,还可以是鼓励爱人克服心理障碍的耄耋老人。
英雄不一定非要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英雄可以是我们生活中最简简单单行为的施与者。
因为他们拯救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灵魂。
所有的灾难片表现的都是人性,展示的都是技术,凭借的是编剧的细心,考验的是导演的缜密,观看的是演员的发挥,仰仗的是后期的制作。
电影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高质量的灾难片拍出来,背后是整个行业所有从业者在托底。
这部灾难片让孙艺珍来出演,看的就是她的容颜。
即使是灰头土脸,即使是蓬头垢面,她依然美如天仙。
扣一颗星是因为片子在当年的圣诞节上映,大过节的,太不吉利了。
这种类型的商业片,在暑期档比较好。
个人觉得比汉江怪物可好看多了
最近看的韩国片都非常厉害,所以看完这片增加了我的幸福指数。尽管并非佳片,还是佩服韩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
买房就遭火灾,上岗就遭火灾,求婚就遭火灾……建议所有角色啥都别干。
唯一的一星给孙艺珍。
韩国电影真是接过了好莱坞的大旗,继承了最没有文化的那部分。这必须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才能胜任的。不过很好看。从铁线虫到邻居到这个,可以看到韩国商业片的崛起
棒子嗓门比鬼子还大。模仿好莱坞模仿的简单幼稚。
看完这个感觉烈火英雄是真的low!
不为别的,就为了人家韩国把这么大个灾难片自己完成了。特效不输好莱坞
好反感这种制式化的灾难片啊。
作为商业灾难片,有温情、爱情、批判,不错。可惜孙艺珍女神老了、黑了,没以前漂亮了!
一星给孙艺珍
什麽玩意兒。
不难看出导演对类型片的掌控力度还不够,对于细节处理诸多不妥,角色脸谱化和降智严重,情节虽紧凑,但过分刻意夸大了人性来过渡剧情,导致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同类片的相似之处,虽然缺乏新意但也算完成的中规中矩。
没啥,就是好久没看到孙艺珍袅~
隔几分钟煽下情
韩国电影人是学好莱坞模式学得最像的 这句真是表扬
人物性格刻画、故事、讽刺幽默、人性的诠释、特效真是远远超过之前刚看过的逃出生天!作为翻拍电影,韩国现在在此类型的电影中确实领先天朝一步啊,老梗儿翻拍却照样能触动我的某根神经!
可能是我过于严格了,对于里面有些细节不得不吐槽,因为我总觉得剧情的发展有些漏洞,比如说既然大楼里面有水,那会火势无法控制的时候为什么不卸水灭火
情节太假了吧
韩国摩天大楼灾难片